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验证

实验五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验证

实验五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验证

实验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验证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处女蝇的收集方法;

2.按正、反交组合将14号和18号果蝇接种于杂交管培养;

3.观察并统计F1、F2代各种类型的数目,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所得的实验结果;

4.进一步熟悉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二、实验准备

(按每实验小组2人准备)

1.仪器

显微镜1台、解剖镜1台、培养箱1台(通用)、消毒锅1台(通用)

2.器械(均放在小磁盘内)

镊子2、解剖针2、玻片架1、毛笔2、广口瓶2、玻璃板(10×10cm)2、

3.药品(4人一套)

乙醚、生理盐水、二甲苯(通用)[均分装在60ml滴瓶]、蒸馏水10L(通用)4.耗材

载玻片4、盖玻片6、滤纸2、擦镜纸1本(通用)、棉花、纱布、果蝇培养基

5.材料

果蝇(常年培养):2号、14号、18号

三、实验原理

1.分离定律:18﹟长翅×2﹟残翅→F1:长翅→F2:长翅: 残翅=3:1

2.自由组合定律:

18﹟长翅、灰身×14﹟残翅、黑檀体→长翅、灰身→长灰:长黑:残灰:残黑=9:3:3:1

四、实验步骤

1.选择处女蝇:每天3次(6:00、14:00、20:00)

2.第一周进行杂交:18﹟长翅×2﹟残翅;

18﹟长翅、灰身×14﹟残翅、黑檀体

3.第二周:去除亲本蝇

4.第三周:观察F1,同时接转进入F2新瓶

5.第四周:再去除F2亲本

6.第五周:获得F2子代,观察并统计各种表型个体数,进行X2测验

五、作业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类型总结

一、分离定律: 基础类型: 1.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C.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分离规律正推: 2.一白化病女子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两个孩子,则两个孩子中出现白化病的几率是 A.1/2 B.1/4 C.1/8 D.3/4 练:视神经萎缩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 25%B12.5% C 32.5% D 75% 胚胎致死型: 3.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练: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二分之一。 随机交配类型: 4.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比例占25%,基因型Aa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群体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9 C1/8 D1/4 练:果蝇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只有灰身个体,其中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 的比例是 A9/25 B12/25C6/25 D4/25 5.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Aa与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1:2:1 C3:5:1 D4:4:1 二、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分离比正推型: 1. 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 而且都是独立遗传。在一个家族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

分离定律题型归纳

【分离定律题型归纳】 题型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操作技术 1、(2009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题型二:交配类型及应用 2、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题型三: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A.d B.D C.D或d D.D和d 4、基因型为Dd的个体,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基因DD、dd、Dd的分离分别发生在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②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③有丝分裂过程中()A .①①②B.③③①C.②②①D.③③③题型四:相对性状 ....的区分 注意点:①同种生物②同一性状 5、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6、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 题型五:显、隐性状的判别(方法1、2) 7、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A.甜是显性 B.非甜是显性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 题型六: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别.对植物而言,可用自交(最简便)和测交。对动物而言,只能用测交。 8、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最佳办法是() A.让它与另一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杂种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题型七: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 9、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题型八:基因型的推断 10、高粱有红茎和绿茎,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种植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和240绿茎,则这株高粱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 Rr×Rr B Rr×rr C Rr×RR D RR×rr 11、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杂交试验中,后代有1/2的矮茎,则其亲本的基因型是()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12、牛的无角性状(B)对有角性状(b)为显性。有角母牛和无角公牛交配,生了一头有角小牛,则这头公

(完整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分离定律练习题二 1.水稻某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一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杂合体的几率是( ) A.0% B.25% C.50% D.75%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占( ) A.25% B.100% C.75% D.0% 3.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自花授粉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 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杂合体高茎豌豆(Dd)自交,其后代的高茎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 A.1/2 B.2/3 C.1/3 D.3/4 6.一只杂合的白羊,产生了2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黑色隐性基因的精子的为( ) A.50万 B.100万 C.25万 D.200万 7.牦牛的毛色,黑色对红色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杂合体 B.黑色纯合体 C.红色杂合体 D.红色纯合体 8.下列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9.下列生物属纯合子的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0.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 率分别是( ) A.1/4,1/8 B.1/2,1/8 C.3/4,1/4 D.3/8,1/8 11.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的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 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 B.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 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 D.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 12.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以香蕉苹果花粉,所结苹果的口味是( ) A.二者中显性性状的口味 B. 两种苹果的混合味 C.国光苹果的口味 D. 香蕉苹果的口味 13.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纯种粳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经碘 染色后呈虹褐色。F1的花粉粒经碘染色后( ) A.3/4呈蓝色,1/14呈红褐色 B. 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 C. 都呈蓝黑色 D. 都呈红褐色 14.某男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如果他的妹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 几率为( ) A.1/4 B.1/3 C.1/2 D.2/3 15、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 )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

