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在讨论“影响与作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国家是以怎样的政策帮助外国的。

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

——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践证明,一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国在提供对外援助时,尽力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国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打好发展基础,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

——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注意实际效果,照顾对方利益,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着力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据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国对外援助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注重总结经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及时调整改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外援助工作水平。

—-摘自《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2011-4—21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帮助、维护世界和平。《白皮书》告诉世界人民,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非洲和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的对外援助策略是国际形势的需要,也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行之道。作为刚刚福起来的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少数国家是怎样曲解我们的愿意,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其实话说回来对外援助是毛泽东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国际方略。为了一定的目的与结果采取用该实施的与远大谋略。也只有毛主席他那广阔的胸襟才能提出并实施这样的宏伟大略!

对于我国曾经的对外援助,我也曾经十分的不理解,虽然毛主席大气的风度使我敬佩,但实在看不出这么巨额的援助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何况培养出了越南这样的白眼狼。

但是,美国对科索沃的打击使我突然之间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一个大国援助小国以牵制另一个大国这道理谁都懂,但毛主席还有另外一番智谋,比援小牵大的意义不知要重大多少倍。

美国对科索沃的打击,实际是在打击欧元。一个国家成为超强国家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使自己的货币成为能够兑换一切的硬通货。这样对于资源和低端产品,只要不停的印刷纸币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无限多的自己想要得东西,而出了印刷颜料和钞纸什么都不用付出。而其他国家还要为你的货币保驾护航,因为,一旦你的货币出现问题,那别的国家的外汇储备一样会减少.长期以来美国靠着美元的硬通货地位,始终占领者全球的经济制高点.作为内债、外债最多的国家,美国一点都不用为他巨额赤字担心,因为全世界都会为他买单,只要他把钱印出来,就会有无数人打破头用真金白银来换他的纸钱.

可欧元的诞生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于是美国就在欧洲腹地打了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以打击欧元。效果不错,东欧各国飞快的加入了北约,可对欧盟却三心二意.其他国家也对欧元的稳定性产生怀疑.

美元的全球硬通货的地位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英雄所见略同,是靠着援助建立起来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助,可以说,这个计划救了欧洲,也确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向欧洲提供美元,承诺对于接受美元的国家,可以随时到美国买到任何东西。可实际上随着美元信誉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将美元仅用于和美国的交易,既然美元随时可以兑换实物,他就成了各国之间交易的理想媒介.这样,美国虽然给了欧洲不少纸币,却没付出多少实际的商品。同时美国在对外交易中,已经可以拿着自己的货币当黄金用了.

毛主席的巨额对外援助,建立了中国和人民币的良好信誉。后来的领导人,虽然办事儿没有毛主席的心胸气度,但也继承了不少。今天,在东南亚、非洲很多我国曾经援助的国家,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准硬通货。

谁说毛主席不懂经济,他老人家是中国最懂经济的人.

这便是中国对外援助的深刻意义、目的。其中之一便是提高国际影响力,想一想世界各地为什么都是在用美元,而不是人民币?如果用人民币来取代美元那又会怎样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都在援助、援助、再援助的根本原因。

中国不会白白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在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上,我想每个人都不会这样做,何况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国呢?

中国人民是智慧的结晶,不会做没有意义,而又出力却遭白眼的傻事情.当然,这样说有点贬低了自己,可是我们要让“愚蠢”的外国人知道我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傻。我们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班级:生计10-4

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建议

【摘要】我国对非洲的援助始于1956年11月,之后无论是在3年困难时期, 经济一片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对 非援助从未中断。随着非洲在整个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对非援助作为我国对外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对非援助新挑战对策 一、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要求我们必须从 全局和战略高度,从实际出发,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对非援助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和新挑战。 (一)非洲国家的诉求发生了新的变化 近年来,非洲的局势明显改善,一些长期受战乱、冲突困扰的国家如安哥拉、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家相继实现和平,整个非洲总体和平稳定局面不 断巩固。政治上,多党民主制基本确立,不少非洲国家的政权更迭陆续采取多 党选举的方式。经济上,一方面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的进展,非洲不断发现新的资源或储量,如几内亚湾和 乍得湖一线的油田,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整个非洲处于从追求政治 独立向追求政治经济双独立过渡的进程中,因而在接受中国的援助时产生了一 些新的变化。 1.要求增加援助资金规模。非洲国家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因此 发展的资金压力大,而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使不少的非洲国家产生了依 赖心理,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经常提出超出常规的援助要求。 2.要求扩大援助资金使用途径和领域。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培训等方式, 不少非洲国家提出了希望将我援助资金纳入其国家预算,成为政府日常开支的 组成部分。一些非洲国家还提出希望能够安排一些跨国甚至是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如跨越刚果河连接金沙萨和布拉柴维尔的大桥,横亘东非的大铁路网,南 锥体内部交通网等。 3.要求增强项目实施的主动性。一些非洲国家的法律法规基本是西方发达 国家的翻版,而且不少官员都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因此对我援助项目内部封闭 管理的实施模式颇有微词,不断提出要介入项目设立、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 4.要求提供差异化的援助内容。非洲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分化。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和落后国家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援助的需求 不再一致:在有些非洲国家依然关注于基础设施时,有的国家主动要求增加更 多的人力资源培训,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还有不少非洲国家在对其 提供援助的基础上,要求增加贸易和投资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5.要求全面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不少非洲国家惊叹于我国改革开发30年来取得巨大的成就,希望全面移植中国的发展经验,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一些非洲国家在表达对中国经济体制的羡慕之余,对中国的政治模式也产生了 兴趣。 (二)西方国家对我国对非援助的干扰和遏制逐步加强 冷战结束后,非洲的战略地位一度下降,不少西方国家只关注对非洲资源 和市场的分配,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并不在意。但是自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西 方大国在感受到紧密的中非关系带来的危机感之后,再次把战略目光投向非洲,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9)共15页word资料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9) (2019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这里,就2019年至2019年的对外援助情况作一介绍。 一、稳步发展对外援助事业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其中,成套项目建设和物资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增长显著。亚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地区。为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一)援助资金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无偿援助重点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以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合作、物资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偿援助323.2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36.2%。

