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的操作及调整

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的操作及调整

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的操作及调整
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的操作及调整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姓名xx学号xxx 院系 xxx专业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职称 xxxx 中国·合肥 二o一五年五月

目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题的内容 (3) 2. 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移箱总体结构和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移箱机构关键零部件 (4) 3. 主要零部件设计及校核 (6) 3.1 移箱机构设计要求 (6) 3.2 螺旋轴最小直径的设计 (6) 3.3 螺旋槽的设计 (7) 3.4 转向槽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螺旋轴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17)

如何对插秧机正确调试使用及维护保养

如何对插秧机正确调试使用及维护保养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国家大力支持惠农政策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特别是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加大对购置农业机械的投入,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农民对新型农机具使用不加了解,或盲目地去进行生产操作,这样会造成机器损坏和减少使用年限,在此,本文简单论述一下插秧机的安装与调试。 一、调试安装 1.安装要求 (1)各运动件安装后,转动应灵活,无碰撞、卡阻现象,对运动部件应加注润滑油。 (2)操纵手柄(杆)转动灵敏,转向离合器转向自如,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应轻便,并能准确控制发动机转速。 (3)各传动部件,不允许有漏油现象,工作运转应正常。 (4)所有紧固的地方,都应按规定拧紧。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 (5)各间隙调整正确。如秧针与导轨插口侧面的

标准间隙为1.3?1.7 mm,秧针和苗箱侧面的标准间隙 为 1.5 ?2.5 mm 。 二、整机安装 插秧机的基本构造由发动机、 行走机构(转向离合器、驱动轮) 纵和调节机构、取秧量调节机构、 厂时,将这些部件包装运到各地, 员的指导下,按插秧机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 三、运行调试 插秧机安装调整后,要进行试运转,在运转中检 验安装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使插秧机 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的要求,给发动机加足燃油,对各部位加注机油或黄 油。起动发动机,待发动机运转平稳后,让插秧工作 部件空运 转10?15 min ,观察是否运转灵活。按操作 要求,驾驶插秧机在平整的道路上行走, 的运转情况。 四、田间生产操作 下田插秧前还要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仔细的检查 调试,以确保插秧 机能够正常工作。并要根据大田的 肥力、水稻品种等,对插秧的株距、插秧的深度、每 穴的秧苗株数进行检查和调整。 1. 插秧的株距、深度、株数的调整 (1)插秧的株距调整。应根据水稻品种、秧苗大 小、大田肥质等确定插秧的株距。株距通过株距调节 手柄进行调整。传动系统(变速箱)、 液压仿形系统、操 移箱器等组成。出 购机户应在技术人 。按插秧机使用说明书 观察发动机

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 水稻插秧机是用于栽植水稻秧苗的机具。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它主要包括送秧机构、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机架和船体等组成。本设计主要完成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 1)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2)插秧频率120次/min。 3)插秧深度10~25mm之间。 4)发动机功率2.42kw,转速2600r/min,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i=26。 5)对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设计要求: a.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要求保证取 秧准确、均匀。 b.移箱的时间应与秧爪的运动相配合。 c.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2. 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 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栽植臂和秧爪),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

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 秧爪在栽植臂的带动下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图1中虚线给出秧爪的静轨迹图,h为插秧深度。 图1 送秧机构的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按照送秧方向的不同,送秧机构分为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横向送秧机构,其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采用的是移动秧箱法。因此,又称移箱机构。本设计采用横向送秧箱机构。 工艺动作分解: 1)秧爪按照特定静轨迹(如图1 所示)做往复运动。 2)秧箱做横向直线往复运动。(在秧爪取秧过程中,秧箱

需保持连续不断的匀速运动;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秧 箱自动换向。) 3.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 1) 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 方案甲: 评价: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为曲柄,使秧爪按照特定轨迹运动。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准确,快速。 方案乙:

机械插秧操作标准

机械插秧操作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机械插秧操作标准整地准备 大田质量要求 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即可薄水机插。 适时刮田灌水 应在机插前2天至3天将田刮平,然后将水放干,以降低营养土的含水量。待机插头一天或当天再放1厘米至2厘米的水层,这样既有利于插秧机行走,又可防止秧苗倒伏严重,提高插秧质量和效率。所以,表层土的含水量以泥脚深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为宜。 秧块准备 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的程度为宜)。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 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秧块,宽为~28厘米、长为58厘米左右。 插秧作业

