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_十七年文学_中的史诗性写作_邹倩倩

关于_十七年文学_中的史诗性写作_邹倩倩

关于_十七年文学_中的史诗性写作_邹倩倩
关于_十七年文学_中的史诗性写作_邹倩倩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 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 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段落的长短措置主要根据该段在文章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段所阐述的内容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004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在第五大题考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秋季高考是否继续考查,我们还不得而知。下边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大 家广大考生备战高考提供一点帮助。 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和深化主题,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六种作用。 一、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鲁迅在《药》中描写夏四奶奶给夏瑜上坟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 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就是渲染一种凄凉、死寂的氛围,以此来烘托夏四奶奶悲伤 麻木的心情,同时也影射和批判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再以曹禺《雷雨》第二幕开始时的一段舞台说明为例: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寥寥几句话,渲染了一种压抑、浮躁、郁闷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风雨欲来”之势,为后文“雷雨”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二、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这里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 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 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 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 再看《红楼梦》第五回秦可卿住处的一段描写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课件资料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模式与技巧 纪实文学: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而今,“纯文学”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热情,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也跌入了低谷。原因何在,我以为是陈佩斯想取代朱时茂出演正派角色,可惜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真实的素材到了“纯文学”家那里,难免不被虚构的面目全非。所以,再怎样高喊真实,读者也不买帐。但是,“纯文学”人士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纯文学”人为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算作第一阶段的话,那么,从特稿人的角度出发,从当前文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以“中坛”“华坛”为代表的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又把此课题引向了深入,推向了新高潮。有必要指出的,就像今天人们对“牺牲”“小姐”“文学”等概念与古代人理解不同那样,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也不是唐宋的古文运动,我们特稿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等概念也与“纯文学”人也有很大区别。我们所说的纪实,是具备新闻“五个W”的真实;我们所说的文学,不是虚构,而是另有所指。 二、文学是“初恋情人”吗? 对于文学,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为所有人举手赞同的定义。犹如什么是“美”之于美学,什么是“人”之于社会学,什么是“历史”之于历史学一样,对于文学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一方面说明文学现象是复杂的,难以一言九鼎,“放之四海而皆准”;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学正处于发展之中,任何概括都只能解释过去,最多能解释现在,而难以解释未来。正因为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是旺盛的。 一个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学作品,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当年,文学理论家成仿吾在评论鲁迅小说集《呐喊》时,曾说:“《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孔已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基本上否定了《呐喊》的文学价值。唯一例外的,是他认为《不周山》“总是全集中第一篇杰作”。可是,鲁迅的看法却针锋相对,在《呐喊》再版时,他索性将“杰作”《不周山》删去。排除双方在这篇文章上的意气之争,也能看出评价一篇文章文不文学、优不优秀是很难的。 那么,文学的相对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还相信权威的话,我们不妨把胡适先生的理论拿出来作个参照系。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中明确指出:“文学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动人,第三要美。”这三个要素对于“纯文学”是适用的,对于作为纪实文学的时代代表的特稿

文学概论判断题

1.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答案:正确 2.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 答案:正确 3.媒体型批评者实际上已位居社会性的文学批评的核心位置,对于公众变得愈益具有控制力。 答案:正确 4.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答案:错误 5.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答案:错误 6.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主观设想面对的当代或后世读者。 答案:正确 7.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答案:错误 8.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错误

9.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 答案:正确 10.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答案:正确 1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错误 12.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 答案:错误 13.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4.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答案:错误 15.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答案:正确 16.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答案:错误

