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梯车参数

云梯车参数

云梯车参数

车辆名称:云梯消防车车辆类别:专用车

中文品牌:中联牌英文品牌:

公告批次:242 免检:否

发动机发动机生产企业排量(ml) 功率(kw)

OM501LA.Ⅲ/17 戴姆勒股份公司11946 300

发动机商标:燃料种类:柴油(mm)

外形尺寸:12850×2500×3960(mm) 货厢尺寸:××(mm)

总质量:31600(Kg) 载质量:0

整备质量:29350(Kg) 额定质量:2100(Kg)

挂车质量:(kg) 半挂鞍座:

额定载客:(人) 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接近角/离去角:16/9(°) 前悬/后悬:1440/3315(mm)

轴荷:7500/24100(并装双轴) 轴距:4500+1350(mm)

轴数: 3 最高车速:90(km/h)

油耗:弹簧片数:3/4

轮胎数:10 轮胎规格:315/80R22.5

前轮距:2041 后轮距:1804/1804

制动前:制动后:

制操前:制操后:

转向形式:方向盘起动方式:

底盘排放标准:

传动型式:依据标准:GB 17691-2005国Ⅲ阶段,GB 3847-2005 Vin车辆识别代码:WDAKHCAA×××××××××

整车备注:罐体总容积:2.1立方米,罐体尺寸:1735×1415×890mm,前伸2110mm,后伸:135mm,整体式侧后防护,后防护离地高度:545mm.最大净功率300kw.

四驱车三维建模及动画仿真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玩具四驱车三维建模及动画仿真 系部机电工程学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机械4班 学号 12010904033 学生姓名邹明珍 指导教师周艳琼 2013年06月

摘要 本次设计是基于solidworks 2010版本来进行四驱车的三维建模和工作状态的动画仿真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广大的玩具市场和满足爱车一族的珍藏喜好,。 本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是按真四驱车缩小对四驱车进行仿真设计造型,因考虑成本且实现运动和仿真,本设计简化了其结构而设计的四轮驱动模型车。本设计的材料选用塑料,以便减轻车子的负载和降低成本。把原本的动力源发动机改为电机驱动,通过简单的齿轮传动,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使得轮轴的旋转,从而带动车轮的旋转,让车子运动起来,以达对真四驱车的运动仿真。最后一个部份则是对本次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的总结。 关键词:solidworks,三维建模,仿真,四驱车

Abstract This design of which main purpose is to develop the toy market and satisfy the collection of motorists preferences, is based on solidworks 2010 version, feeder of the bottled embryo, 3d modeling and stimul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anima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simulation modelling according to narrowing the raider buggies. Because of considering cost and realizing the simulation of motions, the design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s the four-wheel drive model car.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this design is plastic , so as to reduce the load and the cost of the car. The motor drive is instead of the source power engine. Through a simple gear transmission, changing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the car, mak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haft, so that it can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wheel, let the car move, and achieve the movement simulation of the true buggies .The last part is summarizing abou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e solutions in this design. Keywords: solidworks , 3d modeling , simulation, four-wheel drive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四驱车UG三维设计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年级: 2009级 姓名: 向卓军 学号: 200943000073 指导教师: 谢晓华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在UG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玩具四驱车的三维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四驱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着色渲染,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动态仿真、全局干涉检查。通过对四驱车的系统设计,肯定了UG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动态仿真、着色渲染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并精确证明了UG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UG、三维造型设计、零件装配、动态仿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3) 第二章:UG的简介 (4) 第三章:驱车的造型设计 (6) 3.1四驱车的地盘设计 (6) 3.2四驱车的上盖设计 (6) 3.3四驱车的车轴及车轮设计 (7) 3.4四驱车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7) 3.5四驱车电动机设计 (8) 3.6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 (9) 3.7尾部的锁紧装置 (9) 3.8其他固定发动机和齿轮保护结构导电片及整体装配 (9) 第四章四驱车的运动仿真 (10) 第五章工程图 (12) 第六章爆炸图 (14) 第七章设计小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的形态、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大众首选的时尚,二十一世纪是设计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色的造型设计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创造产品的个性,提升品牌的价值,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是人们喜欢将微小的东西都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颖的外型、强大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风靡了日本。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完善,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为国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杯”迷你四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举行了三场国际性的迷你四驱车大赛,参加的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 90年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18、16、19三种系列的迷你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价格却是日本的1/3。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四驱车迷已超过千万。 迷你四驱车是按真车缩小32倍,以130电机和两节5号电池为动力的四轮驱动模型车,简称四驱车。英文:4WD。

