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范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范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范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范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程

编制:

曾勇、彭博、周奎、朱奇

审核:

批准: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工程分公司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操作规程

目录

0 前言 (1)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操作程序 (1)

2. 原材料准备 (3)

2.1 定义 (3)

2.2 材料保管 (4)

2.3 材料领用 (4)

3 设备准备 (5)

3.1 定义 (5)

3.2 一般规定 (6)

3.3 设备使用计划与管理 (6)

4.沥青混合料生产 (6)

4.1 准备工作 (6)

4.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7)

4.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8)

4.4 混合料外观、温度及质量检测 (9)

4.5 生产过程中突发故障的处置 (9)

4.6 生产完成后的设备清理及保养 (9)

4.7 沥青混合料运输 (9)

5.沥青路面施工 (11)

5.1 现场准备工作 (11)

5.2 沥青混合料摊铺 (12)

5.3 沥青混合料碾压 (13)

5.4 施工过程中的记录 (14)

6.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16)

6.1 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 (16)

6.2 工程完工质量自检与评定 (17)

6.3 中间验收及计量支付 (17)

6.4 工程计量与支付 (17)

6.5 竣工验收 (18)

7.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19)

7.1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19)

7.2 项目安全目标及考核 (20)

7.3 项目安全总结 (20)

7.4 安全预案(附件) (20)

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1)

9 工程项目总结 (21)

0 前言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具有专业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安全责任大、施工环境复杂、环保要求高等特点,为贯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规程智翔公司对城市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的操作程序和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智翔公司以前工程施工经验,结合现有施工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智翔公司的城市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指导从事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管理,同时也是企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溯源的重要依据。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本操作规程仅适用于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所承担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

1.1.2制订本操作规程的原则必须符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现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1.1.3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除遵照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1.2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操作程序

1.2.1 接受公司主管部门任务书

1.2.2分公司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进行施工图会审,并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和沟通。

1.2.3 分公司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材料、生产、施工、测量、安全、机械、计量等)熟悉施工现场,包括:工程地点、施工环境、周边环境、运输线路等。

1.2.4 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向公司工程管理部门申请立项并获得批准。

1.2.5 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其内容包括:

a:工程概况

b:施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c:计划进度安排

d:施工技术要求

e:质量管理体系

f:交通组织方案计划

g:安全组织方案及安全预案

h:文明施工组织计划

1.2.6落实并执行施工组织计划

1.2.6.1将编制完成的施工组织计划和立项报告送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审批,并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1.2.6.2 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

(1)工程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主要内容包括:

a;介绍即将施工的项目的大致情况,包括施工时间、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量及工程结构、完成时间等基本信息。

b:落实项目部的人员组成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c:确定材料、混合料、施工技术要求,和满足这些技术要求的关键控制点。

d: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e: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措施

(2)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主持,主要内容包括:

a:项目交通组织计划方案(运输线路、现场进出口设置与管理等)

b:项目安全技术的组织方案;安全设施的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控制点等。

c:安全预案和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案。

d:项目部与班组(包括民工)签定安全责任书。

(3)各班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a:各个生产班组将各个生产工序的质量要求下达到个人,交代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素,明确工序质量要求,落实个人质量职责。

b:宣贯安全组织措施,落实工序安全要求,落实安全设施的使用技术要求,交代各工序的安全控制要素及注意事项。

c: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

(4)以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将材料计划、生产任务、试验检测、工程施工计

划等书面通知各相关部门。以便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2.7开工报告

根据合同要求的开工日期前,向工程项目监理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提交开工报告所需的资料:a:开工申请审批表;b:施工组织设计;c: 原材料报验单;d:目标配合比报告;e:生产配合比报告。

2. 原材料准备

2.1 定义

原材料主要是指生产沥青路面产品所需的所有材料,包括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沥青胶结料、石料、添加剂、改性沥青的改性剂等材料。

2.1.1 一般规定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公司相关部门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沥青路面石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使用要求。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石料不得混杂堆放。各种规格的材料进场必须以实物为准办理入库手续。并根据工程消耗及时准确的开具材料消耗使用单。并在每月按时向公司上报各类材料消耗月报表。

2.1.2供应商的选择

所选择的材料供应商必须是经过严格考察后,并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的材料供应商。

2.1.3 材料采购

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的大宗主要原材料(如沥青胶结料、石料)需经过实地考察多家供应商后作出认真的比较,选择具有较大的实际生产经营能力,诚信度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具有长期供货能力和意愿。且优质低价的供应商,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材料采购程序与其签订采购合同进行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计划(数量)应根据工程需要,按照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程序如实的申报采购计划,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

2.1.4 原材料质量认定

所采购的原材料,其供应商必须提供本批次材料的检验报告或商检合格报

告。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现场质量抽检,经公司相关部门检测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部门不得以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抽检。公司质量检测部门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小宗材料,由公司质检部门委托送检。或由供应商提供具有法定检验资格的机构认定的该批次材料质量合格证书(明)。

2.1.5 材料入库

货到后检查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上是否与经审批材料申购单、发票相符,是否有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随货同行的质保书、合格证、化验单、检测报告和使用说明书)。库房管理人员必须亲自点数、检查、过磅,当面点清,开具入库验收单作为结算的依据并作好材料入库台帐。

对顾客(业主)提供的材料注明“甲供”方能验收入库。

2.1.6 材料入库后,库管人员必须存放位置的规划,并作好材料身份和状态的标识。

2.2 材料保管

2.2.1库房管理人员和现场材料员应根据各类物资的特性和质量要求,认真做好物资保管和防护工作。

2.2.2严格遵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好“三防工作”入库人员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库房内严禁吸烟,未经许可,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2.3库房的材料物资要坚持三清点制度,即清点物资账面数与实数是否相符;清点物资收发有无错误,清点物资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要做到日清月结,并做好各类(种)材料物资的月、季、年入库、出库及损耗报表。

2.3 材料领用

2.3.1材料领用的数量、规格、型号必须与实际用途相符

2.3.2材料领用必须有工长或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并注明其数量和用途,方能发放。无论调拔领用、销售均按公司统一的凭证办理。发料时,要认真核对材料领用单(或调拔单)。严禁白条发料,如遇特殊情况或工程急需时,要经部门领导同意,方可发料,但事后要及时补办领料手续。

2.3.3已经出库的材料如遇特殊原因没有使用或者没有用完,应及时退还库房保管并办理入库手续。

说明

原材料的准备原则上是根据工程需要量进行准备。但由于生产是工厂化的,所以,在生产中所用的常规

的必须的材料(如石料、沥青等大宗原材料)可根据工程的情况,在保证规格要求的条件下连续进料。各种材料规格和数量要根据现有的库存情况消耗情况作出充分的预估,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对于一些只在某个工程中才使用的小宗材料,则需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定量采购。

