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练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练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练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 练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戴胜华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五)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六)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七)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二、四大方法: 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一)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用了一个表述: 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怎么体现以实践为基础,即从选题开始就选择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而不是选择那些和实践毫无关系的问题。你研究“屠龙妙技”有什么意义, 你研究“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有什么意义,选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研究,而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理论成果形成后,又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就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把已经形成的理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东西。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 要尊重经验,但不能搞经验主义。

(二)辩证思维

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说: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 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是辩证法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理解,叫辩证思维。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把握,研究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第三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 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三)主体活动主体活动这包括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所以研究社会不能不研究人,不能不研究现实的人,不能不研究具体地从事一定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而人包括各个具体的个人,各种群体、阶级、人民,这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要研究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体的活动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一定的价值取向,于是有了“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四)世界眼光

世界眼光: 历史到了近代以后,进入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进一步发展到今天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所以在近代以来研究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历史,就不能没有世界眼光。现在大家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这话肯定是对的,但是应该说,它不仅仅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还是放眼世界的理论,没有世界眼光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连现代化这个概念都不会有。现代化是比较概念,离开跟世界的比较,无所谓现代化。我们很多理论和政策都是世界眼光的结果。没有世界眼光,能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结论吗, 开放作为一个大政策,也是跟经济全球化的判断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于中国,这是很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世界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一)专题目录

1.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2.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3.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4. 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二)专题知识点

系统范畴、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个复杂大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系统结构性原则、系统层次性原则、系统开放性原则。

(三)专题重点

社会是个复杂大系统、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形态的理论、社会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四)专题难点

1.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关系

2. 社会子系统的划分与流行的划分方法的关系

3. 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技术形态的关系

4.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阐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系统研究方法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是上个世纪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而引起广泛重视的,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重要方法的问题。

(一)什么是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系统研究发方法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什么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

(三)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控制论(维纳)、信息论(申农)、系统论(贝塔朗菲)是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批成果。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70 年代前后, 相继出现耗散结构论(普里高津)、协同论(哈肯)、突变论(托姆)、超循环论(埃根)等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 以及混沌理论、分形理论,这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进展。

(四)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然观揭示了

其次,系统自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

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概念,论证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 2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思路: 第一,整体性综合研究,分析和综合相统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单向性思维。第二,研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利用系统非加和性构造新系统,实现新功能。第三,把系统看作是动态开放系统,考察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第四,对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而不是简单还原。

(五)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关系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为系统研究方法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吸收系统理论最新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认识划分为由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一)生产力子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

作用的力量。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是其中的主导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子系统的渗透性要素,潜在生产力- 渗透转化- 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导作用,杠杆作用。劳动的分

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产关系子系统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经济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变化发展。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三)上层建筑子系统

建筑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饮食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

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组成,包括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以及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的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章等。思想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

(四)人口子系统

人口系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

(五)自然环境子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主要由自然资

源和气

候条件两大类要素构成。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马克思把自然资源区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和提供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

两类。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要,需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同面对。

(六)社会系统五个子系统划分的合理性

具有文本根据,符合当代现实,更加具有理论的解释力涵盖力

(七)社会系统五个子系统的划分是否是唯一的, 答案是否定。如还可以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的划分,我们的划分更能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八)这种对社会大系统的划分有没有遗漏,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包括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就没有包括到这个社会大系统中来。这是一个缺

憾。可以结合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这样可以弥补上述缺憾。

三、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他们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一)社会有机体: 为什么说社会有机体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系统研究方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对有机体的研究。这是因为有机体不同于无机物,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在要素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下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更为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之所以强调系统思想是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有机哲学” ,道理也就在这里。

(二)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 ;而构成社会有机

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命有机整体。社会有机体对辩证法联系原则的体现。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社会有机体对辩证法发展原则的体现。“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 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

