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练习题1 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练习题1 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练习题1 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练习题1 离线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2、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3、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5、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

7、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机械与有意维度和接受与发现维度将学习分为:(1)机械的接受学习,(2)机械的发现学习,(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4)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四种典型的类型。在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和发现与接受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如有指的发现学习。

8、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9、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心理学的一种观点:主张心理学理论只能借由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才能获得。

10、系列学习: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呈现的刺激材料的顺序不变,要求被试将学习材料原封不动依次回忆出来。

11、强化: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

12、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13、情境认知论:关于人类认知学习的一种哲学认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人类社会实践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

14、学习社团:也称为学习共同体。指人们在一起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实践团体。

15、认知学徒制: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认知学徒制则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认知领域知识和技能。

16、情境支持的教学:又译抛锚式教学,使学生沉浸在真空的社会情境中的教学。

17、知识: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

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18、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19、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20、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21、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arguments)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22、脚本: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23、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24、下位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25、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26、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

27、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由控制流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28、概念: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29、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30、概念形成: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者从概念的具体例子中概括出概念的关键特征,涉及概括和分化两个认知过程。

31、认知策略:智慧技能的一个用于对内调控的亚类,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32、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它策略运用的策略。

33、问题: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4、功能固着: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思考僵化现象。

35、问题表征:问题解决的步骤之一,指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操作。

36、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问题解决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先根据一定标准选择专家和新手,而后给他们呈现专门领域的问题并观察记录他们的表现,最后对专家与新手的表现进行分析,找出专家不同于新手的地方。

37、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实质是问题解决。

38、心理定势:也称心向,指个体经由学习而积累起来的习惯倾向。它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既起积极作用,也起消极作用。

39、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0、特殊迁移:布鲁纳划分的迁移类型,指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其迁移的范围小。

41、迁移的产生式理论:安德森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认为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42、认知结构变量:奥苏伯尔区分了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特征,指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原有知识的巩固性及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43、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为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具体地说,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44、图式: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指行为和思维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

45、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46、内化: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外部操作的内部重构,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实是内化了的社会关系。

47、学习准备:又称“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48、能力倾向:描述学生个别差异的一个概念,指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历史并随后影响从教学中学习的初始状态,一般涉及认知、意动、情感及相关知识技能上的先前差异。但也有人认为是指个体具有的一般的和特殊的潜在能力。

49、智力: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50、智商: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之分。比率智商指被测验者通过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离差智商指将个体的测验得分与其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作比较,将其在该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作为智商。

51、场独立性:一种认知方式,指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52、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

53、适应性教学:通过改变教学的形式以适合个别学生的特点与需要的教学。

54、动机: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55、学习动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56、内源性动机:源于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57、外源性动机: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58、需要层次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满足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

59、外部奖励的隐蔽性动机:对原来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因不适当外在奖励而损害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60、遵从: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61、差别能力:与出色解决特定问题有关的能力,如言语流利、数字推理、视觉形象的记忆、空间定位等。

62、双重编码理论:佩维奥提出的编码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具有两个在功能和结构上均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加工、储存信息的认知系统——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言语系统用于加工言语信息,产生言语反应;表象系统用于加工非言语的、物体或事件的信息,形成事物的心理表象。

63、关联认知负荷:是由教学活动施加的心理负荷,这种负荷通常与动机和兴趣有关,因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64、冗余效应:单凭一种呈现方式就足以传达的信息,如果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同时呈现,学习者就会将冗余的信息同时进行加工,导致认知负荷增加,影响学习效果。

65、注意分散效应:学习者同时注意两个或更多信息来源,会使工作记忆的负荷加重,导致注意产生分散,降低学习质量。

66、教学论:以研究教学规律为对象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教学任务(目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形式、评价等。

67、习得的性能:加涅的术语,泛指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与倾向的变化。

68、教学过程模式:概括地反映教学的一般过程或步骤的模型,多用流程图表示。

69、教育目标分类学: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系统。据该分类系统,教学目标被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又分若干认知过程或内化水平。

70、“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本书第一作者提出的教学论。强调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产生不同结果,需要不同的条件。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类型分析进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

71、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系统计划教学的各种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的,包括目标设置、教材开发、测量评价、工具开发和教学策略的开发等。狭义的教学设计指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

72、任务分析: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学生的起点状态。

73、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的目标陈述技术,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74、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系统教学设计。

二、填空

1、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2、桑代克于1903 年所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四大块(1)学生与教师、(2)学习理论及其运用、(3)各种类型的学习和(4)教学心理。

4、美国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描述为(1)单向道、(2)死胡同、(3)双通道。

5、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三部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7、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行为的变化。

8、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9、心理学家一半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1)认知、(2)情感、(3)动作技能。

10、学习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中水平:(1)哲学与经验总结、(2)心理与行为、(3)生物学与神经生理。

11、条件反应的两大范型是(1)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条件反应。

12、桑代克提出的效果律是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

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13、从后期的观点来看,桑代克早年所做得饿猫学会逃出迷笼实验,是为条件反应学习实验,猫的行为不必用效果律解释,二是可以用操作,强化原理解释。

14、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强化”指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的无条件刺激。

15、在斯金纳条件反射中,“强化”指在适当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16、人类联想学习研究的三种基本范型是(1)系列学习、(2)配对联想学习、(3)自由回忆学习。

17、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18、在心理学史上艾宾浩斯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桑代克首次用动物做被试研究动物联想学习的规律。

19、学习的S----R联结观强调学习是尝试错误过程。与此相对的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是顿悟过程。

20、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21、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由两个成分构成,第一个成分是关系,第二个成分是

论题。

22、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可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全过程分成习得阶段、巩固阶段、提取和运用阶段三个阶段。

2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表征和储存。

24、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25、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认为,程序性知识在人脑中以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方式表征和储存。

26、根据一般与特殊维度,可以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和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两类。

27、加涅将智慧技能由低到高分成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四类。

28、概念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也是程序性知识知识的核心成分。

29、智慧技能是指个体有可能通过语言、数字之类的符号来对环境做出反应与描述的性能。

30、智慧技能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要指学习者事先具备的相关原有知识,其外部条件主要是例证与练习的选择与呈现,言语指导与反馈。。

