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构成

杠杆的构成通常包括: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及力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包括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确实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也确实是当杠杆的一端发生较小变化时,其另一端则会发生较大变化。

杠杆原理之因此会发生作用,是由于支点的存在。

(二)杠杆系数

那么杠杆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通常用杠杆系数来反映,通常我们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够移动重于其几倍的物体,那个倍数确实是杠杆系数。杠杆系数包括静态杠杆系数和动态杠杆系数。

财务治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的表现: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治理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效应形式。

(一)经营杠杆

1、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酬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反映了资产酬劳随业务量变动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

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酬劳,则有:

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尽管可不能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进而产生经营杠杆效应。当不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差不多上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现在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

测算经营杠杆效应程度,常用指标为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定义计算公式为:

式中:DOL:经营杠杆系数;△EBIT: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产销业务量变动值。

上述定义式经整理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便简化为:

【提示】

不同产销业务量基础上,其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程度是不一致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越大,反之亦然。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是,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现在企业销售额销有减少便会导致更大亏损;

【例1】泰华公司产销某种服装,固定成本500万元,变动成本率70%。年产销额5000万元时,变动成本3500万元,固定成本500万元,息前税前利润1000万元;年产销额7000万元时,变动成本为4900万元,固定成本仍为500万元,息前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本年度经营杠杆系数。

【分析】此题能够采纳两种方法求解。

【注意】通常情况在计算杠杆系数时都采纳的是简化公式。

方法一:定义公式法

方法二:简化公式法

可见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使用定义式计算得到的是当期(即产销量变动后那期的)杠杆系数,而简化式计算得出则

财务杠杆原理

财务杠杆原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又可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权资本的利用。一般来讲,企业负债经营,无论息税前利润为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息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从而投资者的收益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股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财务杠杆也可以表述为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给股权资本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候可能给股权资本带来额外的收益,有时候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财务杠杆利益分析 财务杠杆利益,也称融资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这个杠杆而给股权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当企业有负债、租赁和优先股时,债务利息,租金和优先股股息等固定的支出将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使普通股的每股收益发生变化。 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1.资本结构的变动,即财务杠杆利用程度,其对财务风险影响最大。企业所有者想要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需要承担由此引起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在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2.资本规模的变动。3.债务利率的变动。 4.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论杠杆效应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 竞争更加激烈,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的 筹资方式中,负债经营凭借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了解 并应用。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很多企业倒闭, 其中不乏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破产或者被收购的案例。如何利用杠杆效应,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几乎成为每一个财务管理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杠杆 效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财务杠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理财工具,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可以达到降低资本成本、增加公司价值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发挥财务杠 杆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明确。一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却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调整资本结构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 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相反,有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 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更多 的企业则难以对财务杠杆水平的适当程度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难以筹集企业发 展所需恰当的资金数量以及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以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最优的 资本结构。本论题对财务杠杆这一大家熟悉的财务应用工具对企业的财务状 况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合理的财务杠杆,分析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如何更 好的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控制财务风险,让企业的资本结构达 到最优状态。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动态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市场发展也较为完善,国外学者对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研究比较早,主要是结合资本结构进行研究。Kim and IL—Woon认为财务杠杆与普通股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运用一次或多次回归分析、正态Z值检验和模拟技术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普通股市价与财务杠杆在某些公司里呈正相关关系,在另一些公司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现象与每个公司的最佳财务杠杆存在统一性,前提是假设有正相关关系公司的财务杠杆低于最佳财务杠杆,而存在负相关关系公司其财

财务杠杆原理案例分析

二、财务杠杆原理在小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一)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融资特点使得其资产负债率较高,容易过度负债导致过高的财务风险,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若小于50%,企业则处于安全线内;若大于50%,则处于危险区域内。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因此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小企业家的品质。喜欢冒险的企业家往往追求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为股东实现较高的收益。但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一般很少,有时甚至不足以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实践中必须谨慎计算财务风险的可能收益与可能损失比率,以决定决策是否可行。 2.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如果企业在一个较稳定的行业中占据了一个较有利的市场地位,那么较高的负债率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但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差,企业的各种条件都可能随时变化,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就较大,财务杠杆会恶化这种情况,使企业的风险加大。 3.企业的筹资能力。如果企业有较强融资能力,尤其是能够及时筹集到流动资金,那么企业就会倾向较大的负债率,即追求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负债融资用于调整资本结构,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企业的预期资产报酬率远大于债务利率,资产负债率偏低的情况下,财务杠杆难以发挥作用;当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利

