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成氨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合成氨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合成氨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合成氨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合成氨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1.1工艺流程简述

1.1.1碳化煤球工段

消石灰和细煤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煤球机压制成煤球后送入碳化罐,利用脱碳工段低闪器回收的CO2再生气(CO2含95%以上),进行碳化煤球的生产。碳化合格的煤球定期出罐作为造气原料。

再生气由脱碳工段送来与除尘冷却后的循环气混合,经循环风机、加热器加热后,送入碳化罐进行碳化煤球的生产。部分循环气在出碳化罐后放空,以保持循环气中CO2含量:≥50%。

本工段主要工艺要求:煤球碳化度≮80%;碳化煤球强度≮40Kg。

1.1.2造气工段

造气炉采用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发生炉。碳化煤球由造气炉炉顶加入,入炉空气压力:≤28 kPa。碳化煤球在炉内分别与空气、蒸汽反应生产半水煤气。

生产过程分吹风、蒸汽上吹、蒸汽下吹、蒸汽二次上吹和吹净回收五个阶段进行。每个循环时间大约120秒,入炉蒸汽压力0.05~0.08MPa。煤气出口温度:炉顶<500℃,炉底180-250℃。

吹风阶段所产生的吹风气经除尘后送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余热副产蒸汽,夹套汽包蒸汽压力:0.21MPa,余热锅炉蒸汽压力:≤1.3MPa

制气阶段产生的半水煤气经除尘、回收余热,冷却后送入半水煤气气柜。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半水煤气中有效成分:H2+CO≥65%;氧含量:≤ 0.5%,CO2≤14.0%。

1.1.3半水煤气脱硫工段

气柜来的半水煤气含H2S<2g/m3,通过罗茨风机加压后,再经除尘、脱硫、清洗后送往静电除焦油器除去焦油后,送压缩机一段进口。

吸收了半水煤气中的H2S的脱硫富液经空气再生分离硫分后循环使用。脱硫液再生温度:<50℃。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脱硫后半水煤气中H2S含量≤100mg/m3。

1.1.4压缩工段

由脱硫工段来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一、二段加压后送变换,出变换的变换气一部分直接送压缩机三段进口加压后送脱碳工段脱碳后送压缩机四段进口;另一部分变换气经碳化去除CO2生产碳铵后回压缩机三段进口,经压缩机三、四、五段压缩后的气体混合后送铜洗工段;铜洗工段出来的精炼气经压缩机六段加压后送氨合成工段。

压缩机各段出口气体均经冷却,分离油水后送各工段或进压缩机下一段进口。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二段出口压力:≤0.85MPa;五段出口压力:≤13.5MPa;六段出口压力:≤31.5MPa。各段出口温度:<170℃;冷却油压力:0.3-0.58 MPa

1.1.5变换工段

由压缩机二段来的半水煤气经除油后进入饱和塔增湿增温后,在大热交中与中变炉出的变换气换热进一步提温后,送进中变换炉进行变换反应。半水煤气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0反应转化为CO2和H2。中变气在大热交和半水煤气换热降温、经调温器调温后,送入低变炉进一步进行变换反应。出低变炉的低变气依次经一水加、热水塔、二水加、水冷排管、冷凝塔回收热量及降温后分别送碳化工段和压缩机三段进口。系统压力:≤0.85MPa;系统压差:≤0.08MPa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中变气中CO含量:4~7%;低变气中CO含量:0.8~2.0%。

1.1.6碳化工段

由变换工段来的变换气依次经过碳化主塔、副塔、固定副塔,与塔内的碳化浓氨水逆向接触生成碳酸氢铵结晶并由主塔底部取出,经沉淀,离心分离得到碳酸氢铵产品。固定副塔出来的气体再经过回收塔、清洗塔、综合塔、净氨塔的洗涤吸氨,进一步去除CO2和NH3,得到合格的碳化气送压缩

机三段进口。系统压力:<0.8MPa,系统压差:≤0.25MPa

碳化浓氨水的制备是用氨合成工段送来的气氨通过高位吸氨器吸收、冷却得到一定碳化度、一定浓度的浓氨水。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出主塔气体中CO2为7~11%,出固定副塔气体中CO2≤1.2%,出回收塔气体中NH3≤1.5%,出清洗主塔气体中CO2≤1%。