31、具体概念的学习一般是通过概念形成方式进行的。

32、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可以用上位学习同化模式解释。

33、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34、认知策略不同于一般智慧技能的地方是认知策略指向的对象是学习者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

35、认知策略可经由学习者的独立的发现和有指导的发现两种方式习得。

36、影响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动机水平、学生的反省认知发展水平、学生所持有的认识论信念。

37、根据问题解决的早期行为主义观,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学习也称解决问题。

38、奥苏伯尔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四阶段是(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检验。

39、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一般把解决问题分为(1)问题表征、(2)设计解题计划、(3)

执行解题计划、(4)监控几个过程。

40、问题表征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类型是陈述性知识;问题的计划与监控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类型是策略性知识;解题计划执行主要需要的知识类型是程序性知识。

41、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作文构思主要依靠策略性知识;作文表达主要依靠

程序性知识;作文修改主要依靠反省认知知识。

42、图式是人脑对事物或事件一般特征的概括的概括。

43、促进创新性学习的策略有任务补充策略、拓展策略、概念组合策略、抽象策略、建构策略。

44、奥苏伯尔提出的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1)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2)原有知识的巩固性、(3)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45、学习迁移实验一般经过如下四步:(1)建立等组,(2)进行教学处理,(3)测量与比较两组的学习结果,(4)得出结论。

46、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是由加涅提出的,其划分依据是原有知识在新情境中应用的难度和结果。

47、当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时,这种影响被称为负,前摄迁移。

48、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导致先后两项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

49、关于迁移的最古老的理论是形式训练说,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50、桑代克的迁移理论是针对历史上的形式训练迁移理论提出的,其历史贡献是否定了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51、奥苏伯尔提出,人的认知组织的两条原则是(1)不断分化,(2)综合贯通。他们也应成为教材组织的两条原则。

52、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53、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认为,认知发展其实可归结为知识的发展。

54、凯斯认为,工作记忆能力由操作空间和短时储存空间组成。

55、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其实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5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图式的发展。

57、布鲁纳提出的儿童认知表征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动作式表征、图象式表征和符号式表征。

58、乔纳森和布拉伯斯基指出,能力倾向具体包括心理能力(即智力),认知与学习方式,人格,原有知识四种个人变量。

59、斯滕伯格认为,智力由反省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三种成分构成。

60、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最初是威特金研究发现的。

61、皮连生提出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三个重要个别差异变量是学习动机,原有知识,IQ水平。

62、阿特金森区分了成就动机的两种不同倾向(1)力求成功的需要;(2)力求避免失败的需要。

63、维纳提出的归因模式中,强调的四个因素是(1)努力、(2)能力、(3)任务难度、

(4)运气。

64、按照行为动力来源,不同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大类。

65、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中等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66、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与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为情感基本特征的相互联系。

67、李皮特和怀特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在保持和扩大友善的师生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民主型领导方式效果最佳。

68、我国学者通常将课堂气氛分为消极的,积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

69、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角色地位和权利义务均不确定的群体是

非正式同班群体。

70、影响学生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包括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

71、个体是否遵从同伴群体,常受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与群体成员身份的比较因素影响。

72、个体结群和遵从是出于安全需要以及归属和被同伴认可,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和对他人的信任。

73、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智力主要表现在言语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差别能力上。

74、影响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家庭因素有营养状况,早期发育环境中信息刺激的丰富程度,实践、动手的机会,早期教育开始的时间。

75、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特点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组织超文本化,信息传递即时性,信息资源开放性,人机交互性。

76、佩维奥认为,学习者对多媒体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机制包括表征,联合加工,相关加工三个过程。

77、描述图标的文字整合到图表中,这可以避免注意分散效应。

78、科学取向教学论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观点是学有定律,教有优法。

79、哲学取向教学论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观点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80、加涅提出的任务分析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是教师和教学设计者应对作为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类型学习规律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最后根据每类学习结果的不同性质进行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81、布鲁纳指出学习论语教学论的区别是学习论是描述式的,教学论是处方式的。

82、影响学生学习的三个重要内部条件是学习动机,智商分数,原有知识技能。

83、2001年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认知过程两个维度。

84、传统教育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取向教学论和教师经验。

85、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科学和科学取向教学论。

86、克服目标含糊性的三种目标陈述技术是行为目标,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

87、写出行为目标的三个条件是说明教学后出现的行为表现,规定行为产生的条件,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88、教师课堂设计的主要环节是目标设置与陈述,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策略的选

择与开发,开发测验与评价工具。

89、加涅教学目标陈述中的五个成分是(1)行为产生的情境;(2)习得的性能动词;(3)

行动动词;(4)学习的对象;(5)工具和限制条件。

三、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1 。

(1)学习心理学(2)人格心理学(3)不同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2、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 3 。

(1)同化论(2)信息加工理论(3)知识分类理论(4)解决问题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4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末(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4、教学实验过程与教学设计的共同点是 4 。

(1)调查研究(2)发展规律(3)验证假设(4)解决问题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2 4 。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3 。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7、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1 。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8、婴幼儿在与承认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2 。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9、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 。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10、桑代克的准备率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1 相一致。

(1)动机原理(2)强化原理(3)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4)成熟概念11、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 4 。

(1)人工饲养的黑猩猩(2)所有野生的黑猩猩(3)所有灵长类(4)个别野生黑猩猩

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 1 实验结果得出的。

(1)系列学习(2)联想学习(3)自由回忆学习(4)S-R学习

13、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2 。

(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2)信息加工理论(3)皮亚杰理论(4)激进建构主义观

14、主张“知识是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属于 3 。

(1)社会建构主义观(2)信息加工理论(3)激进建构主义观(4)奥苏伯尔的理论

15、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3 。

(1)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2)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3)反应与强化出现的前后;(4)在每次反应后是否给予了强化

16、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1 。

(1)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2)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3)反应和强化出现的前后(3)在每次反应后是否给予强化。