所采购的常用、大宗的原材料的质量:

1.石料在采购中常常遇到某种集料的颗粒组成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某种规格的材料的最大粒径在5%和最小粒径在10%以内,通过对配合比微调就能达到目标,对混合料级配组成是可以控制的,这种材料对混合料的质量没有影响。则认为该材料是满足使用要求或可以接受的材料。

如果某种规格的材料的最大粒径超过5%和最小粒径超过10%,这样的集料将会给混合料带来质量影响,甚至不能配出所需要的混合料。这样的集料视为废集料和禁止采购。

2.沥青材料,沥青材料则需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牌号的沥青种类。数量要根据现有的库存情况、消耗速度、储存条件作出合理安排采购计划。

3.不是常用的小宗材料则需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进行定量采购。在采购时注意考虑一定损耗量。

3 设备准备

3.1 定义

设备是指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完成所需全部生产设备、施工机械及其辅助机具、工具等。

3.1.1生产设备施工机械主要包括:

3.1.1.1 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包括:拌和楼、添加剂设备、沥青及改性沥青的储存设备、加热供热设备、改性沥青生产加工设备、沥青脱桶设备、发电设备等);

3.1.1.2 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运输车辆);

3.1.1.3 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包括: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及自动找平设备、压路机等;

3.1.2 辅助机具(工具)设备主要包括:

3.1.2.1 交通车辆

3.1.2.2 混合料生产辅助机具(铲车、垃圾运输等)和质量检测设备及器具(温度计、混合料取样工具等)。

3.1.2.3 施工现场的照明、供水、供油设备(发电机、水车、油车)及其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和器具(测量工具、温度计、路面切割机、小型压路机及夯实机(工)具。

3.2 一般规定

3.2.1所有的机具设备由专人负责,建立设备档案。作好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完好、运行正常并随时待命。并按时填报保养记录、维护记录及机具运转记录等。

3.2.2设备责任人员向设备管理员提出机具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设备的中、大修计划,报分公司负责人同意,报公司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3.3 设备使用计划与管理

3.3.1设备管理员根据技术交底的工程规模,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计划,按照合同及施工组织计划提出的设备配置进行设备组合调配。

3.3.2设备管理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作好辅助机具、工具计划和布置。如:路面切割机具、小型压路机及小型夯实机具等。

3.3.3辅助机具、工具的责任人积极配合设备管理员作好现场辅助机具、工具的现场保管工作。落实维修、保养并正确使用,防止人为损坏和丢失。工程完工后统一收回保管,如有人为损坏或丢失,追究责任并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3.3投入使用计划的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机械责任人要认真检查各自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正常。在使用前认真检查并确认该设备的行走、制动、灯光、方向、振动(振荡)工作是否正常,油、水是否充足。

3.3.4设备租赁

如遇多个工程项目同时施工,现有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时,由设备管理员提出,分公司负责人同意后,报职能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后,在外进行临时租赁和使用。

如遇本公司设备闲置时期,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根据公司管理规定也可对外进行出租,设备管理员必须按照公司的相关管理程序完善相应的出租文件和手续。

4.沥青混合料生产

4.1 准备工作

4.1.1生产准备

4.1.1.1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必须确保有充裕的电力供应,生产设备需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1.1.2拌和站应配置两台40型号以上的装载机,其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力不低于两倍拌和楼额定生产率的大型自卸运输车辆。

4.1.1.3拌和设备的各种称量传感器必须按规定时限检定。

4.1.1.4拌和站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应设防雨顶棚。

4.1.1.5实验室必须对现有原材料进行检测,是否满足所生产混合料的要求。

4.1.1.6正式生产前一周应对使用材料的规格、数量的准备情况进行核实确认。以保证材料正常供应与使用。并根据材料消耗情况作出预估,协调材料部门及时补充。

4.1.1.7根据工程内容合理安排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如需现场制备的材料应于生产前制备好,保证使用。

4.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4.2.1 实验室提供生产的目标配合比。

4.2.2目标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委托有资质的实验检测机构进行,并提供设计报告。(委托检测中心进行)

4.2.3生产配合比设计

在实验室的配合下,根据原材料情况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实验室需提供生产配合比报告。(必要时通知工程项目业主、监理参加旁站和监督)

4.2.4生产配合比验证

4.2.4.1根据确定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试拌,并按照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混合料性能验证,如混合料的油石比、级配、混合料在标准击实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体积参数,高、低温性能指标和水稳性检验等系列验证试验。

4.2.4.2只有当所有控制环节和试拌混合料的验证试验完成后,并且所有验证技术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后确定的配合比为标准生产配合比。

4.2.4.3经确定的生产配合比,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只能根据原材料的波动情况和实验室的实验结果由试验技术负责人进行微调或调整。

4.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4.3.1拌和前的准备

4.3.1.1启动设备前的安全巡视,由当班组长组织确认,拌和设备各部分完好,运转部分周边无人员、器物等隐患后,才可启动设备。

4.3.1.2检查沥青温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沥青输送管道充分预热,管道完好、阀门位置正确无误,输送管线附近十米内无人或均有有效防护,沥青泵用手盘起来比较轻松。

4.3.1.3根据混合料试拌确定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数据准备,认真核对并仔细输入控制电脑。

4.3.2设备启动与检查

4.3.2.1 一切准备确认完成后,由当班组长下达设备启动命令。

4.3.2.2 设备启动前振铃三次,前后持续三分钟。

4.3.2.3 无异常情况下,按设备操作说明书的规定依次启动各个运转部分。

4.3.2.4 设备全部启动完毕,空转五分钟,由设备维修人员进一步确认设备运转正常,同时检查各个气动、电动阀门是否工作正常。

4.3.2.5 如有运料小车系统,检查小车运行是否正常,各种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4.3.3混合料生产

4.3.3.1最初上的料应干拌后全部废弃,待集料温度稳定在要求范围时才能开始拌料。

4.3.3.2 根据生产量调整好拌和楼的冷料上料速度。

4.3.3.3 拌和时间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参考规范的建议和试拌确定。

4.3.3.4 第一盘料可加大0.1%的沥青用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4.3.3.5如有小车运料系统,最初几盘建议手动控制运料小车,经过两至三盘运行后,如小车运转正常再转为自动控制。

4.3.3.6采用半手自动方式拌制几盘料后,如果一切正常应将拌制过程转为全自动控制。

4.3.3.7将上料量调至正常值,略微调整油门,使集料温度稳定在要求范围后,将加热控制方式改为自动控制。当某档热料出现欠缺时可适当调整相应冷料的上料速度,以各档所需热料与冷料的上料速度基本匹配为宜。

