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及铵盐 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及铵盐 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及铵盐 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及铵盐 教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5.2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2)理解“喷泉"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理;

(3)能够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去检验铵离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效的教学必须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自我需求,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铵盐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1)对“喷泉”实验的理解。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三、教学过程

4.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可以做致冷剂。

3。小结作业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四.板书设计

一、氨气

1、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

(2)氨与氧气反应: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3)氨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

3、氨的用途:制冷剂、制尿素、制硝酸、制纯碱等

二、铵盐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热不稳定性:

(NH4)2CO32NH3↑+CO2↑+H2O NH4Cl NH3↑+HCl↑(2)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装置:固 + 固气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干燥:碱石灰

验满:①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⑴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 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 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防治酸雨的措施 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氧化剂还原剂

谈高中化学与新教材-2019年文档资料

谈高中化学与新教材 就高中化学而言,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考虑大多数人提高化学素质的需要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多数人学了化学用不上或不会用。他们缺乏化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不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密切关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改革化学学术性课程的同时,更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因此,新教材的化学教育目标,不仅限于培养继承传统化学知识技能的人,更包括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为此,高中化学新教材在价值定位上做了几项重要改革: 一、化学与新材料、新技术 材料是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教材在高一教材中介绍了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C60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高二教材中介绍了金属陶瓷、超导材料等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高三教材

中氯碱工业里新型的离子交换膜等。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对新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绪言”中首先介绍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 研究院人员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在Si晶体表面开展原子操纵研究,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教授与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等新科技的介绍。这既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把化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讲明,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化学与能源 能源也是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了能量观点,如,在高一化学第一章里提出如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与社会相关的问题。在卤素中新增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在几种重要金属中增加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在原电池一节介绍了化学电源和新型电池等。化学与能量、能源观点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学生节约能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更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尤其是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增加了一些开放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导学案: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氮及其化合物 1.氮元素概述 (1)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 A族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主要化合价:-3价,-2价,0价,+2价,+3价,+4价,+5价 (4)自然界存在形式:主要以游离状态的N2形式存在,在空气约占78%。2.氮气的相关性质 2.1 氮气的结构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N≡N 2.2 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收集时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 2.3氮气的化学性质 (1)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通常状况下性质很稳定。 (2)还原性(与O2反应): N2+O2==放电==2NO 雷电固氮的原理,光化学烟雾以及硝酸型酸雨的成因(3)弱氧化性(与H2反应):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即人工固氮的方法之一(4)弱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如金属Na、Mg、Al) N2+3Mg==点燃==Mg3N2 【拓展】①Mg3N2+6H2O===3Mg(OH)2+2NH3 反应剧烈 ②Mg在空气中燃烧会得到2中含Mg产物,MgO和Mg3N2。 Mg+CO2==点燃==2MgO+C 2Mg+O2==点燃==2MgO N2+3Mg==点燃==Mg3N2 2.4工业获取 分离液态空气,加压使其变为液态,利用N2和O2的沸点不同,蒸馏分离。2.5 氮的固定 (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 ①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②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2+O2==放电==2NO

③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 ④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化为氨。 2.6 氮气的用途 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2.有关自然界中氮的循环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电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 B.夏天腐烂的蔬菜有毒是因为产生了亚硝酸盐 C.动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时直接变成氮气进入大气 D.合成氨是最主要的人工固氮方式 3.氮的氧化物 2.1 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是酸性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对环境产生一定负效应。 2.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高考化学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城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 x 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待测试样为__(填“酸”或“碱”)性,表示该试样酸碱性的c(H+)或 c(OH-)=___mol·L-1。 (2)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含有SO2和NO x,易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效果非常好。完成下列对烟气脱硝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___)ClO2-+(____)NO+(____)OH-=(____)Cl-+(____)NO3-+______ (3)为减少SO2对环境的污染,常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并将烟气进行处理,吸收其中的SO2。 ①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②以下物质可以用来吸收烟气中SO2的是__(填字母代号)。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4)汽车尾气中NO 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汽车启动时汽缸温度高,汽缸中会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上催化转化器可使CO和N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无毒性的两种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答案】酸 10-4 3 4 4 3 4 2H2O C+H2O CO+H2 ab N2+O22NO 2CO+2NO2CO2+N2 【解析】 【分析】 (1)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 (3)①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 ②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碱性溶液吸收; (4)①汽车启动时汽缸温度高,氮气和氢气在汽缸中会生成NO; ②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上催化转化器可使CO和NO反应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表格数据,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c(K+)+c(Na+)+c(NH4+)-2c(SO42