碳化气中CO2:≤0.2%,NH3:≤0.3g/m3;浓氨水浓度:130±5tt。

1.1.7脱碳工段

由压缩三段来的变换气经冷却器与脱碳气、低闪气换热冷却后,进入脱碳塔脱去CO2再经分离、回收冷量后送回压缩机四段进口。低闪器回收的CO2一部分送碳化煤球工段,另一部分送往食品级CO2生产工段。

脱碳塔底部出来的脱碳富液经高闪器回收N2、H2、低闪器回收CO2后,经空气再生进一步去除CO2后,由贫液泵加压、氨冷器冷却后,从脱碳塔上部进入脱碳塔,作为脱碳液循环使用。生产过程中定期抽出一部分脱碳液(~5%)送脱水系统脱除脱碳液中的水份,以保持脱碳液中的含水量。

系统压力:<1.7MPa,系统压差:<0.2MPa。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净化气中CO2含量≤0.2%;脱碳液(NHD)含水量<7%。

1.1.8铜洗工段

由压缩五段来的碳化气和脱碳气由铜塔底部送入,与塔顶喷

下的铜液逆向接触,气体中的CO、CO2等被铜液吸收后,从铜塔塔顶送出,经铜液分离器分离铜液后,送到压缩机六段进口。

吸收了CO、CO2的铜液出铜塔塔底经减压后,进入铜液再生系统。再生合格的铜液经泵加压后,从铜洗塔上部进入铜洗塔,作为铜液循环使用。铜洗塔进口气体压力≤13.5MPa,铜洗塔压差:≤0.5MPa。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精炼气中(CO+CO2):≤30PPm;低价铜与高价铜之比为4~7。

1.1.9氨合成工段

循环机出口气体经油分离器分离油后,进塔前预热器预热提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氨合成触媒作用下,N2和H2合成为NH3。

完成反应的合成气从合成塔底部送出,依次经过余热锅炉、塔前预热器和水冷排管回收余热副产蒸汽和冷却降温后,再经冷交、氨冷、冷交进一步冷却,并将合成气中的NH3冷凝、气液分离:液体送液氨贮罐贮存;气体作为合成循环气回循环机加压,与由压缩机六段来的新鲜气汇合后进氨冷器,进入下一个循环。系统压力≤31.5MPa,系统压差≤3.0MPa。

氨冷器中的液氨由液氨贮罐送来,在氨冷凝器中气化冷却合成循环气后送碳化工段制备浓氨水或送冰机循环使用。

本工段主要工艺指标为:循环气中氢含量为50~55%;补充

气中氢含量≥70~75%;合成塔进口气NH3含量≤2.0%。1.2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合成氨生产过程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例如生产过程中造气、脱硫、压缩、变换、碳化、碳化煤球、脱碳、精炼、合成等工段存在着大量的H2、CO、CO2、NH3、H2S 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所以这些岗位均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因素;又如原料、煤球、造气等工段粉尘较严重,存在粉尘危害的因素;煤球、造气、脱硫、压缩、变压吸附、氨合成、冰机等岗位大功率机泵较多,所以这些岗位的噪声危害较突出;此外全厂各岗位不同程度均存在电击、机械伤害以及高空堕落的危险因素。

生产中配置的压缩机、制冷机、罗茨风机及各种泵类等转动设备,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生产中的电气设备,若安全装置不完善,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建筑物防雷设施不完善,易引起雷击事故发生。

生产过程中,液氨为有毒物质,易导致人员中毒危害。

生产中设置的压缩机、罗茨风机、制冷机及各种泵类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人员存在噪声危害。

