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练习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练习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练习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练习

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

(时间:40分钟分值:48分)

一、选择题

1. (2017贵阳)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2. (2017兰州)下列在“关注地球一小时,参与环保低碳行动”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骑“共享单车”出行

B. 就地焚烧垃圾

C. 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D. 使用环保购物袋

3. (2017大渡口区二诊)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石墨有导电性

B. 二氧化碳有毒性

C. 木炭有吸附性

D.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4. (2017长沙)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5. (2017福建) 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 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 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 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6. (2017万州区五校联考)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首颗“嗅碳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是专门用于“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同其他含碳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一样属于有机物

B. 烧碱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干燥剂

C. CO2用于灭火只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D.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不会引起酸雨

7. (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8. (2017威海)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9. (2017重庆巴蜀中学一模)中国石墨烯制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因此,石墨烯的性质类似于石墨。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

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10. (2017重庆二外三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 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 在一定条件下CO 2能够转变成CO

C. CO 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11. (2017益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B. CO 与CO 2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也相同

C. H 2O 2与H 2O 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能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12.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 2和CO 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 的密度不同

13. (2017山西)(2分)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逸出,她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 (2017重庆二外三模)(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N 2

B. CO 2

C. O 2

(2)“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 2,并释放出O 2,6CO 2+

6H 2O =====光合作用 X +6O 2,其中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 (2018原创)(4分)碳与碳的氧化物具有重要的用途,用相关知识填空:

(1)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可用于净水。

(2)“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________,同时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可致人死亡。

16. (2017德州)(3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 2与NaOH 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下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第16题图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A. 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2017宜昌)(8分)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第17题图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8. (5分)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第18题图

(1)a气体在点燃前,必须要________。

(2)由物质b反应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已经学习了CO2的相关知识,从正面或反面举例说明CO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解析】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电刷用到石墨的稳定性、滑腻感和导电性,没有用到还原性,故选C 。 2. B

3. B

4. D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而石墨质软,故D 错误。 5.

6. D

7. D 【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化学性质,A 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性质,B 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属于化学性质,C 不符合题意;杠杆左高右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 。

8. A 【解析】碳循环和氧循环是指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循环过程,不只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过程,A 错误;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均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B 正确;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因此其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而且在整个循环体系中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不变,相对稳定,C 、D 正确。

9. B

10.

11. 碳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1个氧原子,B 错误;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C 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可能不同,如C 12和C 14,D 正确。

12. C

13. (2分)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性) 减小(1分) H 2CO 3=== H 2O +CO 2↑(1分)

【解析】饮用碳酸饮料时,打开瓶盖,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性减小,二氧化碳气体从溶液中逸出;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

14. (2分)(1)B(1分) (2)C 6H 12O 6(1分)

【解析】(1)“节能减排”主要是指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 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

15. (4分)(1)疏松多孔(1分) (2)CO 2(1分) (3)燃料(1分) 毒性(1分)

16. (3分)(1)B(1分)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减小(1分) (3)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1分)

【解析】(1)气球膨胀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得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而气球变瘪是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装置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滴加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气球先膨胀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减小。(3)气球后变瘪是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装置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17. (8分)(1)6(1分) 二(1分) (2)金刚石(1分) 石墨(1分) 活性炭(1分)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

分) (3)2CO +O 2===== 点燃 2CO 2(1分) CO 2+H 2O=== H 2CO 3(1分)

【解析】(1)根据图1可知,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2)图2中的碳单质是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割玻璃;图3中的碳单质是石墨,质地较软,具有滑腻感,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制作铅笔芯;图4中的碳单质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18. (5分)(1)检验纯度(或验纯)(1分) (2)CaCO3=====高温 CaO +CO2↑(1分) (3)6∶1∶8(1分) (4)CO2+

