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石清文编撰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2

前言

家族企业,在国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国内,却是随着改革开放后诞生的

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早期,那些创业者带着一帮子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天下,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众人团结一心,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当事业有成的时候,那些协同创业的元老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企业的“开国功臣”,这个时候,是将到手的果实进行瓜分?还是进行继续的打拼,让已有的蛋糕更大,利润更多?这个时候,也是大家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当初一起打天下的人,在面对到来的胜利时,总要过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这些问题处理得好,皆大欢喜,企业昌盛;处理不好,企业元老之间就会发生内讧,使企业四分五裂。

对一个志在打造百年老店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笔者特地辑录名家言论成《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一册,希望对有志于抓好企业管理的老板、总经理有所镜鉴,有所裨益。

编者

2010年9月23日

导读目录

1、家族化管理的弊端 (2)

2、家族企业没什么不好 (4)

3、家族企业的优劣势 (6)

4、家族企业如何实现职业化管理 (8)

5、如何消除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12)

6、家族化企业如何“齐家”? (14)

7、家族企业长寿之道 (19)

8、家族企业亲属类创业功臣如何妥善安置的案例 (23)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4

民营企业研究所俞飞、黄俊立:家族化管理的弊端

慧聪网 2004年9月2日8时22分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嘉宾:俞飞:民营企业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黄俊立: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博士

记者:我们注意到,当家族企业比较小的时候,往往发展会很快,但当到了一定规模,

要再上档次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俞飞:家族化经营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家族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引入优秀人才比较困难。而企业又要发展壮大,急需人才加盟,此时只有从家族内部挖掘,结果家族中一些资质平平、能力一般的人进入企业管理层。尽管这些人不比其它员工的贡献大,甚至还要小,他也会因自己的特殊关系而争权夺利、不干实事,颐指气使,自封“元老”,养尊处优并要获得超额利益,这对执行企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打击很大,会严重影响到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家族成员的角色也难以分清。一方面,家族成员是企业的员工,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下属,需要听从上级的指挥;另一方面,家族成员又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亲戚,是兄弟、姐妹,甚至是长辈,这样家庭成员必然陷入一种角色冲突之中,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在其他员工的眼中,家族成员都是特权阶层,自己的贡献得不到认可,从而打消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这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黄俊立:家族成员还容易形成分离状的利益群体。家族化经营,在企业初始阶段,其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这种管理是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一旦企业发展了,弊端就十分明显,它会形成对立的利益群体。第一是家族成员因利益分配上的纠纷而容易形成对立群体。如四川希望集团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私营企业,是一个纯家族式企业。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导致了家族内部的革命,四兄弟各自独立一分为四。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的时刻,后院起火,原任副总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诉至法院,把祝强推上被告席。

第二是家庭成员与其他员工因利益上的偏倚形成的对立群体。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可能只凭老总一个家族方面的努力,而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这个共同体合力的结晶。许多老总们没认识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独创天下,因此不能正确对待其职员以劳动力形式出现的企业产权,不仅把一般员工当作打工仔,而且将高级经理按一般工人的方式安排其报酬结构。如果高级经理在自己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将会以其他方式达到要求,或贪污,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或出卖企业利益,或带上自己延揽的业务和一批人马“跳槽”,给企业制造危机。保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家族式管理,怕的是“兄弟阋于墙”,怕的是利益向血缘偏倚,一旦企业内部出现了对立的利益群体,中坚力量反戈一击,再坚实的大厦也会突然间土崩瓦解。

记者:采访中,我有时听到一些私营老板说:内部打击的痛楚比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更具毁灭性。是不是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如果还死抱着“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的观念是非常危险的?

俞飞: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总会有一些一起打天下的人,可是当企业做大了,共同打天下的人总要过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这些问题处理得好,皆大欢喜,企业昌盛;处理不好,企业元老之间就会发生内讧,使企业四分五裂。

处理开朝元老的问题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很难设计一套办法解决问题。因此,真正的远见卓识的企业老板,在“打天下”初期就应把“坐天下”的规矩制定好,以免企业做大了,再去被动地处理历史问题。《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办法就很可取,弄到金银后由上头领分一半,山下喽罗分另一半,既有等级差别,又做到人人有份。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一开始把规矩立好,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黄俊立: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私企的产权是清晰的,其实不然。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私企的产权仅是在归谁所有的问题上是明确的,仅此而已。有的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所谓有多少多少资产纯属“信口开河”。

资产不清晰容易带来许多后遗症。第一,企业的所有权变得很虚幻。如果说国企名义上“人人都是主人”但实际上谁都不是的话,那么不少私企名义上所有权很清晰,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

第二,由于原始产权没有细分,当“蛋糕”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家族成员们非常关心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块到底有多大。如果不能清楚知道,很容易形成心里上的“黑箱”,从而为一些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埋下“隐患”。

记者:这其实又回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永恒话题。

黄俊立:对,一定程度上讲,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制约了企业发展。家族化经营的通常做法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这在创业时期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但现代管理实践证明,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权力的接力棒已移交到第二代手中的时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而继续采取家族化经营时,家族成员的经营理念往往难以走出家族利益的圈套,拒绝非家族成员进入企业高层,阻碍选能用贤,所有权与经营权都掌握在家族成员的手中,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形成一个由家族成员为核心的狭隘团

5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体,企业必然缺少活力,缺乏进一步发展能力。

俞飞:还有一个血缘问题。血缘文化严重地制约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在西方,家族公司是很常见的企业形式,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同样的企业形成的前景却完全不同。西方的亲情是松散的,乃至短暂的,而我们中国这种紧密的血缘亲情关系是不可能用制度来代替的。在企业里,你永远不会看到他们之间有制度,因为制度意味着彼此不信任;而人情的价值恰恰就是信任,当信任没有时,一切也就没有了。没有制度,没有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对资本、对分工、对贡献都没有明确的认定与衡量。所以企业不容易搞大,反而容易走向分裂。

记者:在大多数家族企业里,老总往往意味着一切,作出的决定也不亚于“圣旨”,这种现象到底有何弊病?

黄俊立:老总由于是企业创始人的身份,因而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就会产生管理专制、决策随意,就会导致企业“不治”。是不是要避免发生“不治”,老总就必须摒弃“人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机制,才能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家族企业没什么不好

来源:中国商报

近日,国内著名家族企业方太公司董事长茅理翔选择了隐居在幕后,在公司一些大型公众活动中,他的儿子——31岁的方太公司总经理茅忠群频频露面。随着方太公司的成长和茅忠群的出场,董事长茅理翔正在隐退。

茅理翔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第一次创业,他凭着地摊精神登上了世界点火枪大王的宝座;第二次创业,在强手如林的境况下,他用4年时间,方太从无到有,由200多家吸油烟机的最后一名升到第二把交椅,把企业做到几个亿;他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把创业和管理企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对放权一事,茅理翔坦言:“我开始是想不通的,并且很不习惯,什么都想插一手。”但是,后来在接触了大量学术界高层人士之后,才感到自己已经到了该退出的时候。茅理翔称他自己“要做一个开明的董事长,也要做一个开明的父亲。”在谈到为什么要把企业交给儿子而不交给他人,茅理翔解释为:

“第一,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利用家族制,你不利用家族制,其他人不可能跟你共同奋斗,你只能利用血缘和亲情,朋友、亲戚以及老婆孩子在这个时期是最可靠的;

第二,到一定的时候你必须淡化家族制。方太现在走的是一条淡化家族制的道路,我是董6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事长,我的儿子是总经理,我的夫人是监事会主席,但下面所有的中高层干部没有一个家族成员,也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包括我的女儿,她在方太既没有股份也不能参与经营,而是另外搞了一个公司;第三,是因为现在还不到完全否定家族制的时候。中国法治环境有待完善,市场经济还没有经历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没有经过考验,在一个信用缺失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得下。既然我的儿子具备条件,我肯定要选择我的儿子做接班人。”“李嘉诚、王永庆也是将企业传给了自己的孩子,海峡两岸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应该有同样的想法。”茅理翔认为,企业能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尽量传给自己的儿子。他认为华人不可能逾越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而且,家族企业是亚洲企业最主要的形态,美国也有大量家族企业,即使上市之后,家族还是大股东。家族企业不会也不应该在第二代消失。

