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优势、产业发展与本地市场效应

大国优势、产业发展与本地市场效应

大国优势、产业发展与本地市场效应
大国优势、产业发展与本地市场效应

大国优势、产业发展与本地市场效应

摘要:人口红利之后,中国靠什么发挥大国优势?通过空间经济理论构建市场需求规模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利用中国工业统计数据,检验中国分省区和分行业的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并以欧美分国别和分行业的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中国近一半省份存在HME,欧盟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主要是区域中相对发达国家。需求规模优势将成为继劳动力等要素比较优势后的又一内生增长动力;作为发展中大国,识别并发挥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优势,并用于指导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是改善供给结构和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是“大国优势”从人口规模向需求规模演变的一个动态升级。

关键词:本地市场效应;大国优势;需求规模;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30-06

一、引言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发挥大国所拥有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内生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增长模式正在趋近极限,新的突破口――大国的

市场需求规模优势将成为新的动态比较优势。当前,规模与发展空间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大国的优势就在于有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优势和竞争能力。谁掌握了巨大的本土市场,也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一个国家拥有了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这个国家就有资格参与并领导制定国际市场运行的各种规则。然而,大国规模经济优势的实现需要经济的空间聚集和区域内统一市场来实现,这就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要素产业层面经济活动的聚集,二是区域层面的市场整合和区域分工。

中国人口众多,理论上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但是人口规模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规模,前者是理论上的需求量,而后者强调的是能创造产业需求的真实的需求量。从产业的角度,对一些先进制造业而言,技术问题和市场需求规模同样重要,因为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能够满足其最低生产规模的时候,才有可能产业化。例如飞机制造业,航天和卫星定位系统,这些产业的技术、资本和市场,都需要大国独有的优势(陆铭,2015)。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即使一个地区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过小,则因缺乏对工业生产的吸引力会导致无法实现工业化。因此,由人口总量内生出来的需求规模,和由此形成的市场需求规模成为人口红利之后发挥大国优势的动态化发展要求。目前,中国所采取的产业发展战略由于没有能够把握“大国优势”的

动态发展变化,没有真正意识到表示人口的数量的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规模之间的差别,对产业发展的真实需求的关注不足,导致部分地区产业的盲目或重复布局,相应的生产能力过剩,库存压力巨大。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并导致“需求外溢”;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国内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论文尝试用“本地市场效应”来识别中国各个区域产业发展是否存在超额需求,从改善产业供给结构的视角为我国区域产业发展和大国规模优势的发挥及一体化实践提供一个角度的考察。

二、理论逻辑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决定,因此,存在规模效应的因素都可以被引申到市场需求规模和国家规模的优势,即大国经济发展的优势。阿瑟?刘易斯对在世纪晚期到世纪早期这段时间里工业化国家进行考证,认为“把国内市场的规模作为决定国家工业化能力的关键变量是有道理的。”(梅尔?劳赫,2004)。所以,当一个国家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它的工业化能力所需的空间将会有利于工业化水平提高,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决定工业化能力。关于市场需求规模对一个地区支出份额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基数―乘数模型的原理来表示:假设一个地区的收入是X,首先假定收入的固

定份额a用于消费本地非出口部门的产品;于是收入X将由于部分收入在当地支出而导致第二轮收入aX,aX中又有部分收入在当地支出而导致第三轮收入a2X,如此反复。考虑所有的乘数效应,本地区收入Y为:

可以看出,本地部门支出份额a越大,意味着乘数更大,Y会进一步增长,如此反复,这种关系会启动本地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如果收入中用于支出的份额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的市场需求规模,那么随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出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果假设这个支出份额a用来消费本地某个特定产业部门的产品,那么,对应的产业部门的生产将不断积累扩大。基数-乘数模型为我??理解规模经济和内生性市场需求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集聚的累积过程提供了直观的表达。而这种集聚的累积过程既可以体现在区域的发展层面,也可以体现在产业部门的发展层面。

现有的关于一国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都没有考虑国家

规模的因素,而国家规模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益显得重要起来。胡鞍钢(2006)指出,人口规模效应和由此导致的超大经济规模效应是中国崛起对世界最重要的影响,“这种规模效应可能人类历史上还是没有见过的”。“在讨论一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面,国家的规模本身就可能是

一个重要的变量”(张军,2008)。因此,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通过表征市场需求规模大小的指标“本地市场效应”来分析大的国家规模所带来的在需求培育和产业发展方面

