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颈部血管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颈部血管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颈部血管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颈部血管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颈部血管的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头颈部动脉超声中心

邢英琦

病例1:F,52Y。头晕、恶心、呕吐

85mm深度,报告哪里狭窄?

根据美国、国内的操作指南80~90mm 深度均可能为基底动脉起始处

右侧椎动脉近基底动脉处严重狭窄问题:再碰到80~90mm深度的狭窄,我们

应该定位在哪里?

病例2:F,61Y。发作性四肢无力伴言语

不清半个月

98~102mm深度,报告哪里狭窄?

我们的报告:基底动脉严重狭窄

头MRI+MRA

MRA上,基底动脉正常!谁错了?

3-D DSA

颈内动脉

有个狭窄

2-D DSA

“基底动脉”的压颈实验:压LCCA时血流下降结论:从后枕窗86mm~112mm深度探测到

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

困惑。。。怎么办?

TCD/TCCS

TCD: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利用多普勒原理检测颅内外动脉血流频谱

TCCS:经颅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

TCD不如TCCS?后者可以替代前者吗?

TCD和TCCS的对比-机器和探头

TCD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1 机器价格便宜

2 方便床头检查

3 需要声窗小

4 长程监测探头和头架

(微栓子监测、体位TCD、血管储备、发泡实验、功能TCD)

5 识别实时脱落的栓子

不足:无B-Mode、彩色多普勒

定位欠准确

依赖操作者技术

TCCS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不仅有频谱,而且可以显示实时的二维、彩色图像(确诊狭窄的部位、动静脉畸形、解剖结构的改变)不足:机器价格贵、不方便床旁检查

需要声窗大

没有长程监测的探头和头架

没有栓子监测功能

颞窗

枕窗

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定位

动静脉畸形

颞动脉炎

转颈性改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病例-1

M,47Y。因发作性视物旋转、恶心、呕吐1.5个月于2010年7月29日门诊就诊。

症状约3天发作1次,每次持续3分钟左右。伴有头沉、睡眠增多,乏力等表现。

既往高血压5年,最高210/170mmHg,血压控制不佳

颈动脉超声

图A示右侧椎动脉为II期盗血频谱改变,收缩期反向,舒张期正向;

图B示左侧椎动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度为29.0 /7.86cm/s,RI0.73,但收缩期峰尖,而未表现为盗血代偿频谱改变(达峰时间延长,峰型圆钝),故考虑为相对高阻力

TCD:82mm深度狭窄的血流,定位?

短箭头所示为严重狭窄频谱,血流速度异常增快,可见涡流湍流。

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 学号: 学科: 报告日期: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摘要 频率高于可听声频范围(20K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ultrasonic),简称超声。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主要由超声波在医疗检测上的应用和超声波在治疗上的应用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B超,彩超,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波手术刀,超声波碎石技术。文章论述了这些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相比于传统技术的优缺点,存在的局限和发展前景,以及超声波技术要突破的一些技术瓶颈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篇幅及理论基础有限,本文避免了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和证明,只是定性地,原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在医疗上应用的这些技术。 关键词:超声检测;手术刀;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碎石;超声理疗 - -I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 - II 目录 摘 要 ....................................................................................................................... I 1.1 技术应用的领域 (3) 1.2 技术应用特点及原理 (3) 1.3 国内外情况分析 (6) 1.3.1 国外情况 (7) 1.3.2 国内情况 (7) 1.4 系统组成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心血管超声的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心血管超声的新进展 作者:唐红, 黄承孝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刊名: 四川医学 英文刊名:SICHUAN MED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4,25(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8条) 1.邬松林赘生物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特征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01) 2.陈庆伟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内间隔缺损的价值[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08) 3.谢明星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病变[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01) 4.Binder TM;Rosenhek R;Porenta G Improved assessment of mitral valve stenosis by volumetric real-time three-dime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000(04) 5.Bauer F;Shiota T;Qin JX Measurement of left atrial and ventricular volumes in real-time 3D echocardiography.Validation by nuclear magentic resonance 2001(01) 6.陈立军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估测冬眠心肌的前瞻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01) 7.李越超声心动图新技术 2001 8.张军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价值[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06) 9.商丽华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期刊论文]-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03) 10.黄云洲血管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偏心性重构[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07) 11.赵静超声显影心肌声学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12) 12.尹立雪;蔡力;李春梅超声引导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的初步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医学 2003(02) 13.尹立雪多普勒组织显像定位心室除极起始点的准确性[期刊论文]-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8(03) 14.Derumeaux M;Michel O;Joseph L Doppler tissue imaging quantitates regional wall motion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nction 1998 15.Garcia M J;Rodriguez L;Ares M Myocardial wall velocity assessment by pulsed Doppler tissue imaging: Characteristic findings in normal subject[外文期刊] 1996 16.刑艳秋;张运;季晓平彩色室壁动态技术检测心内膜位移幅度准确性的研究 1997(04) 17.吴巧英彩色室壁运动多巴酚丁胺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10) 18.Balestrini L;Fleishman C;Lnzoni L Real-time 3-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evaluation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2000(03) 引证文献(1条) 1.刘国强.张萍萍.刘珊珊.杜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3842777.html,/Periodical_scyx200402065.aspx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原理]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多晶片换能器环形阵列或单晶片换能器高速旋转(1800转/分)完成360°动态血管截面扫描,通过成像处理系统,回波信号强弱以灰阶形式显示,二维横截面成像,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适应症] 血管内超声主要应用于冠状动脉系统的诊断、指导、评估。 1.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临界病变、模糊病变; 2.指导一些复杂、特殊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开口及分叉病变、 CTO病变、 桥血管病变等; 3.需明确病变形态和斑块性质; 4.评价病变长度,明确支架的选择和放置; 5.评价支架植入术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 6.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随访性研究。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用物准备] 1.IVUS主机、IVUS连接盒(PIM盒)、自动自动回撤装置; 2.IVUS导管; [操作流程] 1.如需VH-IVUS和FFR功能,开机前先连接主机后下方的ECG和BP电缆线,导入 心电信号和有创压; 2.启动主机,新建病例,视屏右上角红心闪烁证明心电信号连接成功,无心电 信号将丢失VH-IVUS功能,但不会影响灰阶IVUS的录制; 3.进入HOME界面(实时录制状态);