2019高中政治教材教材变动

《经济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 1、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内容: 原来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现在改为“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4、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 5、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删除“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 第二单元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第三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2。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 3、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P6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5、P6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9、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第四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80:“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修改为“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2、P86:框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2019年新教材高一语文背诵篇目

新教材语文必修1全册背诵内容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一、N 2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N 2的结构 N 2的电子式为 ?N ┇┇N?,结构式为N≡N (1mol N 2中含1mol 的σ键,2mol 的π键).因为N 2分子中的N≡N 键很牢固,所以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N 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注意:N 2与金属Li 在常温下就可直接反应:6Li + N 2 =2Li 3N),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収生化学反应【比如3Mg+N 2 点燃Mg 3N 2、(放电或高温条件下, N 2与O 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N 2 + O 22NO 、(工业合成NH 3的反应原理)N 2+3H 2 2NH 3】 2A.焊接金属使作为保护气;B.液氮用作冷冻剂;C.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氮肥、炸药等;D.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E.防止储粮害虫 4.N 2的化学性质 3Mg+N 2 点燃Mg 3N 2(淡黄色固体)、(放电或高温条件下, N 2与O 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 )N 2 + O 2 2NO 、(工业合成NH 3 的反应原理)N 2+3H 2 2NH 3、6Li + N 2 =2Li 3N 、6Na+N 2点燃2Na 3N 补充:Mg 3N 2+6H 2O=3Mg(OH)2+2NH 3↑ AlN+3H 2O=Al(OH)3+NH 3↑Na 3N+3H 2O=3NaOH+NH 3↑ 拓展点1[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高能固氮 N 2 + O 22NO +3H 2 2NH 321.NO 和NO 22.NO 和NO

拓展点2:鉴别NO 2气体和溴蒸气的方法 法一.用AgNO 3溶液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AgNO 3溶液后振荡,若有浅黄色沉淀物生成,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収生反应Br 2+H 2O=H ++Br -+HBrO,Ag ++Br - =AgBr↓(浅黄色);若加入AgNO 3溶液后振荡,不产生沉淀,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生成的HNO 3不与AgNO 3反应. 法二.用水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水,振荡,若红棕色气体消失,得无色溶液,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若加水振荡后,得到黄色溶液,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溶于水得到黄色的溴水. 法三.用CCl 4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CCl 4,振荡,若CCl 4溶液变为橙红色,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溶于CCl 4得到橙红色溴的CCl 4溶液;若加入CCl 4后,气体和CCl 4均无变化,则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CCl 4不反应. 法四.用裂化汽油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裂化汽油,振荡,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与裂化汽油中的不饱和烃収生加成反应;若加入裂化汽油振荡后,气体和裂化汽油均无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裂化汽油不反应. 法五.增大压强:用注射器抽取红棕色气体,然后将气体迚行加压,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深,则原气体为溴蒸气;若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2NO 2?N 2O 4(无色). 法六.降低温度:将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深并有棕色液体产生,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的沸点比较低,当降低温度时,溴蒸气逐渐液化;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反应2NO 2?N 2O 4(无色)为放热反应,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向生成N 2O 4(无色)的方向移动. 法七.用苯酚的水溶液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苯酚的水溶液,振荡,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与苯酚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若气体颜色变浅,但溶液无明显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 3与苯酚不反应(需有浓硫酸做催化剂). 法八.用苯和铁粉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苯,振荡后,再加入少量铁粉,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収生反应C 6H 6+Br 2 →C 6H 5Br+HBr;若气体和苯均无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苯不反应. 拓展点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 2与NO 、O 2等气体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可依据:3NO 2+H 2O=2HNO 3+NO,利用气体体积差值迚行计算.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 2+O 2+2H 2O =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为: =4:1,恰好完全反应 2 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剩余气体为O 2 2同时通入到水中,由4NO +3O 2+2H 2O =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 =4:3,恰好完全反应 ) O () NO (2V V >4:3,剩余NO <4:3,剩余O 2 (4)NO 、NO 2、O 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水中,可先按(1)求出NO 2与H 2O 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即为NO 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迚行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 或NO 2转化为HNO 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体与O 2混合,O 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 3.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①主要来源:汽车尾气以及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N 2与O 2化合成NO,NO 继续被氧化成NO 2. ②危害:a.形成酸雨(PH<5.6),危害人体健康;b.形成光化学烟雾;c.破坏臭氧层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1、氮气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___________ 固氮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固氮 ___________ > _____ “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举例 2、氮氧化物 (1) 一氧化氮是 一氧化碳类似,也能与人体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有 一氧化氮。 色气体, _。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毒性很大,且与 .结合,致使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 气味的有毒气体, 水,生成硝酸和 NO + 02 ==== __________________ (3)氮氧化物(NO 和NO )的危害: 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破坏臭氧层。 3、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是 色,有 ________ 气味的 性气体, 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所以液氨常作 (2) 氨气的化学性质: ① 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 组成氨水的微粒: ___________ ② 与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 ③ 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N02 + H 20 水, ,氨水显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3 )氨的制法 ① 工业制法: ② 实验室制法 a 反应原理: b 发生装置: c 干燥装置: d 收集装置: e 验满方法:1 与实验室制 用 ________ __________ 气体的装置相同。 ______ 作干燥剂。 ,排空气法。 f 注意事项: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部要放一团棉花。作用是 4、铵盐 铵盐是由 (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 (2 )化学性质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 _______ 色 ________ 体,都 物。 溶于水。 A ①受热分解:NH4HCO3=== △ NH 4CI == 是否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氨气 _ A ②与碱的反应:(NH 4)2SO 4+NaOH === (填“是”或“否”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后层级训练(十六)法治国家新人教版必修3