4.3.3.8 全程监控混合料的生产过程。

4.4 混合料外观、温度及质量检测

4.4.1 生产现场测温度使用带探针的数显温度仪。

4.4.2 最初拌制的几盘料均由当班组长逐盘进行外观、温度检查,混合料外观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温度满足要求为合格,含有添加剂混合料要特别注意检查添加剂是否正常添加。

4.4.3 测得温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10℃或高于正常范围上限30℃的混合料均废弃。含有添加剂混合料发现未添加或添加不均匀混合料应废弃。

4.4.4正式生产后每车次均检查一次混合料的温度,温度计探针需插入混合料10CM以上,每次测三个点,作好出料温度记录,并及时反馈至控制室。

4.4.5沥青混合料实验样品从正常生产后的第三或第四车上取得,取表面下20CM的混合料,分从前、中、后三个点取。

4.4.6 沥青混合料实验样品抽检结果在2.0h内反馈至控制室,控制室根据抽检结果作出适当调整;当抽检结果与设计偏离较大时必须停止生产,检查原因,得到有效处理后才能恢复生产。

4.4.7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个班次至少抽检一次混合料,做沥青抽提、级配筛分、马歇尔性能实验。检查混合料是否满足要求。

4.4.8当班班长根据本班的计划生产量进行生产,并随时与施工现场保持联系和沟通。

4.5 生产过程中突发故障的处置

生产过程中突发故障的处置根据拌和楼设备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有可能不同,要根据具体的故障原因具体分析处理。处理方法祥见条文说明。

4.6 生产完成后的设备清理及保养

4.6.1 用大料径的余料清洗拌和机,排空机器中的全部余料。

4.6.2 用油水混合液涂刷拌和机、运料小车和贮料仓的放料门,防止粘连。

4.6.3 关闭点火煤气阀门,关闭燃油供应泵。

4.6.4 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对设备进行润滑保养。

4.6.5 断掉设备总电源。

4.7 沥青混合料运输

4.7.1生产科负责混合料运输的统筹计划和安排。

4.7.1.1生产科根据当班计划生产量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数量。

4.7.1.2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

4.7.1.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力计划:总运力>拌和能力(吨/H)×预计单车往返时间(H)×1.2

4.7.1.4运输车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门应能闭合严实。车厢侧板和底板可喷涂一薄层油水(建议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混合液,喷涂可采用油泵或喷雾器,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4.7.1.5运送基质沥青混合料且运输时间小于1H时,仅需在第一趟用油水混合液全面喷涂车厢侧板和底板,以后车次只需重点喷涂一下车厢死角和车门接合部;运送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运输时间大于1H时,每一车次均需用油水混合液全面喷涂车厢侧板和底板。

4.7.1.6 向运料车上装料时,为防止粗细集料离析,每装一车混合料应挪动汽车位置至少三次,应先装车厢前、后部,后装车厢中部。

4.7.1.7运料车应覆盖篷布来保温、防污染。

4.7.1.8运输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长时间停留,如预机械等故障中途不能行驶的运输车,应立即采取转运措施。

4.7.1.9运料车到达摊铺现场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按照指定线路低速行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杂物;不得在下封层上、已铺设好的的玻纤格栅等作业面上急刹急转。

4.7.1.10运输车卸料完毕后,车厢的余料应在指定的地点清理干净。

条文说明

4.1.1.2 拌和站应配置两台40以上型是根据已经经验的供料条件而设,如果拌和楼有多台小于40的装载机,在完全能够满足供料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如果生产产量较低的混合料,一台40以上型号的装载机也可以使用,但原则是必须保证冷料的供给。

4.2.2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应从料场已有的料堆上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取得。如果配合比设计时的原材料是从加工场地取得,但必须保证送至拌和站的各种材料规格与配合比设计时的材料一致。

改性沥青一般是现场制作现场使用。在实验室制作配合比设计时用的改性沥青时,其改性沥青的加工条件,温度条件必须与改性沥青生产条件一致。制作或生产的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或设计文件要求)。

4.2.3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般是根据料仓的已有原材料经过拌和楼加热从新筛分后的颗粒组成而定,筛孔尺寸不同,热料仓的使用比例也一样。从新分配后的热料的合成级配必须满足目标配合比级配的允许误差要求

4.2.4生产配合比验证时所试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必须满足目标配合比级配的误差要求。具体每一

级料的误差范围根据规范规定执行。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也必须满足最佳沥青用量的正负误差要求,到底取正误差还是负误差,一般需要根据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而定,如果流值在规范范围内偏大,则取负误差,反之则取正误差。

4.3.3.3 拌和时间的确定一般根据规范的建议和试拌来确定,根据LB3000拌和楼的使用经验,一般情况下普通AC级配混合料干拌时间为3-5秒,湿拌时间为30-40秒;SMA级配的干拌时间为10-15秒,湿拌时间为45-55秒。将集料投入搅拌锅至加入沥青之间的时间称为干拌时间,其后至拌料完成的时间称为湿拌时间。最初几盘料建议采用自动称量、手动拌和方式控制。

4.4.6从拌和楼取得的沥青混合料,如果要完成全部试验检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宜将所有检测结果都出来后再通知拌和楼,如果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出异常结果。建议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来一个结果通知一个。以便拌和楼及时调整和改进。

4.5根据现有拌和楼(LB3000)多年的使用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常见的突发故障和处理方法:⑴当使用柴油作为燃料时,应控制柴油压力在一个安全范围;当使用生物柴油、裂解燃料油或其他调配油作为燃料时,如果需要加热则应控制加热温度低于其闪点二十摄氏度以上。⑵沥青阀门或放料门未能打开或未能及时打开:将拌和控制改为手动,减少上料量,调小油门,找出故障原因,人工排除故障,若短时间内不能排除,则停止上料、停火,待故障排除后再恢复生产。⑶集料温度突然迅速上升,即使一再增大上料量、调小油门也无法阻止:立即停止上料、停火,检查集料皮带、送料皮带是否出现故障,料斗是否缺料或料口被堵塞,细集料是否正常上料对温度影响较大。⑷干燥筒负荷不稳:停止上料,待干燥筒中余料排空后,停机检查干燥筒驱动电机的减速机构。⑸干燥筒负荷突然增大:停止上料后,如果负荷逐渐减小,则是干燥筒驱动部分出现故障,待干燥筒中余料排空后,停机检查干燥筒驱动部分;停止上料后,如果负荷不减小并继续增大,则是干燥筒出料口堵塞或热料提升机出现故障,立即停下热料提升机、干燥筒,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⑹热料提升机负荷突然增大:立即停止上料,停下干燥筒、热料提升机,检查振动筛是否停机,若是停机则查明造成停机的原因,排除故障;若振动筛工作正常,则停下振动筛检查热料提升机链轮张紧是否合适、出料口是否堵塞。⑺振动筛负荷不稳:停机检查振动筛的驱动部分是否正常、热料仓中的料是否堆积过高、轴承是否有异常。⑻某种规格的热料很少或几乎没有,相应集料的上料量并无明显变化:检查该规格热料仓出料口是否正常打开、是否出现堵塞。⑼较大尺寸的热料总是出现短缺,较小尺寸的热料外溢严重且中间间杂有大量的较大尺寸的热料:检查热料提升机到振动筛的溜料管是否破损;检查振动筛筛网是否出现破损,若是则予以更换,热料仓中的料全部废弃,根据短缺料和外溢料的规格可初步判明筛网出现破损的部位。⑽拌和机负荷突然增大:控制方式改为手动,立即打开拌和机放料门排出拌和机中混合料,停机检查。如果排出的混合料比平时单盘料明显偏多,则检查是否因突然改变控制方式导致重盘料、放料门打开是否不灵活以致每盘料不能及时全部排出、称量斗门是否闭合不严以致漏料、称量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如果不是因为重盘料,则检查料中是否有异物、是否料温太低、拌和机传动机构是否出现故障,查明原因及时排除。⑾生产过程中突然停电:及时关掉除放料门外的其他气路,手动排出拌和机中的混合料(包括采用人工的方式),再放出贮料仓中的混合料。恢复供电后,必须先排空热料仓中的料,再依次启动设备进行生产。