17.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8.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答案:正确 19.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答案:错误 20.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答案:正确 2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正确 22.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答案:正确 23.小说中的叙事时空,是作者对现实时空的审美反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易。 答案:正确 24.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答案:错误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单选题15题15分 2、判断题10题10分 3、填空10题10分 4、名词解释5题15分 5、简答题2题10分 6、800字以上的命题作文40分 一、名词解释 1.写作素养: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质能与修养。 2.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与事理。 3.第二手材料:人们通过阅读以及其他方式(如通过试听设备),也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这就是间接材料,即第二手材料。 4.鉴别材料: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认识和判断的一项工作。 5.储材:即储存材料,指作者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6.审题: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7.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8.语体: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大而分之,语体可分为文章语体与文学语体两种。按表达方式划分,语体又可分为叙述型语体、描写型语体、议论型语体、说明型语体、实用型语体。学霸还可以去看:写作规律、文章体裁、主题与客体、题材、素材、观察、感受、主题、笔在意先、结构、层次、段落、线索、过渡、照应、白描、语言素养等的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物---意---文”的双重转化。 作为第一自然的“物”作用于大脑,大脑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提炼而得到“意”,“意”反作用于“物”选材剪裁而得“物象”,“物象”定体谋篇选技用词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和郑板桥的《定则与化机》中所描述。 2.材料的意义、种类。 (1)意义: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必须先占有材料,这是由写作的目的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的;是主题的支柱,写作总要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决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为之;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是空泛抽象、干瘪无力的,材料用得不够的文章,也会显得单薄、瘦弱。 (2)种类:直接材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感;间接材料(第二手材料)请看名词解释3:;发展材料,是在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思考、分析、研究或一定的集中、概括而得到的材料。 3.储材的方式(正确途径):观察记录、生活札记、调查与采访笔记、读书笔记(标记式、评点式、摘录式、索引式、心得式)、报刊剪辑、资料卡片。 4.鉴别材料的真与假:是否能反映生面貌活的真实、是否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表象虚假,本质真实、表象真实,本质虚假)

叙事性作品

第十章叙事性作品 语言的再现功能和表现功能,在文学活动中表现为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 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戏剧及一些记叙类的散文(文学传记、报告文学)。以抒情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叫它是抒情性作品,如诗。也有中间状态的,如叙事诗,诗剧(如中国古代戏曲)。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narratology) 传统的文学理论,如欧洲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中国刘知己的《史通、叙事》、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李渔的《闲情偶寄》、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对叙事性文学的研究偏重或集中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即注意“写什么”。 二十世纪从西方开始,叙事学空前发展,其特点是用共时语言学的方法或系统的方法寻找抽绎叙事性本文深层的“普遍语法”,注重叙述的方式等,即“怎样写”。(结构主义)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narration),最一般的意义。通俗地讲,即讲故事(the telling of a story)。文学的叙事有其特殊性,主要的是,文学所叙之事非“事实”或“实事”之“事”,乃虚构之事。叙事不等于记事。再则记事或可“草草了事”,即可粗略记述,史书之记事的目的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而文学之叙事要曲尽其妙(汉字“叙”字即有“次第”、“端绪”、讲述等义,说明叙事须分条析理、井然有序),引人入胜。金圣叹: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水浒》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者是作书人凭空造谎出来的。”“但写来便若真有其事而亲临其地者。” 因此,文学的叙事是用语言虚构的事件。 特征: 1、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的行为、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及其结果。 2、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语言虚构出的事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必须合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性 《红楼梦》里 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2013-04-09 13:41:23 (转自凤凰网·姜卫华的博客) 《红楼梦》里性描写的“顶峰”之处 姜卫华/文 性描写又称情欲表现。这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人学,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如《孟子》上说的:“食、色,性也。”因此,性描写在某些作 品中,是有其特定的生活依据、美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性作为人的一种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作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 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学描写中不可避免,在很多情 况下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大革命时,文学被禁锢得很死,不仅一切有性描写的文学作品不能面世,就是有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也难以出现,不然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或者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文学中的性描写大致有三种形态:一是作家把人的性作为一