H 2O=== H 2CO 3(1分) (5)正面: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 2生成O 2,供给人类呼吸(或反面:空气中CO 2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1分)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常见题型(含答案)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常见题型 一、叙述式推断题 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钠、盐酸 氯化铁、氢氧化钠、硝酸钡 氯化钠 2.白色粉末A 由Na2SO4、Na2CO3、BaCl2、NaCl 中的三种混合而成。把A 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 和溶液C ,则:(1)若B 能全部溶于稀硝酸,A 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若B 只能部分溶于稀硝酸,A 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B 不能溶于稀硝酸,A 的成分为____________;(4)溶液C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BaCl2、NaCl (2)Na2SO4、Na2CO3、BaCl2 (3)Na2SO4、BaCl2、NaCl (4)NaCl 3. 有A 、B 、C 、D 四种化合物,A 是硝酸盐,B 是酸,C 是碱,D 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 (1)A 、B 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C 、D 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和食盐溶液; (3)A 和D 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则A 、B 、C 、D 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a(NO3)2 H2SO4 NaOH CuCl2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 答案:氢氧化镁、氯化钡 碳酸钠、硫酸钠 硝酸钠 5. 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是H+、 Ag+、 K+、 Ba2+、 OH —、CI — 、NO3— 和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答案: 碱性 H+、 Ag+、 Ba2+、 NO3— 6.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答案:(1)Na SO BaCl CaCO 2423、、;(2)Na SO BaCl Na CO 24223、、;(3) 332242CaCO CO Na BaCl SO Na 、、、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机化合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或(Br 2/CCl 4)褪色的物质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 4/H +)褪色的物质 含有、—C≡C—、—CHO 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OH --- 1/2H 2 —COOH----1/2H 2)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有醇存在时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2)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 Ag HCHO ~4Ag(NH)2OH ~4 Ag 5.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 糖)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 别 烷 烃 烯 烃 炔 烃 苯及同系物 通 式 C n H 2n+2(n ≥1) C n H 2n (n ≥2) C n H 2n-2(n ≥2) C n H 2n-6(n ≥6) 代表物结构 式 H —C≡C—H 相对分子质量Mr 16 28 26 78 分子形状 正四面体 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 主要化学性 质 光照下的卤代;裂化;不使酸性 跟X 2、H 2、HX 、H 2O 、HCN 加成,易被氧化(使酸 跟X 2、H 2、HX 、HCN 加成;易被氧跟H 2加成;FeX 3催化下卤代;硝化。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实验室有一份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混合而成的粉末15.1g,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所得溶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31.6g,则该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A.100g B.150g C.200g D.300g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3.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X溶液的pH,pH= 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 ②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一定不存在; 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④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4.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瓦斯爆炸 B.牛奶变酸 C.铁生锈 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 2.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3.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火焰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焰分成三层 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在发现准晶体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5.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水果榨汁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7.下列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 B.O有氧化性,H有可燃性22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金属能导电,H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32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B.工业上用稀硫酸来除铁锈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C,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9.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含有炭黑 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最新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归纳备课讲稿

人教版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一、基本物质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结构为 2、可以从石油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且可以做水果的催熟剂的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3、可以从石油或煤中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4、生活中常见的有特殊香味的,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与水以混溶的有机物是,(写名称),俗名为。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 5、生活中常见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是,(写名称),俗名为。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 6、基本营养物质是,,。 7、葡糖糖和果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米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的主要成分是。其化学式都可表示为 ,它们属糖,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吗?。 8、油脂包括和。它们分别是酯和 酯。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9.毛发、皮、丝、酶的主要成分是。 10、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它的特征反应是 ①,②。 11、蔗糖水解条件是,水解产物是 12、淀粉的特征反应是。水解条件是,水解的 最终产物是。 1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是:①, ②。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和。后者水解反应也称为。

二、基本概念 1、烃:仅含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倾化合物,也称为烃。 例如:苯分子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所以它属于; 乙醇分子组成中有3种元素,所以它烃(填“是”或“不是”)。 2、同系物:结构,相差一个或多个原子团的物质。 例如:乙烷和丁烷都是烷烃,是烃,(填“饱和”或“不饱和”),分子中都是键,故结构相似,但C4H10—C2H6= C2H4,即分子组成相差了2个CH2原子团,所以乙烷和丁烷属于关系。 3、同分异构体:相同,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正丁烷CH3-CH2-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的分子式都是, CH3 但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即结构不同,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互称为 [说明:1、同系物分子式通式相同,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可能是同系物关系。反之,亦然。] 三、基本规律 1、烃类的密度都小于水,都难溶于水。[它们浮在水上] 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2、烃的衍生物中①四氯化碳(CCl4)、溴苯(C6H5Br)、硝基苯(C6H5NO2)的密度大 于水且难溶于水。[它们沉在水底] 但可溶于有机溶剂②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3、同系物碳原子数不同。碳原子数越大,沸点越高。例如:沸点比较:C5H10 C2H6 4、同分异构体中结构排列越规则,其沸点越高。例如:沸点比较:正丁烷异丁烷 5、烃的燃烧通式: 四、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或 所的反应。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中,原子取代了碳原子 上的原子。再如: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条件下反应,取代了苯环中碳原子上的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或)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乙烯与溴反应,两个溴原子分别与双键两端的原子结合。(前提:断键) 3、酯化反应:和反应生成和的反应。(酯类一般有香味。) 五、总结填表。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取代反应: 乙烯1、氧化反应:能使褪色。

