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价敏感粗糙集研究综述

代价敏感粗糙集研究综述

代价敏感粗糙集研究综述
代价敏感粗糙集研究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申洁文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7期 【摘; 要】农民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继城市居民之后的产业工人的主角,他们却一直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为此,本文就学术界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政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提供浅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文献综述;政策思路 引言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郑功成2002)在201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大量的农民工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力军,但也成为了城市边缘化的一类人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若能得以解决,不仅能有效的释放人口红利,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民工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问题的探究。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比中国的程度要高且早。Lewis认为,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二元经济体制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无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如果城镇能够提供比农业部门更高的工资待遇,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会主动转移到工资待遇好、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Perkinson和 Hills发现,外来人口由于受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制约,在流入地普遍处于劣势,而且外来人员增加了当地政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支出负担。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内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始国家对人口和经济政策的放松,使得农村富余人口陆续进城务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人群的数量日益壮大,我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城镇社保制度发端于国企配套改革,城镇社保制度中统账结合、统筹层次低下、财政分灶吃饭、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郑秉文指出,在城乡相关政策的约束之下,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其中包括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年1月8日

一、前言部分 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其目的是力求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从而防止滥用自然资源,透支未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传统会计侧重于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缺乏对企业环境资源、环境责任和环境费用的计量,缺乏对企业取得的环境收益或损失的确认。在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环境方面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以货币计量为主的传统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开始把环境保护与会计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地研究,从而形成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环境会计切入点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姿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这些因素都迫切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使之与国际接轨。从全球范围开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大量的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我国来看,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工作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企业对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问题也处于不断探索之中。鉴于这些,本文试对我国企业在借鉴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当前应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对环境会计理论加快在我国的完善与应用做到一点有益的贡献。 二、主体部分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企业环境管理和企业会计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众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成果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是随着环境会计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

第三章 SLP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

?第三章SLP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40 ? 3.1 SLP公司简介26 ? 3.2 SLP公司成本核算模式26-32 ? 3.2.1 成本中心26-28 ? 3.2.2 SLP公司的成本核算模式28-31 ? 3.2.3 SLP公司的成本计算模型31-32 ? 3.3 SLP公司的成本管控模式32-37 ? 3.3.1 数字化平台推动精细化管理——产能成本分析系统33-35 ? 3.3.2 预算及目标成本的持续跟踪35-36 ? 3.3.3 预算及目标成本的绩效考核36-37 ? 3.4 SLP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37-39 ? 3.4.1 SLP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取得的成绩37-38 ? 3.4.2 SLP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第四章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可行性分析40-44 ? 4.1 SLP公司需要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原因40-41 ? 4.2 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具备的条件41-43 ? 4.2.1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41-42 ? 4.2.2 先进的数字化平台42-43 ? 4.3 本章小结43-44 ?第五章SLP公司如何构建阿米巴经营模式44-58 ? 5.1 阿米巴组织划分44-45 ? 5.2 内部交易体系45-48 ? 5.2.1 内部交易的定义45-46 ? 5.2.2 内部交易的确认46-47 ? 5.2.3 内部交易的定价47-48 ? 5.3 建立独立核算管理会计制度48-53 ? 5.3.1 构建内部交易报表48-50 ? 5.3.2 内部交易核算50-52 ? 5.3.3 成本归集及分摊原则52-53 ? 5.4 SLP公司阿米巴经营模拟53-55 ? 5.5 SLP公司实行阿米巴经营的效益分析55-57 ? 5.5.1 阿米巴经营对SLP公司的影响55-56 ? 5.5.2 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56-57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会计学11 学生姓名:曹彩云 指导教师姓名:章文芳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4 月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以生产耗费发生事前与成本控制过程及事后分析,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重心都倾向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成本控制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国外学者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品》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Roger J. Binder提出成本控制是通过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的一个广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活动。企业在具体产品生产领域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监测、评估并最终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效率,如:部门、生产线,及内部管理的操作过程。他提出成本控制的两种应用形式: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绩效评估。 厄休特·库恩(美)在《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中提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是事关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Robert W.Ingram博士(亚拉巴马大学会计学院讲席教授)提出了按成本-预算-资本支出-内部控制-业绩评价这条主线剖析管理会计,以企业经营的日常管理为背景讲解成本会计。这些都使成本控制这一课题更加丰富与详实。