5.沥青路面施工

5.1 现场准备工作

5.1.1工地形象

5.1.1.1组织纪律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提前按时到达施工现场,当班班长清点人员(包括民工),如发现迟到、缺席者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岗位缺员应及时调整或临时替代。

5.1.1.2工地形象

a: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须统一着装(安全背心),严禁穿拖鞋、赤膊。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工地形象。

b:当班班长布置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机械检查、预热,挂线垫块等)。现场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配备、安全隔离桩的摆放、施工标识、标牌是否清楚明了,并全程跟班检查、巡视、监督。

c:施工机械排列有序,组合合理,作业程序清晰,注意保持机具在作业过程中的整洁。

d:当施工结束后,由当班班长进行现场清理,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作好停工标志、标牌。机械、机具移至指定位置,整齐、有序摆放,安排值班人员值守。

5.1.2作业面的交接与测量

5.1.2.1路基交接测量由路基方提出,并约同路面方、监理方、业主方一起,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完全满足基础标高、宽度、强度的条件下并经工程监理认可后方可接受。

5.1.2.2沥青砼施工测量与放样

在进行沥青砼施工之前,须再次对合格路基进行测量和放样。根据施工需求选择放样方式,(如厚度垫块、钢丝引导、自动控制等)测量放样必须精准无误、反复校核,并保护好测量标志,以免被遮盖或破坏,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实施。

5.2 沥青混合料摊铺

5.2.1 沥青砼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机具设备,并根据路幅宽度及结构形式进行机具设备组合,一般情况不得少于以下配置:

路幅宽度L<9m,摊铺机1台,10吨以上双钢轮压路机2台,20吨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

路幅宽度9m

路幅宽度12m

以上胶轮压路机2台.

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呈阶梯状进行摊铺时,两台摊铺机间隔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10~20m。

5.2.2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由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停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运输车前进并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5.2.3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边角有余料,应将余料倒在摊铺机行驶方向前10米范围内,靠道路边缘一侧,并及时清理车门板及挂钩,防止硬结,为下次装料做好准备。

5.2.4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根据供料情况,合理控制摊铺速度(2~4m/min),并保证摊铺质量。

5.2.4.1混合料摊铺温度

a: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以保证压实度要求。

b: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规范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

c: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视纤维稳定剂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提高。

5.3 沥青混合料碾压

5.3.1 为保证碾压质量,保证压实度,碾压遍数、碾压顺序、及速度都必须遵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碾压规则。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碾压长度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表5.3.1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5.3.2 对于SMA路面施工碾压,压路机须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并控制压路

机的喷水量,以保证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完成碾压工作,进而保证SMA 路面压实度。根据经验一般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2~3遍,胶轮压路机复压2~3遍,双钢轮压路机终压收光至无轮迹为准,要防止过碾、过压并满足碾压终了最低温度要求。

5.3.3碾压时应爱护附属设施,尽可能碾压到边,并注意防止撞边、碰栏。对于边角地方应采用小压路机进行碾压并保证碾压密实。小型压实压路机不能到达的位置,应采用人工夯实。

5.3.4 禁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急转弯、禁止压路机在作面上较长时间停留,压路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补充加水、加油时,必须离开正在施工的作业面并停留在碾压完毕且完全冷却的路面上进行油、水的补充。

5.3.5特殊部位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道口、边角、窨井等为城市道路的特殊部位,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铺筑和碾压,保证接缝顺直,粘结牢固。满足《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2-86)第7.6.5条规定要求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第五章第二节第5.2.3条和第5.2.4条的要求。

5.3.6低气温条件施工满足规范要求,雨天不得进行沥青路面铺筑。

5.3.7成品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沥青路面的成品保护工作。特别注意未开放交通路段和未完成表面层施工的表面,防止污染。特别是油和水泥砂浆的污染。实施操作时应满足《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2-86)第六节第7.6.1条和第7.6.3条和第7.6.4条的相关条款的规定。

5.4 施工过程中的记录

5.4.1 施工日志

5.4.1.1 沥青混合料生产日志、施工日志必须分别按照统一的记录格式,由当班班长如实记录。

5.4.1.1 沥青混合料生产日志所必须的信息包括:日期,天气情况,工程名称,施工的段落,生产混合料的类型,计划生产量,实际生产量,当班的人员、岗位,运输车辆情况、数量等信息。

5.4.1.2 沥青混合料施工日志所必须的信息包括:日期,天气情况,工程名称、施工的段落桩号,当班的人员岗位,施工部位(内容),出勤人员数量(包括

民工),摊铺、碾压、测量的操作责任人等信息。

5.4.1.3 施工现场摊铺、碾压及温度记录

施工现场专人对的摊铺、碾压过程及温度进行测量记录。记录格式如下:

表5.4.1.3 沥青砼施工过程控制记录表

5.4.1.4 生产、施工日志和记录将作为工程验收资料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工程质量溯源的原始依据。

条文说明

5.1.2作业面的交接与测量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会遇到路基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但由于工期原因不能及时的整改,一般处理的方法是:对于强度不合格的地方须划定处理范围,要求基础单位处理并经现场监理认签字可后方可接受。若路基标高低了,经监理同意需要用沥青砼填补以达到设计标高,应做好工程洽商记录单,作为结算的依据。经口头承诺工程洽商记录要及时补充签认。并各方自留一份备查。交项目内业和计量主管作为计量和内业资料的依据。若路基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沥青层就会减少厚度,如果沥青层厚在规定的负误差范围内,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沥青层厚在规定的负误差范围外甚至没有厚度了,这种情况坚决拒绝接收作业面。