初中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doc

1-14 .(7 分)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 NaNO3、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为了证 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 1)实验一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液呈无色 溶解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石蕊试液变了溶液 pH 7(填“>”、 色石蕊试液蓝色“<”或“ =”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甲中一定含有(填化 学式,下同),一定不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含,可能含 有. ( 2)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 2-13 .(6 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 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 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 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 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 是为. 3-13 .(7 分)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 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证据是. ( 3)步骤 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4-12 .某白色粉末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某溶液乙中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为探究他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密闭容器中盛有CH 4和O 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 4全部转化为CO 、CO 2和H 2O ,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 4和O 2的质量比为( ) A .4:13 B .3:10 C .2:7 D .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假设反应后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 .则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100g 36%=36g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00g-36g=64g ,根据元素的守恒,可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 ,则甲烷的质量为1236g 100%=48g 16?? ÷? ??? ,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48g 100%=12g 16??,甲 烷燃烧时,其中的氢元素转化为水中的氢元素.则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212g 100%=108g 18?? ÷? ??? ,反应后生成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08g-12g=96g ,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则氧气的质量为64g+96g=160g 。则反应前CH 4和O 2的质量比为 48g:160g 3:10=,故选B 。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 A .60% B .47.3% C .40% D .3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0g×23%=11.5g 。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1.5g÷ 23 23+1+12+163 ?=42g 。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 ,则减少的质量为:50g-43.8g=6.2g 。 减少的6.2g 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根据差量法有:

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2020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二、元素分类的判断 1.金属元素:铁(Fe)、铜(Cu),一般为“钅”字旁,金、汞除外。 2.非金属元素:碳(C)、氧(O)等,以“石” (固体)、“气”(气体)、“氵”(液体)为偏旁。 3.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氙(Xe)等。 三、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 四、其他分类 1.材料的分类 (1)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纯金属:金、银、铜、铁、铝等合金:生铁、黄铜、不锈钢、锰钢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 陶瓷水泥 (2)有机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热塑性(链状):如聚乙烯 热固性(网状):如电木合成纤维:锦纶(尼龙)、涤纶(的确良)、腈纶(人造羊毛) 合成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羊绒、蚕丝、麻、木天然橡胶 (3)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钢筋混凝土

2.化肥的分类 种类举例主要功能氮肥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 壮叶,促进农作物枝繁叶茂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壮果,抗寒、抗旱 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壮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复合肥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 兼具以上化肥功效 3.能源的分类 能源可否再生 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乙醇等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是否常规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4.营养素的分类 人类重要的营养素 供能 蛋白质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 糖类淀粉(米、面);葡萄糖;蔗糖 油脂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不供能 维生素蔬菜、水果(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无机盐 元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贫血;氟——龋齿;锌——生长迟缓、发育 不良;碘——甲状腺肿大;硒——表皮角质化、癌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人体中化学元素的分类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分 常量元素: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等 微量元素:铁、碘、氟、铜、锰、锌、硒等 是否必需 必需元素:铁、钙、锌、硒、碘、氟等 有害元素:铅、汞、镉、砷等 五、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定义特点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A+B C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变多”C A+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单换单”A+BC B+AC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 反应条件或可逆符号打不上自己补上:)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1 2、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 O=O= CH3CH2—OH,H—OH,HO-C-OH(碳酸),CH3-C--OH中均有羟基, 由于这些羟基相连的基团不同,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也就不同,现比较如下:

3、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它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 CH 3COOH+C 2H 5OHCH 3COOC 2H 5+H 2O 实验装置图: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这是本节知识的考点) 1、加药品的先后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2、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吸水剂(使可逆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3、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可逆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注意:加热时须小火均匀进行,这是为了减少乙醇的挥发,并防止副反应发生生成醚。) 4、导气管伸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的目的:防止受热不均引起倒吸。 5、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未反应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易分层析出。 6、不能用NaOH 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因为NaOH 溶液碱性强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 7、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的方法:加入浓硫酸、加入过量的乙酸或乙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 4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浓硫酸 △