课后层级训练(十六)法治国家 A级—学考达标练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句话强调( ) A.立法的重要性B.执法的重要性 C.司法的重要性D.守法的重要性 解析:选A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故选A项。 2.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接受信访举报,立案、处分相关违法违纪人员。对此你认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③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④坚持法律至上,任何人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材料主要披露我国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同时还表明我国坚持法律至上,任何个人都不享有“法外特权”,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 3.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下列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②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使我国的各项生活有法可依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 ①错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法律;④说法太绝对,我国法治建设正在进行,法律正在完备之中。 4.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这一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一体系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 ②宪法在这一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2019最新版)人教版高一英语新教材词汇表Welcome Unit 翻译

(2019最新版)人教版高一英语新教材词汇表 Welcome Unit Level 1E -C Translation 1.exchange /?ks?t?e?nd?/ 2. lecture /?lekt??(r)/ 3. registration /?red???stre??n / 4.register/ ?red??st?(r) / 5. sex /seks/ 6. female /?fi:me?l/ 7. male / me?l/ 8. nationality /?n????n?l?ti/ 9. nation / ?ne??n/ 10. designer /d??za?n?(r)/ 11. design / d??za?n / 12. campus / ?k?mp?s / 13. formal / ?f?:ml / 14. anxious / ???k??s / 15. annoyed /??n??d/ 16. annoy /??n??/ 17. frightened /?fra?tnd/ 18. senior /?si:ni?(r)/ senior high school 19. at last 20. outgoing / ?a?tg???? /

21. impression /?m?pre?n/ make an impression 22. impress /?m?pres/ 23. what if 24. guy / ga? / 25. concentrate 26. experiment /?k?sper?m?nt/ 27. leave...alone 28. awkward / ??:kw?d / 29. junior / ?d?u:ni?(r)/ junior high school 30. explore / ?k?spl?:(r)/ 31. confident /?k?nf?d?nt/ 32. confidence /?k?nf?d?ns/ 33. forward / ?f?:w?d / look forward to 34. take notes 35. flash /[fl??/ flash card 36. organise 37. organisation 38. goal / [g??l / 39. strategy /?str?t?d?i/ 40. partner / ?pɑ:tn?(r)/

