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社会学第二章单元测验

生活中的社会学第二章单元测验

生活中的社会学第二章单元测验
生活中的社会学第二章单元测验

1.“culture”在英语中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A.

文化

B.

耕耘

C.

培养

D.

修养

2单选(2分)

2.“跪拜”是一种

A.

象征符号

B.

价值观念

C.

规范体系

D.

物质文明

3单选(2分)

3、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A.

B.

物质文化

C.

评比性文化

D.

非评比性文化

4单选(2分)

4.人的发展(human development)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发展

A.

情绪

B.

身高

C.

社会性与人格

D.

自尊

5单选(2分)

5.我们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我们的

A.

自信

B.

自我概念

C.

人格

D.

自尊

6多选(2分)

1.规范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如()等。

A.

道德

B.

习惯

C.

习俗

D.

法律

7多选(2分)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反文化的主要有

A.

被迫消费

B.

被动观察

C.

极端的将来取向

D.

嬉皮文化

8多选(2分)

3.“镜中我”这一概念包含哪三个要素?

A.

我们常常在镜子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B.

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C.

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D.

根据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9多选(2分)

4.生命历程理论从哪三个方面看待年龄?

A.

地理空间

B.

生命时间

C.

社会时间

D.

历史时间

10多选(2分)

5.情绪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A.

情绪知识

B.

情绪抑制

C.

情绪表达

D.

情绪调节

11判断(2分)

1.非物质文化包括媒介的语言;表演形式;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的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A.√

B.×

12判断(2分)

2、中性文化是指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但是不是非评比性文化。

A.√

B.×

13判断(2分)

3.情绪能力与生俱来,不存在文化差异。

A.√

B.×

14判断(2分)

4.仅仅接受惩罚的儿童会把接受惩罚的原因归因于内部原因,比如人格。

A.√

B.×

15判断(2分)

5.生命历程理论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强调年龄划分要超越纯生物的视角,应当看到社会历史对人生发展阶段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化是一个终其一生的过程”。

A.√

B.×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1.联系具体例子谈谈高科技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高科技密切相关,高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提高了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移动电话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人与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电脑、因特网的使用,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既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使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便于更迅速的了解社会信息。借助于高科技电影、电视制作技术日臻完善,人类能够拍摄出可视性更强的影视片。可以说,高科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高科技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高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高科技仪器设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然而,正如一切事物一样,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着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生活的各种危害甚至是灾难。例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电池。以前没有电池的时候,电不能随身携带,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有了电池之后,电则可以随身携带,对我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废电池如果不经过处理,随意丢弃到大自然的话,则会对大自然起到非常大的危害。以前没有塑料袋的时候,人们买菜、买东西时只能用篮子装菜,很麻烦,也不方便。自从有了塑料袋后,人们买菜、买东西的时候就方便多了。但是,人们在使用塑料袋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的危害呢?是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经过专门的处理,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个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支持④在社会中生活,我们一定会成功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 下面漫画中的小海是个“宅男”,为帮助他走出“宅生活”,你想对他说的是()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②社会生活的体验越丰富,学习成绩就会越好 ③要关心国家、社会发展,多参加有益活动 ④社会与我无关,专心学习才是正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9年6月底,期末考试一结束,某中学学生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 他们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不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8年10月24日下午,郑州市某小学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加比赛的同学们从不同层面对父母、老师、同学和祖国表达了感谢。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和祖国,是因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 ( ) ①父母的抚育②老师的教诲 3同学的帮助④社会的关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署假期间,某校八年级的师生参观开国大典的举行地--北京天安门广场,体会爱国情怀。下列对参观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②参观活动就是变相的旅游,毫无价值 ③参观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学生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表明() A.我国公民可以随意表达意见 B.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

