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一、下肢、上肢静脉解剖与检查(一)下肢静脉解剖1)浅静脉系统:

足背静脉弓:外侧续小隐静脉、内侧续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全身最长的静脉(76cm),行于小腿和大腿的内侧,止于股静脉。小隐静脉:外踝-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间,止于腘静脉。

2)交通静脉:多条下肢深浅静脉之间、正常是由浅到深静脉,当深静脉发生血栓时,血流方向相反。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之间3)静脉瓣膜:功能:防止血液倒流。位置:多在静脉汇合之前。瓣膜数目:股总静脉—1,股浅静脉—1-5,股浅静脉—0-3。大隐静脉--9-10。腘静脉—2-4。瓣膜形态:双瓣型,游离端向上。(二)上肢静脉的解剖头静脉:手背桡侧静脉网,前臂和肘窝的前面,肱二头肌外侧,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腋静脉。贵要静脉:手背尺侧静脉网,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上臂中点稍下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肘窝处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的吻合支。伴行与同名静脉的两侧,多为两条,相对较细。上肢的血液大多由浅静脉回流。

(三)检查方法

体位:站立位、坐位、头高足低、卧位。

探头:高频线阵,5.0-10.0MHz。体胖、腿粗、髂静脉可用3.0-5.0MHz。

与同名动脉伴行,可先显示动脉。

探头压力要轻,尤其表浅静脉。

但横切检查时探头加压,判断血管是否有可压性,非常重要。

1)正常四肢静脉超声声像图

二维超声:管壁薄、连续性好、内膜光滑,呈中等回声。管腔内透声性良好。

伴行同名动脉的左右、前后、交叉等。

深静脉较同名动脉管径稍宽。

管径随呼吸运动的时相、体位改变、探头加压和挤压肌肉等变化。

近心脏的静脉随心脏搏动变化。

2)静脉瓣膜

只能显示部分较大的瓣膜。

静脉瓣膜纤细、柔软、双瓣型对称、开闭活动灵活。

静脉瓣膜基底部附着于静脉壁的部位较膨大,为静脉窦。

血液向心回流时瓣膜开放,贴在内壁。站立或憋气时瓣膜关闭,瓣膜尖向心方向,尖部在管腔中央闭合,防止血液倒流。

3)静脉的二维超声

正常为无回声。

血流缓慢或淤滞时可呈云雾状。(RBC叠加后形成串或团)

4)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与伴行动脉色彩不同。或红色或蓝色,充填整个管腔。

深吸气或Valsalva 试验时下肢大静脉无血流信号显示,说明该段静脉与IVC之间血流通畅,Valsalva 试验或挤压远端肢体时无反流,说明静脉瓣膜关闭功能良好。

持续的回心血流,血流速度可随呼吸、挤压远端肢体等呈规律性变化。

自发性:大、中静脉有自发与心动周期无关的血流信号,小静脉可无自发血流。

期相性:血流速度随呼吸运动变化。说明该段与心脏之间血流畅通。腹式吸气时,上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低;呼气时则相反。胸式吸气时,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加,呼气时则相反。

可压性:除髂静脉等较深部位或细小静脉外均可压瘪

二、外周静脉系统疾病

(一)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主要病因

静脉淤滞

血管内膜损伤Virchow提出公认三要素

高凝状态

往往是两种或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1)深静脉血栓的病理

发病部位以下肢静脉和盆内静脉为多,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少见,上肢静脉更少见。

下肢静脉瓣膜多、管壁薄、静脉壁产生溶解纤维蛋白因子的功能较低,在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固定、充血性心衰、恶性肿瘤等情况下,易发生血栓。左侧多于右侧,与右髂动脉跨越有关。

上肢静脉和颈内静脉血栓常与静脉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有关。

(1)深静脉血栓的病理过程

内源或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系统被激活,血小板黏聚成堆,形成血栓。并沿着主干的近、远端滋长蔓延。其后,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血栓可溶解消散,崩解断裂的血栓可成为栓子。但血栓形成后可激发静脉壁层和静脉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使血栓与管壁广泛粘连,并逐渐纤维化。机化的血栓可形成多数细小的裂缝和蜿蜒的管道,最终使静脉管腔再通,并有内皮细胞增生覆盖静脉内膜,从而成为边缘毛燥粗细不一的再通静脉管腔。

静脉瓣膜也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2)血栓的变化

第1周:血栓收缩可将血浆挤出,被激活的凝血酶可随血流入血,血栓可顺血流方向繁衍或横向发展而阻断血流。凝血酶则存留在血栓的远端,血栓即可逆向扩展。

第2周:纤溶系统使血栓崩溃、液化。血栓呈粥状。另静脉壁与血栓有粘连。

2周以后: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紧密,血栓进一步收缩、溶解、吸收,血管部分或完全再通。但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若血栓溶解和吸收过程缓慢,大量纤维蛋白附着,和血栓刺激壁引起炎症反应,则静脉闭塞。

(3)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远端肢体肿胀、疼痛。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三联症”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2)肺动脉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中,伴随有静脉管壁的收缩和舒张,邻近肌肉组织的运动对血管的按摩效应,以及回心的血流方向,不可避免的导致血栓脱落。

国外45-50%的肢体静脉血栓发生了PE。国内45%的肢体静脉血栓发生了PE。

因此,怀疑PE者,外周血管超声:DVT。

超声心动:肺动脉内血栓、肺动脉高压。

(1)肺动脉栓塞的分型

大量的PE为一过性的,这些脱落的小血栓在肺内溶解、被血流冲碎、阻

塞20%以下的肺动脉。(无症状型)