对于茅理翔的想法,经济学家钟朋荣用了一个“保姆和太太”的比方:请保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让太太轻松一点,是为了把家务料理好一点,但是如果这个保姆当了三天保姆之后也想当太太,那么,原来的太太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就不要请保姆了,免得出事。钟朋荣是在支持茅理翔的做法,他认为整个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道德水准还没到那个层次,把企业交给别人,并不合乎情理。

财产问题一直是家族制企业里最敏感和最尖锐的焦点。茅理翔让女儿独自创业,正是考虑到家族企业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产权问题这样的后遗症。茅理翔把他的家族产权观念总结为“口袋论”,就是说要把钱放在一个口袋里,否则就要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最后导致家族和企业分崩离析。为了防止使公司成为家族冲突的牺牲品,他把自己与夫人及儿子放到了一个口袋里,给女儿单独制作了一个口袋。

创业难,守业更难。20世纪80年代不少民营企业家靠白手起家,奠定了事业的基石。如今,创业者们的权杖逐渐传递到后继者手中,后辈们因资质、志趣、潜力的差异,他们执掌的前辈事业也兴衰不一、枯荣参半。

一些专家认为,家族式企业最明显的标志就在于经营管理的最终决策权是在“家长”手中,采取集权化的领导。家族企业之所以创业容易,是因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使家族成员能够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勤奋工作,这在创业初级阶段会发挥重大作用。传统家族制度中的等级制度和“尊上”、“忠信”、“服从”观念以及家族成员彼此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并且自然而然地在民营企业中形成这种家长制权威,这就有利于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减少企业内耗,增强企业凝聚力,降低管理控制难度和成本。

7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8 但是,中国的家族企业“长不大”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家族企业的发展。有人认为,中

国传统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是中国企业长不大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断言家族企业没有发展前景。有的家族企业的老板自己也知道可能自己的儿子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宁肯保持家族企业的利益、资产不外流,选择才能低一点的人,甚至冒着企业衰落的危险也要选择这样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在家族内部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会选择最适合的人选来继承事业,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即使继承人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也要用他。

子承父业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着深刻的矛盾,现代企业制度提倡让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该分离。

尽管子承父业常常受到非难,但是子承父业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动摇,并且,在不少家族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家族企业能否健康的发展除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这里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李嘉诚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掌握现代科技,将两个儿子都送到了美国留学。次子李泽楷的零用钱,是他在课余兼职,通过做杂工、侍应生挣来的。除了学校学习,企业家们也非常重视子女的“实战”训练。李嘉诚在儿子完成大学学业后,就一步一步地将他们领入商界。

有资料显示,全球65%至80%的私人企业是家族企业;而在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也有4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家族企业继承权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驳论,也是家族企业期望家族事业世代兴旺的美好愿望。

家族企业的优劣势

来源:《市场报》

家族企业的优势

1.凝聚力强

创业时期,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类似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人才,全情投入,团结奋斗,甚至可以不计报酬,能够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2.集权式的组织模式

家族企业的创立者或继承者,往往以其较大的股份、较高的辈份或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家族企业中扮着家长的角色。家长依托家族的血缘关系,将企业的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中或家族内部,从而建立了集中、稳定而强大的领导实体。

3.反应迅速

以家族整体利益来看,在通常情况下,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各成员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外部尤其是市场变化的信息能很快传递至企业的每位成员。同时,家长制的权威领导,可使得公司的决策速度最快。

4.心理契约成本低

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监控成本,因此家族企业的总代理成本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低。家族成员彼此间的信任及了解的程度远高于其它非家族企业的成员,家族企业成员之间可能负担较低心理契约成本。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家族企业具有强烈的疑聚力,加上心理契约成本较低,再加上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家族企业的总代理成本可能较非家族企业为低。

家族企业的劣势

1.难以得到最优秀的人才

企业要做大,要发展,单纯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的结果,就是选择面会变的越来越窄,可用的人会越来越少;而长期的家长制管理,会使领导者变得自负,总觉得自己是最能干的,这恰恰排斥了社会上更优秀的人才的加盟。

2.结构及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由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介入,公司的内部结构和关系会比单纯的国企更复杂一些。

3.经营层面

家族企业艰苦创业,打下天下,过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后,原先创业的家族成员很容易产生惰性,从遇事快半拍变为凡事慢半拍,于是员工有样学样,产品质量问题增加,客户抱怨投诉得不到快速处理,公司的经营危机开始了。

4.战略层面

由于外在环境的变迁,创业初期帮助家族兴起的主业,甚至会成为导致公司亏损的主因。

5.重人治,轻法治,丧失了组织创新的能力

家族企业的领导在登上宝座后,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管大事小事,个人说了算,经常置董事会和部属意见于不顾,做出草率的决定,致使家族企业几乎濒临倒闭。

9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10

评析:家族企业如何实现职业化管理

https://www.doczj.com/doc/8b1104720.html, 2002年08月07日10:23 中国企业家

文/吴威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很多适合家族企业生存的特点,所以,经过近20年的迅

速发展,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业已经成为70%-80%的民营企业的普遍管理模式。从国际上看,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家族企业也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很多闻名全球的大企业也仍然带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达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只是在一些行业、一定的范围内有着有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弊端之一:组织机制障碍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家族式企业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弊端之二: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弊端之三: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根据我们的研究,家族企业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通过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推行规范化管理两个途径,逐步实现职业化的管理,最终突破家族企业封闭式管理。以下谈谈这两方面的具体措施。

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

追求成功的家族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而不仅仅是一个强势人物。当企业度过婴儿期处于成长期时,如果还是依靠老板一人当家,他的个人精力时间所限,往往不得不依赖第二手材料做出决策,这样他对所批准的每一件事只可能有最低限度的了解。另外,老板身边逐渐聚集起一帮形形色色的个人密友和助手,他们削弱了老板同管理层的联系,替代他们的工作,企业的决策控制权力日益落入老板私人秘书、办公室主任等他个人所喜欢的人手中。创业者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同时窒息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他列举了很多例子:通用汽车、杜邦。福特汽车在它最兴旺的时候,也是由老福特和总经理詹姆斯(James)的小组来经营的。

引进外部经理,建立领导团队

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了。联想公司的经验叫做“建班子,走战略,带队伍”,其中“建班子”居于首位。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要搭建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就必须注意吸收外部管理人员。

一个合格的领导团队必须有合理的成员构成。家族企业的领导团队成员至少应该有一名是家族以外的人。这个人不会把生意和家族搅和在一起。另外,如果没有外部优秀人员,家族中最优秀、最有才华的成员可能不会很情愿的加入公司,往往留在公司中的是家族中的依赖性强、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在家族企业中,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非家族成员也能胜任公司中的高级职位,并得到一定信任。

但是,家族企业引进外部人才不能过于冒进。目前我国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商业机密保护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和职业操守制度、合伙企业制度等并未健全。出于企业安全经营的现实考虑,从外部吸引来的经理人,要按照管理岗位和信息的机密程度逐步任命。“用人不疑”也并非随便对谁都“不疑”,而是提倡先“知”后“用”。将各个不同的管理岗位按资源和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行排序,可以先在机密程度较低的岗位上安排外来的

11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经理,对其进行观察、考核,培养,合适的再予以进一步重用。

给予外聘经理人员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外聘经理一般来说素质较高,但他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去处理好与家族内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创业元老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家族企业的老板来说,不仅要慎重选择外部经理人,更需要在外部经理人上任初期给予支持和引导。尤其是新经理上任之初,通常会推出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企业原有文化或工作习惯有所抵触,甚至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和权力的分配。处理不当,就会有各种流言蜚语,各色人物就会把小报告打到老板那里。这时候就要求老板有明智的判断力,辨别谁是谁非。

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

企业主吸纳外部经理,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风格,但是,同大多数组织一样,“空降兵”的到来往往会妨碍原来的管理梯队中的某些人的职务晋升,成长受阻就会对企业产生不满,正常的工作就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主要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竞赛的格局,给内部人才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注重从内部提拔人才,并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形成公平的竞争晋升的规则,人人凭能力按规则竞争。

激励外聘经理人员

家族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家族企业在物质上的激励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工资、待遇、红包。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励,通过企业对他的帮助,让他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给他机会和舞台,使他始终努力向上。企业不能做大,真正的人才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就像茶杯里的水,没有满的时候能加进水,水满之后加水,就会溢出来,这样你必须把水倒进水桶,水桶的水满出来后,就要倒进水缸”(刘永行语)。家族企业激励机制中,最能够产生效率的还是不断地给管理人员提供发展机会,同时兼顾精神和物质激励。