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 自从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之后,我发现原来社会心理学真的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其实可以在很多时候运用到这门学科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的处理一些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一些事情的处理,可以很理智的看清楚所发生的事情,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不让自己的生活中有太多遗憾: 首先,在为人处世方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由几个方面入手,我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登门槛效应,它主要是讲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你想要与一个不太熟识的人做朋友,那么最好就是先请他帮一个小忙,因为这样会增加他对你的好感度。其实并不是说请别人帮忙就代表真的是很有必要,最主要的还是在与他人共事的时候逐渐的使得双方都对对方有所了解。而且在对方看来他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帮你,为了获得认知的平衡,他就想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你是一个很值得帮助的人,比如你这个人是很善良的,我应该帮助你等等,来获得内心的平衡。 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找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来聊,这样可以让对方觉得我们有共同的话题,你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这样就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来,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相近原理。 同时,如果可以的话,在同别人聊天的时候,最好是适当的自我暴露一下,把一些自己的事情说给对方听,这样就可以让对方获得一种满足,使得他认为自己在你的心目中是有地位的,可以分享你的故事。相应的,他也会在心里觉得你也是值得信任的人,从而把自己的一些故事跟你分享,大家的关系就是从这种互动中改善彼此的关系。 再有就是如果别人要求你做一些事,千万别先忙着答应,把它先推掉,比如告诉对方现在你没时间,很忙,然后过一段时间再答应他,这样,在对方的心目中,你竟然在自己很忙的时候还帮他的忙,从而在他的心目中会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值得相交的朋友。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改善我们自身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偏见吧,我们人类大多数情况是在自己不充分了解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产生了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但是通过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偏见来自于态度,偏见与我们的认知是有着比较刻板的印象。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不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的听到某些人或者某些事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0.5□6≈0.56,□中填() A.6B.4C.5 2 . 某饮品公司在足球联赛期间出售饮料,下表为3场比赛中出售的瓶数: 比赛日期出售饮料瓶数 星期五6890 星期六9204 星期日5915 那么这三天出售饮料的总瓶数大约是()瓶? A.23000B.22000C.21000 D.20000 3 . 最接近800的数是()。 A.782B.812C.798D.898 4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03要读出两个“零。 B.四千零八十一写作4080。 C.6080的6在千位上,表示6个千。 D.用两个0和两个8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8080。 5 . 402000640读数时()

A.只读一个0B.只读两个0C.一个0都不读 二、填空题 6 . 从小到大排一排。 2067 7062 267 276 2076 627 726 70()<()<()<()<()<()<()﹤() 7 . 用3、0、6、9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 8 . 按规律填数。 9 . 找规律,填一填. 7410,7430,74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4062是()位数,最高位是()位,462是()位数,最高位()位,故4062()462. 11 . 5个千、7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 12 . 用合适的近似数表示下面的准确数。 人民大会堂礼堂一层设座位3693个,二层3515个,三层2518个,主席台可设座430个,总计可容纳10156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生活中常见的力(一) st

生活中常见的力(一) 新课引入 力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力学学科在世界历史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至少在以下三方面起过作用:它是最早向权势即真理的真理观发起挑战,并且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学科地心说就是罗马教会所要垄断的“真理”。他们对一切反对地心说的人加以迫害。力学学科特别是其中的动力学,就是在反对地心说发展日心说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在力学早期的发展中应当特别提到四本书。它们是: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1632年出版的伽利略的著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观的对话》,1638年出版的伽利略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1687年出版的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四本书就是力学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 力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另一种伟大的作用,就是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成为现代科学的领头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教授威斯特福尔(R.S. Westfall)在他所著的《近代科学的建构》一书的序言中,一开头就说:“有两个论题左右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一个是从几何意义上来观察自然,和将宇宙理解为按照数学的指令构造的毕达哥拉斯传统,另一个是力学哲学,把大自然理解为一个巨大的机器并且找寻隐藏于现象背后机械论的解释。” 力学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大大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面貌。首先,天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如果说在牛顿之前,研究天文学的主要工具是几何学,那么在牛顿之后,力学成为研究天文学的主要工具。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重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磁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 思考: 1、什么是力? 2、常见的力可以怎么分类? 【概念解析】 一、力的基本认识 1、定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是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只要有力,就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时相互的,一个物体谈不上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_ (3)矢量性:力不仅有______,而且有______,力是矢量 3、力的效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表示力的方法:图示法和示意图法 6、力的种类:各种力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1)根据力的______来分类的,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2)根据力的______来分类的,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