5.1.3本条规定的是标准路幅的宽度的施工设备基本配置与组合,但在城市道路工程中,路幅的宽度常常是变化的,或者是渐变式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可以采用伸缩式摊铺机,这样可以减少纵向接缝,保证路面摊铺的整体性。有些城市主要道路虽然很宽,但只允许半幅摊铺或分块(段)摊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计划的施工顺序和摊铺方法进行合理的机械设备组合。其纵向借缝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8条款执行。

5.2.2混合料运输车卸料完成后,在车厢的边角部位难免粘聚的残余混合料。在倒尽残余混合料的过程中要加强指挥和管理倒在指定的位置。现场观察如果车厢余料较多,且温度满足混合料摊铺要求的,在轻微抖动的条件下就能倒尽的余料,则倒在距离摊铺机前方5~10米范围的靠道路边缘一侧,使摊铺机在3~5分钟内能够刮平摊铺。如果车厢余料较较少,需要多次剧烈振动或需要人工清除才能就能倒尽的余料,残余混合料的温度过低的混合料,运输车则应开离摊铺机30米以外的范围,倒在指定的位置废弃,集中清运处理。废弃混合料的堆放位置不得影响正常施工为原则。

5.3.5道口、边角窨井及小广场施工是市政道路的一个特点这些部位多为人工施工,所以应特别注意的是麻面和平整度。为避免麻面,动作要快,趁热碾压,减少温度丧失。碾压一遍后,用细料局部修补,注意修补方法,补好后马上用钢轮碾压,并及时用胶轮碾压,可尽量减少麻面。

立交转盘的小广场施工。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积水和接缝的处理。施工前对广场路基作5米方格网的详细测量,掌握广场路基的详细标高,根据路基原有的排水走向作标高调整。如果原路基没有坡度或坡度不明显、坡度不规则,须用沥青砼填料来作出明显坡度以助排水,这部分填料要争取得到业主、监理和路基单位认可。

根据广场的几何尺寸确定摊铺机的安装宽度,尽量减少接缝且分板块要规则。铺筑时接缝处要饱满、平整,碾压要先骑缝10~20cm碾压,再逐步向中间压,并派专人对接缝进行修整。

窨井是城市道路存在的排水设施。一般的作业程序是在施工路面最后一层前进行窨井提升。窨井提升后的表面标高应与路面表面标高一致。窨井的底座应与窨井基础紧密联结,用水泥砼填充牢固,保证窨井的稳定性,水泥砼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上面层沥青砼的摊铺。摊铺时一次性从窨井上铺过,并对井盖边缘认真修理后进行碾压。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一次铺筑完成,避免挖补,路面表面美观。

5.3.7成品保护,通常采取如下措施:

a.对于各施工工序的成品作好保护,摆放明显的施工标识、标牌及施工告示,并用挡板、安全隔离椎等将施工区域围起来,指派专人分段看守,看守人员须穿安全背心,戴安全袖标。

b:新铺沥青路面在摊铺碾压完成后自然冷却,待路面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内部交通。并禁止施工车辆、机械长时间停留。

c:在路面满足开放交通的前提下,根据业主或交管部门要求,需要提前临时开放社会交通时,需得到工程业主的(书面)认可或指示。

d:在未开放交通的沥青路面上禁止施工机械、运输车辆转向、调头或停留。在具备开放交通条件但未进行交接的沥青路面上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

e:严禁在新铺的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垃圾等,严禁在已经铺好的沥青路面上制作水泥沙浆或水泥混凝土。

F:严禁在沥青路面上保养、修理机械设备,必须作业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5.4施工过程中的记录格式必须按照公司规定记录格式,这些记录或表格按照重庆市建设工程管理的规定的要求,将进入工程竣工档案。施工日志是我们施工管理过程和工序的施工原始记录。按照重庆市建设工程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施工日志保存在施工单位备查,也是内部工程质量溯源的最有效的原始依据。所以要求不许如实、认真的填写。

6.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6.1 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

6.1.1混合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测

6.1.1.1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实验室必须对所生产的混合料和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内容包括:混合料级配、油石比、马歇尔试验、原材料的波动情况。

6.1.1.2抽样检测频率需满足规范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要求。

6.1.1.3检测结果正常即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异常,则需立即通知拌和楼并检查原因及时调整。出具的异常结果检测报告传递到部门负责人。

6.1.1.4收集整理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资料报送项目监理工程师。最后统一进入工程资料档案。

6.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

6.1.2.1施工过程的记录采用市质量监督部门的统一格式,如实记录。

6.1.2.2 规定现场施工记录需要得到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6.1.2.3 每道工序完工后,由检测部门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

6.1.2.4收集整理现场施工记录和工序检测评定资料,作为工程资料最后统一进入工程资料档案。

6.2 工程完工质量自检与评定

6.2.1工程完工后由质量检测部门按照验收规范规定检测项目进行检测评定。(必要时与监理单位、业主联合检测评定)

6.2.2缺陷修复与整改

在自检或联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必须限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6.3 中间验收及计量支付

6.3.1中间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6.3.1.1拟申请验收的项目或段落必须施工完毕。

6.3.1.2拟申请验收的项目或段落的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并完成签认。

6.3.1.3各工序或隐蔽工程经过试验检测和评定并合格,资料齐全并经签认。

6.3.1.4拟申请验收的项目或段落经自检(或联检),评定为“合格”

6.3.1.5中间验收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单位主持,设计、施工、业主、质检(监)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参加。

6.3.1.6通过验收后,参加验收单位在中间验收单上签字并盖章予以认可。

6.3.1.7对参加单位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要认真记录,并落实。对不能落实或不现实的意见纪录入会议纪要。

6.3.2档案验收

6.3.2.1内业资料员随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收集并整理档案资料。并进行工程档案资料分类、整理、组卷、装订。

6.3.2.2内业资料员按照工程档案要求进行组卷、装订完成后,向市建设工程档案馆(或建设单位)咨询档案验收要求并作好档案验收的准备。

6.4 工程计量与支付

6.4.1工程计量员应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施工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计量员作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

6.4.2工程计量员应根据合同约定,及时作好计量支付报表(或周期计量报

表),并取得监理、业主的签字认可。

6.4.3工程计量员将经监理、业主的签字认可计量资料报业主有关部门(财务)进行计量支付,回收工程款。

6.5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一般由业主(建设)单位主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使用单位、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