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四轮驱动赛车

目录 一概述 (5) 1—1玩具的市场调查 (5) 1—2四驱车简介 (5) 1—3开展玩具四驱车科普活动的社会意义 (6) 1—4玩具四驱车开发的前景 (6) 1—5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 (7) 二玩具四驱车的UG实体建模 (8) 2—1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3 电机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2 车身的基本套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3 车壳的实体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4—1玩具四驱车零部件的UG实体图 (25) 4—2玩具四驱车的装配图 (33) 4—3玩具四驱车的爆炸图 (34) 三、结论 (36) 四、参考文献 (37)

玩具四驱车底座塑料模具设计

第1章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课题研发背景及意义 (3) 1.3 玩具四驱车底座注塑模设计基本设计思路 (4) 第2章工艺分析 (5) 2.1产品三维造型 (5) 2.2塑件使用材料的分析 (7) 2.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8) 第3章模具设计 (8) 3.1概述 (9) 3.2确定型腔数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注射机型号确定 (9) 3.4注射机及型腔数目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浇口设计 (12) 3.6冷料井的设计 (14) 3.7分型面的设计 (14) 3.8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15) 第四章和模导向机构设计 (16) 4.1机构的作用 (16) 4.1.1 导向机构的作用 (16) 4.1.2定位机构的作用 (16) 4.2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16) 4.3导柱的设计 (16) 4.4导套的设计 (17) 4.5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式 (17) 4.6脱模阻力的计算 (17) 第五章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模架的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凹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形式 (20) 5.2.2尺寸的计算 (20) 5.3凸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22)

组装四驱车(一)

教学设计

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四驱车模竞赛运动集力学、机械学、电学、电磁学、材料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美学、行为学为一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技能的好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非常重视。从96年开始将此项活正式列为第年的车模比赛活动。这样,一个蓬蓬勃勃的四驱车科普活动在全国普遍兴起。 可以掌握大量有关汽车制造、汽车构造及汽车驾驶的知识,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振兴祖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准。汽车工业与其它工业如机床、仪表、仪工、冶炼等行业息息相关。从汽车的各个发展阶段看,各个时代的汽车代表着不同时其工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现在各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汽车厂商都在想尽开发办法推出外型好,低排放,低污染,油耗小的汽车,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汽车业的振兴与发展靠未来的一代。培养他们对模型车的爱好和兴趣,对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来讲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不仅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成为21世纪国家栋梁之材的实际措施,同是还是落实科技兴国的实际步骤。 三、四驱车的组装程序:(教师引领学生组装) 1、基本工具的正确使用:认真地切剪零件,要把切完后的零件切口凹凸不平多余的部份去掉,以便发挥其功能。正确地组装零件(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的安装示意图) 2、底盘型号: A:八孔底盘---是最新式系列超级底盘的标准型。可装前倾角导轮,多用于全覆盖车和小径的赛车,低重心,车速快,轻量化; B:TZ底盘---是八孔底盘的加强型,结构结实、长度最长(比八孔长出约4mm),半圆形电池室,衙心低,散热好,可安装中翼; C:FM底盘---是最新式系列底盘的第一种前置马达型,为克服高速行驶或转弯,上、下坡时车头抬起而设计; D:力士底盘---是最宽的底盘,稳定性好风吹草动轴(前后轴)有独立的轴舱;E:力威底盘---是98年最新的底盘,马达可经从下面装卸,奥迪公司生产和力威底盘较之日本的同类产品更结实、科学。 *特别介绍力士底盘的特点: a.车底加强肋条X型; b.重量轻; c.车底距地面高5mm; d.在多弯道的跑道中性能优越; e.行驶时与在面产生负压,空气动力效果好,稳定性好。 底盘是整个四驱车的基础,一切零件都要装在此之上,才成为完整的车,并确定各部件相对位置。 底盘装配: 1、六角轴(前、后车轴)* 2、铜轴套*4、轮毂*4、轮胎*4、塑胶介子。行使部分的总作用:学生听讲学生组装学生总结

