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建筑史课程综述与学习体会

中外建筑史课程综述与学习体会

中外建筑史课程综述与学习体会
中外建筑史课程综述与学习体会

《中外建筑史》课程综述

一、前言

《中外建筑史》课程主要通过讲解《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本书籍来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二、内容摘要

《中国建筑史》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

《外国建筑史》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外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古代埃及、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和美洲的建筑;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资本主义初期的建筑;伊斯兰教国家的古代建筑;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朝鲜和日本的古代建筑等。

三、主要内容

《中国建筑史》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建筑到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以及地方城市的建设

第三章主要是对古代住宅与聚落的概述并且对一些实例进行了说明

第四章主要对宫殿、坛庙、陵墓的构造技术、空间体量以及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第五章主要是对宗教建筑的介绍,介绍了其风格特点以及宗教文化对宗教建筑的影响

第六章主要是对园林与风景建设的论述,分别介绍了明清皇家园林以及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第七章主要讲的是建筑的艺术形态与意境美,其中包括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选址与布局的方法与特色,以及审美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第八章主要讲了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第九章具体介绍了清式建筑的做法,其中包括了大木作、石作与瓦作、小木作、彩画作的制作方式以及其艺术特征和效果

第十章主要讲了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城市的建设历程

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等建筑类型与其建筑技术

第十三章主要讲了建筑的制度、建筑的教育与建筑设计的机构

第十四章主要讲述了样式建筑、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三种建筑形式与折中主义基调、三种设计模式、多渠道起步三种建筑思潮

第十五章主要讲述了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第十六章主要讲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发展概况

第十七章讲述了自律时期与开放时期的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第十九章讲述了现代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主要内容

第一篇主要讲述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发展历程、艺术特征、构造技术以及文化特点。

第二篇主要讲述了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风格、文化背景等

第三篇主要讲述了欧洲中世纪建筑结构特点、装饰艺术、建筑形式等第四篇主要讲的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特点

第五篇主要讲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特征

第六篇主要讲述的是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的艺术特点及文化背景

第七篇主要讲的是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的特征

四、学习体会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外建筑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构造技术,体量的构成方法和空间的组合方式。此外,还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自己的思考方向和理论基础,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并且还要认真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城市文化,区域特点,人文背景,时代特征等等,而且还要灵活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行的各种计划、活动和进程。 教学概念:(1)教学即学习 (2)教学即教授 (3)教学即教学生学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第一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第二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三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织着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发展体力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设置什么课程,其中又包括哪些学习主题,各门课程所占的份量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中外建筑简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中外建筑简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全面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拓宽对建筑艺术的直观感受,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为目的。 2、要求 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掌握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 ②理解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 ③了解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建筑内外结构。 ④通过古今中外的建筑纵横对比加深对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建筑构成形态认知。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建筑和建筑师。 课程难点:①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结构。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共16学时) 第一节大兴土木,缘何无石——中国建筑的材料(2学时)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艺术语言(2学时) 第三节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建筑的结构(4学时) 第四节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中国建筑的装饰(2学时) 第五节庭院深深,秩序井然——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2学时) 第六节佛门之花,怒放神州——中国的宗教建筑(1学时) 第七节帝王建筑——宫殿、坛庙、陵墓(2学时) 第八节店肆与民居(1学时) 第二章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共16学时) 第一节史前建筑(0.5学时) 第二节神秘的古埃及建筑(1学时) 第三节古代西亚建筑——塔庙与宫殿的兴起(1学时) 第四节古希腊建筑——永恒的魅力(1学时) 第五节古罗马建筑——帝国风貌的展示(2学时) 第六节早期基督教建筑(1学时)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为做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学校先后制定了《泰山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泰山学院课程评估方案(试行)》、《泰山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泰山学院选修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外语教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计算机课教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根据2007年“迎评促建年”活动实施项目,从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建设、课程评估、双语教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着手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思路和工作计划。成立了专业建设与评价、课程建设与评价专家组,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工作细则,加强对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方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依据“重组基础、反映现代、面向前沿、交叉融合”的改革思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扩大选修,突出个性,注重实践,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得到培养和锻炼。通过建设合格课程、创建优质课程、争创名牌课程,以点带面,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