社会学概论(含答案)

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被称为(文化震惊) 1.2 2.0 1982年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的学者是(费孝通) 1.3 2.0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1.4 2.0 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孔德) 1.5 2.0 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2011.7真题) 1.6 2.0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1.7 2.0 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反映的是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 1.8 2.0 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被称为(正向社会化) 1.9 2.0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1.10 2.0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培养社会合格成员) 1.11 2.0 《自杀论》的作者是(涂尔干) 1.12 2.0 最早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做出说明的中国社会学者是(孙本文) 1.13 2.0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被称为(文化采借) 1.14 2.0 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实验法) 1.15 2.0 以下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是(实地研究) 1.16 2.0 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帮助人们合理选择)(2012.4真题) 1.17 2.0 在《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学”名称的是(谭嗣同) 1.18 2.0 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文化集丛)(2012.7真题) 1.19 2.0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1.20 2.0 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自觉 )。 1.21 2.0 自然界中的空气属于(环境资源) 1.22 2.0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3.生活中的大数(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3.生活中的大数(含答案) 一、单选题 1.10000的最高位是() A. 百位 B. 千位 C. 万位 D. 个位 2.一个四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千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的数字的2倍,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它们的数字和是20.这个四位数是:() A. 4213 B. 8624 C. 8426 D. 8246 3.估一估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A. 35个 B. 350个 C. 3500个 4.九千零九接数下去的一个是()。 A. 九千十九 B. 九千一十 C. 一 D. 九千零一十 二、判断题 5.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判断 比较大小:1003<998. 7.7085这个数中的8表示8个十。 三、填空题 8.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填空.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社会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社会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自然科学的发展 社会变革的需要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 社会变革的需要 2、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称为(? ?) 问卷调查 社会实验 实地研究 介入性研究 答案: 问卷调查 3、强调新临其境,融入社会,“打成一片”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 问卷调查 实地研究 社会实验方法 定性分析 答案: 实地研究 4、“社会学旨在理解和洞察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这一说法属于以下哪一流派的观点(??) 社会结构说 社会关系说 社会行动说 社会变迁说

答案: 社会行动说 5、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 研究功能 教育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批评功能 答案: 教育功能 6、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对 错 答案: 错 7、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问题。 对 错 答案: 错 8、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米尔斯提出来的分析社会的视角。 对 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culture”在英语中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 文化 耕耘 培养

修养 答案: 培养 2、非物质文化是“被各种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 知识体系 E:技能 答案: 实践 ,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技能 3、规范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如(??)等。 道德 习惯 习俗 法律 答案: 道德,习俗,法律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反文化的主要有((??)) 强迫消费 被动观察 极端的将来取向 嬉皮文化 答案: 强迫消费 ,被动观察,极端的将来取向 5、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 对 错 答案: 对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测试题