生产中设置的造气炉、合成塔等高温设备,对人员存在高温伤害;设置的蒸汽,温余热锅炉蒸汽,存在有烫伤危险;液氨可致眼、皮肤灼伤。

1.3建议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针对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如:采用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对危险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设备检查、保养和维修,对特种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等定期进行检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从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生产区应严禁烟火、建筑、设备布置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爆炸危险区域设备选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建筑、设备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消防设备、设施应完善;对操作人员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的设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有可能产生中毒、噪声、高温等危险场所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等。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 险源分析预防控制预案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境特殊性等多面因素造成的。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实际,有五个面是事故多发性的隐患。现制定预防及预案措施。 一事故原因分析 1.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临边作 业所涉及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如下; (1)作业不系安全带: (2)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予留洞口.通道口)五边(阳台 边.屋面边.楼层边.上下跑道两侧卸料平台外侧)处不设 防护拦杆。 (3)搭设脚手架时,材质过细,钢木混用,立杆间距过大, 连墙杆过少,拉结不牢,基础不平以及脚手架跳板不满 铺,架体防护不密。 (4)龙门架安装和拆除是发生倒塌。 (5)横板支撑体系不经过计算,无剪刀撑和拉杆数量不够, 立杆排列混乱,造成整体失稳。 (6)塔吊安装拆卸中,违反安装拆除程序或使用中超载,斜 拉斜吊。 (7)违章乘坐吊盘(吊蓝),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蓝停

靠装置,超高限位失误失灵 2.坍塌:主要发生在施工基坑.边坡.桩壁.模板胀撑及施工现场临 时建筑倒塌等。其主要原因是: (1)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图纸情况设置安全放坡或支护。 (2)在人工挖桩中,没按设计进行护壁等安全措施 (3)在刚施工的楼板上堆放过多的物料。 (4)在拆除工程,设备施工中,没按施工案进行,野蛮施工。 3触电:多发生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中。(未按TN-S系统几两级保护)其主要原因是: (1)工程外侧边缘与外电高压线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没有增设遮拦或保护网。 (2)施工机械漏电。 (3)手持式电动工具未进行有效的接地零保护。 (4)电线.电缆破皮,老化造成漏电。 (5)移动式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或电极接错漏电。 3.物体打击:该种事故来源存在多面,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面: (1)作业人员不带安全帽 (2)支撑.粉饰.砌筑等多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没有采取隔离封闭措施。 (3)各种拆除作业(模板.脚手架)上面拆除时,下面同时进行清理作业。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 防措施(通用版)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通 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梯恩梯是一种重要的军用炸药,也是生产其他合成炸药的原料。在生产中所用主要原料为浓硫酸、浓硝酸和甲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严重腐蚀性和氧化性,甲苯易燃,梯恩梯和其中间物的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爆炸、火灾和灼烫事故,这些事故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做好梯恩梯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要。 1梯恩梯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目前采用的梯恩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梯恩梯生产工艺简图 2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2.1原料泄漏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生产梯恩梯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浓硝酸和浓硫酸,这些原料储存在原料工段的大型储罐中,由离心泵通过压力管道送往硝化工段。如

甲苯的泄漏,可能在局部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火灾。而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很容易造成设备和管线腐蚀破坏,浓酸一旦喷出,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危害。1979年,某梯恩梯生产厂家,由于浓硝酸从离心泵填料处喷出,造成一名工人终身致残。 2.2硝化机具有爆炸危险 硝化机是制造梯恩梯的核心机械,也是容易造成恶性事故的地方。硝化机由容器壳体、搅拌系统、分离系统及蛇管冷却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均在强腐蚀介质中工作,很容易发生故障。如某梯恩梯生产厂三段硝化中采用碳钢蛇管冷却,蛇管在运行中发生泄漏,使少量水进入硝化机,与浓硫酸发生剧烈反应,使机内压力骤然升高,将机盖和搅拌系统炸起10m高。搅拌桨叶片脱落,会使机内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2.3自动仪表失灵会引起恶性事故 目前,梯恩梯生产厂家均采用自动控制和人工操作双保险安全措施,由于长时间的自动控制,使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责任心弱,有时甚至脱岗,一旦仪表失灵,会造成严重后果。20世纪80年代,曾发生过此类事故,造成整个生产线被炸毁。

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送入脱硫塔,用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液氨贮罐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液氨储罐生产运行过程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赵新文 (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 048026) 1概述 氨是生产尿素、硝铵、碳铵等氮肥的中间产品,也是其它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因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特性,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氨临界储存量大于10吨就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所有液氨储罐均属于三类压力容器。因此,液氨储罐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运行、充装到贮存,都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安全规定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定期技术检测、检验制度,严禁超温、超压、超量存放,确保安全运行。现将液氨储罐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和危险性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性和应急处置措施,与氮肥生产企业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2 液氨储罐运行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2.1氨的危险特性 氨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带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液化成液态氨。氨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由于液态氨易挥发成氨气,氨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爆炸,爆炸范围为15-27%,车间环境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泄漏氨气可导致中毒,对眼、肺部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化学性冷灼伤危险。 2.2 生产运行过程危险性分析 2.2.1在氨合成生产岗位的液氨主要通过氨分离器和冷交换器下部的放氨阀输送至液氨储罐,因此氨液位的控制非常关键。如果放氨速度过快、

