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对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上的1994-2008年的以大学生消费结构为主题的25篇文献作为研究文献与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回顾将这些研究按照研究落脚点的不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这些研究中的不足与遗漏并提出和预测一些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结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人群。虽然大学生在法律定义上已属于能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人但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多所大学进行了很大比例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迅速递加因而一系列有关大学生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大学生消费这一问题正是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乃至经济学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次文献综述研究是对1994年来的以消费结构为主题的25篇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一、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含义与内容所谓大学生消费结构主体必须是大学生即大中院校的学生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等全日制高等院校。客体即是消费结构。按照前人的研究大致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娱乐消费、交际消费、偏爱消费四大部分例如李巍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基础消费生活、学习、关系消费旅游、社交、通信、网络、恋爱、偏好消费和表现消费四个部分【1】。还有一些学者将大学生消费结构细分为多个具

体的消费如海克军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饮食、形象消费、学习用品、休闲娱乐、恋爱、通讯、人际交往、上网、其它等9个部分【2】。也有一些学者将消费收入算在了消费结构中如毕启冬、王爱丽、孔彪等学者他们认为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学校助学金为主辅之以父母供给。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国家改助学金为奖学金父母供给和奖学金就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在9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学校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大学生消费支出来源逐渐多样化有父母供给、打工所得、奖学金、亲友支持、社会资助、国家助学贷款等。其中家庭来源一直都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家庭来源所占比例在90以上甚至部分学生达到100其它来源总共只有10以下【3】。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有新的变化在风笑天等人总结看来80年代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伙食消费日常用品、文体用品消费精神消费、交际消费而90 年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 体育消费兴趣活动和基本技能、使用知识的培训费人情消费【4】。二、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研究的概况就中国期刊网上最新的有关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论文来看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为以下方面1、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方面的研究⑴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但缺乏实质性行动存在不科学的行为。关注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论文偏多可见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上的一些变化。在这些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论文中大部分学者通过调查认为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有所增强

体育消费观念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缺乏实质性的行为如在左新荣姚丽琴通过对浙江、安徽6所普通高校湖州师院、杭州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冶金学院、安徽机电学院、皖南医学院1800名大学生各校男生240名女生60名的调查认为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体系比较完善但是缺乏实践性同时在体育锻炼的空间和时间上不科学【5】。⑵、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存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有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取向存在一些偏差体育消费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如陈英军通过对湖南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水品要高于劳务消费水品消费支出单一且男女大学生也存在较大差异【6】。⑶、不同地域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对大学生消费结构存在影响。各研究者在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时往往会就近选择某一学校或地区或者省份来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研究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影响。在冯云对青海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研究中发现作为经济水平比较低的西部省份青海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锻炼意识均比较低长期对体育锻炼存在偏见的教育及落后的体育教育加上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导致了这一现象。虽然青海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体育经营模式及落后的体育器材与场地建设大大限制了其发展【7】。⑷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动机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之间一定联系男女生之间

存在较大差距。在众多调查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论文中有多篇涉及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观与消费动机。如在邢贵滨对国内近二十多所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呈现多样化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明显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对形体健美追求明显高于男生这跟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很大关系反映了男生以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关系进行锻炼并显示自已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女生乐意在体育方面消费主要是为了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及当今社会男女不同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求取的需要有关【8】。⑸、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与体育知识的掌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陈宏在对华东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大学生对于增进体育技能的重视度远高于对体育运动、生理、保健、康复等知识的学习与掌握【9】。⑹、从经济角度阐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并适当地提出相关建议与应对措施。陈宏认为高校体育设施的非营利化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与消费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袁洁通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及价值取向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已成为江苏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体育消费总体水平偏低主要是经济支付能力制约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大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支出内容还比较单一【10】。2、对大学生心理维度的研究推导影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原因。在对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心

理维度研究中多以当代大学生多变又不是很成熟的的心理状态为线索来研究。如陶余奎李诚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意识体现出了三种倾向保守型、适度型、超前型【11】。3、对大学生膳食结构的研究不同收入与消费层次的大学生膳食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也有一些学者或调研机构对大学生的膳食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校外就餐比例较高多为以改善口味或者请客聚会庆生等形式出现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也较高。一些贫困生的膳食结构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有待改善。4、大学生消费结构趋向于一定的合理性对个人今后发展的消费逐渐增多。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多以批评为主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等问题多有诟病。而近些年来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合理性成分和有着长远考虑的动机。在朱晓静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众多大学生认为合理的消费是有计划、理智的消费表明大学生知道如何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也表明学生认识到自己及其身边许多同学无计划消费造成很多不合理消费【12】。5、大学生消费的不确定性与冲动性及复杂性对造成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差异具有一定作用与影响。另外朱晓静也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具有群体效应和明显的冲动性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同时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大学生能认识到合理的消费方式但却往往不能按理想的方式去消费【12】。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增强了在理论上都知道科学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也知道该如何去做但是一旦进入“实战”就往往难以做到。小结在关于消费结构这一关键词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大学生的消费结