主要措施: 一是组织教学研究立项,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活动。2006年我校印发了《泰山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文件的精神我校规范了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立项研究,为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特别在项目立项、经费资助、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校级立项,学校给与一定经费资助,凡是列为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学校在经费上分别给予以1:1和1:2配套。 二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将研究成果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先后三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了教学大纲。 三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要求基础课程、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规划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获国家、省、部级奖的优秀教材等。同时鼓励教师编写辅助教材,进行教材配套,优秀教材评奖。 四是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配套改革,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全院倡导“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形成了“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CAI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内容和课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要:体验式学习理论源自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验学习”,在国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研究史可直溯杜威、皮亚杰、勒温、詹姆斯、荣格、弗莱尔与罗杰斯等人。组织心理学家库伯吸收前人的合理思想, 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模型”。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发展历程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体验式培训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教师、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培训适应了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六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Outward Bound)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 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的集大成者。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一、体验式学习的起源 体验式学习进入学校学科领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的课题。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方式。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的弊端, 从其经验论哲学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体验式学习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强烈地批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认为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恰恰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人们最忘不了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难忘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教学时应该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筑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 二、体验式学习的发展 到了二次大战以后,以杜威体验式学习和“做中学”思想为重要特征的进步教育运动, 历经“八年研究”后未能收到理想效果, 逐步陷入低潮。人们也看到了过分强调“生活实践”,忽视学业教育的不足之处,“经验学习”于是逐渐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性教育,完成人际的、情感的或者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也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教育的生活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6769413.html,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作者:朱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在夏丏尊先生看来,写作教学的问题,实际最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黎锦熙先生曾从课程层面来探讨作文名称的问题,但他认为,“名称上的关系原不甚重要”,而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这三个方面才是最直截了当和最重要的,才能决定学生写作的内核与实质,而名称已是其次的其次了。因此,考察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优劣问题,也要从整体上关注“写什么”,即写作课程内容怎样,“怎么写”,即中学写作课程如何实施,“为何写”,即中学写作课程价值如何。可以说,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恰恰在于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究竟“写什么”:写作课程的内容讨论 我国写作教学出了问题,于是,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到“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教什 么”“回归什么”的问题;而开的药方大多是“写生活”。在课堂教学层面,明显地表现在以学生 生活为核心的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生活化”——深入生活。这一写作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感悟和表现生活,如何做人,以及如何书写人生;生活成为了“作文教学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 实际上,“写生活”仅仅是“阐述课文的”“表现生活的”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三种范畴中的一种,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带有原创性的一类写作。这里的“生活”往往还被解读、被限定为涉及学生“个人生活”的“好人好事”“迷人景色”等。而另两种——“阐述课文的”“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需要大量读和研究方能写的学术工作,被严重忽略了。 在国外,“写生活”,实际指“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用故事和诗歌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反映“生活”,这个“生活”多指“个人生活”或“私人生活”①。且“创意写作”被认为是一 种“特殊的写作”,或“额外的事项”(an“extra”)②。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在从事着几乎与阅读不发生关系或仅有“影响”关系的原创性写作事项。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在校的“生活”,主要还应是带有学术性质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生活”。比如,我国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限的“儿童实践活动”为:“阅读课中和高年级自然、地理、历史课中的观察、参观、实习、试验等等的活动”,并认为这是“最好的资料”,并因此规定写作顺序为“从述到作”,而“述”与“作”,均涉及如何读、如何写的双向目标。在美国,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跨学科的学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取材非常丰富,可以就各科学习内容进行写作,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到社会上调查访问;汪凌也谈到法国写作教学注重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如高中写作主要包括提出论据的论辩、评论和创作作文等。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建筑工程系的建筑设计教研室1984年成立建筑系。xx年改名为建筑与规划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中文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创办时间,1984年。类别,公立。学校类型,理工。属性,省属。所属地区,中国吉林。主管部门,省教育厅吉林。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学院简介建筑学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95年学制改为五年。xx年和xx年建筑学专业两次参加并通过了本科专业教育合格评估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建筑系设立城市规划专业。1995年改为四年制本科专业。xx年学制改为五年。建筑与规划学院现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建筑设计”。“建筑美术”。“居住区规划设计”三门省级优秀课程。xx年建筑学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xx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经过近30年的努力。建筑与规划学院已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700余名毕业生。其中建筑学专业毕业生1200余人。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500余人。

毕业生中有2人获“吉林省建筑设计大师”称号。1人获“吉林省规划大师”称号。4人获“吉林省优秀青年建筑师”称号。1人获* 人居环境署授予的“优秀设计师”奖。经统计。约有60%的毕业生工作在吉林省内建设行业并成长为业务骨干, 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在吉林省内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的人中。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占70%以上。 专业设置。建筑学专业简介:本专业以建筑设计为主线。 相关建筑理论知识为主干课程。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基本设计方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并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相应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该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结构和建筑力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各城市建筑设计院。 主干课程:该专业开始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各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管理工作。或到教学。科研。房地产。开发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策划和建筑开发工作。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课程评价研究综述

