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一、绪论

1.新闻评论学: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

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2.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1)由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所决定

(2)由当前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急迫需要所决定

(3)由做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所决定

3.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度:

(1)打破评论神秘的观念,树立苦战能过关的志向

(2)克服评论无学的思想,认清评论与政治及理论的关系

(3)改变眼高手低的情况,做评论园地里坚持练笔的耕耘者

4.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

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成,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5.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

(1)反映内容:报道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当然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所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反应传播的意图。

(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它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其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根本目的。

(3)表达方式: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6.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比较:

(1)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

(2)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

(3)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7.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1)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新闻评论要起到影响人们思想、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要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要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写作。

(2)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新闻评论是有的放矢、就事论理的问题,就是论析、析事明理是起根本任务;新闻评论要分析精当,说理明快,恰到好处。力求正确的深刻

的经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道理。

(3)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一、所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当前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民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人们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能反应人民群众要求和呼声的问题。

二、新闻评论要有广泛的公众性,不仅表现在所论之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

有关,还表现在立论客观、公允,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三、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应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四、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积极参与。

8.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按其主要性能来分:

(1)带有全面部署性的:

通过对全局性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

(2)带有说理启发性的:

对党和政府不同时期阶段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型和倾

向性问题,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提高认识,带有理论色彩。

(3)带有业务指导性的:

针对某条战线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

(4)带有政治鼓动性的:

为配合重要纪念日重大活动外交礼节撰写的言论。

二、按其评述内容来分:根据评述对象来划分,如政治评论、经济评论等等。

三、按其作者身份来分:

(1)由采编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社论、本报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述评

(2)由采编人员、专家学者、业余评论员、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专论、思想评论、新闻时评、小言论、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9.政论:政论是个历史概念,先例来自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政治性的论文均被称为

政论。政论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政论专指论述政治性问题的论说文。广义政论范畴更大,凡是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论说文都可称之为广义政论。

10.新闻评论的稿件来源:

(1)主要由新闻媒体采编人员撰写的新闻评论,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相对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2)由作者个人撰写的署名评论,尽管也体现了编辑部的立场,但相对说来,郑重程度、理论观点、文章措辞要求比较宽松。

11.代表编辑部意见的评论形式:

(1)大型重型评论:

社论:代表媒体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各个领域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某级党委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鲜明。

社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体现媒体的方向。是最重要的评论形式,被称为当宝的元帅。发表社论一般要经过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规格高影响大,坚持少而精。

编辑部文章:专就当前国内外各个领域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理论性和政策性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论述范围广泛具体,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代表媒体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对某一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其内容比一般社论

更大,规格高于社论,更具有权威性。必须经过同级党委或主管部门审定。要

慎用。

二、中型评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当前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和写作上比社

论自由和灵活。篇幅一般比社论短。

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不署名的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以本报

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名义上代表个人,实际上反映了编辑部

的观点和倾向。评论可以单独发表,但多半和有关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有

推广典型指导全局的作用。一般不送审。

三、小型的评论:

短评:为配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或就当前社会的某些倾向、问题和现象,代表编辑部发表的评论。在写作上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时间性都较强,起突出重点的作用。编者按:编者对所发表的报道、文章进行提示、评论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大致分为政论性的何说明性的两种。按语的写作,要求逻辑严密,文字精练。也可以称之为编者的话,编辑简评等。

编者按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多采用于较为郑重的场合和必要之处。作用在于引起受众注意和加强传播效果。可以放在文前文后文中。

编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一些已做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新的材料给予简单的必要的新说明。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主题、突出重点的作用。可以拟标题也可以没有。

12.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形式(通常称之为专栏评论)

(1)专论:新闻媒体编辑部约请某一方面专家或权威人士,就他们深入研究或熟悉的某个专门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是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的一种评论形式,内容接近于编辑部文章,一般都发表显要位置。由于其是个人署名的,权威性和郑重程度较编辑部文章较小。

(2)代论:主要用于对人民内部某些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以及对国际上某一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加以评述,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阔眼界。往往以个人署名但反映的却是编辑部的立场和态度。基本上已经不用。

(3)来论:把读者写来的评论放在社论位置上发表以示重视,现在也已不用。

(4)新闻时评: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做出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一事一议,就事论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5)思想评论:以思想认识问题作为主要评论对象,以帮助人们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为目的。

(6)微型评论:主要指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活,占有固定版面位置

一种小型评论形式。

13.掌握评论形式的重要性:

(1)有助于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以便扬起所长,更有效地进行传播。

(2)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评论形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使我们在新闻传播中注意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

(3)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使版面更加丰富。

14.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

(1)准确及时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使其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

(2)切中时弊,扶正祛邪,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15.新闻评论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分为总论点和分论带你。

(2)论据: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大致可分为事实性论据: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理论性论据: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业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包括,科学理论;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讲话;历代伟人的权威性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生活常识;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的精辟论述。

(3)论证:从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16.中国新闻评论的缘起:1815年出现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我国登载评论文章的开始。

虽然多为宣传宗教道德的文字,对政治经济所涉不多,但却是我国报刊言论的发端。17.社会主义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坚持站在党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观察和处

理问题,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同损害党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18.党性原则所要把握的三个方面:

(1)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必须做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宣传的组织纪律性。

(2)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

(3)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上下结合,即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点面结合,即评论部和编辑部相结合;内外结合,即报社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相结合。

19.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1)目光四射,触觉敏锐,具有政治家的眼光

(2)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具有理论家的头脑

(3)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具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4)视野开阔,知识渊博,具有杂家的智能

(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具有作家的技巧

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选题、立意、论证、谋篇、文采、修改

20.选题:新闻评论的选题,简而言之,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

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21.为什么要选好题:

(1)写作评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认识问题,对受众思想和实际工作起

积极作用,所以作者对所确定的将来论述的基本思想是否正确或切中时弊,直接关系到这篇评论的根本价值

(2)评论写作的其他一些环节,诸如论题的分析论证,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的恰当运用等。

也只有在论题确定之后,才能有所依据地进行文章写作。

22.如何选题: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亟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刚刚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好思想、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迷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23.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1)触及显示,富有新意

(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24.立意: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确

定评论的主要意思已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25.立意的要求:

(1)论题要有新思想

(2)论理要有新高度

(3)论述要有新角度

26.立意的思维方法:

(1)正确的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

(2)深入的分析,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其内部联系,揭示其思想意义,克服表面性

(3)全面的分析: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力戒片面化、绝对化。

27.论证: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

28.论证的方式:一般有两大类,立论和驳论

(1)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都是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引证法: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立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道理和论点

比较法: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

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分为类比和对比

喻证法: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

(2)驳论:所谓驳论是以反驳别人的某种错误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驳论方法,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达到了驳倒对方的目的。

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

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摆出典型事实、分析危害性

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

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证明与其相反的论点正确从而证明其错误

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作前提,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以此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29.常见的推理方式

(1)直接推理:由一个直言判断为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

(2)演绎推理:三段论。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3)归纳推理: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4)类比推理:由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他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30.以上推理的基本条件:

(1)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

(2)推理的形式必须正确: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矛盾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是假的,必有一真一假,没有中间的可能

30.谋篇:也就是格局,是将思想成果见诸书面的阶段。

31.结构,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32.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不同:

(1)新闻标题要求以事实为根据来命题,内容要具体,或者虚实结合;新闻评论标题比较自由,可以用具体的事实作为内容,也可以用抽象化的写法,但要以观点、态度为依据。(2)新闻一般有主题,又有辅题,结构比较复杂;评论的标题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行主体,特别重大的社论才可加副题。

(3)新闻标题的语法要求比较严格,而新闻评论的标题没有严格的要求。

33.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要求:

(1)准确贴切

(2)简明扼要

(3)鲜明生动

34.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

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率。

35.写引论的六种方法:

(1)开宗明义,点明题旨,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2)以新闻事件为缘由,在开头先将新闻事件的经过或特点概括叙述,为下文的分析论证做铺垫

(3)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4)摆出驳论的对象,亮出错误认识,使文章一开始就掀起论战的高潮

(5)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这些论题往往是国计民生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6)用引语、经典、比喻、故事开头,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36.正论:也较正文,是新闻评论展开论证说理的部分。关键在于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

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37.正文的六种段落结构:

(1)归纳论证结构: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说分论点的基础上,归纳出总论点。

(2)证明论证结构:现提出论点,然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

(3)排列论证结构:先提出总论点,然后排列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

(4)递进论证机构:提出总论点后,要求逐层分析,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又由现象到本质,完整深刻地阐述道理。

(5)比较论证结构:提出论点后,通过对事物本身各个发展阶段的纵向对比或与另一事物的横向对比,深入阐发道理。

(6)正反论证结构:提出论点,先正后反,先反后正,从两面进行论述。

38.结论: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是全文论证部分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思想内容发展的必

然结果。

39.几种结尾方式:

(1)精辟概括式结尾

(2)高昂激越式结尾

(3)余音绕梁式结尾

40.如何写好结尾:

(1)结尾与标题和开头一样,都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要照应全文,首尾呼应

(2)用心写作,尽量生动

(3)因文而异,灵活写作结尾。

41.如何在新闻评论中发挥文采:

(1)叙议结合,谈论风生

(2)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3)起程转化,变化有致

(4)言之有文,辞达理举

42.文采运用中的修辞问题:

(1)语言要准确、简明、富有哲理

(2)善用形象化笔法与语言:把描写的概括同形象化的具体描述结合起来,把所要议论的事物加以描写和渲染,使其栩栩如生;寓庄重于诙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等修辞

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

理,可以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平凡为神奇,运用

通俗化的口语或成语民谚来说理。

(3)讲究修辞,巧用典故和文言古语

(4)多用有表现力的群众语言

43.新闻评论的大忌:

(1)忌空泛:所谓空泛是指议论的空洞浮泛

(2)忌俗套:所谓俗套指的是表现形式上的格式化、文风上的八股化。一、开头结尾雷同;

二、板着面孔说教;三、大话套话连篇

(3)忌跑题

(4)忌冗长

44.修改:评论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写作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5.新闻评论修改的几个环节:

(1)首先从政治、政策上考虑,确保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服务大局

(2)检查核对引证材料是否有科学根据,文章中心内容是否突出,结论是否无懈可击(3)注意全文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力求使引论、正论和结论完整而合理。