四驱车驾驶技巧(新编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四驱车驾驶技巧(新编版)

四驱车驾驶技巧(新编版) 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四驱车操纵法则最原始的四驱布局安排,前轮及后轮驱动担架都配有差速器,而换档杆旁边亦配有H2、H4及L4等位置以供选择。H2是高速两轮驱动,是在正常干爽的路面上使用的,就像一般的两轮驱动一样。H4在较为崎岖的路况下使用,例如布满砂石而不平坦的路面,4只车轮无法同时完全压在地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行驶,部分轮胎是在半打滑地牵引着。L4是低档四驱,变速比例较高,适宜爬登或拖曳时使用。 在极恶劣的情况下,例如雪地或泥泞的路面,仅使用H4或L4的功能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只要其中一只前轮同时和一只后轮打滑,车辆也无法开动。这时,就需要将前后驱动担架内的差速器上锁,但这样的装置,只有在真正的越野车上才找得到。 在平坦干爽的路面上,绝不能使用H4或L4因为前驱动担架和后驱动担架本身各有差速器用以调节左与右车轮的转速,但是由变速箱传至前驱架和后驱动架的传动轴转速是相同的,故此汽车在转弯时,

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毕业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 四驱 车万向传动装置学生:指导教师:学院:交通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指导教师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学生2 1 题目名称: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设计课题内容本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完成四 驱车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包括各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的设计以及相应零件的计算、校核。课题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使用相关软件。2、计算参数,设计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图。3、编写设计说明书。4、结构设计合理,图面清晰。时间安排2010.12.202011.3.13 调研、查阅万向传动装置设计的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进行毕业实习。2011.3.14~2011.3.20 开题。2011.3.21~2011.4.17 计算各项基本数据,绘制草图,利用设计软件绘出零件图及装配图。2011.4.18~2011.4.28 中期考核。毕业设计应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初步计算及总装配图,提供相应计算结果、方案布置图等材料。2011.4.28~2011.5.20 完成设计和论文初稿。2011.5.21~2011.5.24 指导教师审定设计和说明书内容、格式,修改后准备预答辩。2011.5.25 ~2011.5.30 设计预答辩。毕业设计应完成所有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并提供打印稿,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2011.5.31 ~2011.6.5 修改设计和说明书,确定最终装配图、文稿,完善

内容、格式,制作电子答辩演示稿,完成答辩准备。2011.6.6 ~2011.6.12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成工作量: 参考文献篇数:10 篇以上。图纸张数:折合0 图纸≥3 张,其中至少含1 张0 图纸。说明书字数:不低于6000 字。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月日2 1 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万向节与传动轴的结构、功能,同时也为整车装配提供三维图。因十字轴万向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万向节,故在设计中选用合适类型的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进行实物测绘,对数据进行计算校核后,用CATIA 软件画出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三维立体图形,用CAD 出图。设计通过详细的公式计算、准确的绘图、正确的参数选择,大大缩短了设计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生产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通过此次设计,熟练掌握了CATIA、CAD 的使用方法,并将过去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解并掌握工业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为将来实践中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设计Propeller shaft and Cardan universal joint contrary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has mainly gone deeply into study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al jointand the propeller shaft. Because the cardan universal joint has the most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universaljoint I have used the suitable kind of cardan universal

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U 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 论文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四轮驱动赛车 目录 2—1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3 电机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2 车身的基本套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3 车壳的实体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摘要 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广大的玩具市场和满足爱车一族的珍藏喜好。 本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是设计按真四驱车缩小32倍对四驱车进行仿真设计造型,因考虑成本且实现运动和仿真,本设计简化了其结构而设计的四轮驱动模型车。本设计的材料选用塑料,以便减轻车子的负载和降低成本。把原本的动力源发动机改为电机驱动,通过简单的齿轮传动,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使得轮轴的旋转,从而带动车轮的旋转,让车子运动起来,以达对真四驱车的运动仿真。本设计除了对玩具四驱车造型设计和运动,传动设计外,还熟练的应用UG软件对玩具四驱车进行了零部件的实体建模和装配。