4.将PIM盒(IVUS导管连接盒)放入无菌袋,IVUS导管连接PIM盒,待视屏左下 方提示catheter Insert再将导管送入体内; 5.在血管造影检查的基础上,选定所需检查的血管和病变部位; 6.同普通介入治疗,按1000IU/Kg追加普通肝素,防止导管血栓; 7.采用6 F及以上的指引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口,将0.014英寸的指引导丝送至 靶血管的远端; 8.将血管内超声导管(电子相阵控)沿指引导丝送至指引导管口(冠脉开口) 暂停,按下RING DOWN键待环晕伪影消失再继续推送; 9.将超声导管送至需要进行检查的病变部位的远端,按下RECORD键,自靶血管 的远端至冠脉开口以一定的速度连续回撤,完成完整超声影像录制,然后对感兴趣的部位再重点检查的; 10.录制过程VH Off,只要接通心电信号就具有VH-IVUS信息;彩色血流功能需 要事先选择,按Chroma键,视屏下方显示Chroma Flow on; 11.最后对采集的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整理、存档。 [注意事项] 1.牢记在导丝和IVUS导管进入体内之前应预先给予肝素---避免血栓形成; 2.牢记在成像前应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即使血压在临界低限)---避免冠脉 痉挛; 3.牢记在对左主干或右冠脉开口病变进行成像时,应将指引导管撤至主动脉内 ---避免将指引导管误认为成开口病变; 4.现有超声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标准,为了图像质量、安全和避免交叉感染不 要重复使用; 5.超声导管不能打折,操作轻柔,勿送入远端细小血管以免造成损伤; 6.推送导管不能越过指引导丝,靶血管显著狭窄先行球囊预扩,不能强行通过; 7.超声导管必需推送至病变的远端,回撤至主干开口,获取完整靶血管信息, 防止遗漏病变; 8.血管狭窄、迂曲并钙化显著时,先手动回撤感觉阻力,阻力大不宜采用自动 回撤装置。 [并发症]