17、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科恩那个的解释是1 。

(1)双编码理论(2)加工深度说(3)图式理论(4)知识分类学习论

18、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概念在外延上与 3 概念对应。

(1)智力(2)习得的认知能力(3)习得的认知能力与动作技能(4)认知技能19、儿童在看动画片时,看到上面的情节可推知下面的情节发展。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这种能力的适当解释是 4 。

(1)儿童观察力强(2)思维的逻辑性(3)儿童想象能力发展快(4)儿童头脑中储存了相关情节的脚本。

20、生物课上教室在黑板上画出血液、内环境、红细胞、白细胞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引发和促进学生 2 的认知过程。

(1)选择(2)组织(3)整合(4)精加工

21、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 2 模式进行教学。

(1)上位学习(2)下位学习(3)并列学习(4)发现学习

22、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3 。

(1)上位学习;(2)下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4)派生学习

2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旨在促进哪种认知过程 2 。

(1)选择(2)组织(3)整合(4)精加工

24、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你 3 。

(1)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2)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3)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4)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取知识25、具体概念的最适当学习方法是 2 4 。

(1)下定义;(2)接受学习;(3)发现学习(4)模仿学习

26、下列代表概念的词是 1 4 。

(1)天安门(2)地铁(3)地球(4)高尔夫球

27、下列名称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有 2 3 。

(1)苏州(2)长安街(3)人民广场(4)纽约

28、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效果律的正例是” 3 。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得寸进尺(3)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4)吃小亏占大便宜

29、程序的最合适的学习方式是 4 。

(1)下定义(2)发现学习(3)模仿学习(4)探究学习

30、加涅智慧技能层次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1 。

(1)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2)八认知策略看成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3)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4)阐明了不同类型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

31、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2 。

(1)练习对智慧技能的学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2)在概念同化中学生进行的是机械背诵学习;

(3)程序的学习可由学习者的自主探究而获得;

(4)学生接触了概念的很多例子后,就会习得相应的概念。

32、历史教师告诉学生,记忆历史年代时,可先记住某个熟悉的年代,而后再通过在该年代上增减数字来记住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某个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方法不可行。对该生行为最适宜的解释是 3 。

(1)该生具有叛逆精神;(2)该生具有运用策略的元认知意识;(3)该生会使用记忆策略;(4)该生不喜欢历史。

33、下列有关认知策略学习的论断正确的是 4 。

(1)认知策略不能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发现习得;(2)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与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没有区别;(3)认知策略应在具体的内容领域习得;

(4)教师为学生示范认知策略以后学生自己应负责对策略应用的练习。

34、儿童遇到熟悉材料时能应用分类易基策略,在遇到陌生材料时,却不能应用该策略。这说明儿童的策略应用受 4 制约。

(1)思维能力(2)元认知(3)年龄(4)相关知识

35、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4 。(1)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2)开展学习竞赛;

(3)使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4)使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6、学生在参观访问或开展其他户外活动后写作文,尽管教师做了写作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然像报流水账。这个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儿童缺乏 1 。

(1)生活体验;(2)观察力(3)思维灵活性(4)写作策略

37、有一种化概念关系图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 3 。

(1)促进语义编码的认知策略(2)是一种元认知策略

(3)是一种教学策略;(4)是个体的一种认识论信念。

38、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2 。(1)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2)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3)他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4)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39、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层理解的决定因素是 4 。(1)思维的深刻性(2)认知结构中梯形图式的储存和激活;

(3)深刻的洞察力(4)思维的灵活性

40、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类型知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原理,低年级儿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是 4 。

(1)发展作文构思能力(2)通过作文修改以发展反省认知能力;

(3)丰富儿童生活经验(4)形成正确应用词、举得基本技能并丰富其生活经验。

41、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3 。

(1)专家具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2)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3)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4)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42、研究表明,象棋专家看一个棋盘,看5秒,能记住20多个子,而非专家看5秒只能记4----5个子。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1 3 。

(1)专家有敏锐的观察力;(2)专家有敏锐记忆力;

(3)专家储存了大量有关知觉模式;(4)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43、初入学儿童在学习8+5=?这样的问题时,应用凑10策略,即先把5分成2和3.2+8=10,10+3=13。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4 。

(1)专门领域解题策略;(2)非专门领域解题策略;

(3)可以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策略;(4)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策略。

44、下列不属于创新相关的个性特征的是 1 。

(1)冲动性(2)冒险性(3)独立性(4)乐群性(5)自我决定45、贾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 2 。

(1)智力技能总规则的迁移;(2)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3)动作技能的迁移(4)认知策略的迁移

46、“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4 。

(1)纵向迁移(2)侧向迁移(3)特殊迁移(4)学会学习

47、根据近100年来迁移研究的结果,下面说法更有科学依据的是 1 。

(1)如数学、计算机之类的学科能更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

(2)汉字比其他文字更适合开发儿童的智力;

(3)单独设思维训练课时发展智力的捷径;

(4)通过广义知识教学可以全面发展认知能力。

48、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表明,影响儿童将习得的策略应用于新情境并促进新的学习的重要条件是 4 。

(1)儿童对所学习的策略的效用的意识程度;

(2)训练中儿童是否感到有趣;

(3)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4)儿童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49、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呢刚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4 。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50、如果某学生在从事心学习时已具备了准备状态,这就意味着 3 。

(1)他原有的知识水平适合新学习;(2)他原有的心里发展水平适合新学习

(3)他的学习在实践、经历的消耗上经济合理;(4)上述论断都对

51、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4 。

(1)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强调社会性互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2)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会在所有任务的完成上表现出具体运算思维;

(3)并非所有初中生都能进行科学研究;

(4)人际间的社会关系能直接内化为高级心理机制。

52、学生的原有知识这一特征在史密斯和雷根的学生特征分类体系中属于 2 。(1)稳定的相似特征(2)稳定的差异特征

(3)变化的相似特征;(4)变化的差异特征。

53、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1 。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4)有意义学习54、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3 。

(1)数学(2)历史学(3)教育学(4)有意义学习55、适应性教学最求的目的应该是 1 。

(1)加大学生间的个别差异(2)缩小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3)促进学生进步(4)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56、下列有关掌握学习的论断错误的是 3 。