液位操作控制过低或其它仪控失灵等原因,会导致合成高压气窜入液氨储罐,造成储罐超压,氨气大量泄漏,危害极大。 2.2.2 液氨储罐的存储量超过储罐容积的85%,压力超出在控制指标范围或者在液氨倒槽操作,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程序、步骤操作,会发生超压泄漏爆炸事故。 2.2.3 液氨充装时未按规程规定过量充装、充装管道爆破会导致泄漏中毒事故。 2.3 设备、设施危险性分析 2.3.1 液氨储罐的设计、检测、维护保养缺失或不到位,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存在缺陷或隐患时,可能会导致储罐泄漏事故。 2.3.2 夏季或气温高时,液氨储罐未按要求设置遮阳棚、固定式冷却喷淋水等预防性设施,会造成储罐超压泄漏。 2.3.3 防雷、防静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会导致储罐遭受电击。 2.3.4 生产工艺报警、联锁、紧急泄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等装置失效,会使储罐发生超压泄漏事故或事故扩大。 2.4 其他作业的危险性分析 2.4.1 在生产巡检和设备内检修过程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事故。 2.4.2 液氨罐区防爆区内动火、动土作业措施未落实到位,会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3 事故预防措施 3.1 生产工艺操作预防措施 3.1.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十分重视合成岗位放氨操作,控制好冷交、氨分液位,保持液位稳定控制在1/3~2/3指标范围内,防止液位过低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第一节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是本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该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综合,任何一项工程从项目立项及各种分析、研究、设计、计划等都是基于对未知因素预测之上的,基于正常的技术、管理、组织之上的。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预测的因素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原定的方案受到干扰。我们把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之为风险。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具有规模大、基坑深、技术新颖、施工时间长、参建单位多、与周边接口复杂等特点,因而本工程施工中风险比较大,在工程实施前编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小节 4.2.1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 工程项目风险 是指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这些风险所涉及的当事人,主要是工程项目的业主/项目法人、工程承包商和工程咨询人/设计人/监理人。 2 风险具备的要素 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后果、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环境,构成风险的要素,具体见图4.2.1-1所示。 图4.2.1-1 风险具备的要素内容 第二小节 4.2.2 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1 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

土建主承建是业主的合作者,但在各自的利益上又是对应的双方,即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双方各自又有风险;土建主承建单位的行为对业主构成风险,业主的举动也会对承建单位的利益构成威胁;其中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具体内容见表4.2.1-2所示。 第三小节 4.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是指项目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来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不利后果全过程的总称。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必须与该项目的特点相联系,一起考虑,包括项目复杂性、系统性、规模、新颖性、工艺的成熟程度等;项目的类型,项目所在领域;项目所处的地域,如环境条件等。 (2)风险管理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了解情况,要对项目系统及系统环境有十分

最新整理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docx

最新整理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 素分析及对策 目前,石油化工企业正向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投入到产品的产出,要经过多道工艺和复杂的加工工序,辅助的公用工程如:供热、供水、供风、供电系统庞大,管线密如蛛wang,生产运行中的炉、塔、罐、槽、压缩机、泵等设备相互贯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在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免不了要进行明火作业。在明火作业过程中,防范措施稍有一点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如何做到边生产,边建设,保证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作好工程建设顺利施工,是企业决策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向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提出了一个如何保证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一、施工的组织 工程建设施工的组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中关键的安全工作。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建、改建、扩建、技改、大修等工程建设施工,而工程建设施工又离不开施工用火,所以施工前的安全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1、新项目的建设是在老企业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安全。所以施工组织管理必须严格按审核后的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请企业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工程项目中的所有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程施工如:爆破、大型吊装、深坑作业,必须编制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批准后方可施工。 2、施工合同的签订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有关安全条款为重要,特别是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如:地下的工艺管线、地下电缆、通信电缆、地下污油管wang系统等。在施工中如不加以确认,一旦损坏,遇到火源,极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同时还会秧及临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