大于50%的肺动脉被阻塞时才有症状,此时常漏诊或误诊。(症状型)大于80%的肺动脉被阻塞时发生死亡,仅为4%。(致死型)

(2)肺动脉栓塞的预防

高危人群抗凝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常规在X射线下置放。超声引导下置放术,适用床旁。先找到肾静脉,导管到下腔静脉肾静脉下2-3cm时,打开滤器,观察滤器的位置,血流通畅性。

3)DVT分期

急性期:发生~2周。

亚急性期:2周~半年。

慢性期:半年以上。

(1)DVT分型(下肢为主)

周围型:小腿肌肉静脉丛、胫、腓、腘静脉。

中央型:髂静脉、股静脉。

混合型:上述两种类型顺行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

(2)DVT的特殊类型

股青肿:混合型广泛累及肌肉内静脉丛时,髂股静脉及侧枝全部阻塞,下肢高度水肿。并常伴有动脉痉挛。疼痛剧烈、皮肤呈暗紫色。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高度循环障碍。休克或下肢湿性坏疽。

股白肿:急性股静脉血栓,下肢水肿数小时可高度肿胀、可凹性及高张力。合并感染时,动脉痉挛,全肢体肿胀、皮肤苍白,皮下浅静脉扩张。

腋静脉血栓:前臂、手腕肿胀、疼痛,手指活动受限。

腋-锁静脉血栓:上臂在内的整个上肢肿胀、疼痛。上臂、肩、锁骨上

和前胸壁等浅静脉扩张。

(3)DVT二维超声

管径:

急性期明显增宽,大于伴行动脉1倍。加压不变形或不能压瘪。

亚急性期早期与急性期相似,以后由于血栓的不断收缩和溶解,管径可渐细,可接近正常。

慢性期管径可缩小或显示不清。

管腔、管壁:

急性期充满低回声,接近无回声。或低无混合。可有不完全阻塞管腔的低回声。

亚急性期不均质回声—回声逐渐增高。

慢性期管壁回声不规则增强,瓣膜增厚、迂曲变形、活动僵硬、固定,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管腔显示可不清,周围可见侧枝血管。

(4)DVT-彩色多普勒超声

亚急性期:

血栓形成部位血流充盈缺损。

部分再通者可见管腔周围或中部有不规则的血流,可多条。

挤压远端肢体血流信号增多。部分管腔内无血流信号者,挤压远端肢体时可见不规则细血流。

周围侧枝血管扩张,血流信号增强。

慢性期:

血流再通更明显,可呈溪流样的细束血流,以周边明显。

近端流速低,远端缺乏自主性血流。

完全再通可充满血流信号,但Valsalva 动作反流明显。

管腔闭塞者周围静脉扩张,增多。

(5)DVT的鉴别诊断

血流缓慢:由于某种体位或受压、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因素,血流淤滞,管腔扩张,透声性差,可无血流。但变换体位或挤压肢体等,血流可流动,管腔恢复正常。

肌间血肿:外伤、出血倾向、抗凝治疗中等,常在小腿肌间出现血肿。

(6)DVT-脉冲多普勒超声

急性期:

完全阻塞者探测不到血流信号

远端血流期相性消失,呈平坦状,Valsalva 动作反应减弱或消失。(可推测检查部位与心脏之间的静脉有部分阻塞。)

浅静脉流速增快。

亚急性期:

部分再通时可探及低速平坦血流。

挤压远端肢体流速加快,血流增多。

远端血流期相性消失,呈平坦状,Valsalva 动作反应减弱或消失。

浅静脉流速增快。

慢性期:

不完全阻塞或再通时可探及到再通的回心血流,但Valsalva 动作时反流明显。

管腔闭塞时探及不到血流信号,周围侧枝静脉增多。

慢性血栓急性复发与急性DVT很难鉴别。

(二)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病因: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

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隐静脉属支管壁肌层薄、周围少结缔组织,易曲张。

血柱的重力作用,使瓣膜承受过重的应力。

1)血流动力学变化

小腿肌肉收缩时,由于静脉瓣膜功能遭到破坏,使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由于浅静脉自身的薄弱和周围缺乏支持,导致静脉增长、变粗、迂曲。

2)超声表现

浅静脉明显扩张、可呈囊状。

血流缓慢、透声性差。

大隐静脉病变可见隐-股瓣膜的摆动。

Valsalva动作或挤压小腿时可见反向血流。

深静脉未见异常。

(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

病因:不完全清楚。

瓣膜学说:先天性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如。

瓣膜变性退化

瓣膜损伤

管壁学说:管壁弹性下降,强度降低。

1)血流动力学变化

多同时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血液逆流,产生静脉淤血和高压。

若病变在股-腘静脉瓣以上时,通过腓肠肌的肌泵作用,可代偿。

如越过腘静脉瓣则血柱压力过大,另腓肠肌收缩使血液逆流到远端,加速了小腿深静脉和交通支瓣膜的破坏。症状加重。

(1)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静脉管腔增宽,余无明显异常。

CDFI:轻度者在Valsalva动作时或挤压远端肢体放松后,静脉管腔内出现反向血流。严重者平静呼吸时可见血流呈红蓝变化。

PW:Valsalva动作时可见反向血流频谱。可测量时间和反流的血流速度,判断静脉反流的严重程度。

2)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级

正常:反流时间< 0.5秒。

可疑:反流时间0.5—1 秒。

I级反流:反流时间1—2 秒。

II级反流:反流时间2—3 秒。

III级反流:反流时间4—6 秒。

IV级反流:反流时间> 6 秒。

静脉扩张明显者,反流时间可短,流速可低。

3)鉴别诊断

DVT形成后遗综合征(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有DVT病史,血流再通,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静脉管壁不规则增厚,血流不规则,静脉瓣膜增厚、僵硬等慢性血栓的表现。

