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谷酒的酿造方法

谷酒的酿造方法

谷酒的酿造方法
谷酒的酿造方法

谷酒的酿造方法

谷酒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酒种,是以稻谷为原料,以纯种小曲或传统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经培菌糖化,在缸中发酵后,再经蒸馏而成的酒。早籼谷是生产谷酒的好材料,它价格低廉,来源丰富,酿制的谷酒成本低,是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

一、原料配方:稻谷100公斤,酒曲0.6-1.2公斤。

二、工艺流程:稻谷→漂洗→去瘪谷→浸泡→蒸谷→出甑→泡水→复蒸→摊凉→拌曲→培菌糖化→落缸发酵→蒸馏→成品

三、操作要点:⑴浸谷:加水浸过谷面20厘米,浸谷时间约10-16小时。待稻谷浸泡透心后,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净。⑵蒸谷:将泡透的稻谷装入甑中,上大汽后蒸40分钟,揭盖向甑中泼入稻谷重量15%-20%的水,让谷粒吸水膨胀。圆汽后蒸30分钟,泼一次水,再蒸30分钟。⑶出甑泡水:将初蒸好的稻谷出甑倒入装有凉水的泡谷池中,使水盖过谷面,谷皮冷却收缩使谷尖开口。润水时间约10-15分钟。⑷复蒸:将润好水的谷再装入甑中,加大火复蒸。5-60分钟加盖蒸,后半小时敞开蒸,使稻谷收汗。⑸摊凉、拌曲:将复蒸好的稻谷摊凉至35-37℃,夏季摊凉到室温时,就可加入酒曲粉拌匀。用曲量为稻谷重量的0.6%-1.2%。纯种小曲用曲量少些,传统酒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⑹培菌糖化:将拌好曲的谷粒堆在晒垫

上,扒平,谷粒堆放的厚度夏天为10-12厘米,冬天为15-20厘米。谷粒上铺盖一张晒垫保湿。冬季还要在盖垫上加盖一层干净的稻草保温。培菌糖化时间夏季20-24小时,冬季26-48小时。当谷粒表面长满菌丝,香甜、微带酸味,谷粒底部的晒垫上有少许潮湿时,应立即落缸发酵,以免延长时间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⑺落缸发酵:将糖化好的醅料装入缸中,加水80%-90%,然后用塑料布封缸发酵6天以上即可蒸馏。发酵时间,夏季从培菌糖化开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温,约9-14天。⑻蒸馏:谷酒蒸馏一般不去酒头,直接接酒到45度为止,尾酒倒入下锅复蒸。通常100公斤稻谷可出45度谷酒50-53公斤。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提高名优质白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泄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提髙名优白洒质量必须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有了明确典型性,才能确泄工艺技术新途径。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白酒产品的口感。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洒产品的重要依据,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为了适应个性消费的张扬,在发展中求创新,更好地发展地方名洒和优质白洒,现就白酒酿造的原料、培制麦曲、制洒工艺、贮存勾兑等方面的有效技术新途径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先决条件。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浓香白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洒则主要以单粮(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戢风格,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实践证明,多粮品种酿洒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间营养互补作用交差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水为酒之血,攵洒必有佳泉”。酿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茎,它的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谢,大曲原料主要用小麦、大麦、碗豆,这些主要大曲原料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可以供制曲所需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尤其是妨碍发酵的脂肪很低,应是制曲的理想原料。 二、培制麦曲是名优质白酒酿造的基础。曲子作用一方而提供各种酶糖化淀粉并分解其他物质,供应微生物的营养,同时还带来酒的香味前驱物质。因此,制大曲选择原料应配以合适的碳氮比和一泄的淀粉、蛋白质含量,要做到相对稳定。制曲配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髙,必然产生酪醇多,造成酒苦。应注意选择产生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系统的含蛋白质的原料,它是组成白洒香味的主要来源。大麦、碗豆是香兰酸和香兰素的来源。 高温曲糖化力低,耗曲髙,发酵持续性强,是坛加酱香的有力措施。低温曲糖化力虽髙,发酵力弱,酒味淡薄。一般曲块温度的范围在40°C—50°C—60°C, 60°C以上划为髙温曲。加水量为制曲关键环节之一,水分过大使曲块压得紧,曲坯变形易生毛霉、黑曲霉:水分过小,曲坯表面干燥皮厚不挂衣。踩制曲块要求形成松紧适度,平整结实。过硬,曲心长不透有异味,过松,不易保温保水。制大曲过去讲伏曲好,四季制曲对质量是有影响的,不能单纯认为长毛就是曲。

