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精编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 核心提示:直方图是统计学上常用的来表示样本各组在成分布的一种直观的图表。如图1所示:X轴表示体积单位,Y轴表示个数(即统计学的频数),柱条表示在某个体积段内的物体个数。将体积段无限细分下去方块图就会变成曲线图。图1 图2_S1表示的是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 直方图是统计学上常用的来表示样本各组在成分布的一种直观的图表。如图1所示:X轴表示体积单位,Y轴表示个数(即统计学的频数),柱条表示在某个体积段内的物体个数。将体积段无限细分下去方块图就会变成曲线图。 图1 图2_S1表示的是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胞直方图:曲线的每个点对应的坐标(X,Y)表示X体积的红细胞有Y个,而曲线与X轴围成的范围表示的是红细胞的总数。图中显示了两个峰,A峰体积小,峰值是PLT(血小板)峰,B峰值高,显示RBC(红细胞)峰。

而A、B峰的面积显示了PLT和的RBC总量,峰值的X坐标显示了RBC和PLT体积大小,峰宽显示了RBC和PLT体积的极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峰的面积越大表示总量越多,峰越宽表示体积大小差异越大,即大小分布不均。曲线向左移(如S2),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小,曲线向右移,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大。因此通过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再结合Hb、MCH、MCVH等指标就能知道,是不是贫血,是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及大小分布状况等临床诊治信息。 图2 同理,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图3)也一样。在图3_a中前一峰是淋巴细胞峰,后一峰是中性粒细胞峰,a1、a2显示了不同大小的粒细胞图。具体分析同红细胞分布图。

图3 直方图能很直观的看出血分析中的各类指标,但因为只能给人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于单独一张报告单,就很难知道这个分布是不是正常,因此有许多血细胞分析仪用了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来反映直方图的信息,本人认为更贴合于临床。

白细胞直方图解析

白细胞直方图解析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凌励 随着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血液分析仪的研制水平不断提高,检测原理不断完善。血液分析仪不但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简便,而且还能提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体积分析直方图,以直观反映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为检验师监控仪器工作状态,判断检验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SYSMEX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一般都以电阻抗原理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依据大多数正常形态的白细胞细胞在溶血素作用后的大小排列,人为设置了4个辨别线,将白细胞直方图划分三个区域,来辨别小白细胞、中白细胞和大白细胞。 一.白细胞直方图的基本概念 1.电阻抗原理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量。 2.直方图定义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座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座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 3.白细胞直方图在计数白细胞时,要加入溶血素使红细胞破坏,此时白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浆流失,使白细胞体积大小发现变化,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在白细胞直方图上细胞排列的顺序不是细胞的原始大小,而是经溶血液修饰的细胞大小。 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

图2.为加入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在直方图上所示) 二.白细胞分类原理 (一)辨别线的设置 1.低辨别线(LD):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 2.高辨别线(UD):固定在300fL ,用作粒度分布的异常监视。 3.辨别线1(T1):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一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1(T1), 4. 辨别线2(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二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2(T2)。 (二)辨别线的作用 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从以下两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分类情况。 WL与T1之间为W-SCR%,相当于L YM%; T1与T2之间为W-MCR%,相当于MEX%(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之和,)。T2与WU之间为W-LCR%,相当于NEUT%)。 2.监视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情况,提供异常分布信息 白细胞粒度分布正常时,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三峰性分布,在低辨别线(LD)与高辨别线(UD)之间有两个谷值(T1)和(T2)。当谷值辨别线不能设定,或在设定的辨别线位置的度数比规定值高时,将标有白细胞粒度分布异常警号。下面将白细胞分布异常的警号按优先顺序来介绍,当有两个以上的警号符合时,将标上优先顺序最高的警号。 (1)WL:低辨别线(LD)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可能存在血小板聚集或较多的巨大血小板。 (2)T1:当第一谷值不能决定时。