规范化管理

妥善安置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

要摆脱中国家族企业的人治局面,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设,而是如何安置家族成员或创业元老,这是顺利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想办法避免不能胜任的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德鲁克说过,“对一个懒惰的侄子,给他钱但不要他工作,比让他在企业里占个位置要便宜得多,即使是名义上的头衔也不行。”如果平庸懒惰的家族成员在企业里占着位置,整个职工队伍很快就会失去对企业的尊敬,能干的人不会久留,留下的很快会成为溜须拍马者。

12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希望集团的成功经验是,决策者们一开始就严格把关,除了高素质的四兄弟参与董事会、总部管理外,只允许家族中一些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企业工作。在1995年产权明晰前四兄弟的夫人们都不许干政。对于文化低的亲戚,宁可给一月发几百元生活费将其养起来,也不许在集团内部企业工作。

杜邦公司的做法更具有西方特色。所有杜邦家族男性成员都在公司里得到一个起步工作,在公司里工作五、六年后,4至5位家族长者会对其表现做仔细地评价。如果评估的结论是这位年轻的家族成员在10年后不大可能成为高层管理人才,他就会被请出公司。

对于那些在知识和能力跟不上企业新业务发展需要的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要做到妥善分流。对于个人发展后继乏力的创业元老,可以考虑让他们担当督导工作,给他们较高的待遇;年纪轻的家族成员,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或是安排他们去别的公司尤其是知名的公众公司工作,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能力较强、有创业冲动的家族成员也可另设一笔资金,让他们自己投资经营,自己发展,比如“方太”的茅理翔安排女儿独自创业。采用以上方法的好处是,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来自家族和舆论的压力。

对“自家人”与“外人”一视同仁

众所周知,“内外有别”是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家族成员得到更多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同时“自家人”较少受到规范化管理的约束。外人无论多么有能力,多么努力工作,也难以得到家族的真正认同;外人不管表现的如何忠心耿耿,也会感觉到老板处处设防。因此,外聘管理人员的长期努力工作的热情就会消退。如果家族企业的老板们在管理中能做到让外部管理人员觉得老板没把我当外人看,在规范化管理中,“家人”与“外人”一视同仁。那么,这个家族企业的效率和业绩就会大大提高。

建立授权体系

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并不需要授权,因为授权所必须的条件尚不成熟。一方面创业初期的企业需要集权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企业绝大多数决策都是非程序化的。在控制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授权可能意味着分权,意味着创业者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在不能确保控制权的情况下,如果创业者采用了授权措施,由于没有相当完善的行政控制制度,大家就会自作主张,当创业者感到自己正在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时,他会收回授权决策,于是可能出现“授权-分权-失控-集权”的反复。

只有当企业行政系统初步完备、工作程序开始形成、决策步入程序化轨道的时候,授权才是可行的。企业领导者通过明确的授权和管理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行规

13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范化管理。

推行层次管理

层次管理指的是一级对一级负责,一个上级只能有一个下级,相反一个下级也只能有一个上级,一般情况下上级不能越级指挥,下级不能越级汇报。上级可以越级检查工作,下级可以越级申述,但不能随便发表议论。

根据有家族企业工作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的体会,在推行层级管理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企业主自身的越级管理。企业是老板的,自己肯定是最上心,最着急。他们虽然身居“二线”,但一旦着急就不自觉地冲到一线去了。凡是只要老板一过问,外聘经理就只得退居二线。经理人员的权威难以树立,下面就会对管理层持怀疑态度。这样一来,政策的执行就不坚决,组织整体运作的效率就大打折扣。对于这种后果,家族企业的老板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培养自己更多的耐心和战略的眼光,避免不合理的越级指挥的发生。

(作者为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行业研究员)

如何消除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由独立成篇的近百个管理思想组成,内容涉及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问题,有些甚至是普遍困惑的课题,如员工选拔、培训与留人的问题,领导者素质对企业影响的问题,家族企业的弊端问题等,颇具时代感。本文选取作者关于家族企业的一篇论述,希望对准备创业的青年读者有所启示。

长期以来,美国的许多大企业都控制在家族的手中,例如洛克菲勒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这种长期的家族式管理虽然在开始时促使企业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彻底变革。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不仅出现在美国人身上,也出现在华人企业之中。近代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华人的家族企业在转型为专业管理制度时,似乎遭遇到极大的困难,这样的困难和华人的家族主义本质关系密切。人们发现,华人有个性强烈的倾向,只信赖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对家族以外的其他人则极不信任。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王安电脑公司,专门制造电脑设备,1984年的营业额达到22.8亿美元,一度还雇用员工高达24800名,成为波士顿地区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王氏实验室是在1951年由王安创立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有前途的高科技企业之一。然而到了80年代中期王安准备功成身退时,他坚持由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儿子王福瑞接管整个事业。

王福瑞速跳几级,使公司好几位有目共睹的资深主管都沦为他的下属,其中之一是公司大14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部分员工早就看好的王安接棒人康宁汉。这么明显的亲族偏袒使得王氏实验室的许多美国主管不以为然,他们在王福瑞调升之后不久便纷纷离去。这个时候,家族管理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

接下来王氏实验室的表现就像溜滑梯一样迅速下跌,即使在变动快速的电脑产业里,衰落幅度之大仍然令人惊异。王福瑞接管公司之后,王氏实验室首度呈现亏损,市场资金在短短四年之内撤走90%,1992年该公司提出破产申请。

现代管理学之父杜拉克注意到了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并总结了五条适用家族企业的管理规则:

规则一:家庭成员不应该在企业里工作,除非他们非常能干而且勤奋。

杜拉克认为,如果让平庸的——甚至更糟的是让懒惰的家庭成员在家族管理的企业中工作,会使非家族成员的同事、员工感到不快,整个员工队伍对高层管理乃至对整个企业的尊敬就会减少。有才能的非家族成员不会在这个企业里待久。

杜邦公司作为一个家族企业之所以能够得以生存并且兴旺发达,就是因为它勇于面对这个问题。所有杜邦家族的男性成员无一例外都可以在公司里得到一个起步的工作,在公司里工作五六年后,4~5位家族长者会对其表现作详尽的评估。如果结论是这位年轻的家族成员在10年之后不大可能成为高级管理人员,他就会被毫不客气地请出公司。

规则二:公司管理层必须有一个高层职位由非家族成员来担任。

杜拉克说,无论公司管理层中有多少家族成员,也不管这些成员多么优秀,必须由家族外成员来担任企业中一个高层职位。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是财务主管和研究部主管这两个职位,因为这两个职位的技术性要求都是最高的。有些成功的家族企业中,外来者也可能担任营销或人事主管。总而言之,家族企业需要一名高级人员——一位极受尊敬的人,并且他不能是家族中的一员,也不会把生意同家族搅在一起。

规则三:在家族企业里,越来越需要在关键的岗位上安排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

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营销、财务、研究、人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都很高深,即使是最能干的家族成员,不管他本身的意图多么良好,恐怕也难以胜任。主观愿望往往难以达成客观现实,而那些非家族成员必须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必须在公司里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否则他们根本就不会为实现家族企业的自身利益而长期在这些专业岗位工作下去。

规则四:让外聘管理人享有“主人感”。

杜拉克指出,家族企业中外聘的高阶层专业管理人,必须享有其所应享有的报酬和激

15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励,使他能有“经营自己的事业”的感觉。

规则五:找好仲裁者。

即便在忠实遵守如上规则的家庭企业中,当管理层发生继承问题时也会遇到麻烦,严重的会导致分裂的结果。那必然是经营的需要与家族的需要发生了冲突。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将继承的决策及时交给一个非家族成员,同时也不是企业一员的外来者,请他做出仲裁。

杜拉克强调说,在继承问题已经尖锐时再找外来者帮助往往就太迟了。那时,家庭成员已经明确表态要这个或者那个候选人,仲裁者的意见就不具备影响力了。另外,家族企业的继承计划需要将财政计划和税务计划结合在一起作整体考虑,这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早在必须做出决策以前就试图选定合适的外界仲裁者,理想的情况是在家族成员开始对继承发生分歧前就找好。

家族化企业如何“齐家”?