高粱酒制作工艺

高粱酒的制作 高粱酒一般采取固态发酵工艺制作,此工艺发酵出酒口感浓郁,入口绵软、、、(下面省略一千字) 如果大伙有兴趣的话一起来做哦废话不多说了,还是图文讲解工艺把本次总共购得10斤糯高粱,先将高粱进行浸泡,糯高粱容易浸泡,现在的气温浸泡个12-18小时够了准备好木甄,因为一次要蒸那么多,我干脆去买了个木甄,如果你们是家庭做个几斤的话可以用蒸锅,最好多叠几个蒸格,多蒸点因为固态发酵粮食不能太少,否则容易冷缸木甄上面垫好草垫将高粱倒入木甄中开蒸 准备好煤球炉、大锅嘎嘎当大气冒起10分钟后的时候要淋洒80-90度左右的开水一次为的是让高粱彻底吸收水分达到蒸熟蒸透不夹心因为没有准备喷壶呵呵就用个竹刷替代粗糙了点哈哈蒸到内无白心下灶准备好塑料膜,将高粱倒入,准备摊开,准备拌曲准备、、、、、摊开加快冷却,减少冷却的时间就是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同时准备酒曲等高粱冷却到30度左右开始搅拌酒曲 将高粱连同薄膜一起收拢了放到泡膜箱中进行糖化。 之所以要放到泡膜箱是因为怕数量少,温度聚集不起来导致冷缸影响发酵速度随便找了个东西盖下 糖化了, 下面要做的事情是装缸 这里提一下,一个容器选择的细节,因为发酵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0度左右这个温度可以是粮醅在内发酵聚集的如果缸大了留存空间大了就会造成温度不能聚集,结果就是发酵缓慢,如果装的满了象夏天的天气又会不行,温度集聚上升会导致杂菌的滋生。做酒讲究的是细节细节的成败直接影响结果 缸底撒些酒曲把箱子中的高粱装入缸中在上面撒些酒曲 下面就是密封了哦 让其发酵大约需要12-18天左右看气温而定哦 经过13天左右的发酵已经好了用手指捻来尝已经没有甜味了开缸可以闻到浓重的酒味了 并且高粱已经陷下去了 固态蒸馏需要隔水蒸馏同时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装酒醅的时候不要留有空隙否则蒸馏的时候出来的都是水汽没有酒味了 底锅放入水后将蒸格放到架到锅子上面,同时准备好冷凝器接好冷凝器上的管子分别为进水管出酒管排水管 我这次是用水泵进水的进水管的另外一头是直接插到潜水泵中 下面的工作是插入水泵的电源开始工作,同时开启电磁炉前面可以用大火煮 开始出酒了先是点滴状 酒在刚出来的时候度数有70然后逐渐下降直至无酒度,头酒不宜健康且引起上头的物质建议在开始出酒头两分钟内掐去后面的开始接 另外开始出酒后要调到中小火不能大火了 至于尾酒的话主要看你要喝几度了比如你喝50度那你就用量筒从接到容器中的酒打起来量量差不多了后面的就算尾酒了接尾酒可以火大些接出来的尾酒不会浪费可以放到下次准备蒸馏的酒醅中一起蒸馏 酒度的测量: 酒度表配合温度计一起测定,用酒度表在盛装容器的酒中测量(不要在出酒上测量)酒精表浮起的度数为数据,但是并不是酒的度数,20度以上每三度减一度如23度减一度,26减2度,29度减3度, 如26度的温度,测量酒度为41度,实际酒度只有39度。如21度的温度测出的酒度是40那么要减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白酒的酿造发酵原理 酒的酿造原理 酒的重要成分是醇,醇分乙醇和甲醇。甲醇有毒性。乙醇无毒性,但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血 液中乙醇含量超出一定比例时,也会引起中毒。 乙醇的重要物理特征是:在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沸点与汽化点是78.3 °c,冰点 为-114°c,溶于水。细菌在乙醇内不易繁殖。 乙醇在酒中的含量用酒精度数来表示。在国际酿酒业中,规定在温度为摄氏20°c 时,乙醇含量的百分 比为酒精度数,简称“酒度”。例如:某种酒在20°c 时含乙醇 26%,则酒精度数为 26 度。 酒的酿造过程分为发酵,蒸馏两大部分。发酵指的是发酵过程,发酵需要糖分和酶。糖分包括葡萄糖 和麦芽糖,果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发酵。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进行工艺处理可 以生成麦芽糖。 糖分与酶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称为酒精发酵。酒精 发酵不需氧气也可以进行,大约每 100 克的糖分可产生 51 克酒精。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特制 的容器中进行的,例如缸,坛,桶等。 蒸馏是酿酒的重要过程,发酵只能使酒精含量达到 15%左右,再提纯或提高酒度就需要用蒸馏了。在经过 发酵的酒液中,不但含有酒精,还有原材料物质和一部分香型物质,但人们只希望获得含水酒精。酒 精的汽化温度为78.3 °c,只要将发酵过的原料加热到这个温度,就能获得气体酒精,冷却后就是液体酒精。 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水分和其它杂质也会掺在酒精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会 变化,因而形成不同质量的酒精液体。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师通常根据不同的温度有选择地取酒。 白酒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 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 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 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 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 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 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 所以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 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

