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口模型论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

论人口模型论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

论人口模型论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
论人口模型论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

A题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题要求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本题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模型或算法,过程如下:问题一:利用基于SPSS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对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假设未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并根据基于MATLB分析,通过人口预测函数对未来人口的结构进行预测和评价.最后根据“单独二孩”政策改变人口预测模型,对比结果差异,对比相关研究评论报告的结论,总结结论。

问题二:对于计划生育的新政策,根据基于MATLAB软件,通过对未来人口生育率的预测

,综合城镇农村的人口比重,预测未来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该新政策对教育,劳动力与就业,养老方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字: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一、问题重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如小学招生人数(1995年以来)、高校报名人数(2009年以来)逐年下降,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开始步入下降通道,人口抚养比的相变时刻即将到来,这些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今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人士对开放“单独二孩”的效应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评论。

人口问题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也有不少经典的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和模型都依赖生育模式、生育率、死亡率和性别比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与政策及人的观念、社会文化习俗有着紧密的关系,后者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中用到的数据的置信水平也与调查统计有关。

请收集一些典型的研究评论报告,根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模型,对报告的假设和某些结论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针对深圳市或其他某个区域,讨论计划生育新政策(可综合考虑城镇化、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统筹等政策因素,但只须选择某一方面作重点

讨论)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该问题是要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对于未来人口预测的模型,要考虑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因素,使用SPSS软件使用Logistic 模型进行人口预测。并将所得结果与往年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具有易操作性,可控性,健壮性等优点。主要缺点在于短期预测准确度较差。所以采用另一个长期预测模型,阻滞增长模型,通过对比发现Logistic模型短期预测准确性较高。通过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得出,在没有“单独二孩”政策情况下人口的增长预测,并且分析出未来人口结构的优缺点。其次根据研究报告的假设,对“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率的影响改变模型假设,改善模型,求出该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并且找到政策的优缺点。最后找到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做出的积极改变以及该政策对社会上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方面的积极影响。

数据分析:

为了建立模型,需整理筛选1949-2012年的数据,挖掘各种有利信息,剔除不良信息。本文部分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特点如下:

1:城市妇女生育率,镇妇女生育率、乡村妇女生育率按年龄分布相似,并且近似满足Gamma分布。

2:0岁时的死亡率不服从其他年龄段的死亡率近似服从概率的分

布,需剔除。

3:数据时间存在递推性,既人口分布年龄在年份上具有连续性4:城镇人口比例适用于线性回归模型

5:“单独二孩”政策会影响适龄孕妇的生育率,进而影响模型的整体结构,既人口结构。

三、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3.1 问题的假设

假设一每一年的人口总数、人口结构以及分布和其他有关各量仅在年末发生变化,变化顺序是:一部分人先死亡,然后一部分人生小孩,最后一部分人迁移

假设二本文中所提到的生育率指的是婴儿出生且在一岁前存活的概率

假设三未出现该政策前适龄产妇一年只生一胎

假设四人口老龄化程度指60岁以上老人并且不考虑100岁以上的老人的死亡率

假设五人口的迁移路径仅考虑从村镇到城市

假设六本文不讨论国际迁入迁出,因为国际迁入迁出对人口影响较小

3.2 符号说明

四、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

4.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变化包括人口增长以及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变化。其中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人口增长量及增长速度为了建立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首先必须考虑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

其中,老龄化,城镇化、性别比的增高等人口变化的特点必须给予考虑

当前的人口总数和人口比例、人口年龄结构决定以后的人口总数和人口比例、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总数和人口比例、人口年龄结构体现为学生入学数量,劳动人口数量以及老龄化程度、城镇化程度和性别比等。其变化情况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人口增长率决定。“单独二孩”政策以及其他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生率。就业政策等其他政策影响自然生长率或迁徙率。以上关系见下图:

一、 老龄化、城镇化、性别比以及国家政策与人口增长的关

1.老龄化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能生育的人口比例降低,

进而影响各类地区人口比例及总人口数。

城镇化影响各类地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各类地区的死亡

率、出生率不同,城镇化也影响人口总数的增长量。

性别比持续增高给人口性别结构带来变化。与老龄化类似,

性别比增高使有生育能力的人口比例降低,进而影响各类地区

人口比例(及城镇化程度)和总人口增长量。

在总人口增长的影响下,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量不同,由此

使年龄结构变化,老龄化程度变化。

2.“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单独二孩政策解读

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未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

出生率、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第t 年各类地区

的人口总数、人

口比例、人口结

影响 第t 年的学生入

学数量,劳动人

口数量以及老龄

化程度、城镇化

程度和性别比 体

体现为 第t n +年各类地区的人口总数、人口比例、人口结构 死亡率 迁移率 影响 影响 计划生育和

其他政策 变化 第t n +年的学生入学数量,劳动人口数量以及老龄化程度、城镇化程度和性别

即可生二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到的单独二胎政策。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2013年计划生育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2)政策背景以及相关的研究评论报告

新的生育政策方案出台后,引发了多方关注。双胞胎家庭能否再生育二胎?究竟是单独二胎还是单独两孩?