血细胞直方图解读

血细胞直方图 一、WBC直方图:是反映WBC体积大小的频率分布图。正常人WBC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以淋巴细胞为主),右峰为大细胞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小细胞群峰又高又陡,大细胞群较高较宽,中间细胞群一般为有一定宽度的平坦区。小细胞群峰越高,淋巴细胞比率越大;大细胞群峰越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越大;而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增多或出现病理性细胞时,中间细胞群峰值增高。例如白血病时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幼稚细胞,多分布于中间细胞群及其附近,使峰尖增高,不同白血病类型出现特异性直方图。二、RBC直方图:是反映RBC体积大小或任何相当于RBC体积大小范围内粒子的分布图。正常RBC 直方图为偏态分布曲线图,峰值表示一定数量的RBC体积的平均值,与RBC平均体积基本一致,正常人峰值一般在82-94fl之间。直方图峰值变低,基底部增宽,说明RBC体积大小不一,与红细胞分布增大一致。直方图左移,提示RBC体积较小,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RBC直方图明显左移,基底部显著增宽。直方图右移,提示RBC 体积较大,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新生儿。RBC直方图有时出现双峰,是贫血治疗有效的证据,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人治疗后。三、PLT 直方图: 是反映PLT体积大小分布频率的分布图,正常PLT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峰值一般在6-10fl之间,直方图左移,提示PLT体积偏小,直方图右移,提示PLT体积偏大。直方图尾部抬高或在20-30fl处出现另一个波峰,提示血液中可能存在较多的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等。缺铁性贫血病人的PLT直方图尾部明显抬高、PLT减少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直方图多呈波浪状。

体检血常规各项指标

血常规化验单

2.三分群血常规,就是说五种白细胞被分成了大中小三群: LY% 淋巴群 MO% 中间群 GR% 粒细胞群(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 3.中文名称、英文缩写 (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 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 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 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

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 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 血液化验问答总汇 1.问: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一般了解和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常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一次测定可以得到多达十几项参数,所测定的项目除上述四个参数外还包括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红细胞各项指数、白细胞分类结果等许多参数,甚至还有三个细胞分布直方图。所以血常规的概念可以扩大为含有多项红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多达十余项指标的一组实验内容,较为常见的是含有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化验结果。血常规具体各项目的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书中各项目的详细介绍。2.问:什么是血象 答:这是一个习惯的称呼,某些临床医生和病人习惯将血常规检查称为“血象”,在某些书中甚至专业书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医生说:“先去查个血象”,实际上这时候要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这个血象检查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色素)和白细胞分类等一些最常见的检验项目。 3.问:为什么要常做血常规检验 答:在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引言 1.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操作简便。 2.提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分析直方图,直观反映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3.为检验师监控仪器工作状态,判断检验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技术和体积测量。 直方图定义 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 1.原理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库尔特原理)原理,即血 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目;而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冲波大小也不相同,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 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2.直方图的形成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 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况。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掌握正常直方图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如何分析血细胞三分类直方图

如何分析血细胞三分类直方图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马升俊 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多数数据的同时,把它们的体积大小、出现的相对频率以坐标式的曲线图表示出来,形成了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不仅能提供细胞相对频率信息和他们的分布状态,还可以与临床上其它检查数据结合进行分析。三分类仪器的血细胞直方图通常有白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三种。 一.白细胞直方图 血液分析仪对有关白细胞数据的测定,通常是在加入溶血剂后,溶血剂在溶解红细胞的同时也使白细胞膜穿孔,使白细胞失水皱缩,再根据皱缩后的白细胞膜及白细胞核在体积上大小的不同,其在通过计数孔时所表现出的阻抗大小不同来区分。三分类仪器可把白细胞分为大、中、小白细胞,大白细胞代表中性粒细胞,小白细胞代表淋巴细胞,中白细胞则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白细胞