(四)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

病因:

先天性:多在细小血管,常多发。超声较难发现瘘口。

后天性:多数由创伤(贯通伤)引起,中等或大血管,常单发。四肢多见。

自发性,多在高龄患者,可能与DVT和动脉硬化等有关。常多发。(1)动-静脉瘘的病理

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使高压的动脉血流通过瘘道注入静脉,向心回流,静脉压增高。

(2)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瘘口上方和附近可听到“隆隆样机器滚动样”杂音,可触及震颤。

患肢肿胀、痛、麻、无力。

浅静脉曲张,皮肤温度高。

远端色素沉着或慢性溃疡。

远端动脉搏动减弱。

心衰。

(3)后天性动-静脉瘘的类型

洞口型:动静脉紧邻,之间有单纯的交通通道。

导管型:动静脉短距离相隔,其间有一管道相通,通道可呈囊瘤状。

动脉瘤型:动脉两侧受损,既有动静脉间的交通通道,又有假性动脉瘤。

囊瘤型:动静脉破损后形成一个共同的囊瘤。

(4)动-静脉瘘二维超声

可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显示瘘口。(4MM)

瘘道近端的动、静脉管径增粗,远端动脉变细。

(5)动-静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瘘道处为五彩镶嵌或色彩倒错

瘘道近端的动、静脉血流色彩明亮,血流增宽,

远端动脉血流暗淡。

(6)动-静脉瘘的脉冲多普勒超声

瘘道处为高速湍流血流。

瘘道近端动脉血流流速增快,高速低阻单性血流频谱。

瘘道近端静脉出现动脉化频谱。

瘘道远端动脉流速减低。

(四)血透治疗的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血透的主要血管通路。

一般内瘘形成后,要等1-3月,使通路畅通,回流的静脉管壁增厚。(1)血透治疗动静脉内瘘的种类

自体动静脉内瘘:肢体表浅比较接近的动脉和静脉。常用的配对有:桡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肘前静脉,肱动脉-头静脉,肱动脉-肘前静脉,尺动脉-贵要静脉。胫前、后、股动脉分之—大隐静脉等。

动静脉通过端侧、侧侧和端端吻合。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自体、异种、人造血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和静脉。

(2)动静脉内瘘超声检查的意义

监测组成内瘘的供应动脉、吻合口、引流静脉,或人工血管的管径、血管内和周围有无异常回声,血流的通畅性。

吻合口大小3-5mm 。

测量接近吻合口处动脉的血流量。

血流量> 250ml/min。

有无内瘘形成的并发症。

(3)动静脉内瘘形成的并发症

狭窄:是使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部位是吻合口及附近2-3cm血管。人造血管与静脉吻合口及附近3cm内。

狭窄程度的判断:吻合口内径<2.5mm。PSV≥ 400cm/s。

狭窄部位与近端PSV比值:2.0-2.9,为50%-75%狭窄。≥ 3,为≥ 75%狭窄。

栓塞:

管腔的部分或全部为低-中等回声。

无血流。

静脉瘤样扩张:

静脉明显扩张,可有附壁血栓。

假性动脉瘤:反复穿刺部位。

窃血综合征:吻合口远端动脉反向血流。

常发生在桡动脉,由尺动脉通过掌浅、深弓,使血流逆行流入桡动脉,经吻合口进入引流静脉。发生手缺血。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简要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 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为了评价上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 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 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 1、上肢乏力、发凉 2、与上肢运动有关的上肢无力、疼痛或指端溃疡、坏疽。 3、与上肢运动有关的头晕等颅脑缺血症状。 4、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或双上肢血压差异20mmHg以上。 5、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6、上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无绝对禁忌证。但相应部位有插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 通常采用5~10 MHz线阵探头。检查无名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时,可采用相控阵探头(心脏探头)或2~5 MHz凸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无须特殊准备。 一般采用平卧位,被检肢体外展、外旋,掌心向上。当被检者疑患胸廓出口综合征时,可采用坐位检查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以便了解上肢体位变化对上述血管产生的影响。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 1、检查技术要点 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上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上肢动脉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2、检查步骤 首先从锁骨上窝开始检查锁骨下动脉。应尽量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无名动脉(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远心段可从锁骨下方显示。 然后依次检查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 3、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标准:参照下肢动脉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标准(表1)。 表1 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Cossman等)

超声检查规范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心脏 【检查内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内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 【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 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左房测量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正常值<30mm),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 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 室壁:在心脏舒张末期腱索水平测量 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 主动脉测量:在心脏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 2.大血管短轴切面:主动脉呈圆圈状 3.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同一水平开放与关闭 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 右室:心脏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 4.剑下四腔心切面 [注意事项] 1、心脏正常值有种族差异