插秧前的准备 (1)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2)装秧苗前必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秧。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3)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4)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5)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插秧作业质量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 (1)机械插秧的总体要求:一行走要直,接行宽窄一致。二田边要留出一行插幅,便于出入稻田,插后整齐,不用补插边行。三秧片接口要整齐,减少漏插。四若是秧片水分少,要在秧箱中加水保持下滑顺利,防止漏插。五漏插行段,要注意抛足补苗秧片,随漏随补;减少漏插、漂秧和勾伤秧,一般允许漏插率为百分之五。 (2)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最新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姓名xx学号xxx 院系 xxx专业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职称 xxxx 中国·合肥 二o一五年五月

目录Abstract (18)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 (xxxx大学工学院 11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合肥 230036) 下载须知: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2353118036,我保留着毕设的全套资料,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解决人口温饱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慢慢提升和年轻劳动力的行业转移的提升,传统种植人工移栽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发展机械化移栽迫在眉睫。但目前国内生产上使用的高速插秧机行距固定,而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域条件不一样,对水稻植株之间的行距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保证不同的水稻品种能在合适的行距下种植,提高插秧能力,水稻产量达到最大,故需研制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是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核心机构,故设计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移箱机构。本文在主体机械的基础上,对移箱机构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设计。通过参数优化,增强螺旋轴等零部件的耐磨性和实用性。根据可调宽窄行高速插秧机和功能工作性能要求,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对主要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校核,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高速插秧机使用与保养讲解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梁旭学号:31141128 系部:车辆工程系 专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题目:高速插秧机使用与保养 校内指导教师:高芳 企业指导教师王诚飞 评阅者: 2014年5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稻的种植由人工插秧逐渐向机械插秧转变,水稻插秧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普遍起来。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随着插秧机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如何使机具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发展成功与否的至关点。近年来,我们了解发现,不少机手只重视机具的机插季节使用,而忽视了插后的维护检查保养环节,甚至有的机手不了解高速插秧机的正确正确使用方法,使机具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正常作业,误时误工降低效益,对推广水稻机插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增强生产的高效性,农机作业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民插秧作业的核心机械设备,高速插秧机的正确使用与保养因此也很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高速插秧机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机手操作失误,提高高速插秧机使用寿命,从而调高水稻的插秧质量,最终促进水稻增产。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使用方法;保养方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高速插秧机 (2) 2.1 主要技术参数 (2) 2.2插秧机各部分名称 (3) 第三章使用方法 (7) 3.1 主要部件的调整 (7) 3.2 驾驶方法 (8) 3.3 插秧作业方法 (11) 第四章保养方法 (17) 4.1 日常保养 (17) 4.2 长期存放的保养 (17) 4.2.1 外观部分 (17) 4.2.2 发动机部分 (18) 4.2.3 液压部分 (18) 4.2.4 插植部分 (18) 4.2.5 行驶部分 (18) 4.2.6 其它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一、手扶插秧机的安装与启动 中间标杆和预备苗盘架安装方法。 将中心标杆直接组合固定在机器的前端。然后组装预备苗盘架。1:将弹簧以正确的方向装配在导杆上。随后将导杆固定在苗盘支架上;2:将苗盘架前辊轮固定好,松开导杆上的支架固定板,将两只后辊轮装配在支架导杆上。再把苗盘架放在支架导杆上,固定好支架固定板,装好最后两个前辊轮,苗盘架就装配好了。用手操作一下,检查装配是否到位。 启动机器前,检查机油和燃油是否充足。将燃油开关放在开的位臵。将变速杆放在中立,启动开关旋转到运转位臵,如果是夜间请放在照明位臵。然后轻轻拉出节气门手柄。主离合器与插秧机离合器搬到“切断”位臵,油压手柄处于“下降”位臵。并将油门手柄向内侧调节到1/2的处。拉动反冲式启动器,启动发动机,将风门推回。抬升机器,将变速杆拨到行走或插秧档,缓慢地连接主离合器,机器就可行走。往大田行走时,为了防止颠簸,可以将变速杆放在插秧档,缓慢转移机器。 二、作业方法 首先要求田块相对平坦,耕深在13-15厘米之间,最适宜的水深在20 厘米左右,如果水过深,插秧时会冲倒先插好的临近苗,水过浅或没水,秧爪可能会带回秧苗。 秧苗要求播种均匀,苗的高度要求12-18厘米,小苗长到3叶,中苗至少3.5叶时才能插秧。同时要求盘根比较紧密,不容易松散,且土层的厚度为2.5厘米左右。同时,苗盘水份不能太大,适合的苗盘用手摁下秧块土层时会有水渍。基本上土层的含水率在30%-40%之间。取苗的时,一定要用取苗板,以免伤害到秧苗。 进入田块时,要从田块的一个角进入,最好留出两个机器的宽度,以方便拐弯。油压手柄要放在“下降”位臵,将机器下降。 2、作业方法 装秧苗之前,变速杆要放到中立位臵,油压手柄拨到下降,启动发动机,将主离合器和插植离合器连接,使苗箱移动到导轨的最左边或最右边,熄火后拔出秧苗延伸板。用取苗板来装载秧苗。秧苗应装送到导轨的前沿位臵,既不能留有空隙,又不能压在导轨上。预备苗支架上可再放入几盘秧苗,以便于及时供给。如果秧块过于干燥,可适当洒一点水使其变得潮湿,方便秧块容易下滑。 装好秧苗后,启动机器,将变速手柄拨到插秧位臵,连接插秧离合器,这时苗箱开始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插秧机设有划印器和侧对行器,这是为