年产五十万吨合成氨的原料气制备工艺筛选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合成氨因采用的工艺不同其生产流程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基本的生产过程都大同小异,基本上由原料气的生产、原料气的净化、合成气的压缩以及氨合成四个部分组成。 ●原料气的合成 固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焦炭、煤 液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石脑油、重油 气体燃料生产原料气:天然气 ●原料气的净化 脱硫 CO变换 脱碳 ●合成气的压缩 ●氨的合成 工业上因所用原料制备与净化方法不同,而组成不同的工艺流程,各种原料制氨的典型流程如下: 1)以焦炭(无烟煤)为原料的流程 5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合成氨厂采用哈伯-博施法流程。以焦炭为原料的吨氨能耗为88GJ,比理论能耗高4倍多。 我国在哈伯-博施流程基础上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发了碳化工艺和三催化剂净化流程: ◆碳化工艺流程将加压水洗改用氨水脱除CO2得到的碳酸氢铵经结晶,分离后作为产品。所 以,流程的特点是气体净化与氨加工结合起来。 ◆三催化剂净化流程采用脱硫、低温变换及甲烷化三种催化剂来净化气体,以替代传统的铜 氨液洗涤工艺。 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流程 天然气先要经过钴钼加氢催化剂将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无机硫,再用脱硫剂将硫含量脱除到0.1ppm以下,这样不仅保护了转化催化剂的正常使用,也为易受硫毒害的低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提供了条件。 3)以重油为原料的流程 以重油作为制氨原料时,采用部分氧化法造气。从气化炉出来的原料气先清除炭黑,经CO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和氮洗,再压缩和合成而得氨。 二、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简述 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焦炉气、石脑油、重油、焦炭和煤,都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除焦炭成分用C表示外,其他原料均可用C n H m来表示。它们呢在高温下与蒸汽作用生成以H2和CO 为主要组分的粗原料气, 这些反应都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而且为强吸热反应,工业生产中必须供给热量才能使其进行。按原料不同分为如下几种制备方法: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各种工艺流程的区别主要在煤气化过程。 典型的大型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以及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 ①固定床碎煤气化 ②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 ③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 ●以渣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按照热能回收方式的不同,分为德士古(Texaco)公司开发的激冷工艺与壳牌(Shell)公司开发的废热锅炉工艺。这两种工艺的基本流程相同,只是在操作压力和热能回收方式上有所不同。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编号:SM-ZD-25528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 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建筑施工中,坍塌事故对建筑安全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为了探索坍塌事故的规律, 我对178起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坍塌事故的主要对策。 珨﹜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1.在178起坍塌事故中,由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的为29起,占事故总数的16396。例如某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中,一排刚搭好高54m、长17m的双排脚手架,由于架子基础不平不实、架子与建筑物连接不牢靠、剪刀撑薄弱等原因而突然坍塌,12名架子工随即坠落,被压在垮塌的架子下面,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轻伤5人。 2、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而发生的坍塌事故为70起,占事故总数的39.%。例如某建筑公司对两个塔楼同时进行外装修作业,在两塔楼间搭设了长13.35.m、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1概述 1.1锅炉的基本知识 1.1.1锅炉的定义 锅炉是能量转换设备,是把燃料燃烧(氧化反应),是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统一体。 1.1.2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1)燃料不断剧烈氧化的燃烧过程, (2)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把热量传递给锅内水的传热过程, (3)水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升温和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汽化温度)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在锅炉内不断进行,通过锅炉燃烧设备、附属设备及仪表附件三个工作系统来实行。 1.2锅炉行业概况 我国的工业锅炉制造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一千家,生产各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对锅炉制造企业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分为A、B、C、D、E(包括E1、E2)级。2000年国家对锅炉制造许可证等级的划分作了调整,同时对常压热水锅炉也采用了制造许可证制度,调整后新的许可证分为A、B、C、D四级。新的A级相当于原来的A、B级;B级相当于原来的C、D 级;C级相当于原来的E1级;D级相当于原来的E2级。级别调整前后企业的构成情况见表1-1。 表1-1

