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报告

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报告

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报告
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报告

上半年宏观经济及行业分析报告

编者按:2008年初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暴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及煤炭等上游原料价格不断走高,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为此,央行实行信贷管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收缩流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在成本上升和紧缩性宏观调控双重影响下,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周期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在加大,各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引发银行贷款业务的行业性风险。

随着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各市县分支应从行业的角度审视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加强对本地区行业研究,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从行业市场开发、贷后管理两个层面关注小额贷款的行业分布,通过扩大行业覆盖面、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的行业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实现小额贷款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通货膨胀下的中国经济

(一)通货膨胀及因素分析

1、通货膨胀情况

2007年2季度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全国高企,反映通货膨胀的各类指标全面上涨。本次通胀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升和原材料、能源和动力价格上升所主导。

食品价格上升是CPI上升的主导因素。07年以来,食品价格由于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而大幅度上升,进入08年,由于国际食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及春节期间雪灾影响,短期内食品价格再度大幅度上升,导致2月份CPI达到8.7%。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推高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幅度上升,4月份达到8.2%。构成PPI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均快速上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生产资料中价格上升快的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钢铁,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主要由国际决定,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占消费量的比重很大,因此在这过程中输入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成本推动作用。

2、通货膨胀的因素分解

对于07年开始的本次通胀,许多解释认为是货币扩张造成,但是这并不能解释通胀的全部,甚至不能解释其主要原因。就目前而言,非货币因素已经成为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价格重估、输入型通胀及自然灾害等。

(1)劳动力重估是影响物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过去很长时间的经济发展是利用低成本劳动力供给来实现的,但是,随着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间的缺口缩小,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状况出现,价格上升。

图1 中国劳动力格局转变刚刚开始

(2)输入型通胀变得显著。目前我国经济开放性逐步提高,贸易依存度接近70%,国际价格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内物价的变化。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中国主要进口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在美元不断贬值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节节上升,这些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加大了中国企业成本,从而推动了通胀上升。

(3)自然灾害对物价的影响明显。去年的蓝耳病使处于上升周期的猪肉价格更进一步上涨,而春节期间的雪灾更是导致了食品价格全面上升。但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短暂的。

通过测算,07年和08年的前4个月,货币因素是07年CPI上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拉动CPI上升3个百分点,对通胀的贡献将近6成,而08年的货币因素,无论是绝对影响还是相对影响均下降,短期性冲击成为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开始上升,推动08年CPI上升0.8个百分点,比07年提高0.7个百分点,劳动力价格重估推动CPI上升0.6个百分点。其他因素是08年CPI上升的主要因素,导致CPI上升4.4个百分点。

3、下半年物价水平会有回落但处于较高水平

由于受美元贬值及投机活动等因素影响,从中长期看,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仍可能保持高位。从需求方面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全世界对生物能源的持续需求决定了未来对农产品的长期刚性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耕地的减少从根本上制约了粮食的进一步增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使得粮食单产提高有限,从而使得粮食供给无法大幅度扩张。成品油价格与电价上调将增大通胀压力,预计将导致CPI同比上涨0.3-0.5个百分点。

(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中长期经济增长可期

我国经济在经历8年的加速上涨之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这集中反映在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方面。季度经济增长率在去年2季度达到12.2%的高点后,已经连续连续3个季度回落,08年1季度为10.6%,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已经回落到05年经济开始加速的水平。下降速度如此之快,表明此次经济调整不同于以前出现的向下波动,而是一种趋势性调整。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对美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预计未来美计价乐观情况能维持10%的增长,以人民币计价大约为-5%的负增长。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的同时,呈现量减价增,价涨多来源于人民币升值和出口产品国际价格的成本传导,扣除后者影响,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快速上升,而且未来可预见内还将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资金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从未有改观迹象。07年密集出台的出口政策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今年1-5月份出口增速为22.9%,但仔细分析增速的背后,从出口商品数量来看,大部分商品出口数量增速远低于以金额计量的增速。如在价格倒挂下的成品油,虽然出口数量同比零增长,但金额增长了38.5%,煤炭出口数量负增长,但金额增长了117%。