插秧机及结构及特点

插秧机及结构及特点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插秧机。 一、插秧机结构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各种插秧机栽插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机由秧箱、分插秧机构、机架和浮体(船板)等组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还设有动力驱动、行走装置、送秧机构等部分。 二、插秧机特点 可调性 水稻插秧机中所具备的液压装置决定了其在插秧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水稻栽植区域的表层土硬度情况,对插秧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使其平稳性和插秧操作频率一致,保证大田水稻种植的质量。除此之外,针对整地方式不同的地

块,土壤的硬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水稻插秧机的底板接地压力的有效调节,何以保证秧苗的插秧质量。 量化调节苗插深度 在实际插秧操作之前,需要依据当地的种植环境以及水稻品种生长特性,对水稻插秧的密度进行有效确定,进而保证插秧机械的有效调节。通常来讲,插秧机的行距多为30厘米,而株距则是按照大田种植的需求进行调节,确保种植密度能够满足水稻产量需求。 性能优越 水稻插秧机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稻插秧机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水稻插秧机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还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机械插秧技术的工作效率要明显高于人工插秧。为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可以将农业机械作为第一生产力。 更多插秧机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8210889650.html,/?cjq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水稻插秧机设计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在机械工业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农耕的生产自动化,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将会出现并使用,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机械工业水稻插秧设备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水稻插秧机,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水稻插秧设备不足的缺陷。 国内水稻插秧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插秧质量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近期对机械行业中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传统的水稻在没有水稻插秧机而需要人工插秧的情况下,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水稻插秧机势在必行。 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水稻插秧机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水稻插秧机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插秧质量高,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质量;设计;经济;结论

The desig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seeder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mutual infiltration,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y, extensive use of new structur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large, efficient, reliable, energy saving, Recently, the use of machinery industry,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haft were investigated, found that the shaft, bearings and bushing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Come very naturally in the assembly of the installation is also very simple. In the installation if the use of artificial pressure with not only the labor intensity is too large and the size of each other is not easy to ensure the shaft,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o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press be imperative. Graduation project this time is a tube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mach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o design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high safety, stable operation. The overall plan .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axle sleeve on the plane, the motor reducer to provide power through belt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rotate, and drives the head movement, a nut, a rotary motion of the linear motion of press. Block type safety clutch overload protection with tee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ipe after drilling through the drilling template. Key words:Machine manufacture;Crankshaft;Processing craft;Fixture;

2ZG-6型水稻高速插秧机田间作业调节技术5页

2ZG-6型水稻高速插秧机田间作业调节技术1取秧量的调节方法 根据秧苗的条件,需要通过横向切换次数和纵向取秧量调节来调节取秧量。通过推拉载秧台横向切换手柄,可以切换横向送秧量,横向送秧量调节有18、20、26三个档次。用纵向取秧量调节手柄调节苗的单穴株数。可以在8~17厘米范围内分10个档次调节。与横向切换手柄配合调节,将每穴株数调节到3~4株。 2插秧深度调节方法 插秧深度在2~3厘米为宜,可根据水田及苗的条件,适当调节插秧深度。先将插植深度设定在4档位置开始作业,如果出现漂秧或插植太深,需要进行调节。调节插植深度时需要升起插植部后进行。 把插植深度自动调节开关扳到“入”的位置时,插植手柄也置于“入”的位置,插植深度自动调节装置启动,可以使插秧深度保持一致。 3液压感应度调节方法 根据田块的软硬程度,调节液压自动控制装置的感应度,使浮船适度地接触地面。软田:浮板堆积泥土,调节手柄的位置在1~2。标准田块在3的位置;硬田:浮船不能完全接触地面,调节手柄的位置在4~6,因车轮或脚陷进泥土使田块不平整需要放在“均平”位置。若将液压感应度调节杆拨到“软田”侧,插秧深度变浅。拨到“硬田”侧,插秧深度变深,所以在调解液压感应度的同时调节深度调节手柄。 4压苗棒的调节方法 调节压苗棒时必须关闭发动机,把液压固定手柄置于“固定”位置后