(1)掌握学习要求80-90%的学生达到掌握水平;

(2)在掌握学习中,学生达到同样标准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不同。

(3)掌握学习也是一种累积性的学习;

(4)掌握学习最终会加大学生间的差异。

57、适应学生智力水平差异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是 2 。

(1)留级或跳级(2)分校(3)班内分组(4)同质分班58、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4 。

(1)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2)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3)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4)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59、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3 。

(1)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2)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3)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4)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60、下面说法代表内控特征的是 4 。

(1)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2)我从来不管老师怎样评分

(3)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4)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61、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1 。

(1)学习方法;(2)学习动机;(3)学习习惯;(4)动机与方法的结合62、学生喜欢某老师,随之也喜欢该老师上的课,并取得较好成绩。这一现象适宜用解释 1 。

(1)态度中的情感迁移;(2)学习兴趣;(3)态度;(4)强化说

63、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2 。

(1)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2)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3)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4)青少年偷偷抽烟

6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随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1

(1)民主型(2)放任自流型(3)仁慈专断型(4)强硬专断性

65、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2 。

(1)职业态度(2)宽容(3)敏感性和移情理解(4)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66、在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控制的认知负荷是 2 3 。(1)内部认知负荷(2)外部认知负荷(3)关联认知负荷

67、多媒体设计中运用个性化原理指用 1 2 表述文本材料。

(1)第一人称(2)第二人称(3)第三人称

68、下列多媒体设计方式最可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是 2 。

(1)文本+图片(2)图片+言语解说(3)文本+言语解说(4)文本+图片+言语解说

69、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依据是 3 。

(1)行为主义(2)社会认知论(3)认知结构论(4)人本主义理论70、对科学取向教学论形成做出最大贡献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2 。

(1)奥苏伯尔(2)加涅(3)布鲁纳(4)布卢姆

71、心理测量所测得的智力是 3 素质。

(1)不受教育影响的素质(2)易受影响的素质

(3)发展形成的素质(4)通过学习形成的素质

72、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1 。

(1)学生学习的结果;(2)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3)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73、“据人物分析决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 3 。

(1)认知发展理论(2)同化论(3)学习类型理论(4)个性差异理论7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是 3 。(1)行为目标;(2)认知行动结合目标;(3)含糊的目标;(4)情感与行为结合的目标。

75、反映掌握定义型概念的性能动词是 3 。

(1)辨别(2)理解(3)分类(4)识别

76、反映掌握高级规则的性能动词是 1 。

(1)生成(2)运用(3)分析(4)思维

77、下列适合描述态度目标的行动动词是 4 。

(1)认可(2)讨厌(3)尊重(4)朗诵

78、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 4 。

(1)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学;(2)分析学习的条件;

(3)开发科学培训方案;(4)根据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79、如果教学目标是智慧技能,在有现成的文字教材条件下,对中学生而言,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4 。

(1)自学;(2)讲授法(3)指导发现法;(4)精讲加变式练习

四、论述题

1、试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首先确定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依据。第一,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第二,明确与邻近学科的区分;第三,体现本学科的水平。根据第一原则,因为教育心理学时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二级科学,其对象的定义应反映本学科的特殊性,否则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第二条原则,它应与同样来自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其他二级学科相区分。根据第三条原则,随着教育学、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新的分支学科出现,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定义也应适当调整。

再次,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第一,宽泛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其缺点是其研究对象难以与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相区分,如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学习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宽泛地定义为“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二,非宽泛定义,即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探索”。

在非宽泛定义中,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2、试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分类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意义。

人类的学习室及其复杂的,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学家研究的学习只是十分复杂的学习现象的摸个侧面或某个局部,绝不能以偏概全。用这些局限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学习现象,这种认识对教学论研究的启示是:如果人们想利用学习论原理来改进教学则首先必须注意研究学习的类型。因此产生了一种被称为任务分析教学论的教学论思想。

3、以人物为线索,比较早期学习理论中认知观与行为观的主要分歧。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behaviorism),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John B.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的主张,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

(1) 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 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合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 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4) 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的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去揭示人的学习心理发展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具体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4、比较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与情境认知理论在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等方面的观点的差异,并作出适当评价。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以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而教学过程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教学就是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试图纠正刺激反应和符号学说的失误。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

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的新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加涅信息加工论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八个阶段组成的。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

5、阐述陈述性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那些教学手段引发和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过程。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一般把知识的学习称作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 知识的理解,又称知识的领会。(2) 知识的保持,又称知识的巩固。(3) 知识的应用。

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是学习者把输入的信息同认知结构(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相联系,从而建构事物的意义并把它纳入认知结构(长时记忆)中的过程。

关于陈述性知识理解的过程和内部机制,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奥苏伯尔的意义同化模式

和威特罗克的意义生成模式。

它的内部学习过程:第一,选择性注意与知觉。

第二,在知觉的信息与长时记忆的有关方面之间建立联系。

第三,以各种形式评估暂时建构的意义,并将合理的、有用的、明智的意义(包括原有观念的重新组合)纳入长时记忆中。

三、陈述性知识的保持

四、陈述性知识的提取

提取就是从记忆库中把所需的知识寻找(即检索)出来,这是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目的所在。

6、请指出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主要形式和研究依据。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意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

7、试述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型中的知识类型及其作用。

该模型不仅论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而且提出了“问题背景”知识、“推理规则”和“策略”等不同类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这一观点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解决问题过程包括表征问题、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和监控这样四步。

8、根据下列要点对当代的几个迁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1)迁移的实质;(2)理论基础;(3)实验依据;(4)教学含义。

迁移的实质

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迁移不仅发生于同一类型的学习或经验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之间。比如,词汇知识的学习将促进阅读技能的形成,阅读技能的掌握也促进个体获得更多的词汇。所以,迁移表明了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理论基础:由于迁移在学习和教学中非常重要,历来各种学习理论都不能不涉及有关迁移的问题,教育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研究学习迁移的问题,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才能有助于学习的迁移,等等,试图揭示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但从理论上对迁移进行系统的解释和研究却仅仅始于18世纪中叶,这之后,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出发,根据不同的实验与研究,对迁移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