高粱酒酿酒及白酒勾兑勾调口感常见问题

高粱酒酿酒及白酒勾兑勾调口感常见问题 一、高粱酒中有苦味 酒体出现苦味主要原因是: 1.由过量的高级醇、琥珀酸、少量的单宁、较多的糠醛和酚类化合物引起。 2.在发酵过程中由氨基酸分解脱氨而生成的杂醇油是苦的,当适量时它可以成为酒香、酒味主要成分,丰富香气及口感。但过量则成为苦涩之源。其中正丁醇极苦、正丙醇有苦味、异戊醇甜中带苦。 3.酒中糠醛也有严重的焦苦味,当白酒生产工艺不正常时,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同作用生成丙烯醛,丙烯醛有极强的持续性苦味。 4.还有些白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变质的粮食、糠壳、酒曲、配糟等等,在酿造发酵过程中产生脂肪酸、二肽氨基酸等苦味物质,使酒体甜中带苦、回味返苦。 5.还有就是水质,很多酒厂忽略,没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盐类、硫酸盐类他们大多数是苦的,在酿造、配制酒时把苦味带入酒中。 二、高粱酒中有涩味 涩味产生的原理是通过麻痹味觉神经使舌头的粘膜蛋白凝固产生收敛性作用,使味觉感到涩味口腔有不滑润感。 白酒中出现涩味主要原因是: 有过量的乳酸及其酯类、单宁、木质素以及其分解的酸类化合物(阿魏酸、丁香酸、丁香醛、糠醛、杂醇油等,其中异丁醇、异戊醇涩味较重)。 三、高粱酒中现水味 酒体中出现水味较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粮食蒸煮、糊化、糖化不好,在蒸酒过程中没有做到按质接酒、量质并坛。接酒是中后段酒接的过多,酒度较低,酒味较淡而引起。 2.在白酒调配时配方设计不合理,酯、酸、醇、醛、酮等之间的量比

关系不好,特别是酒体协调成分比例不恰当,致使酒体寡淡、水味重。 四、高粱酒味短、淡 酒体中出现味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1.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粮食蒸煮、糊化、糖化不好,在蒸酒过程中没有做到按质接酒、量质并坛。接酒是中后段酒接的过多,酒度较低,酒味较淡。同时白酒发酵其长短也与酒味长短有关系,时间越短其酒味就越淡、味就短。 2.在白酒调配时配方设计不合理,酯、酸、醇、醛、酮等之间的量比关系不好,特别是酒体协调成分比例不恰当,致使酒体寡淡、味短。 五、高粱酒体腻口 白酒出现酒体腻口的主要原因是: 1.酒中甜味总停留在舌面或者舌根部不消失(长时间滞留)给人味觉一种不愉快的发腻感觉。 2.白酒酿造出来大部分都有些苦涩味,有些酒厂人为添加冰糖、甘油、蛋白糖、糖精、甜蜜素等等,加入酒中后形成混合的甜苦味道,为了除去苦加大甜味剂用量,酒就腻口了。 六、高粱酒入口燥、爆、辣 在白酒中辣味不属于味觉,是刺激鼻腔和口腔黏膜的一种痛觉。酒中的冲、爆、辣味要适度、适当,酒喝起来有劲、够味儿。太辣、太爆、太冲酒就不好喝了。其主要原因是: 1.酒体协调度不够,某些成分含量过高而引起。 2.一般情况白酒入口冲辣、爆燥主要来自醛类,极微量的醛类与酒精相遇即形成辣味。像糠醛、甘油醛、乙缩醛、乙醛等都很辣。 3.未经储存的新酒一般都入口冲辣、爆燥,这是因为新酒中低级醛类含量较高;储存时间短还没来得及挥发或者缔合而引起。 七、高粱酒劲不够 白酒是一种嗜好品,喝起来既能烘托气氛又能满足人们解乏、抗疲劳等需求。于是白酒必须要有一定的劲儿才够味道,不然就平淡无味了。 酒劲一般是指酒味道大、酒体饱满、浓厚。相反酒劲不够大可能是酒中