构分为的几个方面或部分然后结合调查的院校或地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出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消费结构逐渐细化趋向于满足个人发展的消费还有就是对高科技或流行时尚的追求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尊重的需要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需要层次逐步提高。另外在有着深厚的人情关系的文化氛围里大学生也逐渐接受并适应这一文化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二、研究成果根据对这些文献的分析研究消费结构或消费结构的子课题的论文中得到了这样一些研究成果。1、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发展趋向在这24篇论文中有8篇对于消费结构内容的分析约占33.3得出的一个类似的结论就是大学生消费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与多样化高科技消费追求时尚消费等诸多形式相继出现与发展。2、消费结构离散化趋势加强有2篇论文中注意到了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层次化趋势很强即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分阶层的消费结构现象大学生之间消费悬殊逐步扩大化且这种现象趋势日益扩大。3、消费结构逐步细化体育消费结构呈现较大变化与起伏在这些论文中有13篇论文约占总数的54.2以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为主要论题来做研究在这些对于大学生体育研究的论文中有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意识研究3篇认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对于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也有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动机研究2篇认为娱乐消遣动机、身心健康动机、审美追求动机、社会交往动机、体育成就动机、求新攀比动机是导致大学生不同消费结构的主要动机。还有

从性格1篇等心理维度做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现状的研究8篇主要是对对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比较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有不合理和不平衡的地方如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落差过大等。除了体育消费结构研究还有对于大学生餐饮膳食消费结构的调查2篇得出的结论有大学生餐饮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对一些特殊群体大学生如贫困生特困生膳食结构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4、大学生消费趋向理性化与长远化更具有社会性与功利性在8篇关于大学生消费内容的分析中普遍都提到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增长幅度较大对于个人发展的投资也有较大比例的增长如对于考证书参加培训班进行双学位学习等的热衷与参与。三、分析与思考针对上述学者的论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对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研究依然过于薄弱但也可以发现作为大学生消费的子课题大学生消费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子课题如体育消费结构膳食消费结构等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研究的深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对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比较多并且也有一定深度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则研究较少。同时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成果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不同地域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而这又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地域文化有一定关系。同时现代大学生传统消费的比例在不断降低大学生的消费更加注重满足个人需要对于个人今后发展和建立人脉关系网的投资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在不断提升对于建立合理科学的消费

结构有很深的认识但很少能履行。而对于大学生难以实践有着较多理解的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这一课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都没有给出合理详细的分析或说明这应该会成为今后消费结构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将大学生消费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层和分类研究如针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消费结构的研究对高校特困生和非特困生消费结构的研究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贫富悬殊不断扩大高校内的大学生也出现了消费分层和消费悬殊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另外就贫困大学生这一阶层来说尽管我国对于贫困大学生有着许多的优惠政策但是现在依然存在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校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现状之前曾有过某校贫困生吃食堂他人留下的剩饭剩菜的报道。可见我国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存在政策空白且这些政策机制执行起来过于呆板没有站在贫困大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尊严与价值不够尊重将消费与贫困大学生对立起来。虽然也有一些学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但显然还不够深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而了解当前贫困大学生消费现状为贫困大学生正当消费正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或服务同时改变人们的一些偏见就显得很有意义与必要性了。从不少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中关于奢侈品和高科技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增加大学生热衷于追逐时尚消费这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一大变化趋势。另外对于大学生消费收入的组成结构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影响也缺乏一定深度的研究只有少数论文提到大学生消费收入组成结

构如有的学者将大学生消费收入分为父母提供、亲朋资助、校内勤工俭学、校外打工兼职、奖学金、贷款、个人负债等其他几个部分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消费结构产生了影响。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消费结构这一课题上分层分类研究和特殊群体研究消费收入与大学生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对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言行差距”心理行为动机研究将会是今后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四、