集合代数与粗糙集之间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 集合代数与粗糙集之间的关系研究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数学家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用于数据分析的理论. 由于该理论能够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信息, 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获取工具受到了人工智能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粗糙集理论已被成功应用在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过程控制、数据挖掘、决策分析、模式识别等领域, 成为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1965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扎德(L. A. Zadeh)教授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开创性论文<模糊集合>, 这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 L. A. Zadeh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计算机”与“大系统”的矛盾研究, 集中思考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象人脑那样进行灵活的思维与判断问题. 计算机为什么不能象人脑思维那样处理模糊信息呢? 其原因在于传统的数学. 例如精确数学, 是建立在经典集合论的基础之上, 一个研究的对象对于某个给定的经典集合的关系要么是属于, 要么是不属于, 二者必居其一. [2]19世纪, 由于英国数学家布尔(Bool)等人的研究, 这种基于二值逻辑的绝对思维方法抽象后成为布尔代数, 它的出现促使数理逻辑成为一门很有适用价值的学科, 同时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但是, 1923年, 大哲学家罗素(Russell)就在其著名论文<论模糊性>中提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及“所有二值逻辑都习惯上假定使用精确符号. 因此它仅适用于虚幻的存在. 而不适用于现实生活. 逻辑比其他学科使我们更接近天堂”[1]时认识到二值逻辑的不足. 二值逻辑无法解决一些逻辑悖论, 如著名的罗素(Russell)“理发师悖论”、“秃头悖论”、“克利特岛人说谎悖论”等等悖论问题. 这就是目前计算机不能象人脑思维那样灵活、敏捷地处理模糊信息的重要原因. 为克服这一障碍, L. A. Zadeh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论”. 在此基础上, 现在已形成一个模糊数学体系. 1960年柏克莱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扎德(L. A. Zadeh)教授, 提出“模糊”的概念. 1965年发表关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论文. 1966年马里诺斯(P. N. Marinos)发表关于模糊逻辑的研究报告. 以后, 扎德(L. A. Zadeh)又提出关于模糊语言变量的概念. 1974年扎德(L. A. Zadeh)进行有关模糊逻辑推理的研究. 1978年, 国际上第一本以模糊数学为主题的学术刊物《Fuzzy Sets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以下是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 ·

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 ·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

80669 管理会计论文 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随着世界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个国家也愈加重视,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集团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环境会计的概念就出现了。环境会计由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EMA)两部分组成。 EMA扩展了传统会计的计量范围,旨在研究受到企业环境影响的一切会计问题,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到目前为止,不同国家的不同组织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不同的名字,但是环境管理会计为企业做出财务决策和非财务决策的宗旨和目的是相同的。 二、典型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相关研究

在1998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就对EMA有了一定进展,IFAC发表了一篇名为《组织中的环境管理:管理会计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定义一些相关术语,包括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实践等,简要说明了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机遇、挑战和目标,探讨了会计人员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作用。IFAC于2005年8月发表了《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该指南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说明了企业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原因及相关概念。第二章说明了什么是环境管理会计,EAM包括的信息类型,EMA的相关作用和效益,EMA对现行会计实务的挑战。第三章讨论的是由能源流、材料流、水资源流、废品流等组成的实物流信息,其采用的投入产出法。第四章说明了环境成本和效益的资金流。第五章从许多层面探讨了一些将环境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案例。第六章主要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在内的不同类型会计和外部报告的例子。 (二)美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 美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的探究和运用在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93年出现了环境管理会计最早的文献之一,即《利益相关者行动议程:工作室对环境成本的会计与资本预算的一

