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③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重农思想、农业科技等)

2、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文化)

核心: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3、史料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前21世纪—前1600年)】

1、后世文献(《礼记》)

大同之世(原始社会)→小康之世(阶级社会)

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世袭制

部落联盟→国家(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2、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宫殿式建筑:社会分化

石制农具:农耕经济

青铜器:青铜时代

礼器、祭器:体现等级贵贱

3、结论:二重证据证实夏王朝

争论:缺少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资料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

1、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朝

2、政治体制: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

关系:松散的联盟

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分工)

4、文化:青铜文化(青铜器的象征和功能、甲骨文)

结论: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前1046—前771)牧野之战,定都镐(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隋、唐)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制度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秦(前221—前206)

楚汉战争(前206—前202)

一、【政治】

(一)分裂→统一

春秋战国

1、三次大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秦的统一(前221)

三次大一统隋的统一(589年,西晋曾短暂统一)

元的统一(1279年)

趋势:统一是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1)、国家统一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

③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发展。

④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使少数民族的统一向心力不断增强。

⑤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⑥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统一。

⑦卓越历史人物致力于统一的伟大作用。

2)、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④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⑥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开发。

⑦有利于建设大型社会工程,如水利设施、长城等。⑧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掠夺。

⑨有利于抵御外国的侵略等。

1)、国家分裂的因素有:

①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

②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

③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④但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造成分裂的根本原因。

2)、国家分裂的影响: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必然影响到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但由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而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大加强。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客观: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发展。

(政治)七国争雄促成了区域性的统一;各国内政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

(思想)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主观:

①商鞅变法,“人亡政不息”,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②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同族人被重用的不多,外来人才能得到重用和信任。

③远交近攻逐国破、合纵连横战略高。

④秦王嬴政个人杰出的才能。

3、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确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封邦建国→中央集权

1、西周:封邦建国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分封同姓诸侯及异姓功臣、贵族;

②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作用:①对殷人合围控制;

②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2、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变王田为私田,井田制瓦解,

政权不断下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礼崩乐坏,分封制逐渐瓦解

3、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

①含义:“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vs地方)

②原因:

地理环境:封闭(大河文明)

经济因素: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统一的国家政权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御敌

政治因素:吸取分封制的教训;秦完成了统一

思想因素:法家思想

③内容:

政治上:皇帝→(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越族,设立三郡

④特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⑤作用:

积极

ⅰ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ⅱ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ⅲ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

ⅰ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ⅱ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ⅲ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三)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西周)→军功授爵、国君任命(战国)→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秦)

二、【经济】

西周:井田制(属周王所有,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东周: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开垦私田→土地私有产生→井田制瓦解,承认土地私有

秦: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继续发展,自给自足,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

三、【思想文化】

1、西周:礼乐文化

礼:维护社会秩序

维系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

显示身份、权力、义务的差别

乐:激发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团结

礼乐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东周: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礼崩乐坏,战乱不休;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具体表现: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政治上: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出现局部统一;分封制崩溃,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

阶级上:自耕农和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士”阶层的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文化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地位: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成为古代学术思想的源头。

代表:

①儒家

孔子

A、“礼”: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礼”的规范约束人的言行,维护等级秩序以达稳定社会。要“克已复礼”。

B、“仁”:“爱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要“仁者爱人”,由亲及远,故孝“为仁之本”,便能恢复礼制,实现安定与和谐。

C、“义”: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道德标准,就是“义”。要重义轻利。

三者的区别与关系:礼是行为规范,仁是道德准则,义是礼的规范与仁的精神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孟子::“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君舟民水论;“性恶论”

②法家

韩非、李斯

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严刑峻法

法家思想受统治者的重视

原因:法家强调法治、君主集权,有利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实力,在动荡的局面中实现统一的要求

③道家

老子

否定现世,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秦:焚书坑儒

历史原因

①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②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史学:刘知幾与《史通》

(1)刘知幾:唐代史学理论家。生活在唐武周、中宗时期。

(2)著作:写作《史通》。《史通》对唐朝以前的中国史学做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3)史学观点:刘知幾论史学编撰,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

(4)地位:他的这些观点,不仅时人以为知言,也得到后代学者的公认。

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一、【政治】

(一)统一→分裂→统一

西汉:(前202—8年)长安

东汉:(25年—220年)洛阳

曹魏(220,洛阳)

蜀汉(221,成都)