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列宁对社会有机体思想作为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戴胜华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五)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六)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七)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二、四大方法: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 (一)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用了一个表述: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怎么体现以实践为基础,即从选题开始就选择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而不是选择那些和实践毫无关系的问题。你研究“屠龙妙技”有什么意义?你研究“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有什么意义?选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研究,而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成果形成后,又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就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把已经形成的理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东西。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要尊重经验,但不能搞经验主义。 (二)辩证思维 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是辩证法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理解,叫辩证思维。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把握,研究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第三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等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对此作了一个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件数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论述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一)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作为社会子系统,它包括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资料是传递人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和物的系统。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要素。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未加入生产过程以前,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通过技术环节应用于生产或称,渗透到其他要素中,就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管理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协调运转,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它具有能动性,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要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二)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不同分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指的是社会产品归谁占有、由谁支配、产出来的物质财富既要用于个人的生活消费,又要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还要用于社会的公共需要。分配关系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的除此分配,以及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会范围内所作的二次分配。 生产关系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而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扶贫中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1486896.html, 扶贫中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作者:吴小婷 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06期 摘要: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有着传统方法不能与之相比的优越性。“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任务繁重,无论是社会建设系统还是扶贫系统,我们在解决发展问题是都不能忽视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扶贫过程中应注意的五方面社会系统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系统;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扶贫;原则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是一般系统理论对系统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因此,系统并不是单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还充斥有交错复杂的关系,其中,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是辨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社会系统方法是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显示出了传统方法不能与之相比的优越性,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进行研究。 贫困是困扰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这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然而依旧留有5575万最难啃的“硬骨头”。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态度,我们在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过程中,需从整体出发,处理好要素与系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社会系统中研究政府扶贫问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政府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系统整体认识不断深化日益全面,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先后经历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最终形成“五位一体”的认识就是最好的佐证。同时,面对社会建设中的扶贫系统,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项目虽比较健全,但无论是社会救助政策的整体设计还是具体救助政策的实践,都存在救助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我国返贫率高、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精准扶贫”这一关键词,提出要瞄准贫困对象,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扶贫”分别从扶贫对象、措施、突破口、手段和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阐述“精准”的含义,建立大扶贫格局,发挥扶贫系统的整体优势。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整理)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戴胜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四大方法: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 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用了一个表述: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怎么体现以实践为基础,即从选题开始就选择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而不是选择那些和实践毫无关系的问题。你研究“屠龙妙技”有什么意义?你研究“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有什么意义?选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研究,而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成果形成后,又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就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把已经形成的理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东西。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要尊重经验,但不能搞经验主义。 辩证思维。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是辩证法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理解,叫辩证思

维。 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把握,研究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 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 第三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主体活动。这包括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 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所以研究社会不能不研究人,不能不研究现实的人,不能不研究具体地从事一定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而人包括各个具体的个人,各种群体、阶级、人民,这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要研究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体的活动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一定的价值取向,于是有了“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 世界眼光。历史到了近代以后,进入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进一步发展到今天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所以在近代以来研究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历史,就不能没有世界眼光。现在大家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这话肯定是对的,但是应该说,它不仅仅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还是放眼世界的理论,没有世界眼光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连现代化这个概念都不会有。现代化是比较概念,离开跟世界的比较,无所谓现代化。我们很多理论和政策都是世界眼光的结果。没有世界眼光,能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结论吗?开放作为一个大政策,也是跟经济全球化的判断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于中国,这是很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世界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 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 第二次思考题 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第三次思考题 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 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 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 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 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9.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整理)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本专题目录: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三、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四、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阐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系统研究方法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问题。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系统研究方法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是上个世纪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而引起广泛重视的,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怎样阐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的问题。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什么是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 系统研究发方法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概念,论证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思路 第一,整体性综合研究。分析和综合相统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单向性思维。 第二,研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利用系统非加和性构造新系统,实现新功能。 第三,把系统看作是动态开放系统,考察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四,对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而不是简单还原。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关系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为系统研究方法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吸收系统理论最新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认识划分为由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一)生产力子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是其中的主导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子系统的渗透性要素,潜在生产力-渗透转化-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导作用,杠杆作用。 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产关系子系统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经济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变化发展。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三)上层建筑子系统 建筑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饮食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组成,包括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以及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的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章等。 思想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 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 (四)人口子系统 人口系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 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 第二次思考题 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 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第三次思考题 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 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 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 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9.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10.试论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西方各种社会科学方法。 11.论“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1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4,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后问答题