1.3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1)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 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万蒸吨左右。 2)1991-2001 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锄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10t/h 的锅炉由1991年的25 %增至2001年的54 %) ,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 ,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 年的3 %增至2001 年的10 %以上) ,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 年的不足6 %增高至2001 年的15 %以上) 。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比例不高1.4锅炉发生事故的原因 1.4.1锅炉本身有先天性缺陷 (1)结构不合理。如主要受压部件采用不合理的角焊连接形成,水循环不良,锅炉某些部位不能自由膨胀等。 (2)金属材料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 (3)制造质量不好。如几何形状严重超差,焊接质量不合格等。 (4)受压元件强度不够。 (5)安装不合理。如最低安全水位低于最高火界,不能自由膨胀,该绝缘处未绝缘等。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该项目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有:切割、磨削等。 这些粉末被人吸入后可能对呼吸系统带来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能造成矽肺或尘肺病变等职业危害;误入人眼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该项目中切割修磨工序较多,如果抽排风系统工作不正常,通风不良,将使厂房内产生的粉尘不能及时抽排出去,将对现场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长期接触职业危害性粉尘,如果未采取的防尘措施或不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人员产生多种职业病,如尘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眼疾患、致癌作用等。 3.3.2高温灼烫 热处理炉作业为高温环境作业,主要危害如下: 1、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尤其在夏季,可能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降低,因此,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 2、高温环境作业受到热辐射危害。热辐射可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系统变化,因此,有中暑危险。 且高温环境作业,接触炽热物易引起灼烫危险。 3.3.3噪声危害 该项目的噪声振动源主要为带锯机、金属加工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机械振动,以及金属切割修磨等作业产生的工作噪声。 噪声会引起人员的心理恐惧、烦躁,同时对安全报警信号起一定的掩蔽作用,容易造成生产事故。且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可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

听力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并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3.3.4高处坠落 1、伤害方式 桥式起重机械检修、维护过程中或车间顶部维护作业时,需进行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可能造成人员滑跌或高处坠落事故。 2、原因分析 如果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如支撑基础下沉或损坏,安装、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结构失效或不平衡,梯面不防滑等;操作者负重爬高,攀登方式不规范或未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都可能造成操作者滑跌和高处坠落事故。 更换厂房内照明灯时,如登高用具等存在缺陷或现场监护人履职不力,登高人员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在其它作业工作面距坠落基准面高度大于2m的登高作业中,工业直梯防护不力或无防护,在登高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造成脚打滑而形成事故,也可能由于直梯焊接质量不佳导致断裂,而造成人员坠落。在登高后,如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未系牢,因为天气原因,如风大等影响下,且无其它安全防护措施或存在缺陷、现场监护人履职不力,也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车(镗)床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车(镗)床是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工程中必须的加工设备,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1)机械设备运行部件; (2)旋转的主轴、进给工件; (3)工具、工装、加工工件;