2019 年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某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 社区卫 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创文”活动 () A.是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 活 C.说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方式 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社会、 融入社会 ④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I 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 的身份。在社区,我与陈阿姨是邻居。我与陈阿姨的关系属于 ( ) 4.我们青少年了解社会的途径和方式有 ( ) 5.个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就前进了一大步。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B. 社会是否进步,取决于每个人能否全面发展 C ?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D.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6. 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 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 ) A.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B .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C. 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 .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7. 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 同学; 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对此,认识 正确的是 ( ) B.会耗费时间,影响学习和生 D .是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 ③人们需要走 .①②④ A.血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法律关系 ①媒体 ②社会实践 ③参观 ④实地调查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填空: 1.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个0,末尾的0()。 3. 读数时,先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是几,就读(),十位上是几,就读(),个位上是几,就读()。 4. 四位数肯定比三位数(),三位数肯定比两位数()。 5. 在数位表中,从右起第二位是()位,最低位是()位。 6. 9587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7.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8. 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9.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 写出998后面连续的两个数是()、()。 11. 百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12. 3009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由()个千和()个一组成的。 13. 用2、0、5这3个数,你能排出()个三位数。 14. 用3、6、1、5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15. 568这个数百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个位上是(),表示()个()。 16. 4600里面有()个百,260里面有()个十。 17. 读数和()数都从高位起。 18. 某林场有2403棵杨树,约是()。 19. 东风村有9998口人,约是()。 二、选择题。把下面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1.“社会学是什么?”主要谈及了社会学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作用。请阐述学习社会学对个体而言有哪些作用? 最感官的认识:社会学是处理两个以上的社会场合的知识体系。 最职业的认识:社会学是处理关键数据并生出关键信息的技术体系。 最学术取向的回答:社会学是一个理性的人提出任何问题的“全能巫师”。 最具亲和力的回答:社会学能帮助大家理解自己所处的结构性位置,并由此获得的行动自由。 理论方面:1、学习社会学可以了解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学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为人们最终选择“应该怎么样”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实践方面: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什么是社会群体?简要阐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社会群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之一,而社会组织是比较高级的群体形式。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正功能: 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初级群体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最基本的条件,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二是初级群体是个人走入社会的桥梁。个人无论是生理成长、心理发展,还是生活技能的学习和积累,都要紧密地依靠初级群体。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做好了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准备。 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随着社会的分工发展,初级群体在历史上承担过的许多功能都已经逐渐地在向专门化的社会组织转移。但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和紧张,人们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有增无减,只有初级群体仍然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的功能。一方面,初级群体既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也是组成大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它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保存并传递给社会成员的,并逐渐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使社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负功能: 一、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愿望与群体规范之间的协调和矛盾上。二、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生活中的大数 冀教版 (含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生活中的大数 一、单选题 1.李明在周末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扫地拖地要用12分钟,晾衣服要用6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 )。 A. 48分钟 B. 26分钟 C. 28分钟 D. 38分钟 2.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要2分钟,煮饭要20分钟,洗菜要3分钟,切菜要2分钟,炒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要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要将饭菜都做好,最少要用()时间. A. 22 B. 25 C. 27 3.(2014·湖北宜昌)星期天,淘气帮妈妈用电饭煲煮饭用了35分钟,做语文作业用了15分钟,做数学作业用了10分钟,如果淘气合理地安排时间,他做完这些事至少需要( )。 A. 1小时 B. 50分钟 C. 35分钟 D. 45分钟 二、判断题 4.妈妈准备中饭,择菜用8分钟,洗菜用4分钟,切菜用3分钟,炒菜用5分钟,淘米用2分钟,电饭堡煮饭用20分钟,妈妈做好中饭最快要用42分钟. 三、填空题 5.妈妈做早饭的过程及时间:洗锅(1分钟)淘米(2分钟)熬粥煎鸡蛋(5分钟)拌小菜(5分钟)盛粥(1分钟),妈妈做这顿饭至少需要________分钟. 6.某工厂小班长通知工人开会,他告诉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再分别告诉另外两个人,以此类推,如果每通知一个人要1分钟,这个班的30名工人全部被通知到,至少要________分钟。