率较低,属于鼓励投资的时期,使用财务杠杆能获得较多的利益;当企业处于经营稳健时期,收益的变动幅度较小,较低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三)融资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如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债券利息和发行债券支付的各种发行费用等。从小企业融资成本角度考虑,融资方式的优选顺序是:商业信用融资、银行借款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留存利润、其他自有资金。 (四)在企业同时存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作用时,当销售量发生变动后,会引起每股盈余以更大的幅度变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复合杠杆。通常,在两种杠杆的组合上,不能将高经营杠杆与较高的财务杠杆组合在一起,以避免企业总体风险的加大,从而将企业总体风险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财务杠杆原理是指在长期资金总额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 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成本是固定的,当营业利润增多或 减少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成本就会相应地减 小或增大,从而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 财务杠杆原理运用条件 运用财务杠杆原理,为增加财务杠扦利益,采用负债经营策略,是有各种条件限制的:

财务杠杆理论概述

(一)在于财务费用的固定性 所谓财务费用,就是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而在筹资资金时所花费的费用。一般而言,企业资金总额分为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两部分。如果企业只有权益资金,说明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的变化走势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这就不可能有财务杠杆效应的出现。如果企业是通过银行借款、融资租赁或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筹措资金,那么企业就必须支付相应的借款利息、融资租赁租金和债券利息等相应费用。在企业的资金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利润、融资租赁租金和债务利息等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不管企业的利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些费用不会变多或变少。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了,也就意味着每份利润所承担的固定的财务费用下降了,股东的利润率也就提高了;繁殖,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了,也就意味着每份利润所承担的固定的财务费用增加了,股东的利润率也就下降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固定财务费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每股利润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灵敏程度。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是在固定财务费用的基础上,利用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小幅度变化来推动企业每股利润的大幅度变化的。因此,固定企业债务利息、优先股古稀和融资租赁租金等财务费用,是保障财务杠杆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 (二)在于企业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高低不同 企业和企业所有者的收益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企业通过权益资金而获取的收益,和企业通过负债资金而获取的收益。如果企业的息税前的所有资金利润与比负债资金利息率要高,那么企业通过负债企业获取的息税前利润减去利息费用后还会有一定的剩余(它的本质就是企业所有者剥夺的债权人的受益),将剩余资金归入企业权益资金受益范畴内当中,可以提高企业的权益资金的净利率。这时,利息成本可以放大企业的额外受益,也就是对财务杠杆发挥了其正效应。它的前提条坚实,企业的息税前全部资金的利润与要比企业负债资金利息率要大。 (三)在于税收的屏蔽作用 首先,企业的负债利息可以抵税。企业采取负债筹资,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报税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从企业税前利润中扣除生产经营中所担负的负债利息,这样企业的应纳税额就减少了。这也就相当于国家