参考文献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姓名: 胡洲锋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2班 学号: 2224220 指导教师: 秦淳霞职称: 讲师 2007年6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胡洲锋 指导教师秦淳霞 摘要: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的各项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旅 游细分市场中,大学生旅游是整个旅游市场中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经济来源~大 学生旅游动机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各种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增进大学生 旅游消费的几项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消费行为 A re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u Zhoufeng Tutor Qin Chunxia Abstract :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in any other tourism activitie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domain of tourism research. The travel marke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ependent market, which has very big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Thus, it’s necessary to do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sour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the causation of bringing unive rsity students’ tour motivation ; the influ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proposing some ac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in further step.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behavior

关于手机市场的消费者行为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手机市场的消费者行为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中,消费者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并应用于营销领域中,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者的行为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影响。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明影响消费者购买手机行为的因素。通过了解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进而对消费者购买手机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行为手机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About mobile phone market of consumer behavior problems research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uthor: Guide teacher: Abstrac t: In the increasingly open society and market environment, consumer behavior in change constantly.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 influenced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and applied to marketing field, master of consumer behavior, seize the consumers' consumption psychology. The behaviour of the consumers by various complicated factors. Based on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 consumers' behavior research, verify that influence consumer purchases mobile behavior factors. By understanding person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se factors between mutual connection, interaction, jointly constitut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umers' behavior, and then on consumers' purchasing system of mobile phone behavior analysis. Keywords: Consumer Consumer behavior Mobile purchasing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大学毕业去向文献综述

大学生毕业去向分析文献综述 临近毕业,身边每天能见到的熟悉面孔渐渐也都不多了,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的人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也有的人被我们打上了“失踪人口”的标签从此渺无音信。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这些应届生主要分为三种: 1,找工作一族;2,考研一族;3;创业一族。 研究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须先分析当前日益复杂的就业因素。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之分,具体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概括而言,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从自身专业知识、学历层次、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八个方面。 专业知识。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63.7%的人认为专业、所学的知识、所受教育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有86.6%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着重其所学专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管理人员中有79.3%的人认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看重

所学专业;有67.2%的人认为是看中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历层次。学历层次高的学生在市场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对个人就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工作经历。陈成文、谭日辉认为了解其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就是首选,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有过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获得职业地位的机会会明显增加。 在校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是否获双学位、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论文发表数量等。大学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业观念。包括个人价值观、对就业的期望心理、工作偏好、负面心理等。傅新华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就业心理。如认知不准确、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焦虑心理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就业能力。胡尊利等指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对就业有巨大作用。张进认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身份。学生是否为党员、在校期间是否担任学生会干部对大学生就业有微弱影响。 性别和生源地。大学生性别和生源地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 就业信息的掌握。魏有兴等人认为,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时

大学生恋爱观论文_ 思修

大学生恋爱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他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他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家长,老师们便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在大学这片蓝天上自由飞翔。 对过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大家都为未来而拼搏着,谈恋爱似乎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大学校园里主要的奋斗目标。 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大学校园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谈论的人越来越多了,也常常成为宿舍里“卧谈会”上久议不衰的主题。 正像春天到了,树木发芽,花儿开放一样,大学生们正值人生的春天,校园里的恋爱,也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到处萌动,绽放着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可是正像花开花谢一样,不是每一朵花儿谢了的时候都结出甜美的果实,常常也会有苦果或者没有结果,恋爱失败也是时常会发生,需要面对的。 对待恋爱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建立亲密关系的问题,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仍然是一个严肃的、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一个问题,不宜草率。所谓谈恋爱,那是需要时间,在正式建立恋爱关系之前,有一个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的过程,也许还是慢慢地谈比较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所带来的快乐是其他一般情感所不能比较的,为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爱情的真正价值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处理恋爱与生活的关系,在此我们组以大学生恋爱观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恋爱的认识和感触情: 一恋爱总体趋于健康,但不健康的恋爱观及动机在大学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问及”恋爱的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男生有54.3%的人认为寻找结婚对象或者为了学习的动力但女生33.3%的人是为了结婚或为了学习,而追求享乐或摆脱寂寞的男生占有45.7%,女生占女生比例的49.9%。这说明男生的恋爱比女生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容进行

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省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20120706409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

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

大学生创业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创业 姓名汪传坤 学号 2013213990 所在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献类型电子文献 检索词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 信息源NoteExpress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类班级:电信三班 姓名:汪传坤 学号:2013213990 【摘要】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更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加之往年未就业学生的滚动因素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的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高校引导/社会关注/调查报告