2、心脏正常值有区域差异 3、心脏正常值测量方法差异 4、心脏正常值个体差异 5、注意测量切面的非标准化、左室假腱索和右室调节束的影响 [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 男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5mm 右室<35mm 女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0mm 右室<35mm 左室后壁<12mm 室间隔<12mm 右室前壁<5 mm 主动脉内径<30mm 肺动脉内径<30,当主动脉内径正常时,肺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 下腔静脉内径16—20mm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简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 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腹部血管 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部分四肢血管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 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 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 编者分组 头颈部血管组: 组长:华扬 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 腹部血管组: 组长:王金锐 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 组长:唐杰 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 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厦门市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检测 1. 常规检测动脉 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锁骨下动脉(SA)及无名动脉(INA)。 2. 常规检测参数 动脉管径、内 - 中膜厚度(IMT)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 3. 常规检查流程 (1)二维灰阶显像 首先以横断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起始、左侧从 CCA 自主动脉弓分支开始,连续观察 CCA 全程、ICA-ECA 分叉、ICA 起始段及分叉以远 4-6cm 范围、ECA 主干及其分支血管壁三层结构及血管腔内回声、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以纵切面测量 CCA 远段(分叉水平下方 1.0-1.5cm 范围)、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管径相对膨大处)管径及 CCA 远段及颈动脉球部的 IMT。 测量 IMT 与管径应避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至前壁内膜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当出现血管狭窄时应测量血管的残余与原始内径。IMT 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与外膜上缘的垂直距离,即血管壁内膜与中膜的联合厚度。 图1 颈动脉管径测量(左图)及IMT测量(右图)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及斑块内声学特征,测量斑块的大小,以长× 厚(cm)表述大小,多发性斑块测量最大的责任斑块。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通过 CDFI 模式观察检测动脉管腔的血流充盈状态,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溃疡性斑块的进一步评估。对于极重度狭窄管腔的检查,通过 CDFI 血流成像调节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 (3)脉冲多普勒超声(PW)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技巧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技巧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 一、上肢静脉的解剖基础由深、浅静脉组成;上肢自手掌至腋窝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两条;成对的桡尺静脉于前臂近端汇入肱静脉→成对上行于上臂二头肌的下缘移行为腋 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组成上肢的浅静脉系统;头静脉走行于前臂外侧汇入腋静脉;贵要静脉走行于上臂的侧近正中汇入肱静脉;一、下肢动脉解剖基础自腹股沟韧带逐次向远侧:股总A→股浅A →腘A →胫前A →足背A ↘股深A ↘胫后A →至踝以下 ↘腓A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故管壁薄,收缩力弱,管径较相应的动脉略大;壁具有静脉瓣,由膜皱襞形成,薄而柔软;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防止血液逆流;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5)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二者之间有交通支;自足到小腿的深静脉(胫前后V)都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伴行→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 隐静脉;大隐静脉由下肢侧上行注入股总静脉;小隐静脉由下肢外侧上行注入腘静脉。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6)下肢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有调整下肢静脉血流的作用;交通支常以直角方向,由浅静脉至深静脉;交通支有瓣膜,阻止

向浅层回流;二、四肢血管的检查方法检查体位1、上肢血管:取平卧位,上肢外展;2、下肢血管:取仰卧位、下肢轻度外展外旋取俯卧位、足抬高20~30度预设置条件四肢动脉/ 静脉彩色多普勒调节探头频率7~14MHZ 探测深度6 ~12cm 声束与血流夹角<60? 取样容积1 ~2mm 观测数据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及斑块、管腔有无血栓、血管搏动幅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彩色血流分布状况、充盈度、有无异常血流;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流速曲线形态及性质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三、彩色多普勒检查注意事项对比检查近心端向远心端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多普勒增益适当探头压力适当肌肉放松调整速 度围、滤波器及彩色增强器聚焦点连续扫查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1)二维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脉冲多普勒(PW)表现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2)二维超声表现左右对称,管径由近至远逐渐变小;管壁为三层结构:膜、中膜、外膜,连续性好,呈两明一暗三条平行回声带;探头加压不易变形;腔血液为无回声;有规律的搏动,收缩期径大于舒期径;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色彩呈单一色;于血管轴心处较明亮。脉冲多普勒(PW)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10383811.html,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作者:李贤良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3期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引起血液倒流性疾病[1]。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分为原发性和 继发性。要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进一步了解,需对静脉瓣膜进行深入解析。以往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诊断主要依靠的是一般物理检查和X线造影术,但此方法具有创伤性,会产生过敏和 血栓的危险,不适合反复多次进行检查[2]。日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 超声(CDUS)的应用普及,为下肢静脉曲张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检查手段。也为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对其治疗与诊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而在临床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为了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分析、诊断价值中的应用,对我站2010年~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其效果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增加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应用 下肢静脉曲张这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病因较复杂。以往的诊断需要依靠一般的物理检查和X线造影术,但这种方法不仅缺乏准确性,而且易引发并发症。根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原理和下肢静脉曲张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我站对2010年至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通过具有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安全、无创、无禁忌症、可反复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直观、可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学结构、血流状态的优点[4]。 1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股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液反流,增加了下肢的静脉压力而引起的。此外,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也是一重要原因,此类患者会常伴有合并性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因而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会产生静脉迂曲[5]。 其次,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还与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有关。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用力时都需要腹肌的参与,结果导致腹压增高,使下腔静脉暂时性受压,影响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若长期的受压,使位于皮下的浅静脉缺少肌肉支持保护,长期的静脉压增高,就会出现扭曲、扩张。 下肢静脉血栓及病变也会导致静脉曲张。血栓会阻塞下肢深静脉,使下肢静脉血只能靠浅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下肢浅静脉只能承担约30%的回流血,若深静脉阻塞,就需要其承担