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淀粉、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注意问题 (1)淀粉、纤维素水解都用H2SO4做催化剂,但淀粉用 20%H2SO4,纤维素用90%H2SO4,均需微热; (2)检验产物时,必须用 ...NaOH ........,才能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进行检验。 ....溶液中和过量的酸 (3)淀粉是否发生水解的判断: 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和其水解最终产物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来判断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进行程度。 如淀粉没有水解,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淀粉已完全水解,则遇碘不能变蓝色;如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蓝色,则说明淀粉仅部分水解。 有机化合物燃烧规律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涉及的题目主要是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燃烧。烃是碳氢化合物,烃的衍生物主要是含氧衍生物,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题目涉及的主要是燃烧的耗氧量及生成CO2和H2O的量的问题。 设烃的通式为:C x H y,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通式为:C x H y O z 烃燃烧的通式:CxHy+(x+y/4)O2=xCO2+y/2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的通式:CxHyOz+(X+Y/4-Z/2)O2→xCO2+y/2H20 (1)比较有机物燃烧的耗氧量,以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的相对大小:根据上述两燃烧通式可归纳出以下规律: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y/4) 的值,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取决于x和y的值。还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 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高温充分煅烧CaCO3,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 B. CaCl2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正确; D. HCl气体溶于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正确。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2.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A.X:Cu Y:CuO Z:CuSO4 B.X:CO2 Y:O2 Z:CO C.X:CaCO3 Y:CaO Z:Ca(OH)2 D.X:NaOH Y:NaCl Z:Na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硫酸铜和锌、镁、铝、铁等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Cu→CuO→CuSO4→Cu,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B、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或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能生成二氧化碳, CO2→O2→CO→CO2,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C、煅烧碳酸钙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或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时,能生成碳酸钙,CaCO3→CaO→Ca(OH) 2→CaCO3,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等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和相应的盐,氯化钠和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NaOH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Cl,Na2CO3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OH,但是NaCl不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2CO3,选项错误,故选D。 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等于7或pH大于7;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随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选D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4.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一、基本物质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写名称),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 式为,空间结构为。 2、可以从石油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且可以做水果的催熟剂的是(写名称),其分子式 为,结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3、可以从石油或煤中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结 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4、生活中常见的有特殊香味的,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与水以混溶的 有机物是(写名称),俗名为。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 5、生活中常见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是(写名称),俗名为。 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 6、基本营养物质是,,。 7、葡糖糖和果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 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 米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的主要成分是。其化学式都可表示为,它们属糖,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吗?。 8、油脂包括和。它们分别是酯和酯。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9.毛发、皮、丝、酶的主要成分是。 10、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它的特征反应是 ①,②。 11、蔗糖水解条件是,水解产物是 12、淀粉的特征反应是,水解条件是,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是:①, ②。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和。在碱性条件下 水解为和。后者水解反应也称为。

二、基本概念 1、烃:仅含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例如:苯分子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所以它属于; 乙醇分子组成中有3种元素,所以它烃(填“是”或“不是”)。 2、同系物:结构,相差一个或多个原子团的物质。 例如:乙烷和丁烷都是烷烃,是烃,(填“饱和”或“不饱和”),分子中都是 C4H10、乙烷C2H6的分子组成相差了2个CH2原子团,所以乙烷和丁烷属于关系。(注意C2H4、C4H10不是关系)3、同分异构体:相同,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正丁烷CH3-CH2-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的分子式都是, CH3 但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即结构不同,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互称为 [说明:1、同系物分子式通式相同,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可能是同系物关系。反之,亦然。] 三、基本规律 1、烃类的密度都小于水,都难溶于水。[它们浮在水上] 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2、烃的衍生物中:①四氯化碳(CCl4)、溴苯(C6H5Br)、硝基苯(C6H5NO2)的密度大 大于水,且难溶于水。[它们沉在水底] 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②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3、同系物碳原子数不同。碳原子数越大,沸点越高。例如:沸点比较:C5H10 C2H6 4、同分异构体中结构排列越规则(支链少,直线型),其沸点越高。 例如:沸点比较:正丁烷异丁烷 5、烃的燃烧通式: 四、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或 所的反应。 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中,原子取代了碳原子上的原子。 再如:苯与液溴在三溴化铁做催化剂时反应,取代了苯环中碳原子上的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条件下反应,取代了苯环中碳原子上的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_______________跟其它________或__________直接结合生成新的 化合物反应。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 2O 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Cu+2FeCl 3 = 2FeCl 2+CuCl 2。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 2、CuCl 2,一定不含FeCl 3 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一定有FeCl 2 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则可能有FeCl 2 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 2,无CuCl 2,可能有FeCl 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Fe+3CuO ===高温 Fe 2O 3+3Cu ,可以得到个数比Fe 2O 3:Cu=1:3,而且此反应进行完,只有这样两种固体。加入足量的盐酸中FeCl 3和Cu 的个数比为2:3,完全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可得剩余FeCl 2:CuCl 2:Cu=2:1:2。故固体甲和滤液乙分别为Cu 和FeCl 2、CuCl 2。 【详解】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正确 ②滤液乙中不含FeCl 3;溶液中存在FeCl 2和CuCl 2,正确; 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氯化亚铁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FeCl 2 ,正确; 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但是剩余的锌不一定能将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可能有FeCl 2 ,正确; 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CuCl 2、FeCl 2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锌,错误。故选C 。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元素组成(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元素组成(含解析) 一、单选题 1.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l2 B.SiO2 C.H2O D.FeS 2.下列物质具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 A. KClO3 , KCl B. KMnO4 , K2MnO4 C. NH3 , NH4Cl D. Fe(NO3)2 , NH4NO3 3.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 NaCl B. NaNO3 C. CaCl2 D. KCl 4.“月球造氧机”可以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含有() A. 氧 气 B. 氧分 子 C. 氧元 素 D. 氧化物 5.可以用来做润滑剂的石墨和人人都喜爱的金刚石的组成成分都是同一种() A. 离 子 B. 单 质 C. 化合