蓝莓酒技能鉴定题

一、单选题 1、蓝莓是从()传入我国的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2、果酒国标要求最低酒精度是() A、8 B、9 C、8.5 D、10 3、下列哪种酒进入人体内呈碱性 A、蓝莓酒 B、啤酒 C、白酒 D、清酒 4、下列哪种水果被誉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A、香蕉 B、桔子 C、苹果 D、蓝莓 5、蓝莓的生长环境特殊,只有在北纬度()左右的永冻层地带原始森林才是其最适合的生长环境 A、48 B、50 C、52 D、56 6、干蓝莓酒含糖量小于或等于()g/L A、2 B、3 C、3.8 D、 4.0 7、甜蓝莓酒含糖量大于或等于()g/L A、30 B、45 C、50.1 D、56 8、含糖量为10g/L的蓝莓酒是什么型的酒 A、干蓝莓酒 B、半干蓝莓酒 C、半甜蓝莓酒 D、甜蓝莓酒 9、含糖量为20g/L的蓝莓酒是什么型的酒 A、干蓝莓酒 B、半干蓝莓酒 C、半甜蓝莓酒 D、甜蓝莓酒 10、完全用蓝莓为原料发酵而成,不添加糖分、酒精及香料的蓝莓酒叫() A、天然蓝莓酒 B、特种蓝莓酒 C、利口蓝莓酒 D、加香蓝莓酒 11、以蓝莓原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蒸馏液)而制成的蓝莓酒叫() A、天然蓝莓酒 B、特种蓝莓酒 C、利口蓝莓酒 D、加香蓝莓酒 12、在天然蓝莓酒中加入白兰地、食用精馏酒精,酒精度在15%~22%的蓝莓酒叫() A、天然蓝莓酒 B、特种蓝莓酒 C、利口蓝莓酒D加香蓝莓酒 13、冰蓝莓酒是将蓝莓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度,使蓝莓在树体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采收、带冰压榨,用此蓝莓汁酿成的蓝莓酒。 A、-5℃ B、-6℃ C、-8℃ D、-10℃

大曲酒酿造工艺

大曲酒生产工艺 1 实验目的 (1)了解续糟法大曲酒生产工艺及大曲的生产工艺 (2)认识酵母菌、霉菌、细菌在白酒酿造中的作用 2 白酒概述 2.1 概述 白酒,是我国传统的蒸馏酒,也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我国的白酒酿造采用多原料混合基质,利用传统酒曲作为发酵剂,经多菌种固态发酵、泥池酒窖陈酿、续糟蒸馏而制得,正因为这些独特的酿造工艺,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中国白酒。 2.2 分类 (1)按使用原料分类 常用的原料多为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薯干等含淀粉物质或含糖物质。常将白酒以这些酿酒原料命名。五粮液就是选用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粮食为原料。 (2)按使用的曲分类 以大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的酒,称为大曲酒。以小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的酒,称为大曲酒。以麦麸做培养基接种的纯种曲霉做糖化剂,用纯种酵母为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麸曲酒。 (3)按白酒的香型分类 类型代表主体香工艺特点口感风味 浓香型以泸州老窖大曲酒为代表,亦 称泸型。还有五粮液、剑南春、 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己酸乙酯继糟混蒸,泥窖 发酵固态生产 窖香浓郁、绵甜 甘洌、香味协调、 尾净味长 酱香型以贵州茅台为代表,亦称茅 型。芳香族、脂 肪族等化 合物 以高粱为原料, 使用高温曲,经 高温润料,高温 堆积回酒发酵等 工艺酿制 酱香突出、优雅 细腻、酒体醇厚、 回味悠长、空杯 留香持久不散、 酒度低而不淡 清香型以四川汾酒为代表,亦称汾 型。醋酸乙酯以高粱为原料清 蒸清烧、地缸发 酵 清香纯正、口感 柔和、诸味协调、 余味爽净 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称 蜜香型醋酸乙酯、 乳酸乙酯 及β-苯乙 醇 以大米为原料, 小曲作糖化发酵 剂,经半固态发 酵酿成 米香纯正、入口 绵甜、落口爽净、 回味怡畅 其他药香型(贵州董酒)、兼香型 (湖北白云边)、凤型(陕西 凤酒)、特型(江西四特酒)、 豉香型(广东玉冰烧)芝麻香 型(山东景芝白干)

