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和铝的氧化物

铝和铝的氧化物

铝和铝的氧化物

第二节 铝和铝的氧化物

一.

自主学习

1. 铝

(1)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氧化铝

(1)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酸反应:

(2) 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与强碱反应:

3. 氢氧化铝

(1)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 与浓氨水反应:

(3) 制法 含AlO 2-的溶液中通入CO 2:

铝离子和偏铝酸根按一定比例反应:

4. 硫酸铝钾[KAl(SO 4)2]·12H 2O

(1) 电离方程式:

(2) 十二水硫酸铝钾:化学式为___________,俗名_______,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探究学习

探究一:以Al(OH)3、硫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有三种方法,从生产实际的角度分析哪种方法更优?(提示:从反应对原料的消耗、对反应过程的控制、操作简易程度等考虑)

探究二: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三. 巩固练习

1. 我们可以用“铝三角”表示铝和相关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请写出①~⑥的化学方程

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l(OH)3与过量的浓氨水反应生成NH 4AlO 2 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 .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还能吸附色素

D .Al(OH)3受热能分解

3.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 .铝与Cl -

反应,铝与SO 2-

4不反应

B .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 .氯离子能破坏铝表面氧化物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D .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2)猜测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其他的实验操作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可能的措施是________ A .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 .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

ZnO薄膜的主要性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ZnO 薄膜的主要性质 于激子带边发射,绿光发射则与ZnO 表层中以O 空位为主的深能级有关。ZnO 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可参见文献。 电学性质未掺杂ZnO 薄膜室温载流子浓度主要取决于充当浅施主的间隙Zn 原子浓度。ZnO 薄膜的p 型掺杂是个备受关注的课题。Y.R.Ryu 等人用PLD 法 在GaAs 衬底上掺杂As 制得p-ZnO,受主浓度为1017~1021cm-3,紧束缚带边发射峰分别在3.32 eV 和3.36 eV[17]。M. Joseph 等人在400℃下用PLD 法进行Ga、N 共掺杂实现p 型转变,以ZnO(ω(Ga2O3)=5%)为靶材,N2O 为N 源, 进行电子回旋共振活化,p-ZnO 室温电阻率为0.5 Ω-cm,受主浓度为4 乘以1019 cm-3。T.Aoki 用准分子激光掺杂技术获得p-ZnO。 ZnO 薄膜的电学特性与制备方法及后续工艺条件有直接的依赖关系。电子束 蒸发制备的Al 掺杂ZnO 薄膜的电子浓度在1019~1021cm-3,室温电阻率为10-4 Ω-cm。溅射法制备AZO 薄膜的电学特性与溅射功率有很大关系。溅射 功率越大,薄膜的质量越好,这主要是因为溅射功率的提高有助于薄膜缺陷的减少, 增大晶粒尺寸,晶界的散射作用减轻,增大了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从而使迁移率增大,薄膜的薄层电阻降低。反应溅射过程中,氧分压太低,薄膜的缺陷密度较高;氧 分压太高,薄膜的电阻率上升很快,通常在1~2mPa 比较合适。同样掺杂情况 下,ZnO 的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低于GaN,并且ZnO 的杂质、点缺陷以及位错的 浓度也低于GaN。ZnO 主要有导带底以下30meV、60meV 和340meV 三个施主能级。间隙Zn 原子是主要的浅施主,Vo 是深能级施主。总之,在点缺陷和位错浓 度低的情况下,ZnO 薄膜有较好的电学性质。