四驱车传动轴系统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学号:1004102022 姓名:覃振星 指导教师:贾永刚 日期:2013.12.09

目录 1.原始数据 3 2.计算各个轴启动转矩和附着转矩 3 3.球笼式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4 3.1前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6 3.2后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8 3.3四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11 4.万向传动轴的选择 14 4.1传动轴管的选择 14 4.2伸缩花键的选择 14 5.传动轴的计算和强度校核 15 5.1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15 5.2传动轴计算转矩 15 5.3传动轴长度选择 15 5.4传动轴内外管径确定 16 5.5传动轴扭矩强度校核 16 6.参考文献 17

1.原始数据: 满载重量: G=18433N 前轴 f G = 8925N 后轴 r G =10138N 驱动桥传动比 f i =4.11 r i =4.55 满载质心高度 h =0.52m 静态滚动半径 stat R =0.296m 动态滚动半径 dyn R =0.301m 轴距 l =2.576m 发动机最大功率 max e P =70KW/3800rpm 发动机最大扭矩 max e M =173N.m/2200rpm 分动箱速比 max v i =2.522 m x v i i =1.095 路面附着系数 =0.85 振动系数 s K =1.2 承载系数 t K =1.33 各档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扭矩为发动机最大转矩的2/3 各档利用率1-5档分别是1% 、 6% 、 18% 、 30% 、45% 基本要求:汽车传动轴系统至少应有100000Km 的寿命 2计算各轴的启动转矩A M 和附着转矩H M 用两者之间的最小值作为静态转矩选择万向节计算结果列入下表1。

四驱车装配体简要说明

四驱车装配体简要说明 设计构想: 由于小时候我比较喜欢看《四驱兄弟》,加上自己是机械专业的学生,所以就决定设计一部炫酷华丽的四驱车。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设计,就是仿照日本动漫《四驱兄弟》里面的赛车——旋风冲锋建模装配而成的,里面加上我自己的一点儿轻微修改。最初想要做好齿轮传动机构和电路系统,这个需要比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对四驱车的内部结构比较了解,我正好还保留着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记忆。小时候组装过两辆后置马达类型的四驱车,对这类四驱车比较了解,所以应该能制作得比较完美。 设计过程: 1.从网上搜集了“旋风冲锋”的图片,四驱车底盘的图片,四驱车马达图片,五号电池的尺寸数据等,通过这些就可以大致确定该车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2.先根据准确的数据画出五号电池,然后用自己估计的尺寸画出四驱车的马达,这里马达由于不是表达的重点,加之我对内部结构也不了解,所以仅仅做了个马达形状的实体,而没画里面的线圈;

3.接下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就是设计一部分底盘,这是要让底盘与电池和马达先配套,保存退出之后通过Toolbox弄几个齿轮,有正齿轮和斜齿轮,也有一个复杂的合成正齿轮,修改这些齿轮至符合要求,再绘制齿轮轴,新建一个装配体插入底盘齿轮齿轮轴等,通过不断改变底盘中一些结构的尺寸,使得齿轮间相互较好得啮合。 这样,在底盘的重要尺寸确定后,适当完善底盘的前挡栏,侧挡栏等部分底盘的制作大致完成; 4.设计车轮毂,橡胶轮胎,六角形前后车轴和车轴与底盘之间的润滑套。这部分皆为简单零件; 5.设计用于连接电池马达的铜片,这个同样要装在装配体中试出合适的尺寸,比较耗时,但是铜片相对比较好做;

汽车四驱系统对比说明

四驱系统大解析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半时四驱(PartTime4WD)和全时四驱(FullTime4WD)。 现时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基本型号(一辆四驱车可能有4-6种型号,如Pajero的五种型号的引擎、变速箱和车内饰完全不一样,车价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杰罗、L300、L400、基本型号的陆地巡洋舰PRADO、LC100、LC70、LC75、美国JEEP、五十铃TROOPER、RODEO、铃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时四驱。 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后更加省油。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较大。 两种四驱系统大比拼 半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由于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时四轮驱动的汽车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这是因为半时四驱在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而无法把前后轴的转速调整所致。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半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