小麦酒酿造工艺及白酒配方:勾调中常见口感问题

小麦酒酿造工艺及白酒配方 勾调中常见口感问题 一、酒中有苦味 酒体出现苦味主要原因是: 1.由过量的高级醇、琥珀酸、少量的单宁、较多的糠醛和酚类化合物引起。 2.在发酵过程中由氨基酸分解脱氨而生成的杂醇油是苦的,当适量时它可以成为酒香、酒味主要成分,丰富香气及口感。但过量则成为苦涩之源。其中正丁醇极苦、正丙醇有苦味、异戊醇甜中带苦。 3.酒中糠醛也有严重的焦苦味,当白酒生产工艺不正常时,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同作用生成丙烯醛,丙烯醛有极强的持续性苦味。 4.还有些白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变质的粮食、糠壳、酒曲、配糟等等,在酿造发酵过程中产生脂肪酸、二肽氨基酸等苦味物质,使酒体甜中带苦、回味返苦。 5.还有就是水质,很多酒厂忽略,没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盐类、硫酸盐类他们大多数是苦的,在酿造、配制酒时把苦味带入酒中。 二、酒中有涩味 涩味产生的原理是通过麻痹味觉神经使舌头的粘膜蛋白凝固产生收敛性作用,使味觉感到涩味口腔有不滑润感。 白酒中出现涩味主要原因是: 有过量的乳酸及其酯类、单宁、木质素以及其分解的酸类化合物(阿魏酸、丁香酸、丁香醛、糠醛、杂醇油等,其中异丁醇、异戊醇涩味较重)。 三、酒中现水味 酒体中出现水味较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粮食蒸煮、糊化、糖化不好,在蒸酒过程中没

有做到按质接酒、量质并坛。接酒是中后段酒接的过多,酒度较低,酒味较淡而引起。 2.在白酒调配时配方设计不合理,酯、酸、醇、醛、酮等之间的量比关系不好,特别是酒体协调成分比例不恰当,致使酒体寡淡、水味重。 四、酒味短、淡 酒体中出现味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1.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粮食蒸煮、糊化、糖化不好,在蒸酒过程中没有做到按质接酒、量质并坛。接酒是中后段酒接的过多,酒度较低,酒味较淡。同时白酒发酵其长短也与酒味长短有关系,时间越短其酒味就越淡、味就短。 2.在白酒调配时配方设计不合理,酯、酸、醇、醛、酮等之间的量比关系不好,特别是酒体协调成分比例不恰当,致使酒体寡淡、味短。 五、酒体腻口 白酒出现酒体腻口的主要原因是: 1.酒中甜味总停留在舌面或者舌根部不消失(长时间滞留)给人味觉一种不愉快的发腻感觉。 2.白酒酿造出来大部分都有些苦涩味,有些酒厂人为添加冰糖、甘油、蛋白糖、糖精、甜蜜素等等,加入酒中后形成混合的甜苦味道,为了除去苦加大甜味剂用量,酒就腻口了。 六、入口燥、爆、辣 在白酒中辣味不属于味觉,是刺激鼻腔和口腔黏膜的一种痛觉。酒中的冲、爆、辣味要适度、适当,酒喝起来有劲、够味儿。太辣、太爆、太冲酒就不好喝了。其主要原因是: 1.酒体协调度不够,某些成分含量过高而引起。 2.一般情况白酒入口冲辣、爆燥主要来自醛类,极微量的醛类与酒精相遇即形成辣味。像糠醛、甘油醛、乙缩醛、乙醛等都很辣。 3.未经储存的新酒一般都入口冲辣、爆燥,这是因为新酒中低级醛类含量较高;储存时间短还没来得及挥发或者缔合而引起。

蓝莓酒酿造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蓝莓酒酿造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朱向秋2012.2.19) 蓝莓(Semen Trigonellae)系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植物,全球有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浆果,它是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是美国,但至今也不到百年的栽培史,但就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而言均居世界前列。欧洲等国引种栽培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如波兰、荷兰都是在20世纪末开始引种进行栽培的,到2006年波兰蓝莓产量已达1.7万吨。另外欧洲等国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野生蓝莓资源,为其发展蓝莓加工品奠定了基础。亚洲地区以日本为代表开始进行蓝莓生产栽培。中国栽培蓝莓起步较晚,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中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先后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并相继组建了栽培、产业化技术推广基地。目前国内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等地,总产量不足世界的0.5% ,与世界其他蓝莓生产大国相比有很大差距。 蓝莓营养丰富,据研究,每百克蓝莓鲜果中花色苷含量高达 163mg、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 12.3-15.3克,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 2.7-9.5 微克、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鲜果中钙220-920微克,磷98-274微克,镁114-249微克,锌2.1-4.3微克,铁7.6-30.0微克,锗0.8-1.2微克,铜2.0-3.2微