财务管理杠杆效应说课稿

我的主授课程是财务管理,授课对象是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比如经贸专业和专科的学生,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我选择的教材——立信出版社唐婉虹等编写的《财务管理教程》。 一、教材分析 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深入浅出,是因为偏重于实际应用,理论灌输少,比如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相关理论的介绍,CAPM的推导等。注意偏重于实际应用,比如如何应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考虑到学生是本科或专科生,理论可以少讲; 条例清楚是因为,大框架清楚(基础篇、筹资篇、投资篇、股利分配篇),能够使得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具体到每一块内容介绍也是分析清楚,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阐述。 没有采用注册会计师那本教材,太难,每个细节都想将清楚,会使得学生看不进去,反而产生厌学情绪。 效果:这本书在使用过程中确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书中的例题能使得学生加深内容的理解,而且各个知识点分析透彻,学生复习也很方便。学生反映还是不错的。 二、该教材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图。 从中可以看后,财务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内容的一项管理活动。财务活动都是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展开的。 这本书的重点:要求学生在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基础上,学会进行资本结构、投资项目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决策,以权衡各个环节的风险和报酬,实现财务目标。 这本书的难点:筹资渠道和方法、负债的影响和意义;负债多少恰当?资本结构的确定 决策方法的灵活运用;NPV/PI/IRR 股利分配的政策有哪些?考虑哪些因素? 一句话,就是要学会财务思维,具备基本理财思想(比如时间价值观、风险报酬权衡观、负债观、现金流观、差量分析法等)。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本节主要讲授财务杠杆——债务筹资的影响之一。它是一个重要的理财观念,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是“无债经营”的,只要存在负债,就会有财务杠杆存在。 三、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时主要学习几个问题:财务杠杆的含义(识记) 财务杠杆的表现形式(理解) 财务杠杆的计量(掌握并灵活应用)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并学会如何对其进行计量; 技能目标:要学生理解财务杠杆背后隐含的财务思想,学会妥善利用负债。 理由:学生掌握负债筹资的杠杆效应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举一反三,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 四、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形式。(要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能真正理解。) 教学难点:杠杆好还不不好,何时负债“为我所用”,何时的杠杆收益和风险?。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一步步引导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五、教法和学法 财务管理一般都是大二的下学期讲授,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会计学和经济法、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财务基础。所以讲授时,可以通过现实经济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帮助成学生完自身知识的构建。(学法)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地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在近几年里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壮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资金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一般是非常有限的,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因此,负债筹资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财务杠杆原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 导言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的组成多样化,而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杠杆是企业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股东权益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较为薄弱,要想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投资人的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学会合理设置负债融资水平,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来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权益收益,并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财务杠杆原理及其效应 1.1财务杠杆原理 在资本总额与结构既定的前提下,不论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是恒定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在缴纳所得税之后支付,负债利息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产生节税作用,使所有者财富增加。由此,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应当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11]。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便相对减少,给普通股东带来更多的每股盈余;反之,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用便相对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每股盈余[2]。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的变动幅度的现象,这就是财务杆原理。 1.2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构成 杠杆的构成通常包括: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及力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包括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也就是当杠杆的一端发生较小变化时,其另一端则会发生较大变化。 杠杆原理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是由于支点的存在。 (二)杠杆系数 那么杠杆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通常用杠杆系数来反映,通常我们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移动重于其几倍的物体,这个倍数就是杠杆系数。杠杆系数包括静态杠杆系数和动态杠杆系数。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的表现: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效应形式。 (一)经营杠杆 1、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反映了资产报酬随业务量变动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 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则有: 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进而产生经营杠杆效应。当不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

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意义

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意义 作者:张潇予指导教师:王桢 摘要:债务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它具有短期性、可逆性、负担性和流通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优化股权结构的作用,因此债务融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被广泛应用。而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衡量其运行有效性的关键,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使得负债资金与自有资金有机配置,可提高资本金报酬率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最大化。本文从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形成机理出发,进而通过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财务杠杆的意义,为企业更有效的使用财务杠杆提供参考。 关键字:债务融资财务杠杆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 一、引言 负债融资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特征。由于负债融资及时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资金,降低了资金成本,并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没有一家企业不利用负债来满足资金需要、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Modigliani 和Miller ( 1958、1963) 的MM 理论认为, 债务融资在税收上比股权融资具有优势, 可以得到税收抵扣的好处( 财务杠杆作用)。即,当企业面临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选择时,两者面值均为P,发行费用率均为f,债券利息与股票股息均为I,所得 税税率均为t,债券融资成本率为K 1,股权融资成本率为K 2 ,则有K 1 =I×(1-t)/P× (1-f)

14年版财务管理学精讲

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掌握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杠杆系数的计量及关系,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方法。 难点是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每股收益分析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 第一节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在存在特定费用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变量以某一比例变化时,引起另一个相关的财务变量以一个较大的比例变化。合理运用杠杆可以有助于公司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通常,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利润的概率分布对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即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衡量。(识记)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风险的发生及大小取决于多方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领会) 1.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越稳定,则公司的经营风险越低;反之,公司销售状况对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则经营风险越高。 2.销售价格的稳定性。在同类产品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则经营风险较小;反之,销售价格随着竞争形势而波动,或单纯以价格策略维持市场占有率,必然导致经营风险较高。 3.投入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要投入原材料、动力、燃料、工资等。这些要素的价格变动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 4.产品更新周期以及公司研发能力。在高技术环境中,产品更新的周期短。如果公司缺乏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公司的经营风险会上升。 5.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当产品销售量增加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少,但是当销售

中级财务管理考试辅导 第30讲_财务杠杆效应与总杠杆效应

2.财务杠杆效应(Financial Leverage) (1)含义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利息、优先股利等)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净利润-优先股利)/普通股股数 EPS= (2)财务杠杆效应的度量指标--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 定义公式: DFL== 【手写板】 DFL=每股收益变动率/EBIT变动率=3 计算公式推导: ①基期:EPS= ②预计期:EPS1= ②-①=△EPS= DFL==== 【手写板】 无优先股:DFL=EBIT/(EBIT-I) (2)财务杠杆效应的度量指标--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 定义公式: DFL== 计算公式(不考虑优先股时): DFL== 如果企业既存在固定利息的债务,也存在固定股息的优先股时: DFL= 【手写板】 税前优先股利 【教材例5-14】有A、B、C三个公司,资本总额均为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均为30%,每股面值均为1元。A公司资本全部由普通股组成;B公司债务资本300万元(利率10%),普通股700万元;C公司债务资本500