(4)进行文字上的修饰

46.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

立场的指导性言论

47.社论的任务:

(1)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前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即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提出任务。

(2)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与方向性的事物加以评述,表明编辑部对此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受众认清这类事物和现象的实质,有时并阐明对我们当前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3)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依托,就全局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或为重要外事活动发表礼节性评论。

48.社论写作的三点基本要求:

(1)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

(2)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说得既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要善于进行抽象、概括,着力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所在

对抽象的道理,要善于在阐述中进行具体剖析

论证时材料和观点要统一,结论和论据要结合

(3)要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的短而精粹、质朴感人

49.如何把社论写短:

(1)论题单一、集中,紧扣当前思想焦点

(2)分析单刀直入,坚持虚实并举

(3)打破惯用程式

50.如何把社论写精

(1)笔端饱蘸激情

(2)叙议结合

(3)修辞手段运用得法

51.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议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评论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直接代表编辑部机体的意见,反应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一般不署名。以本报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形式上虽不直接代表编辑部机体的意见,只表明是编辑部一个评论员写的文章,但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得到编辑部同意的。一般不从正面全面论述某个重大问题,而是选择一个侧面单刀直入,对所要论述的问题进行比较集中、比较深入的分析。

52.采用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的时机:

(1)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方面问题,作方针性政策性的指导和评价

(2)在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过程中,及时地揭示出一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具体方向或侧重点

(3)及时地灵活地针对某种社会思潮和一个时期的思想倾向,生动切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联系媒体上发表的正反典型进行评论,兴利除弊,扶正祛邪。

53.连论:由于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在选题和论述范围上的独特要求,在实际评论工作中,经常把重大问题分为几个方面、多种角度来一篇一篇地加以论述,即采用连论的方式,以示各篇评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精心策划

要紧密配合

要言之有物

54.对话体评论:将对话主体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问题或某种现象的评论,稍加整理即予发表的一种体裁。

55.本报特约评论员: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是从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展起来的,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冠以特约两字,用以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举足轻重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理论性更强,政论性更鲜明。使用起来比评论员文章郑重,有时地位比社论还要高,甚至可与编辑部文章相提并论。

56.特约评论员文章与一般评论员文章的区别:不像评论员文章那样选择一个侧面,论其一点,而是多侧面地、系统地就一些重大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比较讲究论证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有比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57.短评: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往往以新闻报道或社会现象为依托,以新闻事实为立论根据,开门见山,一事一议。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署名的代表个人,不署名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不署名的短评多是配合新闻报道,进一步深化新闻主题。

58.短评的应用范围:

(1)为典型报道配发短评

(2)某种新的思想,新的观点,需要及时在公众中传播

(3)对某种时弊、倾向性问题或群众中的疑虑问题,需要及时针砭与解答

59.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论要具体,选题要集中

(2)问题要抓准,角度要新颖

(3)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60.编者按:编者按语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目的在于把新闻报道或文章中的精彩、结论性意见点出来,引起受众注意,提高传播效果。

61.按语分类:

政治性按语:

(1)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新闻报道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点出来,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受众理解报道和文章发表的意图,提高阅读效果。

(2)联系新闻报道或文章,及时传达党和政府有关的最新指示精神,交代或重申有关问题的政策界限

(3)肯定和赞扬社会生活中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严肃地批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4)借题发挥,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将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在提高一步,使读者得到更多的理性认识,强化报道的说服力

说明性按语:帮助受众理解新闻报道,补充说明一些情况,交代一些背景。

62.编者按的主要表现形式

(1)文前按语:最常用的形式,地位最重要。写作使用论断性语言,不必重复叙述新闻中的事实,也不用组织论证,只要直接、鲜明地提出论断即可。不不需拟题,也不宜署名(2)文中按语:直接插入文中,表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态度。

(3)编后:对新闻报道的一点联想和发挥。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的基本态度。目的是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思想。写作要求论题单一、分析扼要,不宜重复新闻中的事实,只要点出思想即可,可拟标题,也可以不拟,可署名也可不署。

63.依托报道配评论的好处: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形式多样,既有大方向,又新鲜活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

63.配评论的注意要点:

(1)既依托报道,又深化报道

(2)既要讲条件,又要看需要。

64.新闻述评: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是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主要由媒体记者采写,一般都是抓住当前形势和工作发展中某一种药的或转折的时刻,或针对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评述结合的方式写作。带有更多的评论色彩。代表记者群,有一定权威性。

65.新闻述评的优点:

(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问题,更有针对性

(2)从点和面得结合上说明问题,更有普遍性

(3)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法论证问题,更有灵活性

66.新闻述评的主要对象:

(1)形势述评

(2)事件述评

(3)工作述评

(4)思想述评

67.新闻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写好由头,巧用背景

(2)夹叙夹议,虚实结合:就事论理;总括论点,以虚带实;逻辑论证

68.经济评论:关于经济生活和经济工作方面的评论或议论

69.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文艺现象进行观察与评价,对文艺倾向、文艺思潮进行评判与引导的带有文艺色彩的言论

70时评热出现的原因:

(1)新闻本初意义上的回归

(2)满足公众话语权的必然产物

(3)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一种现实反映

71.新闻时评: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72.时评的特征:

(1)应时而评,新闻性强

(2)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3)内容贴近,题材广泛

(4)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73.时评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时评作者要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2)坚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3)不断激发新闻时评的生机与活力

74.思想评论应注意的方面:

(1)选题切实主旨高远

(2)有的放矢鞭辟入里

(3)风格多样文笔流畅

75.微型评论写作要求:

(1)短而新鲜

(2)短而实在

(3)短而尖锐

(4)短而有文

76.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

(1)选题面向公众,突出热点问题

(2)立论具体集中,善于就实论虚

(3)采取对话形式制作录音评述

(4)形式要多种多样,新鲜活泼

77.电视新闻评论: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电视新闻配发的编前编后语以及节目主持人、记者的即兴点评,主要以口播形式出现。另一类是电视专题评论,也称电视评论片,将活动图像、背景资料、字幕与夹叙夹议的评论报道词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形象化的政论。

78.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

(1)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

(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

(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79.电视专题评论的要领:

从内容层面来说

(1)讲究时效,把握时机

(2)紧扣现实,服务大局

(3)有述有评,叙议结合

从形式层面来说:

(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2)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3)电视评论员主评与受众参与评说相结合

80.网络新闻评论: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

81.网络评论的优势: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特点是快速反应。

82.网络评论的特点:

(1)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2)旗帜鲜明,尖锐泼辣(3)交互性强,穿透力大(4)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83.杂文的主要特征:(1)感应神经

(2)杂而有文

(3)旁征博引

(4)短小精悍

84.杂文写作的要求:(1)针砭时弊,常取类型(2)学会小题大做

(3)富于联想

(4)善用讽刺与幽默(5)巧妙用典

(6)注意语言的生动有味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圣才出品】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评论的分类 1.新闻评论的分类状况 (1)国外的分类状况 ①分类 新闻评论分为五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种; a .社论,包括社论、统一社论、舆论结、代论; 新闻评论的分类状况 新闻评论的分类 我国新闻评论既有分类的意义 关于完善评论分类的设想 立论性评论及其地位 立论性评论 坚持因事、因时倡导的原则 立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驳论性评论及其使命 驳论性评论 几个需要划清的界限 驳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阐述性评论是特殊的立论性评论 阐述性评论 阐述性评论的种类 阐述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解释性评论及其他 解释性评论 解释性评论的特点和功能 解释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提示性评论及其应用范围 提示性评论 提示性评论的特点 提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新 闻评论 的基本类型

b.专论,包括专论、来论、星期论文; c.释论,包括大事分析、时事述评、评述; d.短评,专业版评论。 e.杂志评论。 这种分类的双层构想颇为可取,但在同一层次里并立多项标准,却难免因交叉重叠而混淆了各种类型之间的界限。 ②按狭义和广义划分 a.狭义的新闻评论指社论、短评、专栏评论; b.广义的新闻评论包括政治漫画、民意调查、读者投书等。 这种分类中的狭义的解释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不完全;广义的解释以是否表达主观见解为依据,将所有表达主观见解的表现形式都划归为新闻评论,这是不科学的。 (2)台湾的分类状况 ①认为新闻评论的分类无成规可循,没有公认的分类法。 ②按内容涉及的领域,把新闻评论分为政治评论、军事评论、外交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等。 这种分类可视为社会生活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评论类型,不仅不胜其“繁”,而且容易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③把评论分为解说型、辩论型、启发型、研判型、劝导型、褒贬型、纪念型、建议型等。 这种分类标准本身就很不明确。标准不明确,自然难以准确界定不同类型,分类也就失去意义。 (3)大陆的分类状况 中国大陆新闻界和学术界对新闻评论的分类较为一致,其分类体系包括两个层次: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报道写作通论背诵版笔记