9、比较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异同。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是20世纪两位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开辟了研究儿童个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两条线路。二人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儿童发展,并且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两种理论研究都使用了辩证法,这一共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辩证逻辑不仅是两种理论相似性的源泉,而且是两者相互通约的基础。两位大师共同认识到,人类心理的产生与社会、自然界、实践活动是不可分的,发展是发生在真实的、整体的、情景化的自我运动系统中的必然变化,只能从相互联系中而不是孤立地理解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辩证方法的使用使两种理论站在了一起,明显不同于西方多数心理学理论。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哲学背景的差异:皮亚杰理论具有“康德主义”特征,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不仅其整个理论框架是康德式的,而且它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康德意义上的概念或“范畴”的发生和发展。而维果茨基在哲学上主要受到狄尔太以历史和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科学”观念的影响。

其次,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的观点不同,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与成人不同。因而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结构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材料要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特点的形式呈现;教学不能超越发展,它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对此维果茨基则有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教学在依据儿童已有认知结构的同时,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不只是适应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第三,对成人及同伴作用的观点不同,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强调社会交往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和更善于思考、思维水平更高的人的交往活动中发展的,比如父母、教师、同伴等。这些人作为指导者和教师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他认为儿童需要引导和帮助,维果茨基尤其重视家长、教师及其他成人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由此他比其他理论家更关注于指导性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交往产生不平衡状态———认知冲突,来促进自身发展变化的,最有效的交往应该是发生在同伴之间,因为同伴之间的认知水平相似,能彼此提出异议。因而他十分注重儿童的自主活动,他认为教师应为儿童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儿童自己主动地探索学习。

10、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约束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而中小学生的厌学现象主要也是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新课程方案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将会使我们的教师生涯更富有成果。同时,它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减少学生的失败和退步。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谈谈自己的几点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放手让学生操作、演示,切实地掌握知识的策略

把学生带人学习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但光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数学定义中的术语较多,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术语,这就给理解定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些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抓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演示.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组织课堂教学层次序列的策略

以旧引新,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一题多变,分步设置障碍,循序渐进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讲授的同时辅之以活动同样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

4、调控反馈信息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控制作业难度的策略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发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还发现,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控制作业难度,保持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6、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的策略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其在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可以由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相互竞争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11、论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才的第一驿站,因此家庭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青少年是否健康成长。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所有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以及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庭长者尤其是父母在与子女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一种行为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青少年的个性成长做出区分。目前,在我们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种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和民主型。

1、娇纵型: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骄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小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则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2、支配型: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在生活方面,他们对子女无微不至,而在学习方面,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3、专制型: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式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孩子易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4、放任型: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便构成了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5、冲突型: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便构成

了冲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总之,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良好的教养态度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向着积极主动地、友好安定的方向发展;而错误的教养态度会导致他们向着攻击性、反抗性等消极的方向发展。

12、论述多媒体原则。

所谓多媒体原则是指学习词语和画面组成的呈现内容。比学习只有词语的呈现内容效果更好。其理论基础是当词语和图像同时呈现时学习者就有机会形成言语和图像心理模式。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而单纯使用词语或图像只能建立一种心理模型。且言语和图像心理模型之间无法建立联系。

13、举实例说明“学有定律,教有优法”的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观。

“教有法而无定法”是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概念”,缺少反思和确证,长期起主导作用的哲学教学论的引导以及以教为要点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其认识来源,结果导致教学方法选择的随意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低下。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价值观、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结构体系,应该建立在把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分类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基础之上。反思“教有法而无定法”,构建“学有规律,教有优法”的教学方法观是重建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1.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这就特别要求教师具有善待孩子的专业伦理,具有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人才观,能够始终如一地、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鼓励性培养的环境,激励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并从中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专业伦理、教育专业素养的特殊要求。

2.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教学技能技巧方面的更高要求。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远远大于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因为喜欢这位教师,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因为喜欢教师某堂课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由此,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3.根据学生潜在的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通识、通才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求成为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成为儿童教育的专家。

4.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的外显性程度较高,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教育、心理素养方面的更高要求。

5.根据学生自控性差的特点,对教师的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保健等全方位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活泼好动,班级教育活动要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师在组织班级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设计,而且还要求身体力行,会唱、会跳、会画。

法理学离线作业 (2)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法理学》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编法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法学 2.法学体系 3.法理学 4.法 二、简答题 1. 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哪几种? 2. 法的社会规范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法具有的国家强制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编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法系 2.法律移植 3.大陆法系

4. 英美法系 第三编法的本体 一、名词解释 1. 权利规则 2. 法律概念 3. 法律原则 4. 成文法 5. 社会法 6.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7. 法律部门 8. 公法 9. 法律体系 10.法律渊源 11.法的溯及力 12.权利能力 13.权利 14.法律关系 15.法律事实 16.违法行为 17.法律行为 18.积极行为

19.要式行为 20.过错责任 21.法律责任 22.法律程序 23.正当程序 二、简答题 1. 简述法的特征。 2 .法律规范有哪些局限性? 3. 法律原则有哪些特征? 4. 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与作用。 5. 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6. 简述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 7. 如何区别民法、商法与经济法三个法律部门? 8. 如何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是现代法律调整的核心? 9. 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0. 试比较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异同。 11. 简述法律责任对于法律实施的意义。 12.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法律责任的免除有哪些条件与情况? 13. 简述法律责任的特点。 14. 试述法律责任于法律制裁的关系。 15. 正当程序对于法治的普遍意义有哪些? 16. 为什么说法律程序具有相对独立的?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1