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毕业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学生:指导教师:学院:交通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指导教师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学生21题目名称: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设计课题内容本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完成四 驱车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包括各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的设计以及相应零件的计算、校核。课题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使用相关软件。2、计算参数,设计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图。3、编写设计说明书。4、结构设计合理,图面清晰。时间安排2010.12.202011.3.13调研、查阅万向传动装置设计的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进行毕业实习。2011.3.14~2011.3.20开题。2011.3.21~2011.4.17计算各项基本数据,绘制草图,利用设计软件绘出零件图及装配图。2011.4.18~2011.4.28中期考核。毕业设计应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初步计算及总装配图,提供相应计算结果、方案布置图等材料。2011.4.28~2011.5.20完成设计和论文初稿。2011.5.21~2011.5.24指导教师审定设计和说明书内容、格式,修改后准备预答辩。 2011.5.25~2011.5.30设计预答辩。毕业设计应完成所有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并提供打印稿,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2011.5.31~2011.6.5修改设计和说明

书,确定最终装配图、文稿,完善内容、格式,制作电子答辩演示稿,完成答辩准备。2011.6.6~2011.6.1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成工作量:参考文献篇数:10篇以上。图纸张数:折合0图纸≥3张,其中至少含1张0图纸。说明书字数:不低于6000字。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月日21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万向节与传动轴的结构、功能,同时也为整车装配提供三维图。因十字轴万向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万向节,故在设计中选用合适类型的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进行实物测绘,对数据进行计算校核后,用CATIA软件画出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三维立体图形,用CAD出图。设计通过详细的公式计算、准确的绘图、正确的参数选择,大大缩短了设计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生产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通过此次设计,熟练掌握了CATIA、CAD的使用方法,并将过去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解并掌握工业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为将来实践中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设计Propeller shaft and Cardan universal joint contrary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has mainly gone deeply into study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al jointand the propeller shaft.Because the cardan universal joint has the most extensive

四驱车的拼装和改装方法

四驱车的拼装和改装方法 一、四驱车组成及说明 四驱车现有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拼装车,另一类是改装配件。拼装车的特点是将四驱车的各个部分均为单独的部件,需要消费者按照组装示意图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部整车,在拼装的过程中需要消费者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从而能充分锻炼消费者的动手、动脑能力。改装类配件则是单独零售的各个改装零部件,改装零配件性能均比拼装车本身的零部件性能要好,四驱车迷需要利用各类改装配件对原车进行改装,使之成为一部独特的新型赛车,各配件之间如何匹配才能使车在轨道中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这就是改装的基本目的。 四驱车的组成可分为:底盘、动力类配件、传动类配件、平衡类配件和辅助类配件。 1.动力类配件:为四驱车提供驱动力所涉及的相关零部件。如电池、马达及马达自身改造所需配件、电池片、电池散热片、马达散热片等。 2.传动类配件:为四驱车提供动力传动所涉及的相关零部件。如齿轮、传动轴、六角轴、轮毂、轮胎、轴套等。平衡类配件: 3.四驱车在轨道内保持平衡、坚固及顺利行驶所涉及的零配件。如护架、底盘、龙头、凤尾、导轮、补强板、蛙腿等。 4.辅助类配件:四驱车维护、保养、装饰、运输储存及其它组装改造所需的设备、零部件或原辅材料。如润滑油脂、螺丝组、葫芦头、充电器、放电器、工具箱、五金工具、车面等。 二、马达、车身、电池之间的关系 马达是赛车的核心部分,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因此马达性能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赛车的行驶速度。速度提升了,自然车身的强度要跟上,不然原装车的配置可无法承受速度带给车身的强大的撞击力。马达高性能的发挥依赖于能提供充足电力的电池,所以选择高性能的电池也是你的重点考虑之一。 三、四驱车齿轮的工作原理齿轮在四驱车中负责着动力的传输和转速与扭力的转换,即马达的动力只有通过齿轮才能驱动车轮转动、促使车子前进、在马达扭力足够的情况下,齿轮比越小则车速越快,但车子的驱动力也就越弱;齿轮比越大,则车速越慢,但车子的驱动力也就越强。原装的四驱车齿轮均为二级传动,而新型的高速齿轮为一级传动,减小了阻力,齿轮也小了,所以跑车的速度会更快。 四、四驱车的拼装 1、阅读说明书 2、组装前的准备读完了说明书,你就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准备工作了。像组装时所必须各种工具、润滑油等等,都要准备齐全,否则你很有可能因为缺少某件工具或某个元