高中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学案教案

高中铝的氧化物和氢氧 化物学案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编写:裴志华审核:杨进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两性氧化物及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2)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 【课前预习】 1、氧化铝是一种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是较好的材料。刚玉主要成分是,硬度仅次于,红宝石是含有少量的 元素氧化物的优质刚玉;蓝宝石是含有少量的和元素氧化物的优质刚玉。 2、我们把称为两性氧化 物。 3、氧化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5、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将2~3 ml 2mol/L AlCl3溶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加入6mol/L 氨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向实验1的一支试管中加入6mol/L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1.Al(OH)3是色状沉淀。 2.实验室制取Al(OH) 3一般用在AlCl 3 溶液中加入足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思考:为什么实验室一般不采用AlCl 3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来制取Al(OH)3 氢氧化铝的性质 1.Al(OH)3既能与强碱(如NaOH 、KOH 等)反应,又能与强酸(盐酸、稀硫酸等)反应。 Al(OH)3在溶液中同时发生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若向此溶液中加入强酸,因H +与OH -结合生成水,反应向碱式电离方向进行,若加入强碱,因OH -与H +结合生成水,故向酸式电离方向进行, Al(OH)3溶解度很小,无论酸式或碱式电离的程度都很小。 2.我们把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为 氢氧化物。 3.Al(OH)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Al 2O 3 + 3H 2O 【学生活动】:NaAlO 2的性质 1.在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2.在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实验内容 实验观察 反应方程式 在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在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归纳:NaAlO 2可与酸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与过量的强酸(HCl 、H 2SO 4等)最终生成 可溶性铝盐。 【知识拓展】:明矾的净水作用 1、复盐: 2、明矾净水:KAl(SO 4) = K + + Al 3+ + 2SO 42― Al 3+ + 3H 2O = Al(OH)3(胶体) + 3H + Al(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使之沉降。 【课堂练习】

【开题报告】ZnO-SnO2透明导电薄膜光电特性研究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ZnO-SnO2透明导电薄膜光电特性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透明导电薄膜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抗静电涂层等诸多领域,市场规模巨大。 1. 透明导电薄膜的概述 自然界中往往透明的物质不导电,如玻璃、水晶、水等,导电的或者说导电性好的物质往往又不透明,如金属材料、石墨等。但是在许多场合恰恰需要某一种物体既导电又透明,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光电板中的电极材料就是需要既导电又透明的物质。透明导电薄膜是薄膜材料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它的基本特性是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低电阻率,高透射率,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既有高的导电性,又对可见光有很好的透光性,而对红外光有较高反射性的薄膜。正是因为它优异的光电性能,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光电器件中,例如:平面液晶显示器(LCD),太阳能电池,节能视窗,汽车、飞机的挡风玻璃等。自从1907年Badeker制作出CdO透明导电薄膜以后,人们先后研制出了In2O3,SnO2,ZnO等为基体的透明导电薄膜。目前世界研究最多的是掺锡In2O3(简称ITO)透明导电薄膜,掺铝ZnO(简称AZO)透明导电薄膜。同时,人们还开发了CdInO4、Cd2SnO4、 Zn2SnO4等多元透明氧化物薄膜。 2. SnO2基薄膜 SnO2(Tin oxide,简称T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Eg=3.6eV,n 型半导体。本征SnO2薄膜导电性很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掺杂的SnO2薄膜。对于SnO2来说,五价元素的掺杂均能在禁带中形成浅施主能级,从而大大改善薄膜的导电性能。目前应用最多、应用最广的是掺氟二氧化锡(SnO2:F,简称FTO)薄膜和掺锑二氧化锡(SnO2:Sb,简称ATO)薄膜。SnO2:Sb薄膜中的Sb通常以替代原子的形式替代Sn的位置。掺杂Sb浓度不同,电阻率不同,最佳Sb浓度为0.4%-3%(mol)的范围对应电阻率为10-3Ω·cm,可见光透过率在80%-90%。SnO2:F薄膜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硬度高、生产设备简单、工艺周期短、原材料价格廉价、生产成本