7.有1994张卡片,甲、乙两人用这些卡片进行取卡片比赛.比赛的规则是:甲、乙轮流取卡片,每人每次可取1~3张,取走最后一张卡片的人为失败者. 如果甲先取,甲了为取胜,他应该采取________的策略? 四、解答题 8.青年旅行社推出“北京欢乐谷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如下: 成人8人,儿童5人,选择哪种方案最省钱? 9.春天到了,百花公园风景区开放给游客观赏,风景区的门票有两种方式:方式一:成人每人15元,儿童每人7元.方式二:10人或10人以上可以买团体票,团体票每人10元.如果有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式合算? 五、综合题 10.(2016·河北张家口)某年级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 (1)这个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怎样租车最合算? 六、应用题 11.新华书店“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买3送1”的优惠活动(仅限同一种图书).王老师挑选了一种故事书,每册16元.17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册这种故事书?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关于常见力的分类和重力、弹力、摩擦力各自的特点,是在初中已学力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后续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初中已学关于力的基本认识、第一章关于矢量及其表示等知识为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已有的关于力的知识,相互启发,达到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的目的。 通过力传感器感受力的大小在图像上的反映、“钢丝上放瓶子”等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微小形变实验确认弹性形变。 通过吊装船艏、撑杆跳、画弹力作用点及方向、分自行车中的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DIS实验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在形变实验中可以学习放大物理量的基本方法,通过重心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物体重心的位置。 (2)知道形变及其特点;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3)* 知道摩擦力及摩擦力的种类。 (4)初步学会画物体受重力、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显示微小形变等探究实验,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感受放大物理量的方法,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的探究活动,提高趣味性,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习惯,增强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

社会学

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就是人们研究社会所形成的学说。 社会学是对人类自身社会的研究,包括人类生活、人类群体、人类行为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是对我们自己的研究和探索。 社会学的作用? 1、开阔视野 2、拓展想象力 3、塑造自我——通常是社会塑造的,但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融入或 影响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自己的个性。4、自我启蒙——自我教育——生活中常遇挫折…社会学视野,多角 度看问题,进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5、政策效果评价和制定规章制度——社会学有助于我们评价某项政 策的效果,一项政策或计划往 往具有善意的动机,但结果可 能却适得其反。 6、尊重文化多远性——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其他的观点出发来解释社 会,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如果我们能 够解释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就能够理解他的

想法,从而会尊重他人和他所依附的那种文 化。 经济学追求效率,社会学追求公平 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社会整体(系统)——Social systems 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P21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P22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s 社会行动(行为)——Social actions 四、社会学研究的视角 1、宏观 2、微观 3、静态 4、动态 五、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学的产生 19C 法国孕育最初的社会学 Background:18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二等级的崛起 高卢人热情和浪漫的民族特点 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现代社会学始祖 埃米尔?涂尔干 2、社会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阶级分析观点解释不平等,指出社会变革的根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重庆秀山县的瞿秀泉是当地有名的“爱心爸爸”,由他成立的“阳光爱心小组”8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2名,在瞿秀泉心中,不让孩子失学是自己最大的快乐。瞿秀泉的行为( ) ①是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②是为了获得人们的赞扬和褒奖,是虚荣的表现 ③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启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帮助他人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以下言行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C.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谦让他人 D.人心隔肚皮,重要的机会、信息不应该与他人分享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哲学家艾思奇的这句话说明( )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提供种种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4.某校学生在学雷锋活动中,知道学校有个瘫痪学生王春明,家庭也很困难,同学们便组织捐款活动,在这项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助人为乐的乐趣。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说:“帮助他人,自己也很快乐。”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帮助他人的是( ) A.小强发现有人落水,不顾自己是否会游泳,跳入水中抢救落水者 B.考试时,邻桌的同学请求帮助,小娟便将自己的答案偷偷传给他看 C.得知小玲家庭困难,班长没征得她本人同意,就发动全班同学为她捐款 D.每逢礼拜天,小芳总是去看望孤寡老人王大娘 5.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在400~600之间的数是()。 A.478,604B.525,490C.610,399 2 . 用一个7、一个3和两个0,组成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A.7003B.730C.7300 3 . 按顺序填数:1、3、5、○、9。○里填()。 A.6B.7C.8 4 . 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A.1001 1000B.988 1000C.998 1000 5 . 3685中的6表示() ①6个千②6个一③6个百④6个十 6 . 用4,0,8这三个数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A.408 B.804 C.840 D.480 二、填空题 7 . 3000,4000,(____),6000。 8 . 数一数,接着往下写。