的优势。论文认为由国家规模所决定的大国优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效应,二是需求效应。供给效应体现在生产方面的体现,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大国生产的产品数量大、种类多、价格低;需求效应体现在,由于大国人口众多,所以为各种要素提供的市场就越大,从而提高了要素的收益需求效应。而大的国家规模决定的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会引致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优势,这就体现为本文所述的“大国优势”。

三、文献综述

在空间经济学的框架里,krugman[1-2](1980,1995)提出了“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HME)的概念,认为市场需求规模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本地市场效应”也被称为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可以用市场需求的大小来刻画。如果某种商品在某个区域具有“超常需求”,那么,这种地方市场的特质需求具有一种“放大效应”能使该地区的生产的增长大于该地区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其出口这种产品。这是空间经济学核心观点之一。本文尝试将HME与潜在市场需求规模建立联系,Krugman 和Venable[3](1995)的文章中对“本地市场效应”的概念

进行了扩展研究,认为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在较大市场需求规模的区域会吸引较多的厂商的聚集,因此,厂商更趋向于定位于大市场,即本地市场效应强化了大市场的优势。安虎森[9](2008)根据空间经济学的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探讨了具有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最小市场需求规模和如何实现区域协

调发展的问题,认为如果某一区域的比较优势明显,市场需求规模较大,开发程度较高,则有利于拥有较大份额的产业;尽管欠发达地区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过小,则因缺乏对工业生产的吸引力会导致无法实现工业化。在“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检验方面的文献,张帆和潘佐红[8](2006)利用Davis和Weinstein(1996)[9]模型检验了本地市场效应是否是决定中国各省主要贸易类型的重要

因素,认为有强烈的本土市场效应的产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从聚集中心转移出来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政府在布局这些这些产业时应该遵循需求的分布而不是要素禀赋的分布,以取得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钱学锋和梁琦[10](2007)指出,产业集聚和FDI集聚的缺乏,地理区位的劣势和过高的贸易成本,使得西部地区很难通过对外贸易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注重培育相关产业的本地市场效应,注重本地区内部市场需求和国内其他区域的需求,或许是实现落后地区实现“后发优势”的一种可能。冯

伟和徐康宁[11](2012)利用全国省际层面22个产业的6年平均数据检验我国产业发展中是否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发现产业产出与超额需求二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陈健生等(2010,2012)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运输成本等外部冲击下,产业份额由于市场需求规模分布而发生变化,空间经济结构逐渐演变为单核心、双核心等形态,特别是过程中会出现“中部塌陷”[12-14]。因此地区的发展不仅应考虑要素资源的投入,也应加强本地市场潜力的开发,加强地缘经济关联,扩大市场需求规模,以吸引相关产业向本地区转移。

这些文献为我们观察与分析中国产业部门的HME提供了借鉴。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已有研究不同,以“大国优势”从人口规模向需求规模动态升级的角度,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来分析我国的HME的状况,并与欧盟进行比较,验证市场需求规模需求和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大国或大

区域中的存在状况,由此提出产业是否存在超额需求(HME)是指导产业发展布局的指针之一。

四、实证检验

(一)模型构建

运用Davis和Weinstein(1996,1999,2003)以及张帆和潘佐红(2006)用于检验产业发展中是否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方程。本文也将运用此模型来验证中国(二)数据处理

和变量说明

因变量X gn r可用各省区市制造业中各行业的产出值来表示;自变量中的Y gn r可用各省区市制造业中各行业的销售值来表示,这一测度方法主要参考邱斌和尹威[15](2010)的做法。对于回归方程中的要素禀赋变量,分别用资本(K)和劳动力(L)来诠释,资本(K)用各省区市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来度量,而劳动力(L)则用各省区市制造业中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来表示。根据搜集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2004―2009年我国29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青海)17个制造业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三)估计结果

1. 中国各省分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根据上述原理,本文通过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LSDV)方法分别对中国各省分行业进行本地市场效应验证。中国各省的本地效应产业结果如表1: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中国部分省区从分行业层面看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我们可以发现有15个城市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即的系数大于1,东部地区有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中部地区有湖南、河南、安徽、山西,西部地区有宁夏、重庆、贵州、陕西。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本文计算过程中包括的产业与冯伟[11]

(2012)的不完全相同,但?Y果与其论文的结论基本一致,即我国东中西部省份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2. 与欧盟的比较。为比较中国各省与欧盟国家①的本地市场效应,先要对产业采用统一统计口径。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欧盟行业将具有差异的中国行业进行归并,并获得统计口径相对一致的行业分类。本文选取了欧盟的12个行业,将中国制造业部门中的17个行业分为12个大类。其余产业由于数据不足以及统计归类困难等原因,本文未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根据欧盟投入产出表(2004―2009年)把我国的制造业与欧盟调整一致②(见表2、表3)。