高中化学_《铝、铝合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铝铝合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掌握铝的化学性质;③掌握铝的特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了解铝制品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主旨思想,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情感目标: 亲身感受“化学反应造福人类” ;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铝与碱的反应;铝热反应。 三、【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演示法、自主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铝 合 金 盘 点 收 获 才 艺 大 比 拼 反应的条件是什么?6、此反应是 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7、此反 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8、铝和氧 化镁是否反应?9、铝热反应的用 途? 试写出Al与V2O5、Cr2O3反应 的化学方式。 【讲述】除此之外,铝及铝的合 金还有很多其它的应用。观看鸟 巢图片 引导学生对本节进行小结,从知 识线、方法线和学科思想线进行 总结。 Al在高温下表现出强还原性,把 某些金属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3V2O5 + 10Al = 5Al2O3 + 6V Cr2O3 + 2Al = Al2O3 + 2Cr 合金的定义,合金的特点及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本节课学习了 铝与非金属、酸、盐、金属氧化 物、、碱溶液的反应,应用了探 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模型分类观: 类别决定性质,氧化还原观:价 态决定性质。我们要学好化学, 肩负起民族的责任。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可选用下列溶液中( ) A. 盐酸 B. 稀硝酸 C. 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2. 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铝分别 与足量硫酸溶液、烧碱溶液反应 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A.1︰l B.2︰l C.3︰1 D.1︰3 4.下列物质不能与铝发生铝热反 应的是() A. Fe3O4 B. MgO C. MnO2 D. CuO 5.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 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CO32-、SO42- B.NH4+、Na+、Cl-、NO3- C.K+、Na+、Cl-、SO42- 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 识与微观探析 迁移应用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 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 提高,培养他们的主体 意识。 通过梳理知识,理解“结 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 用途”的学科主旨思想。 针对练习,检验本节所 学知识掌握情况。

掺铝氧化锌ZAO_ZnO_Al_薄膜研究_李村

掺铝氧化锌Z AO (ZnO A l)薄膜研究 李 村,权传斌,徐洪耀,何金花,张现利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描述ZAO (ZnO A l)薄膜的晶体结构,论述ZAO 薄膜的光学、电学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介 绍了掺铝氧化锌ZAO 薄膜的各种制备方法,并总结了ZAO 薄膜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薄膜材料 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掺铝氧化锌;制备;光电性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O 61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62(2007)05-0082-05 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始关注一种新型的透明导电材料 掺铝氧化锌Z AO (ZnO A l)薄膜.ZAO 薄膜是一种透明导电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很高的透过性(T%>80),近中红外光范围内具有很高的 反射率(R%>60)及优良的导电性( <10-3 c m )等.因此该薄膜具有与I T O (In 2O 3 Sn)薄膜相比拟 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而且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无毒和稳定性好等性能特征 [1],逐渐成为I TO 薄膜的最佳替代材料,并作为新一代透明导电材料引起广泛的关注[2].目前,ZAO 薄膜的制备方法比较成熟的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 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喷雾热解法、真空蒸镀法等,而近年来像分子束外延法、气相外延法、原子层外延法、离子镀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ZAO 薄膜在军事、航空航天及民用光电器件方面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透明导电膜ZAO 制备方法、结构、光电性能及其应用. 1 ZAO 膜的结构 ZAO 薄膜的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制备的ZAO 薄膜是一种典型的纤锌矿结构(即ZnO 六图1 Zn O 的纤维矿晶体结构方纤锌矿型晶体结构)材料[3],如图1所示.优质的ZAO 薄膜 具有C 轴高度择优生长众多晶粒,每个晶粒都是生长良好的六 方形纤锌矿结构,按照一般结晶学模型,氧化锌晶体是由氧离 子的六方密堆积(H CP)和锌离子的六方密堆积(H CP)反向嵌 套而成的.晶格常数a =0.325nm,c =0.512nm,配位数为4 4,即每个锌离子都位于四个相邻的氧离子所形成的四面体间 隙中,但只占据其中半数的氧四面体间隙,氧离子的排列情况 与锌离子相同.但随着制备条件的变化其多晶结构的主取向也 不同,晶格常数也稍有变动,并且不同的退火温度对衍射峰的 强度及晶粒的大小有较大影响.2 ZAO 薄膜的性能 2.1 ZAO 薄膜的导电机理及电学性质 在六方氧化锌结构中掺入A l 时,由于铝的离子半径(r =0.057nm )比锌的离子半径(r =0.083nm )小,铝离子容易成为替位质点占据锌离子的位置,铝原子也容易成为间隙质点而存在.作为II B -V I A 族元素原子可以分别占据III A 族元素和V II A 族元素的位置而起施主作用,如在ZnO 薄 收稿日期:2006-12-27 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4044060);安徽省高层次优秀人才研究奖励基金资助项目(2004Z027)作者简介:李 村(1969-),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大学副教授,博士. 2007年9月 第31卷第5期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 l of A nhuiU n i ve rs i ty N a t ura l Sc i ence Ed iti on Septe mber 2007V o.l 31N o .5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铝合金》教案-新版