来源:中国企业报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华人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举办的2002年学术研讨会,是继去年“华人企业管理:问题与对策”成功举办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家族化管理机制及其功效”为主题,从中国家族企业的融资、管理模式、继任问题、企业家角色人格、企业的跨国经营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并展示了当今华人家族化管理的理论和实战成果。

茅理翔(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什么是影响家族企业继任的因素

当今世界80%—90%的企业可以划为家族企业,但是70%的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只能存续一代,30%的家族企业可以延续到第二代,15%的家族企业可能延续到第三代。是什么原因导致家族企业如此短命?茅理翔以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为例,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企业在创业初期,必须要用家族制。其次,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淡化家族制。第三,在中国目前阶段,要完全取消家族制还不可能,因为中国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没有形成。在实践中,茅理翔与他的儿子约定不再起用家族成员进入公司管理层,并将其惟一的女儿排列在方太公司的管理层之外,只让女儿持股,不让她参与经营,但是确保将公司高层决策权完全控制在家族核心人员手中。

他把影响方太公司总经理继任的因素归结为继任者的来源和选择标准;继任者对继任16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的准备程度;继任的人际环境和条件;继任的时机和继任的步骤和过程。

茅理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考察了家族企业继任计划对于继任成功的影响:

首先是选择继任者的标准。选择家族内部成员继任,标准倾向于以“才”为主。选择家族外部成员继任,标准会倾向于以“德”为主。其次是继任的时机和原因。应将继任看作公司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机会,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当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应更重视继任对于公司发展的战略意义。再次是继任的步骤和过程。对于在任者,他的角色转换过程是:“单一的经营者”→“最高权力控制者”→“委托者”→“顾问”。对于继任者,他的角色转换过程是:“无角色”→“辅助者”→“管理者”→“主要决策者”。在企业继任过程中,创业者如何适当地退出、及时调整失落的心态,既关系到创业者本人身心健康,也是关系到企业继任最后成败的关键问题。

方太继任实例对于我国的家族企业继任问题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茅理翔认为,继任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也是继任环境好坏的直接标志。

康荣平柯银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世界华商研究中心):华人跨国公司成长的家族因素

康荣平、柯银斌以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的华人跨国企业样本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华人跨国公司成长过程中家族因素的作用。

第一,成长历程与家族因素的作用。主要从总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分析。总体角度的华人跨国公司成长历程是指把华人跨国公司总体作为分析单位,运用历史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探讨萌芽、形成与发展期的不同总体特点。萌芽期的华人跨国公司几乎全是家族类跨国公司。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不仅是公司的股东,而且还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非家族成员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务的较少,拥有公司股份的比例较低。形成期,家族因素的作用降低,政府因素和资本市场因素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资本因素作用上升的主要表现是华人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向现代家族企业转变,并形成华人家族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的局面。发展期,家族因素的作用发生本质变化,资本和技术因素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家族因素的作用范围从全面缩小为局部,资本结构由原来的家族占有大多数股权转变为仅占有少数股权,但还占据第一股东地位,企业管理的层次由原来的多层次全面控制转变为仅仅控制核心层。一般主要掌握人事、财务等少数职能。

第二,成长策略与家族因素的作用。除了纵向的历程和阶段之外,康荣平和柯银斌从横向的地域、行业、组织与人才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了成长策略与家族因素的作用:首先是初期海外直接投资地域的“寻同”现象,华人跨国公司的“寻同”程度更高。华人跨国公

17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司初次海外直接投资不仅与华人密切相关,而且与控制该企业的家族成员密切相关。华人跨国公司初次海外直接投资的执行人往往都是“掌门人”本人或与“掌门人”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士。他们还指出,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大多数是该企业在国内经营拥有优势的行业。

第三,结论和有待研究的问题。华人大企业至今仍以家族式为主导,多元化程度较高。华人跨国公司的行业特点也不同于美国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较密集的行业。华人家族企业的现代化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问题。

朱康对(温州市委党校):温州民营企业的家族制特征

朱康对介绍说,在温州,不仅个人业主制企业完全属于家族企业,连所谓股份合作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也仍然大多保留着浓厚的家族色彩。经济学家厉以宁在2000年时就把温州模式直接等同于家族经营制模式,认为它就是家族经营制模式。

温州民营企业选择家族企业制是在传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作用下创业者理性选择的结果。应当在中国转型期乡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从资金来源、人际脉络以及产业扩散几个方面来具体考察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温州农村是一个带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而转型期中,创业者很难通过外部其他途径获取社会资本,家族成员是企业启动资本的重要来源。温州人创造奇迹的很大原因是有一张巨大的社会网络支撑着温州人的流动和移民行为。温州人通过人际关系链流动、迁移、聚集,这种社会网络是温州人在他乡或别国生存、发展和融入的重要法宝和社会资本,它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成本,减少他们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风险。温州人往往从亲戚那里学习经营经验,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这种由血缘亲缘关系构成的家族网络是产业扩散的重要渠道。

日本人经营的秘诀在于,把现代企业变成一个家族;而中国人经营的秘诀则是,将家族变成现代企业。朱康对认为,温州民营企业普遍采取家族制形式是在现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低信任度社会是难以造就非血亲的私营企业组织,加上家族企业又难以避免“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亡”的“三代消亡律”,因此在低信任度社会中普遍的是以中小企业主导市场。这一分析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温州企业组织结构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的文化原因。由于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特殊凝聚力以及家庭家族成员为家族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企业能够极大地降低内部监督成本,从组织形态上并不具现代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温州民营企业尝试着消除家族制的消极影响时,单靠股权结构改变或聘用非家族成员的总经理问题也不能解决。事实上,即使聘用了非家族成员的总经理,企业实际经营决策权仍基本掌握在董事长手里,几乎谈不上两权分离。因此要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权向家族18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外人员转移,一方面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形成能对经理人的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的制衡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有效的产权制度来保证业主的权益,使得业主家族能够放心地把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员,从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够真正分离。

民营企业要通过制度创新,成为一个现代企业,不仅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一方面,需要培育要素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但是温州的民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生长起来的以私有产权为特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资本依赖于自我积累和民间的融资,这种明晰的个人产权有利于企业初创时期的发展,也制约了企业资本扩张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温州民营企业的转型也需要企业内部制度的创新。

张书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家族化合伙企业如何突破治理瓶颈

张书军认为家族化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信任和权威,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化。对收益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调整是针对市场秩序原则和非市场秩序原则的反应,是突破治理效率瓶颈的根本。

张书军说,“我这里讲的企业专指与家族化企业处于相交范畴的那类合伙创业企业,信任和管理权威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特点。这种合伙创业企业的治理结构会面临一些问题。”

创业企业初期面临的最主要是资金积累和信任选择问题。个人信任是组织,特别是华人经济组织创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创业者常常表现为企业家的联合,作为企业各要素的初始联结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风险。以个人信任、人情、关系、面子为重要非契约特征的血亲与非血亲关系是家族化合伙创业企业的最主要特征,又特别地体现在创业成员间的个人信任程度和权利义务关系等要素上。家族化合伙创业企业成员间普遍存在高于纯市场缔约企业成员间的个人信任关系。家族化是对市场调节能力不强等多种市场不完备因素的一种反应。信任与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任何经济体中都是重要的,对它们的强调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合伙创业者在初期一般只有简单的分工,并无严格的控制权界定,共同模糊的不确定性却给予了相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双方在无须计较的环境下共同努力,促进创业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在未来市场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显得尤其突出。企业资本、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家族化特性、高度的创业热情以及以个人为载体的社会网络、彼此自发协调的家族化文化天然地赋予了家族化企业丰富的关系资源,成为家族化企业创业优势的源泉。

在创业初期,由于企业家能力无法显现,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负有完全清晰的责任,导致控制权分配在契约上存在着天生的不完备性。这种由企业家群体主导的治理结构

19

企业家族化管理利弊谈

在企业创业初期是较有效率的。创业初期的联合型治理提高了动员资本、社会网络等资源的效率,减少了内部治理成本,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

张书军把导致创业初期治理模式在稳定成长期产生治理效率瓶颈的因素归纳为信任的灵活性、企业家能力的差异、企业家能力资本化过程、企业实际资产规模与投入股本比、控制权争夺等。家族化合伙创业企业治理效率瓶颈的突破,主要应解决的是企业家能力资本化、有效的控制权安排和信任的转变等问题,保证从家庭式组织向市场化的经济组织演变。另外,张书军还介绍了实现治理结构调整的几种方式:通过契约安排,以较高的成本实现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内部让度,使家族因素中性化;通过增量方式,设立新的企业,分离出一个权威,对增量资产股权实施差异化安排;通过非契约安排,处于强势的企业家以破坏式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以算计的方式迫使控制权和索取权的让度。