本文借鉴颜银根[16](2010)文章中的数据计算方法。Sgn r(r地区对n部门g行业的产品需求):欧盟分国家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使用合计与最终消费之和。由于本文仅考虑最终的需求,没有包括资本形成总额。Xgn r (r地区n部门g行业的产出):欧盟分国家投入产出表中的最终产出。在现有情况下,由于欧盟各国家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数据找不到,可用行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代替资本(K)。欧盟各国家分行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自于欧盟投入产出表。由于欧盟各国家分行业的劳动力(L)数据找不到,可用各行业产出值占整个国家产出值的权重,计算出各行业的劳动力人口。欧盟各国家劳动力人口来自于欧盟统计局网站。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主要是欧盟区域

中相对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本地市场效应最多的行业是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业。其次是机械及其他,化学及化学制成品业。这与本文开头提出的观察事实是吻合的,即验证了在一个统一区域中,具有相对大市场需求规模的国家或地区更容易吸引产业聚集,需求规模效应使得大市场需求规模国家(区域)受益;而使得小市场需求规模国家(地区)产业份额的下降,面临“去工业化”的风险。

五、统一市场、需求规模优势与产业有效供给能力

人口红利之后,中国新的增长动力将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转化为需求规模优势。我国的本土市场需求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这种比较优势是绝大多数国家所不具备的,大国或大区域所具有的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优势成为这些国家和区域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大国优势”。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这种“大国优势”是在未来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中可以考虑的一种新的比较优势。如何形成“大市场”呢?论文认为,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统一是经济上“大国优势”最基本的方面。“作为大国的可行的发展战略至少包括六个方面之一就是要尽快地建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内部大市场”(李稻葵,2007),打破区域之间的市场壁垒,形成真正的区域大市场或区域统一市场,是“大国优势”的要义所在。改革新的突破口应是对国内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再

次整合,实现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配置和自由流动(陆铭,2015),让中国真正发挥经济上的“大国优势”。其次,从“人口规模”向“需求规模”转变是“大国优势”的动态升级,按需求改善产业供给结构和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是提升大国优势的路径之一;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当前阶段,我国面临着一方面部分产业和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大量有购买力支持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即有效供给不足带来了大量的“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因此,识别区域和产业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是改善和提高我国产业有效供给能力的路径之一。

第三,地方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产业聚集将成为产业发展新的比较优势。我国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将促使规模经济的形成,通过产业集聚就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一个区域是否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和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本地区的内部市场需求和国内其他区域的需求将是一个重要的考察要素。“尽管中国的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可能还略逊一筹,却享受着巨大国家的巨大市场的好处。因为有着巨大需求,就可以在进入市场时有一个高起点,就可以享有生产的规模经济即单条生产线的规模经济,企业的规模经济即有若干生产线,但在广告、销售和研发上具有规模经济,以及产业规模经济

即配套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工人供给的规模经济。”(盛洪,2006)对于中国,尤其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是内生存在的,之所以出现市场分割和产业分割,是由于发达区域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厂商的聚集。如果在一个国家内部或一个统一市场内,每一个地区的市场环境和生产环境都是相近的,在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厂商无论选择在哪里生产都是一样的,那么就不会出现制度性的大小市场之分,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具有规模效应的本地市场效应作用的发挥从来不是单独成就的,需求规模效应能否建立取决于市场价格是否合理;对产品有需求但是产品定价过高,这样的需求就会被抑制或转移,从而不会表现为“本地”的需求。因此,建立公平的价格机制和市场竞争环境,并鼓励本土企业积极面对市场竞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发挥“大国优势”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注释:

①至今为止,欧盟有27个国家,但由于我们要计算的是欧盟国家2004―2009年的本地市场效应,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所以不考虑这两个国家。所以只需对欧盟25个国家分析。

②本地市场效应的假定前提是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两区域之间具有运输成本。本文选取的中国和欧盟的制

造业都符合本地市场效应的假定前提,因此,可以对选取的中国和欧盟的行业进行本地市场效应的验证。欧盟国家投入产出表每年都编制,因此,计算本地市场效应时欧盟国家选用投入产出表。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Scale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5):950-59.

[2]KRUGMAN P R. Increasing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4-499.

[3]KRUGMAN P R,VENABELES A 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J]. Quar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4):857-880.

[4]DA VIS D R,WEINSTEIN D E. Weinstein. Doeseconomic geography matter f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R].NBER Working Papers,1996,NO.5706.