净出口的周期节奏了生重要变化,内外压力交织的迹象明显。经济收缩阶段,进口增速存的下降趋势,但人民币升值、资源为主的进口结构和国际资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趋势,导致进口增长居高不下,从另一方面弱化出口的增长。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源性紧缩力量成为经济周期下行的重要力量。

图2 中国出口、进口增长率变化趋势

2、消费和投资将平滑经济的波动。

(1)第二产业投资下滑严重。紧缩政策、高利率提高投资成本,市场景气回落降低预期收益,是投资增速回落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

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08年初以来,除上游投资增速较07年加快外,其余大部分行业投资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实际消费增速平稳。消费占GDP不断提升,从2002年开始,实际消费增速从9%稳步提升至目前的12%左右,预计08年实际消费增速有望达到12.5%,消费对GDP的贡献稳步攀升,并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3 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季度实际收入增长率

图4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测算

3、政府在财政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仍有较大的腾娜空间。

(1)在需要的时候,政府可以使用财政政策抑制经济的下滑。去年国家加大了在教育、医疗、科技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但仍然实现了财政盈余。

(2)在政府支出方面,“三农”为0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重点。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达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增幅30.3%;用于教育的支出达1561亿元,在上一

年增长76%的基础上,08年又大幅增长45.1%;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达831亿元和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和

24.2%。

(三)从紧政策的未来动向

1、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通胀虽然开始回落,但是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及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依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增加国内流动性供给,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央行面对目前的情形需要使用数量政策对冲和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并以此控制货币的过快增长。因为“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已经面临通胀和经济增长高成本替代的困境,加之价格型的紧缩政策打击面大,在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周期性回落的背景下,相对灵活的“数量型”政策的优势相对明显。

2、利率政策将趋于谨慎。由于美国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维持低利率政策,在中美待利差倒挂的情况下,中美利差的扩大将加大无风险套得空间,导致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加大,进而加大流动性控制难度,所以加息空间不大。但是如果4季度物价走势重新抬头,欧美国家因为通胀压力采取升息举措,不排除央行加息的可能。

3、信贷管制短期内不会放松。短期来看,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投资冲动依然比较突出,信贷问题控制依然是控制投资反弹的最有效措施,因此,短期内信贷控制不会放松。由于今年出现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需要信金支持,信贷政策可能会做一些特殊安排,但是,信贷控制总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四)通胀背景下行业景气格局将发生变化

CPI与PPI居高不下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将大部分行业臵于“上下夹击”的不利处境,并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利润率走势。行业自身的成本传导能力和抗周期性将成为行业利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成本传导能力随行业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竞争格局和政策等因素不同而不同。

图5 PPI上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当前通胀环境下,行业景气度明显向成本传导能力强的中上游移动:一类是涨价源头性行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燃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农业等;另一类是市场供求良好状况的中上游资本品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物品业等。此外,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升级,与居民日常消费相关的零售百货、食品、家电等行业抗经济周期性和成本转嫁能力较强,在周期下行区间内仍能保持稳定增长。

二、机械行业分析

(一)行业背景

1、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

机械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面临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和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景气降温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08年1-4月份,机械行业总产值26871亿元,同比增长29.03%,增速下降2.3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26185亿元,同比增长29.96%,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5071亿元,同比增长23.52%,

增速回落12.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速的快速回落,预示着机械行业技术进步速度下降,内生增长的动力减弱。从机械行业各子行业毛利率数据来看,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机械行业与固定资产投资高度正相关,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周期性行业。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动了整个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从2004 年以来,三大机械子行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运设备制造业,其固定资产投资维持了较高的增速,且均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08 年以来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低于07年。08年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增幅比07年的25.8有小幅回落,但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08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5%,与07年全年的21.9%下滑明显。

图6 06-08年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化

3、进出口双双加速

2 月份因春节和南方雪灾等季节性因素,一度出现出口增速大幅放缓的现象,但在4-5 月份,进口和出口增速均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好于多数人的预期。5 月份,我国出口增速为28.1%,而进口增速为40%,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造成进口价格大幅攀升拉动进口,实际进口增速可能在20%左右。

