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本文关键词:解释学,政治理论,哲学,思想,研究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本文简介:摘要:哲学解释学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程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直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理解。在解释学视域下挖掘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有利因素,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全新视角以提高高校思想教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本文内容:

摘要:哲学解释学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程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直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理解。在解释学视域下挖掘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有利因素,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全新视角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质量。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承担着提高高校学生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

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下,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以往以分数为核心的范式,转换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准,人民满不满意才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好标尺。解释学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而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教材,亦即文本。解释学中的作者、读者、文本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对解释学中的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4个概念的解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外化向内化的过渡,这给当前效果不太明显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一、以哲学解释学视域研究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解释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看似毫无联系的两门学科,实则是彼此忽视对方的结果。解释不仅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相关,而且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也有着必然相关性。事实上,教育和解释的联系自古有之,如在古希腊,诗的教育价值并不取决于学会写诗的方法或者技巧,还在于学会解释诗的过程并在解释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因此,诗的价值不仅是需要被解释的,而且从诗的解释中才能获得教育价值。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价值的发挥是在不断的解释的过程中体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曾一度陷入权威至上和对话缺失的僵局,这在一定程度模糊了解释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联系。解释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性一直都存在,以哲学解释学为视角去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一种新视角。1.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学科中最具有人文色彩的一项学科。它通过一些有效果、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式,对新一代

的青年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教育,目的是让学习它的人能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而做出突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是旨在帮助当代青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内容,也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掌握一方面体现在记忆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外化行为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2.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设立至今已走过几十载岁月,在对其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习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存问题,一般可从两个维度分析:从供给侧来看,既表现为教师专业技能如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日益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也表现为教师缺少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从需求侧来看,一是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期待教师以一种平等的、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二是学生对教师的视觉期待增强,表现在教育技能、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多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中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教育效果不佳,这使得当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应对之策。3.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为建立良好的人格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古往今来,研究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回归到现实社会的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但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沿用中,往往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不对等关系,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人的发展角度考虑,教师和学生并不存在身份的尊卑和地位之间的差别。哲学解释学把理解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既强调文本自

身意义的客观性,也强调读者、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是一种提醒,换言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双主体性的关系。为了强化这种平等的关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一个参与者、引领者的姿态引导学生学习。

二、以哲学解释学视域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对话过程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提出了“对话式”的文本理解模式,认为理解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再现的过程,而是在文本意义上的创造,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文本的理解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一种读者与文本展开的相互问答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对话的缺席,正如传统解释学所认为的那样,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是一种复制和再现的过程,文本的理解是一种独白模式,在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对话是没有必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对话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成为一个观察者而置身事外,教师、学生和教材是相互平等的主体交往关系,教师和教材也不应该居高临下秉持所谓的至高无上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未完成性,而且忽视了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其将要发展成什么样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潜能。不同阶段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是不同的,同一阶段不同学生对同一教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教材角度出发,教材的权威性在于教材的编订是汇集了多数人的智慧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其中蕴含了某一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但这并不否认教材本身可能存在问题或者不足。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之所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职教师,至少表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教师也可能存在着

认识的有限性,这也是人的有限理性的必然结果。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视域融合过程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过程。为什么不同的人理解同一种东西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从视域角度分析,每个人的理解都在自身所遭际的境遇之中去理解。毋庸置疑,我们的理解从理解一开始就受到了际遇的限制,它规定了我们可以视见的区域,即视域,视域规定了理解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教师希望学生理解的内容与学生本身理解的内容为什么存在着不一致性。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视作视域融合的缺席。教师的职业性质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权威性,但是忽视学生的视域谈教学并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视域融合的断裂,从人的遗传角度看,每个人的对于父母的遗传似乎都是不同的,即使一母同生的双胞胎可能也会存在性格的差异。从成长环境来看,每个人的环境基本上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大环境下依然存在着各种交叉重叠的小环境,环境决定论已被学术界所否决,但否认环境对人成长、认知的影响显然也会割裂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教育角度看,一般而言,学生的教育主要来自于,确切地说是学校课堂,但事实上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育获得。旧视域的扩大与新旧视域的更替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正是视域融合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过程表现为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视域的不断融合过程,忽视教材的视域只谈教师的视域是不完整的,忽视学生的视域只论教师的视域也是不全面的。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自我理解过程哲学解释学认为:“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读者把对文本的理解转换为自己语言的过程,读者对文本意义把握

的开始也是以读者语言的转换为起点的,点到域的扩大过程也是读者自我理解的前进过程,并且,这种自我理解不是封闭的,而是一种开放的、循环的、无尽的过程。需要指出,解释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解释—理解,还表现为理解—解释,这是读者之所以能不断获得新视域的前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不全面的,一般都是遵循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循环过程。同时,学生对于自己的理解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学生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存境遇进行不断地审视和反思,从而使得学生在某一个时期建立自觉的价值准则有了现实的可能。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表现在学生总是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其一是这种理解是对过去理解的补充和纠正,弥补过去不完全的理解造成的错误指导,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理解并不总是对的,或者即使是对的也并非总是全面的;其二是这种理解为学生产生新的理解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可知性在于人们对未知是可以认识的,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因此,在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总是在不断丰富的认识中形成新的视域,并以此来指导实践。