[5]DA VIS D R.Home market,trade,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1264-76.

[6]DA VIS D R,WEINSTEIN D 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Ssrn Electronic Journal,1999,43(2):379-407.

[7]DA VIS D R,WEINSTEIN D E. Market access,economic ge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59(1):1-23.

[8]??帆,潘佐红.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6(01):307-328.

[9]安虎森,邹璇.最优城市规模选择与农产品贸易成本[J].财经研究,2008(07):74-86,97.

[10]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J].经济学(季刊),2007(03):969-990.

[11]冯伟,徐康宁.产业发展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我国2004―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经济评论,2012(02):62-70,79.

[12]陈健生,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0(09):21-27.

[13]陈健生,李文宇.产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发展――以成都经济区为例[J].经济学家,2012(02):38-44.

[14]陈健生,李文宇.市场需求规模、本地市场效应与空间经济结构演进――兼论中国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协调

发展[J].当代财经,2012(04):79-89

[15]邱斌,尹威. 中国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场效应[J].世界经济,2010(07):44-63.

[16]颜银根.中国全行业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研究――从新经济地理角度诠释扩大内需[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03):58-64.

[17]陆铭.大国发展――论中国经济的欧洲化[J].当代财经,2015(06):3-13

[18]李稻葵.大国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崛起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高钟庭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 26.6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第二产业20.83亿元,占GDP28.6%,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5.69%;基本上形成了以兰

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介绍

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介绍 文章来源:欧洲司 2007-09-26 14:13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又称"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与我西北地区毗邻,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中亚五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中亚五国是原苏联的粮仓和欧亚大陆重要的优质长绒棉产区,农业和畜牧业基础相对发达。苏联时期,中亚各国是全苏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制造业和加工业相对落后,农业在各国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份额。经过独立后15年的发展,中亚五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依靠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度过了独立初期的社会和经济危机,特别是在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和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形势下,各国财政状况不断好转,宏观经济普遍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在苏联时期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产业,由于国家投入的加大和外国资本的介入得到迅速成长,成为中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谨以此文对中亚五国优势和特色产业及商品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我工商界人士进一步开拓中亚市场提供帮助。 一、哈萨克斯坦 (一)石油、天然气开发 哈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上石油探明储量40亿吨,居世界第七位、独联体第二位,天然气3万亿立方米。哈属里海地区是哈油气开采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据专家估算,里海地区石油总储量可达900-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458.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17.2%和7.5%,里海因此被称为"第二个中东"。里海周边共有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伊朗。如五国能就里海权益划分问题达成协议,哈属里海水域将占总面积的30%,为五国中最大,同时石油储量也位居榜首。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材料,哈属里海地区石油储量约1010-1096亿桶,占整个里海地区总储量的一半,天然气储量为153.3万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哈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仅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就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拥有80多个油气田,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的80%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70%已投入开采。2005年哈共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6192万吨,开采天然气252亿立方米。2006年,哈产石油6480万吨,出口5710万吨。2007-2010年哈石油开采计划如下:2007年-6400万吨;2008年-7000万吨;2009年-7800万吨;2010年-8400万吨。

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摘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柳州赶超东部发达地区的立足点之一。发展柳州民族文化产业能够把人们对文化本身的认同感转化为消费的欲望,引发并不断强化人们自觉的消费行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信息、旅游、餐饮、娱乐、交通和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柳州;文化资源;经济;文化产业 一、柳州文化产业的特点 柳州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一直以来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领头羊,然而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周边省市,柳州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理、利用和转化为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打造柳州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支柱产业,要从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柳州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产业,可以从各个角度扩展和提升生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快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步伐。 二、发展柳州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思路 文化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低直接标志着国家或地域的文明发达程度。在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综合实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实力的竞争。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可以缓解地方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可

以改变社会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协调发展。以“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为目标建设民族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以民族区域自治县、乡为重点,努力发展一批民族文化产业重点地区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精做深民族民间工艺品业。 柳州民间工艺品业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资源储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人才潜力,如三江县同乐乡的刺绣、剪纸等都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柳州民间工艺业由于主要是家庭型、手工作坊型,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精细型、规模经营型,须开发出了一批较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做大做强民族文艺演出业 柳州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艺演出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而且颇具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推动,民族文艺演出业显示出惊人的潜力,但在时代潮流冲击下优秀的民族文艺开始失传,如《侗族大歌》、《侗戏》、《高沙锣鼓》等。 3.发展新兴体育文化产业 柳州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十分充裕,并且具有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观赏性和娱乐性较强等,如赛马、斗牛、抢花炮、打陀螺、赛龙舟等,如三江县内的斗牛场已形成规模。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柳州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宝贵的地域性文化资源。 4.深度开发民族饮食业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2005年10月12日 目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除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外,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还必须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一些产业已经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能源建设。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 2004年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量及在全国所占比重 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 煤炭51866万吨32.7 原油4071万吨23.3 发电量5099亿千瓦时23.9 其次是原材料工业。甘肃、云南的铅锌、四川的钒钛、内蒙古的稀土等得到较快发展。青海100万吨钾肥工程建成投产,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贵州和云南磷肥企业通过改造,使我国高浓度磷肥自给率提高到50%以上。 第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新疆的优质棉和果蔬、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云