(修)心血管超声的研究方向

心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对心脏及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无法被其他检查替代的方式。我科熟练掌握并广泛应用于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人工瓣膜随访、心脏肿瘤、大血管疾患、心梗心肌评价、肺动脉高压、肺栓塞、颈部及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四肢深浅静脉血栓、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腹部血管疾病及心脏、血管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还在努力开展新技术与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心脏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二维超声心肌组织斑点跟踪显像技术和心肌超声造影技术。 1、二维超声心肌组织斑点跟踪显像技术采用跟踪二维超声灰阶图像特征斑点(像素集)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特征斑点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置移动情况,计算出该特征点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进而计算出特征斑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以获得心肌运动的速度向量、应力、应变率、旋转角度和速度以及旋转率等多种心肌力学参数。该技术可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丰富和重要的关于心肌力学和电机械激动过程的信息,将有助于心脏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2、心肌超声造影是指从外周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微泡通过肺循环到达左室腔,并进一步进入冠状动脉微循环,使得心肌对比性增强,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超声图像的显像技术。由于造影剂微泡大小及变形性与红细胞相当,且始终保持在血管内,故可视作红细胞示踪剂,因而被用于评估心肌、心脏肿块的血流灌注状况,并进一步达到诊断及估计预后的作用。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局部心肌灌注缺损的评价,估计急性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诊断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判断心肌存活能力等方面。 血管方面的研究方向是,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准确判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对正确的诊断、监测及防止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超声造影可观察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以此来评价斑块的稳定性,补充了常规超声的不足。超声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且造影剂微气泡具有类似红细胞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作为血管内示踪剂。对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脑血管病风险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目前这几项技术在市内及省内都属于先进领先技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3842777.html,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作者:李贤良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3期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引起血液倒流性疾病[1]。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分为原发性和 继发性。要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进一步了解,需对静脉瓣膜进行深入解析。以往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诊断主要依靠的是一般物理检查和X线造影术,但此方法具有创伤性,会产生过敏和 血栓的危险,不适合反复多次进行检查[2]。日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 超声(CDUS)的应用普及,为下肢静脉曲张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检查手段。也为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对其治疗与诊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而在临床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为了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分析、诊断价值中的应用,对我站2010年~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其效果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增加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应用 下肢静脉曲张这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病因较复杂。以往的诊断需要依靠一般的物理检查和X线造影术,但这种方法不仅缺乏准确性,而且易引发并发症。根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原理和下肢静脉曲张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我站对2010年至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通过具有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安全、无创、无禁忌症、可反复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直观、可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学结构、血流状态的优点[4]。 1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股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液反流,增加了下肢的静脉压力而引起的。此外,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也是一重要原因,此类患者会常伴有合并性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因而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会产生静脉迂曲[5]。 其次,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还与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有关。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用力时都需要腹肌的参与,结果导致腹压增高,使下腔静脉暂时性受压,影响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若长期的受压,使位于皮下的浅静脉缺少肌肉支持保护,长期的静脉压增高,就会出现扭曲、扩张。 下肢静脉血栓及病变也会导致静脉曲张。血栓会阻塞下肢深静脉,使下肢静脉血只能靠浅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下肢浅静脉只能承担约30%的回流血,若深静脉阻塞,就需要其承担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一、下肢、上肢静脉解剖与检查(一)下肢静脉解剖1)浅静脉系统: 足背静脉弓:外侧续小隐静脉、内侧续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全身最长的静脉(76cm),行于小腿和大腿的内侧,止于股静脉。小隐静脉:外踝-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间,止于腘静脉。 2)交通静脉:多条下肢深浅静脉之间、正常是由浅到深静脉,当深静脉发生血栓时,血流方向相反。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之间3)静脉瓣膜:功能:防止血液倒流。位置:多在静脉汇合之前。瓣膜数目:股总静脉—1,股浅静脉—1-5,股浅静脉—0-3。大隐静脉--9-10。腘静脉—2-4。瓣膜形态:双瓣型,游离端向上。(二)上肢静脉的解剖头静脉:手背桡侧静脉网,前臂和肘窝的前面,肱二头肌外侧,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腋静脉。贵要静脉:手背尺侧静脉网,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上臂中点稍下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肘窝处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的吻合支。伴行与同名静脉的两侧,多为两条,相对较细。上肢的血液大多由浅静脉回流。

(三)检查方法 体位:站立位、坐位、头高足低、卧位。 探头:高频线阵,5.0-10.0MHz。体胖、腿粗、髂静脉可用3.0-5.0MHz。 与同名动脉伴行,可先显示动脉。 探头压力要轻,尤其表浅静脉。 但横切检查时探头加压,判断血管是否有可压性,非常重要。 1)正常四肢静脉超声声像图 二维超声:管壁薄、连续性好、内膜光滑,呈中等回声。管腔内透声性良好。