国内外对目标成本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国内外对目标成本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满意回答 1成本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 ... 2. 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 裘卫红文献来自: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3期 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裘卫红$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财务科成本会计在旧中国只是粗具雏形,在新中国才有巨大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我国培育了数代成本管理人才,且其中不乏者,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并不曾在 ... 3. 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李金琛文献来自:商业会计2007年第18期 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 ... 4. 关于成本会计理论的若干理解 李冬梅文献来自:今日科苑2007年第16期 本文首先对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又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作了说明。成本会计;;理论;;认识 ... 5. 浅论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 郭艺侠文献来自: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9期 资本成本会计的普遍运用仍需一定时日,但其有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浅论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郭艺侠$西安经发经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现代金融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 ... 6. 成本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袁秀霞文献来自:农业与技术2005年第02期 成本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影响。3关于成本会计的假设与原则问题3 ... 成本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袁秀霞$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学院!110000成本会计 ... 7.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被引次数:2次 林光侨文献来自: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第06期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林光侨$神华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8. 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思考(二)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会计 07-3 班关玉珍 4 号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于采购历史悠久,但将采购视为新的战略性功能并提出,却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过去,在许多组织机构里,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比较低。直到进入21 世纪,人们的对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降低组织成本的重要性才有了初步的认识,采购被视为企业价值链的源泉,采购职能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变成管理的一个热点,人们也更深入的探求采购领域潜在的改进机会,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管理学界开展采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2004 年李雅萍编著的《采购物流》,2005年刘荔主编的《现代采购管理》,2006 年郭晖主编的《采购实务》,2007 年陶源、杨军主编的《如何控制采购成本》,2008年白世贞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文献方面有:李步峰、江勇和白庆华(2002)将Filip Roodhooft 和Jozef Konings (1996)的“供应商总成本”的计算模型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这一计算模型比较简单,考虑到的成本因素比较少,无法全面地反映出采购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郭思英在2003年的第 1 期《工作研究》的第21 卷发表的《把好材料价格关降低采购成本》中论述: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能体现为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 邵敬中、张帆(2003)认为TCC分析是战略采购的基本出发点,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此外,他们还认为所有权总成本等于价格、使用成本、管理成本三者之和。 郝皓、朱秋沅(2003)提出了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他们认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是在需求链的拉动下,按订单制造的模式使采购运作更加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能够更加有利于减少存货、节约成本以及加快供应速度。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2004)认为以往的介绍供应商选择方法的文献由于采购决策的不同,决定了所选用的准则、模型和方法不同,而许多文献并没有说明其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哪一种采购模式,因此难以指导采购实践。他们采用分类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1973?2002年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供应商选择的一些主要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