东吴(229,建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西汉

汉初:汉承秦制,平七国之乱,布衣将相

出现“文景之治”

武帝:内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盛世出现的原因:

①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②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局部调整封建生产关系;

③人民的辛勤劳动

启示:统治者必须实行以民为本的统治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2、东汉

初期: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光武中兴”

后期: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政治上:世代做官,成为官宦世家

经济上:田庄规模宏大,自给自足(农、手工)

武装: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

聚族而居、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

(三)选官制度

推举制(秦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推举制:依据社会舆论选拔人才,如果政治清明可选拔到人才

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依据,无法广泛选拔人才,门阀势力扩大,对中央王朝构成威胁

二、【经济】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汉初政策调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与发展(文景之治: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武帝盛世

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始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三、【思想】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

武帝:有为的思想----儒表法里

1、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①必要性

政治上:相权日盛,诸侯王势力复胀

民族上:匈奴进犯

黄老思想不合需要

②可能性

客观上:政治稳定,经济上总体发展,如文景之治

主观上:汉武帝个人的雄才大略

2、儒学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改造儒学

提出“天人感应

政治上:“君权神授”、“大一统”学说

伦理上:“三纲五常”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独尊地位的体现(倡儒、尊儒):

①儒家经典称为“经”,阐释儒家经典称为“经学”

②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学完并经过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

④郡县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才

4、儒学独尊的影响: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②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通经致用成为普遍追求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根据;新儒学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司马迁与《史记》(纪传体)

1、时代背景:西汉武帝时期

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文化繁荣;国家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加强。

2、《史记》创作的宗旨:

(1)究天人之际:

探讨天道和人事(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通古今之变: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3)成一家之言: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3、《史记》的评价

独创的体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取材宏富、内容广博:古代的百科全书

据事直书

详今略古、关注当代

叙事生动、言语简练

四、【民族关系(民族融合)】

1、汉武帝:

(北)对匈奴的三次战争

(西)对西域疆土的拓展:设河西四郡,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

西南、东南、东北和西部设郡县或其他管理机构

2、三国时期,进一步民族融合

3、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汉化)

内容:①迁都洛阳

②通用汉语、汉服、汉姓、胡汉通婚。

③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④仿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作用: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为隋唐的统一富强奠定基础;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

4、民族融合的方式:

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

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

5、民族融合的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6、民族融合的的影响:

使各民族缩小差异,增进了团结;

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对外关系】

西汉丝绸之路兴起

张骞出使西域

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隋:581—-618

唐:618---907

一、【政治】

(一)大一统时期:589年,隋结束南北对峙,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唐巩固了大一统。

(二)制度的创设

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创,唐继承和发展)

机构设置:

特点作用

集体宰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互相牵制避免专权和独裁

分工明确政令贯彻效率高

影响:

①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②加强了皇权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③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2、科举制(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为主)

依据:考试成绩

作用:

政府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门阀势力受有效抑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提高官僚文化素质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且影响欧洲国家的文官体制

消极:仍讲究门第,科场舞弊现象,非科举入仕者占很高比例;明清时禁锢思想,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三)唐的鼎盛

1、贞观之治:宽民;用贤;纳谏;拓边

2、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3、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二、【经济】

长安---国际大都市

三、【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平友好

文成公主入藏

四、【对外关系】

1、丝绸之路全盛

原因: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对外来文化采取宽容开明、兼收并蓄的政策

交往人员:使团、留学生;商贾、僧侣,尤其是粟特人

交往物品:

中国:丝绸、纸张、瓷器

西方:乐舞、绘塑、天文、医药

南亚:佛教

2、东亚文化圈

五、【文化】

刘知幾(唐史学理论家)

《史通》:史书体例、编撰方法、史家论述的原则

“善恶必书”

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和元的统一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继续繁荣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一、【政治】

(一)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全国大一统

(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北宋:

军事上

(1)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2)内重外轻,中央设禁军,地方留厢军

(3)实行更戍法

政治上:文官体制

(1)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形成一个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2)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政治新格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作用:

(1)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2)加强了皇权,削弱地方力量

(3)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与积贫、积弱的现象

2、元

中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

枢密院——管理军事

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

地方: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琉球

行省制度的特点: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对辽阔地区的有效管辖。

行省制度的意义:

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三)北宋中期改革失败表明政府自救破产

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

背景:

①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③宋神宗的支持

内容: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进步性(历史作用):

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局限性:

①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启示: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4)从改革者及用人看: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并注意用人。

二、【经济】

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2、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原因:(1)西夏的兴起,阻断了原来的“丝绸之路”

(2)经济重心南移

(3)南宋政府鼓励海上贸易

(4)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达

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外贸机构:市舶司

出入物品

出口:丝织品、茶叶、瓷器等

入口:香料、药材、珍宝等。

作用

使宋政府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

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活力

三、【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

战:北宋与辽;金与辽;金与北宋(靖康之变);金与南宋(郾城会战、二次北伐);蒙古与西夏、金;蒙古与南宋

和:宋辽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夏辽议和;宋金绍兴和议;榷场是文明交融的两种形式

四、【对外关系】:继续保持对外开放,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

五、【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三大发明外传

1、思想:宋明理学的发展

背景: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1)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

(2)道教、佛教的流行和冲击:

(3)“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内容:

“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天理”是万物本源;“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1)提出“天理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

(2)要“存天理,灭人欲”。

(3)朱熹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

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宗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取材: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司马迁、司马光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

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

取材上,从百科全书式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

体裁上:人物纪传体到历史编年体

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

2、科技: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进程具有推动作用

三大发明:

(1)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13世纪传播,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为欧洲文化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13世纪传播,对欧洲历史产生巨大影响,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3)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时改进用于航海。宋元时期外传亚欧→为欧洲探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沈括

(1)《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2)创“十二气历”

(3)推测太行山是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系河流冲积泥土而成

(4)最早使用“石油”一词

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1368---1644

清:1636---1912

(清前期:康雍乾1661~1796 )

一、【政治】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原因: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思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3)经济:封建经济的持续繁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作用(汉民族先进的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措施: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东北:(康熙时) ①雅克萨之战

②《尼布楚条约》打击沙俄

西北: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②平定回部叛乱,设伊犁将军新疆地区

东南:进兵台湾,设台湾府(康熙时)

西南:①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②乾隆时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③金瓶掣签制西藏

(二)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

1、明:在中央,废丞相,设内阁

目的:加强皇权

过程:

①明太祖:明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②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

③不断完善,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实质:皇权的组成部分

2、清

清初:沿用内阁,六部,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南书房

雍正时:设军机处

乾隆时:加强军机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同虚设

二、【经济】

1、明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康乾盛世经济繁荣

农业:

①南方种植双季稻,产量大为提高;

②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推广迅速;

③桑茶棉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手工业:

①农村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

②市镇普遍开设手工业作坊

商业:

①城市恢复繁荣

②长江沿岸成为著名商品集散地

③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三、【思想文化】

1、明朝:八股取士

2、清朝:

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丛书(乾隆)

文化专制政策

①禁开书院、结社

②大兴文字狱:---乾嘉考证学派的兴起

③禁毁、篡改书籍

3、早期西学东渐

条件:

(1)明后期政府开禁

(2)新航路开辟,传教士伴随殖民者来华

(3)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

(4)欧洲宗教改革,天主教地位衰落

内容:西学传入(利玛窦、徐光启)

影响:

(1)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2)开阔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视野

(3)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4)对西方科技发展和启蒙思想有一定影响

(5)明智之士认识到中西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开始反思。

4.章学诚(清史学理论家)

《文史通义》: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

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史家“三长”基础上提出“史德”

四、【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五、【对外关系】

1、明初:

(1)朝贡贸易(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特点:

①是明朝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

②厚往薄来;

③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④有限制的贸易

后果:

①财政缩减;

②宣扬国威,影响正常海外贸易,失去宋元以来海外贸易优势地位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

③酿成东南沿海民间频繁走私、倭患等

(2)民间海禁

2、明后期开禁

原因:朝贡贸易的萎缩、倭患

概况:月港(出口)广州宁波(进口)

结果:

①促进了东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发展

②澳门发展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网络,形成银丝对流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外国商人对欧美贸易的垄断,是中国海外贸易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清:海禁→康熙中期开禁→乾隆闭关

(1)海禁的原因:阻隔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政策:迁海令

(2)康熙中期开禁:四口通商(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

(3)乾隆闭关: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

闭关的原因:

世界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主观原因:

(1)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需求不大(根原)

(2)统治者抵御侵略(明,倭寇、西方殖民者)以及防范人民(清)的需要

(3)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皇权下的闭塞观念与妄自尊大意识

闭关的影响:

(1)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入侵有一定的防卫作用

(2)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中国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落后,进而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2019上海等级考历史教材知识点梳理(高考历史归纳整理)

《高中历史》Beta 1 第一章:世界古代史 第一节:古代东方 考点: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区域,东临伊朗,西临阿拉伯大沙漠,北极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相当于今日之伊拉克,在希腊语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处于亚非欧交界处。 考点: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A) 一.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引起书写笔画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二.《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字作品之一。 考点:《汉穆拉比法典》(B) 背景: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他在位期间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古代两河流域也随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的: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与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法制价值)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藏匿奴隶,倒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考点: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的解释) 考点:金字塔和来世信仰(A)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金字塔式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 至无无上的权威。(政治上)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宗教 上) ●金字塔的历史意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 的结晶,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考点:象形文字(A) 发明时间和命名原因: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为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书写工具:埃及人最初以石头和刻刀做书写工具,发明了笔和墨水,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象形文字消亡原因: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内因),只有祭祀、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从公元639年被阿拉伯人征服起,埃及迅速“阿拉伯化”(外来侵略和强势文化冲击:外因) 考点:种姓制度(B) 1.背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先后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征服的过程中曾用种性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区别其高贵的身份地位、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当雅利安人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为四大种性集团。 2.等级划分:婆罗门(祭祀、僧侣等精神统治者)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军事贵族等世俗统治者)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3.实质是等级制度 4.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

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六) 1.比较下列组织: ①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③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欧洲共同体"1967是由三个共同机构合并成立的分别是欧洲 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①是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成立于1961年9月。 ②是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③是国际国币基金组织。(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④是东盟。前身是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总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⑤是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简称为"世界银行"(theWorldBank;,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World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⑥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的区域经济集团。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⑦是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目前世界上的军事集团。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 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3) 西周: (1) (2) (1 )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 )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 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 (3) (4) (5) 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 (6) 兀: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7)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 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 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 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 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 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 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 根深蒂固。 ③ 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_ 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 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 (2) 西汉 ① 汉初,刘邦为巩固皇权分封刘家子弟为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集权。 ②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被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以和平手段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郡县制再次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③ 东汉时,形成州(从西汉时的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 北宋: ① 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行政上,设置知州、通判,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⑷元朝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命官,行省之 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特 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宋朝:“二府三司制”一一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 (中书门下是最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 ,内阁制度确立, ,但后来王国势力逐渐坐大、威胁到中央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地球发展分期 ①分为五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a.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 b.元古代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 c.古生代,原始的脊椎动物发展成鱼类。鱼类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一部分演化为恐龙。 d.中生代,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已出现。 e.人类起源于新生代。 ②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世。 a.新生代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b.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2)人类的产生 ①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②人类在自然界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3)对现代类人猿的认识 ①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

育的过程、血型都和人类相似。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 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 ③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人类的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过渡 (1)理论支撑 ①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 ②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a.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b.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2)从猿到人的过程 ①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1911年、1966~1967年在埃及法雍先后多次发现化石,后者命名为埃及古猿。 ②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 ③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④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⑤从猿到人过渡期间,学会了制造工具,意味着出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汇集(2003-2018年)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汇集 (2003-2018年)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名词解释 1.金字塔(2003) 2.埃赫那吞改革(2004、2005) 3.埃及象形文字(2004) 4.汉谟拉比法典(2003) 5.楔形文字(2005) 6.琐罗亚斯德教(2005) 7.巴比伦之囚(2014) 8.波斯帝国(2003) 9.哈拉巴文明(2003) 10.吠陀时代(2014) 11.印度种姓制度(2005) 12.印度教(2004) 13.荷马史诗(2014) 14.希腊化时代(2004) 15.西欧城市自治运动(2003) 16.伊斯兰教五功(2003) 17.查士丁尼(2004) 18.日本大化改新(2005) 19..幕府统治(2004) 20.德里苏丹国(2005)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2001) 2.法老建造金字塔基本原因(2001) 3.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2004) 4.简述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2004) 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的发展变化(2003) 6. 简述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2004) 7.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基本特征。(2001) 8.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005) 9.试述斯巴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2003) 10. 简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2005) 11. 试分析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2003) 12.简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 13.概述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演变,并分析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原因(2004) 14.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4问答) 15.试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004) 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2014问答) 17.概述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及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004) 18.简述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2005) 19.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2003) 20.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以上例子加以说明。(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