伴行同名动脉的左右、前后、交叉等。 深静脉较同名动脉管径稍宽。 管径随呼吸运动的时相、体位改变、探头加压和挤压肌肉等变化。 近心脏的静脉随心脏搏动变化。 2)静脉瓣膜 只能显示部分较大的瓣膜。 静脉瓣膜纤细、柔软、双瓣型对称、开闭活动灵活。 静脉瓣膜基底部附着于静脉壁的部位较膨大,为静脉窦。 血液向心回流时瓣膜开放,贴在内壁。站立或憋气时瓣膜关闭,瓣膜尖向心方向,尖部在管腔中央闭合,防止血液倒流。 3)静脉的二维超声 正常为无回声。 血流缓慢或淤滞时可呈云雾状。(RBC叠加后形成串或团) 4)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与伴行动脉色彩不同。或红色或蓝色,充填整个管腔。 深吸气或Valsalva 试验时下肢大静脉无血流信号显示,说明该段静脉与IVC之间血流通畅,Valsalva 试验或挤压远端肢体时无反流,说明静脉瓣膜关闭功能良好。 持续的回心血流,血流速度可随呼吸、挤压远端肢体等呈规律性变化。 自发性:大、中静脉有自发与心动周期无关的血流信号,小静脉可无自发血流。 期相性:血流速度随呼吸运动变化。说明该段与心脏之间血流畅通。腹式吸气时,上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低;呼气时则相反。胸式吸气时,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加,呼气时则相反。

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医学成像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设备在成像方法和技术等层面上不断得到改进,临床诊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超声成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 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40-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影像学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重要手段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使得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更高。而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中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初就已探索利用超声检查人体,50年代已研究、使用超声使器官构成超声层面图像,70年代初又发展了实时超声技术,可观察心脏及胎儿活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成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直接显示脏器的三维解剖结构;其次还可对三维成像的结果进行重新断层分层,能从传统成像方式无法实现的角度进行观察;再有还可对生理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对病变位置精确定位。因此,近几年来三维超声成像已经成为医学成像领域备受关注的方面。 1 三维超声的成像技术 可靠的数据提取是得到精确三维超声图像的前提。采用二维面阵超声探头,使超声束在三维扫查空间中进行摆动,即可直接得到三维体数据。但二维面阵换能器的制作工艺限制了阵元数,使得三维图像的分辨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已有使用二维阵列的超声成像系统面世。目前三维超声数据的提取仍广泛采用一维阵列探头。用一维阵列探头提取三维超声数据,需要外加定位装置,如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一体化探头。该探头是将一个一维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只要将该探头放在被探查部位,系统就能自动采集三维数据。还有一种新型探头专门用于解决定位问题。该探头有三个阵列,中间的主阵列用于超声成像,与主阵列垂直的两个侧阵列用于提取定位图像。由于探头移动的连续性,所以定位图像两两重叠部分很大,可以通过两侧的定位图像确定两次采样间的位移、旋转,从而确定图像的空间位置。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提供了通过相邻图像的相关和图像的斑点噪声统计规律来确定探头侧向位移的方法。 2 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 2.1 三维超声在空腔脏器中的应用 2.1.1 胃、肠道疾病嘱受检者适量饮水或灌肠后可建立良好的透声窗。清楚显示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与溃疡的大小、深度、边缘形态,观察恶性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及与邻近组织、血管的立体位置关系,进行术前tnm分期,对协助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3d-cde对溃疡出血和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也可提供较大的帮助。 2.1.2 膀胱疾病膀胱充盈后可形成极佳的透声窗,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一样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同时三维超声还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表面形态及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情况,从而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肿瘤术前方案的抉择。对慢性膀胱炎症、憩室、结石、凝血块等膀胱疾病的诊断,也显示出优越性。 2.2 在实质性脏器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肝囊肿与肝脓肿二维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而肝癌与肝内其它性质占位性病变相互间的鉴别有时较为困难。三维超声可从不同方位观察肝表面和边缘轮廓,肿三维超声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在产科临床上,三维超声成像可用于鉴别早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以及检查各个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可用于多种心脏疾病以及血管内疾病的检查。随着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一般要求帧频必须大

血管内超声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7), 1306-131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3842777.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3842777.html,/10.12677/acm.2020.107198 Research Progress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Ying Liu, Lijun Ji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Received: Jun. 14th, 2020; accepted: Jul. 7th, 2020; published: Jul. 14th, 2020 Abstract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 IVUS) as a tool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maging, with its excellent image quality and spatial resolution, has become the atherosclerotic proc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important auxiliary means. It is mainly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travascular plaque and optimization of stent implantation. In addition, IVUS is widely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 This review mainly introduces the achievements of IVUS in the recognition of plaques, the optimization of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eripheral vascular system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 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 Plaqu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ortic Dissection 血管内超声的研究进展 刘颖,金立军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4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7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14日 摘要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 IVUS)作为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成像手段,凭借其优异的成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用于定量、定性的分析冠脉内斑块及优化支架的植入。另外,IVUS还广泛的运用于外周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本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着,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 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