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 一、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动脉: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 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 (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 (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 (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5.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 6.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 7.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 8.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 【检查内容】 1.二维显象(二D) (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 (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 (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 2.彩色血流显象(CDFI) 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考虑闭塞。 3.多普勒频谱显象(PW及CW) 包括频谱方向、幅度、亮度、频窗等。 从形态及定量两方面分析观察:(1)频谱形态是否正常。(2)各种定量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常用的指标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PSV /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较粗血管的血流量测定(至少分析6个以上心动周期)等。 【注意事项】 1.常规检查时应由血管的近心端向远心端逐步扫查。先纵切后横切,保证对血管全方位的检测。

(完整版)超声心动图学试题

超声心动图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A、冠心病 B、心肌病 C、动脉导管未闭 D、高血压心 2. 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支持性诊断价值? A、房间隔缺损 B、心包积液 C、风湿性瓣膜病 D、高血压心脏 3.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A 、M 型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B、瓣口呈“鱼嘴样” C 、二尖瓣口流速明显增快D、以上都是 4.正常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不可探及心脏的解剖结构是: A、左房 B、左室 C、右房 D、右室 5. 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较理想切面是: A、左室长轴切面 B、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C、心尖四腔心切面 D、主动脉 E、根部短轴切面 6.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A、右房右室增大 B、左房左室增大 C、房间隔回声中断 D、可显示左向右红色穿隔血流 7.法乐氏四联征没有下列哪种特征性改变? A、左心室肥厚 B、间隔缺损室 C、肺动脉口狭窄 D、主动脉骑跨 8.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是诊断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 A、心动图、 B、心电图 C、胸部X 线 D、CT 9. 不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10. 室间隔缺损最多见的部位为: A、漏斗部 B、膜部 C、隔瓣下 D、肌部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因素是: A、低频率探头B、衣服遮盖C、良好的透声窗D、接触剂过少E、高频率探头

2、超声检查心脏疾病的基本位置是: A、胸骨旁位B、心尖位C、剑突下位D、右肋弓下位E、胸骨上窝 3、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是: A、主动脉瓣 B、左、右房 C、肺动脉瓣 D、三尖瓣 4、下列哪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的分支: A、左冠状动脉主干; B、右圆锥支; C、左回旋支; D、斜角支; E、左前降支 5、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室间隔缺损的左向右高速分流的调节方法是 A、高通滤波B、低速标尺C、高频超声D、脉冲波多普勒E、连续波多普勒 6、下述有关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正确的是: A、室间隔非对称性增厚,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减低; B、左室后壁厚度正常或稍增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经值大于1.4; C、常伴左室流出道狭窄; D、二尖瓣前叶可出现收缩期异常前向运动; E、主动脉瓣可出现收缩中期半关闭。 7、法乐氏三联症包括下列哪几项: A、右心室肥大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左心室肥大 8、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显示下列哪些结构: A、右室 B、左室 C、肺动脉 D、主动脉瓣 E、室间隔 9、心尖四腔切面可显示下列哪些结构: A、左房 B、左室 C、右室 D、肺动脉 E、主动脉 10、二尖瓣脱垂超声表现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A、脱垂的瓣叶收缩期呈“吊床样”曲线 B、二尖瓣叶冗长累赘,脱入左房,不超过瓣环平面 C、可检出二尖瓣收缩期返流频谱 D、左房可增大 E、可见肺动脉狭窄 三、名词解释 1、SAM 现象 2、射血分数 3、法乐四联征 4、心包填塞 5、三尖瓣下移畸形 四、简答题 1、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要点有哪些? 2、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超声表现有哪些? 3、房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要点有哪些? 4、简述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 5、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学试题参考答案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一份完整的超声诊断报告,是临床超声医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它深刻地体现了医疗质量和学术思想水平!因此,在超声诊断报告书写时,必须要有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超声报告的基本形式: 1.文字化描述 2.规范化表格 文字化描述—— 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采用的形式,其主体是检查所见的描述与检查结果的提示。这种形式不仅书写方便,而且描述无限制,书写时可充分表达检查所见,客观说明检查结果。 规范化表格—— 是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内容有限定,形式死板。但优点是内容规范,形式