6.5.1竣工资料的编制

6.5.1.1工程完工后即收集并编制出竣工报告、原材料统计报表、部位评定表、施工记录等工程资料和报表等。

6.5.1.2绘制竣工图、编写施工总结。

6.5.1.2.1竣工图绘制要准确的示意出实际完成工程范围、工程部位、和工程量。作为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6.5.1.2.2施工总结的内容要如实汇报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工程质量检测情况合同的履行情况(包括没有履行合同条款的原因)等主要内容

6.5.1.3整理资料并按工程档案的要求装订成册,档案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或档案馆。

6.5.1.4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应在竣工验收意见书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

6.5.4.5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从验收通过之日起即进入质量保证期,根据合同约定开始履行质量保证期的责任和义务。

6.5.4.6质量保证期限到期后,根据合同约定,由项目负责人牵头与业主(甲方)办理保证金支付手续。

条文说明

6.2.2由于大型机械化施工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局部缺陷,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或不能进行及时处理的局部缺陷,都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或条件下进行无条件的有效处理。对于一般质量缺陷影响不严重的部位,进行适当修复可以达到较为满意效果的。应在24小时内组织进行修复处理。修复的过程和效果需得到监理的认可。如有常规可预见的,较大范围的返工处理的质量事故(包括在施工完成后中间验收前进行的返工处理),将安排合理时间和工期进行返工处理。并将据施工日志的记录,追查施工时的当班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公司相关质量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3.1.2 中间验收需备齐的技术资料包括:施工配合比报告、施工组织方案及审批资料、原材料检验及报验资料,施工检测报告、施工资料、工序质量评定资料、分项或分部工程竣工图、施工(总)小结等。

6.3.2内业资料员随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收集并整理的档案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工程档案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资料

1 总则 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1.0.2 本规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油沥青的全过程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 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英) , 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英),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 天然沥青natural bitumen (英)natural asphalt(美) 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prime 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tack 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seal 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1.10稀浆封层slurry seal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措施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巷三公路LM—9项目经理部 路面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二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地段必须用安全警示带或栏杆围起,竖立醒目的“禁止通行”或“绕道行驶”等标志,并设值勤人员维护交通和行人秩序。 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 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需涂抹防护药膏。 3、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4、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设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产量较大的拌和设备,有条件的应增设防尘设施。 5、凡是参加沥青路面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沥青的性能、特点,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风帽、口罩、风镜、手套、厚皮底工作鞋等各种防护用品,严禁穿凉鞋、布鞋、短袖衣、短裤、裙子等。 6、乳化沥青洒布车作业 1)洒布现场应设专人警戒。 2)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应清除干净。 3)洒油时作业范围内不得有人。 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 5)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6)采用固定式喷灯向沥青箱的火管加热时,应先打开沥青箱上的烟囱口,并在液态沥青淹没火管后,方可点燃喷灯。加热喷

灯的火 焰过大或扩散蔓延时,应立即关闭喷灯,待多余的燃油烧尽后再行使用。 7)喷灯使用前除进行检查外,应先封闭吸油管及进料口。手提式喷灯点燃后不得接近易燃品。 8)满载乳化沥青的洒布车应中速行驶。遇有弯道、下坡时,应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时,严禁使用加热系统。 9)驾驶员与机上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操作人员应齐全配戴防护用品,注意自身安全。作业时,在喷洒乳化沥青方向10m以内不得有人停留。 7、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作业 1)作业前,热料提升斗、搅拌器及各种称斗内不得有存料。 2)配有湿式除尘系统的拌和设备,应检查其除尘系统的水泵及其它部件是否完好,保证喷水量稳定且不中断。 3)卸料斗处于地下底坑时,应防止坑内积水淹没电器元件。 4)拌和机启动、停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点火失效时,应关闭喷燃器油门,待充分通风后再行点火。需要调整点火时,必须先切断高压电源。 5)液化器点火时,必须认真检查减压阀及压力表,使其完好可靠,方可使用。燃烧器点燃后,必须关闭总阀门。 6)连续式拌和设备的燃烧器熄火时应立即停止喷射沥青。当

市政道路施工规范-铺砌

11铺砌式面层 11.1料石面层 11.1.1开工前,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料石。当设计无要求时,宜优先选择花岗岩等坚硬、耐磨、耐酸石材,石材应表面平整、粗糙,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料石的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1.1.1-1的规定。

角整齐,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 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1.1-2的规定。 表11.1.1-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11.1.2砌筑砂浆中采用的水泥、砂、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中规定的水泥。 2宜用质地坚硬、干净的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5%。 3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11.1.3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11.1.4铺砌控制基线的设置距离,直线段宜为5~10m,曲线段应视情况 适度加密。 11.1.5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11.1.6铺砌中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与检查井等构 筑物相接时,应平整、美观,不得反坡。不得用在料石下填塞砂浆或支垫方法找平。 11.1.7 伸缩缝材料应安放平直,并应与料石粘贴牢固。 11.1.8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11.1.9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11.2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 11.2.1预制砌块表面应平整、粗糙,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块的弯拉或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抗压强度控制。 2砌块的耐磨性试验磨坑长度不得大于35mm,吸水率应小于8%, 其抗冻性应符合设计规定。 3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2.1的规定。 注:①同一砌块的厚度差。 11.2.2混凝土预制砌块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和混凝土原材料、配 合比、弯拉、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资料。铺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与强度试验抽样检验。 11.2.3砌筑砂浆所用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1.1.2条的有关规定。 11.2.4混凝土砌块铺砌与养护应符合本规范第11.1节的有关规定。 11.3检验标准 11.3.1料石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CJJ《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目录 1 总则 2术语、符号及代号 3 基本规定 4施工准备 5 测量 5.1一般规定 5.2 平面控制测量 5.3 高程控制测量 5.4 施工放线测量 6 路基 10 6.1 一般规定10 6.2 施工排水与降水10 6.3 土方路基10 6.4 石方路基12 6.5 路肩13 6.6构筑物处理 13 6.7 特殊土路基 13 6.8 检验标准 16 7 基层 22 7.1 一般规定22 7.2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22 7.3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 24 7.4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 25 7.5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26 7.6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 27 7.7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 28 7.8 检验标准29 8 沥青混合料面层 34 8.1 一般规定34

8.2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39 8.3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43 8.4 透层、粘层、封层43 8.5检验标准44 9 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47 9.1 一般规定 47 9.2沥青贯入式面层47 9.3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49 9.4 检验标准49 10 水泥混凝土面层51 10.1 原材料51 1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3 10.3施工准备56 10.4 模板与钢筋 57 10.5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58 10.6 混凝土铺筑59 10.7 面层养护与填缝 60 10.8 检验标准60 11 铺砌式面层63 11.1 料石面层63 11.2 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63 11.3检验标准64 12 广场与停车场面层 66 12.1施工技术66 12.2 检验标准 66 13 人行道铺筑68 13.1 一般规定68 13.2 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6813.3 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69 13.4检验标准69 14 人行地道结构71