解题技巧:专题四《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解题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在教学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 题形式多以综合性题目出现,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但如果能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发 掘其中一些内在规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那么解答此类试题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在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规律、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应试能力。 一、熟记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这是基因分离定律中最基本的交配组合, 熟记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又 可以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打基础,以提高解题速度。 二、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A.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种性状为显性。 如:某植物红花×白花→子代全开红花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B.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 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如:某植物红花×红花→子代有红花、有白花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 例1:在不知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根据下列哪项可判断显性或隐性性状 A.黑色×黑色→全是黑色B.黑色×白色→100黑色︰150白色 C.白色×白色→全是白色D.黑色×黑色→3黑︰4白 【解析】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才能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如果学生掌握了上述规律,就能很快 解决此题。 【参考答案】 D 三、已知表现型,如何确定基因型 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根据表现型,写出大致的基因型:隐性个体直接写出基因型,对显性个体,先写出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待定。 (2)根据该个体的亲代或子代中是否有隐性个体,写出另一个待定基因:若亲代或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待定基因为隐性基因;若亲代或子代中无隐性个体,则待定基因为显性基因。 例2: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习题(1).docx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的选择题答题卡中,每题3分。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与皱粒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B.狗的长毛与直毛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个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B. 25%C. 12.5%D. 37.5% 4.人类褐眼 (A) 对蓝眼 (a)是显性,一对褐眼夫妇,生了 4 个褐眼男孩,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纯合体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体 B .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仍是杂合体 C.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体 6.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 .杂交 B .回交C.测交D.自交 7.2004年5 月23日,杭州某妇女生了“单卵四胎" ,这四个婴儿的性别应是 A .一男三女 B .二男二女C.三男一女D.完全一样 8. 下面是关于基因型现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环境相同,基因型也相同,其表现型一定相同 D.环境相同,表现型也相同,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9.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 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儿率为( ) A.1/2 B.1/4 C.1/6 D.1/12 10.等位基因是指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基因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C.位于一条染色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 D.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1.一只基因型为Aa的白羊产生了400 个精子,含 A 的精子有 A. 400 B.200 C.100 D.50 12.黄色与绿色的豌豆杂交,F1都是黄色, F2自交,得到1500 粒绿色种子,那么黄粒 种子有 A. 500 粒 B.1500 粒 C.3000 粒 D.4500 粒 13.性状分离指 A.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的分离 C.等位基因的分离 D. 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14.进行减数分裂的雄性动物细胞,基因分离发生的什么细胞时期:() A .精原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精子细胞 15.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3: 1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C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的突变 D.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每一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其概率为1/4 16.一株杂合豌豆 1 进行自花授粉,将得到的种子先播下15 粒,都长成了高茎豌豆,那么原来那株豌豆的第16 粒种子种下去,也长成高茎豌豆的可能性是: A.0 B.12/16 C.4/16 D.100%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伴性遗传知识清单 1、孟德尔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是:①在自然条件下,豌豆是传粉,而且是受粉,所以在自然条件下豌豆 一般是;②豌豆性状;③豌豆的子代多,统计结果较准确。 2、孟德尔以高茎作为母本,矮茎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首先是对茎进行处理,然后,待父本母本成熟后就传粉,再。本实验的反交结果与正交结果,是因为。 3、相对性状是指:。比如: 4、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的现象叫。 5、孟德尔的假说: 6、孟德尔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提出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整个科学研究里使用的方法叫,测交过程属于该方法的阶段。 7、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了,其原因是: 8、表现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等位基因是指: 9、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作用和特点,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一半来至,另一半来至。受精卵中的DNA来至的多一些,是因为。 10、萨顿的假说是:,他提出假说所用方法叫。萨顿之所以提出假说是因为他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具体是指: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也是,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的。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11、美国科学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在培养过程中偶然 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起产生的原因是,最后摩尔根用等方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 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12、某人的21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请写出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的种类及比例 13、伴性遗传是指:。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 ;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是: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 14、在已知显隐性的条件下,判断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的方法是:①首先选和交配,若,则。若 ,则。 基因的本质知识清单 1、核酸分为和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和。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3、DNA和RNA的区别是:。 4、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是:,其实验原理是。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 ,与格里菲实验相比其优点在于,由此要证明DNA和蛋白质那个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思路是。 5、病毒一种生物,但是只有在才能完成繁殖。病毒主要由和组成,而且核算只能是。病毒侵染细胞的五大步:。 6、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结论是:,他们所用的方法是。他们如何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他们如何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用已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再离心观察沉淀和上清液的放射性。本实验能否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为什么?。 7、沃森和克里克提出:,查哥夫提出:。DNA分子的主要特点是:①DNA分子是由两条构成,而且两条链是平行方式盘旋成。②DNA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