5 月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也达到了33.07%,其增速明显高于2007 年27.6%的水平,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机电产品出口受全球经济环境拖累并不明显。5 月份,机电产品的进口增速也达到了27.3%,其增速明显高于2007 年

16.7%的水平。

(二)钢材等生产要素涨价挤压行业盈利空间

5 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其中涨幅较大的有: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0.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2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持续攀升,并且上升幅度超过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7 年10 月以来,两者的差值有进一步放大的趋势,这必然会挤压工业产品的盈利空间。反映生活资料价格的CPI 的上涨也将给工资水平的带来一定上涨

压力。

钢材价格仍将小幅上涨。铁矿石价格有望高位回落,今年1-4 月,我国国内大中型矿山新增铁矿石原矿可完全覆盖我国新增产钢铁所需铁矿石。加上进口铁矿石的新增部分,1-4月份,我国铁矿石供大于需高达2344万吨。开采铁矿石的高利率使得海外铁矿公司纷纷增产。1-4 月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且出现了资源供应量略大于需求量的情况,08 年下半年铁矿石价格有可能在高位有所回落。

近年来海运费用的大幅上涨也是铁矿石价格一路攀升的原因之一。近期铁矿石航运市场也出现一轮不期而至的雪崩暴跌走势。由于中国钢厂突然中止铁矿石货盘租船业务,6 月9 日至13 日的一周内,巴西、澳大利亚至中国海运费分别暴跌14.89%和31.53%。海运费用的理性回归也有助于铁矿石价格的回落。

焦炭供给偏紧,价格将持续上涨。焦炭是炼钢所需重要原材料,焦炭的大幅涨价也是钢铁价格的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生产1 吨钢需要0.4 到0.5 吨焦炭。随着国内焦煤供给紧张的延续,其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动力。6 月初,北方焦炭市场再次呈现大幅上涨态势,涨幅基本在300 元/吨左右。

由于铁矿石价格维持高位,焦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后期钢材价格可能呈小幅上涨的态势,但钢材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图7 04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走势

(三) 机械行业面临的有利因素

机械行业整机和零部件涨价(关键看机械行业能否将原材料成本

上涨幅度转嫁至下游行业);劳动力上升造成机械代替人力;中国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远未结束,世界制造中心在向中国转移;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行业仍然是需求旺盛、竞争格局稳定、盈利能力较强、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增长较快、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发展的行业。

三、零售百货行业分析

(一)行业背景

1、高景气运行、零售总额增速创10 年新高

目前,整个零售行业处于高景气运行阶段,这种行业景气主要表现为2 方面,其一,整个消费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08 年前五个月,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创10 年同期新高;其二,行业内公司盈利水平持续上升,综合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均处于上升通道。

图8 年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及百货类商品增速

2、消费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宏观层面,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2008 年前5个月,实现社零总额42401 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创10 年同期新高,从分产品零售额增速看,受益于居民收入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百货、超市、家电卖场类商品增速高于社零总额增速,行业整体处于高景气运行阶段。

公司层面,近年来,主要零售类企业收入、综合毛利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一季度,苏宁、国美的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41.9%、22.8%,综合毛利同比增长则分别为52.8%、39.5%;武汉中百、华联综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5.0%、22.1%,综合毛利同比增长分别为34.7%、30.6%;百货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24.2%,综合毛利同比增长为26.3%,各零售业态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3、联营模式降低存货风险。国内百货业经营大多采取的是风险较小的联营扣点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毛利率表现稳定,企业自营商品少,相应的库存也少,经营风险较小。

(二)景气回落仍存在不确定性

1、消费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受美国经济疲软、油价高企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阶段性衰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如果这种预期成立,那么显然对我国居民收入中的稳定收入部分会有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消费增长的放缓。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庞大的股民队伍主要集中在城市,随着股市的持续下跌,很多城市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已经演变为“财产性损失”,并且这种损失还在持续扩大,如果说牛市有利于促进消费,那么熊市同样会对消费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目前,我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高于20%,处于历史上的高位运行阶段,受上述2 大因素的影响,以及整体基数的放大,行业存在一定景气回落的可能,表现为零售总额增速的逐步放缓。