南的烟草、广西的制糖等已逐步成为优势产业。 第四是旅游业。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各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探险旅游,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等跨区域旅游线路已经形成。九寨沟、喀纳斯、黄果树、兵马俑、桂林山水、草原风光等一批旅游景点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 此外,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也渐成气候。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资源优势明显。二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全国对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四是毗连众多国家的区位优势显现。 虽然成绩不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如下四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仍是西部地区的首要突出问题。其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第三是产业链条短。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齐同生介绍,宁夏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1:2.1,显著低于全国1:1的水平。当前煤转电效益可增加5倍,煤转化工效益可增加10倍,煤转油效益可增加20倍。但从内蒙目前情况看,主要以输出原煤为主,加工转化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第四是在个别地区和个别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西部地区近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五年前现在 内蒙25:39.7:35.318.7:49.1:32.2 陕西18.43:1.38:38.913.7:49.1:37.2 青海14.6:43.3:42.110.6:51:38.4

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

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 创建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推进云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决定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十优十强”创建活动。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科技为支撑,强化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抓住农业部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契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的总体要求,在现有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地将全省“十类优势特色产业”分别打造10个强县,为推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作出示范,起好辐射带动作用。 二、创建目标 紧紧围绕蔗糖、茶叶、橡胶、马铃薯、蔬菜、蚕桑、咖啡、生猪、肉牛、特色水产等十类优势特色产业,用5年时间,分别打造10个基础设施硬、科技含量高、运行机制活、产品上规模、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强县,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样板、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展示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科技适用人才培训基地。 ——蔗糖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甘蔗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平均单产较全省均值高1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具有1户以上蔗糖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600万亩,产量2700万吨。

——茶叶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无公害茶园、生态茶园比例100%,亩产干茶80公斤以上茶园面积占50%以上;茶叶产量6500吨以上,茶叶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名优茶比例达到80%以上,年产精制茶2000吨的加工龙头企业3户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带动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00万亩,产量3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 ——橡胶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橡胶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干胶产量3000吨以上,单产达到每亩110公斤,产值达到7500万元,具有1户以上橡胶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一批标胶加工企业;带动全省橡胶种植面积达750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达到120亿元。 ——马铃薯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40万吨以上,商品薯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带动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产量1800万吨。 ——蔬菜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产量40万吨以上,保鲜、储运、专业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完善,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带动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产量达2500万吨。 ——蚕桑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蚕桑园面积5万亩以上,蚕茧产量5000吨以上,具有1户以上省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桑园面积达200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 ——咖啡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咖啡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产量达7500吨,建成2户以上技术先进清洁化生产的咖啡脱皮加工厂和1户以上咖啡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省种植咖啡面积达100万亩,产量万吨。 ——生猪产业。到2015年,创建县年末存栏达到6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万头以上,全年生猪出栏80万头以上,出栏率150%,能繁母猪年提供出栏肉猪14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达3个以上。具有完善的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带动全省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0%,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 展初探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01.26.No.2 Mar一200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华k2,梁进社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 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 1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从此,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就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聚㈣,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r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跟踪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收稿日期:2006—08:修订日期:20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5)。 作者简介:张华(1979一),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漯河市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制定优惠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目前盐化工、造纸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突显。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1、食品工业。我市食品工业起步较早,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7.4%,资产总计达217亿元,从业人员8.1万人;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8.6%;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同比增长33.6%,出口交货值达7.9亿元;实现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税89.4亿元,同比增长42.3%;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1家,超4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8家。主要产品近20种,年产小麦粉350.7万吨,鲜冷藏冻肉41.4万吨,畜肉制品88.6万吨,配混合饲料82.3万吨,饼干28.5万吨,速冻米面食品35.4万吨,方便面35.5万吨,乳制品10.6万吨,饮料酒4亿升,软饮料114.4万吨。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是全市生猪饲养量的4倍;年转化粮食300