123、223、323、()、()、()、() 9 . 在每个方格中填入1~5中任意一个数字,每行和每列数字都不能重复。 10 . 4840中,千位上的“4”表示(_____________),十位上的“4”表示(_______________)。 11 . 九千里面有________个一千. 12 . 写一写。

13 . □里最大能填几? 699<6600 678<6789 6756>67 6 550<8580 14 . 1896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_____)位,第二位是(_____)位,千位是第(_______)位,万位是第(________)位。 15 . 找规律写数。 (1)9750,9700,9650,(______),(______)。 (2)700,900,(______),1300,(______)。 (3)4321,5432,6543,(______),(______)。 16 . 6060读作()六千零六写作()

【精品】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3月27日9时40分,由桂林航空公司执飞的GT1067航班降落在临汾民航机场,标志着“桂林—临汾—呼和浩特”航线正式开通,每周三班,班期为每周二、四、六执飞。听到这个好消息,中学生小林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④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一位80多岁的浙江老太太不小心跌进了河里。紧急关头,一位男子迅速脱去外衣,跳进温度接近冰点的水里救起了老太太。守在岸边的一对夫妇对老人进行了胸部按压急救,因为救助及时,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回答2~3题。 2.材料说明()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要学会及时行乐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对这起救人事件,有网友这样评论:“会游泳的下河救人,懂医疗的岸边施救,这一幕既理性又暖心,是让人感动的正能量。”对此正能量,你的看法有() ①参与社会生活,感受社会正能量,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修课②这是亲社会行为的具体体现③每个人都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④这是人的天性,与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等社会风气无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吕梁期末吴某是某电影的导演,是谢某的丈夫,是吴某的父亲,也是吴某杉的学生。这表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人的身份是通过家庭关系确定的④人的身份是通过亲子关系确定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有句公益广告语:“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这两句话,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两者都强调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鲁迅的话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 D.广告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分不开 6.运城期中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社会实例: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关注公交车上不文明现象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个窗口,小小的公交车厢就犹如社会的缩影。都说,到一个城市,要看它的文明程度就看那里的公交车。的确,市民乘车时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素质,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最近一段时间,记者上下班,或是外出办事,经常乘坐公交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公交上车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现象一:公交车上吃东西,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交车厢是大家的公共环境,由于一些乘客随地乱扔、乱吐,形象极为不雅,也为公交车厢和站台的保洁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在一次中午乘公交车时,车上乘客非常少,只有三四个人乘坐,记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自顾自地坐在后排座位上吃山核桃,声音响亮,还把壳随口吐在干净的车厢地板上,被司机看到,并善意提醒这位乘客,告诉他车厢地板这么干净,请不要吃东西把壳丢在地上。谁知听到司机的提醒后,这位中年男子不仅吃个不停,还要跟司机吵嘴,申辩自己没有弄脏地板,最后还打开车窗把手上的山核桃壳往窗外一丢了事。其实车上有垃圾桶摆放在那,车上人也不多,这位中年男人完全可以走两步把山核桃壳丢到垃圾桶里,他非但没有这么做,还把壳往窗外一丢,那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说不定,山核桃壳渣随风飞到行人的眼睛里,那后果更是严重。 据公交车司机介绍,常有乘客在车上吃东西,将塑料袋、瓜果壳