针对市民的疑问,卫计委相关人士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5]

卫计委相关人士明确指出,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次的新政应该简称为“单独两孩”更为准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此次的新政了。

根据现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如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生育二胎。但

女方需要满足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年龄不低于28周岁这两个条件之一。通俗来说,计划生育管的是孩子数量,而不是胎次,因此“单独两孩”更为准确。

第一胎为双胞胎不能生二胎:“此次单独两孩政策,之所以称‘两孩’而非‘二胎’,是强调生育的‘数量’而非‘胎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杨文庄表示,“单独”夫妇第一胎次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不能享受单独两孩新政。其实,双胞胎不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原则,一直在执行,比如农村“一孩半政策”。杨文庄介绍,中国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等1个省(区)规定,农村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女孩的,就不能再生育了。

(3)单独二孩的数据支持

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

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

老龄化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性别比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4)“单独二孩”政策对未来人口结构的影响

该政策的实施,将会改变适龄孕妇的生育率,这将会导致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既出生率影响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降低死亡率等积极方面的影响

(5)“单独二孩”政策的意义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

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1.2 该政策提出后典型研究评论报告的摘要以及对该报告的见解:

就三中全会提出的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与会的多位专家认为,人口政策的适当调整将对我国长久的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中国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已有20多年,并接近超低生育水平,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以及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将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首先是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比上年末减少345万,2023年后将快速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2

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3%,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

其次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1994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115,2012年仍高达117.7。另外是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

老人和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有所升高。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

未来一段时间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为宜,中国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5~1.6左右,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完善和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向1.8靠拢,既十分必要,也具备条件。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导原新认为,单独二胎的好处在于:首先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一直在高位震荡,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其次有利于消除人口素质的逆淘汰,同时有利于家庭发展能力提升,有利于人口发展的平稳过渡,避免大起大落。

他表示,压抑了很长时间的生育势能,在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后会瞬间释放,2~3年内将产生出生堆积现象,而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出生堆积,有利于人口平稳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

从以上报告摘要可以看出,“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未来人口的构成,并且降低性别比,其次有利于消除人口素质的

逆淘汰,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生育总和,提高生育率。这些变化都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促成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单独二孩”主要改善了生育率和出生率,本文将对生育率以及出生率进行重点讨论。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4.2 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建立 GM(1,1)灰色模型

对于人口增长,需考虑生育,死亡,疾病,灾害,环境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共同结果,如此众多的因素不可能通过几个指标就能表达清楚,本文将着重考虑生育,死亡,以及自然增长在“单独二孩”政策下的影响。其他的对于潜在而复杂的影响是无法精确计算的,这反映出人口系统具有明显的灰色性,适宜采用灰色模型的预测方法,原始时间序列综合灰色量包含了其他的内在规律。

4.2.1 局部分析

在灰色模型中,与起相关的因素并没有直接参与,但如果考虑到直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例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人口数等,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计算,则可以根据年龄移算理论,从某一时点的某年龄组人数推算一年或多年后年龄相应增长一岁或增长多岁的人口数。在这个人口数的基础上减去相应年龄的死亡人数,就可以得到未来某年龄组的实际人口数。对于0岁的新生人口,则需要通过

生育率作重新计算。

当社会经济条件变化不大时,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稳定,相应

活到下一年龄组的比例即存活率也基本上稳定不变。因而可以根据现

有的分性别年龄组存活率推算未来各相应年龄组的人数。

因此可以建立人口发展矩阵方程模型这一主模型,并在其基础

上建立生育率,死亡率等模型,本文更着重讨论生育率对模型的影响

这一方面。

(1)首先设原始序列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5768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05 13.0756 13.1448 13.2129 13.2802 13.3450

13.4091 13.4735 13.5404)

(2)对原始序列进行一阶累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975 0.0884 0.0826 0.0774 0.0678 0.0851 0.0692 0.0681 0.0673 0.0648 0.0641 0.0644 0.066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975 0.1859 0.2685 0.3459 0.4137 0.4988 0.5680 0.6361 0.7034 0.7682 0.8323 0.8967 0.9636)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参数求解

可以得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81,

μ=0.0888 初始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0.0975.