2、成本费用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

行业景气度高,零售企业成熟门店可以有效抵御新开门店的分流,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成熟门店收入增长不但直接提高毛利额,同时,还会有利于综合毛利率的提升(总体蛋糕增大,有利于强势环节

的零售商分享更多产业利润)。

零售行业的费用结构大致如下:人工占20—25%左右,租金、折旧、摊销占20—25%左右,促销、水电、运输、仓储、差旅等其他费用约占50%,其中,人工每年提升约8—10%,租金签订的都是长期合同一般会有3%左右的年度提升,其他费用则相对固定,增长幅度较小,总体上看,老门店费用的增长速度一般在5%左右,而这轮行业景气,老门的收入增长一般都可以达到10%以上,这显然有利于综合费用率的控制。此外,行业景气度高,也有利于新扩张门店盈利期的提前。

行业景气高位运行,在老门店盈利快速提升,新门店盈利期提前的叠加推动下,业绩会有持续的快速增长。反之,当行业增速下滑,景气回落时,零售企业的业绩增速会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下滑:事实上,现阶段,绝大多数零售企业均处于快速扩张期,虽然行业增速有可能会下滑,但是零售商的开店速度并不会有明显减缓,新门店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老门店产生的一定的分流。

从费用的角度看,费用增长的刚性较强,行业景气度高时,增长会比较平稳,而行业景气下滑时,同样会有比较平稳的增长,下滑的可能较小。行业景气回落时,老门店收入增长放缓、新门店盈利周期延长、以及费用的刚性上涨,都会对零售企业业绩增长构成较大压力。

(三)各子行业分析

1、百货行业

从经营模式上看,百货85%以上的商品为联营,亦即,百货商将商场划分成很多小的单元,引进品牌商入场经营,百货商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商品销售后,百货商按照一定的比例提成,这是一种“类租赁”的商业模式。显然,这种模式缺乏明显的采购与物流配送方面的“规模效益”,其规模效益更多体现在品牌以及与供应商的关系等软能力上,每个店面基本上都是一个独立的盈利单元,店面互相之间

的经济规模效益偏低。

由于规模效益的相对缺乏,新增店面很难带来原有整体盈利的增长,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行业景气回落的判断成立,那么百货行业很难通过外延扩张维持盈利的持续快速增长。

2、超市

超市是“统一采购、集中分销”的经营模式,具有较强的统一采购规模优势,新增店面,随着整体销售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原有店面的盈利能力,同时,超市所经营的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刚性需求较强,在此经济背景下,超市通过扩张具有一定抵御行业景气回落的能力,盈利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3、家电专业卖场

家电卖场出售的商品标准化程度高,零售商不但对商品进行集中采购,并且还需要将大多数商品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具有最明显的规模效益,新增店面,随着整体销售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高原有店面的盈利能力,照此,家电卖场通过扩张低于行业景气回落的能力最强,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图9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变化情况

图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及超市、家电零售额增速

总体来看,消费会会面临宏观经济减速的负面因素,但国内消费稳定性较强,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百货零售行业仍是邮政储蓄小额贷款应重点关注和开发的行业。

四、建材行业分析

(一)水泥行业分析

1、上半年通胀、紧缩下水泥毛利率表现:因煤价上升压力陡增

CPI 由20072季度的3.2 上升至2007 年底4.8,并进一步大幅上升至2008 年5 月底的8.1,这一过程中政府实行紧缩性宏观调控,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6.7%下降至25.8%,并进一步微幅下降25.7%;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由28.5%提升至30.2%,并进一步提升至32.1%,但2008 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呈逐月微幅下降趋势。

2007 年底至2008 年5 月底,受益上年4 季度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冰雪灾后重建、成本推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水泥价格由304 元/吨上升至311 元/吨,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6.4%;同期受益需求旺盛、运输紧张等因素拉动,煤炭价格由541 元/吨上升至695 元/吨,环比上升28.5%、同比上升44.4%。煤炭价格上升对水泥毛利率构成相当侵蚀,水泥毛利率面临下降风险。