统一,便于检索和积累完整的科研资料,也有利于标准化质量管理。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利用多媒体图文报告系统,多将二者有机结合。 超声诊断报告产生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超声诊断报告,都是超声医生对一系列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综合分析后而做出的。因此,可以说,声像图所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超声诊断的主体或说成是重要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只有将超声与临床完整的统一起来,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发挥极致。 超声报告的独特之处:超声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是同时完成的,这一点不同于放射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困此在检查过程中,超声医生要尽可能地利用设备 所提供的各种技术,包括2D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谐波成像、3D成像、 声学造影等等,为客观、准确的超声诊断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 完整的超声报告要求超声医师具有的四个熟悉: 1.熟悉声像图与解剖学的联系,特别是与断层解剖学的联系。 2.熟悉声像图上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变异。 3.熟悉超声图像的实际意义和可能伴随的伪像与误区。 4.熟悉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多普勒超声的联系。 作一名优秀的超声医师还应具有的习惯:在临床方面,要有在检查前或检查中常规查阅全部病例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必要时做补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超声检查结果,还可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线索,主动扩大超声检查范围,降低误、漏诊率。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超声专业的整体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使患者得到了最高原则的医疗质量保证。 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应根据临床医生检查申请单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全面检查,并尽可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即使不能也应实事求是加以说明。例如:临床医生触诊颈部包块,当我们未见到异常影像时,应对医生所指包块处的组织回声加以描述,提示其并非病变。 2.客观性: 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包括: ①病变部位;例如:肝左叶或者肝右叶的病变,腹腔内还是腹膜后的病变。 ②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邻近结构;例如:所测量肿物的大小要有三个径线,这样通过径线的数值,让读报告者可以估计肿物的大体形态如“饼样”、“球形”等;肿物的多发还是单发,是散在还是弥漫分布;与邻近的器官或血管关系是推移受压还是浸润粘连。

(完整版)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检查方法】 动脉: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 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 (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 (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5.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 6.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 7.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 8.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 【检查内容】 1.二维显象(二D) (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 (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 (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 2.彩色血流显象(CDFI) 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一、下肢、上肢静脉解剖与检查(一)下肢静脉解剖1)浅静脉系统: 足背静脉弓:外侧续小隐静脉、内侧续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全身最长的静脉(76cm),行于小腿和大腿的内侧,止于股静脉。小隐静脉:外踝-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间,止于腘静脉。 2)交通静脉:多条下肢深浅静脉之间、正常是由浅到深静脉,当深静脉发生血栓时,血流方向相反。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之间3)静脉瓣膜:功能:防止血液倒流。位置:多在静脉汇合之前。瓣膜数目:股总静脉—1,股浅静脉—1-5,股浅静脉—0-3。大隐静脉--9-10。腘静脉—2-4。瓣膜形态:双瓣型,游离端向上。(二)上肢静脉的解剖头静脉:手背桡侧静脉网,前臂和肘窝的前面,肱二头肌外侧,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腋静脉。贵要静脉:手背尺侧静脉网,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上臂中点稍下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肘窝处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的吻合支。伴行与同名静脉的两侧,多为两条,相对较细。上肢的血液大多由浅静脉回流。

(三)检查方法 体位:站立位、坐位、头高足低、卧位。 探头:高频线阵,5.0-10.0MHz。体胖、腿粗、髂静脉可用3.0-5.0MHz。 与同名动脉伴行,可先显示动脉。 探头压力要轻,尤其表浅静脉。 但横切检查时探头加压,判断血管是否有可压性,非常重要。 1)正常四肢静脉超声声像图 二维超声:管壁薄、连续性好、内膜光滑,呈中等回声。管腔内透声性良好。

伴行同名动脉的左右、前后、交叉等。 深静脉较同名动脉管径稍宽。 管径随呼吸运动的时相、体位改变、探头加压和挤压肌肉等变化。 近心脏的静脉随心脏搏动变化。 2)静脉瓣膜 只能显示部分较大的瓣膜。 静脉瓣膜纤细、柔软、双瓣型对称、开闭活动灵活。 静脉瓣膜基底部附着于静脉壁的部位较膨大,为静脉窦。 血液向心回流时瓣膜开放,贴在内壁。站立或憋气时瓣膜关闭,瓣膜尖向心方向,尖部在管腔中央闭合,防止血液倒流。 3)静脉的二维超声 正常为无回声。 血流缓慢或淤滞时可呈云雾状。(RBC叠加后形成串或团) 4)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与伴行动脉色彩不同。或红色或蓝色,充填整个管腔。 深吸气或Valsalva 试验时下肢大静脉无血流信号显示,说明该段静脉与IVC之间血流通畅,Valsalva 试验或挤压远端肢体时无反流,说明静脉瓣膜关闭功能良好。 持续的回心血流,血流速度可随呼吸、挤压远端肢体等呈规律性变化。 自发性:大、中静脉有自发与心动周期无关的血流信号,小静脉可无自发血流。 期相性:血流速度随呼吸运动变化。说明该段与心脏之间血流畅通。腹式吸气时,上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低;呼气时则相反。胸式吸气时,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加,呼气时则相反。

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 LG A16H-LG Y Y-LGU A8Q8-LG A162 ]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简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忖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矢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用、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佔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佔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佔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笑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痿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佔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 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W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扇形(相控阵)探头。 术中超声采用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原理]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多晶片换能器环形阵列或单晶片换能器高速旋转(1800转/分)完成360°动态血管截面扫描,通过成像处理系统,回波信号强弱以灰阶形式显示,二维横截面成像,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适应症] 血管内超声主要应用于冠状动脉系统的诊断、指导、评估。 1.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临界病变、模糊病变; 2.指导一些复杂、特殊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开口及分叉病变、 CTO病变、 桥血管病变等; 3.需明确病变形态和斑块性质; 4.评价病变长度,明确支架的选择和放置; 5.评价支架植入术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 6.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随访性研究。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用物准备] 1.IVUS主机、IVUS连接盒(PIM盒)、自动自动回撤装置; 2.IVUS导管; [操作流程] 1.如需VH-IVUS和FFR功能,开机前先连接主机后下方的ECG和BP电缆线,导入 心电信号和有创压; 2.启动主机,新建病例,视屏右上角红心闪烁证明心电信号连接成功,无心电 信号将丢失VH-IVUS功能,但不会影响灰阶IVUS的录制; 3.进入HOME界面(实时录制状态);