物 D. 元素 6.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NaCl B. H2SO4 C. CaCO3 D. KOH 7.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不同的是() A. 水银和银 B. 红磷和白磷 C. 水和过氧化 氢 D. 金刚石和石墨 8.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A. 原 子 B. 元 素 C. 分 子 D. 单质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干冰不是冰 B. 水银不是银 C. 醋酸不是酸 D. 铅笔不含铅 10.下列四种物质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A. KCl B. NaOH C. NH4Cl D. BaSO4 11.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普通水”里含有氮分 子 B. “普通水”里含有氧分子 C.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 性 D.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

一、知识概述 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 3、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写法; 4、掌握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5、理解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化学式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它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 物质名称所含的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化学式 铁Fe 聚集Fe 氧化铝Al、O 2∶3 Al2O3 二氧化碳C、O 1∶2 CO2 五氧化二磷P、O 2∶5 P2O5 氯化镁Mg2+、Cl-1∶2 MgCl2 碳酸钙Ca2+、CO32- 1∶1 CaCO3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质的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也不同,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注意: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也是该物质的分子式,如“CO2”既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又是二氧化碳的分子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它能表示物质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意义,具体见下表。 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 的1个分子(又叫分子式) 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元素的 原子个数 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 和2个氢原子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化合价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总是一定的。通过实验可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因为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之间是一个确定的简单整数比,其中的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因此,通常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是原子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

有机物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梳理 烃 烃:仅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叫做烃。 甲烷烷烃 一、结构特点和通式: 1、结构特点:全部以C—C,和C—H结合的饱和链烃,烷烃。 2、通式:C n H2n+2 (满足此通式的必然为烷烃) 3、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二、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烷烃由g→l→s; 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烷烃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相同的烷烃,支链多的熔、沸点低。)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CH4+2O2CO2+2H2O (2)烷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反应不可控制) CH4 + 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CH3CH3+Cl2CH3CH2Cl+HCl(可生成9种取代物) 3、高温分解: CH4C+2H22CH4C2H4+2H2 乙烯烯烃 一、结构特点和通式: 1、结构特点:只含一个C=C,其余全部以C—C,和C—H结合的链烃叫烯烃。 2、通式:C n H2n (满足此通式的还可能为环烷烃) 二、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烯烃由g→l→s;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烯烃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CH2=CH2+3O22CO2+2H2O (2)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与KMnO4溶液作用生成CO2 2、加成反应: CH2=CH2 +HBr CH3CH2Br CH2=CH2 +H2O CH3CH2OH CH2=CH2 +H2催化剂 △ CH3CH3 3、加聚反应: nCH2=CH2n 四、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CH3CH2OH浓硫酸 170℃ CH2=CH2↑+H2O 注意:1、浓H2SO4催化剂、脱水剂的作用; 2、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液面以下; 4、应迅速升温到170℃,避免较多的副反应发生; 5、除去乙烯中的杂质,最好用NaOH溶液。 副反应: 2CH3CH2OH浓硫酸 140℃ CH3CH2OCH2CH3 +H2O CH3CH2OH+2H2SO4(浓)△2C+2SO2↑+5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