图10 03年以来水泥及煤炭价格走势

2、08 下半年紧缩继续下毛利率表现:不会出现上轮调控巨幅下降局面

(1)从需求角度看:08 年5 月单月CPI 虽然降低到8 以下为7.7,但前5 月累计CPI 仍然高达8.1,而同时PPI 再创新高,出于防止PPI 上升向CPI 传导,08 年下半年紧缩性调控基调甚难发生趋势性改变,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半年将呈逐季下降态势,但受投资仍将是拉

动经济寄托、政府换届投资冲动、灾后重建等因素支撑全年仍可维持22%左右增速。预计水泥需求增速由上年10%下降至8%。

2、从产能增加看:2008 年前4 个月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7%,高于上年同期43.5%的增速,其中华东、西北、中南投资增速高于上年,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两头审批使得部分热点地区投资存在过热情况,预期下半年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但全年仍维持30%以上增速,因2007-2008 年水泥投资高速增长,08 年投放产能将比07 年高,预期08 年新增熟料产能9800 万吨,高于上年的8900 万吨。

3、从淘汰落后产能看:国家规划并且由发改委和地方政府签订了责任状,2007-2010 年淘汰2.5 亿吨落后产能,该类产能约占2006 年底水泥产量的20%;并规划把新干法产能占比到2010 年提升至70%,2006-2007 年新干法占比分别为50%、55%。2007 年4 季度开始出于责任状约束、发改委督促和国家日益重视节能环保的大环境,各地淘汰落后走出实质性步伐,全年累计淘汰5500 万吨落后产能。

综合上述供需关系,我们需要指出,仅仅看到紧缩调控下需求增速下降,认为水泥价格会下降进而导致毛利率下降这种单一角度看法并不客观。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而并不是由单一需求所决定。预计2008 年新增供需关系差4640 万吨,整体供需关系缓和仍有利于水泥价格提升。同时亦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水泥供需仍供过于求,事实上水泥因季节性消费量和产能建设差异总是产能过剩的,只是过剩程度不同罢了,产能过剩率的下降或者说产能利用率提升有利于价格提升。

图11 水泥行业毛利率与新增供需差

3、成本上升挤压利润情况下要注重成本转嫁能力

下半年紧缩背景下和煤炭成本上升使得水泥毛利率站在了趋于下降的边缘,下半年水泥企业毛利率水平将趋于明显分化,在市场对大部分企业产能扩建和价格上升已有认识基础上,能否把煤炭上升转嫁以提升自身毛利率将成为关键。

(二)玻璃行业分析

1、08 年上半年紧缩调控下玻璃毛利率表现:毛利率同比下降

截止08 年4 月底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虽同比仍有增加,但08 年以来呈逐月下滑态势,紧缩调控对房屋建筑业影响逐步显现。前4 月玻璃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低于上年同期的15.6%增速,亦低于07 全年14.2%增速。玻璃价格自2007 年底创出03 年以来新高后持续下滑,其中5mm 玻璃较07 年底环比下滑5%,而同期纯碱价格和重油价格环比上升12%、26%,成本压力陡增。

图12 重油及纯碱采购价格走势

图13 玻璃价格走势

2、08 下半年紧缩继续下毛利率表现:出现周期向下迹象

预计下半年紧缩性调控不改情况下,房地产业受影响力度将有所加大,特别是商品房住宅市场。受房产调控影响,08 下半年玻璃需求增速将趋于放缓。

2007 年1 季度平板玻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 亿元,同比下降22.8%;2007 年上半年平板玻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 亿元,同比增长6.6%。而08 年1 季度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8%,其中平板玻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技术玻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9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7%。平板玻璃投资仍呈现加速趋势。

08 全年玻璃产能投放仍不容乐观,对供需关系将构成很大压力。另外一方面,2007 年玻璃出口金额占全行业收入13%,出口对于玻璃行业而言至关重要。随着07 年2季度开始玻璃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海运费用上升,玻璃出口趋于下降,08 年前4 个月玻璃出口量同比下降19%,而上年同期则是同比上升62%,玻璃出口下降回流到国内对国内供需关系亦产生很大压力。