【主题】 1.就业现状分析:前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2.大学生与创业: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3.大学生创业必备条件:首先创业必须先要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带有开拓性的社会变革,是在当今改革开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论文 摘要 参考文献

个人求职规划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目标 正文: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院对同学们的培养方向,也是党在新时期对中国青年的要求,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基石。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青年大学生奋斗的目标,是我们自我要求的准则之一,是我们自勉自励的不竭动力。 国际经济合作日趋繁荣的当今世界,对国际经济人才的需求日益突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这是一个让我们施展才华,解放青春激情的时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入校的那一天成了一名大学生;当我们离校走向社会后,变成了一个

职业人。就广义而言,世间所有的大学生,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都走着一条职业人的道路。无论您是本科、专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他们毕业以后当走上社会时,都要寻得一个岗位,从事某个职业,都成了一个社会的职业人。通过三年的学习,将如何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我们作为将来的职业人,即不同于社会上的白领,也不属于蓝领。而是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群,被社会称为灰领的职业者具有高尚的品格,高尚理想与追求。努力从事社会公益劳动,走向社会争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职业人! 一、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 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臵,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了解职业个性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 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 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 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 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约为四百元,但最高月消费额已达到 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九十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六倍多。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职业教育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许金龙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545004)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展开了文献述评。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古典学派的传统就业观点。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货币供给、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支出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持久的影响。价格和工资的灵活变动能够维持充分就业。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指出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凯恩斯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改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主义者坚信,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改善就业。马克思的就业理论。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运用劳动力的二重性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马克思把就业与失业看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矛盾,同时揭示了其剥夺人性之本质,科学展现了劳动力市场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另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值得借鉴的毕业生就业经验,如美、日、德、法四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模式。美国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不包分配的情况下,学校提供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自主择业。日本的模式和做法是采取巨资投资优先发展教育的明智策略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立法也是日本政府对教育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的模式是一方面政府加快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毕业生就业,再一方面就是政府提供就业服务培训。法国的模式是主要通过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工作岗位;采取就业灵活的方式,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并对其提供鼓励性补贴,从而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 二、国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因素探讨。 文东茅(2005)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2006)研究得出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不大;不管在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求职进行阶段,潜在帮助者人数、专业、党员、学生会干部和父亲主要领导干部阶层五个因素对求职者选择非正式渠道都有显著正影响。 钱明霞,任蓉蓉,张舒华(2008)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次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同的高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是有差异的。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岳昌君,丁小浩(2004)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的研究,并进行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和教育两方面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魏捷,付春新(2006)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李炜,岳昌君(2007)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分析。 阎凤桥,毛丹(2008)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大学生毕业走向、大学生就业落实率、起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受社会资本影响的关系。 (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陈海平(2005)提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曾庆双(2005)提出了加强心理辅导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加学生对人才需求的了解,改革就业培训机制,增强高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等对策和建议。 李昌林(2007)指出目前需要从社会、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是完全可能的。 张立波(2006)结合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分别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这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 涂晓明(2007)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借助的家庭关系资源和学校的就业努力、就业服务等社会资本成为其获得就业机会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并指出,作为传统的毕业生人力资本质量的信号的学习成绩,依然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永君,李宇遐(2007)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集中围绕解决毕业就业问题的多元主体构建及加强其功能塑造、人才市场的培育、就业氛围的营造、用人单位转变人才观念和走出招聘歧视误区等方面,寻找出路与对策,旨在着力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文献述评 纵观以上文献,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可谓文献缤纷,对于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且提出的对策建议也适应了就业发展的形势,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尤其是某一具体区域的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区分不同区域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许金龙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22228/2011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

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约为四百元,但最高月消费额已达到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九十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六倍多。 笔者调查得出,现在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购买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消费、手机消费、情感消费、旅游消费、