迷你四驱车组装流水线设计实验报告(最终版)

工作研究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迷你四驱车组装流水线设计学院: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班级:工业工程085 实验人员:丁卢鑫 084774006 李冲 唐嫣红 吴云云 084774128 张树桐 郑倩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21日 学校:宁波大学

目录 实验概况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要求 (3) 三、实验进度计划 (3) 流水线设计及说明 (4) 一、前期筹备 (4) 1.学习课本、熟悉车辆 (4) 2.确定设计流程 (5) 二、初始流水线设计 (6) 1、工艺流程图 (6) 2、单元划分 (7) 3、部分优先图 (8) 4、计算位置权重 (9) 5、分配工作台、平衡装配线 (9) 6、统筹分析 (10) 三、流水线优化 (11) 1、装配动作优化 (11) 2、优化后单元划分 (11) 3、时间研究 (12) 4、优化后部分优先图 (13) 5、计算优化后位置权重 (14) 6、优化后平衡装配线 (15) 7、优化后工艺流程图 (16) 8、统筹分析 (17) 四、个案分析 (18) 1、双手操作 (18) 2、单元拆分 (20) 五、讨论 (21) 六、实验总结 (24)

实验概况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同学熟练掌握、并综合运用工作研究与分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实验人员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要求团队协作完成,实验结果要求包括工艺流程图、部分优先图、位置权重计算以及最后的平衡装配线设计表。在十六周周五之前上交实验报告及PPT介绍。 三、实验进度计划:

流水线设计及说明 一、前期筹备 1.学习课本、熟悉车辆 书本知识的学习分为两种,因为实验时间要求,开学初我们提前学习了课本上老师未讲的内容,另外就是随堂学习。而四驱车的组装主要是按照自带说明书进行,目的在于熟悉安装动作,以求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 图一-1-1 迷你四驱车各部件

玩具四驱车设计

产品设计说明书题目:“CHINA-1闪电”玩具四驱车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目录 一.设计选题概述......................................................... - 2 - 二.设计计划进度表....................................................... - 2 - 三.调研分析报告......................................................... - 2 - 3.1 玩具四驱车的定义及分类.............................................. - 2 - 3.2 国际知名玩具四驱车品牌.............................................. - 3 - 3.3 玩具四驱车的基本构造................................................ - 3 - 3.4 调研分析 ........................................................... - 5 - 四.设计研究及方案....................................................... - 6 - 4.1 设计要求的提出...................................................... - 6 - 4.2 方案提出 ........................................................... - 6 - 五.模型及渲染效果图..................................................... - 7 - 六.设计评估 ........................................................... - 10 - 七.设计体会 ........................................................... - 10 - 八.参考文献 ........................................................... - 11 -

田宫迷你四驱车基本资料大全

田宫迷你四驱车基本资料大全 迷你四驱车之父—田宫俊作 田宫俊作从小就是个彻底的军事模型狂热者。他第一次做模型,是在学校课堂上做飞机模型,那是1942年的夏天,正值战争年代,教育部指示各小学手工课必须包括飞机、舰船等模型制作。飞机从手中飞出去就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莫名地感动着田宫俊作。田宫俊作的父亲田宫义雄,二战前经营军火运输业,工厂里都是飞机、大炮、坦克等,在静冈遭受大空袭之后,一切家当都被烧毁,在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下,田宫义雄在1953年,将武器工厂转型为制作模型教具的工厂。在这期间,他们让喜欢军舰的朋友画了军舰,开始生产舰船和滑翔机模型。将军事和模型这两样东西的结合,正巧对了田宫俊作的口味。在那个战后物资贫乏,缺乏娱乐的年代里,模型制作成为当下最应景最满足的生活乐趣。 上世纪60年代,田宫俊作在美国推销产品,但美国人根本看不上日本人的产品,便以惨痛的结果而告终。然而美国之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去考察真正的坦克,收集相关资料。在那个既没有军事杂志也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田宫俊作带领着手下不断地去海外考察,搜集模型的资料。“搜集材料是模型制作的根本,再现实物的原貌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而资料不足却是最大的拦路虎。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揪心的事了。”在美国阿伯丁坦克博物馆里发现了德国的“豹”式坦克,