因此可得白化形式微分方程的离散解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上述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可知,模型的解是一个指数函数,因此用该函数来拟合是可以的。

未来人口预测结果:

年份(年)总人口数(亿)

2015 13.99319

2020 14.38259

2025 14.63732

2030 14.78661

通过灰色模型的预测,发现我国未来人口呈缓慢增长态势,但是由于统计年鉴数据表明,近年来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但生育率,出生率逐年降低,这将会影响未来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社会严重,下文将对该问题进行着重分析。

4.3以灰色模型为基础,在假设没有“单独二孩”政策下对生育率,死亡率的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对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

4.3.1由于“单独二孩”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死亡率,只会对生育率造成影响,并且改善人口结构,本文对生育率进行着重分析记()

h t为各年龄生育的女性占总生育女性的概率分布,即生育模

i

式(生育加权因子)。

由于生育模式主要受生理因素印象,假设不随时间变化,考虑

到生育的女性中,中青年人口占有较大比例的特点,我们设不同年龄的生育加权因子满足Γ分布: 1

11

11111()()i i i i i e h αθαθα----=Γ,1i i >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

一、城市部分

拟合情况如图

二、 城镇部分

拟合情况如图

三、 农村部分

拟合情况如图

从结果可知,对于三类地区,用此模型得到的从23岁到28岁的生育模式比较准确。由于这一年龄段时生育高峰期,其他年龄段的生育模式微小变化对总人口的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用Gamma 分布描述生育模式随年龄的分布是合理的。

另外,受当前农村人口文化、经济条件影响,早生现象存在,这一点从对农村生育模式的拟合情况图也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将来农村的发展,早生现象必会慢慢消除。因此用此模型对农村地区作长期预测将会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记平均生育数()t β=每年总出生婴儿数每年总生育女性数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从2001年到2012年平均生育数上下波动,但总体来说有所减小。

(1)中短期内,采用如下线性回归方程:

3()(0)t d t ββ=-

根据各年平均生育数数据,得到如下结果:

对城市人口:()0.002298 2.053c t t β=-

对城镇人口:()0.005433 2.053v t t β=-

对乡村人口:

t ()0.005981 1.931 t t

β=-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从2005年到2012年,平均生育数上下波动,并呈下降趋势,适龄生育女性在选择生育时大部分选择独生子女。这将会影响未来的人口结构,并将对总和生育率造成影响。

4.3.2 出生率的拟合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EXCEL对出生率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y = 0.0019x3 - 11.101x2 + 22162x - 1E+07

R2 = 0.9567

根据EXCEL多项式拟合的结果可以看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9567数据准确里较高,是可信的。

通过该函数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人口出生率会趋近于缓和平稳的走势,由于出生率直接的反应了人口变化过程,可以认为由于原政策的影响,我国生育率逐年降低,出生率逐年下降,这将导致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口老龄化,青少年人口流失等方面。(老龄化

拟合没做,审稿提醒)

4.4 典型研究报告所给出的结论探究以及总结评价

通过以上模型假设以及求解我们看出,假设“单独二孩”政策不存在的情况下,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人口会呈缓慢增长态势,但通过生育率和生育总和出生率可以看出,生育率逐年走低,生育适龄妇女更偏向于独生子女,并且出生率逐年下降,这势必会改变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导致青壮年资源流失,老龄化严重等缺陷。

根据上文“单独二孩”的政策提出以及政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总人口态势呈缓慢上升的态势时,该政策的提出会对出生率以及生育率造成影响,这将会改变未来人口结构,增加青年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作者:————————————————————————————————日期:

察北管理区 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在确保完成2010年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以外,紧紧围绕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及《责任书》,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第一位 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后,我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时的召开了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对我区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会上党工委、管理会与两乡,五个管理处签订了《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公安、卫生、教育、宣传等7个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成员单位签订了《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保证了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 二、2010年预算情况 2010年区级财政预算投入1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4万元,公用经费6万元,计生专项经费60万元,其中:独生子女奖励经费30万元,农村计生经费5万元,农村基础服务费15万元,免费服务1万元,救助公益金3万元,其他6万元,现已全部到位。人均投入达到了43.57元。 三、人口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全区总人口22951人,出生人口179人,其中男孩90人,女孩89人。 四、奖励政策的落实情况 1、奖励政策落实情况:

全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686人(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561人,城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86人),其中子女在18周岁以下的839人(农村的317人,城镇的589人),落实金额7.45万元(农村的3.746万元,城镇的7.051万元),落实率100%。 三千元一次性奖励落实情况: 到2010年9月底全区退休干部、职工233人,所需资金69.9万元,因数额较大,经研究决定分三年兑现。在2009年已经兑现了77人(2005年以前),兑现金额23.1万元。2010年兑现96人(2008年底)兑现金额28.8万元,余下的明年完成。 2、救助情况: 今年救助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及父母死亡伤残家庭12户,救助金额2.4万元。 3、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2009年高考加分13人,中考加分22人。 五、依法行政情况 1、乱收费治理 全区没有乱收费现象发生。没有发现侵犯群众人身权、财产权行为,没有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及其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 2、生育审批情况计划生育审查情况 全区考核年度共审批二胎34对; 在办理一孩生育登记卡、第二个子女生育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工作中没有发生过刁难推诿等现象。简化办证程序,便民利民,群众在办理有关证件时该减免的程序都已减免,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解读 一、修正背景 在我国人口发展均衡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指明了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方向。而在单独二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的基础上,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重大决策,兑现了 1980年党中央提出30年后采取不同人口政策的承诺。 作为我国人口计生领域惟一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01年审议通过后至今未修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孩政策与群众的要求已经发生了矛盾,国家也通过单独二孩政策进行了调整,目前,已经具备放开二孩政策的条件,而放开二孩,就必须从法律层面上进行,修法就成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前必经的过程。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本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修正主要内容 (一)将第十八条第一款分为两款,作为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二)将第二十条修改为:“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三)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四)将第二十七条修改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五)删去第三十六条第三项中的“实施假节育手术”。

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

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 一、政策法规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什么时候经全国人大通过的? 2001年12月29日。 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什么时候正式实施的?2002年9月1日。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人口增长要控制,应该立法”,是哪位领导人讲的?邓小平。 5.哪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6.《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有几章几条?共有7章47条。 7.《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定国家现行生育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并兼顾群众的眼前利益与现实利益出发,为增进家庭文明幸福,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8.公民有生育权利,也有实行什么义务?计划生育。 9.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 (1)依法生育的权利; (2)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权利; (3)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 (4)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 (5)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权利; (6)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保障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7)实行计划生育,其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害的权利; (8)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 10.如何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关于“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的含义? (1)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生育的自由; (2)人人享有法律上的平等生育权利; (3)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即依法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子女数量和选择生育时间、并

获得这样做的信息和方法的权利; (4)公民有依法收养和送养的权利等。 11.公民交了社会抚养费,就可以合法地生孩子吗? 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这就是说公民有生育权,但生育权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而依法行使生育权与依法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履行了计划生育义务,生育权的行使才具有合法性。缴纳社会抚养费,是公民违法生育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并不意味着公民只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育子女,更不意味着超生的合法化。 12.违法生育者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什么不叫罚款? 因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是违法生育者对社会公共投入的适当补偿,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而不是一种罚款。 13.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什么保护?法律。 1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应给予优先优惠待遇是如何规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15.在什么情况下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 16.《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作用是什么?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证明独生子女父母身份,并按规定享受有关独生子女待遇的凭证。 17.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程序是怎样的? 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双方申请,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核实,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1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38条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违章操作或者延误抢救、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9.《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保护妇女和女婴方面是怎样规定的?

人口预测模型经典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对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一次线性回归模型,灰色序列预测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考虑到三种模型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又用加权法建立了熵权组合模型,并给出了使预测误差最小的三个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用该模型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如下: 其次,建立Leslie人口模型,充分反映了生育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利用以1年为分组长度方式和以5年为 负指数函数,并给出了反映城乡人口迁移的人口转移向量。 最后我们BP神经网络模型检验以上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字:一次线性回归灰色序列预测逻辑斯蒂模型Leslie人口模型BP神经网络

一、问题重述 1. 背景 人口增长预测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发展缓慢,人口变动和增长也不明显,生产自给自足或进行简单的以货易货,因而对未来人口发展变化的研究并不重要,根本不用进行人口增长预测。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力达到空前水平,这时的生产不仅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还要面向社会的需求,所以必须了解供求关系的未来趋势。而人口增长预测是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2. 问题 人口增长预测有短期、中期、长期预测之分,而各个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人口预测。例如,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为70岁左右,因此,长期人口预测最好预测到70年以后,中期40—50年,短期可以是5年、10年或20年。根据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一)及《中国人口年鉴》收集的数据(附录二),再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如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性别比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建立合理的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同时指出此模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问题的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问题假设 1. 假设本问题所使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分析价值。 2. 假设本问题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不考虑我国与其它国家的人口迁移问题。 3. 不考虑战争 瘟疫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4. 在对人口进行分段处理时,假设同一年龄段的人死亡率相同,同一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相同。 5. 假设各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呈正态分布 6.人类的生育观念不发生太大改变,如没有集体不愿生小孩的想法。 7.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政策相同。 符号说明 ()i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k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中第k 年龄值人口总数占总人口 的比例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各年龄段人口总数的向量 ()P t --------------------第t 时间区间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向量转移矩阵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试题及答案