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原理 (一)新闻报道要真实: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 1、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 ①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②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③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必须真实。⑤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 2、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 ⑴有意制造虚假新闻报道。①政治运动的需要;②名利的诱惑;③认为新闻可以虚构。 ⑵无意采写出的失实新闻报道。 这种失实被称为“软性假新闻”。“软性假新闻”是指那些有一定的新闻事实,五个W中有三至四个符合事实,有一两个存在问题的假新闻。①业务不熟悉;②采访不深入;③材料处理不当;④看问题较片面;⑤偏听偏信,先入为主。 (二)新闻报道要讲时效: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 1、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 ①转变观念和作风;②分工不宜过细,审稿不宜过繁;③改进终结式的报道模式。 2、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 网络传播更新了我们的新闻时效观。①网络新闻的最大特性:即时滚动。即可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更新新闻报道文本,其反映事实的速度十分快捷。②即时滚动式报道引发了新的一轮新闻“快速”战。 (三)新闻报道写作要关注受众兴趣: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 1、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 ⑴真实的新闻信息。真实的新闻信息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受众对真实的新闻信息的兴趣还体现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要求新闻信息实在、有用。 ⑵新鲜的新闻信息。必须注意三点:①寻求新鲜事物和富有个性的事实;②寻求罕见、奇异的事实;③寻求事物新鲜的角度。 ⑶益智的新闻信息。益智的新闻信息就是能使受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的新闻信息。主要有两类内容:知识性的和情趣性的。 ⑷有情感的新闻信息。 ⑸有审美作用的新闻信息。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内容美;②自然美;③形式美。 ⑹多样化的新闻信息。主要是指:①多样化的内容;②多层次的内容;③多样的形式。 2、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 对受众的兴趣的处理方式主要由两个:满足和引导。 ⑴极大地满足受众兴趣。 策略:①关注受众兴趣的系统性;②关注受众兴趣的集中性;③关注受众兴趣的层次性;④关注受众兴趣的运动性。 ⑵积极地引导受众兴趣。 途径:①树立样板;②设置议题;③因势利导 (四)新闻报道与记者的倾向性:用事实说话的内容,用事实说话的方式 1、用事实说话的内容 ①对政治事件和现象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②对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这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新闻的指导性。 ③赞许美好心灵,斥责丑恶现象。④对受众的情趣进行引导。 2、用事实说话的方式 记者在新闻中是通过选择事实和事实的不同侧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趣的。 ①选择事实。选取这个事实而不选取那个事实就体现了记者想说特定的话。②选取事实中有利于自己的侧面。③解释和评价事实。 ④采用联系对比方式。有时候单个事实无“话”可“说”,这时可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将另一个事实拿来与新闻事实进行联系对比,就可以达到“说话”的目的。 二、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程式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构件:消息头的作用;导语的作用和类型;主体的类型和写作要求;结尾的形式;背景材料的作用和类型。 1、消息头的作用 ①消息头首先标明了一种文体;②表明消息的来源及方式,增加时效感和真实上的权威性;③表明身份区别,让读者选择和评价; ④表明稿件的重要性。 2、导语的作用和类型 作用:①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②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③引起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读完全篇报道。 类型:按是否直接交代主要新闻事实来分,可分为直接导语和延缓式导语。

暨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研途宝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8218193729.html,/zykzl?fromcode=9820 暨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如果说考研有什么秘籍,那么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加持之以恒的努力。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我认为是知己知彼,首先要清楚自己,然后再了解你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了解自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依然可以站在考研应试上从几个维度来思考。研途宝小编认为可以这几方面来考虑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 ①时间安排。如果你打算考研,一定要把时间算好,尽量不要让除考研以外的时间占用你大块的时间。在7月之前是基础阶段,所以需要做好每天的、每周的和每月的计划,等到做计划的习惯养成了,在后期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用特地每天都写出来。 ②身体情况。如果你有身体方面的困扰,请一定要在考研前多加预防和注意,预防感冒的话可以在后期每天喝一杯维生素C泡腾片,多吃蔬菜水果,平常有时间多跑步,我建议大家中午能回宿舍睡就回去吧,来回还可以多走走路放松一下呢,考研可是长期战。 ③交友圈。这一年,请和你的亲朋好友说明你在考研,相信真心支持你的人会理解,找到和你一起考研的朋友,平时可以和他们一起吃饭交流信息,互相鼓劲。如果不幸你的考研环境不理想,那也要自己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找个网上研友互相督促也是可以的。对了,考研途中能不开始新的恋爱就不要开始,考上研究生了你会有更多的选择。 ④心理问题。考研是一场长期战,许多人不是输在了硬性知识点上,而是倒在了心理这一关。考研的焦虑每个人都有,看不完的书、论文,背不完的笔记和写不完的题,如果想要不焦虑,最重要的就是你能够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个阶段该做的事情,进度跟上了,后期才不会焦虑。如果还焦虑怎么办?如果一天你心情不好,你可以拿出半天出来看电影、吃好吃的、买东西,让自己心情好了再去学习,千万不要不开心就憋着一肚子怨气学习,那样只会让你的效率更为低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护它,再严格要求它。 ⑤经济问题。考研是需要投入的,特别是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在考研上花钱成了很多考生的难题,但是如果能够获得父母或者朋友的支持,请一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不去向他们求助,在教育上的投资,可以说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做的最有价值的投资了,一旦你考研成功了,你考研期间所花费的钱可能不用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赚到,而知识和学历是无价的。 ⑥优势与短板。在考研之前,务必要诚恳地问问自己,我目前的实力如何?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年(半年)的时间提升自己考上目标院校?暨大新传分专硕和学硕,他们之间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于英语难度有差别,如果你不仅专业课基础薄弱,英语成绩还不好(六级没过),最好慎重考虑学硕。暨大新传需要看的参考书多达十几本,内容几乎涵盖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如果看书很慢、文字功底较弱,或许换一个其他的学校和专业会比较适合,因为必须要说明的是,考研只能选一个专业,而暨大出分时间按往年来看都是比较晚的,而且近两年暨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整理