一、名词解释 准备状态 最近发展区 二、填空题 1.发展是研究人从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变化。 2.童年期是指()岁。 3.()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是考教师所给与的支持和指导, 这是一种教学模式。 4.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表现的行为或思维的牧师,即()。 5.当旧有的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儿童或许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改 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么?( ) 6.婴儿对滚入床下看不到的皮球,会继续寻找。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 三、单选题 7.皮亚杰认为婴幼儿早期对世界的认识最早来源于什么?( ) A.动作 B. 视觉 C. 声音 D. 感觉 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A.以自我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维 D.运算思维 9.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 已经具备了( )。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10. 4.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儿童能够做到这种 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1.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 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 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13.个体运用已有的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以加强和丰富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 么?( )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不平衡 14.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 发展危机。比如6~12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 )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15.童年期是指()年龄阶段 A. 11、12-14-15岁 B. 13、14-15、16岁 C. 6、7岁-11、12岁 D. 12、13岁--18岁 16.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 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和互补的协调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商法作业及答案

作业Ⅰ 一、名词解释 1、商事关系 答:就是一定社会中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 2、商人 答:商人是指以一定的自身或社会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为工具获取利润并附有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3、商行为 答:是指商主体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商事法律关系的经营性行为。 4、商号 答:又称商事名称、商业名称,它是指商主体在从事商行为时所使用的名称,即商主体在商事交易中为法律行为时,用以署名或让其代理人用其与他人进行商事交往的名称。 二、简答题 1、如何认识商法和民法的关系? 答: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是商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得问题之一,也最易引起理论争议,它是商法的独立性之关键所在。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表现在: (1)民法与商法是调整民商事行为的法律; (2)民法与商法都属于私法范畴; (3)民法作为基本法或普通法,调整的范围广泛,它适用于各类民事主体过实施的民事行为。商法调整的范围有限,仅适用于商人所从事的商行为。 2、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如何? 答:(1)从广义上看,经济法是调整社会全部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部分,被经济法所兼容。 (2)从狭义上看,经济法是体现国家权力对经济交易行为予以敢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在调整对象上,商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对行政机关的调整也主要局限于商事管理机关的商事管理行为。经济法则不仅调整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且调整国家及其代表机构。第二,在调整方法上,商法注重维持私法中传统的“意思自治原则”,经济法则信守“国家统治原则”。第三,在法律属性上,商法是以平等主体为本位的私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经济法则是以国家为本位的公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第四,在体系构成上,商法以商主体、商行为、公司法等为内容;经济法则以价格、金融、税收等为内容。

浙大远程英语2在线作业

英语(2)第1次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题 1. In considering people for jobs, we give ________ to those with some experience. A conference B review C preference D apology 正确答案:C 2.They are preparing for war on a large ________. A bank B size C degree D scale 正确答案:D 3.There was nothing in the letter of ________ importance. A peculiar B necessary C basic D particular 正确答案:D 4.I’m surprised by the sense of ________ he has with children. A easiness B ease C rest D alarm 正确答案:B 5.Schools in the north tend to be better equipped, ________ schools in the south are relatively poor. A which B as C for D while 正确答案:D 6. I really hope to discuss and ________ the problems with you. A explain B explore C experience D export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浙大远程《法律基础》课程2018年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法律制定的概念及程序? 答: 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基本法律和法律的活动。 法律制定的流程: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认可、修改或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狭义的立法程序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广义的立法程序包括一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全国各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等。 2.简述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答: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政治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的特征: 1、现代概念中宪法是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它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拥有最高的地位,因此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规定的事项主要有国家政治架构,政府组成与职能,权力制衡模式和公民的权利等。 3、宪法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部权利宣言书。

浙大远程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

2017浙大远程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 窗体顶端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 1.【第1章】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 财务管理 B 信息管理 C 人力资源管理 D 战略管理 正确答案:D 2.【第1章】DSS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 A 决策支持系统 B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C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D 管理决策系统 正确答案:A 3.【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所说的“环境”具体指的是()。 A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 B 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 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 D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正确答案:C 4.【第1章】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A 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 B 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 厂级、处级、科级 D 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正确答案:D 5.【第1章】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的问题。 A 结构化 B 半结构化 C 非结构化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A 6.【第1章】EDPS是以下哪个术语的简称?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C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D 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 7.【第1章】()反映了某个企业、组织或部门所涉及的数据本身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数据之间的联系。 A 数据库 B 数据文件(表)

C 文件系统 D 数据结构 正确答案:A 8.【第1章】局域网与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相比,它的信息传送速度要()。 A 高得多 B 低得多 C 差不多 D 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A 9.【第1章】数据库是比文件系统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0.【第1章】DSS是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1.【第1章】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标。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2.【第1章】组织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错误

《商法》网上作业2参考答案

《商法》网上作业2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15 分。) 1.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国合伙企业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A. 错误 2. 合伙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B. 正确 3. 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评估办法由法定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 A. 错误 4. 被聘任的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在合伙企业授权围履行职务。 B. 正确 5. 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 B. 正确 6. 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人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A. 错误 7. 合伙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B. 正确 8. 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不用通知其他合伙人。 A. 错误 9. 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合法财产及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B. 正确 10.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但是,《中华人民国合伙企业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B. 正确 11. 合伙人以外的人依法受让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经修改合伙协议即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依照《中华人民国合伙企业法》和修改后的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B. 正确 12.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B. 正确 13. 合伙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前,合伙人不得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合伙业务。 B. 正确 14.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B. 正确 15. 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对合伙企业的出资。 A. 错误 16. 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合伙人可以因此要求其退伙。 A. 错误 17.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不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A. 错误 18. 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B. 正确 19.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A. 错误 20. 合伙企业的经营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该项经营业务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并在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 B. 正确 21. 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法人及其他组织终止时,其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该有限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资格。 B. 正确 22. 合伙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B. 正确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 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 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 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 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第 1 页共 10 页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浙大远程 普通语言学 在线作业答案