第1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三课时铝及铝合金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 【设置情境】 (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 【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比铁活泼,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铝和铁制品的使用情况。请同学分别来展示你们的调查记录: 【学生活动】先将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情况作简要表述,然后将记录内容投影出来。 (投影内容) 【设疑一】这个与金属活动顺序不符。铝怎么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铝难道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你们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确认铝有没有被氧气氧化吗?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设计方案。教师评价,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 【设问】1.为何铝条在打磨前后颜色会有变化?在打磨后铝表面是什么物质呢? 2.放置后铝片表面颜色变化说明铝的活泼性如何? 【追问】铁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生成Fe2O3而生锈腐蚀,且生锈后内部的铁被腐蚀的程度和速度都会越来越严重,那么,Al在空气中同样也被氧化表面生成了Al2O3,Al为何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越来越严重呢?两者好像有点矛盾啊。

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一.引言 1.1金属防腐蚀的重要意义 金属材料是现代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与金属材料的使用、发展与进步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会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损坏,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损坏形式腐蚀。 金属腐蚀问题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腐蚀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腐蚀科学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统计,人们每年冶炼出来的金属约有1/10被腐蚀破坏,相当于每年约有1/10 的冶炼厂因腐蚀的存在而做了无用功;而1/10 被腐蚀破坏的金属所殃及的金属制品的破坏,其损失要远远大于金属本身的价值。据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调查,1975年美国因腐蚀造成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即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GNP)的4.2%;《光明日报》1999年1月20日报道,1997年因腐蚀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高达2800亿人民币。 以上所说仅就经济损失而言,在有些领域,尤其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业中,由于金属材料腐蚀造成的跑、冒、滴、漏,不仅造成大量的、宝贵而有限的资源与能源的严重浪费,还能使许多有害物质甚至放射性物质泄漏而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有的甚至会长期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许多局部腐蚀引起的事故,如氧脆和应力腐蚀断裂这一类的失效事故,往往会引起爆炸、火灾等灾难性恶果,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对于金属腐蚀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铝合金及其腐蚀机理 铝合金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导电导热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可加工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工业、电子、仪器仪表业以及海洋船舶工业等领域。但是铝合金与其他金属一样,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蚀问题。虽然在自然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容易形成一层厚约4 nm 的自然氧化膜,但是这层膜多孔、不均匀且抗蚀性差,难以抵抗恶劣环境的腐蚀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铝合金的腐蚀机理有所了解。一般而言,金属在满足以下5个基本条件下就会受到腐蚀:(1)阳极;(2)阴极;(3)阴一阳之间存在着连续接触;(4)电解质溶液;(5)阴极反应物(如氧气、水或氢气)。 铝合金的腐蚀电化学反应为: Al 3++ 3e-( 1) O2 + 2H20 + 4 e - -(中性/碱性) (2) 2H ++ 2 e-H 2(g)(酸性) (3) 由于原电池作用加速了铝腐蚀,有机或无机阻隔层和钝化剂可避免合金与电解质接触而发生阴极反应,与此同时也抑制腐蚀电子向金属界面的传导;另外钝化剂(如铬酸盐)形成的不溶性氧化物沉积在受腐点,使活性腐蚀点(如晶界、晶族、凹坑、沉淀析出处)减少,从而阻挡水、氧或电解质的进一步渗透,降低腐蚀速率。