沥青路面安全施工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沥青路面安全施工措施简 易版

沥青路面安全施工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 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沥 青作业。 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 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1=1 员。 3、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 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4、沥青的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设在人员 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产量较大的拌和设 备,应增设防尘设施。 5、块状沥青搬运一般宜在夜间和阴天进

行,尤应避免炎热季节;搬运时宜采用小型机械装卸,不宜用手直接装运。 6、液态沥青宜采用液态沥青车运送,使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门.用泵抽送热沥青进出油罐时,工作人员应避让; ⑵.向储油罐注入沥青时,当浮标指标达到允许最大容量时,要及时停止注入; ⑶.满载运行时,遇有弯道、下坡时要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制动。油罐装载不满时要始终保持中速行驶。 7、远红外加热沥青,应遵守下列规定 (1)门.使用前应检查机电设备和短路过载保护装置是否良好,电气设备有无接地,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合闸作业; ⑵.沥青油泵应进行预热,当用手能转动联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机械铺筑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2 机具设备 2.2.1 主要机械设备 2.2.1.1 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2.1.2 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2.2.1.3 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2.2.2 施工及检测工具 2.2.2.1 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镦锤、烙铁、手锤、测镦、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2.2.2.2 检测工具:3m 直尺、测平机、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平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 2.3.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应在路缘石安装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 2.3.3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前,应对下面层和桥面混凝土铺装进行质量检测汇总。对存在缺陷部分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 2.3.4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应在下面层及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中、下面层表面泥泞、污染等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 2.3.5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2.4 技术处理 2.4.1 调查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可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组织交底。 2.4.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成立施工组织机构,使施工准备、摊铺、压实、质检、后勤和设备保障等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4.3 对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铺筑试验段进行检验,对拌合、运输、摊铺、碾压以及工序衔接等进行优化,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方法 3.2.1 测量放线:参照本册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忸101 )测放。 3.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3.2.2.1 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 3.2.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

停车场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停车场沥青路面工程 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沥青面层下面层为6㎝厚AC-20,上面层为3㎝厚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主要结构形式和工程数量见下表: 二、施工组织 (一)工程用电 工地能够满足正常施工用电要求。 (二)机械设备配置(表1) 表一投入机械设备数量表 (三)人员配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我单位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并加强施工现场、后台等人员配置及分工,定岗定员,专人负责。

现场人员配置:现场工长1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1名,质检工程师1名,机手3 名,普工8名(修边1人,导梁架设1人,摊铺机前后平料4人,碾压辅助2人) 。 运输车队:队长1名,司机9名,运输车辅助工人3人。 (四) 施工原材料 1、石油沥青: a 要求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170℃时不起泡沫。 b 每批托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 c 沥青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复检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 2、集料及机制砂 A 粗集料 1 、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全部材料必须干净,不得含有泥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杂质,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扁平细长颗粒长与厚或和短边之比超过3:1 的扁平料含量不大于15。 2、当按照JTJ054-94 进行磨耗试验时,沥青路面联接层石料的磨耗率不得超过40,沥青路面面层石料磨耗率不得超过30。 3、当按JTJ057-94 标准方法试验时,其联结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80MPa,压碎值不得大于28%;沥青面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0MPa,压碎值不应大于25%。 4 、当按HT054-94 标准进行方法试验时,集料的裹附率应在95%以上;按JTJ052-93 最佳方法试验时,对沥青的粘结力不得低于IV级。否则,应自费掺加外掺剂,其外掺剂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 5 、2mm 筛孔筛余的混合集料应是碎石轧碎的砾石,粗集料中轧碎颗粒含量应在95%以上按重量计。 6 、当按适当比例同其他必须的细集料和填充料混合而成混合料时,所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B 细集料 1、细集料应为干净、坚韧、表面粗糙而棱角的颗料,其石料质量应满足粗集料中1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2——94) 1.0.5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 1.0.6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使身体受到损害。 4.2.1 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各类沥青面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铺筑沥青路面时,应采用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沥青。 表C.1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AH-13 0AH-11 AH-9 AH- 70 AH- 50 针入度(25o C,100g,5s)(0.1mm) 120~ 140 100~ 120 80~ 100 60 ~80 40 ~60 延度(5cm/min,15o C)不小于(cm)10010010010080 软化点(环球法)(o C) 40~ 50 41~ 51 42~ 52 44 ~54 45 ~55 闪点(COC)不小于(o C)230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3 密度(15o C)(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0 薄膜加热试验163o C5h 质量损失不大于(%) 1.3 1.2 1.00.80.6针入度比不小于(%)4548505558延度(25o C)不小于(cm)7575755040

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 .12的技术要求。 表C.12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视密度不小于(t/m3) 2.5 2.45含水量不大于(%)1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 <0.075mm (%) 100 90~100 75~100 100 90~100 70~100 外观无团粒结块 7.3.4 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应不小于800次/mm,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mm。 7.6.7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 拌沥青混合料。 7.7.1 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l0cm。 7.9.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11.4.4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种施工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项目与频度应不少于本规范附录E表E.1的规定。 表E.1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材料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 石油沥青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含蜡量 每100t 1次 每100t 1次 每100t 1次 必要时 每100t 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市政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 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1.0.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 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及代号 2.1 术语 2.0.1 工程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反映城镇道路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质量、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2 工程验收 constructional acceptance 城镇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检,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3 水泥混凝土面层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2.0.4 沥青面层 bituminous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道路面层的统称。 2.0.5 沥青混合料面层 bituminos mixed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矿料拌制的特粗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面层的总称。 2.0.6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7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8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2.2 符号及代号 本规范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相见表2.2。 表2.2 符号及代号 符号或代号意义 A 道路石油沥青 PC 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BC 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PA 喷洒型阴离子乳化沥青 BA 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 方法测定芯样密度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 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 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 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马歇尔密度 的压实度为理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检验分 析研究,以供参考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 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 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 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对任意一种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都是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项目,在路面质量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以下简称“测试规程”)给出其定义式为:K=ρs/ρox100(%)式中:K—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ρ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实际密度(g/cm3),ρo—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中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为拌和厂当天取样的马 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ρs或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ρo,客观上实际密度和标准密度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定值,因此,压实度也为定值。但由于标准密度取值方法、实际密度试验方法等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检测 按照现行规范,标准密度可以有两种取值方法,即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或当天 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经验, 我们发现此二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1 试验路段路面芯样的密度我们知道,在正式摊铺之前都要铺筑试验 路段,其目的主要是:①确定生产采用的标准配合比;②确定松铺系数;③确定 碾压方法和碾压遍数。只要确定了上述参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即可正常进行。 在确定上述参数时,压实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当然,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 的因素如油石比、级配和施工条件等都不发生变化的话,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也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密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它会因当时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以 及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以某路段的实际生产为例,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型为AC-251,最佳油石比为 4.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天的生产状况与试验路 的生产状况很难保持一致,在一定范围内有着相对较大的变化。因此,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实际应用中也很少以此作为标 准密度。 1.2 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常用当天取样的马歇尔密度作为标准密度ρo来计算压实度,当天马歇尔密度是从当天生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