粗糙集理论

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王国胤1Yiyu Yao2 于洪1,2 (1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5)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Regina, Regina, Canada S4S 0A2) {wanggy, yuhong}@https://www.doczj.com/doc/8118492854.html,, yyao@cs.uregina.ca 摘要本文在阐释粗糙集理论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探讨粗糙集模型的研究思路,分析粗糙集理论与模糊集、证据理论、粒计算、形式概念分析、知识空间等其他理论之间的联系,介绍国内外关于粗糙集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发展状况,讨论当前粗糙集理论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以及将来需要重点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粗糙集,模糊集,粒计算,形式概念分析,知识空间,智能信息处理 A Survey on Rough S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Wang Guo-Yin1Yao Yi-Yu2 Yu Hong1,2 1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Regina, Regina, Saskatchewan, Canada, S4S 0A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deas and framework of rough set theory and the different view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rough set theor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ough set theory and the other theories, such as fuzzy set, evidence theory, granular computing, formal concept analyzing, knowledge space, etc. Furthermore,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studies for this theory and a survey on its applications is also give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rough set theory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rough set, fuzzy set, granular computing, formal concept analyzing, knowledge spac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1 引言 智能信息处理是当前信息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每日每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信息量的不断增长,对信息分析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自动地从数据中获取其潜在的知识。特别是近20年间,知识发现(规则提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受到人工智能学界的广泛重视,知识发现的各种不同方法应运而生。 粗糙集(Rough Set,有时也称Rough集、粗集)理论是Pawlak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能够定量分析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信息与知识的数学工具[1]。粗糙集理论最初的原型来源于比较简单的信息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关系数据库分类归纳形成概念和规则,通过等价关系的分类以及分类对于目标的近似实现知识发现。 由于粗糙集理论思想新颖、方法独特,粗糙集理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4],该理论已经在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数据挖掘、决策支持与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有三个有关粗糙集的系列国际会议,即:RSCTC、RSFDGrC和RSKT。中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每年召开中国粗糙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RSFDGRC2003、IEEE GrC2005、RSKT2006、IFKT2008、RSKT2008、IEEE GrC2008等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 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的核心基础是从近似空间导出的一对近似算子,即上近似算子和下近似算子(又称上、下近似集)。经典Pawlak模型中的不分明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要求很高,限制了粗糙集模型的应用。因此,如何推广定义近似算子成为了粗糙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目前,常见的关于推广粗糙集理论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即:构造化方法和公理化方法。构造化方法是以论域上的二元关系、划分、覆盖、邻域系统、布尔子代数等作为基本要素,进而定义粗糙近似算子,从而导出粗糙集代数系统。公理化方法的基本要素是一对满足某些公理的一元集合算子,近似算子的某些公理能保证有一些特殊类型的二元关系的存在;反过来, 由二元关系通过构造性方法导出的近似算子一定满足某些公理。 事实上,有两种形式来描述粗糙集,一个是从集

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

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愈发关注,企业在与环境相关的财务方面也多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对此,为了帮助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必须把环境管理包含进企业的全面管理之中。于是企业和社会对于环境都有了一个量化的要求,环境管理会计就这样产生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上取得的一些成功,并作简要评论,得到了一些启发。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效益环境成本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随着世界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个国家也愈加重视,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集团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环境会计的概念就出现了。环境会计由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EMA)两部分组成。 