克。正是由于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蓝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因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蓝莓具有良好的加工适性,除了适合加工果汁饮料外,还可酿制蓝莓酒。目前国内蓝莓加工企业多在东北地区,尤其是蓝莓酒,东三省一枝独秀,且售价是普通葡萄酒的2倍以上。500ml 装的蓝莓酒售价多在150元以上,375ml装的冰蓝莓酒更是买到790元。 一、蓝莓酒的一般工艺流程 原料→破碎→入罐→辅料添加→主发酵→分离→后发酵→第一次倒灌→填满陈酿→第二次倒灌→填满陈酿→第三次倒灌→下胶澄清处理→过滤调配→贮存→过滤→灌装→成品 二、酿造蓝莓酒所需设备 以酿造100吨蓝莓酒的生产线为例,所需设备如表1: 表1酿造蓝莓酒所需设备

几种酒的做法

几种酒的做法 【桂花酒】 1.以金桂最佳,在桂花各品种中,数其最芳香。作为主料的桂花要选刚摘或摘下不久的桂花,己变成褐色或黑褐色的不可用。桂花要干净,不带泥沙和枝叶。 2.将桂花置于通风阴凉处摊开风干一夜 3.每斤桂花加入四两白糖(粉状冰糖最好)拌匀,放入酒缶内任其发酵二、三天; 4.加入四至五斤35°以上米酒或高梁酒,但不可用红芋、木芋酒,此类酒口感太差。然后密封窖藏, 5.一年后桂花酒即成。假若窖藏五年后才饮用,这是上好的佳酿了(也有说10天或3个月的,估计时间长短和醇度相关了)。 6.有条件的话,再加入五十克桂园肉和十克白参、一百克红枣,这是顶级家酿了。喜欢甜一点的,可适量再加些糖。 7.成品的桂花酒色淡黄,开瓶即溢出一股桂花清香,入口甘甜醇绵。古人云,此酒有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气之功效。 8.请记住,无论做桂花糖或桂花酒,都不能将桂花水洗。 【桂花米酒】 1.原料:江米或东北大米(一定要具有糯性的),甜酒曲,干桂花 2.将米饭煮好,最好略干一点(传统的做法是江米泡好后不带水蒸熟 3.在米饭冷却的同时准备一个干净的器皿,最好是玻璃或陶瓷的,既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又有利于用保鲜膜封严。再准备一小杯凉开水;

4.待米饭冷却到35°左右时(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手指试探一下,有温热而不烫的感觉就好了),将其盛出装在器皿中; 5.按照米酒曲的说明撒上适量的酒曲,将米饭和酒蛐充分拌匀,同时将适量白开水拌在米饭中; 6.在拌匀的米饭中间戳一个小洞以利出酒; 7.在米饭上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桂花 8.用保鲜膜将器皿密封好,再在器皿外面包裹上一层小毯子以利保温; 9.然后将器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冬季家里不太暖和的话,就将其放在暖气旁边。 10.24-36小时后,打开器皿外的小毯子看一下,如果看到有出水的样子,基本就成了。 【椒柏酒】 椒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各上椒酒於其家长”(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馀寒;椒柏称觞,燔烈以兴嗣岁。” ——宋苏轼《贺正启》 “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清孙枝蔚《除夕》诗配方:川椒37粒,侧柏叶7枝,白酒500毫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 (3)浓香型(大曲香型):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

高粱酿酒方法怎么做呢

高粱酿酒方法怎么做呢 酒精饮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酒精几乎成为了全人类的饮食内容之一,因为酒精具有烘托气氛的仪式作用,而且酒精的味道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是浓香可口的,其中,以我国的各种粮食酒饮品为主要带表,而高粱酒是其中的精品之一,下面就来看看高粱酿酒方法怎么做呢? 高粱酒的做法简介 高粱酿酒步骤 高粱是生产白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酿造白酒,我国独步世界,久享盛名。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风格展现了我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高粱酒采用优质甜高粱为酿造原料,其中雅津甜高粱最好,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经过一整套科学、独特、完整、严谨的浸泡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的工艺酿制而成,具有酒体晶莹醇厚,香气悠久,味醇厚,口感清香绵长,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 一﹑浸泡 将高粱送进泡水池,加水浸泡24小时 二﹑蒸煮 浸泡后之高粱,用锅炉蒸煮,俗称「蒸高粱饭」,简称「蒸饭」三﹑冷却 高粱饭蒸煮完毕,用输送带送入冷饭机,输送途中加进谷壳,使高粱饭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却