铝与铝合金教学设计

铝及铝合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铝片的外观,知道铝是一种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金属2.通过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掌握铝与浓酸的反应规律 3.通过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掌握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规律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以及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的探讨,了解对2 比这一重要科学方法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3 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亲自实验或观看演示实验,1.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安排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2 精神;3.通过实验或观察或找出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铝的性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讲述]:同学们都觉得铝的金属活动性应该是观察、思通过感性认识,实验探究 加深印象、比铁强的,是否是这样呢?下面我来做个实验激发考、回答解决问题 学生的求知欲验证是否是这样。 望:铝与氧化铁进行铝热反应[观察与思考] :从铝与氧化铁进行铝热反应中,同学[归纳]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剧烈反应,火花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投影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O=2Fe+Al2Al+FeO3322:从上述铝热反应铝置换出铁的剧烈程讲解][度我们得出铝金属性显然比铁活泼,从前面我们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什么性质? 对,活泼的金属铝具有较强还原性。 铁轨焊接--[影片]:铝热反应的应用培养学生类比聆听,理解 推理能力:得用铝的强还原性将某些金属氧化物描述][、Cr2O3、V2O5、Fe2O3(、FeO、Fe3O4)还原出来。MnO2 :同学再思考一下,活泼的铝不易被腐设问][观察、反帮助学生建立迅速找出核心蚀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帮我思、回答 问题的方法,加完成一下实验。 强针对性。:观察与思考][ 观察久置铝片的颜色1. -1L将该铝片部分浸入4mol·2.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颜色。 :从白色表面变成银白色说明什么?氢][提问氧化钠与谁反应了? :同学们说得对,铝表面有氧化膜,前讲解[]面我们学习了氧化铝的两性,知道氧化铝能被氢氧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的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族 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 △ 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2Al+3Cl2====2AlCl3 B、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点 4Al+3O2 ========= 2Al2O3 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

△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 [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nO 2 、V 2O 5 的反应方程式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 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 (2 ) Al(OH)3+NaOH ======== NaAlO 2+2H 2O 三、铝的重要化合物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1) 3 +3H 2↑ 2+3H 2↑ 得6×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铁合金 铝和铝合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铁合金铝和铝合金 [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2.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3.掌 握Al与O2反应及Al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和本质。4.正确认识氧化铝的两性。 学生自主学习 铁合金 1.生铁和钢 生铁和钢是□01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其中含碳量为□022%~4.3%为生铁;含碳量为 030.03%~2%为钢。 □ 2.人类对铁合金的应用历程 3.钢——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铝与铝合金 1.铝的性质 (1)铝的原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2)铝与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的实验探究 2.氧化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为离子方程式。 Al 2O 3和HCl :□ 16Al 2O 3+6HCl===2AlCl 3+3H 2O , □17Al 2O 3+6H +===2Al 3++3H 2O ; Al 2O 3和NaOH :□18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19Al 2O 3+2OH -===2AlO - 2+H 2O 。 (3)用途 a.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b.良好的耐火材料。 新型合金 用于贮氢的新型合金□ 01Ti-Fe 合金和□02La-Ni 合金;钛合金、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广泛应用于□ 03航空航天、□04生物工程和□05电子工业等领域。 1.合金中只有金属吗?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提示: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故合金属于混合物,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如钢中含有碳。 2.如何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提示: 反应方程式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3.Al 2O 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所以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Al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那么Al 可以称之为两性金属吗?