储小平王宣喻(汕头大学华商经济研究所):家族企业如何与社会资本融合

储小平、王宣喻认为,华人家族企业并不是以孤立的原子状态存在并开展交易和竞争的。中国人“家”的概念具有伸缩性,使得华人家族企业融合社会资本的能力以及由此达到的成长空间是其他文明中的家族企业所难以比拟的。它比西方文明中的家族企业更能组织起大得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从而在更大的经济规模上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家族企业通过一系列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扩张或收缩的联系而表现出来,企业的界限经常是模糊的,因为它们不能完全通过财产权、所有权、控制权来定义。家族企业“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产物”。中国家族企业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企业组织,这种多层面的结构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与社会资本融合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储小平认为社会资本由相互有着内在联系的四个层面构成,即:社会金融资本、社会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是介于市场、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之间的第三种配置资源的机制。社会关系网络在华人社会经济活动中往往起着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而在配置资源功能上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华人最重视社会关系网络,也最善于编制社会关系网络,特别是把家族关系以外的社会关系泛家族化的本领更是世所罕见。它表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融合亲情网络中的金融资本,向融合亲情网络以外的社会关系中所含嵌的金融资本的方向发展,直至突破人格化交易网络的局限性,通过非人格化的资本市场向公众融资。伴随企业家族资本股权的不断稀释和外部资本的融入,家族企业也在不断地与社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管理资源在不断融合,即企业突破亲情局限而不断扩大融合社会金融资本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吸纳和整合集成管理资源的过程。

此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从家族企业的定义分析中引出并探讨了家族企业成长路径。

20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弊端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弊端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所谓家族企业管理,是指由家族创业,并且企业资产和股份(50%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对经营决策权拥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组织。家族企业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企业组织和当今世界上较为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据估计,目前以家族所有或控制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20世纪中期以后,无论是欧美国家的家族企业管理还是港台及周边地区的华人家族企业管理,都迎来了扩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家族企业管理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企业群体,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转轨期的中国家族企业管理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 1.按企业核心成员构成,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父子型。又分为父带子型(或称子承父业型)和父子合作型。前者指父辈完成或基本完成创业,子辈经过精心培养和严格训练后继承家族事业;后者指父亲与儿子分工明确共同创业和发展。二是兄弟型。主要指兄弟携手由共同决策到各持一块分权经营成就家族事业。三是夫妻型。即在夫妻共同浇灌和精心培育下,企业得以起步和发展。四是核心混合型。企业的家族成员中既有血缘关系又有亲缘关系,既有父兄辈又有子女辈,既有夫妻、亲戚又有同学、朋友,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家族成员为核心,其它成员参与经营管理。

2.按企业管理模式,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作坊式。这类企业的管理大都没有定式,而管理上的随意、混乱却出奇地相似,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主要依靠企业主的直觉和以往的经验。二是现代式。这类企业具有明确的章程和发展规划,机构健全、分工合理,企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都比较完善,经营基于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而做出投资决策。三是渐变式。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随着规模扩大逐步引入家族以外成员,建立了相应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企业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与嬗变阶段。 3.按企业产权变化,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州模式”,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位一体,企业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而来。二是家族产权+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引进的社会公众成员)共同管理。在这类企业中,制度化管理逐步与亲情管理有机融合。三是非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苏南模式”以及部分“准家族化”的国有企业,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归乡镇集体或国家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管理掌握实际的剩余控制权。四是“红帽子”型。表面上顶着乡镇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的帽子,实为家族企业管理。 第一、排外心理

家族企业的优缺点与正确管理方法

家族企业的优缺点及正确管理方法 家族企业概述 何为家族企业?从本意上讲,就是由一个家族的某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成员共同投资成立,且主要的经营、管理是由该家族成员来执行的企业。在中国约80%的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 在中国的国情下,要想找几个不是家族的人,志同道合谋一翻大事业很难。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排外心理,小算盘心理,担心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而不能呈现太多的非家族合资、股份制企业,或者说很多的非家族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也很难长期的生存下去。即使现在很多企业对外挂名股份,其实内在也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客观的必然。 我现在所工作的“临武县盛达超市”就是一个家族企业。本文将以我在这工作的亲身体验,来探讨、分析有关家族企业的优缺点及如何正确管理等问题。 (二)家族企业的优点 1、员工更加的忠诚、敬业、自信、凝聚力强。 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其主要的员工,都是本家族的成员。他们一般都有着“主人翁”的精神,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高,责任心强,跟着老板一心一意的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我所工作的“盛达超市”,现是我县一家较大的综合性超市,占地3000多平米,拥有员工140多人,年营业额几千万元。但超市最初只是一家不到30平米的小商店。创业时连老板在内只有6名员工,

且都是老板的亲戚。短短的5年时间,就发展成现在的规模。我想这跟他们这些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2、股东层与管理层合一,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决策及时、果断。 就拿我们超市来讲,老板就是直接的最高管理者,有什么重大决策,直接就做出决定,不用像很多股份制企业,需要召开股东大会来商议,再做出决定。现在的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这就避免了因决策不及时,造成市场机遇流失,同时也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 3、老板充分信任下属,可使得下属放开束缚,自由发挥,老板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其它更重要的工作。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一般的老板很难做到,除非 是自己的亲属。家族亲信有了老板的信任,便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主动的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率。老板自己也可以留出 更多的时间去处理重要的事、决策上的事。 4、降低经营成本。 家族亲信大都会主动替老板着想,而且可以灵活机动的随时调整 工作岗位,或者加班加点,不计报酬的主动完成工作。对于一些偷盗、浪费的现象会及时的汇报、制止。这样就导致经营成本的有效的降低。 就拿我们超市举例,老板的姐姐白天负责超市兑换零钱、收银员 营业款的收取等工作,晚上在超市守夜,平时又外出联系单位的团购 业务。一人做了三份工作,且比一般的人做的更加细致、认真。这就大大节约了超市成本,老板也信任,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流失。 5、机制灵活,更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更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家族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家族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 家族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目录 TOC \o “1-3” \h \u 6922 摘要: 2 15737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过程;问题;对策 2 28138 一、家族企业简介 2 29513 (一)家族企业定义概述 2 17729 (二)家族企业发展概述 3 30348 (三)家族企业分类概述 3 17606 二、家族企业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3 27834 (一)家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21026 (二)家族企业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要素 4 2699 (三)家族企业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4 26146 三、家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4 18650 (一)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的局限 4 29797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局限性 5 6686 (三)家族成员内部管理制度缺失 5 1431 (四)家长式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6 27697 (五)继承人更换相对较缓 6 16510 四、家族企业管理对策分析 6 25016 (一)走现代化专业化管理路线7 16474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7 18287 (三)重新调整法人治理结构7 19313 (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积极性8 11549 结论:8 21172 参考文献8 家族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西部发达国家以及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对我国来说,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工作压力很大,对于目前的形势发展,一个由家族企业牵头的民营经济,对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国家福利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家族企业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本文在对家庭企业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分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家庭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过程;问题;对策 家族企业将越来越多,其活动会日益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不仅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制管理,而且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承包企业等也大量存在家族制或泛家族制管理。长期忽视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界的一大缺陷。只是在近几年,学界才开始重视家族企业问题,并引发一些争论。 家族企业简介

浅谈温州家族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温州家族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家族企业在我市企业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家族企业的发展有他先天的优势,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家族企业的股东主要是由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亲属组成,在创业初期股东们较容易地同甘共苦,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而容易出问题。因为这种过于亲近的关系使得人情关系过浓,很多制度不能很好得以落实,而人为地践踏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希望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创建人的梦想,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家族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管理中如何摆脱其困境就至关重要,本人结合自己在家族企业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人情关系人才培养产品技术企业制度 家族企业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具有家企合一特征,在企业创业阶段,企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极低的监督成本和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美国艾迪思研究所伊查克·艾迪思(Ichak Adizes)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家族企业在已选择和未来发展的领域中,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现阶段——学步期向青春期转化及青春期阶段所面临的非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企业的“蜕变”过程,进入盛年期和稳定期,并不断走向成熟,获得新的生命和成长。但是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创业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和持续的成功。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家族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一.制约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 (一)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 家族企业通常是大股东说了算,这对企业的科学、民主决策非常不利。大股东的思路毕竟很有限;再者说实话,现在温州市绝大部分家族企业的大股东年龄约40岁左右,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知识匮乏、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不能够主动和快速地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创业初期,主要靠敢于冒险的精神和经验闯市场。但是,随着企