4.将PIM盒(IVUS导管连接盒)放入无菌袋,IVUS导管连接PIM盒,待视屏左下 方提示catheter Insert再将导管送入体内; 5.在血管造影检查的基础上,选定所需检查的血管和病变部位; 6.同普通介入治疗,按1000IU/Kg追加普通肝素,防止导管血栓; 7.采用6 F及以上的指引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口,将0.014英寸的指引导丝送至 靶血管的远端; 8.将血管内超声导管(电子相阵控)沿指引导丝送至指引导管口(冠脉开口) 暂停,按下RING DOWN键待环晕伪影消失再继续推送; 9.将超声导管送至需要进行检查的病变部位的远端,按下RECORD键,自靶血管 的远端至冠脉开口以一定的速度连续回撤,完成完整超声影像录制,然后对感兴趣的部位再重点检查的; 10.录制过程VH Off,只要接通心电信号就具有VH-IVUS信息;彩色血流功能需 要事先选择,按Chroma键,视屏下方显示Chroma Flow on; 11.最后对采集的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整理、存档。 [注意事项] 1.牢记在导丝和IVUS导管进入体内之前应预先给予肝素---避免血栓形成; 2.牢记在成像前应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即使血压在临界低限)---避免冠脉 痉挛; 3.牢记在对左主干或右冠脉开口病变进行成像时,应将指引导管撤至主动脉内 ---避免将指引导管误认为成开口病变; 4.现有超声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标准,为了图像质量、安全和避免交叉感染不 要重复使用; 5.超声导管不能打折,操作轻柔,勿送入远端细小血管以免造成损伤; 6.推送导管不能越过指引导丝,靶血管显著狭窄先行球囊预扩,不能强行通过; 7.超声导管必需推送至病变的远端,回撤至主干开口,获取完整靶血管信息, 防止遗漏病变; 8.血管狭窄、迂曲并钙化显著时,先手动回撤感觉阻力,阻力大不宜采用自动 回撤装置。 [并发症]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厦门市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髂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1.技术要求 检查技术要点: (1)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2)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3)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检查步骤: (1)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可从腹主动脉远端向髂外动脉顺行扫查,也可从髂外动脉向腹主动脉远端逆行扫查。髂内动脉病变较少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可不作常规检查。 (2)下肢动脉检查包括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近段、股浅动脉、腘动脉、胫腓动脉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图1 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探头位置 注意事项: (1)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以上。 检查髂动脉时,为了使患者腹部肌肉充分放松,将患者上肢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不宜放在头下。检查肥胖患者髂动脉时,探头声束向内侧倾斜检查可能较前后方向检查效果好。 (2)下肢动脉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速度不断降低,检查过程中,特别是检查高度狭窄或闭塞远端的动脉时,应不断优化(降低)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3)下肢动脉斑块及壁严重钙化时,影响声束穿透,彩色和脉冲多普勒可能均不能显示血流,造成血流中断假阳性表现。此时应检查其近端和远端的动脉,

判断血流是否存在。 (4)从腘窝探查腘动脉时,应向近心端方向扫查,以保证从大腿内侧检查和从腘窝检查范围相互覆盖,使股浅动脉和腘动脉任何节段均不被遗漏。 如果有腘动脉瘤,应该测量其最大直径及是否存在瘤内血栓。 2.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 (表) 表: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Cossman等) *病变处与相邻近侧正常动脉段相比;动脉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 注意事项: (1)直径狭窄率≥50%的动脉狭窄即后段伴有血流紊乱,这是一个重要征象。(2)动脉主干闭塞时,闭塞近心端和远心端可能有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动脉血流可能增高,此时应该注意与动脉主干狭窄的鉴别。侧支动脉高速血流往往无湍流现象,而≥50%动脉狭窄即后段有湍流。另外,彩色多普勒可观察血流增速所在位置,有助于鉴别。 (3)对于多发动脉狭窄,诊断第二个及其以远的动脉狭窄,应用血流速度比值较流速绝对值更有意义。 3. 图像或视频记录 (1)检查结果正常时,至少需记录如下每节段动脉灰阶、彩色血流或频谱情况,包括: a.髂总或髂外动脉; b.股总动脉 c.股深动脉近段 d.股浅动脉 e.腘动脉 f.胫前动脉 g.胫后动脉 (2)若动脉腔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时,应详细记录其范围和部位二维图像、彩色血流或频谱情况。 (3)如动脉存在狭窄、闭塞应予以记录: a.病变血管残余及原始管径二维及彩色血流 b.侧枝循环彩色血流 c.狭窄段、狭窄近段及狭窄即后段彩色血流和频谱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第五节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 一、上肢静脉的解剖基础 ?由深、浅静脉组成; ?上肢自手掌至腋窝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两条; ?成对的桡尺静脉于前臂近端汇入肱静脉→成对上行于上臂二头肌的下缘移行为腋静脉;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组成上肢的浅静脉系统; ?头静脉走行于前臂外侧汇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走行于上臂的内侧近正中汇入肱静脉; 一、下肢动脉解剖基础 自腹股沟韧带逐次向远侧: 股总A→股浅A →腘A →胫前A →足背A ↘股深A ↘胫后A →至内踝以下 ↘腓A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 ●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故管壁薄,收缩力弱,管径较相应的动脉略大; ●壁内具有静脉瓣,由内膜皱襞形成,薄而柔软; ●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防止血液逆流;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5) ?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二者之间有交通支; ?自足到小腿的深静脉(胫前后V)都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伴行→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 ?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由下肢内侧上行注入股总静脉; ?小隐静脉由下肢外侧上行注入腘静脉。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6) ?下肢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有调整下肢静脉血流的作用; ?交通支常以直角方向,由浅静脉至深静脉; ?交通支内有瓣膜,阻止向浅层回流; 二、四肢血管的检查方法 ?检查体位 1、上肢血管:取平卧位,上肢外展; 2、下肢血管:取仰卧位、下肢轻度外展外旋 取俯卧位、足抬高20~30度 预设置条件 ?四肢动脉/ 静脉 彩色多普勒调节