第一部分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及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3)联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灵魂,必须自觉加以坚持。我们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以,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问题特别重要。 2.如何正确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正确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是对以下五点的正确认识。 (1)理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是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体系。人文主义突出强调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性质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根本区别。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获得对社会历史的全面认识。 (2)理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决定整体,只有从个体出发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整体主义认为整体决定个体,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有效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 (3)理解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借鉴现代科学中的结构功能方法而形成的学术思潮和方法论流派。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而产生的,最初在当时的德法兴起,现在美国比较盛行。后现代主义有解构性和建设性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当我们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努力克服它们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 (5)认识关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总体上来看,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与西方社会进步和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相关联的。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社会科学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当承认他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具有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哪几种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人本”和“物本”相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统一的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如何运用实践研究方法搞好研究?4.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专题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专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复杂的、探索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尤其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我们平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是讲方法的重要。 所谓方法就是主体把握客体,包括认识客体、评价客体、改变客体的原则、规范、程序等等。 方法是否正确,对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切事业有成的科学家,都重视方法,不管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 英国的休谟把科学方法比做在黑暗中的指路明灯,他说,一个方向正确的跛子,比一个方向错误的善跑的人先达到目的地。 俄国的巴甫洛夫说,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便没有多大才干,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这些话都是包含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在内的。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他们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思维形式的支配。” 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更是如此。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学科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是研究人和人的社会的。 自然界的运动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运动; 而社会运动,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就使得人们在研究社会历史的时候,往往认为意识是决定一切的。这个特点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历史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做统一的思考和研究,再加上剥削阶级的偏见,就更难以认识社会的规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很难达到真正科学的水平。就是列宁说的,最多是积累一些事实材料以及对这些事实材料的某种片面的理解。 这种情况一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在观察社会历史的时候,从思想深入到物质生产,从个别人物深入到人民群众,这“两个深入”就达到了对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当然,方法本身是有层次的,有的方法仅适用于某一门科学,如人口学中的人口普查法,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法、计量模型法,就是这样的方法。还有一些方法是许多科学都使用的方法,比如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等等,都是许多社会科学采用的方法。 最高层次的方法则是哲学的方法,它是所有各门社会科学都管用的方法,例如,如何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过程和阶段的关系,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等等。 这些哲学上研究的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原则,是普遍管用的,哲学的方法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最高意义的方法。 社会科学需要有较低层次的方法,如搞人口学的需要掌握人口普查方法,搞经济学的需要掌握数量模型方法,但那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具有根本性的哲学的方法。 毛泽东在延安讲课的时候说,辩证唯物论既是我们的世界观,又是我们的方法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来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来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此外并没有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学好哲学是学好方法论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但是由于我们教学时间有限,只有18个学时,要把这些内容都拿来讲,是不可能的。我们只选择了七个

[练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 练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戴胜华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五)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六)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七)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二、四大方法: 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一)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用了一个表述: 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怎么体现以实践为基础,即从选题开始就选择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而不是选择那些和实践毫无关系的问题。你研究“屠龙妙技”有什么意义, 你研究“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有什么意义,选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研究,而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理论成果形成后,又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就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把已经形成的理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东西。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 要尊重经验,但不能搞经验主义。 (二)辩证思维