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 许柳忠

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许柳忠 发表时间:2018-06-15T11:28:37.2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许柳忠[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设施工中安全问题事故屡出不断,对人员、财产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设施工中安全问题事故屡出不断,对人员、财产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作以分析和总结,包括其管理特点,所存在问题以及具体的事故分类,其次运用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以评价分析,最后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便于施工方的现场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安全管理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总值中也占据了较大比例,对我国的就业率贡献巨大。同时我国十分重视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因施工所出现的安全事故仍然屡出不穷,对人员安全、财产及社会舆论都造成了极大影响。许多学者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很多见解,对我国控制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发生,保障从业者人身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 1.1.1安全隐患多 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的较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性质,施工噪音、热量以及有害气体、灰尘对员工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物理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大多建筑施工现场为露天环境,因此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天气、温度、湿度以及照明度等密切相关。同时,施工周期也易造成安全事故。若对施工周期要求较高,造成工人作业强度加大,体力负荷加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的事故。 1.1.2单个部门实施安全管理 由于项目部需实时跟进并控制整体施工进度,以此项目部往往处于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直接管理。而公司距施工现场较远,也无法集中管理所有项目,因此公司所制定的施工安全措施无法得到深刻落实,项目部则承担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职责。但由于项目部人员、资金以及精力上的不充分,造成了重视生产、效率、速度却忽略了人员安全管理的现象,使得公司承担极大风险。 1.1.3施工作业不规范 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对人员基本素养、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并且每一个建筑项目需要招聘大量的人力资源,与工人一般达成短期雇佣关系,人口流动大,因此施工单位缺乏对员工的专业操作培训,造成工人不规范作业、违章操作等问题,增加施工的安全隐患。 1.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因素的分类 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根据人员、物料以及管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2.1人员因素 部分建筑商没有配置相关的安全人员,人员的安全素质欠缺以及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1.2.2物料因素 首先是安全维护方面,应设定相应的安全标语以及特殊工作者应持证上岗,其次是设备方面,设备的超负荷工作,维修程度低,机器配件供应不足等原因都会使得安全隐患增加。1.2.3管理因素 安全检查形式单一,对工作人员检查不到位,造成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无法按照要求施工。 2.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危险性分析方法 危险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内部的危险因素和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用来识别鉴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科学评估危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改进系统,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危险性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科学的危险因素排查步骤如下:一、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工作构成、原理以及工艺顺序、工作环境等,二、调查了解系统所发生过的所有安全事故的详细信息,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责任追究以及处理方案等,三、对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因素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操作安全标准规范,四、分析系统现存状态、危险源以及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大小、辐射范围、影响程度等等,五、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措施,六、绘制危险分析表,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安全因素作以评价和分析。 2.2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危险性分析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整个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识别各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环节、危险措施,对施工损失进行估计,寻找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便于制定适当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法规进行重新整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对整个施工流程环节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将整个施工系统分为各个独立的小系统,按照之前安全事故的总结规律,得出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小系统。将整个施工系统按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土方系统、基础工程系统、墙体工程系统以及地面房屋系统、内外施工系统等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都有可能存在交叉情况,彼此影响,因此对所有小系统的工作流程将环境条件结合起来进行危险性分析,控制施工安全隐患点。 二、对每个小系统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其危险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为“频繁”、“很可能”、“偶然”、“很少”以及“不可能”五种情况,其等级分别为A、B、C、D以及E。其次确定危险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灾难性的”、“危险的”、“边缘的”以及“可忽略的”四种情况,其对应等级为1、2、3、4。最后确定各个小系统分析环节的危险等级及危险情况。

沥青路面施工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安

沥青路面施工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安 全对策措施沥青路面由于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承受车辆荷载施加到路面上的各种作用力;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能承受应变(应力)而不破坏;与汽车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可保证行车安全;有较好的减振性,可使汽车快速行驶时有很好的平稳性;同时沥青路面还具有噪音低、不扬尘,比较容易清扫和冲洗;维修养护简单的优点。正是由于沥青路面具有上述多种优点,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等级的公路路面。 但是沥青路面在工程施工中还具有战线长、机械广、温度高、人员多、工序杂、事故频发等特性,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并对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安全防范对策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中到底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措施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沥青路面施工中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根据本人多年参与工程施工和管理的经验,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分析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着以下10类危险、危害因素: ①火灾:存在于封层和垫层的沥青洒布过程中和施工现场的沥青罐车,施工机械加油车和机械加油过程中, ②车辆伤害:压路机、转运车、震动压路机、皮轮压路机、沥青运料车、平地机、沥青洒播机、摊铺机、压力泼油车等带来的伤害,其他车辆闯入施工现场造成的伤害。 ③机械伤害:维修机械时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④触电:沥青路面施工时遭遇雷电袭击,施工现场的临时发电设施、夜间的照明设施、施工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造成的伤害。

合成氨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1.9~2.0Mpa,送入脱硫塔,用A.D.A.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12.09~13.0Mpa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30.0~32.0 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 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 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CO变换:一氧化碳对氨催化剂有毒害,因此在原料气进入合成氨工序之前必须将一氧