进行。 调节时卸下开口销,拔出压苗棒,压苗棒高度调节有3个档位,根据苗高及插秧姿势调节压苗棒,若苗属于软弱徒长苗,需要抬高压苗棒,秧苗较短低于12厘米时,将压苗棒固定在最低处。一般把压苗棒固定在苗高的一半位置。 5苗床压杆的调节方法 苗床压杆可以压住苗床,防止苗床破碎,当苗不易下滑时,把苗床压杆抬高一些。保证插秧利索,不伤秧。根据苗床的状态和厚度,用苗床锁定杆与蝶形螺栓上下滑动苗床压杆进行调节。将苗床压杆固定在离开苗床表面约1~1.5厘米处。 6平衡调节器的使用 插秧机正常作业时,插植部的水平控制处于自动状态,即使水田地面略有不平整,机身出现倾斜时,插植部也能始终保持水平作业。只有在田埂下插秧或机体倾斜严重,导致左右插秧深度不一致时,需要操作平衡调节器,使插植部恢复水平。 把插植部升高至距地面约30厘米处,油压锁止手柄置于“锁止”位置,插植手柄置于“下”的位置,把微调旋钮转向“右下”插植部便向右下降,把微调旋钮转向“左下”插植部向左下降。 7划线器调节方法 取下侧支架上划线器拉线调节器的外罩,松开调节钢索的固定螺母,调节划线器拉线调节器,调好后拧紧螺母,使划线器在插植部浮板距离地面42厘米的位置开始上升。将插植部抬到最高位置,观察划线器是否回

小型汽油机在水稻插秧机上的应用

小型汽油机在水稻插秧机上的应用 张晓晔1 常发集团研究院单缸机项目部 摘要:发动机是水稻插秧机的核心部件。为此,介绍了水稻插秧机用小型汽油机的特点,进行了小型汽油机的常见故障分析,简述了其发展状况,并指出我国水稻插秧机用小型汽油机的研发方向。旨在为快速推动水稻插秧机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插秧机;小型汽油机;应用;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K4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Small Gasoline Engines for Rice T ransplants Abstract:The engine is a core component of a rice transplan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ll gasoline engines for the rice transplants. The trouble diagnoses of the gasoline engines ar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gasoline engines is presented. It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mechanical-transplanting rice. Ke y words:rice transplant; small engine; application; trouble diagnosis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作为基本的粮食作物,水稻栽植面积将进一步趋于稳定并会有所增加。这将推动水稻机械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水稻产区示范推广全面启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 发动机是水稻插秧机的动力装置,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插秧机的使用性能。本文主要对插秧机用小型汽油机的特点、故障分析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1 小型汽油机在插秧机的特点 小型汽油机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特点而成为插秧机的理想动力。 在功率方面,我国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多采用2.2~3千瓦汽油机,而日本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多采用1.8~2.6千瓦汽油机,乘坐式插秧机采用 5.5~6千瓦汽油机。 在缸数和冷却方式方面,插秧机动力以单缸和双缸风冷汽油机居多。单缸小型汽油机多用于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如洋马农机2ZGQ-4、江苏东洋P600、久保田SPW-68C等,双缸汽油机主要用于乘坐式插秧机,如中机南方2ZG630A、久保田2ZGQ-6等。 在冲程数方面,插秧机动力均采用四冲程汽油机,主要是考虑到经济性、排放和平稳性的要求。 由于成本等因素原因,目前仍采用化油器式汽油机,而且多采用气门顶置结构,具有燃烧室紧凑,充气阻力小等特点。另外,乘坐式插秧机所用汽油机均采用电启动方式,而手扶步进式插秧机所有汽油机多采用手拉启动。 因为插秧机是在水田中作业,小型汽油机经常处于中、高负荷工况,必然要求提供较