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说: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 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是辩证法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理解,叫辩证思维。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把握,研究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第三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 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三)主体活动主体活动这包括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所以研究社会不能不研究人,不能不研究现实的人,不能不研究具体地从事一定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而人包括各个具体的个人,各种群体、阶级、人民,这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要研究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体的活动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一定的价值取向,于是有了“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四)世界眼光 世界眼光: 历史到了近代以后,进入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进一步发展到今天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所以在近代以来研究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历史,就不能没有世界眼光。现在大家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这话肯定是对的,但是应该说,它不仅仅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还是放眼世界的理论,没有世界眼光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连现代化这个概念都不会有。现代化是比较概念,离开跟世界的比较,无所谓现代化。我们很多理论和政策都是世界眼光的结果。没有世界眼光,能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结论吗, 开放作为一个大政策,也是跟经济全球化的判断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于中国,这是很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世界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汇总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简述)。8页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 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以人为本的) 第二,主体型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2.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要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来说要做到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对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 科学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体系。其代表是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突出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性质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根本区别,主张运用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否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二者都关注了社会科学的特性,但是各自仅仅关注了一个方面,是不全面的,即有形而上学的错误。完整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遵循辩证法,将二者结合,并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运用两者的合理之处。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及其行动是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的结果,主张从个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其代表是方法论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二者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但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既包括社会个体也包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一)生产力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包括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实体性要素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渗透性要素由科学技术构成。运筹性要素是由劳动分工、协作、生产管理构成。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具有能动作用。以劳动工具为主的老丁资料在生产力要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二)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指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不同分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指的是社会产品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既要用于个人的生活消费,又要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还要用于社会的公共需要。(三)上层建筑系统。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由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组成,主要包括政权机构、政党、军队等等。思想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核心力量。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四)人口系统。人口系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人口系统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五)自然环境系统,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由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构成。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一)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机体的骨骼,血肉是上层建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二)经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分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岁社会形态的划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社会形态。石器时代主要产业是渔业和狩猎业,又称渔猎时代。在铜器和铁器时代,农业为主导,为农业时代。在蒸汽和电气时代,工业为产业,为工业时代。在电子时代,为信息时代。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三、研究社会体统的重要原则。(一)整体性原则。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深刻揭示了系统的整体性。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研究,阐明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做到统筹兼顾,以使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三)层次性原则。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进行社会系统的层次分析,重在在于研究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特有属性和特殊

社科论文研究方法

社科论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

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金融学中的运用

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金融学中的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与人口、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特点,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武器。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当代的最新发展,金融学是高度体现社会系统特征的新兴社会学科,两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互相促进。通过分析该研究方法的四大特色分析方法,结合系统科学基本理论,我将介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 1.整体分析方法 这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要求在考察社会运动时,应当首先把社会历史活动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社会中的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过程的一部分。因而,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内在关系。在分析金融系统时必须注重金融体系整体,发掘金融系统实现整体大于各要素总和的实现途径,从全局层面把握金融体系的功能实现、稳定发展。 2.层次分析方法 系统研究方法认为,事物的整体总是分别呈现出深浅高低的不同层次,因而作为整体的历史系统,也是分别为若干层次的。在金融体系中,微观层面的投资者、金融机构,中观层面的地域性金融市场,宏观层面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乃至国际金融组织,每个个体都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金融系统。研究金融市场,就应当把金融体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特点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揭示整个金融系统的全过程,并实现认识金融进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目的。 3.结构分析方法 结构或层次结构,反映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和整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因此,当我们考察金融进程时,应明晰金融市场的体系结构,如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的业务、运行模式、相互联系。研究金融市场工具结构如现金、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的使用范围、功能、和在金融市场的比重,然后才能研究金融结构在金融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4.动态分析方法 系统论认为社会也应当是一个开放系统。社会在客观上总是与环境保持一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交换关系。因而只有用动态、开放的观念,将金融系统视为一个远离均衡的动态系统,分析其与外界进行信息、资金等能量的交换过程,才能真正地描述与反映金融系统的发展过程,探究金融系统向更高级有序方向发展的可能。 同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运用到金融学科中,还需遵循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则,如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优化原则等等。以更好地反映金融系统的固有属性和规律,提高金融学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动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金融市场也不例外。在全球化成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