种生命现象来把握处理,用以增加作品的色彩;二是作家不仅把人的性视为一种生命现象,而且更主要地把它看成是:与一定社会关系和人的整体性格有机联系的生活现象,用以揭示一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社会问题,冲击和摇撼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现实道德课题和社会性思辨任务;三是作家认为人的性不仅是一种生命现象和生活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而深入到他的心理层次,着眼于情与欲之间无穷微妙的心理关系,甚至穿透到人的本能、潜意识和非理性“暗区”,积极探索具体人性形态中性方式等奥秘,正视、感觉和把握灵与肉的冲突并揭示其社会意义,以参与道德观念的变革或启迪政治历史的反思。 现在的文学环境已经大大改变,自从卢新华冲破了政治禁锢,在文化大革命后,写出了第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伤痕》, 并为绝大多数读者所接受,到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女人乳房的镜头,以后的中国文学界开放的程度就越来越高。影片中出现拥抱、接吻,甚至床上戏的镜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让读者、观众目光难移,男性也好,女性也罢,大家都十分投入地去看、去欣赏,脸皮薄一些的,则红着脸去观看和欣赏,但谁也没有说这有什么不好,说不好的,多数是违心的,是有原因的。只要是正常人,谁能站出来说,他或她在看这些描写时没有心理反应? 性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应该允许的,人们不必谈“性”色变或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阳逻一中徐金舟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今把各种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罗列到下面。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 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 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教学目的:说明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一)何谓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对象远比文学鉴赏广泛,除文学作品外,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发展、作家的创作活动、读者的接受活动以及文学批评自身的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所关注和研讨的对象。而其中心任务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评价。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1、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的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思维。文学批评的职能是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创作经验,探寻艺术规律,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文学事业走向繁荣和发展。 文学批评虽要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开始,却不能停留在感受印象阶段,还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直观上升到理论分析,从具体的文学现象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还要对这些见解进行论证,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文学批评又是一种文学活动。文学批评少不了形象思维的参与?因为文学批评主要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而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艺术品,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本质,必须把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放在中心地位。(“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 别林斯基说:“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的程度,应该是批评的第一要务。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加以历史的批评的。”所以,要评论作品,首先要从文学鉴赏入手,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精细的感受、体验和领悟。高明的评论家必定也是优异的鉴赏者。 此外,在撰写批评文本的过程中,评论家还常常把自己对作品的直觉印象和独特体验用描述方式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写的虽然是评论文字,笔端却时带感情。由于评论的是文学作品,因而对批评文本的文体和语言等比较讲究,力求达到既有哲理,又有诗情(“诗意地批评”),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政论式的批评。评论家的这类做法,正好说明了文学批评不只是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具有文学性。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 作为研究文学的一项特殊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门类,文学批评对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中,比较直接、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批评对读者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A )。 [A]主要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 [B]特殊方法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C] 一般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 [D]个别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被其它的方法所取代。 2、关于世界文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当今世界文学越来越趋向于表达共同话题 [B]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融合的过程 [C] 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矛盾的过程 [D]文学的世界化是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 3、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主要有( C )。 [A]陶冶型、说教型、研究型 [B]快乐型、说教型、研究型 [C] 陶冶型、闲适型、快乐型 [D]快乐型、闲适型、研究型 4、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C )。 [A]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B]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 [C] 语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纵深的层次 [D]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 C )。 [A]前创作阶段 [B]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 [C] 创作动机的萌发 [D]语言的表达与锤炼

文学与写作课程大纲

《文学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学时:54 其中实验学时: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学与写作》是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从实践的角度,将各种文学知识运用到文学写作、文学鉴赏以及文学研究的领域。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先修课成为大学语文、文学概论。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文学写作主体论、过程论、文本论、接受论以及文体论的学习,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培育、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专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写作实践法。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形式的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