课程评价研究综述 课程评价作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泰勒( R. W . Tyler)在“八年研究”中首次正式提出课程评价问题,标志着课程评价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系统的研究,在此后几十年里,课程评价发展迅速,课程评价的观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外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集中在课程评价内涵,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我国课程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产生至今只有20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学者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我国课程评价研究逐步发展起来”。1 我国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最初主要以引进或介绍西方的课程评价理论为主。到了90年代中期,借着课程改革的契机,国内学者开始对课程评价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课程改革服务。进入到21世纪,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学者们纷纷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课程评价进行研究,尝试构建一套服务我国课程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理论体系。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关于课程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评价理论的研究,我国课程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及课程评价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方面。 1.课程评价理论的研究 我国课程评价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二是在有关成熟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这些理论突出表现在对课程评价发展阶段,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主体、课程评价对象,课程评价方法等的研究上。 (1)课程评价发展阶段研究 关于课程评价发展阶段的提法,目前较为权威的是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的“四阶段”说,即“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2一是评价的“测量时代”(1900~1930年),代表人物是有着“教育测量之父”著称的桑代克。这一时期,人们尝试着将统计、测试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测验(testing)或测量(measurement)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1方勤华.近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42-147.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众所周知,我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以服务保险业为办学理念。向保险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很显然,“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生源和就业率的考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纷纷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保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我院现行的主体教学模式是什么?该教学模式下到底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为适应保险业及区域现代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2+1”教学模式为主体模式。“2+1”教学模式即学校用两年时间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一年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践,让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一年的校外实践工作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教学模式下,学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呢? 首先,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实践作业,都需要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均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如:一些老师的采用的问答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老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学等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交际与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学院安排的“+1”的校外实践,旨在让学生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到各种实战场合和环境中去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第四,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尽管校内实验类课程和实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的,“+1”的校外实践,正好让学生们亲临动手现场,找到了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空白和盲点。 第五,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面临着找工作,加上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相当的重要。“+1”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在比较艰苦、真枪实炮的环境下实践,这为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环境能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但从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要求来看,单单具备以上能力还是不够的。

课程名称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课程编码:7036801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Repair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建筑学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及风景园林专业三年级学生选修课,为专业选修课。 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国古典建筑的修缮保护基础知识,了解必要的修缮施工工艺与东西方遗产保护理论,了解中国古典建筑修缮保护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并了解修缮保护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特点,为相关的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国与欧洲古建筑修缮保护的理念差异与实践; 第二部分唐辽宋金元明时期的建筑构造、工艺特点及修缮实例分析;清式建筑的构造、工艺特点及修缮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大遗址保护实例分析;大型建筑群的遗产保护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几个主要地区地域性建筑修缮保护实例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古建筑修缮保护的意义与目标要求; 了解古建筑修缮保护基本原则与技术思路; 了解东西方修缮保护理念与应对上的差异; 了解实例案例中的典型操作; 了解不同地域民居的构造差异性与保护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前修课程: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古建筑做法后续课程:传统园林与建筑哲学,古建筑实习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以PPT形式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适当辅以实地参观调研与现场讲授。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教学参考书目: 1、(宋)李诫.营造法式 2、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5、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马清林等.铁质文物保护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省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案例与研究.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9 9、其它有关专业期刊,如《文物》、《考古》、《古建园林技术》等等 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 为衡量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实现情况,主要考核形式可以采取闭卷考试,也可以采取在给定题目下独立完成的资料搜集与结课研究报告作为考核方法,要求图文结合,资料内容翔实准确,逻辑分析到位。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为100%。 大纲编撰人:赵向东 大纲审阅人:梁玮男 系负责人:梁玮男 学院负责人:白传栋 制定(修订)日期: 2018年6月