万吨,是全市粮食年产量的2.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2、盐化工业。漯河盐矿总面积77平方公里,赋存盐层36层,累计厚度225.43米,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盐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盐矿资源优势,以建设河南重要盐化工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等多种措施,成功招引了金大地、永银等一批盐化工项目。2007年,全市盐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0.1%;实现利税3.8亿元,同比增长116.7%;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年产原盐11.5万吨,纯碱38.5万吨。盐化工业将成为漯河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3、造纸及纸制品业。2007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共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市机制纸及纸板产量达74.5万吨,纸制品10.6万吨,纸浆13.5万吨。造纸龙头企业银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3.3亿元,增长25.0%。银鸽集团5万吨特种纸项目,目前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5000万元;年产1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总投资20607万元,已完成投资9150万元。2008年银鸽集团产品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水泉镇是我区唯一一个黄河流经的镇,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已形成了一些科技含量高、有规模、有市场、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以陡城、下村、双岔村为主的日光温室科技示范园区,日光温室达到1200座,面积达到1000亩,以西甜瓜、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 2、以中村、陡城、玉碗泉村为主的玉米制种基地,2005年玉米制种面积约6000亩,产值达800万元。 3、以小黄湾、下村、野麻村为主的双膜小弓棚和冷棚早熟西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500亩,产值达百万元。 4、以贾庄、杨岭、旱坪川村为主的肉猪养殖基地,猪存栏达1.57万头,年出栏达3万头,其中益丰养殖场为龙头的规模养殖户54户,养殖规模均在百头以上;水泉镇肉猪屠宰场正在建设之中。 5、以牙沟水、陡城、杨岭村为主的养鸡业发展迅速,鸡存栏达26万只,年产蛋700万公斤,千只以上的养殖户84户。 6、以黄湾小康专业养殖场、月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牛业发展迅速,全镇肉牛存栏达600头,建成了白

银博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场)。 二、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1、主导产业: (1)以制种为主的种子产业。种子公司已与四川、湖北等省种子公司、科研单位建成合作关系,每年制种面积10000-12000亩,已形成了典型的订单农业。今后应创造条件,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强合作,逐年扩大制种面积,使种子产业做大做强。 (2)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主要抓好日光温室西甜瓜生产,大力发展小拱棚、塑料大棚及大田西甜瓜,使园区内西甜瓜面积达到10000亩,其中核心区内稳定在1000亩,辅射带动全区西甜瓜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面积达到2000亩。 (3)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陡城核心示范园600亩日光温室,其中300亩就是辣椒,而且产量高,品质优,今后继续壮大辣子产业,并辐射带动小拱棚蔬菜、大田蔬菜的发展,面积达到3000亩。 2、核心技术: (1)大力提高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全面推广白银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并逐步推广日光温室三代技术。 (2)全面推广日光温室滴灌技术。目前有40%的日光温室未配备滴灌设备,今后2—3年内要将已建成的日光温室

物流对家具产业发展效应研究

物流对家具产业发展效应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随着市场对家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的家具产业在新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家具市场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家具生产企业之间不仅仅需要产品性能好、服务好、更重要的是要在本质上提升家具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与生产效率问题,如何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创造更多价值,如何缩短服务半径,优化物流周期,提升客户消费者的忠诚度与满意度,这是家具生产企业需要在现代市场中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物流是现代家具生产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来源,正是由于我国国内的多数家具生产企业不重视物流管理过程,使得家具生产企业在生产效益与效率问题上大打折扣,在家具生产企业如今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潜力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的情况下,物流管理对家具生产企业的作用就变得极为关键,物流管理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 然而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家具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时间不尽人意,家具生产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不够明晰,这给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经营效率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本论文在时代背景下,从物流与家具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益之间关系的层面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多数家具生产企业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影响生产效率与效益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企业如何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优化缩短物流时间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论文为了使论证的过程更加严谨,并特意选取了国内的知名家具生产销售企业——宜家家居作为典型的案例,对宜家家居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对包括宜家家居在内的家具生产企业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方面具有非常积极与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家具产业;物流;效率;效益;宜家;对策

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三都农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政协、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州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农村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早熟蔬菜、水晶葡萄、柳源香鸡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凸显,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现将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全年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出栏8万头,生猪存栏105万头、出栏105万头,柳源香鸡存栏805万羽、出栏150万羽。“185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施“185工程”106亩,“185田”36万亩、“185山”3万亩、“185工程”畜禽及水4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个,完成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州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完成“山野水晶葡萄”品牌国家注册,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