?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不符合本法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 依法缴纳( )。
? ? ? ?
A.社会抚养费 B.生育费 C.扶养费 D.罚款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A
2、(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 规定的( )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 ? ?
A.节育手术 B.有关项目 C.终止妊娠 D.基本项目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3、(单选题)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 ? ? ?
A.福利 B.休假 C.补助 D.保障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B
4、(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以( )为主。
? ? ? ?
A.避孕 B.自觉 C.节育措施 D.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A

5、(单选题)( )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 ? ? ?
A.国家宣传部门 B.社会有关团体 C.大众传媒 D.企业组织
正确答案:C
?
用户选择:C
6、(单选题)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 )子女。
? ? ? ?
A.无限制 B.三个 C.一个 D.两个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7、(单选题)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 )。
? ? ? ?
A.扶助 B.资助 C.帮助 D.捐助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8、(单选题)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 ),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 共同的责任。
? ? ? ?
A.权利 B.义务 C.权力 D.责任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B
9、(单选题)我国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 )鉴定
? ?
A.性别 B.缺陷

人口与计划生育常用统计公式

人口与计划生育常用统计公式 1、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2、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某地区面积 3、男性人口比例=男性人口数÷总人口数 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数÷总人口数 4、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 5、出生性别比=(出生男婴数÷出生女婴数)×100 6、平均年龄: ①一岁一组平均年龄=[(各个年龄×各年龄组人数)之和]÷总人数+0.5 ②几岁一组平均年龄=[(各个年龄组的最低值×各年龄组人数)之和]÷总人数+(年龄组距÷2) 7、老年(人口)系数=65岁(60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 8、少年(人口)系数=15岁(不包括15岁)以下人口数÷总人口数 9、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一孩出生率=(年内一孩出生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10、一般生育率=(年出生人数÷育龄妇女人数)×1000? 11、年龄别生育率=(某一年龄妇女全年活产婴儿数÷该年龄组平均妇女人数)×1000? 12、总和生育率=∑各年龄别生育率 13、终身生育率=(同一批妇女一生所活产婴儿数÷同批妇女人数)×1000? 14、平均初婚年龄=(初婚年龄×同龄初婚人数)之和÷全年初婚人数 15、初婚率=(当年初婚人数÷该年年平均人数)×1000?

16、早婚率=(早婚人数÷同期初婚人数)×100% 17、晚婚率=(晚婚人数÷同期初婚人数)×100% 18、计划生育率=(符合生育政策的出生人数÷总出生人数)×100% 19、出生孩次比例: ①一孩出生比例=(出生一孩数÷总出生数)×100% ②二孩出生比例=(出生二孩数÷总出生数)×100% ③多孩出生比例=(出生多孩数÷总出生数)×100% ④计划外多孩率=(计划外多孩出生数÷总出生数)×100% 20、二孩平均生育间隔={(间隔一年人数+间隔二年人数×2+间隔三年人数×3+间隔四年人数×4+…)÷二孩出生总人数}+0.5 21、独生子女领证率=(一孩妇女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已婚育妇女数)×100% 22、综合避孕率=(已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00% 23、一孩妇女放环率=[一孩妇女放环(皮下埋植)人数÷一孩妇女人数]×100% 24、二孩妇女结扎率=(二孩妇女结扎人数÷二孩妇女人数)×100% 25、多孩妇女结扎率=(多孩妇女结扎人数÷多孩妇女人数)×100% 26、当年生育一孩妇女放环及时率=[当年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放环(皮下埋植)一孩妇女人数÷当年应及时放环的一孩妇女人数]×100% 27、当年生育二孩妇女结扎及时率=[当年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结扎二孩妇女人数÷当年应及时结扎的二孩妇女人数]×100% 28、人工流产率=(人流引产数÷已婚育龄妇女数)×1000? 29、避孕措施有效率=(当年落实避孕措施未出现意外妊娠的已婚育龄妇女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精)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1003班 刘瑶(10505135)周丽(10505110)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中 国 人 口 预 测 模 型 摘 要 为了加快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确定人口发展战略,必须既着眼于人口本身的问题,又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 本文是以《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的部分人口数据为基准(其他部分数据通过网站查询得到),通过合理的假设和数学模型得到了对于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的统计模型。对Leslie 人口模型改进,构建了反映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化率负指数函数。基于leslie 的改 进模型: (t)X B B B +(t)X A A A =t)▽n +X(t 22) -(n 3 2112) -(n 3 21 此模型考虑到了生育率的变化,并是针对总人口分布处理的,克服了leslie 模型的不足,很适合做长期预测。得到结论:人口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2040年,届时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为15.869亿。 关键词: 人口预测, Leslie 人口模型改进 , 长期预测 一 问题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前30年高速增长和后20年低速增长两大阶段: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再生产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率进入高出生、低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时期,1950-1975年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 最高达到37‰(附录1)。70年代以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扭转,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出生率由70年代初的33‰大幅度下降到80年代的21‰, 妇女总和生育率也由6下降到2.3左右。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文化和健康水平逐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在20-29岁生育旺盛人数年均超过1亿的情况下, 人口出生率依然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到2000年底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14.03‰,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4.39‰下降到7.58‰, 妇女总和生育率也下降到2以下。进入90年代末期, 我国人口再生产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国外近200年的历程。到2000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6743亿, 成功实现了“九五”计划将人口控制在13亿的奋斗目标。 中国政府自1980年在全国城乡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成果卓著,据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投入与效益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年共少生2.5亿个孩子。若从70年代算起,至今至少少生3亿人口,这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同时也是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控制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问题依然十分严峻,1990-1999年每年平均净增人口约1300万,这仍然对我国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解释及算法