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 2008-11-5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 二维超声成像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心脏结构,观察血流状态,评估心脏功能及治疗效果,它既可以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有效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工具,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要求担任心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在超声心动图室工作至少半年,才能申报副主任医师,说明了超声心动图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临床医学缺乏超声心动图专项规范培训,导致目前我国心血管临床医师对超声心动图技术缺乏系统的了解,使得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没有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需要临床心血管领域对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达成共识。 一 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工作原理诊断技术与正常参考值 当超声波在均一介质中传播时,在保持初始方向的同时,逐渐被吸收和散射。当其遇到两个不同介质的界面时,部分超声波信号则被反射回来。不同的组织或者界面对于超声波的反射强度不同(例如,肌肉、骨组织或钙化组织比血液反射能力更强)。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信号之间的时间延迟,反射信号的强度,提示该组织反射回声的特性或组织间的界面反射。返回探头的信号可以提示超声波穿透的深度和反射的强度。 这些信号传送到显示器上或打印纸上的灰阶图像――强回声显示为白色,低回声显示为灰色,无回声显示为黑色。 超声心动图就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和反射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和成像。目前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技术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心动图只在一条线上发射超声波信号,接收时沿时间轴线展开,对于记录组织的运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大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其提供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深度和回声强度信息,直接观察运动组织的变化(如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心室壁的运动)。超声波声束必须尽量与观察组织垂直。可以手动或自动测量心腔的大小,室壁的厚度。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的切面图象,初步快速判断组织结构。如果进行连续成像,那么,在显示器上可以观察到心腔、瓣膜和血管的实时情况。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包括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脉冲多普勒能够对紊乱的血流进行定位,或可测量局部血流的速度。而连续多普勒则可以对心内的血流进行定量分析。 彩色血流成像 是一种自动化的脉冲波多普勒二维图像。它沿着二维图像的扫描线计算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并对其进行彩色编码。背离探头的血流标记为蓝色,朝向探头运动的血流标记为红色。流速越高彩色越鲜亮。超过速度极限,出现色彩翻转。高速湍流和局部加速血流通常标记为绿色。 超声心动图主要成像模式及其应用 二维超声成像 ?解剖结构 ?心室和瓣膜的运动 ?指导M型和多普勒取样 M型超声 ?测量心腔和血管内径 ?测量心脏时间间期 脉冲波多普勒成像 ?正常瓣膜血流频谱 ?左室舒张功能 ?每搏量和心输出量 连续波多普勒成像 ?瓣膜狭窄的程度 ?瓣膜返流的程度 ?分流的速度 彩色血流成像 ?评价返流和分流

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及其应用

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及其应用 9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容量和功能的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以及各种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医学超声成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腹部超声诊断中常用的主要新技术的物理声学基础、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1 与提高图像质量有关的超声成像新技术 1.1 频谱合成成像频谱合成成像即频率转换技术 (frequency convert technology,FCT)[1]。组织在超声声场的作用下,当超声波满足小振幅条件时,声源与其声场之间为线性关系,即无论在声场的任何距离上,介质质点都重复声源的振动规律,但当超声波不满足小振幅条件,而具有一定振幅(有限振幅,达到有限振幅的波为有限振幅波)时,随传播距离的增加,由于有限振幅波的传播速度不是常数,而与介质的非线性参量及质点的振速有关,致使波形发生畸变,波形的畸变必然伴随谐波的产生。当声源发射的不是单频的超声波,而是以f0为主频、具有一定频宽的超声脉冲时,经声场介质作用后,将产生具有多重频率的回波信号,且其频谱与声源发射者不同,即实现了频率转换。从成像的观点来说,回波信号中频率成分利用得越充分,图像质量就越好。利用超宽频探头、数字化处理和超大容量计算机,可将回波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带进行并行处理,然后再按频谱合成为最后的信号,因此亦称为频谱合成成像,由此获得的图像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大,噪声伪像更低。 1.2 二次谐波成像 1995年以来,二次谐波成像(second harmonic imaging,SHI) 技术逐步趋于成熟,近几年开始用于心外脏器和组织的检查[2]。应用于临床的谐波成像分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ative tissue harmonic imaging,NTHI)和造影剂谐波成像(contrast agents harmonic imaging,CAHI)两种。 (1)物理声学基础:如前所述,当超声波不满足小振幅条件时,在组织中,随传播距 离的增加,必然有谐波成分产生,但组织的谐波信号微弱,主要反射(大界面产生反射)和散射(小界面产生散射)基波。声学造影剂多为含气体微泡的液体物质,这些微泡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