国内外MOOC教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MOOC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 MOOC(慕课)的教学研究始于2014年。本文从三个不同视角梳理了国内MOOC(慕课)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国外研究现状也进行了整理,旨在通过研究现状的了解,进一步推动慕课对自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慕课;课程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MOOC国内研究现状 MOOC(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的音译。随着2013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分别签约MOOC平台,国内掀起了MOOC研究高潮。教育界纷纷研究MOOC对于各门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当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关于MOOC的教学研究起于2014年,其中“MOOC+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文章,不包括MOOC与翻转课堂等教学法构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类的论文34篇,足见研究的热度。由于MOOC在2012年开始蓬发,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因此国内外对MOOC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至2014 年,以“MOOC”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总库进行检索,分别为 1、111 、642篇。主要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MOOC发展历程及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视角的研究。国内文献资料中讨论和介绍MOOC相关发展历程的文章比较多,如陈肖庚等(2013)在文章中指出,MOOC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联通主义学习理念下兴起,在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下繁荣,从学习理论的角度阐述了MOOC的发展历程。王颖等(2013)主要从国外大规模开放课程发展的角度阐述了MOOC的发展历程。樊文强(2012)、韩锡斌等(2013)、王萍(2013)、刘继斌等(2013)也在各自的文章中从MOOC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等角度进行了阐述。王文礼(2013)则从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顾小清等(2013)在文章中探讨了MOOC本土化的诉求,面对MOOC的本土化发展态势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MOOC所引发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对MOOC发展历程的剖析,以期对后来研究者理清MOOC 与远程教育、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提供帮助。从查阅的国外文献来看,对MOOC发展历程研究的学术文章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关注MOOC对教和学带来的影响。 第二,基于教与学视角的研究。国内学者从2012年起开始关注MOOC中对教与学的研究。樊文强(2012)指出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MOOC,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特征与结构,从学习支持的角度剖析了学习者的自组织和课程设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复习过程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档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综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 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

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 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掌握木构架的组成及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掌握木构架形式及各自特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上的典型特征;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方面的装饰特征。 教学重点:中国木构架结构体系优缺点、木构架的组成、主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单体建筑特征、群体组合特征。 教学难点:中国古建筑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色彩、彩画等特征。 第一节木构特征 一、木构架的优点 二、木构架结构体系 第二节建筑特征概述 一、单体建筑特征 二、建筑群体特征 第三节装饰特征 一、门窗 二、屋面装饰 三、天花和藻井 四、色彩与彩画 五、雕饰 第二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等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掌握从原始社会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各个历史阶段在结构体系、材料、建筑技术与艺术上的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一、夏 二、商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总学时数32 讲课30 实 践 2 周 学 时 2 多媒体30 市场调研、考察0 学分 2 习题作业0 作业小结 2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先修课程《环境写生》、《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素质拓展课(专业限选、 任选) 选用教材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5版1次 2、《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3版1次 主要教学参考书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1次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5次 3、《建筑历史》.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1次 4、《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1次 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1次 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建筑史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质拓展(专业限选、任选)课群选修课,培养学生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将为今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发展历史,讲授不同时期国内外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及建筑的基本词汇与设计手法。对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为后续课程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设计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教学与课程定义文献综述

教学与课程定义文献综述 摘要: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研究历来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教育与人类的社会的发展同生同在,课程与教学也与教育同生同在。在我国对教学与课程的正式研究虽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课程与教学在我国却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世纪之交是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在转变、教育在转变、教学在转变、课程也在转变,本文将从教学与课程发展、定义概念进行综述式研究,以便对新世纪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做出清晰地认识,引起大家给予教学与课程更多的关注。关键词:课程;教学;定义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核心组成部分。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同样是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领域与核心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演化。 一、教学的发展及定义 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教学”一词的解释与阐述,无论是在意义的广狭上,侧重点方面还是哲学立场、社会学理解上,古今中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我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教”与“学”二字,最早出现于《书?商书?说命》:“教学半”。《学记》则开宗明义的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据考证,真正指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一词,出现在宋朝中欧阳修的文献中。在西方,教学是由不同的英语表示的,“教”一般由teaching和instruction来表示,学则由learning来表示,在英文中经常见到两者的合成形式“teaching-learning”。 何谓教学?这仿佛是一个问题又好像不是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教师或者学生虽然未必能说得出教学的概念的定义,但是他们一定能指出教学概念所指的事物。对它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列举几种解释:

定义1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广义的教学就是凡是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的活动都叫教学。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活动。[1]定义2 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2] 定义3 所谓教学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 定义4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人。[4] 定义5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5] 定义6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6] 定义7 教学就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7] 定义8 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程的一种教育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简言之,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活动。[8] 定义9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教授和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活动。[9] 定义10教学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互感互动的一种系统活动[10] 定义11教学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11] 定义12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思考和行动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潜能,陶冶个体得到的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2] 定义13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13]综上,由于视角与立场的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是一种活动,用活动来定义教学如定义1、3、4、6、7、10、12;也有学者认为教学是教育活动,是指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