探讨水稻插秧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正确操作方法

探讨水稻插秧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正确操作方法 发表时间:2016-08-04T15:52:44.7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6月作者:娄英志 [导读] 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此,针对现代广泛应用的水稻插秧机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娄英志 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304 摘要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为广泛应用机械插秧技术,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此,针对现代广泛应用的水稻插秧机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方法故障操作 水稻生产从原来精耕细作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步完善并推广群体质量的栽培技术体系,以水育壮秧、肥床旱育中小苗移栽以及宽行窄距、浅栽为主要特点的移栽方式,使水稻的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持续多年实现了高产稳产。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为广泛应用机械插秧技术,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插秧作业条件 所用秧盘尺寸规格为28×58,用土量3.5kg左右,规格化育秧播种量一般为740~924g/m芽种,秧、田比达1:80~1:100;秧龄一般为13~18天,秧苗高100~250mm,为带土中小苗移栽。机械插秧的田块不宜用铧式犁耕翻,一般采用旋耕机浅旋耕,耕深80~120mm,田块要求精细平整,软硬适度,以保证插秧时泥脚深度在100~150mm范围内。一般粘性土壤整地后应沉淀2~3天、壤土沉淀1~2天,砂性土壤沉淀1天为宜。 2 插秧机作业性能指标 2.1插秧深度及插深一致性 一般插秧深度在0mm~10mm(以盘育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PF455S型插秧机依靠其液压仿行系统,获得机插秧苗的深度及插深的一致性。 2.2漏插 指机插后插穴内无苗,漏插率≤5%。 2.3勾秧 指机插后茎基部有90℃以上弯曲的秧苗,勾秧率≤4%。 2.4伤秧 指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的秧苗,伤秧率≤4%。 2.5漂秧 插后漂浮在水(泥)面的秧苗,漂秧率≤5%。 2.6全漂 指整秧漂秧,全漂率≤4%。 2.7插倒 指小秧块倒于田中,秧苗叶梢部与泥面接触。插倒率≤4%。 2.8均匀度 指所测各穴秧苗株数与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应≥85%。 3插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1每当应季插秧前,应对插秧机整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按照使用说明书,加油之处必须加油; 3.2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机子各部位的技术状态,如有不正常之处,必须调好,并在各转部位和相对运动配合部位加注机油; 3.3在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机器的技术状态,阻力大,插秧质量下降或各部位工作不正常,应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后,进行调整修复。每工作4~6h,要按要求向各转动部位注油润滑; 3.4每天作业结束后,要将机器擦洗干净,并检查机器各部位有无损坏、变形、螺丝是否有松脱现象,并注好机油; 3.5陆地行走时,要避免碰撞,以免分离针、秧门以其他部件碰坏或变形; 3.6应季作业完毕后,要将机器洗净擦干,涂油防锈,存放于室内干燥处。在机器上不准存放杂物,以免变形或损坏。 4插秧机的操作要点 4.1插秧机可通过各调节手柄来满足一定的农艺要求。调节纵向取秧调节手柄(范围8-17mm),来调整切取秧块的纵向长度,每一档调整1mm,一般为11mm。横向取秧次数调节手柄有20、24、26三个挡位,可调节切取秧块横向长度14mm、11.7mm、10.8mm。株距调节手柄有70、80、90三个挡位(现产品增加到9种株距),对应调节株距14.6cm、13.1cm、11.7cm(现最大株距为24cm)。插秧深度调节手柄可调节四个挡位。 4.2插秧机操作有主离合器、插植离合器、液压控制、左右转向离合器五个控制手柄,通过拉线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插植离合器手柄还具备定位离合器的功能;通过液压按压手柄控制液压泵阀臂的升、降。 4.3当插秧机在第一次装秧或空苗箱补给秧苗时,务必将苗箱移到最左或者最右侧,否则会造成秧门堵塞,造成漏插,甚至损坏机器。放置秧苗时注意不要使秧苗翘出、拱起。机器作业时,随时查看秧苗情况,并在苗箱分割筋上有补给秧苗标志秧苗不到秧苗补给位置之前,应给予补给,否则会减少穴株数。补给秧苗时,注意剩余苗与补给苗面对齐,不必把苗箱左右侧移动。 5插秧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5.1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秧爪如遇到石子、砖头等硬块,或者是因秧针变形而触碰到苗箱或导轨,导致插植臂在运动中阻力增大,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