图14 玻璃行业产销率变化情况

利好的因素是新《节约能源法》驱动中空玻璃、钢化玻璃、LOW-E 玻璃等深加工玻璃快速发展、放大玻璃需求增速;而纯碱自08 年4 季度始因产能投放迅速亦开始进入向下周期可降低玻璃成本,重油改天然气并进一步改成煤焦气降低能源成本,下半年重油仍将续升但增速放缓,高档产品结构提升亦有利于支撑毛利率稳定。

(三)油、电、煤炭价格上涨对建材行业成本影响测算

1、电价上涨导致建材行业成本小幅上涨。

煤、电在水泥生产成本中占据主导,目前煤炭约占在40%左右,而电力占成本在25-30%;电力在平板玻璃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不大,目前占成本比重在5%左右。而电价由于受国家控制,即使电价出现上调,其幅度也相对较小,影响也相应小些。新型干法水泥的平均电耗在100-110 度/吨,本次除税的销售电价上调约2.14 分钱,导致水泥生产成本上涨在2.14-2.35 元/吨,成本上涨的幅度1.3%-1.5%。

2、煤、油价格上涨对建材行业影响较大。

煤炭在水泥生产成本中占据主导,目前煤炭约占在40%左右,08 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水泥企业的煤炭进厂价同比上涨20-30%,导致水泥成本上涨在15-20 元/吨;平板玻璃企业最主要成本是重油,目前重油占成本在40-50%,但由于重油一直是市场化的,如目前重油价格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500-2600 元/吨上涨到目前的4500 元/吨,

应该说08 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一直压制着平板玻璃企业的盈利。

图15 水泥行业成本细分

五、农业行业分析

(一)行业背景

1、国内国际通胀因素不容忽视。

能源价格为涨价导火索。从近几年石油涨价,到去年国际玉米期货大幅飙升,到今年国内农产品普涨,此轮涨价风波基本上涉及到各个资源行业,其中逻辑是:一、油价上涨,直接增加国外大田作物投入成本;二、油价上涨拉动替代能源需求,引发替代能源的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燃料乙醇需求大,美国有一半的玉米要加工为乙醇,巴西有一半的甘蔗做乙醇用,而玉米、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引发了与其它作物争地的问题,形成农产品全面性涨价。而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全球流动性泛滥又有很大的关联。

此轮涨价顺序符合流动性过剩特征。根据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商品价格变动是有一定规律的,生产率越低的商品最先涨价,最终涨幅也最大,而生产率高的商品涨价则相对滞后,涨价幅度也较小,原因是生产率较低的行业客观上存在资源的约束而不能大规模扩大商品产量。回顾国内此轮涨价,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最先是矿产、能源、基础设施等资源性商品价格开始大幅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如何写一篇惊艳的财务分析报告

如何写一篇惊艳的财务分析报告 1报告阅读的对象要明白并分析 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2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要充分领会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3清晰框架和分析思路报告写作前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4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揭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文案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基本分析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4) II 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10)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0)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1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10)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11) 五、能源生产分析 (11)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12) III 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18)

IV 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19)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9)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21) V 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24)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4)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6) VI 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 (29) 一、国房景气指数 (29)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 (32) VII 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 (35)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宏观经济学分析报告题与简答题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分析题 第二章 1.分析下列每组两种行为对GDP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1)企业为总经理购买一辆汽车和企业支付给总经理另外一份收入让他为自己购买一辆汽车 (2)你决定去购买一辆中国车,而不是一辆美国车 (1)前者使投资增加,后者使消费增加 2.如果政府雇用失业的工人并把他们看成是无事可做的政府雇员,这些人以前得到相当于10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政府付给他们1000美元工资,那么这会对GDP产生什么影响并加以解释。 根据等式C+I+G+NX=Y=C+S+TA-TR ①C、I、NX TR 进而使得G增加了TR GDP由于G的增加而增加 ②TR TA C、S C+S+TA-TR变成了C+S+TA GDP也变大了。 Tr 平均收益S供给C成本 3.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美国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2)布什总统买了一所新房子。 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3)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4)美国人杰尼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5)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的工厂。 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净出口增加。 4.下面是一些伤脑筋的问题,你能否说明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的膳食 (b)购买的一块土地 (c)购买的一幅齐白石的绘画真品 (d)海尔集团公司设在欧洲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没有参与市场交易,不计入GDP 。 b.购买一块土地,由于土地不是统计当期新创造出来的产值,因此,也不计入GDP 。 c.由于绘画真品不是在统计当期生产的,因此不计入GDP。 d.公司设在英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应计入英国的GDP,同时也应计入中国的GNP,而不是中国的GDP 。 5.考虑下列每一个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1)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 降低,实际生产服务减少 2)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 增加,实际物品增加 3)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降低 4)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使企业解雇工人。降低 5)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事剪草坪的工作。 增加,未来可能降低 6)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实际GDP降低,可测GDP降低,不可测GDP增加