在直方图上分布位置如下:淋巴细胞在30―100fl,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100―150fl,而中性粒细胞分布在150―300fl之间。直方图坐标横轴(X轴)表示白细胞的体积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纵轴(Y轴)表示在一定范围的白细胞数量,即不同体积白细胞的相对频率(百分率)。因此,正常的三分类白细胞直方图是一条有三个波峰的曲线。通常白细胞直方图是我们判断是否要进行显微镜复检的主要指标之一。比如在一些白血病人的白细胞直方图中,由于出现了早期幼稚细胞,往往会看到该种类白细胞的峰值会向左或向右推移,而且加阔了该种类白细胞的分布宽度。因此,把它与其它的血液参数、各种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结合分析可对白血病的诊断有所提示。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数据,任何血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白细胞直方图对血液病诊断都只能作过筛作用,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的显微镜检查的。 二.红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是反映红细胞大小或任何相当于红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 血细胞分析技术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而具有白细胞五分类或更多分析参数的仪器也普遍的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实验室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而具有18项参数带有白细胞三分群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也已经普及进入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在许多大型医院中已不占主流位置,因此可以说目前在较大医院的检验科,常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进入全自动化和白细胞五分类的时代。 本文主要介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五分类上的原理和散点图分布特点。此类仪器在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计算参数上一般会采用类似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此类仪器的进展和其功能特点可参考作者撰写的其它文章(见参考文献)。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析,以获得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五种常见类型,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的测定结果,此外还应该具有对出现异常白细胞的提示或初步分类功能。目前国内外具有开发研制白细胞五分类法仪器的主要为欧美和日本生产厂商,比较著名的欧美厂家有Beckman-Coulter;ABBOTT;Siemens(Bayer);ABX;日本有Sysmex和Nihon Kohdon。在国内已经有迈瑞(MINDRAY)公司生产几个型号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投入医疗市场。 一简要发展史 1974年,一种名为HEMALOG D的具有初步白细胞分类功能的白细胞分析仪问世。 1982年,Technicon公司生产了H60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应该是首款具有白细胞五分类能力的仪器。同时代日本日立公司推出图像分析法的白细胞分析仪HITACHI 8200型,仅仅是用于完成白细胞血片分类的仪器,没有其他血细胞计数分析能力。 Technicon 公司1985 年开发了比较成熟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Technicon H1 型血液细胞分析仪,随后升级为H2型和H3型。 COULTER公司在1987 年开发研制其经典VCS技术,并推出持续具有多年影响力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液细胞分析仪MAXM 型。 1990年前后,欧洲和日本许多厂家都陆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各厂家设计生产的此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原理各不相同,分析测定项目略有不同,且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试剂种类和成分也趋于复杂。不断改进和升级的新产品使得仪器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更加成熟和可靠。而技术的提高也带来了仪器和消耗品(试剂)价格的增加。 二仪器原理和散点图特点 1 体积、电导和激光散射原理 这是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所采用的经典分析方法,他集三种物

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是一种多参数检测仪器,一般在报告单上有三个组成部分: (1)有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定量检测结果; (2)三类细胞的直方图,横坐标是细胞体积的大小,用fl表示,纵坐标是某一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率,(3)警示符号。 三分类血球分析仪是根据库尔特原理设计的,其基本原理是当血细胞通过一个电场,产生电阻及脉冲波。仪器采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不同血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体积大小不同,产生的电阻和脉冲波大小也不同,这样就可以将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所以血球分析仪不能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但是,直方图和警告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一、血细胞直方图的形成 1、血细胞分析仪基本原理: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库尔特原理)原理,即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目;而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冲波大小也不相同,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 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 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2、直方图的形成 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况。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掌握正常直方图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二、红细胞直方图 图4是正常红细胞直方图的曲线形态。其中曲线的峰顶对应的是红细胞的MCV,而曲线基底的宽度大致反映红细胞的RDW,见图5。 不同类型的贫血可表现直方图的变化。例如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直方图表现为曲线峰值左移,曲线基底宽度增大,见图6。巨幼细胞贫血属于大细胞性贫血。直方图曲线峰值右移,曲线基底宽度增大,见图7。地中海贫血也属于小细胞性贫血,但由于RDW在正常范围,所以直方图表现为峰值左移,而曲线基底宽度不增大,见图8。铁粒幼细胞贫血由于具有小红细胞和大红细胞两类体积大小不同的细胞,所以直方图表现为双峰,见图9。 三、白细胞直方图 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上,白细胞直方图形态为“两峰一谷”。第一峰细胞体积在35fl-95(98)fl,代表成熟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第二峰细胞体积在150fl-450fl,代表成熟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5-75%);谷是细胞体积为95(98)fl-150fl的血细胞,其中包括成熟单核细胞、成熟