《铝及铝合金》教学设计

《铝及铝合金》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 2、学课:化学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苏教版《化学1》P67-P68关于铝的内容 (2)上互联网搜索铝及铝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铝及铝合金》,让学生了解铝的主要性质,能运用铝的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利用互联网搜索,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掌握铝的主要性质,结合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铝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 3、通过动手实验及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形成对科学持续的内在兴趣。 四、教学方法 教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搜索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学法:学生预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五、教学过程 军事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化学,制造导弹、飞机的材料都要用到铝合金。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铝的世界。 [图片观察]同学们看,这幅图(如图1所示)展示了铝的很多用途。用途由性质决定,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讨论、归纳铝的物理性质。 [分组讨论一] 由图片讨论并归纳出铝的物理性质。 [第一次展示高压锅] 请看,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铝制高压锅,高压锅中都有这样的一张说明书,请一位 同学上来读一下说明书中关于清洗高压锅的注意事项。 这位同学读的内容已经显示在大屏幕上了(如图2所 示),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从说明书中推测铝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分组讨论二]从说明书中推测铝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从说明书中可以看出,铝能与酸、碱等物质反应。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分组实验] 铝与酸、碱、盐的反应。这是点滴板,今天的实验就在点滴板中进行,主要做三个实验:铝与酸、碱、盐的反应。(如图3所示) 实验过程中请仔细观察现象。 [汇报现象]已经完成实验的小组请举手。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同样是铝片与硫酸反应,不同小组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停顿)原来是硫酸的浓度不同,有的小组发的是稀硫酸,有的发的却是浓硫酸。请到课本P68中寻找答案。

高中化学4.2.2《第2节 铝 金属材料 》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节铝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 【板书】(3)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进行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中,要事先用砂纸擦去其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 ①Al2O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Al2O3+6H+ ===2Al3+ +3H2O (迁移到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2例) Al2O3+2OH—+3H2O ===2[Al(OH)4]—(迁移到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2例)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制品盛放酸梅汤和碱水等物质? ②Al(OH)3: 制备:铝盐和氨水反应(实验探索)。w.w.w.k.s.5.u.c.o.m 如Al2(SO4)3 +6NH3·H2O ===2Al(OH)3 ↓+3(NH4)2SO4 AlCl3 +3 NH3·H2O ===2Al(OH)3 ↓+3 NH4 lCl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盐和强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性质(实验探索——在两份氢氧化铝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Al(OH)3+3H+ ===2Al3+ +3H2O Al(OH)3+OH—===[Al(OH)4]— (迁移到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2例) 2.铝合金及其制品 (1)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铝及其合金的用途: 【点评】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构建知识网络,自我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作业:P1221~5题。 【板书】二.金属与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构成的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铁、铬、锰)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 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钢铁 (1)钢铁的制备 铁矿石→生铁→普通钢→特种钢。 如:3CO +Fe2O3 ===2 Fe +3CO2↑ (2)钢铁的用途: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苏教版)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例,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一般性质。 本节内容安排在制备铝的工艺流程之后,铝的性质之前,并且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内容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范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氯、溴、碘等卤素和钠、镁等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习了从铝土矿提取铝。但学生没有关于元素周期律的系统的指导性知识,初中和前两个专题所学的知识还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学生对元素化合物了解较少,所以学生的起点较低。因此,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化合物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为今后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起到深化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作用,并能使学生获得铝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2)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部分性质,知道铝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培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的探究,初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逐步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合作精神等。 (2)体会化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

高中化学专题3第1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 目标与素养:1.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会分析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知道铝能与非金属、酸、碱反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认识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相似与不同,了解铝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一、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易失去3个电子,表现较强还原性。 (1)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3)铝热反应 含义 铝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反应 原理 Al 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1)镁条剧烈燃烧 (2)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的反应 (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4)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实验结论 在高温下,铝与Fe 2O 3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2Al +Fe 2O 3=====高温 Al 2O 3+2Fe

1.铝热反应中利用了铝的哪些性质? [提示]还原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及铝的熔点低。 2.金属铝可用于还原哪些金属?能否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 [提示]能冶炼活动性比铝差的难熔金属。不能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镁,原因是Mg比Al 活泼。 二、铝合金及铝制品使用 1.铝合金 2.铝制品使用 (1)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2)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铝制品。 3.铝及合金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决定其重要用途,请把以下左栏列举的铝的重要用途与右栏列举的有关铝的性质用线连起来:

ZnO压电薄膜的性能

ZnO压电薄膜的性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09120225 钟史伟 摘要:ZnO薄膜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压电、光电、气敏、压敏等性质的材料,高质量的单晶或c轴择优取向的多晶ZnO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质,能够用来制备高频纤维声光器件及声光调制器等压电转换器,在光电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氧化锌压电薄膜的性能及其性能影响因素,同时叙述了掺杂铝或者锂氧化锌压电薄膜的特性变化。同时展望了氧化锌压电薄膜性能的广阔应用前景。关键字:氧化锌;压电薄膜;性能;掺杂 前言 ZnO是一种Ⅱ一Ⅵ族半导体材料,其结构为六方晶体结构,密度为5.67 g/cm,晶格常数u为0.32496 nm, c=0.52065nm.室温下其禁带宽度是 3.3 eV,是典型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ZnO化学稳定性好,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通过掺杂具有很好的光电 性能,是光电器件极具潜力的材料. 例如:掺A1、In 的ZnO薄膜导电性好,透过率高,可以用于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C轴取向的ZnO 薄膜可以用来制备低损耗的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等。 ZnO压电薄膜因其具有机电耦合系数大、插损小、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制备声表面波(SAW) 滤波器。现如今最广泛的是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造的C轴定向的ZnO薄膜具有很好的压电性,高质量的ZnO压电薄膜在薄膜外观以及微观结构上都有较高的要求。表面应光滑、致密、无微孔和裂缝;微观结构上,应是高度取向生长的多晶薄膜,晶粒细小,极性方向相同,并且堆积紧密.另外,还要求其 化学性质稳定,硬度较高,内应力小。 氧化锌薄膜的特性依靠于生长的方法和各种参数。未来,为了评估测量的属性必须将氧化锌薄膜应用于真实的应用领域。因此,通过XRD,APM 研究了溅射参数工艺对于氧化锌压电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 1.氧化锌压电薄 膜的性能 1.1 氧化锌压电薄膜简介 Z nO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材料,其性质随掺杂组分和制备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对ZnO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透明导 电性压电性、光电性、气敏性、 压敏性等方面.通过各种制备工艺和组分配比,在制备具有优良压电性能的ZnO薄膜、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透明ZnO薄膜以及具有良好气敏性能的ZnO 薄膜传感器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高密度、定向生长的ZnO薄膜是一种具有良好压电性质的材料。NKZ~yer 等研究表明,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200.C的Si基片上沉积的c轴定向的ZnO薄膜具有很好的压电性,其0.9GHz 附近的高频区表现出很好的电声转换效应及低嵌入损耗(4.9dB)等特征,是制备高频纤维声光器件如声光调制器等压电转换器材料。 1.2氧化锌压电薄膜的特性 在实验和实际应用中为获得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ZnO薄膜,方便应用于实际器件中,薄膜结构基础要求:(1)纳米级的晶粒尺度(10~30nm);(2)很好的c轴取向;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领域中广泛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最终构建新知识体系的综合过程。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在对生活中铝制品的使用产生兴趣,主动积极地去探讨和研究铝有关的性质,体现的是“走进生活—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资料,使学生对铝的广泛用途产生兴趣,然后展示一张学生家里普通使用的一种铝制品铝锅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细读注意事项的同时展开讨论,铝的这些用途可能跟铝的哪些化学性质有关,再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铝的化学性质,最后根据这些性质来解释铝在社会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按本节课的课表要求,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铝的重要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现象等,从中感知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钠、镁性质之后学习的又一金属知识,学生对金属性质及性质探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对铝性质的探究不仅是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的特殊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本节课中铝和强碱的反应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初中的化学学习阶段中对金属通性的学习以及在上一专题中对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金属能和氧气、酸、盐发生反应等化学性质,这为学生推测铝的性质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准备。 (2)实验技能基础 高中阶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不多,因此本节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要求不高,而且经过了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会有一定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猜想的条件;也可由学生提出实验猜想,教师完成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铝热反应的实验由于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则由教师完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铝是优良的导电体) 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 【交流与讨论】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请说出下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 【讲解】强度、硬度很小,无法用来制造承受大载荷的机械零件和工具。如果我们将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制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得到合金。

高中化学《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第1单元课时3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 【设置情境】(ppt2) (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 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