(新)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分析及对策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分析及对策 目前,企业民有民营已成为我县乡镇企业投资与发展的主体,这些企业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其管理形式又不断向家族化方向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选择自己最有利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家族式管理,是由婚姻、血缘、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投资组成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于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家族式组织形式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原始积累,但随着企业原始积累的逐步实现,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家族式管理企业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在股权状况不明晰,往往因为产权的划分而引发诸多冲突,最终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独立决策,很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因人设岗、任人唯亲现象,致使个人的权、责、利界定模糊;对家族里的人另眼相看,容易形成特权群体,使其他员工离心离德;组织架构体系往往因少数人就发生巨大变化,对业务发展的连续性以及人力资源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危害。 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前途出路,并不在于是否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这个问题上,而在于是否有完善的企业制度,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做到明晰产权、各司其职、事有监督、一视同仁,才能尽量规避弊端,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为此,民营企业今后应在

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1、制度创新上求突破。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三权分立的集体决策机制,以集体智慧弥补个人素质不足。 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合理确定股权结构。在避免股权过于分散,难以决策的基础上,使企业能够着眼于长远发展。 二是重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机构。家族制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法人治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上,通过建立以"三会''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层组织,形成一个功能健全、行为规范、协调一致又能相互制衡的权利机制和经营决策监督系统。 三是确立"三个中心",形成集团经营管理模式。即确立集团企业以资本经营为中心,中层以利润为中心,车间班组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围绕这一模式,展开三级目标管理。 2、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上求突破。企业组织形式要受行业特点、专业化分工、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发展水平、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家族制企业应放弃家

中小型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 中小型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转型中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以美国最为成熟,其他发达国家的研究尚处于幼稚阶
段,从 1996 年开始,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家族 企业的研究文献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西方的家族企业研究在理论体系方面 已相当完善,实证研究方法在 1999 年后更成为家族企业研究的主导方法;并且 西方家族企业的研究热潮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延伸,如欠发达地区的学者对 印度、西亚与东南亚地区、华人家族企业以及转轨经济国家(俄罗斯)的研究开 始出现在西方权威的家族企业研究文献上,当前尤以印度家族企业的研究最为集 中。
无论从经济转轨国家角度、还是从华人家族企业的影响力角度看,中国的家 族企业研究应该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国内家族企业的研究十分散乱,缺 乏系统化的理论支撑,甚至许多学者陷入家族企业变个发展方向的争论。
国内家族企业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上升期,目前主要研究论文基本出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 《改革》等重要的核心期刊。而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发 展、信任与家族企业成长、家族企业继承问题、转轨经济模式下的中国家族企业 成长等四大块以及其他研究。
虽然国内研究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和空白。 首先,在研究过程中简单的将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套用 在中国大陆的家族企业上,这样使得对中国大陆家族企业发展特征的了解陷入了 空白状态,尤其是中小型家族企业。其次,研究过程中忽略了中国经济转轨对中 国大陆家族企业形成的影响,这是国内研究家族企业的一个通病,有的套用海外 华人,有的只是套用西方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模型,这两种取向都是要不得的。再 者,就是混乱的创新。比如“家族理性”概念的提出。上述的研究缺陷主要受制 于中国家族企业刚刚起步的基本国情,导致国内学者一些研究的误差,也是可以
I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 家族式企业以家族文化为纽带,所谓家族文化,就是以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族人的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群体。家族文化在企业创业初期曾有过许多积极的意义,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必须突破家族文化带来的发展瓶颈,从而使家族文化成为企业有益的组成部分。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1.乏人才培训计划 私营企业老板认为对员工培训投入大量资金不划算,这些企业便实施现用现招、不行再招的功利措施。结果是人才或不进不出或大进大出;原有的上不去,新招的又大多不适应、力 不从心等。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的思维、素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人才的角度来说,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但家族企业部分老员工价值观念、思想的陈旧,从而导致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 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把选人、用人限制在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3.家长独裁造成企业决策失误

一些民营企业在打拼创业成功后,“家长”们盲目自信,刻意树立绝对权威,听不进意见建议,还仅是凭着自己前些年打拼的经验,在决策上个人独裁,主要靠个人感性认识和有限的经验来管理,而企业发展后,这些曾取得成功的经验可能不是财富而是包袱。这种独裁决策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决策权、行政权甚至监督权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没有权力制衡与监督,决策风险增大,一旦在重大决策上造成战略失误,企业就可能衰落。 他们能够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自已成立企业,并取得成功。但由于他们的素质不高,并且中国的经济环境亦在不断的变化,使他们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决策,往往延误商机。 4.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人员 民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本科以下的学历,高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本上,技术人员不具备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而是自学徒开始作起,从老的技术人员学习各种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成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班组长也是从工龄较长的员工里提拔,这些所谓班长由于学历太低,缺乏完整的管理知识,在小的方面可能胜任有余,但一遇到重要的难题就很可能束手无策。 5.制度形同虚设使得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的形同虚设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一大弊端。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6.企业文化缺失造成企业凝聚力不强 由于历史原因及条件所限,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企业主,

关于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分析

企业管理中,家族企业往往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任人唯亲,用人不公,容易形成“近亲繁殖”,从而导致一系列危害。许多家族企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引入职业经理人等措施,但由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健全,存在能力或道德方面的缺陷,盲目引进,同样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当前家族企业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行“贤亲并举”的模式,即选拔人才时,不管是家族成员还是非家族成员,只要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相应能力,是贤人都可以在企业内任职。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住人才,留得住人才。 一、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封闭性 家族式管理的企业,组织核心是企业主,中间层是与企业主有血缘或其他关系的管理层,外层是更底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家族企业外部职业管理资源的介入程度很低,企业内部管理岗位开放程度很低,特别是关键要害岗位仍然被牢牢控制在家族成员的手中。在家族成员掌握了各要害部门后,非家族成员就很难有发挥的空间。如若家族成员本身素质不高,领导协调能力差,则会加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严重内耗。 (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片面性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对企业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以及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在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中,很难实现机会均等、标准统一,比如培训机会的稀缺性,绩效考核的人为因素。对于家族成员特别是子女,给予最好的教育及商业经验熏陶,但是对于家族外的成员则很少有实质性的培训投入。普通的员工一般被固定在一个岗位很长时间,导致“局部工人”的形成,难以留住人才。 (三)人力资源激励缺乏公平性 由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传统观念影响,家族企业普遍存在激励不够的问题,使得很多外部管理精英很难真正留下来。家族企业任人唯亲,内外有别,造成同岗不同酬的局面,不仅容易使员工心理产生不公平的消极情绪,挫伤员工积极性,从而导致怠工、敷衍、不负责的行为,而且极大地限制高级人才的进入,阻碍企业的用人规范,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不良的经济后果。 二、针对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根据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措施,最终实现同一个目标,即针对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采取不同措施,让家族成员接纳非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融入企业,对企业有归属感。 (一)针对家族成员的两大管理措施 1.采取股权机制激励家族成员。 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但其家族成员未必与时俱进,这个时候,血缘或者亲缘关系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家族成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做到“亲兄弟、明算账”,通过制定规范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以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去管理、激励、约束家族成员。比如家族企业可以针对家族成员建立股权与绩效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并且落到实处,确保产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不会随时间而流失。 2.建立退出机制来安置家族成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家族成员如果没有跟上步伐,就无法担当重任。对此,企业如果不妥善处理,则非但落伍的家族成员无法发挥作用,引进的外部优秀人才也无用武之地。因此,企业要以公平的视角及一切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首要考虑因素处理对待人力资源社会化遇到的问题。针对不适应家族企业发展的家族成员,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是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针对非家族成员的两大管理措施