新闻评论教程 第一章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意义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前者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后者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特点 1.强烈的新闻性 2.鲜明的政治性 3.广泛的群众性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 1.引导 2.解惑 3.表态 4.深化 第四节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2.学识渊博,精通业务 3.培养朴实深入的作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1.由大型向大小型结合,逐步转向小型化反向发展的趋势 2.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结合 3.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方向转型 4.在说理论述上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向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5.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们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 互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 第一节选题立论的根据 1.根据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 工作部署和最新政策精神。 2.根据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件、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来自群众和基层的呼声 和要求。 3.根据重要的新闻事件、新闻典型。 第二节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 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2.新颖性 论题新颖,具有独到见解 与错谬或者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 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 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3.前瞻性 4.准确性 第三节调查研究选题立论的前提 调查研究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实事求是的结论。 .可以提高评论的质量。 调查研究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敢于正视矛盾,倾听不同意见. .务求收集材料和分析研究相结合.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 1.任务:前者标明论题范围,表达作者态度,后者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重视的部分. 2.写作要求:前者抽象,后者具体 3.结构: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4.拟题手法:前者多用修辞,带有感情色彩,后者客观叙述. 功能.提示论题 .体现论点 .表明态度 .引发兴趣 基本要求.贴切 .具体 .鲜明 .精炼 .生动 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使用的传播符号不同 .所起的作用不同 .写作的要求不同

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绪论 新闻评论学(P4):应用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介、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反映内容:新闻报道,传播最新真实、客观信息;新闻评论,揭示事实所含意义。 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间接引导舆论;新闻评论,表明态度,直接引导舆论。 3.表达方式:新闻报道,记叙为主;新闻评论,议论为主。 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区别 新闻评论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新闻评论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按主要性能划分;按评述内容划分;按表达方式划分。 1、按主要性能划分(P40) 全面部署性评论;说理启发性评论;业务指导性评论;政治鼓动性评论。 2、按评述内容划分(P41)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评论、国际评论、社会评论。 3、按表达方式划分(P41) 社论/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述评、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微型评论、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二、代表编辑部意见的评论形式(P43) 1、大型评论 社论、编辑部文章 2、中型评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 ●其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与短评之间,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当前政 治生活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和写作上更自由与灵活,篇幅比社论短。 ●名义上是个人,但实际上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 ●可以单独发表,也可以配合新闻报道发表 ●可以不送审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由非本报编辑部、评论部成员,而是由编辑部约请外单位,尤其是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 根据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问题进行专业性分析的评论。 ●名义上是个人,但实际上还是代表报纸编辑部的意见和观点,比本报评论员文章有更大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容是各类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则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第一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 现有的新闻采访定义:素材搜集说;调查研究说;互动行为说。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特点: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第一章新闻报道 第一节新闻与新闻报道 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稿的三个要素:事实,报道,新近。 新闻学研究上的新闻定义: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况的信息。 第二节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 一、新闻本源与新闻根据 新闻本源:产生新闻的根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新闻根据:新闻发布的依据和契机,是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2.新闻报道必须内容新鲜,在新闻时效范围之内。3.新闻要素要完整齐备,何人、何时、何事、何地、何因、如何。4.要适当的交待新闻来源。 二、新闻事实与叙事寓意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要在新闻报道中客观的叙述事实,让事实本身“说话”;或者是新闻报道要有所寓意,要通过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组织,表达某种报道意图。 “用事实本身说话”:就是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不要轻易的作出结论;对于有争论的问题、事物,不能凭记者个人的爱憎喜好片面报道一面之词;要注意掌握事物的全过程,掌握各种关键的情节和有特点的细节,并把这一切适当的组织到报道中去,使报道具体、充实、形象、可信。常常被用在一些“指导性新闻”上。 “寓意”常决定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低。明确“寓意”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索和发现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第三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要客观地叙述事实,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取决于三个因素: 1.由新闻特性决定。新闻是一种公开传播的信息,其本源是事实,只有客观的叙述才

能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被歪曲。 2.由受众决定。受众要了解事实本身,主观的臆想或猜测都有可能失去受众。 3.由事物本身决定。客观事物错综复杂,人们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让受众随着对事物的深入了解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要真实: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作者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要符合事实原来的面目。 三、要公正: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取舍新闻的标准。 四、要全面:不以偏概全,不舍本逐末,把握报道的分寸。 五、要有立场:坚持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六、要迅速及时:新闻竞争日趋激烈。 七、要针对读者的共同兴趣进行报道,讲究报道的艺术与技巧。 第四节新闻报道的意识 一、竞争意识,媒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已经进入了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媒介的中坚力量——记者、编辑,必须在新闻活动中树立竞争意识。 二、受众意识,受众的需求就是媒体生存的基础,媒体必须确立双向、互动的观念,关注受众、尊重受众。 三、开放意识,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的新闻媒介特别需要开放意识。唯有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中,提供更多的客观、准确的信息,在国际传播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四、监督意识,监察环境、守望社会一直是新闻媒介的主要职能。媒介监督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民主社会。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体裁 第一节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 第二节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网络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网络新闻评论 2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概述(见表25-1) 表25-1 网络新闻评论概述 2.微博新闻评论(见表25-2) 表25-2 微博新闻评论

【考点拓展(触类旁通)】 网络评论专题(见表25-3) 表25-3 网络评论专题 25.2 课后习题详解 1.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何在? 答: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如下: (1)社会背景 ①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后,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政治。网络媒体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互联网是连接领导和网民的一个重要通道,是领导听取百姓意见的开放空间。中国网络媒体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影响力、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它已经成为