六、课程考核 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作业、实践等)占5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国魏主编文学鉴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参考书:1、陈果安编文学写作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01。 2、陈果安//何纯//王定编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3。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写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界定文学、文学写作的涵义,讲述文学写作的三大特征;通过列举文学写作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分类情形以及基本的审美功能来阐述文学写作的三大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写作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分条叙述,使学习者能从主体静态角度,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知晓文学写作主体的文化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中的体察能力、想象能力、技巧运用能力难点: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的内涵,它六个方面的因素是怎样影响文学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第三章文学写作的过程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与其他艺术生产不同的是,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是通过创造性的话语系统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生产。

创作手法

一、现实主义 1、定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细节真实: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形象典型: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方式客观: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二、浪漫主义: 1、定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艺术特点:思想方面: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3、积极浪漫主义: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史蒂文森,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 4、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

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英国文学评论家伯纳德·伯冈兹在谈戴维·洛奇的独特性时这样说道:在英 国文学史上,诗人和批评家兼于一身者很多,而小说家与批评家二者兼于一身者却寥寥无几,除了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福斯特之外,就是洛奇了。 ①总的来看,戴维·洛奇的文论带有大学教授的特色。自1960年至1987年,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任教二十七年之久。主要开设的课程,按他自己的话是“形式与小说”,②他的文学批评论著也大多写于他执教期间。他的文论既有学术性,又颇有授业解惑之感。如讲解当代文论中的流派、术语,系统地分析评论英国现当代文学史和西方文学理论。具体地说,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观点是他提出的“钟摆状说”,即近百年来英国文学主流的走向是在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两极间不同程度的来回摆动。③但作为一个小说家,他的文论还表现出他对小说理论的偏爱,对现实主义小说美学分析的探求。 一、小说也是语言艺术——细节、意象及重复 在写于1966年的《小说的语言》中,戴维·洛奇开宗明义表明了他的写作宗旨:“小说家使用的媒体是语言,不论他写什么,就他而言,他用语言并通过语言来写作。”④这一观点他在其后的著作中反复声明,并强调“所有有关小说批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问题。”⑤ 洛奇的这个观点是针对当时小说批评方面的状况而言。当时英美新批评理论在诗歌分析方面生气勃勃,而小说批评则显得苍白薄弱。他认为,这种状况最终根源于长期以来人们的偏见。自从浪漫主义以来,就有一种重诗歌轻小说的倾向。如雪莱曾经说过,诗歌表达的是“永恒的真理,”而小说则是把松散的事实连在一起,除了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之外别无意义。⑥另外,人们认为语言有文学与非文学之分。如I A瑞查兹说:“一句话可以用作参考,从中得出是真或假,这是语言科学的用法。但这句话也可以显示结果,即这句话的意思对情感和态度所起的作用。这是语言情感的用法。”⑦瑞查兹的话可以理解为语言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但也含有语言两分法的意思。按照瑞查兹的分类,“情感语言的最高形式是诗歌,”而介绍性语言的典型代表是科学论文。⑧另外如艾默森的“歧义”说,布莱克默的“姿态”说,兰瑟姆的文本说,都是针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独特性而言。虽然这些人都没有否认小说的文学性,但是在他们强调语言的艺术特性时,就多少显出一定的片面性。似乎小说的语言,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语言太贴近生活,不象抒情诗歌的语言讲究句子的长短、节奏和韵律,要求高度精炼,集中表现情感的力度——或似是而非、或含糊暧昧、或反讽、幽默、或比喻、象征等意义。 戴维·洛奇认为,把语言分成文学与非文学的观点容易引人误入歧途。在他看来,语言的文学与非文学之分,“不在于语言的作用,而在于作用的目的。” ⑨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写作技巧。这并不是说,哲学家、历史学家不能使用表现情感的语言,更不是说看上去陈述性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没有文学性。小说、诗歌的语言之所以与科学论著不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虚构。这也就是亚里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1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3节学会沟通检测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学会沟通 1.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交际情境,加点的谦敬辞分别存在使用不得体的错误,请解释原因并加以改正。 (1)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 ..其中。” (2)接受朋友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那么真诚,那我就笑纳 ..了。” (3)询问长辈年龄:“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 答案: 步,在李玥生日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宴会,特邀请了他的好友、著名作家宗元璋先生前来做客。下面是李先生在李玥生日宴会上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今天元璋先生荣幸地被邀请来参加令爱的生日宴会,我们全家不胜感激。李玥初学写作,正需要像元璋先生这样的大家给予指导。我希望今后,李玥要多向元璋先生垂询有关知识,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个较大的提高。同时,我也希望元璋先生常来我家做客,就像今天这样忝列于我们中间,使寒舍蓬荜生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荣幸地”删去;(2)将“令爱”改为“小女”;(3)将“垂询”改为“请教”;(4)将“忝列于”改为“来到了”。 3.阅读下面一则禅宗故事,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一个和尚出家悟道多年,依然没有开悟长进,他自认为不是出家人的料,便想下山返回