1.According to its________ A meaning B function C position D sound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The sentence that has a NP and a VP can be shown in a _______ formula "S→NP VP". A hierarchical B linear C treediagram D vertical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advantages of a constituent structure tree? A It reveals the linear word order of a sentence. B It show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C It illustrates the syntactic category of each structural constituent. D It emphasizes the main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of a sentence.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Of the following items, which one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ame syntactic category? A the student B liked C anidea D the linguistic lecture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商法作业1 第1章 一、正误判断题 1.商事关系,大体上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事组织关系,二是商事交易关系。(对)P1 2.营业商行为,就是以营利为目的并具有营业性质的行为。(对)P3 3.绝对商行为,就是依行为性质,无论什么人实施都构成商行为的行为。(对)P3 4.所谓商人,就是以自己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对)P2 二、单项选择题 1.日本商法第262条设立的“表见代表董事”制度规定,经理、副经理、专职董事、常务董事和其他董事,使用被认为代表公司的名称所为的行为,即使其没有代表董事的权限,公司对善意第三人也应承担该行为的责任。对此规定在商法理论上如何理解?(D)P22 A.它是严格责任的体现B.它贯彻了强化企业组织的原则 C.它贯彻了维护交易公平的原则D.它是外观法则的体现 2.商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D)P2 A.自然人B.法人C.以他人的名义实施商行为D.以实施商行为为常业 三、多项选择题 1.商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BCD) A.自然人B.实施商行为 C.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D.以实施商行为为常业 2.为什么说英美法的商法概念属于实质商法的范畴?(ABD)P6 A.英美法没有民法与商法的严格区分,也没有相对于民法典意义上的商法典 B.英美的商法没有确定的形式 C.英美的商事法律规范来自判例,而不是成文的商事立法 D.英美的商事法律规范有包括单行法律、判例、民间自治规章等在内的广泛渊源

四、论述题 1.是否具备商人资格有什么法律意义?P3 答:在实践中,一个从事交易行为的个人或组织是否具备商人资格,往往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例如,是否有义务履行商业登记,是否有权拥有商号,是否必须建立商业账簿并受有关商法特别规定的保护或约束等等,这些问题的确定都取决于其商人资格的有无。 2.在我国取得商人这种特殊主体资格应具备什么基本的条件?P3 答:在我国取得商人这种特殊主体资格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从事法律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履行工商登记。 3.具有商人性质的主体主要有几种形式?P3 答:目前,在我国,具有商人性质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业法人; (4)联营企业; (5)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4.举例说明什么是营业商行为?“营业”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附属商行为?P3~4 答:营业商行为,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并且具有营业性质的行为。例如,动产或不动产出租,加工承担,运输,工程承包,以招徕顾客为目的的场所交易(旅馆、饭店、剧场、游乐场、理发店等等),寄托,居间或代办,电信服务,旅游服务,专业咨询服务等。这些行为,必须具备营业的性质才受商法调整。 所谓“营业”,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运用有组织的财产(营业财产),二是以营利为目的,三是行为的持续性。 所谓附属商行为,是指为了从事某种营业而附带进行的行为。例如:百货公司对顾客送货上门的运输行为,其目的有在于获取运费收入,而是为了获得商品销售利润。这种运输行为是附属的、补充的,因而应当随主营业受商法调整。 第2章 一、正误判断题 1.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对)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对)P64 3.有限责任公司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对)P64 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对)P64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C)。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BC)。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ABDE )。

浙大远程在线作业及答案

您得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单选题 1、【全部章节】增加会计科目次序必须由()。 A上级至下级逐级增加 B下级至上级逐级增加 C任意方式增加 D根据单位得具体情况增加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全部章节】帐务系统中,数据恢复功能可将软盘上备份得( )拷贝到机器内。 A 程序 B 凭证、科目、帐薄等 C DOS D系统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全部章节】如果就是往来业务,在输入会计凭证时,另外还必须输入业务发生( )。 A 金额 B 往来单位 C数量 D 地点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全部章节】已记帐得凭证,如果在结帐前发现有录入错误,可以用下列方法调整()。A下个月处理 B 编制调整凭证 C不作处理 D 直接修改凭证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全部章节】数据备份必须有两份,并()存放。 A分处 B 归档 C统一 D 加密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全部章节】一张报表得设计步骤为():1、编制报表2、报表输出3、新表登记4、格式设计5、公式定义6、项目定义 A 3→4→5→6→1→2 B 6→5→4→3→2→1 C1→2→3→4→5→6 D1→2→5→6→4→3 正确答案:A

7、【全部章节】记帐凭证审核不能由谁来完成()。 A 输入员 B审核员 C财务科长 D 财务主管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8、【全部章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条件之一就就是要有良好得基础工作,这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A硬件基础与管理基础 B 人员基础与硬件基础 C 管理基础与会计基能 D 会计基础与硬件基础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全部章节】执行()以后,若发现输入得凭证有误,必须到下月做调整凭证,纠正帐目数据. A记帐 B审核 C 凭证汇总 D结帐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0、【全部章节】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年。 A 一 B 二 C 三 D四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1、【全部章节】会计电算化一词较正确得解释为( )。 A 计算机会计工作 B 财务软件加计算机设备 C财务软件 D 计算机设备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2、【全部章节】如果就是外币业务,在凭证输入时,还必须输入外币金额与()。 A 汇率 B 日期 C 单价 D币种

《商法》作业答案

2018春函授本科《商法》作业题(答案) 学生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益债务 共益债务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债权人、债务人的共同利益所负担的债务。 2、高级管理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3、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破产抵销权 破产抵销权,指破产债务人的债权人在破产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无论其债权与所负债务种类是否相同,也不论该债权债务是否附期限或者附条件,均可以用债权抵销其债务的权利。 5、取回权 取回权是指财产权利人向管理人主张返还或者交付不属于破产财产而归其支配的财产的权利。 6、承兑 是指执票人在汇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该汇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记载。 7、背书