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 根据子代性状分析: 黄花X 白花T 黄花( __________ 为显性性状); 黄花自交后代既有黄花又有白花( ______ 为隐性性状) 2、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T F2性状分离比为3: 1 T 分离比为 _____________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练习1:(双选)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 A .紫花X 紫花=紫花 B .紫花X 紫花=301紫花+ 101白花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 测交法(已知显隐性) 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 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 2、 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 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_______ 3、 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出花粉粒用碘液检测。 若一半蓝色,一半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 __________ ;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 对于动物来说,可用测交法鉴别;对于植物,自交法更简便 练习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 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三、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表现型 (正推型): 分 离 定 律 的 常 见 题 型 C ?紫花X 白花=紫花 练习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A 和a )控制的, 用 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 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 有白色果实南瓜,让 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下 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C . F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 D . 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D .紫花X 白花=98紫花+ 102白花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aa aa Fi x 白果 ① F 黑 ②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题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技法提炼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型二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例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题技巧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 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学@科网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性状为______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新性状为_________性状,亲本性状为__________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占3份的性状为_________性状 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____________,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_______________ (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或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被鉴定个体为___________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所用的方法为: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采用测交、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较简单。 针对训练: 1、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色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授粉,观察果穗 2、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三、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或表现性状的推导 (1)正推类型:依据双亲推子代 可依据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类型推子代 (2)逆推类型:依据子代推亲本 ①隐性纯合子突破法:隐性类型一旦出现即可写出遗传因子组成,可判断双亲中至少各有一个隐性基因 ②分离比推导法 子代分离比为3:1→双亲均为杂合子子代分离比为1:1→双亲为测交类型 子代全为显性→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子代全为隐性→双亲全为隐性纯合 针对训练: 4、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分离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相同 5、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 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断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6、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 B.30 C.60 D.90 7、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③测交后代的表现性状类型比④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⑤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8、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25% B.12.5% C.32.5% D.75%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 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分析: 黄花×白花→黄花(为显性性状); 黄花自交后代既有黄花又有白花(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练习1:(双选)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练习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 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 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出花粉粒用碘液检测。 若一半蓝色,一半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 对于动物来说,可用测交法鉴别;对于植物,自交法更简便 练习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三、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表现型(正推型):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高考复习正在进行中,高考生物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分,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以下是小编对《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技巧》进行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描述的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情况(重点指出了等位基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是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间 的遗传规律,属于非等位基因组合的情况(重点指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每对等位等位基因都要相互分离,这些非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且发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知识点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