经典文学作品介绍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学描写的形象性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文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我们看一篇好的小说或一篇好的散文常常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至其地。但是文学同时又充满了无尽思考,而它这个思考并不是要固定在一个道上的,或者像儒家固定在人上的,或者像理学把它固定在理上的。文学既是形象的,又是思考的。 拿《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中有各种非常具体的描写。比如说“黛玉葬花”,这是非常具体的描写,她拿着花锄、工具去收拾这些花瓣。特别是像“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整个的一晚上众丫鬟们为贾宝玉过生日的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他们怎么开玩笑,怎么娱乐,到最后,谁靠在谁身上,谁倒在地上,使贾宝玉的生日永远栩栩如生,永不结束。什么时候翻这本书等于你又参加了贾宝玉的生日晚会。你确实好像能听到那群小姑娘的笑声,我常常说看《红楼梦》有一个感觉,看的时间长了,连说话都会受他影响。但是《红楼梦》里面又有最抽象的思考。比如人到底是从哪来的,一个个体生命消失以后到哪

里去。对贾宝玉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一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炼就的一块石头,被扔到凡界演化,这是一说。这一说里面所包涵的一种深渺和悲凉,是几乎无法表达的。因为石头的特点在于没有生命,无声无息,无冷无热,石头的变化是最少的,是永有的。但这块石头却变成了贾宝玉,在这个无生命和生命之间,在渺渺之中有一种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曹雪芹的思考。降珠由于得了神英使者的灌溉,所以降珠仙子要下凡界用眼泪来还给他这水,后者也变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所以《红楼梦》有它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东西,又有很深的思考。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文学就是非常明确的,同样描写一件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例外,假设在座的各位中有三个人去郊游,坐车碰到了最惊险的事故,回来之后这三个人各自叙述这次事故的经过,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侧重,各有风格。有人强调它的惊险;有人强调它的滑稽;有人可能强调自己的命大,命怎么好。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文学的叙述是面向你说,是描写客观的事件。但是这个客观事件又是被作者个人的情感思想影响的。 各个国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对文学的要求是并不一样的,由此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故乡,这个非常普通。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刚会说话,父母就会教他们学《唐诗》,第一首教的就是李白的《故乡》,这使小孩子从小就在它的脑子里贯穿着一样东西,看见月亮就思念故乡。但这最初只是李白的,不见得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灵活运用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昕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如何正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呢? -、确立三个意识 1.中心意识 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因此,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搞清楚文章表达了什么,再去分析是怎样表达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借以表达中心的载体 (人、事、景、物等),理清它们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再去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就会水到渠成: 2.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及特有的写作规律-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考查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1、说居多: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事物的本质,穿插丰富、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是这类文章的常用方法;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哲理散文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般采用营造意境、类比推理、形象议论等表现手法。就小说而言,高考用来考查的大多是小小说,篇幅短小,含蓄简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小见大、推波助澜、设置空白、言近旨远等等。 3.文本意识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一定离不开作品本身。就某个表现手法来说,我们既要分析这种手法一般意义上的作用,更要分析它在"这一篇文章"中的好处,切不可堆砌术语,乱贴标签。以"比喻"为例,我们看到"比喻",马上就会想到它的主要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但落实到某一篇作品中,仅仅说出"生动形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观照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出"比喻"的修辞在这里写出了某某事物怎样的情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分析才具体、完整。 二、从四个方面人手 1.从表达方式人手。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析作品在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分析表达方式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关注局部,重点要放在记叙、描写、抒情、议沦的灵活转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上。 2.从表现手法入手。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指作者表现中心的手段,是文章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联想以及人称的变化等等。分析表现手法要注意作者思想情感的多义性和变化性。一篇文学作品,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对不同的情感,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作者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采用的是托物追怀的方法;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则是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而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则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从谋篇布局入手。作品谋篇布局的技巧包括材料安排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包括线索的设置、详略的处理等;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巧妙过渡、曲折生致、铺垫、伏笔、悬念、暗示、照应等。分析作品的谋篇布局特点要做到两个统一,即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重点分析作者安排的意图。 4.从语言表达入手。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二是句式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等;三是语言的整体风格,如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须要含英咀华,在揣摩和咀嚼上下功夫,要透过语言的外壳,探求作品的内在旋律。既要分析语言表达的外在美、形式美,还要分析这种表达所带来的意境美、情感美。 表现手法