●探头频率7~14MHZ ●探测深度6 ~ 12cm ●声束与血流夹角<60? ●取样容积1 ~ 2mm 观测数据 ?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及斑块、管腔内有无血栓、血管搏动幅度;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彩色血流分布状况、充盈度、有无异常血流; ?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流速曲线形态及性质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 三、彩色多普勒检查注意事项 ◆对比检查 ◆近心端向远心端 ◆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 ◆多普勒增益适当 ◆探头压力适当 ◆肌肉放松 ◆调整速度范围、滤波器及彩色增强器 ◆聚焦点 ◆连续扫查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1) ?二维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脉冲多普勒(PW)表现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2) 二维超声表现 左右对称,管径由近至远逐渐变小; 管壁为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连续性好,呈两明一暗三条平行回声带; 探头加压不易变形; 腔内血液为无回声; 有规律的搏动,收缩期内径大于舒张期内径;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 色彩呈单一色; 于血管轴心处较明亮。 脉冲多普勒(PW)表现 高搏动性波形,表现为三相波: 第一相:心脏收缩期迅速流向肢体远端的血流波;

超声血管正常值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 颈部血管 1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 1.2 mm 2. 内径:颈外动脉4 —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 —7mm 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 颈总动脉91.3 ± 20.7cm/s ;颈外动脉70.9 ± 16.1 cm/s ;颈内动脉67.6 ± 14.3 cm/s 4. 阻力指数(RI ): 颈外动脉0.65—0.83;颈总动脉0.65—0.75;颈内动脉0.55—0.65 5. 颈总动脉:V2 / V1< 0.8 6. 椎动脉:内径3.5 —4.2cm ;收缩期峰值流速45 —75 cm/s 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1 . 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 频窗存在 2. 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3.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4. 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10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 5. 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 ⑴ 闭塞的管腔内可有充满的血栓回声 ⑵ 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⑶ 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 四肢血管 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 动脉测点测值(mm) 锁骨下动脉第一肋外侧缘处 6.18±0.49 腋动脉大圆肌下缘处 4.87±0.67 肱动脉内外上髁间 3 .87±0.55 桡动脉桡骨茎突平面 1.87±0.36 尺动脉尺骨茎突平面 2.04 ±0.37 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系统疾病主要应用于血管狭窄性疾病及血管闭塞性疾病;在静脉系统疾病主要应用于静脉血栓形成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是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搭桥手术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多普勒超声集中用于对手术或介入治疗的评价,比如支架内的狭窄、内漏、手术中评价原位静脉转流术、监测静脉内手术及股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外科手术和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等。 血管超声在临床的应用从初期对血管超声检查所见进行报道,到现在根据临床需要针对各种血管超声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地对血管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及病因进行诊断,明显提高了临床医师对血管超声诊断结果的信心。如何根据临床需要针对各种血管超声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对血管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及病因进行诊断?这是血管超声诊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今天,我们来看看四肢血管超声~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适应症1、动脉系统疾病:(1) 动脉硬化性闭塞,显示斑块大小,管腔狭窄程度。(2) 急性动 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可显示栓塞部位及程度,为外科手术提供有用信息。(3) 动脉瘤(真性、假性、夹层)及动-静脉瘘。(4) 动脉炎,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

炎等。(5) 动脉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人造血管移植及栓塞治疗等,可观察人造血管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 2、静脉系统:(1) 深静脉栓塞,鉴别肢体肿胀的原因是否由于深静脉栓塞所致。可观察栓塞的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及栓塞范围,还可进行治疗后的随访观察。(2) 对浅静脉曲张者,检查其深静脉瓣膜功能,通过观察有无返流及返流时间和速度来判断有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正常四肢血管的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表现(图1,图2):正常四肢血管左右对称,管径清晰,自近心端至远心端逐渐变细。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管腔内均为无回声。使用高分辨率的探头,可见动脉管壁呈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管壁上的瓣膜及管腔内的“雾状”回声随血流流动。图1 正常股动脉图2 正常股浅静脉瓣 2、彩色多普勒表现(图3,图4):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动脉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呈快速的三相血流,其意义与脉冲多普勒所显示的三相血流频谱是一致的。静脉为单一方向的回心血流信号,持续性充盈于整个管腔,挤压远端肢体静脉时,管腔内血流信号增强,放松挤压或做Valsalva 试验时,血流信号中断或出现短暂的反流。图3 正常股动、静脉图4 正常胫后动、静脉 3、脉冲多普勒表现(1) 动脉(图5):窄频三相血流频谱,即收缩早期血流速度加快,形成陡直向上的波峰,然后迅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