家族企业的弊端和解决方法

关于企业弊端解决方法的摘抄 弊端: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 弊端: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重要。 引进外部经理,建立领导团队 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了。联想公司的经验叫做“建班子,走战略,带队伍”,其中“建班子”居于首位。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要搭建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就必须注意吸收外部管理人员。 给予外聘经理人员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外聘经理一般来说素质较高,但他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去处理好与家族内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创业元老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家族企业的老板来说,不仅要慎重选择外部经理人,更需要在外部经理人上任初期给予支持和引导。尤其是新经理上任之初,通常会推出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企业原有文化或工作习惯有所抵触,甚至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和权力的分配。处理不当,就会有各种流言蜚语,各色人物就会把小报告打到老板那里。这时候就要求老板有明智的判断力,辨别谁是谁非。 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 企业主吸纳外部经理,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风格,但是,同大多数组

(家族企业)中小型家族制造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最全版

(家族企业)中小型家族制造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 题和对策

中小型家族制造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XXX公司是壹家中小型的家族企业,创业十几年来,业务稳步发展,直到到今天已经是国内拥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高端润滑油专业制造商,以生产自助品牌的润滑油系列产品享誉市场。其管理人员上到董事长下到壹般的业务员,都有家族成员的影子。尤其是X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家族的成员——老子、儿子、女婿、女儿、儿媳、甚至亲家等全家覆盖。 目前,案例X公司已有简单的、仅在销售部门实行的绩效考核措施,但这些考核也弊端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指标设置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岗位要求的特殊性,从而造成指标考核的相对不公平而难以推行,另外X公司内部的多头管理、目标不明确等也是绩效考核造成难以推行的原因。面对蓬勃发展的业务和X公司的战略目标,X公司的急需建立壹套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向来就是壹项长期的管理投资,案例X公司开始建立科学的现代考核制度,当然毫无疑问地要经历壹番探索的过程,暂时的不公平和欠科学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项目组通过仔细的管理诊断和翔实的岗位分析,针对中小型家族企业的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做了壹套科学、高效、实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在设计这套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项目组发现了在中小型家族企业绩效考核实施中的普遍性问题: 1.绩效目标不明确 2.考核关系不清晰 3.考核组织不得当 4.考核内容不合理 5.考核标准不准确 6.考核周期不科学 解决方案

1.进行绩效培训 成功进行绩效考核的前提之壹是X公司上下员工必须对绩效考核有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案例X公司中只有少数员工了解绩效考核,而大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壹知半解。上面所分析的所有的绩效考核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对绩效考核认识偏差而实施不当所致。案例中每个岗位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够清晰,工作业绩不能从平时的记录中得出来。加上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向来是以人际关系为主,而不是以业绩为主,不够清晰的业绩标准当然会被人际纽带所歪曲。 所以项目组对各层级的员工进行壹次全面系统的绩效考核的培训,让案例X公司的所有员工对绩效考核有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 2.制定考核目标 由X公司领导牵头,组成由人事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和的领导小组,对X公司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制定总体考核目标,针对不同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考核目标。考核目标的制定,应从促进员工个人绩效发展和X公司目标实现俩方面着手。 3.明确考核关系 首先,确定考核人员。民主评议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建议取消,即使保留,也只能是壹种份量很小的参考。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由X公司领导和人事部组成考核小组来考核;而对壹般员工的考核,则由其直接上级主管领导来考核。人事部主要负责考核的组织和执行,以及对考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和被考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考核人为X公司领导代表和本部门负责人。 其次,建立规范的上下级管理体系。家族企业中,多头管理和血缘人际管理非常普遍,但为了提升X公司规范化管理的水平,必须制定统壹、严格的标准和制度来规范绩效考核工作的进行,尽量避免甚至消除因血缘管理而产生的不公平。

浅谈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知识分享

浅谈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赖青林 所谓家族企业,就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美国学者克林?盖克尔西认为,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不是看企业是否以家庭来命名,或者是否有好几位亲属在企业的最高领导机构里,而是看是否有家庭拥有所有权,一般是谁拥有股票以及拥有多少。这一定义强调企业所有权的归属。而有学者认为,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家族企业以经营权为核心,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据克林·盖尔西克等研究,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可以说,家族企业覆盖了我们所熟知的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绝大部分和相当部分的公司制企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形态,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改革开放后重新涌现。据调查,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有近80%是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更是我国私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 家族企业制度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拥有全部所有权的,也有家族

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从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家族企业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发展变化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原始家族企业。管理方式大都表现为个人创业、“夫妻店”、兄弟合伙等形式。 2.纯家族企业。管理者构成表现为家族成员,即家属和亲属,以企业创始人为核心,创业者掌管大权,次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当。 3.泛家族企业。管理者构成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 4.现代家族企业。经营权外化;实行股份制和股权激励制度。但整个家族仍保持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绝对或相对控制。 二、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利弊 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企业中影响企业管理制度最基本的因素,视每个企业而不同,因此而产生不同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同特征。管理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阶段中国家族制私营企业产生于1978年,伴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而快速发展,经历了非法、默认、合法化三大阶段,扮演了无地位、补充地位、重要组成部分等三个角色。这种制度环境一方面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家族企业的结构合理和健康成长。 1.家族制管理模式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部分私营企业已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陆续进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在私营企业中广为流行的家族制与规模经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许多人在提

家族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家族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报考专业:_工商管理_____准考证号: 姓名:__ ________指导教师:某某 2013年5 月26日

摘要:改革开放,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苦心经营、披荆斩棘,其中有的茁壮成长了,而也有的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究其根本,不仅有市场、产品、资金、政策等因素,同时也有很多企业是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特别是经营者的经营观念、管理意思、个人述职存在偏差或用人不当所致。本文主要针对众企业中家族企业进行分析,家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可是说它很古老,因为他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企业形态,私有制条件下,历史上最早的企业均是家族企业。说它很短暂,发展至今,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很短。因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一个家族控制该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拥有公司的所有权并且参与管理,这样的企业就是家族企业,顾名思义企业所有权属于有亲缘、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属,权责统一、自主管理、运作灵活效率较高,企业内部固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企业管理层之间的默契,这些优势在企业创业之初无疑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产生推动作用。然而在出色也不会有完美的地方,有优点自然也会存在缺点,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将其不断完善在完善,尽量减少弊端。家族企业受到家长制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列举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多于500字) 关键词:家族企业、面临问题、解决方式

目录 摘要…………………………………………………………………………目录………………………………………………………………………... 一、我国现阶段家族式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 (一)家族企业的含义 (2) (二)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 (4) (三)家族式企业的发展趋势 (5) 二、国家族式企业存在的问题 (5) (一)家族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5) (二)家族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7) 三、解决家族式企业问题的对策 (8) (一)解决家族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8) (二)解决家族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8) 四、家族式企业在传承上的问题 (9) (一)问题的形成原因 (9) (二)子承父业模式的不足之处 (10) 五、解决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相关建议 (11) (一)企业外部制度创新 (11) (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对家族企业管理的研究

提纲: 本文从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管理模式经历了从最初的业主制、合伙发展制到现在阶段的公司制的不断变化。产权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与家族企业家、企业自身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家族企业的公司产权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还是要从长计议的。 一、家族企业的概述 (一)家族企业的涵义 否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作为判断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的判断依据 (二)家族企业的特征 1.家族企业组织成员的结构 2.家族企业控制所有权 3.家族企业的集权化管理模式 (三)中小型家族企业的界定 二、产权管理的相关概念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三、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型家族企业兴起的原因 1.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适度合一 2.家族企业具备做出最优决策的产权制度 3.利他主义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型家族企业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 1.所有权主体高度集中 2.产权不清 3.管理制度不健全 4.信任和公平问题 四、中小型家族企业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族企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1.是法律上的平等地位问题 2.是政府对企业管理不规范问题 (二)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融资困难 (三)家族企业在管理上家族制色彩 1.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高度集中 2.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集中于家族手中 (四)产权关系边界不清 五、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明确产权制度 1.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 2.划清所有权和企业财产权之间的界限 (二)逐步实现实现产权多元化 (三)建立监测机制 (四)开展资本运营,促进产权流动 我国家族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不断扩充企业实力。 1.从企业外部吸收新股东 2.鼓励企业内部职工持股 3.引入社会公众投资者 六、总结 家族企业的公司产权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还是要从长计议的。 对家族企业管理的研究 ——谈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的产权管理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几种模式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几种模式 家族式企业常见于一些小微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发展上有一定局限性,想要突破局限性取得发展就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先介绍了家族式企业的特点,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家族式企业在企业的刚开始阶段是一种首选,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不再明显的向前发展,原因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受到家族的制约,没有太多的技术空间运筹帷幄,不能够及时转变思路和管理模式就不会有太多的能动效应来支撑家族式的管理,所以说家族式企业要想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就必须要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只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才可以更好的高瞻远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所以首先就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变。 一、前言:文章首先介绍了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的优缺点,又接着讲述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的模式,最后阐明只有通过技术革新沾边企业的管理模式才可以使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家族式企业管理的优缺点:家族式企业管理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在生命周期上却有着“富不过三