例析文学短评的写作

栏目:单元作文辅导 品文识奇析理见妙 ——例析文学短评的写作 孙文辉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就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高中生写文学短评不必动用文学原理、文学思潮、文学发展史等宏大的理论工具,重在从对具体作品的研读中提炼观点,选好角度,构设评论框架,形成条理清晰、指向明确的短论。大体而言,文学短评可分为主题思想评论、人物形象评论、艺术手法评论三大类。 一、主题思想类评论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一向是评论者绕不开的话题。而要做好此类评论,务必在透彻解读作品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作品的超越性层面,从社会、人性乃至哲学的角度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譬如,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有多种说法,刘再复从“色空”的角度评论道:“《红楼梦》的主要哲学精神是看破红尘的色空观念,一方面是高度充盈的空和真正空的充盈,弥散着道家和释家的气息;一方面在嘲讽儒家的同时,却浸透了对情的执着和对丧失美好生命的大悲哀和大苦痛。可以说,《红楼梦》哲学是一个厌世、遁世、省世、恋世等各种哲学观的大张力场。” 就小说人物、故事、背景等具体形态而言,《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迷于其中的读者很难据此概括出有效的主旨来。刘再复则以哲学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一下子获得了鸟瞰全书并使之形而上化的解读平台。这样的主旨评论,既有高度的统摄力,又有深度的意蕴指

向。 二、人物形象类评论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多是丰富复杂的,因此评论人物形象切忌单面化,一定要从人物性格的矛盾处揭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在评论的视野里呈现出与作品相对应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来。 譬如,关于阿Q这个人物形象,林兴宅用系统论的观点概括出了阿Q的双重人格系统:“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 这个人物形象评论紧紧地抓住阿Q身上严重对立却又奇妙融合的性格元素,在一种高度不协调的对比中生发出人物的滑稽感与可悲意味,进而历史地、具体地揭示出了国民灵魂深处的奴性心理,极具警醒意义。 三、艺术手法类评论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评论者最要紧的是发掘出具体作品的具体表现手法,并贴着对应的内容来条分缕析,切忌堆砌一些通用空洞的评论术语,务必使所评论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性和适切性。 譬如,关于《雨巷》的艺术特征,姜飞是这样分析的:“《雨巷》首尾完全相同,这种结构使《雨巷》从而也使‘雨巷’呈现出某种封闭性;在一定位置出现的ang韵以其特殊的音响和节奏在《雨巷》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