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 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732-100 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目前,石油化工企业正向生产装置大型化发展,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投入到产品的产出,要经过多道工艺和复杂的加工工序,辅助的公用工程如:供热、供水、供风、供电系统庞大,管线密如蛛网,生产运行中的炉、塔、罐、槽、压缩机、泵等设备相互贯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在生产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免不了要进行明火作业。在明火作业过程中,防范措施稍有一点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如何做到边生产,边建设,保证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作好工程建设顺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梯恩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 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梯恩梯是一种重要的军用炸药,也是生产其他合成炸药的原料。在生产中所用主要原料为浓硫酸、浓硝酸和甲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严重腐蚀性和氧化性,甲苯易燃,梯恩梯和其中间物的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爆炸、火灾和灼烫事故,这些事故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做好梯恩梯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要。 1 梯恩梯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目前采用的梯恩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梯恩梯生产工艺简图 2 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2.1 原料泄漏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生产梯恩梯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浓硝酸和浓硫酸,这些原料储存在原料工段的大型储罐中,由离心泵通过压力管道送往硝化工段。如甲苯的泄漏,可能在局部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火灾。而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很容易造成设备和管线腐蚀破坏,浓酸一旦喷出,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危害。1979年,某梯恩梯生产厂家,由于浓硝酸从离心泵填料处喷出,造成一名工人终身致残。 2.2 硝化机具有爆炸危险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造气工段 造气实质上是碳与氧气和蒸汽的反应,主要过程为吹风和制气。具体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五个阶段。原料煤间歇送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内,先鼓入空气,提高炉温,然后加入水蒸气与加氮空气进行制气。所制的半水煤气进入洗涤塔进行除尘降温,最后送入半水煤气气柜。 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 2)脱硫工段 煤中的硫在造气过程中大多以H2S的形式进入气相,它不仅会腐蚀工艺管道和设备,而且会使变换催化剂和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脱硫工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DDS脱硫剂脱出气体中的硫。气柜中的半水煤气经过静电除焦、罗茨风机增压冷却降温后进入半水煤气脱硫塔,脱除硫化氢后经过二次除焦、清洗降温送往压缩机一段入口。脱硫液再生后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流程图 3)变换工段 变换工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半水煤气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发生放热反应,生成CO2和H2。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经过两段压缩后的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升温增湿,并补充蒸汽后,经水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中变炉回收热量并降温后,进入低变炉,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经回收热量和冷却降温后作为变换气送往压缩机三段入口。

变换工艺流程图 4)变换气脱硫与脱碳 经变换后,气体中的有机硫转化为H2S,需要进行二次脱硫,使气体中的硫含量在25mg/m3。脱碳的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CO2脱除,对气体进行净化,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工艺。来自变换工段压力约为1.3MPa左右的变换气,进入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排到地沟。变换气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吸附后送往精脱硫工段。 被吸附剂吸附的杂质和少量氢氮气在减压和抽真空的状态下,将从吸附塔下端释放出来,这部分气体称为解析气,解析气分两步减压脱附,其中压力较高的部分在顺放阶段经管道进入气柜回收,低于常 压的解吸气经阻火器排入大气。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 险源分析预防控制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方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境特殊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实际,有五个方面是事故多发性的隐患。现制定预防及预案措施。 一事故原因分析 1.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临边作 业所涉及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如下; (1)作业不系安全带: (2)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予留洞口.通道口)五边(阳台 周边.屋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两侧卸料平台外侧) 处不设防护拦杆。 (3)搭设脚手架时,材质过细,钢木混用,立杆间距过大, 连墙杆过少,拉结不牢,基础不平以及脚手架跳板不满 铺,架体防护不严密。 (4)龙门架安装和拆除是发生倒塌。 (5)横板支撑体系不经过计算,无剪刀撑和拉杆数量不够, 立杆排列混乱,造成整体失稳。 (6)塔吊安装拆卸中,违反安装拆除程序或使用中超载,斜 拉斜吊。 (7)违章乘坐吊盘(吊蓝),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蓝停

靠装置,超高限位失误失灵 2.坍塌:主要发生在施工基坑.边坡.桩壁.模板胀撑及施工现场临 时建筑倒塌等。其主要原因是: (1)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图纸情况设置安全放坡或支护。 (2)在人工挖桩孔中,没按设计进行护壁等安全措施 (3)在刚施工的楼板上堆放过多的物料。 (4)在拆除工程,设备施工中,没按施工方案进行,野蛮施工。 3触电:多发生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中。(未按TN-S系统几两级保护)其主要原因是: (1)工程外侧边缘与外电高压线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没有增设遮拦或保护网。 (2)施工机械漏电。 (3)手持式电动工具未进行有效的接地零保护。 (4)电线.电缆破皮,老化造成漏电。 (5)移动式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或电极接错漏电。 3.物体打击:该种事故来源存在多方面,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作业人员不带安全帽 (2)支撑.粉饰.砌筑等多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没有采取隔离封闭措施。 (3)各种拆除作业(模板.脚手架)上面拆除时,下面同时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