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②互联网出现以来,网络新闻以其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畅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它的发展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使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 ③网络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这一方面刺激了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活跃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而且呈蓬勃发展之势。 (2)现实意义 ①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反应,网上热评;公众参与,各抒己见;由小见大,点到即止。网络评论的迅猛发展,点击率的日益增长,既表明公众对话语权的珍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又说明网民已不再满足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还期望通过网络评论来得到对新闻事件的最新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②网络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它可以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重大部署,开展正面引导;可以围绕网上热门话题,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释疑解惑,坚持导向;可以针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澄清是非,掌握主动;可以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披露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把谣言传播的空间压缩到最低程度;此外,还可以把网上舆情跟踪、引导和有害信息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网络评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2017

新闻评论写作 主编曾建雄 以下纯个人观点 2017年4月份考生背要点时最好结合下面的解释背,一些要点下面的解释往往会考一些小选择,特别是书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而举的例子只是列出一些重点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在看书时自己识记 注意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第一章 1、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P36(重点)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差异P39(了解)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P40-43(重点)时新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各种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闻评论的定义P46(名次解释)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的事件(了解)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属于时政类新闻 6、新闻评论的划分P48 7、曹仁超P49(名次解释) 8、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P53-61 第二章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2、早在18世纪,英美等国的报纸就已经建立起社论P65(了解) 3、普利策奖社论版对页P65 李普曼P66(名次解释) 4、美国与欧洲的电视评论发展状况P67(了解)

5、邸报上没出现报纸新闻评论原因P68(了解) 6中文外报—中国新闻评论产生的源头 7、《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地位P68 8、循环日报与王韬P69(名词解释)(重点) 9、戊戌变法与梁启超P70 10、时报新民说时评P71(名次解释)时评历史地位 11、了解每个人与各自的文章 12、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P69 戊戌变法时期报刊评论中唱主角的是政论P71 时评的崛起是一个标志,它表明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P71 13、时间创办人报刊 第一份中央机关报P75 第一份日报P75 第一次国内革命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P76 14、《大公报》与张季鸾《生活》与邹韬奋(识记) 15、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P82 16、两刊一报P83(名次解释) 17、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从内容与形式P84 第三章 1、选题是决定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步骤。P87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丁柏铨 绪论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则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周胜林《当代新闻写作》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第(13-16)章【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特色通讯的写作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特写、速写和素描 1.新闻特写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指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它把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的片断和部分加以放大,描形描态,绘声绘色,给读者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2)新闻特写的分类 ①文艺性特写。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曾经广泛使用特写这个词。作为文艺性的特写,今天被一般人称为报告文学。 ②新闻性的特写。新闻性的特写亦称特写新闻或新闻特写。它又包括两种:a.特写性的消息;b.特写性的通讯(通讯特写)。 2.新闻特写的特点 (1)在选材上 新闻特写往往抓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两个场面,一两个镜头,充分地展示生活的横剖面。 (2)在结构上 新闻特写的结构,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太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使人读完全篇产生一种“满足感”。特写的结构为:引言、叙述、最高潮。 (3)在角度上 作者不采取鸟瞰全貌、尽收景色的笔法,而是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细察局部,从一点、一个侧面、一个口子插入放大,出奇制胜,别开生面。 3.撰写新闻特写的要领 (1)要抓住生动的形象 新闻特写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而且要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新闻特写中的形象,应该是使人感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其可感性是十分明显、真实可信的,而且往往是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的。 (2)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新闻特写要求集中。必须是能够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和场面,才值得细致突出地描写。

抓不住特征,就会事无巨细,写成一篇流水账。 (3)要抓住情节的高潮 新闻特写绝不能从头至尾细细写来,而要有重点。特写总是写重点的、突出主要东西的。事件发展的关键,情节展开的高潮,就是重点,就要紧紧抓住,写细写透。 4.新闻速写 (1)新闻速写定义 新闻速写是绘画中速写手法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速写,意指画家用铅笔、炭条或竹笔,在短暂的时间内即景写生,粗线条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形象和动态,反映出事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其目的,是粗略地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材料;同时,也借以培养敏锐地观察对象和简要地表现对象特征的能力。 (2)新闻速写特点 新闻速写的特点是“一快二短三粗略”。 ①要点清晰,以少胜多,简洁朴素,明快有力。 ②新闻速写是一种小小的精品,选材很严,用笔很简,只反映现实生活的掠影、一瞥,不作工笔细描。 ③新闻速写有消息之简洁而不失之于枯燥,有通讯之形象而不失之于铺张。要求记者及时抓取难忘的或富有特色的一瞬间,速记成篇,写出急就章。 ④新闻速写的内容无比广泛。凡人物、事件、场景、花絮等,都可以写速写。 5.新闻素描 (1)新闻素描的定义 新闻素描是指主要依靠朴素自然的描写方法,淡色轻抹、质朴自然、准确平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借助于许多修辞的手段,却也写得有神有态,实实在在,不落别人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丁刚来源:人民网人民时评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面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用一定形式来做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热情的具体体现。最近, 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 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连日来,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的作法,中国民众表达了强烈不满,展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右翼还有如此劣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原因的。它既与日本对战争缺乏深刻反思有关,也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有关,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又一直影响着日 本对待历史、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出现了 右倾化的思潮。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 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 题的解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表达义愤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词,但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不仅无助于揭露日 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 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 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改变这一基础,既要有义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与自信,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当年犹太人为揭露德国纳粹的罪恶,为了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纳粹的危害,扎扎实 实地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揭露德国纳粹反人类罪行,通过对战犯 坚持不懈的追查,让纳粹分子在国际上成为丧家之犬。二战的反思能够渗透到德 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与犹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奥斯威辛”早 就超越了地名的含义,这个建有毒气室的集中营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 的象征。在历史学、哲学、神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名 词,更意味着人类对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而在战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要素【圣才出品】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要素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文章的要素,是指一篇完整文章的必要构成因素。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构成因素。 1.新闻评论的要素 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的要素实际上是论说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项,但具体要求与一般论说文有所不同。 论点是指对于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论据则是社论列举的三个可能的原因,贯穿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是论证。 2.正确理解特殊的论说现象 新闻评论的要素 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特殊的论说现象 要素间的关系 新闻评论的论点 论点 总论点与分论点 论点的要求 论点间的关系 论据的功能 与确切理解、恰当运用论据有关的问题 论据 论据的种类 论据材料与论点必然联系的条件 论证的概念 论证 恰当论证的要求 论证的逻辑方式 论证的方法 新 闻评论 的要素