2市政大、中修道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城镇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提高城镇道路工程质量,促进城镇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辖区内的改扩建、翻建的城镇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工程的质量验收。大、中修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工厂厂区、生活小区、社区等内部道路工程施工可参照本规程使用。 1.0.3 城镇道路工程中采用的工程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1.0.4 本规程应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配套使用。 1.0.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道路工程的材料与施工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 3.1节、第3.2节的规定执行。 2.0.2道路工程质量验收及其验收程序和道路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应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的规定执行。 2.0.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拟采用的施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可按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2.0.4 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2 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达到80%及以上。 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等控制资料。 2.0.5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和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应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执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外观质量检查记录应按本规程附录A执行。 2.1 一般规定 2.1.1 本章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检查验收。 2.1.2 施工测量所使用仪器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1.0材料 1.1路用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必须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1.2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且宜用325#矿渣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严禁使用。水泥品牌的选用应考虑其质量稳定性、生产数量、运距等各种因素。水泥每次进场前应有合格证书,每200T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号进行抽检。 1.3碎石: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93中第 2.2.1.6中2#级配要求。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其粗集料的压碎值、各种粒料的筛分(主要检查所进料的颗粒级配的偏差情况),0.5mm以下细土的塑性指数,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JTJ034——93中的要求,上述材料进场后的试验项目每2000m3做2个样品试验。 1.4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碎石的施工。 2.0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2.1组成设计原则: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

2.2水泥剂量的配制可采用4%、4.5%、5%、5.5%、6%五种剂量。 2.3每种剂量的试件制取9个(最小数量)。 2.4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20±2℃)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数,并计算RX(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设计强度为 3.5MPa)。设计剂量要选用满足强度的最小剂量,并不超过6%. 2.5根据设计剂量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试验,并通过试验确定应该控制的延迟时间。 2.6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与原设计相同。 3.0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控制标准。 3.1具体检测技术指标: 3.2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后,立即各项指标的检测,整理好内业资料向监理人员报验(24小时内)强度指标单独报验。监理人员应在现场及时抽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处理。 3.3各分项工程按照《河北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河北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比办法》进行评分。各项工程评分必须在97分以上。达不到此要求的不准交工。 4.0施工工艺要点 4.1水泥碎石的施工工艺详见JTJ034-9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2.5-2.7条中的内容。 4.2底基层检测及培土模

市政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1总则 1.0.1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1.0.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及代号 2.1 术语 2.0.1 工程施工质量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反映城镇道路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质量、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2 工程验收constructional acceptance 城镇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检,根据相关

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3 水泥混凝土面层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2.0.4 沥青面层bituminous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道路面层的统称。 2.0.5 沥青混合料面层bituminos mixed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矿料拌制的特粗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面层的总称。 2.0.6 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7 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8 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2.2 符号及代号 本规范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相见表2.2。 表2.2 符号及代号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P CJJ XX-2009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ode for Pavement Design of Urban Road 征求意见稿 2009-XX-XX发布2009-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ode for Pavement Design of Urban Road CJJ XX-200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日期:2009年X月X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北京

前言 根据建设部2007年7月13日建标[2007] 125号“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相关研究成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九章,即: 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基层与垫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其他路面工程、路面排水,以及四个附录。 本规范的编制: 1 制定了路面设计的控制要素; 2 路面设计上引入了可靠度的概念; 3 沥青路面设计增加了沥青面层底面拉应变和沥青面层剪应力等指标; 4 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要点; 5 制定了砌块路面设计要点。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市政道路工程用规范及规程

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8版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路基: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05123-199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规范》(DB36T 655-2012) 路面: 《混凝土路面砖》(JC/T 446-2000)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原材: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11)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2010)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国标)JTG E41-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排水: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1]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施工进度计划依据锦屏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金林乡、羊房沟段合同文件(合同编号:JPIC-200411、12)和设计补充通知、现行的与本工程相关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以及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和专项工程施工能力编制。 2、编制原则 根据本合同工程(包括金林乡、羊房沟两个合同段,以下简称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总体规划,结合在以往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初拟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如下: 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合同控制工期,充分发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确保合同总工期如期实现。 2、统筹安排、合理编制施工程序,组织好全线平行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 3、充分考虑现场各种施工干扰因素、突发因素对工期的影响,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安排进度计划,对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皆有回旋余地。 二、路面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施工程序,以及发包人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机械化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具体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就各项目工程施工工期具体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从2005年11月25日开始着手组织路面工程的施工,并在30天完成本合同段所需的全部临建设施的建设安装,以确保本合同工程顺利施工。

2、路面基层 本分项工程包括水泥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计划于2005年12月15开工,2006年3月15日完工。具体工程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3、路面铺筑 本分项工程按通知要求初拟于2005年12月25日开工,2006年3月31日完工。具体工程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8、其他附属工程 本分项工程初拟于2006年3月1日开工,2006年5月31日完工,具体工程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目录 1总则 2术语、符号及代号 3基本规定 4施工准备 5测量 5.1 一般规定 5.2 平面控制测量 5.3 高程控制测量 5.4 施工放线测量 6路基10 6.1 一般规定10 6.2 施工排水与降水10 6.3 土方路基10 6.4 石方路基12 6.5 路肩13 6.6 构筑物处理13 6.7 特殊土路基13 6.8 检验标准16 7基层22 7.1 一般规定22 7.2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22 7.3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24 7.4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25 7.5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26 7.6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27 7.7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28 7.8 检验标准29

8沥青混合料面层34 8.1 一般规定34 8.2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39 8.3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43 8.4 透层、粘层、封层43 8.5 检验标准44 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47 9.1 一般规定47 9.2 沥青贯入式面层47 9.3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49 9.4 检验标准49 10水泥混凝土面层51 10.1 原材料51 1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3 10.3 施工准备56 10.4 模板与钢筋57 10.5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58 10.6 混凝土铺筑59 10.7 面层养护与填缝60 10.8 检验标准60 11铺砌式面层63 11.1 料石面层63 11.2 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63 11.3 检验标准64 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66 12.1 施工技术66 12.2 检验标准66 13人行道铺筑68 13.1 一般规定68 13.2 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