EMA扩展了传统会计的计量范围,旨在研究受到企业环境影响的一切会计问题,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到目前为止,不同国家的不同组织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不同的名字,但是环境管理会计为企业做出财务决策和非财务决策的宗旨和目的是相同的。 二、典型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相关研究 在1998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就对EMA有了一定进展,IFAC发表了一篇名为《组织中的环境管理:管理会计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定义一些相关术语,包括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实践等,简要说明了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机遇、挑战和目标,探讨了会计人员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作用。IFAC 于2005年8月发表了《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该指南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说明了企业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原因及相关概念。第二章说明了什么是环境管理会计,EAM 包括的信息类型,EMA的相关作用和效益,EMA对现行会计实务的挑战。第三章讨论的是由能源流、材料流、水资源流、废品流等组成的实物流信息,其采用的投入产出法。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制鞋有限公司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材料采购成本”是当前晋江鞋厂在成本控制上的重中之重,是最实际的成本体现。如何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这既是林总向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财务一直努力的目标。2004年,新厂和总厂将分开采购,这势必又给财务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总结去年在新厂和今年在总厂的经验,我认为对明年道崎公司在“材料采购成本”上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样品开发环节”必须建立材料档案 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而“样品开发环节”上的材料原始数据正是我们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以往,我们道崎几乎忽视这一环节在“采购成本”控制上的作用。所以,必须首先要求开发部对每一“货号”(款式)的鞋子都要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宽幅(厚度)、标准计量单位和耗量等档案资料。只有这样,“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材料核算环节”必须建立车间确认程序 以前,公司的算料组根据技转组算出材料的耗量后,就直接交给采购,既不管冲裁的实际排刀,也不管仓库到位材料的实际宽幅(或者“利用率”),造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超耗后(排除人为因素),往往找不到、分不清责任,更无人承担责任(比如,关于网布宽幅1.4米和1.37米的争论从年头持续到年尾)。所以,材料算出来后,必须要求提供给冲裁车间确认,并在《备料单》上签字。另外,车线和胶水也要参照同样的程序办理。 三、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 外贸订单生产中,“材料确认”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稍微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客户的索赔。道崎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惨重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即:什么材料必须在业务上由谁确认算数,无效确认的材料采购部门拒绝安排采购!财务也据此审核,对购买的“无效确认材料”拒绝结账!否则,总是为了赶进度,材料还没确认好,就买回来了,最后又被打掉,赶出来的都是“垃圾”,这些损失谁又能承担? 四、在“材料请购环节”必须建立“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 象我们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每天、每月、每年材料进出的次数频繁,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坚持严格的“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做事,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损失是多么可怕!所以,《备料单》确认后,一定要求采购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查询,查询的依据就是材料仓库的《库存日报表》。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是。目前道崎的现状必须非要走这一条路不可,再不采取措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总要超过百万元!非常痛心! 五、在“材料订购环节”必须坚持采用《订购单》方式 《订购单》是财务审核采购人员是否合法合理采购、仓库仓管是否合法合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采用《订购单》,“采购”和“验收”当然会失控!供应商也就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 六、在“材料验收环节”必须坚持“物料检验报告”制度 去年在新厂,“物料检验报告”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基本上“卡”住了供应商的“颈脖子”,今年在老厂,可能是由于人员的原因,“物检报告”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多少总给供应商钻了一些“空子”,仓库忙起来了更是顾不上“物检”。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学员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姓名: 单位: 时间: 2015年3月1日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滁州,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历史上曾演绎过无数神奇的故事,有着传奇的辉煌。滚滚长江东逝水,当与之毗邻的苏浙沪地区人民率先富足后,滁州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让人欣喜的是,过去几年里,滁州准确定位,瞄准了发展方向。 一、“桥头堡”实施前沿战略 近几年,继中央作出“中部崛起”战略决策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出“抢抓机 遇、乘势而上、奋力 崛起”号召,并明确 提出大力推进东向 发展战略,加快融入 长三角。 在这个历史时 刻,一向被称作安徽“东大门”的滁州,感觉到身上承载的责任。 “过去,我们只从本省角度看。滁州位置的特殊性无法充分显现出来。现在要把滁州放在全国坐标系里看,滁州则是安徽接轨长三角的最前沿,在安徽东向发展战略中,滁州理应率先发展。”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说。