随手丢在座位底下,更有甚者,偷偷地藏在座位与车厢壁的一些缝隙里,影响卫生不说,还很难清理。另外,一些乘客在车上随意乱吐痰也会破坏车里的环境卫生。 其实在公交车上吃任何东西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试想在乘车时,每个乘客都手拿包子油条在车厢里吃,特别是在冬天,封闭式的车厢里到处弥漫一股菜味、油味,这样的乘车环境又有那个乘客喜欢呢?再比如,有的乘客在公交车上吃羊肉串,万一车子急刹车或是颠簸一下,那尖尖的棍子戳到自己或是身边的乘客总归不是一件安全事。 现象二:湿雨伞放在空座椅上,成为下雨天公交车上最普遍的坏习惯。下雨天,乘坐公交车时,经常会有乘客看到空位不坐,宁愿站着,那十有八九是因为空座位上湿漉漉的,不知是哪位乘客随手把自己的雨具放在上面而留下来的“杰作”。 为此,下雨天,在公交车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哎呀,这座位上怎么那么湿啊!”“外面下雨,有人把伞放在座位上呗。”“是啊,不知道谁把雨伞放上面了,这么湿叫人家怎么坐?”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外面下很大的雨,一些乘客一上来,顺手就把湿雨伞往身边空位子一放,好像空着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用来放雨伞的。 在公交车上,不仅经常看到有乘客把湿雨伞放在空位子上,在一次乘坐路公交车时,还还看到这样“雷人”的一幕,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把从菜市场买来的青菜放在身边的空座位上,小小的一袋青菜和几小包干豆腐放在座位上特别地显眼,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许多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生活中的大数》 一、填空题(14分) 1.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7824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4个()组成的。 3.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4.用4、7、0、2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5.读数时,先从()读起,如果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个 0,末尾的0()。 二、选择题(10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 A、十位 B、百位 C、千位 D、万位 2.由五个千和三个十组成的数是()。 A、5003 B、5030 C、5300 D、3050 3.与10000最接近的数是()。 A、1000 B、9000 C、10005 D、9999 4.9998的近似数是()。 A、10000 B、9990 C、9900 D、9000 5.由两个0、两个7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不读的数是()。 A、7007 B、7070 C、7700 三、按顺序排列数字(6分) 1.785 409 511 ()>()>() 2.9090 9009 9900 ()<()<() 四、判断题(10分) 1.609读作六百九十。() 2.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3.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2750的最高位是万位。()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四位数。()

五、写出下列各数(12分) 1.9065读作() 2. 一千零九写作() 2.7700读作() 4. 四千零五十写作() 5. 3036读作() 6. 一万写作() 六、在?里填上最大的数(8分) 1.6?7<699 2. 844>84? 3. 10?8<1048 4. 9912>?911 七、按规律写数(10分) 1.190、_____、_____、160、_____、140。 2.5000、______、7000、______、_______、_______。 3.850、_____、950、_____、_____。 八、解决问题(30分) 1.一个三位数,它的三个数字的和是20,其中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 二倍,十位上的数字是8 ,这个三位数是多少?(5分) 2.请你用9、6、0、3组成四个四位数,并把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 来。(8分) 3.请求出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多少。(4分) 4.用两个6和两个0组成一个四位数,当一个零都不读时,这个数是多少?当 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多少?(5分) 5.猜猜我表示多少。(8分) (1)我是一个三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小11。 (2)我是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7,千位上的数字是2,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相同,而且这个数字只读一次。

A.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教学设计 执教:珠峰中学张彩萍 一、教学任务分析 《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二章第A节内容。弹力是力学中三类基本性质力之一,在高中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弹力的学习为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打下基础。本设计共1课时,重点是弹力概念的形成和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过程遵循力的学习的基本逻辑关系展开:力的来源、定义和特征。 初中阶段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力的基本概念和重力的学习,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此外,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而本节内容正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弹力的认识,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特征。 授课学生是内地西藏班的高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因此在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以及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以生活现象和物理实验为基础,这样既能照顾到学生切实感受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验、讨论、归纳、总结等建立概念以及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在形变实验中可以学习放大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说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利用微课堂学习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观看微视频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给予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主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及其特点;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3)理解弹力的三要素,能判断弹力的方向; (4)初步学会画物体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形变实验,观察不同形变,体会生活中弹力无处不在;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放大法”思想; (3)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等探究实验,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4)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感受放大物理量的方法,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弹力等常见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