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文献综述样本及填报提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注:院、系:填哲学与政法学院xx系; 专业参考: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社会学/法学(纪检监察方向),选其一填写; 指导教师:只填姓名;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选其一填写; 学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选其一填写 2016年11月1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对奢侈品的消费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风潮。这既是受益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如今的大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触到奢侈品,也与奢侈品生产者利用学生群体从众、攀比,父母供养生活费,生存压力小的特征开发大学生奢侈品市场有关。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和思想品德教育两方面,社会学中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文献并不是十分充足。对大学生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奢侈品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思想教育领域和市场营销领域。本文中将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例,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消费奢侈品的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分析云南省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 什么是奢侈品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维尔纳·桑巴特(1913)在其传世经典之作《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奢侈品是实现关好生活的一种手段”。Scitovsky(1992)认为,必需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奢侈品是必须品以外的物品的总称[7]。Berry(1994)在《奢侈品的概念-概念及历史探究》对奢侈品做了如下定义:“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被替代的物品,特别精美并具备一定品质,可以满足某种普遍存在的需求”。Kapferer(1997)则认为“奢侈品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是应用于功能性产品的艺术。”奢侈品是人们很渴望得到的物品,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但是必需品则只是消除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带来的不愉悦感。 一、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概况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Veblen(1899)最先提出了奢侈品购买动机的研究方向,其中主要提出了炫耀性购买动机。之后的西方学者都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论证和补充,但主要都研究西方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动机。而后 Leibenstein(1950)提出了从众、独特与炫耀性三种动机。从众性是为了获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同,以获得群体中的社会价值;独特性是为了感觉与他人不同,以获得独一无二的价值;炫耀性是为了炫耀其财富与社会地位,以获得虚荣的价值,以上三点表明了奢侈品动机的社会性导向。 Vigneron Franck 和 Lester W.Johnson(1999)采用与自我取向相关的概念——自我知觉(self-conscious)对消费者进行心理细分,提出了西方消费者奢侈品牌购买动机的概念性框架。该框架将消费者分为两类:公众性自我知觉者(Public Self-Conscious)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Private Self-Conscious)。与此对应,参照群体的影响也分为两类:人际影响和个我影响,前者影响消费者的 3 种奢侈品购买动机:炫耀、领先、从众;后者影响 2 种购买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其它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基本验证了这一西方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和大学生文化、就业等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的同时,边疆少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仅表现出总量性失业问题,而且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和城乡间的地域结构矛盾 1、全国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出现“东南飞”现象,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绝对不足(赖德胜,2001);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的人数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 77%,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 8.6%。大学毕业生们所青睐的就业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陈岩松,2004);另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有4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邵雅箐,2010);而另一项调查发现 58.5%的学生到东部 11 个省市参加工作,20.2%的学生则前往中部地区就业,而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为 21.2%(孙祥,2011);1996---2000年的西部大学毕业生流向趋势可以看出:西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西部大学生留在西部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而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且上升趋势明显,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年多于一年(张燕天,2006)。 2、区域范围内,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滞留"省会、中心城市和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城市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毕业后择业时首选地区的问题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将在北京就业,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去西部就业(马钟范郑喜,2008);从目前来看,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还存在较大规模的流失现象(崔翠利,2010)。 3、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发生变化,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 大学生西部就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西部就业,另一部分是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或回到西部就业(张燕天,2006);在《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中,通过对该学院的2008届至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毕业生观念进一步转变,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到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一、研究目的: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工作的大重点和难点。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大学生在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未来有许多美好的憧憬,对爱情同时也是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在大学生中进行恋爱观调查能够为大学生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也能为恋爱观教育的一系列其它活动提供一份客观可靠的数据。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将对文法学院大一、大二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有:⑴大学生持有哪几类恋爱观?⑵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学业,事业三者的关系?(3)大学生如何处理恋爱挫折? 三、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试者江西省南昌市某某大学的200名大一大二全体学生。 四、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了om' alley& chamot(1990)的“学习策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问卷采用句子提问形式,如“你的父母对你出现的恋爱倾向作出的教育正确吗?”等,共30小项。调查方法是非概率抽样的随机抽样。具体做法是:分别到11级法律一班、10级法律一班、10级法律二班、10英语一班、10商务英语一班、10商务英语二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记分法,“从来没有,从不这样做”(1分)“总是这样做”(5分),要求学生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符合或相近的选项,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号。为了保证被试最高程度的合作,问卷指导语非常礼貌地告诉学生本研究的严肃性和研究意义。 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于xx年3月17日由笔者亲自于课后发放给学生,完成后立即收回。共发放200份问卷, 回收率是90%。样本的基本数据如下:从性别来看,男性有109人,占49.5%,女性有111人,占50.5%;我们于xx年10月27日-11月1日录入数据。我们用spss软件对我们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交互分析、相关分析、频次分析等。 六、调查时间:正式调查是在xx年11月。 七、调查的经费预算 (1)问卷样本修订、打印:0.5元; (2)复印调查问卷200份:120元;总计120.5元。 在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十二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披着荣耀跨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