2005年3月,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在滁州调研时,要求滁州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实施“前沿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在全省发展中走在前面,为安徽奋力崛起作出应有贡献。这无疑给滁州市广大干群以极大鼓舞,更坚定滁州实施东向战略的信心。 二、全面出击接轨长三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与长三角地区在观念、思路、政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滁州市提出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接轨前沿。他们开展一系列大讨论,引导广大干群彻底摆脱思想上、心理上和时空上障碍,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融入意识,开展多领域、多空间、多层次合作。 滁州与南京一江之隔,两地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很大。2000年,南京市提出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设想后,滁州市积极响应。今年国庆前夕,蚌宁高速公路滁州段正式建成通车,滁州与南京车程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另外,京沪铁路、合宁高速等贯穿滁州,滁宁一级公路这条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设,滁宁间4条渡口实施渡改桥,滁州各地与南京的公路客运班线正在编排,两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为向长三角地区推介自己,滁州市连续几年组团参加南京重大项目洽谈会,并将醉翁亭文化旅游节办到上海,南京华瑞、苏果,浙江德力西,上海华威等大企业集团纷纷来滁投资兴业。“十五”期间,滁州共引进国内资金超过140亿元,其中有70%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由于主动承接长三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10级劳保二班刘海波1090201023 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可以说一个关注民生且中锋是民生的时代已然来临。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出现了,即何为民生,并没有达到广泛共识。岳经纶认为,民生概念的混乱,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施政理念缺乏社会政策思维(参见注释1)。简言之,民生概念的模糊就是源于社会政策理念的缺位。讨论民生问题,离不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旨在确保能够促进公民福利和福祉。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我们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政策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需要构建清晰的社会政策途径,以社会政策来指导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调整公共支出格局,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经济危机下美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美国的加里·贝特里斯从财政危机出发,探讨了在经济衰退期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和反应(参见注释2),虽有中西差异,但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亦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美国经济情况做了初步介绍,特别是分析了经济衰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其次,讨论了美国政府对于经济衰退采取的措施,重点关注国会通过的临时性措施可能对社会保障网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美国社会保障系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作了简要评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常规社会保障系统,早在国会和当前政府采取特别措施应对经济危机以前就持续发挥其安全和稳定作用;二是在2008年2月获得国会授权的特别措施。这两类政策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保证公民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仍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其实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国计民生”的说法充分证明了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注释3)。而如今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危机(参见注释4)。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保障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保已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人口老龄化压力,医疗保健费用的黑洞与非想的公平性,失业率居高不下,计划的成熟加重社会保障负担等;二是对社保批评的观点。保守派认为社会保障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也会使失业率剧增。激进派认为社保未达到原设计的社会目标。还有就是欺诈现象使基金损失严重;三是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危机。 而我认为,在社保面临政府承担责任的必然性与作用的有限性、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需求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公平与效率这样的困惑(参见注释5)之下,我们应改革社会保障。在制度模式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国家责任,重新评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重新审视现行的运行机制;寻求资金缺口及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转移一部分,从政府公办转到部分民营企业办理。在管理技术方面: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保障依法运行机制,使管理,经办和监督分开,权利制衡;改革管理技巧,改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调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立法,及时调整社保立法的结构与内容。 此外在农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拓宽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社保的社会化程度;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力求项目完备化及多层次;使用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以及加强立法等。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文献综述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文献综述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及分类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 关于环境成本,国内外会计界都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权威并且经常使用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在1998年第15次上讨论并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对环境成本的定义。这里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在我国,上述环境成本定义为多位学者所接受,并在研究中引用。同时,在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也对环境成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张汩江(2012)站在企业管理活动的角度,认为环境成本是指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生产的产品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下,制定一套完善的成本措施并记录企业在执行环境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徐玖平、蒋洪强(2002)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止措施成本。王京芳等(2008)结合企业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环境成本的实际表现,分别从宏观角度看和微观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界定。其中,从宏观角度看,环境成本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从微观角度看,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为了使所生产的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阶段内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制度要求的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发生的支出,以及措施失效时产生损失所付出的代价。由前述观点可以看出,对环境成本的不同描述,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密切相关。 (二)环境成本的分类 对于环境成本的分类而言,与环境成本的定义一样,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其分类也各有差异。王跃堂、赵子夜(2002)认为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环境成本的管理已从事后处理延伸到事前预防,因此可将环境成本分为两类:一是环境控制成本,即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支出;二是环境故障成本,即指出环境控制成本以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支出。林万祥、肖序(2003)认为,按环境资源流转平衡和环保效果观原理分类,环境成本可分为降低污染物排放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及处置成本、绿色采购成本、环境管理成本、环境保护社会活动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六类。张蓉等(2004)则从产品周期的角度将环境成本划分为六类:获取资源环境成本,制造与加工环境成本,生产环境成本,使用、流通或消费过程环境成本,再生循环环境成本,废弃环境成本。张楠等(2008)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中生产引起生产国的环境破坏,环境成本被分类为行业资源消耗成本、行业环境污染损失成本、行业环境维护成本、行业环境保护成本。另外,还有的学者,如王立彦,站在宏观的角度,按空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划分为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 综合以上观点,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的研究者或组织由于立足点不同,很难给出环境成本一个精确统一的界定,而笔者认为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统一,但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框架。研究者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或决策的不同目的,以及不同时期环境管理的要求等方面给出自己的看法,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从长远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环境成本的会计分析 环境成本的确定、归集与分配是环境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给企业提供相关决策信息的基础上,使得企业的管理决策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它也往往是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难点和热点,我国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内部环境成本的归集分配。 (一)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