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 引言 1.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操作简便。 2.提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分析直方图,直观反映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3.为检验师监控仪器工作状态,判断检验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技术和体积测量。 直方图定义 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 1.原理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库尔特原理)原理,即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目;而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冲波大小也不相同,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 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2.直方图的形成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况。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掌握正常直方图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血常规常见问题与处理

⒈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⒈1由于标本采血不顺利,或抗凝剂不足,或混匀不充分,致使标本产生凝血﹑血小板凝集。解决方法:加适量的抗凝剂,重新采血,充分混匀标本后重新检测。 ⒈2天气寒冷,由于室温低,产生蛋白沉淀小块,这时仪器直方图血小板右边曲线下不来。解决方法:37℃加温,离心后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充分混匀标本后重新检测。 ⒈3标本红细胞溶解不彻底。见于肝病﹑异常血红蛋白症﹑高脂血症﹑红细胞膜变化而无法完全溶血(肝硬化)等病人,这时仪器直方图左边淋巴峰抬高。解决方法:标本二倍稀释,离心后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充分混匀标本后重新检测,记得结果要乘以稀释倍数。 ⒈4标本出现幼红细胞。见于新生儿﹑脐带血﹑溶血性贫血等,这时直方图淋巴峰双峰。解决方法:手工计数。 ⒈5标本出现大型血小板。见于脾亢﹑血小板减少症等,由于疾病,这些病人的老中青血小板同时释放出来参加血液循环。解决方法:手工计数。 ⒉白细胞计数假性降低 ⒉1寒冷性白细胞凝集。解决方法:37℃加温,充分混匀标本后重新检测。 ⒉2非寒冷性白细胞凝集,这时直方图右边出现小山峰,涂片有凝集,解决方法:37℃加温或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充分混匀标本后重新检测。 ⒊红细胞计数假性增高,一般系人为因素,不存在真正原因 ⒊1标本久置后未充分混匀,底部吸样。解决方法:充分混匀可避免。 ⒊2人体大量脱水,使血液浓缩,此时另一个参数红细胞压积会升高。解决方法:输液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 ⒋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 ⒋1红细胞凝集,这时MCV 值很大,镜下有凝集小块。解决方法:37℃水浴孵5 min[1],轻轻混匀,再检测。 ⒌血红蛋白假性增高 ⒌1乳糜标本,由于溶液浑浊,引起吸光度增加,造成Hb结果假性增高。解决方法: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 ⒌2白细胞异常增高,当大于100.0×109个/L时[2],由于白细胞过高,溶液浑浊,引起吸光度

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解析

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解析一. 红细胞直方图 (一)基本概念 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横座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座标表示不同体积的红细胞出现的频率。正常红细胞主要出现在50-200fL之间,在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从50-150fL区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在主峰右侧约分布在125-200fL区域的细胞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直方图图红细胞直方图内部示意图 (二)分类规则:在红细胞直方图上,依据细胞的大小,按以下的规则分类:(1)位于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和红细胞高鉴别位线(RU)之间的细胞为红细胞。(2)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为血小板与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红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 (3)超过高鉴别位线(RU)为存在红细胞聚集。 (三)常见异常直方图及报警信号含意 1. RL:低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干扰,破碎红细胞,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等情况。