2019年月度经营分析报告模板

月度经营分析报告模板 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整理的月度分析报告,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 月度运营分析报告(本文主要指内部管理报告)是对企业当月各项经营状况进行陈述、分析、挖掘深度情报的商务公文,是集团运营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中型集团企业来讲,一份内涵丰富的运营分析报告,就是企业运营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写一份好的运营分析报告,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较高的针对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对此,运营分析的撰写要有较高的针对性。比如今年工作目标是经营质量为主,那么内容上就要多侧重基础管理的表述,明年是扩展为主,那么项目投资分析、市场动态分析就要占较高比例。否则,就会出现南辕北辙、出来不落好的结果。 月度运营分析报告一般是呈送集团董事会、执行总裁、运营总监、总经理等负责运营管理的高层领导来阅读的。这些领导一般具备较高的企业进销存理解分析能力、一定的财务数据阅读能力、较深的企业管理判断能力,这样,报告内容就不需啰嗦,言简意赅即可。 二、系统的框架结构 从文章的架构来讲,应该是:报告目录—管理驾驶舱部分—具体情况与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指明具体章节内容及所在页码。 管理驾驶舱的概念是起源于ERP,这里是指通过各类简洁明快的彩色图形、画面、表格等直观性的视觉感触,来反应公司的运营状况。试想,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每天面对的信息和数据成千上万,面对厚重的运营报告,肯定没有兴趣看到底,只能是快速抓取驾驶舱部分选择性阅读。 具体情况与分析,应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和工作重点来确定分析内容,如工业型企业,可以按照内部进销存流程,分为采购、仓储、生产、质量、安全环保、销售、回款等几个方面,而这几个环节,每个又可以细化出3-5个关注点,如采购,可以分出比价采购的执行情况、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区域种类的分析、采购安全库存的掌握等,这样整个业务流程就会有20-30个关键指标去分析,整篇内容就趋于饱满。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指对当月重点工作的完成进度分析,及出现问题的对策分析等内容。 三、确保分析的深度 没有深度的报告就是一摞废纸。 报告数据既要有最基本的罗列,还要根据各类企业自建的分析模型,看到深层次的东西,切实揭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20XX年,笔者在一家太阳能行业企业供职,从运营分析中发现,该企业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领军企业,销售高峰并非原来料想的太阳光资源最充足的6-7月份,而是每年的4-5月份,分析结果让人惊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

摘要: 2012年是中国经济从“次萧条”到“复苏重现”的一年。在消 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在2012年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复苏的轨道。2012年前3季度回落超预期,而第4季度复苏幅度也可能超预期。 2013年将延续 2012年第 4季度复苏的势头,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解、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缓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将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因此,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2012年中国 GDP增速将达到 8.0%,比 2011 年回落 1.3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重返 9时代,增速达到 9.3%,CPI出现反弹,达到 4.1%。 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未来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强化中期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宽松与积极的导向,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超越