背书是指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8、关联关系 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9、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0、保险欺诈 利用或假借保险合同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涉嫌保险金诈骗类、非法经营类和合同诈骗类等。 11、破产费用 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破产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由破产财产中支付的费用。 12、重整计划 是指由重整人制定的,以维持债务人继续营业、谋求债务人复兴为目的,以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为内容的多方协议。 13、别除权 别除权是指债权人因其债权设有物权担保或享有特别优先权,而在破产程序中就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 14、商事主体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里学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及其规律的科学。 A. 心理活动 B. 心理特征 C. 心理现象 D. 心理品质 2.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与个性心理两部分。 A. 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情绪情感过程 D. 意志过程 3.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性格 B. 兴趣 C. 理想 D. 世界观 4. 感知、记忆、思维是信息加工过程,也是我们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基本过程,它们属于()。 A. 认知过程 B. 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C. 人格心理 D. 动机系统 5.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 冯特 B. 桑代克 C. 华生 D. 特曼 6.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 B. 1879年 C. 1902年 D. 1912年 7.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铁钦纳 C. 詹姆斯 D. 罗杰斯 8.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诞生的时间是()。 A. 1906年 B. 1908年 C. 1910年 D. 1912年 9. 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是()学习理论。 A. 格式塔主义 B. 奥苏伯尔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10. 费洛伊德是()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 构造主义 B. 机能主义 C. 精神分析 D. 人本主义 11. 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A. 班杜拉 B. 马斯洛 C. 华生 D. 冯特 12.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姿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格式塔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13.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A. 细胞体 B. 轴突 C. 树突 D. 神经元 14. 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 A. 大脑两半球 B. 脊柱 C. 心脏 D. 大脑皮层 15.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反射弧 D. 效应器 16.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人的心理具有()。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目的性 D. 社会性 1. 一切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2016浙大远程《经济法》在线作业

1.【第1章】经济管理主体主要为()。 A 国家权力机关 B 政府 C 特殊企业 D 经授权的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第1章】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和地过程中依法()的当事人。 A 享有经济权利 B 承担经济义务 C 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D 享有经济权利或承担经济义务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第1章】下列事项中,一般不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是()。 A 企业内部组织 B 私营企业 C 个体工商户 D 党团组织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第1章】公民个人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此行为使公民成为()主体。 A 民法 B 民法和经济法 C 经济法 D 民法或经济法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5.【第1章】下列属于经济法的主体制度内容的是()。 A 经济性行业组织法 B 中央银行法 C 特殊经济组织法 D 合作制及集体所有制组织法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6.【第1章】以下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 A 企业 B 供销合作社 C 国家机关 D 个体工商户 正确答案:ABCD 单选题 7.【第2、3章】下列关于有限合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有限合伙人不能以劳务出资 B 其合伙人一般不能是法人 C 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参与合伙的实际经营,只是单纯的出资者 D 两合公司就相当于英美法上的有限合伙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第2、3章】下列企业形态中,不属于传统典型企业的是()。 A 个人独资企业 B 合伙企业 C 公司企业 D 合作制企业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9.【第2、3章】下列企业中,不一定要有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者的是()。 A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B 普通合伙 C 有限合伙 D 个人独资企业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0.【第2、3章】下列所作的关于公司的分类,哪一种是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的分类?() A 总公司与子公司 B 母公司与子公司 C 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 D 封闭式公司与开放式公司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1.【第2、3章】下列关于企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法是一种企业行为法 B 企业法调整的企业活动是企业组织范畴内的活动 C 一般的企业法仅指普通企业法 D 企业法一般不调整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2.【第2、3章】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A 个人全部财产;其特定财产 B 其出资额;其全部财产 C 其出资额;其经营财产 D 其个全部财产;其全部资产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3.【第2、3章】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A 投资人只能是自然人 B 投资人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 须有章程 D 有符合规定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14.【第2、3章】下列关于企业经营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的经营性是指它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进行筹划运作,考虑投入产出,重视经济核算,借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活动 B 经营一般是为了营利,即在企业营运中,设法获取超出所投入的资金和财物的利润或经济利益

浙大远程法理学离线第一次作业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法学 答: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或知识理论体系。2.法学体系 答: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即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3.法理学 答: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是关于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在我国,法理学这一名称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出现。它是法学的基础部分,也就是说它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1. 法理学 答: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 2. 法 答:法是由国家制订、认可或解释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级对立社会)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以人的行为和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通过规定某种权力与责任或权利与义务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或人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3. 法的特征 答:法的特征是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社会规范相比较而存在的特殊性,是法的现象的外在表现,它与法的概念和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简答题 1. 简述法的特征 答:(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2. 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哪几种? 答: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四种: (1)赋予社会上既存的某些一般的社会规则,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认可方式;

(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赋予国际规范以域内效力; (3)判例法国家对判例中所蕴含的法理的分析与归纳; (4)赋予权威法学家的学说以法律效力。 3. 法的社会规范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的社会规范性特性表现在,一是规范性,二是普遍性。这一特点又表现为(1)法所适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一般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特殊的个人; (2)法在生效期间可以被反复适用,而不是仅仅适用一次; (3)从法的规范性和普遍性两个属性中还可以派生出法的其他一些属性:如效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等。 4. 法具有的国家强制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法是一种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2)法的强制具有潜在性的特征; (3)法的强制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三、论述题 试论述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答:一、法的现象受到社会经济关系制约。 二、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1.法的现象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人的理性使它相对独立于经济关系。 2.经济关系不是法的现象的唯一决定因素。 3.法学家与法律家共同体也影响着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4.作为制度或规则层面的法律,与特定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 三、法的现象具有形式性与自治性。 四、法的现象反映人们认识规律、表达意志到创制规则的过程。 第二章法律要素 一、名词解释 1. 权利规则 答: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2. 法律概念 答:法律概念是指人们从各种事实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赋予其法律意义后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3. 法律原则 答: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基础或本源的原理或准则。法律原则可以说是法律的精神和价值。 二、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第1阶段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初创的时间是() A、1903年 B、1879年 C、1950年 D、1970年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环境 C、教学媒体 D、学习过程 3、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是()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青年初期 4、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 A、潘菽 B、吴天敏 C、曹日昌 D、廖世承 5、守恒形成是在什么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学者是() A、罗杰斯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7、为获得师长赞许而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这是()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 8、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 A、强 B、较强 C、中等 D、弱 9、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是在() A、3岁左右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10、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罗杰斯 B、马斯洛 C、苛勒 D、阿特金森 11、力求成功的动机占优势的学生,给其提供成功概率多少的任务最佳() A、20% B、50% C、80% D、100% 12、提供奖励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称之为() A、强化 B、负强化 C、正强化 D、惩罚 13、我国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A、品德的学习 B、态度的学习 C、人格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