面对着仍留着二战中的斑斑伤痕并带着一丝威严的军用坦克,田宫俊作绕着它一圈圈地看着、抚摸着,当双手接触到那厚重的甲板之时,兴奋和记忆同时袭上心头,在日本千辛万苦找寻坦克照片资料的情景恍如梦境。那些资料照片不够清晰,而且拍摄角度也并不理想,看不到坦克的车身底部和后部,如铆钉的排列位置、形状和数量等等。但对于一个模型工厂,就是应该完美地再现实物方方面面的原貌和细节。在博物馆里,田宫俊作和同事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之后的制作。他们还钻到底部观察所有的部位和细节。回到日本后,他们立刻着手制作以阿伯丁资料为基础的田宫 1/25坦克系列,过去坦克模型中省略的部分,这次都精准再现了。准确地说,这时才诞生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仿真比例模型。除了那次的阿伯丁坦克博物馆之旅之外,他们还拜访过英国军事博物馆的馆长、飞机杂志的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将军以及经历过生死激战的原参战国的军人们。在和他们的交谈中,让田宫俊作了解了一辆辆坦克、飞机、舰船的历史,更倾听到隐藏在实物背后的故事。当亲手接触这些故事背后的“主人公”时,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感动。 1968年,田宫俊作试图制作一个1:35的汽车及军事模型配备的“兵人”。他首先做了一个1:6的石膏像,并取凹模。以凹模型为基础,用立体雕刻机缩小成1:35,并雕刻出金属模具。石膏像的模特,是让一位体型较好的公司企划部同事来充当的。一部分军服是从军事服装用品专卖店里搜罗来的,一部分是从军事迷朋友那儿借来的。行军

四驱车原理

四驱的原理与使用 转帖 四驱方式的分类 越野车和高档街道跑车常常采用四轮驱动,而我们常见的四驱其实可以分为三大类,各有利弊。适时驱动: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两个前轮,自然切换到四轮驱动状态。其最大优势是操作简单,但同时因为采用了电脑调控,车辆反应会慢一些。分时四驱适合高档房车和城市跑车。全时四驱:这种传动系统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发动机输出扭矩平均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但这种系统废油,经济性差。全时四驱适合专业的越野车。分时四驱: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也是最常见的驱动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分时四驱适合SUV和非专业越野车。 转帖!! 很多人都以为四轮驱动的汽车可在任何地面上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实际上这是夸大了四驱车的能耐,就算是我的HUMMER,也不敢单独在野外行驶。开过四驱越野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恶劣的路面上,汽车差速器使得每一轴只有一个轮可以得到驱动,而且是在不停地打滑。所以四驱车并非万能车,你必须知道四驱系统是怎么一回事。 四驱系统分类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半时四驱(Part Time 4WD)和全时四驱(Full Time 4WD)。现时,我们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基本型号(一辆四驱车可能有4-6种型号,如Pajero的五种型号的引擎、变速箱和车内饰完全不一样,车价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杰罗、L300、L400、基本型号的陆地巡洋舰PRADO、LC100、LC70、LC75、美国JEEP、五十铃TROOPER、RODEO、铃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时四驱。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后更加省油。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较大。

两种四驱系统比较 半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由于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时四轮驱动的汽车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这是因为半时四驱在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而无法把前后轴的转速调整所致。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半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不然的话,轮胎、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都会损坏。不少半时四驱前轮都可以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这是一个很好的手动离合器,在不用四驱时,它可以断开前轮与传动半轴的连接,从而把车轮和左右传动半轴、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的摩擦力都减去,达到省油和延长CV JOIN(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