指标解释: 1、“标化”的计划生育率=计划内总和孩次递进生育比/总和孩次递进生育比如果没有孩次递进比资料,可以选用总和生育率资料,此时:“标化”的计划生育家=计划内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X100% 2、综合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妇女人数/应落实节育措施的妇女人数X100% 3、生育一孩妇女上环及时率=生育一孩后三月内曾上环的妇女人数/生育一孩妇女人数X100% 4、二孩及以上妇女绝育及时率=生育二孩及以上妇女在产后三个月内采取绝育措施人数/生育二孩及以上妇女人数X100% 5、信息捕捉及时率=信息发生后规定时间内捕捉到的信息数/信息发生数X100% 6、综合服务率=0.3x儿童疫率+0.3x妇女围产期保健率十0.4x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 7、出生统计准确率=100%一|实际出生数一报表出生数︱X100% 8、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式中:本资料中的出生率指年出生率;出生人数指活产婴儿,即胎儿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年平均人数指年初、年底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9、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资料中的死亡率指年死亡率。 10、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1、孕产妇死亡率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的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期至产后42天内,由于任何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按国际通用计算方法,“孕产妇总数”以“活产数”代替计算。

2019年人口增长的预测.doc

人口增长的预测 关键字:人口数平衡点方程模型运动预测曲线稳定增长人口 一题目: 请在人口增长的简单模型的基础上。 " (1)找到现有的描述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的模型; " (2)深入分析现有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验证; " (3)选择一个你们认为较好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未来20年的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作出有关预测; " (4)就人口增长模型给报刊写一篇文章,对控制人口的策略进行论述。 二摘要: 本次建模是依照已知普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进行预测。首先假设人口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即引入常数,用来表示自然环境条件所能容许的最大人口数。并假设净增长率为,即净增长率随着人口数N(t)增长而减小,当N(t) 时,净增长率趋于零。按照这个假设,。用参数=3.0,r=0.0386, =1908, =14.5。画出N=N(t)的图像,作为人口增长模型的一种近似。 做微分方程解的定性分析,求出N=N(t)的驻点和拐点,按照函数作图方法列出定性分析表,作出相轨迹的运动图。当初始人口<时,方程的解单调递增到地趋向,这意味着如果使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人口增长,则人口发展地总趋势是渐增到最大人口数,因此可作为人口的预测值,也称谓平衡点。 用导数做稳定分析,为判断平衡点是否为稳定,可在平面上绘制f(x)的图象,然后像函数绘图那样,用导数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图看出人口数N(t)按时间是递增的,当人口数未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将逐渐地趋向,这意味着是稳定的平衡点。按该模型,未来人口的数量将随着时间的演化,从初始状态出发达到极限状态,这样就给出了人口的未来预测。 三问题的提出 1.Malthus模型 英国统计学家Malthus(1766-1834)发现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常数。设t时刻人口为N(t),因为人口总数很大,可近似把N(t)当作连续变量处理。Malthus的假设是:在人口的自然增长过程中,净相对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是常数,即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与人口总数成正比。根据这个假设有: , (1.1)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可分离变量方程,用符号微分方程求解器desolve容易求得方程的解为:如果人口的增长符合Malthus的模型,则意味着人口数量呈指数级数增长,最终结果是人口爆炸。 2.Logistic模型 1938年,荷兰生物数学家Verhulst引入常数,用来表示自然环境条件所能容许的最大人口数。并假设净增长率为,即净增长率随着人口数N(t)增长而减小,当N(t) 时,净增长率趋于零。按照这个假设(1.1)式可改为: ,(2.1) 上述方程为可分离变量方程,可直接求解。也可用符号微分方程解题器求它的解: N=dsolve(’DN=r*(1-N/Nm)*N’,’N(t0)=N0’) N=Nm/(1+exp(-r*t)*exp(t0*r)*(Nm-N0)/N0) 化简后得: 四利用数学模型对中国人口的预测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简报