万元(利率10.8%),普通股500万元。三个公司20×1年EBIT均为200万元,20×2年EBIT均为300万元,EBIT增长了50%。有关财务指标如表5-7所示: 表5-7 普通股盈余及财务杠杆的计算单位:万元 利润项目A公司B公司C公司 普通股股数1000万 股 700万股500万股 利润总额20×1年200 170 (200-300×10%) 146 (200-500×10.8%)20×2年300270246 增长率50%58.82%68.49% 净利润20×1年140119102.2 20×2年210189172.2增长率50%58.82%68.49% 普通股盈余20×1年140119102.2 20×2年210189172.2增长率50%58.82%68.94% 每股收益20×1年0.14元0.17元0.20元20×2年0.21元0.27元0.34元增长率50%58.82%68.49% 财务杠杆系数(每 股收益变动率/息 税前利润变动率) 1.000 1.176 1.370 利用计算公式: A的DFL=200/(200-0)=1 B的DFL=200/(200-300×10%)=1.176 C的DFL=200/(200-500×10.8%)=1.37 【手写板】 DFL=>1 =1/[1-] DFL=>1 (3)结论 存在财务杠杆效应的前提只要企业融资方式中存在固定性资本成本,就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如固定利息、固定优先股股利等的存在,都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动程度越大,财务风险也

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4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资金成本内容的是( )。 所得税率 D 市场利率 A 筹资总额 B 筹资费用 C 2 . 下列筹资方式中, 资金成本最低的是( )。 A 发行股票 B 发行债券 C 长期借款 D 留存收益 3. 某企业发行新筹资费率为股票市价的 8% , 已知每股市价为 50 元,本年每股 股利 4 元,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 5% ,则发行新股的资金成本率为( )。 A 13.00% B 13.40% C 14.13% D 21.00% 4 .某公司利用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各筹集长期资金 200 万元、 200 万元、 500 万元、 100 万元,它们的资金成本率分别为 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为( )。 6 .某公司发行债券 2 000 万元,票面利率为 以税率为 33% ,则债券资金成本为( )。 A 12.34% B 9.28% C 6.22% D 3.06% 7 . 某公司负债和权益筹资额的比例为 2:3 ,综合资金成本率 为 10 %,若资金成本和 资金结构不变,当发行 200 万元长期债券时, 筹资总额突破点为( )。 A 2 000 万元 B 1 000 万元 C 300 万元 D 133 万元 8. 某种行动的不确定性称为( )。 A 风险 B 报酬 C 概率 D 期望值 9. 无风险报酬率是指( )。 C 标准离差 A 期望报酬率 B 时间价值 D 标准离差率 10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下列四类投资中风险最大的是( )。 A 银行存款 B 三年期国债 C 金融债券 D 股票 11 .经营杠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 ) 的风险。 A 成本上升 C 利润下降 12 .财务杠杆说明( B 业务量的变化导致息税前利润更大变动 D 业务量的变化导致息税前利润同比变动 )。 A 增加息税前利润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B 销售额增加对每股利润的影响 C 可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利润 D 企业的融资能力 13 .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 2,预计息税前利润将增长 1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销售量将增长( )。 A 5% B 9% C 10.8% D 16.2% 6% 、 10% 、15% 、13% ,则 A 10% B 11% 5 .资金成本包括( )。 A 筹资费用和利息费用 C 借款和债券利息和手续费 用 C 12% D 12.6% B 使用费用和筹资费用 D 利息费用和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9% ,偿还期限 5 年。发行费率 3% ,所

财务杠杆原理

运用财务杠杆原理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 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郭福琴 【内容摘要】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确定资本比例,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利益(损失)(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

万科集团财务杠杆效应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当企业自有的资金不能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时,企业就会运用财务杠杆的手段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为自身规模的扩大提供保障。但是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财务风险,当企业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时,企业很可能面临着随时破产的局面。本文在梳理财务杠杆效应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万科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财务杠杆的应用以及与同行业企业财务杠杆的对比,得出万科集团利用财务杠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以及万科集团财务杠杆效应的原因,最后对于发挥万科集团的财务杠杆效应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效应,万科集团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is also increasing. When the enterprise's own fund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scale expansion, enterprises will use the means of financial leverag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apital shortage, so as to provide security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ir own scale. However, financial leverag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brings benefits to enterprises and also has financial risks. When enterprises can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financial risks, enterprises are likely to face the situation of bankruptcy at any tim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financial leverage effe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Vanke Group,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leverage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financial leverage of enterprises in the same industr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Vanke Group's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inancial leverage effect of Vanke Group are obtain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inancial leverage effect of Vanke Group. Key words:Financial leverage, Financial Leverage, Effect Vanke Group