(二)特色产业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政策和项目上,得到国家、省和深圳对口扶持,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上狠抓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确定并推进主导产业—-茄果类早熟蔬菜、野山水晶葡萄、九阡李、脐橙等种植上规模。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已初具雏形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成为早熟蔬菜生产区;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为冷凉蔬菜生产区;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为柑桔生产区;交梨、普安、三合为葡萄生产区;九阡、扬拱、周覃为九阡李生产区;恒丰、塘州、廷牌为辣椒生产区。 2、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果蔬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1147元的61%,达到758元。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其中冬春蔬菜75万亩;夏秋蔬菜55万亩。商品蔬菜104万亩,产量215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6亿元;其中冬春商品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162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24亿元;夏秋商品蔬菜播种面积84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值2亿元,纯收入3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15万亩,总产量为41万吨,总产值65亿元。种类主要有葡萄、九

海尔:产业群聚集优势效应(一)

海尔:产业群聚集优势效应(一) 海尔集团经过19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由冰箱辐射到空调、洗衣机、彩电、热水器乃至手机的庞大家电产业群。这个产业链条从青岛出发,一直延伸到世界各大洲的疆域,形成一条黄金产业带。 规模促进上下游企业发展 海尔自身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了青岛一方家电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海尔集团配套电子零部件的分供方——青岛海润电子,成立3年期间,公司年产值一路上扬,2002年产值已经达到1.73亿,公司的员工也从10来人发展到1200人,“速度、创新、SBU”等海尔理念逐渐被吸收到海润的管理体系中。海尔不仅为海润搭建了一个财富平台,更创造了一个创造成功的平台。 海润的发展仅仅是海尔产业链上一个小场景,在海尔19年的资产裂变和品牌发展过程中,随着海尔的规模化发展,青岛已经形成了一片“家电产业生态经济林”。 产业链竞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998年走向世界时,海尔集团原材料分供方多达2200多家。1999年,

海尔集团组建物流推进本部,物流改革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始进行,借助互联网络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有的分供方进行优化淘汰,吸收有国际化供货经验的大企业为分供方,淘汰不合格的分供方。三年后,海尔的分供方从优化到721家,其中,有59家世界500强企业,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物流整合不仅让海尔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到2001年又降了10亿元。 制造链条互动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海尔自身的扩大和流程再造,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与分供方之间打破了传统的买卖关系,一些分供方到海尔附近设厂,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并建立配套工业园。目前位于胶州的海尔国际工业园已经聚集了三洋压缩机、爱默生电机等20多家国际化分供商。这些国际化的分供方,提升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家电的零部件配套能力。