氮和氮的化合物

第十三讲 氮和氮的化合物 例题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 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稀氨水+酚酞的混合溶液,加热时氨气逸出,导致溶液的红色变浅 分析:氨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出氨气,冷却后,氨气又溶于水。 例题2: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A .3︰1 B .1︰3 C .1︰2 D .2︰1 解析:在3NO 2 + H 2O = 2HNO 3 + NO 中,3 molNO 2中有2mol 失电子,被氧化。 例题3:已知A 、B 、 C 、 D 、 E 五种物质有如图 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若解 题时需要,可作合理假设),且五种物质中均含有A 元 素。若A 为一种气体单质 ① D 的化学式为 , ② D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B →C 的化学方程式 ④ E →C 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① NO 2 ②3NO 2 + H 2O = 2HNO 3 + NO ③ 4NH 3 + 5O 2 = 4NO + 6H 2O ④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一、单项选择题 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 4Cl 、(NH 4)2SO 4、 NaCl 、Na 2SO 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 NaOH 溶液 B AgNO 3溶液 C Ba (OH )2溶液 D BaCl 2溶液 2.将盛有N 2和NO 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 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 的体积比是…………………… ( ) A 1:1 B 1:2 C 1:3 D 3:1 3、下列性质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稳定性:H 2O >NH 3>PH 3 B .酸性:H 3AsO 4> H 3PO 4> HNO 3 C .氧化性:稀 HNO 3>浓 HNO 3 D .还原性:N 2>红磷 4.把a L 含(NH 4)2SO 4和NH 4NO 3的混和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 摩烧碱并加热,恰好将 全部NH 4+转变成NH 3放出;另一份需含c 摩BaCl 2溶液恰能完全沉淀SO 42-,则原溶液 中NO 3-的物质的的浓度是 ( ) A. (2b -4c)/a mol/L B. (b -2c)/a mol/L C. (2b -c)/a mol/L D. (b -4c)/a mol/L 5. (NH 4)2Cr 2O 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NH 4)2Cr 2O 7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 际的是: ( ) A. Cr 2O 3+N 2+H 2O B. CrO 3+N 2+H 2O C. Cr 2O 3+NH 3+H 2O D. CrO 3+NO +H 2O 气球+H 2 D +Cu +H 2O +O 2 +O 2 +O 2 A C E B 催化剂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 硫 (1)硫的存在形式 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石膏(CaSO 4·2H 2O )和芒硝(Na 2SO 4·10H 2O )。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硫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低。 (3)硫的化学性质 ` ①硫的氧化性 a.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 反应:2Na + S == Na 2S 。 b 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如:Fe+S==FeS ;2Cu+S==Cu 2S 。 c 硫蒸气与H 2的反应:H 2+S==H 2 S 。 ②硫的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 2=====SO 2 ③硫与碱反应 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3S+6NaOH==2Na 2S+Na 2SO 3+3H 2O 。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 的氧化性比Cl 2弱。 ②不管O 2多少,S 只能被氧化为SO 2。因为把SO 2氧化为SO 3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 。 2. 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 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SO 2↑ Cu+2H 2SO 4(浓)==CuSO 4+H 2O+SO 2↑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 2。 (3)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探究:SO 2的化学性质 △ △ △ △ ~ △ △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一)教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1、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破坏这种 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2)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三、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1、氮的氧化物简介 2、NO、NO2的性质、制法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②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因此反应在

______下进行,故通常“纯净”的NO 2或 N 2O 4并___纯。 ③NO 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O 2和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硝酸工业用NaOH 吸收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 2;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______。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原理:2NO+O 2 =2NO 2 ………① 3NO 2+H 2O =2HNO 3 + NO ………② ① x 3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 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NO 2的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②实验室制取N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典题解悟 【例1】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下列过程中,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最终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 ( ) A .工业合成氨 B .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 C .动物尸体腐烂 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E .盛夏时节,雷雨肥田,植物茂盛 【解析】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3H 2 + N 2 2NH 3 ,硝化细菌的硝化 过程是将氨或铵盐转化成硝酸盐;动物尸体腐烂是从高分子有机氮到小分子有机氮的过程;豆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18法治社会部编版第三册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法治社会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近来,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针对网络上一些民众对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 A.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B.公民应珍惜和正确对待最基本政治权利 C.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这一有效手段作用 D.应适当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 A[材料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A符合题意;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与材料无关;C 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D“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这一说法错误。] 2.为保护、拯救珍贵濒临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十余年来因非法捕猎珍惜动物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 A.人类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不得伤害自然界的任何动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遵守法律 D.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养 D[消灭害虫,保护益虫,A错误;一般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B错误;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C错误。] 3.“时代楷模”李培斌是山西省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他长期战斗在司法调解岗位上,调解矛盾纠纷数千起,化解群体性事件上百起,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李培斌的做法( ) A.积极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B.增强了人民不断进取的意识 C.积极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D.化解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切矛盾 C[李培斌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爱岗敬业,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积极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C正确,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与民主权利无关;材料中没有体现B;D 错误。] 4.党中央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人应采取一切手段谋取可以得到的利益

2020年-2019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2019年5月9日,新教材正式发布!新版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自 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 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 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 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三科 语文 新版教材语文必修共两本,分为上下册,如下图: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占比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迹入选。 新版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女》均被选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共5册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 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据悉,高中语文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比,总册数上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其中包括22个以课文为核心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板块。 温儒敏特别指出,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 课文选材上体现了革命文化。其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哦,香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此外,教材也选入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 编排体例变化:旧教材的单元是以年代和文章体例来区分,新教材的单元主要以表达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来区分。 政治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镁铝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宜阳县实验中学 2011年高考一轮镁铝及其化合物 1.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ˉ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 C、AlO2ˉ D、Al3+和Al(OH)3 2.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Al B.Mg C.Fe D.Zn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 Tl3++ 2Ag ==Tl+ +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 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能形成+3价和+1的化合物D.Tl+ 的还原性比Ag强 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5.向一定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这种物质是 A.MgS04 B.NaAl02 C.A1C13D.FeCl3 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7.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