在一些新闻评论中,常常出现一些仿佛三要素不全的现象,但是又不影响人们准确理解。 任何一篇有存在价值的评论,都需要论据;至于具体论点或论断是否需要论据,则取决于论点或论断本身是否具有明白性,而不是作者是否掌握所需的论据。 3.要素间的关系 具体理解评论三要素的关系,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层面: (1)论点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它们都是有形的存在;论证表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贯穿于整个论述过程,属于无形的存在。 (2)论点和论据虽然都是有形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却判然有别。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论据不论是事实还是理由,都是处于评论作者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具体甚至生动的。论点与论据既以各自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相互区别,又因之相互为用。 (3)三要素尽管有上述种种区别,但都是评论的必要构成因素。 二、论点 1.新闻评论的论点 新闻评论的论点,是指概括对于所论述的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它表述某种思想、观点、见解、主张,回答“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2.总论点与分论点 按在评论中所处的地位,论点通常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 (1)总论点 总论点,又称中心论点,在评论中处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被人们视为“评论的灵魂”的论点,是指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总论点

《新闻写作教程》笔记--刘明华版

第一章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这门学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这门学科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研究的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用新闻学是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落脚点。 1.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容包括新闻采访与写 作、新闻编辑、新闻广播与电视、新闻事业经 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各方面的应用知识。 2.新闻写作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 二、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新闻写作承担着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产品的任务。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作过程。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三、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闻报道是记者劳动的最终成果,也是惟一的表现形式。记者必须也只能通过新闻报道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而读者也是通过新闻报道作品而认识记者 的。 第二节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一、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 第三节功夫在笔外 新闻写作的主体是人。写作者的素质至关重要。所谓“功夫在笔外”,讲的就是有关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 一、加强政治修养 1、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2、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 二、加强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一个记者除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的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三、加强思维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周胜林《当代新闻写作》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新闻结构形式)【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结构形式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 倒金字塔式结构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由于电讯技术不过关,消息传递经常中断。为了把新闻中主要内容抢先发出去,记者尝试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的段落里,最次要的放在消息的尾部。这种结构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2.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 (1)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 (2)它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或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开端,即新闻导语里面。其他事实也是按先重后轻、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安排。 (3)它的导语一般采用“部分要素导语”,在导语中突出一两个新闻要素,突出最吸引人的内容。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比较简略、简练。 (5)各段之间往往有逻辑上的联系。 3.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和局限性 (1)长处 ①有利于记者快速报道新闻。记者只要对所掌握的新闻材料稍作分析,判断其主、次、轻、重,随后便可以依其重要程度顺序写作,可以很快组成一篇报道。 ②能给读者和编辑带来了方便。读者看到导语,可以把握这类新闻的精华,详略可自由掌握;编辑进行稿件压缩,可以从消息末段倒删上去,大刀阔斧地砍削后仍能保持消息的相对完整。 (2)局限性 ①比较适用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对于某些非事件新闻、富有人情味或故事性的新闻就不太适宜。 ②写这类消息时要特别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和逻辑递进关系,最忌互不联络,支离破碎。 二、时间顺序式结构 (1)时间顺序式结构的含义

时间顺序式结构,又称编年体式结构。它没有导语,只是自然而然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事件的开端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结束是消息收尾。适合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2)时间顺序式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时间顺序式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最大的缺点是一开头太平淡,不能吸引人;消息的精华部分,往往淹没在长篇叙述之中,耐心读完全文才能了解事件真相。 三、悬念式结构 (1)悬念式结构的含义 悬念式结构是把倒金字塔式结构和时间顺序式结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这类消息的开头是一个带有悬念的新闻导语,巧妙地点出最精彩或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吊住读者的胃口,然后在以后的段落中就基本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作。 (2)悬念式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这类结构形式适用于以戏剧性情节见长的报道,给人以叙事具体、完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感觉,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但对于戏剧性不强的报道就失去了报道优势。 四、并列式结构 (1)并列式结构的含义 并列式结构有一个概括性导语,导语后的内容基本上是并列关系。 (2)并列式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并列式结构特别适用于那些公报式新闻、调查性新闻或经验性、总结性新闻等。这类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