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习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 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几种 A. 6 B.8 C.2 D.4 3.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为单眼皮。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A.50% B.100% C.75% D.25% 4.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第三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7/8 1/8 B.15/16 1/16 C.19/27 8/27 D.7/9 2/9 5.黄色猫与黄色猫杂交,子一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为3∶1(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用子代黄猫与子代黑猫交配,得子二代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多少( ) A.3∶1 B.2∶1 C.1∶1 D.1∶0 6.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杂合子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7.人类眼睛棕色(A)对蓝色(a)是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色眼、色觉正常的夫妇有一个蓝色眼睛且色盲的儿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基因型与母亲相同的几率是:A.1/8 B.1/2 C.1/4 D.0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l全是白色盘状,F 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A.4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 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 1:2 B. 1:1 C. 2:1 D. 3:1 10.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于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A.3/8 B.5/8 C.3/8或5/8 D.1/16或9/16 1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48 B.7/48 C.1/16 D.3/16 12.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8/9 B.9/16 C.2/9 D.1/9 13.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蓝∶紫∶红=9∶6∶1。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紫∶红=3∶1 B.紫∶红=2∶1 C.红∶紫=2∶1 D.紫∶蓝=3∶1 14.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 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B.3/5 C.1/2 D.3/4 15.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16.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 B.1∶1 C.1∶2 D.9∶3∶3∶1 17.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18.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9.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都在常染 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专项练习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1、某二倍体植物茎的高矮有高茎、中等高茎、矮茎三种情况,由基因A和a控制,a基因能表达某种物质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个a表现为中等高茎,有两个及以上a表现为矮茎。该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三种,其花色合成途径如下图,其中B基因的存在能够抑制b基因的表达: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上图情况外还能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性状。 (2)选取某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花色表现为____________,F1自交,若F2代表现型有两种,则亲代白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F2代表现型有三种,其表现型及比值为_____________。 (3)a基因能表达某种物质抑制赤霉素合成,从而使植株变矮,主要原因是赤霉素能_______________。 在植物激素中还有_________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从而与赤霉素共同促进植物生长。 (4)某纯合紫花高茎植株与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矮茎植株,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该植株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性状发生了改变③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为了确定该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该植株与亲代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 2、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豌豆是_______授粉植物,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1见右图)。 ①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F2中杂合子占_______。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F3中,开紫花植株和开白花植株的比例约为_______。

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全国卷真题 1.(2013·新课标全国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2.(2012·全国新课标,31)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 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3.(2016·全国课标卷Ⅲ,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 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4.(2016·全国课标卷Ⅱ,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高中生物第四章小专题大智慧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一、分离定律的问题类型 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型和逆推类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 全是显性 AA×Aa AA∶Aa=1∶1全是显性 AA×aa Aa 全是显性 Aa×Aa AA∶Aa∶aa=1∶2∶1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是隐性 (1)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2.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 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_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 或AA×aa。 二、遗传概率的计算 1.概率计算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基因型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法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 (1)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某一性状(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实例: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白羊×白羊→黑羊和白羊,推出白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亲本为杂合子,设用B、b表示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白羊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羊为bb。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Bb×Bb→1BB∶2Bb∶1bb,可推知后代为白色的概率是3/4。 方法二:用配子法。 Bb亲本产生B、b两种配子的概率均为1/2,则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2×1/2=1/2。 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1/4+1/2=3/4。 还可参考这样的思路:后代中白毛的概率=1-后代中黑毛的概率。 (2)亲代基因未确定,求子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实例: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 ①确定夫妇双亲的基因型。正常双亲生出白化病儿子,双亲都为杂合子,用Aa表示。 ②确定夫妇的基因型。Aa×Aa→1AA∶2Aa∶1aa,夫妇正常,基因型为AA或Aa,概率分别为1/3和2/3。 ③计算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只有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才能生出白化病孩子,这对夫妇都为Aa的概率是2/3×2/3,所以他们婚后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 三、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授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进行交配。 (3)示例: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

高中生物001 知识讲解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总复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 【考纲要求】 1.掌握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学会孟德尔遗传定律在育种及人类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考点梳理】 【高清课堂:0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要点一、分离定律的研究对象 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分离定律的实质:0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高清课堂:要点二、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对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aBb自交:9:3:3:1 AaBb测交:1:1:1: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要点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分析 2.相关结论 (1)F的配子共有16种组合,F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21(2)F 中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9/16,单显性性状的个体(绿圆、黄皱)各占3/16,2 双隐性性状的个体占1/16。 (3)F中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l/16yyRR+1/16yyrr),杂合子2 占:1-4/16=12/16。 (4)F中亲本类型(Y_R_+ 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2 要点四、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①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 ②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的配子。 ③F的基因型为YyRr,F表现型为黄色圆粒(杂合)。11④F自交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每对等位基因(Y与y,R1与r)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即Y与y分离,R与r分离。与此同时,非等位基因 (Y与R,Y与r,y与R,y与r)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Y与R或r,y与R或r)。 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和组合彼此独立进行,互不干扰,所以,F产生的雌、雄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