内部资料,注意保管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简报 生育秩序整顿专版(1) 大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二00八年五月十五日 编者按:5月7日全市部署生育秩序整顿工作以来,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班子,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序地推进生育秩序整顿各项工作。现将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刊登,以便各地借鉴与交流。 大中镇:从严从紧抓好生育秩序整顿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育秩序整顿专项活动,5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实施方案,要求以“强化责任,盘实家底,提升水平”为措施,稳扎稳打,保证整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强化责任。在明确各村书记负总责,主任亲自抓,计生干部具体抓的同时,将4项工作的排查处理的任务、措施、责任,

落实到每个村组干部及组计生信息员,明确奖惩考核措施,实行失职失误责任追究制。为确保整顿工作不走过场,镇计生中心将对排查问题、落实措施、工作效果分三次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进展慢、清理不彻底、力度不到位的村,列为“重点”整治村,抽调力量重点解剖,重点落实,并将每次督查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评,得分情况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 盘实家底。以村为主,采取拉网式、过筛式方法排查已婚育龄妇女漏登漏管、流动人口漏管失管、节育措施不对号不到位、计外怀孕未处理、违法生育未查处“五大”问题。推行“四看”(看结婚证、看身份证、看婴儿出生证、看婴儿防疫卡),“四问”(问本人、问邻居、问村医、问干部),“四核”(调查结果同育妇台帐、统计报表、生育节育卡、户口登记簿进行核对)的做法,特别是在违法生育问题的查处上,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政策,严明纪律,清理一个,查处一个,无论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处理到位。 提升水平。一是提升依法治育、依法管理水平。计生办强化凭证生育管理措施和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卫生院强化凭证接生、取环、引产措施,严厉打击“两非”行为,遏制性别比攀升势头。二是提升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水平。将“顺产”3个月内放环、“剖腹产”6个月内放环,列为目标管理“重点”考核,杜绝“无措施”计外怀孕问题的发生。三是提升孕前—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一方面,强化计外怀孕早发现、早处理的措施力度;另一方面,强化计内孕跟踪服务的措施力度,不断完善“孕前型”管理服务机制。四是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

数学建模 人口模型 人口预测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文着重于讨论两个问题:1、从目前中国人口现状出发,对于中国未来人口数量进行预测。2、针对深圳市讨论单独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问题1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针对中国未来人口的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提出了 Logistic 、灰色预测、等方法进行建模预测。 首先,本文建立了 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在最简单的假设下,依照中国人口的历 史数据,运用线形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 对 2014 至 2040 年的人口数目进行了预测, 得出在 2040 年时,中国人口有 14.32 亿。在此模型中,由于并没有考虑人口的年龄、 出生人数男女比例等因素,只是粗略的进行了预测,所以只对中短期人口做了预测,理 论上很好,实用性不强,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后, 为了减少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这些随机事件对预测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 GM(1,1) 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至 2040 年的人口数目进行了预测,同时还用 2002 至 2013 年的 人口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此模型的精度较高,适合中长期的预测, 得出 2040 年时,中国人口有 14.22 亿。与阻滞增长模型相同,本模型也没有考虑年龄 一类的因素,只是做出了人口总数的预测,没有进一步深入。 对于问题2针对深圳市人口结构中非户籍人口比重大,流动人口多这一特点,我们采用了灰色GM(1,1)模型,通过matlab 对深圳市自2001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其人口变化近似呈线性增长,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9,我们就此认定其为线性相关并给出线性方程。同理,针对其非户籍人口,我们进行matlab 拟合发现,其为非线性相关,并得出相关函数。并做出了拟合函数 0.0419775(1)17255.816531.2t X t e ?+=?-。 对于新政策的实施,我们做出了两个假设。在假设只有出生率改变的情况,人口呈现一次函数线性增加。并拟合出一次函数0.032735617965.017372.5t Y e ?=?-;在假设人口增长率增长20%时,做出了预测如果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到2021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将会到达1137.98千万人。 关键词:GM(1,1)灰色模型 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 线性拟合 非线性拟合