三、以哲学解释学视域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入,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多元价值观的交互碰撞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问题已经不再是对于多元价值观存在的认同问题,更多的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正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为此,以解释学为新视角,分析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

合度,挖掘解释学中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利因素,既是学科间相互交叉的表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尝试。1.前见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因前见即已有之见,是指构成理解者存在的种种历史条件,换句话说,理解者在理解一件事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对这种事物的理解,前见构成了理解的前提,而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理论来源。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很大程度来自于彼此互不相同的前见,这也构成了理解的多样性,忽视前见而谈理解是形而上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生。从解释学为“前见”正名时,我们就应该明白前见本身有权威和轻率之分。通常,个人的理解略显轻率和偏颇,权威之所以称为权威,并非特指权威的至高无上性,而是基于权威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深厚以及后期对认识的不断深化。事实上,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首先来自偏爱之见,具体由情感、知识、思维能力等因素构成,教师的前见、教师希望受学生接受的理解与学生自身的前见彼此构成了矛盾运动,这种前见既影响了理解的客观性,也为理解得以实现创造前提。前见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因,它在解释学中被视为需要克服的对象,提示学生需要把自己作为理解者而非作者本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考虑到自身和学生之于文本的前见,理想的状态是把学生置入一种如洛克所说的“白板”状态,目的是为了保证受学生理解的客观性,但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可能实现,却为理解提供了某种警示意义,即理解中一是要尽量克服前见的影响,二是要善于利用前见对理解的促进作用。2.间距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外因间距原意是指一种熟悉的东西变得疏远,因而又被称为异化。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间距,把人置于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解,但事实上人总是历史中的人,完全脱离历史条件的人并不存在,间距构成了理解的对立统一性。其一,间距由

连续的历史构成,读者、文本、作者之间总是存在间距,人是历史中的人,完全克服间距、超越历史的人并不存在,间距构成了理解的障碍,理解本身是一个克服间距的过程;其二,间距为理解的可能创造了可行条件,间距使得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又包含同一,同一性的意义在于文本是可以被理解的,理解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间距——对立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强调间距是基于教师的意义期待与学生所实现的理解之间存在间距。每个人的理解总是基于一定的前见,而间距的存在并不是构成了理解的障碍,而是在某种意义帮助我们区分正确的前见或错误的前见提供了可能。同时,间距是文本的生长域,为文本意义的再生创造了条件,文本意义在历史进程中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师与学生在理解中必然存在差异,这构成了理解的前提条件,因为差异所以需要去理解。而二者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共同点,差异中的共同性为理解的实现创造了可能。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相信学生一定可以理解,也要注意到学生的理解是有条件的,一方面要求教师去克服阻碍学生理解的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去营造学生理解的有利条件。3.解释学循环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经之路解释学循环是指理解是一个循环的、开放的过程,这种循环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理解总是表现为从部分再到整体的理解趋势,对整体的理解又反过来促进对部分的把握,整体所规定的各个部分本身同时也规定着这个整体,对部分的把握有助于实现理解整体的意义预期,这也构成了理解的过程中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解释学循环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循环过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一,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总是片面的、局部的,其自身的前见也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总是在一定视域内的把握,完全理解文本意义并

不存在。其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随着部分理解的深入从而为理解整体创造了契机,没有对部分的理解就无法理解整体,对整体的理解又反过来促进对部分意义的把握。理解是对文本部分意义的绝对理解,随着对文本意义的把握不断扩大视域,自觉地充当下一次理解的条件,这是一个循环的、上升的无限过程。解释学循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是有理可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解释学循环规律:一是要遵循学生从部分理解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的客观上升规律;二是要遵循学生总是从相对理解到绝对理解、再由绝对理解到相对理解的一个循环规律;三是要明白学生作为理解的主体不可能完全抛弃自己的主观立场,理解的循环可能会滑入主观任意性的陷阱,这是教师需要警惕和引导的。4.视域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归宿视域作为哲学解释学中的一个重要范式,指出一切有限的存在都有它的局限,视域概念本质上属于处境概念,表现为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①理解的过程是一种视域置入另一种视域的过程,这种置入不是一个个性简单粗暴移入另一个个性之中,也不是使得我们理解的视域受限于我们理解的标准,而是向着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提升表现为作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读者的视域贯穿了理解的全过程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学生视域融合的双向互动过程,这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视域融合的主体间性活动,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其一,要求教师把握好自身与文本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视域融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继续推进的保证。其二,要求教师不断创建新的视域并促进视域间的相互融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的客观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不断地达成新的共识,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文本意义上深化到学生自身认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8):10-16.

[2]张光陆,张华.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特征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

究,2021(12):51-55.

[3]陈海飞.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5]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M].张光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6]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8]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徐怀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