四﹑拌曲 将冷却后之搀有谷壳的高梁饭,送进拌曲机,加入颗粒状曲粉,用拌曲机使高粱饭与曲粉均匀混合后,倒入发酵池五﹑发酵 发酵10天后,蒸馏得酒 六﹑蒸馏(第一道酒) 将发酵完成之高粱饭,用人工倒入蒸馏锅,蒸馏所得谓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较具高粱味,必须调兑以改善口感风味七﹑再拌曲﹑再发酵 第一道酒蒸馏后之高粱渣滓,出锅再加谷壳冷却,再加入曲粉均匀拌和,送进发酵池,进行再发酵12天 八﹑再蒸馏(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较无高粱杂味,较香﹑较醇﹑较顺口 蒸馏过程中,酒液流出,最先馏出之酒精浓度在80%以上,谓之「酒头」,慢慢下降,酒精浓度在20%~40%为「酒尾」。酒液以酒精浓度高低分开收集﹑储存,浓度60~70%作为大曲酒,50~60%间为高粱酒。

蓝莓酒的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蓝莓酒的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低度、营养、健康型酒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蓝莓酒就是典型的代表。蓝莓酒作为时尚、现代、品味的代表,目前规模还很小,但却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野生蓝莓产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原始林区,跨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也积极发展蓝莓种植业,为蓝莓酒酿造提供了原料。虽然蓝莓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消费者对蓝莓酒的认知面很窄,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氛围,蓝莓酒生产企业一直难以拓展更大的市场。江苏大学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是专门从事果酒研发和生产的科研机构,已成功开发蓝莓、黑莓、桑葚等多类果酒。该所所长马永昆教授从事果酒研发多年,对果酒技术开发、消费市场、营销模式有独到见解,据马永昆介绍,目前,我国蓝莓酒产业在工艺技术、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 工艺技术落后 蓝莓酒虽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受到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际市场的关注,但市场拓展力度却远不如饮料等其他产品。马永昆认为,蓝莓酒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酿造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耐受力。 我国蓝莓酒等果酒生产还处于较粗放状态,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还没有广泛采用先进的冷杀菌技术和物理催熟加工技术。蓝莓酒多采用热力方法杀菌,易破坏其中的热敏性风味和营养物质,且易产生浑浊和异味等问题。 据马永昆介绍,为开发新品,提高产品质量,蓝莓酒生产企业应创造条件,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中试车间,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科技创新队伍,加强和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可有效推进蓝莓酒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我国很多蓝莓酒生产企业的科研力量不强、研究设施不全、科技信息来源有限,往往很难单独完成某一项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蓝莓酒企业完全可以和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这种合作,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双赢,能促进蓝莓酒产业的快速发展。 马永昆表示,蓝莓酒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企业积极创新,采用新的原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菌种、新的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蓝莓酒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可喜的是,江苏大学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和有关酒类企业合作,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生产工艺,解决了蓝莓酒生产中遇到的很https://www.doczj.com/doc/8214835597.html,多弊端,最大限度保留了蓝莓酒的香气、功能性成分,开发出了品种多样的优质蓝莓酒。值得一提的是,在蓝莓酒生产过程中,超高压冷杀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超高压食品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条件易于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因杀菌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这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在国外食品生产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超高压冷杀菌技术,不仅可较好地保留酒类产品的香气,对酒类产品还有催陈作用,可缩短蓝莓酒后熟时间,提高蓝莓酒等酒类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问题之二

白酒酿造工艺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主要有哪些? 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因此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糖化剂中

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3)制曲 酒曲亦称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大麦、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种,“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曲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中国是曲蘖的故乡,远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曲蘖,而且运用曲蘖进行酿酒。酿酒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制曲的工艺水平,历史久远的中国制曲工艺给世界酿酒业带来了极其广阔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制曲的工艺各具传统和特色,即使在酿酒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作坊式的制曲工艺仍保持着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对于名酒,传统的制曲工艺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质。 (4)原料处理 无论是酿造酒,还是蒸馏酒,以及两者的派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

高粱酒酿造

高粱酒酿造 白酒也是我国的一种酒,白酒主要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和酱香型,不同香型的酒有不同的代表作,但是大家在喝白酒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喝纯粮生酿造的酒,而不是酒精勾兑出来的酒,因为纯良是酿造出来的酒是经过自然发酵得来的这样的酒喝起来味道非常鲜美,那么高粱酿造酒怎么做好喝呢? 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质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单宁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因此,含有适量单宁的高粱品种是酿制优质酒的佳料。 高粱酒制作步骤: 1、原料浸泡 清洗干净之后用清水泡一晚上,这是为了更好的把高粱蒸开花。 2、蒸煮糊化 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3、摊凉拌酒曲 蒸熟的原料,摊凉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

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摊凉的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摊凉到适适温就可以下酒曲 4、入缸发酵 入缸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缸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5、蒸酒 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如果说发酵是一门技术,那蒸馏则是另一门重要的技术;发酵良好的酒醅,如果没有过硬的蒸馏技术,一样是得不到好酒的,所以重视蒸馏,选择一套好的小型酿酒设备很有必要