2. RU:高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冷聚集素的干扰或有白细胞极度增高。 3. DW:相对度数20%处的高度线与红细胞直方图曲线交点增高,提示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 4. MP:红细胞直方图呈双峰性。表示受贫血治疗、输血的影响,出现多种大小的红细胞群。 二. 血小板直方图 (一)基本概念 仪器在2-30fL范围内分析血小板。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15fL内。仪器使用3条鉴别线来进行血小板的粒度解析,分别为2-6fl 和12-30fl之间自动决定的2条浮动鉴别线(LD)和(UD),以及固定鉴别线12fl。通过对三条鉴别线对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监控,检查是否存在LD、UD相对度数的异常,分布宽度的异常及双峰或多峰。 血小板直方图图血小板直方图内部示意图 (二)血小板粒度异常标记 当血小板粒度分布不正常时,粒度分布异常标记将标在相应结果上。当有两个以上的标记时,将标上优先顺序最高的标记。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白细胞直方图解析 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一般都以电阻抗原理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依据大多数正常形态的白细胞细胞在溶血素作用后的大小排列,人为设置了4个辨别线,将白细胞直方图划分三个区域,来辨别小白细胞、中白细胞和大白细胞。 一.白细胞直方图的基本概念 1.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量。 2.直方图定义 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座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座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 3.白细胞直方图 在计数白细胞时,要加入溶血素使红细胞破坏,此时白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浆流失,使白细胞体积大小发现变化,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在白细胞直方图上细胞排列的顺序不是细胞的原始大小,而是经溶血液修饰的细胞大小。 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

图2.为加入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在直方图上所示) 二.白细胞分类原理 (一)辨别线的设置 1.低辨别线(LD):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 2.高辨别线(UD):固定在300fL ,用作粒度分布的异常监视。 3.辨别线1(T1):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一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1(T1), 4. 辨别线2(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二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2(T2)。 (二)辨别线的作用 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从以下两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分类情况。 WL与T1之间为W-SCR%,相当于L YM%; T1与T2之间为W-MCR%,相当于MEX%(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之和,)。 T2与WU之间为W-LCR%,相当于NEUT%)。 2.监视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情况,提供异常分布信息 白细胞粒度分布正常时,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三峰性分布,在低辨别线(LD)与高辨别线(UD)之间有两个谷值(T1)和(T2)。当谷值辨别线不能设定,或在设定的辨别线位置的度数比规定值高时,将标有白细胞粒度分布异常警号。下面将白细胞分布异常的警号按优先顺序来介绍,当有两个以上的警号符合时,将标上优先顺序最高的警号。 (1)WL:低辨别线(LD)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可能存在血小板聚集或较多的巨大血小板。 (2)T1:当第一谷值不能决定时。 (3)T2:当第二谷值不能决定时。

1.血常规

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沉降率2.网织红细胞反应3.Howell-Jolly小体(染色质小体) 4.Cabot环5.核左移 6.核右移 7.中毒颗粒 8.异形淋巴细胞 9.类白血病反应 10.网织红细胞 二、填空 1.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_______所产生的类似________表现的________,当病因去除后该反应也_______。 2.异型淋巴有___型,其中___型为不规则型。通常见于____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典型巨幼细胞贫血Hb及RBC降低,以______降低更明显,此时MCV______; RDW______;属于____细胞非均一性贫血。此时给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______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______天后达到最高峰,22天后_____。此时RDW______,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_______。 4.贫血按照形态学分类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六种。 5.影响血沉值的因素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因素主要与其中蛋白质的组分关系密切,使血沉加快的蛋白质排第一位的是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最早反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是() A.血小板增加 B.血红蛋白升高 C.白细胞增加 D.网织红细胞增加 E.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升高 2.女,50岁,午后发热伴咳嗽谈中带血1周,体检:左肩胛间区有温罗音,血沉50mm/h,血白细胞10.0×109/L,N0.78,胸片示左上肺斑片阴影伴1cm×1cm透光区。最可能的诊断是()A.支原体肺炎 B.肺炎球菌肺炎 C.浸润型肺结核 D.肺真菌病 E.支气管肺癌 3.某青年主诉午后低热一月余,最近感疲劳、纳差、干咳、痰中带血。查血WBC 8.2×109 /L,N:42%;L:43%;M:15%。医生建议其做血沉并拍胸片,最为可能的理由是() A.怀疑他患有肺结核 B. 怀疑他患有肺癌 C.怀疑他患有SARS D. 怀疑他患有大叶性肺炎 E.怀疑他有肺气肿 4.某女,26岁,“感冒”后发热,咽痛。T:38℃,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边缘清楚并能随触摸活动。手工血常规结果为:RBC4.0×1012/L,Hb120g/L; WBC13.2×109/L,中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