“新常态”悲观主义的定位,应当在收入分配、房地产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性改革,清楚“改革疲劳症”。 关键词:新复苏、新结构、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主题一:GDP增速下降是新常态,但短期因素改善,增长质量提高 综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虽然在201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会继续下行,但周期性因素会有改善。两相抵消,2015年全年GDP增速相较2014年可能略有下降。美国已经退出量化宽松,2015年四季度很有可能开始加息,美元会保持强势,而人民币(6.2117, -0.0023, -0.04%)对美元大幅走弱的概率极小,因此2015年强势人民币会影响我国出口。但另一方面,强势美元伴随着国际上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因我国是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经济从整体上来讲必然受益,表现在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企业因成本降低而利润空间扩大、居民因在能源上面节省支出从而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我们认为2015年实际的投资增速或能有一定反弹。最后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经历了2014年的较大幅度调整,基数已经降低,而过去几个月的放松限购、放松限贷和降息等措施会在2015年发酵。另外户籍和土地改革有望在2015年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有助于增加对大中型城市住房的需求。 主题二:低通胀引致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和无风险利率下行 由于强势美元,对我国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将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2015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极为有限。考虑到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和防止资本外逃等因素,尽管美元或许继续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国内通缩风险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空间也很有限。国际油价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每桶70美元的低价。2015年我国没有通胀风险,通缩压力稍有显现。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维持在2.0%左右,生产者价格指数仍有下跌空间。不过2015年CPI通胀上限仍可能维持在3.5%。为给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认为政府没必要调低CPI通胀上限。目前我国融资利率还是太高,政府在2015年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调整货币政策。2015年广义货币增速目标或许由2014年的13%小幅下调至12%,但仍有很大可能维持13%的目标。我们预计人行会采取不对称的方式降息一次,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利率分别降0.4%和0.25%。降准幅度更大,我们预测在2015年底前人行降准三次共1.5个百分点。由于有其他备选工具,降准幅度和频率或许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认为人行在2015年会维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从而在低通胀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无风险利率。 主题三:地方债改革加速,股市复苏,风险溢价下降 新一届政府从2014年开始系统处理地方债问题,迈开了关键的两步。最新的改革方案将存量地方债整合到省一级政府,未来新增债务主要由省政府为主体发行债券来满足,其余由人民银行[微博]借道国开行来解决,应该说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最佳选择。金融改革的另一艰巨任务是降低我国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降低企业杠杆和融资成本的关键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股权融资市场。从种种迹象来看,提振股市信心和加快股市融资发展已经成了新一届政府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2015年,我们预计政府会尽快推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开对IPO的实质性审核,放宽对股票发行的盈利指标等要求,加快培育新三板、柜台市场等低层次的股权市场。同时政府也会加快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推进步伐。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和股市发展能在2015年有效地缓解我国企业的融资困境。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能从央行[微博]直接获取,减少了挤出效应,给民间融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将地方政府债务整合到省一级政府则能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整个中国信贷市场的利率。股市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廉价的筹资渠道,而非像过去几年过度依赖短期高息的债务融资。

2016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第四季度预测

推进供给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2016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第四季度预测 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格局判断 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达经济体基本与预期相符,其中欧元区强于预期的增长表现抵消了美国弱于预期的表现,但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依然乏力;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略好于预期,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表现也比预期略好,巴西的深度衰退已经初步呈现缓解迹象,俄罗斯经济在石油价格回升后也开始趋于稳定。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投资普遍疲软,因此全球工业活动和贸易低迷,但近几个月,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工业活动和贸易均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日趋加剧。首先,英国投票退出欧盟的影响仍有待充分显现,预计未来将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并对信心产生更大影响。其次,持续的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避险情绪的上升可能带来严重的宏观经济影响,尤其脆弱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压力加大。最后,新兴市场国家仍需实施大幅度的财政调整,尤其需要警惕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并不稳固,与之相伴的是国内风险的加剧,尤其是继续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导致最终发生破坏性调整的风险增大。 美联储何时加息是全球货币政策趋向的重要参考。在今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联储公开市场业务委员会(FOMC)会议决议以7:3票数通过,决定维持0.25%-0.5%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不变。就未来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官员仍保留了2016年加息1次的余地,中长期利率预期也被下调。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16三季度我国政府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中积极因素增多,经济增长略超市场预期,成绩来之不易。消费、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幅略有回落,中上游企业利润增速回升。预计当季GDP增长6.7%左右,经济增速位于预定的目标区间。季度CPI温和上涨1.6%左右,PPI涨幅为负1%左右。 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幅度减缓,总体消费增速基本平稳 今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3%,比去年同期下降0.2%;而去年同期消费品累计同比增速的降幅为1.6%。因此与去年相比,累计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的幅度已经缩小,显示平稳增长的特点。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数据看,8月份促进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