人口预测的最小二乘模型

实验24 人口预测的最小二乘模型 表 24-1 世界人口数据(单位 亿) 年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人口 29.72 30.61 31.51 32.13 32.34 32.85 33.56 34.20 34.83 根据表中数据,预测公元2000年世界人口会超过 60亿。作出这一预测结果所用 的方法就是数据拟合方法。 一、问题分析 据人口增长的统计资料和人口理论,当人口总数 N 不是很大时,在不长的 时期内,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数 N 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用微 分方程描述为 由此可知,马尔萨斯模型是人口数量按指数函数递增的模型。由于指数函数表达 式中a 和b 均未知,需要用人口数据来确定。即用指数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确 定指数函数中参数使指数函数与人口数据偏差(残差平方和)尽可能小。下图是 经数所拟合后的指数函数图形与原始数据散点图的对比,残差平方和为 3.6974 杓-4 为了计算方便,将上式两边冋取对数,还原为 y = ln N 或 In N = a + b t ,令 N = e y 变换后的拟合函数为 dN dt bN 其中,b 为人口增长系数。用分离变量法解常微分方程,得 N(t) a bt e (24.1) In N = b t + a ,即 (24.2) 图24-1指数函数图形与原始数据散点图

y(t) = a + b t (24-3) 由人口数据取对数(y = In N )计算,得下表 表24-2世界人口数据(单位:亿) 二、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数学原理 根据表中数据及等式a + b t k = y k ( k = 1, 2, ……,9)可列出关于两个未知数 a、b的9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 a 1960 b 3.3918 a 1961 b 3.4213 a 1962 b 3.4503 a 1963 b 3.4698 a 1964 b 3.4763 a 1965 b 3.4920 a 1966 b 3.5133 a 1967 b 3.5322 a 1968 b 3.5505 (24-4) 由于这一问题中方程数目多于未知数个数,被称为超定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AU = f (24-5) 显然A矩阵的行数大于列数。求解这一类方程组的数学原理是将等式左、右同时 乘以A的转置矩阵,得新的线性方程组 A T AU =A T f (24-6) 令G =A T A, b = A T f。得系数矩阵为方阵的线性方程组。 GU=b 求解得原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广义解)。由于原方程组一般无解,将最小二乘解 代入下式计算 R = f -A U (24-7) 通常会得非零向量,这一向量称为残差。残差的内积可以用来度量最小二乘解的 逼近程度。 三、问题求解的计算机实验 输入下面命令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内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内容(XX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XX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

育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国家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务院编制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案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案 篇一: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 丰发[2012] 号 中共澄迈县大丰镇委员会澄迈县大丰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澄迈县大丰镇201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作业区(热作区)、场直属各单位、各科室: 《澄迈县大丰镇201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案》已经镇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澄迈县大丰镇委员会 澄迈县大丰镇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澄迈县大丰镇党政办公室2012年2

月22日印 (共印35份) 澄迈县大丰镇 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完成澄迈县委、县政府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确保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首要任务,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以控制多胎生育,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完成澄迈县委、县政府2012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指标,推动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紧紧围绕争先进单位的目标,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人口控制计划和各项工作指标,全镇年末确保出生人口率控制在‰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118以内。符合法定生育率提高到93%以上,当年结扎率达75%以上,纯女户结扎对象放置吉妮环落实避孕节育率达70%以上,长效避孕节育率达85%以上,人口统计准确率要达98%以上,孕情掌握确保3个月内孕情掌握率68%以上,6个月孕情掌握率80%,流动人口建档率要达到98%以上,流动人口查证验 证率要达98%以上,流动人口流入持证率要达78%以上,流动人口流出办证率要达70%以上。 三、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 全年工作分为动员部置,组织实施、整理总结、考核评估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 召开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动员

最新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文(最新版本)

最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文(2016最新版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2016年1月22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法人。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六条全社会都应当积极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政府政绩和单位负责人实绩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村民会议、居民会议可以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育龄公民可以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第十二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实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计划生育责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学习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教案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生育调节、奖励与社会保障、技术服务及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提要 1、生育调节 2、奖励与社会保障 3、技术服务及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 生育调节及法律责任。 教学方法:集中授课、自学 教学设计: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发颁布及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1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二、立法宗旨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 三、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生育调节 人口计生法在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1、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8个方面的权益): (1)依法生育的权利 (2)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权利 (3)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 (4)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 (5)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权利 (6)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保障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 (7)实行计划生育其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害的权利 (8)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

2、如何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关于“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的含义? (1)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生育的自由; (2)人人享有法律上的平等生育权利; (3)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即依法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数量和选择生育时间、并获得这样做的信息和方法的权利; (4)公民有依法收养和送养的权利等。 人口计生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人口计生法第十九条规定: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表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条规定: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五、奖励与社会保障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应给予优先优惠待遇是如何规定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章规定的奖励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