蓝莓果酒酿造工艺介绍

蓝莓果酒酿造工艺介绍 蓝莓学名越桔。我国约有90种,蓝莓果为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近圆形,果肉细腻,富含水溶性色素,果皮柔软。果实中干物质含量高,耐贮藏,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果实中富含含糖8—11%,总酸2—2.5%,对蓝莓果实进行分析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mg、脂肪500-600mg、碳水化合物12.3-15.3mg、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2.7-9.5μg、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鲜果中钙220-920μg,磷98-274μg镁114-249μg,锌 2.1-4.3μg,铁7.6-30.0μg,锗0.8-1.2μg,铜2.0-3.2μg。蓝莓果实中含有大量花青素和果胶,其花青素含量位于40余种常见水果之首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 蓝莓:采自大兴安岭野生,果实为蓝色;安琪干酵母:购自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白砂糖:市售一级;柠檬酸:市售优级;亚硫酸盐:(含SO2量为6%)。 1.2 仪器与设备 榨汁机、过滤器、离心分离机、自动控温发酵罐、自动控温沉降罐、无菌贮罐、饮料泵、调配罐、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灌装封口机、折光计、自动酸度滴定仪。 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果胶酶、亚硫酸白砂糖、柠檬酸 ↓↓↓蓝莓果分选→清洗→破碎→榨汁→果浆→调整成分→主发酵→后酵→澄清处理→陈酿→蓝莓原汁→均匀调配 ↑ 添加活性酵母→冷处理→过滤→杀菌→包装→成品 2.2 操作要点 2.2.1 原料选择与处理 要求果农采摘时进行分选,分选时主要是将酶坏粒分选出来,否则经过封装和运输就容易扩大感染,对酿酒不利。 2.2.2 破碎与榨汁 选择处理好的蓝莓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时,应将果肉破碎率达到97%以上,以便在发酵过程中果肉与酵母菌充分接触。在此期间,添加适量的亚硫酸和果胶酶。亚硫酸盐中含有的SO2在果酒生产有抑制杂菌生产繁殖、抗氧化、改善果酒风味和增酸的作用[2],蓝莓榨汁后应立即添加;果胶酶可以提高果酒的产量和质量,改善香气与品质。 2.2.3 调整成分 将蔗糖、柠檬酸等其它辅料溶解后送入到调配罐中进行调配,用柠檬酸调节酸度pH=3.2~3.5,蔗糖调糖度按最终生成15%vol计算补糖。 2.2.4 主发酵 在上述已调整成份的浆中,添加1.5%左右酵母进行接种,发酵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蓝莓浆分离所得的一次汁,按发酵后酒度达15-16度加砂糖,(分两次加),第一次加1/2-3/4,在18—23度下,发酵3-4天后,加所余的糖,在主发酵的6-8天内,每天搅汁二次,每次30分钟,发酵为密闭发酵,发酵期20-30天。当残糖至0.5%以下时,停留2-3天,再换桶一次,即为原酒。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提高名优质白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定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提高名优白酒质量必须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有了明确典型性,才能确定工艺技术新途径。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白酒产品的口感。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为了适应个性消费的张扬,在发展中求创新,更好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白酒,现就白酒酿造的原料、培制麦曲、制酒工艺、贮存勾兑等方面的有效技术新途径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先决条件。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浓香白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实践证明,多粮品种酿酒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间营养互补作用交差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茎,它的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谢,大曲原料主要用小麦、大麦、碗豆,这些主要大曲原料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可以供制曲所需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尤其是妨碍发酵的脂肪很低,应是制曲的理想原料。 二、培制麦曲是名优质白酒酿造的基础。曲子作用一方面提供各种酶糖化淀粉并分解其他物质,供应微生物的营养,同时还带来酒的香味前驱物质。因此,制大曲选择原料应配以合适的碳氮比和一定的淀粉、蛋白质含量,要做到相对稳定。制曲配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必然产生酪醇多,造成酒苦。应注意选择产生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系统的含蛋白质的原料,它是组成白酒香味的主要来源。大麦、碗豆是香兰酸和香兰素的来源。 高温曲糖化力低,耗曲高,发酵持续性强,是坛加酱香的有力措施。低温曲糖化力虽高,发酵力弱,酒味淡薄。一般曲块温度的范围在40℃—50℃—60℃,60℃以上划为高温曲。加水量为制曲关键环节之一,水分过大使曲块压得紧,曲坯变形易生毛霉、黑曲霉;水分过小,曲坯表面干燥皮厚不挂衣。踩制曲块要求形成松紧适度,平整结实。过硬,曲心长不透有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