品牌效应带动着产业的发展

国内卫浴打入国际市场品牌效应导致差异突显 在去年的时候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浴室设备、楼宇、能源、空调技术及再生能源展览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卫浴大亨,其享有着“国际卫浴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之称,在这次国际展区内出现国内的卫浴企业--唐山惠达陶瓷集团。 它的出现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很多国内的媒体都给与了高度而广泛的重视。很多报纸在报道的时候,一个令人尴尬的消息传出,我国的卫浴洁具占世界总量的30%,然而真正在国际上却没有一个可以叫得响的中国卫浴品牌。这对于我国是一种巨大的无奈,在事实上,全球有很多的名的卫浴洁具品牌产品都是中国国内的陶瓷卫浴企业生产的,换个话说我国的陶瓷卫浴离世界品牌其实是差不多的。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卫浴行业发展速度飞速,不仅仅在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创新、品牌的策划经营方面都有着成熟的发展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卫浴产品发展是迅速的。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卫浴品牌在中国的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内的卫浴只能采取了降低成本、降价促销等错方式的市场策略予以应对。国内的产品目前来说无论是外观流线、色彩、功能配置,抑或是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技术设计、功能配置、内控质量标准等都不比国外品牌产品逊色。只是在卫浴品牌的品牌文化和竞争力远不及国际品牌,品牌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较低。 家具建材选购需小心有害物质 很多时候装修家居都是讲究装修风格的,房子的装修风格在一定情况下,很是能反应出主人审美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居室美丽的所在,而小编则认为在过程中,其实家具装修根本就不存在着什么风格科研,因为任何一种家居装修风格的最终母的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而那些所谓的拥有健康的空间爱你的生活无疑是魅力的,在复杂的风格后面,家居装修的时候一切都是以自然健康为主。 对于装修的消费者来说买下一套房子,最主要的就是进行装修,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装修房子,对于装修只是一无所知,只是随着人们的观点随意看看建村市场、看材料、比价格,从水电工、泥瓦工、木工到油漆工,一套下来虽然是辛苦有成就感,都是却没有想到,由于享受乔迁的学,却没有注意到房屋壮熙时带来的危害。在家居装修材料过程中,很多人都八节课避免的使用那些含有大量、苯系列物、氨、放射性等有毒物质; 在那些有害物质的其中,以木器漆最为严重。在选择好的木器漆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木器漆会对人体造血系统的障碍,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疾病,尤其对儿童伤害为甚。家具市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山寨货 随着名牌家具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名贵的家具产生了喜爱和收藏,在此期间,家具市场就很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名贵家具的商店里就会出现一些产地不详、未持检验证书销售、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让外行人难辨真伪的商品。 在国内的一些家具商场中,带有“檀”字的木材竟然达到60多种,而在《国标》中,红木只有33个树种。那么市场上正在的紫檀家具不足七成,那些打着紫檀旗号来卖的当中有九成属于“山寨货”,很多的家具很可能是假货。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紫檀木被称为“木中之王”,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寸檀寸金”的说法,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到了100多万元一吨,好点儿的紫檀料一吨的价格甚至超过了300万元。 而在市场上我们所看到的色泽与紫檀木接近、硬度高、分量沉的木料,几乎都在冒充紫檀家具,那些家具在材质比紫檀脆,不属于红木,虽和紫檀有几分相像,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乡为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100亩,优质超级稻500亩,食用菌大棚150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100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已规划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示范项目160个,已形成“一村多品”、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注重特色,调大规模,强调品牌。一是注重特色,形成了××以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巴西菇、白蘑菇为主,××的优质超级稻、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项目为主,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二是调大规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由去年1000亩,发展到XX亩,计划冬季种植XX亩,食用菌大棚由110个到160个,力求达到260个;生态示范项目力求发展150个;三是我们打造好的青扁豆、美国红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巴西菇和白蘑菇的食用菌品牌,着力以组织生产向商品流通的转向。

二、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我们用好用足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用部门积极行动,核定项目,发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产业老板也投入了资金70余万元,充分激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好“大户”带动运作模式。我们实行了干部联系产业大户的制度,充分发挥“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年计划出栏20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各出栏30多头,建好沼气池2个;××××发展食用菌大棚6个,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这一批典型的事例,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促使我乡规模养殖和食用菌项目得以逢勃发展。 四、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但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运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降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有力保障。我们有1700亩蔬菜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和××蔬菜公司进行销售;有由××鹏老板组织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组织销售的优质超级稻、黄姜等产业。 五、实行菜稻连种,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我们积极支持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产品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0年1-6月份 一、交通装备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交通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7家,总资产376.5亿元,从业人员达17652人,主要产品有重卡、邮政车、特种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飞机维修工程和摩托车配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6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利税10.9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29%、25.09%。 今年因重汽切块比例进步,实现销售收入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利润和利税总额 第一大产业还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机械制造,交通装备位居第二。 财产龙头重汽团体,不仅带动了我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长,如:百惠特汽车零部件公司,企业在短短3-4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已过亿元;腾龙排气管公司,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比重汽未在**落户时翻了四番,而且也带动了我市引办企业的生长,如:中森机车、重弹长力等。 二、精细化工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精细化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4家,总资产115.9亿元,从业人员达17908人,重要产物有唐和唐、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尿素、苯胺、氟产品、农药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80.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56亿元,利税6.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7.25%、16.12%。 财产龙头圣泉团体、****煤**化工集团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百亿。 三、机械制造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机械制造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总资产108.5亿元,从业人员达30776人,重要产物有家电电机、鼓风机、炊具、铸锻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39.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税1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04%、34.3%。 产业龙头海尔电机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全国最大的家电电机生产基地,普通电机产能达到5000万台/年、空调压缩机电机产能400万台/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章鼓风机现正积极运作上市,借助资源市场加快生长,力争两年内实现上市融资。投资2亿元,新上离心风机、离心压缩机项目,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四、食品饮料产业

产业集聚效应与企业成长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115863700.html, 产业集聚效应与企业成长发展 作者:孔凡兵,王永仓,张志永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2期 摘要:作为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从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角度出发,对产业集聚给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影响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27-02 目前,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实生活中,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产业集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产业集聚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在产业集聚的集聚过程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产业集聚概述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者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细致详尽的研究。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特指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的集聚。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会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公共或私人机构相互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二、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特定产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从而引起的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1.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规模经济效应是指由于产业集聚导致经济规模增加,从而给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利益影响。规模经济效应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