杠杆原理对企业发展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6423555.html, 杠杆原理对企业发展影响 作者:刘笑然任玉茹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3期 【摘要】合理运用杠杆原理,资本结构优化,财务风险控制,企业权益增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本文在借鉴国内相关财务杠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及具体情况分析广州安怡集团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利用三大杠杆原理的积极作用,帮助以广州安怡集团为代表的上市企业利用好杠杆原理,合理确立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广州安怡杠杆原理资本结构财务风险利润 一、论文背景 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是指经营杠杆原理、财务杠杆原理和复合杠杆原理。由于杠杆原理存在着作用的放大性,其微妙的变化就能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安怡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通过对广州安怡集团财务报告详细的研究分析,发现其相关的财务杠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三大杠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经营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表示,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016,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1.016倍。当销售量每增加1时,息税前利润增加1.016。经营杠杆系数较小,经营风险较小,杠杆作用较小。说明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非常小。2014年 广州安怡集团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818,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2.818 倍。当销售量每增加1时,息税前利润增加2.818。经营杠杆系数较上年增长较大,经营风险也随着变大,杠杆作用较大。说明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较大。 (二)财务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表示,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为0.4398,即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 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0.4398倍。当息税前利润每增加1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0.4398。2014年广州安怡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为0.2539,即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的0.2539倍。当息税前利润每增加1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0.2539。 (三)复合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该企业2013年、2014年的复合杠杆系数。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复合杠杆系数为0.4468,即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的0.4468倍。当每增加1的销

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项目三案例分析 1.对“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进行评述。 2.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4.我国的企业,从“大宇神话”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1.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

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2.财务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这个杠杆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在资本结构一定、债务利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税后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与经营杠杆不同,经营杠杆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 3.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 ,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 ,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 ,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 ,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 ,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4.(1)、举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其基本前提是总资产利润率能否大于借款利率。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任何企业不能无条件地从事举债经营。 (2)、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有规模并不等于一定有效益。一个企业的大小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小的要求。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将企业做得最好。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甚至陷入困境。 (3)、我国企业,应从“大宇神话”破灭中吸取教训。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改进及时从多元化经营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清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无关的资产和业务,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业务,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运用与典型案例分析—论文终稿概要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财务杠杆原理及其运用与典型 案例分析 学生:X X 指导老师:X X X 系别: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目录 一、引言 二、财务杠杆原理运用现状 (一)财务杠杆原理运用现状 (二)财务杠杆原理运用存在的问题 三、剖析财务杠杆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追求资产规模,盲目扩大负债规模 (二)过分倚重负债融资,未能理性的对待财务杠杆(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四、完善财务杠杆运用的对策 (一)努力提高偿债能力以避免财务风险 (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三)结合经营特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五、结语 致谢词 参考文献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运用问题与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国内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至关重要。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由于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重要的融资手段,负债经营是几乎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经营方式。西方学者对财务杠杆的运用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已逐渐趋于成熟完善。而我国却尚未形成一套臻于完善、系统贴近本国国情的应用理论用以指导企业如何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更好的服务。本文基于财务杠杆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帮助财务杠杆的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及运用财务杠杆,在可承受的风险中实现财务杠杆价值利用的风险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出一些宝贵意见。 关键字:企业;财务杠杆;运用;分析

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

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 (一)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 1.利息抵税效应 一方面,负债相对于权益资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减少上缴税金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减少了企业上缴所得税,也就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2.高额收益效应 债务资本和和权益资本一样获取相应的投资利润,虽然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人和到期的本金,而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利润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利润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财务杠杆的最终效用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所得税税率)。在负债比率、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收益程度如何,取决于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二)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 1.财务危机效应 负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固定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增加了定期支付的压力。首先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还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又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失去期望的收益;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 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过大,资不抵债,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流动负债,都会引起债权人催要债务,甚至向法院起诉,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2.利益冲突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下面要介绍的是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之经营杠杆(一)经营杠杆的含义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其关系可表示为: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之财务杠杆(一)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 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 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相关文章:1.什么是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2.财务杠杆效应有哪些形式?3.财务杠杆效应有什么表现4.企业经营中的财务杠杆效应分析5.财政政策的三大效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