代”的延续规律,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更短。目前很多家族企业都是从“夫妻店”开始起家的,随着规模的扩大,人员也不断扩充,很多企业都跳不出用“自己人”的观念和意识。这就形成了很多家族式企业,对于任何企业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也不例外:无论是内地近年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澳、台及在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从家族式企业起家,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同乡帮助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尽管许多家族企业管理平庸、技术低下,但仍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就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特有的优点,集中表现在:一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企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管理者用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

小型家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本科学年论文 题目:小型家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学院(系):经济管理系 年级专业: 10级工商管理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讲师 日期: 2013年12月

-- 小型家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的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大量的涌现出来。而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民营企业都多都是家族式企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家族式企业在各方面都逐渐成熟,一些大中型家族式企业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转变,有了成熟的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小型家族式企业却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这主要是由管理上的问题所导致的。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又是其基础,所以本文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来重点研究小型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小型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

Abstract Eighty years since the last centu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akes my private enterprises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a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amily enterprises. After 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family enterprises in all aspects of mature gradually, some large and medium-sized family enterprises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to a modern enterprise, has a mature management system. But some small family business is facing a bottleneck period,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so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focus on small family enterprise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Small family owned enterpris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Financial management

从家族式管理的利弊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从家族式管理的利弊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摘要]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突出地位,而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本文通过家族式管理的利弊研究,以及建立在家族式管理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探索中小型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在管理方式上所需要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关键词]家族式管理中小型企业制度创新制度改革利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中小型企业的主体。过去10多年,非公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从不到1%增长到43%,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私营企业的产值增加了117倍,企业总数增加了19.5倍,注册资金增长154倍,从业人数增长5400万人。由此可见,现在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促使国民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而如此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家族式管理。在一般人眼中,家族式管理通常被视为“贬义词”,很容易将它与“用人唯亲”、“家长制”等词汇联系起来。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采用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企业存在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形态。比如家族企业占GDP的比例,韩国为48.2%,中国台湾为61.6%,马来西亚为67%,菲律宾和印尼最大的十个家族企业占了本国市值的一半。泰国和中国香港,五个最大的家族企业占了26%的市值总值;在美国,家族企业制造了78%的就业机会,制造了全美GDP的50%;在世界500强中,有40%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尽管家族企业数量如此众多,在经济份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如此之大,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短命”现象。据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相比之下,我国家族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和企业寿命等角度来衡量,均远远落后于国外。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中小型企业,同时每年又有近10万家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有60%的中小型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中小型企业在l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因此,辩证看待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客观分析其利弊,找出中小型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对策,对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延长企业的寿命是非常必要的。一、家族式管理的优势(一)决策迅捷可靠,执行能力强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企业的管理过程就是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过程。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人权和财权一般都牢牢地掌握在企业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手中,便于创业者控制企业,使他能“个人说了算”,所以决策一般都是集权式决策。集权式决策迅速、快捷,适合于快速变化的市场,这对于创业初期资金和管理能力都较缺乏的家族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统一的,作为所有者,必须谨慎决策,一旦失误,他和家族其他成员所拥有的资本将付诸东流。这种特殊的产权制度是减少企业决策失误的重要保证。凭借着所有者、经营者二位一体的高度责任心,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迅速立足和快速增长。在做出正确性的决策之后,更重要的是迅速有效地执行决策。家族内部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深厚情感,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有着不可言传的默契关系。因此,能够在决策执行中较有效地去实践决策者的思想。在中小型企业的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的决策迅捷,并有很强的执行能力,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这也是中小型企业能够

浅析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思考

92 《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上旬刊)总第532期 家族企业在目前全球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美国的杜邦,日本的松下,泰国的正大,中国的老干妈等等这些享誉全球的家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如:“美国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人才市场78%的就业机会,雇用了劳动力市场上60%的就业者,创造的财富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其他一些国家比例更高”。我国家族企业由于历史的局限,发展较为迟缓。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逐步推广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可以自由流动和组合,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上的家族企业才蓬勃发展起来,并在经济和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深圳市为例:“2000年、2001年、2002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据来源是抽样调查,范围包括户籍人口和在深圳居住超过一年的外来人口)数量分别是432.94万、468.76万和504.25万,扣除当年户籍人口数量,外来人口分别是308.02万、336.72万和364.80万”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家族企业,将会有多少人失业,将会产生多少新的社会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家族企业的问题。 家族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长期以来,人们对家族企业存在偏见,认为其经营是一种“剥削”人的行为。尤其是在“三中”全会以前的一段时期,家族企业作为私有制所固有的企业组织形式,不断地受到批判、打击。那段时期,家族企业完全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家族企业才慢慢发展起来,到今天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占有很大份额。然而家族企业虽然发展快,却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产权问题。从其发展来看,国内家族企业经历了模糊产权到清晰产权的过程。产权模糊在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初期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家族成员内部产权界定不清,家族企业创立之初,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和人力,吸收家族成员进入企业是大多数家族企业共同的做法。但很少有企业在创立之初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进行界定,从而埋下了日后家族成员间产权纠纷的隐患。其次,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不清,这是由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背景造成的,其为获得各种政策支持,同时为了避免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可能遇到的歧视性待遇,他们纷纷披上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外衣,但随着对非公有经济政策的放开,企业迅速膨胀,最终导致了大量的产权纠纷。创业者之间因为经济利益的矛盾,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企业的战略决策意见不合,产生了明晰产权的强烈欲望,从而明晰产权的纷争往往导致“分家”的结果,使企业付出巨大的成本,甚至倒闭。二是二次创业。家族 企业创业之初,往往是由创业者凭着胆子大,善打政策“擦边球”和利用政策的漏洞,依靠一两种适销对路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获得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来的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功能上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时,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的压力,以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很多家族企业在不完全放弃原有产业的情况下,开始向其它产业或产品进军,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由于管理上的经验不足和对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不彻底,导致有的企业的衰节和死亡。三是家族企业家的管理素质问题。家族企业问题经营管理的好坏,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家族企业家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是农民或者个体户出身,取得“成功”的家族企业家们对市场发展和自身实力往往过分乐观,由于主要领导大权独揽,往往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断,决策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模糊性,缺乏用科学方法判断的能力。而全凭经营管理者的自我感觉,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由于组织机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投资数额巨大,无法估计转换成本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同时,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有些家族企业经营者往往带有投机心理,总是极力寻找市场中可以获取暴利的机会,而不是扎扎实实地创实绩,表现得急功近利,经营行为浮躁。从而导致企业垮台。四是家族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经营权交由专门的管理专家进行管理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外已有许多家族企业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获得可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的例证。但是,国内家族企业对这一块却是很难转变观念。无法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即使引进也不敢放权,更不敢给以很好的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破产。五是产业传承问题,由于父辈企业家在企业的继承人选择上重亲缘而忽视能力的因素,从而导致企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家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家族企业产权模糊问题,主要的方法是建立股份制,股份化最大的优点就是产权明晰,谁在企业中拥有多少所有权由股份确定,股份的多少也决定了合伙人在企业中的权力、利益,以及承担的风险。因而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好,必须超越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走向股份制。或者分而治之,把企业划分为几大领域,每个人负责一块,单独核算。例如希望集团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例子。“日本研究企业的‘分家理论’的人士认为: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顶峰必然要走下坡路,要保持其持久增长,必须要裂变成几个分支,寻找新的增长点。家族企业要在不断裂变中保持旺盛的活力,关键是如何平稳‘分家’,明晰产权,搞不好四分五裂,搞好了群雄并起”。其次解决好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弄得好,可以分 浅析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思考 任登鸿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 [摘 要] 我国家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视,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经营管理经验。像忠福集团等很多家族企业的消没,说明很有探讨价值。本文就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家族企业的管理上有哪些问题制约其可持续发展,从产权、股份的划分、企业传承等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产权 股份制 多元化 职业经理人 传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