无息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息贷款72.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1%。 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有经济社会效益的生产型项目、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较大型成套设备、机电产品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优惠贷款497.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55.7%。 援外预算资金由财政部按预决算制统一管理。优惠贷款本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市场筹措,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由此产生的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 (二)援助分布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此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 (三)援助方式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方式主要包括援建成套项目、提供一般物资、开展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派遣援外医疗队和志愿者、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减免受援国债务等。 援建成套项目。中国共在80个国家建设成套项目580个,重点集中于基础设施和农业等领域。 提供一般物资。中国共向9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424批,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机械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生活用品、药品以及医疗设备等。 开展技术合作。中国共在61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技术合作项目170个,主要涉及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清洁能源开发、规划咨询等领域。 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中国在国内举办1951期培训班,其中包括官员研修班、技术人员培训班、在职学历教育项目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培训人员49148名。 派遣援外医疗队。中国向54个国家派遣55支援外医疗队,共计3600名医护人员,开展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诊治患者近700万人次。 派遣志愿者。中国向60多个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近7000名。 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向30余个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包括

中国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英文】

Supporting Africa in Fighting Ebola: China's assistance is real BEIJING, Nov. 15 (Xinhuanet) -- On August 11th when a special Chinese airplane fully loaded with anti-Ebola materials slowly touched down at the airport of Conakry, the capital city of Guinea, people of the country were thrilled and the news spread fast among them. President Mala (transliteration) of China-Guinea Friendship Hospital said, “China sent a special airplane, flying thousands of miles to bring us the most needed supplies. It is so touching.” This is just one episode of China using chartered airplanes to bring much needed supplies against Ebola to African countries. In fact since March, 2014, China has been doing the same to not only Liberia, Sierra Leone and Guinea where Ebola is rampant, but also to their 10 neighbouring countries of Ghana, Mali, Togo, Benin, DRC, the Republic of Congo, Nigeria, Cote d'Ivoire, Senegal and Guinea-Bissau. Ebola casts a dark shadow over West Africa, and the three West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很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西方的学者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管理机构、管理体系都认识不够甚至误解很深。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包括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政策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官方发展援助中国对外援助援助机制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__年底我国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帮助受援国建成各类项目约2000个;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多个优惠贷款项目;向110多个国家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为100多个国家培训培养了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2.3万人。另外中国政府已与亚、非、拉美和南太地区的46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这些国家对华部分到期债务。此外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呼吁在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美国飓风灾害等重大灾难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有效支援了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救灾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外界对中国的对外

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甚感迷惑。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方针策略、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对外援助是中国经济外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对外援助思想。其中主要体现为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时提出的“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切实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力求使受援国真正受益;尽量减轻受援国的负担;严格履行承担的义务。援外八项原则阐明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性质、宗旨也是中国对外政策在援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些原则确定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思想和立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推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与发达国家交往的同时中国仍然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力求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模式。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创造了一些更加符合经济合作规律的新的做法。

论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与转变

论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变与发展 对外援助是中国当代外交中涉及的一个重要主题,回顾当代中国外交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改革开放为界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从第一阶段的规模庞大、远超国力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正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积极地投身到对外援助工作中去,以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因此,回顾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变与发展历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对外援助是指在国际政治,特别是经济上,某国或其他国际行为体对他国或其他国际行为体提供援助以解决人道危机、社会经济困难等,包括军事援助,资金、技术、服务援助等。“对外援助是国内政治的拓展,是国家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1,其主要目的包括“追求援助国的既得利益,谋求援助国广义的国家利益,关注人类共同的利益”2。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开始向蒙古、朝鲜和越南提供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 一、中国对外援助两个时期的综合比较 (一)对外援助数额、规模、地区和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数额和规模上的变化,中国的对外援助资金从总体来说是保持增长的。“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增长率为29.4%。”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援助规模很大,甚至到了超过国力的承受范围。1969年我国对外援助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5%,1972年占6.7%,1973年更是升至7.2%,超出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比例。当时我国几乎是对兄弟国家有求必应,甚至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要勒紧裤腰带来帮助他国。 其次,是地域和范围上的变化,从周边邻国和兄弟国家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从援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的,如越南、朝鲜、蒙古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发动百万志愿军赴朝作战。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援越抗美斗争,在此期间提供了武器弹药、军需用品等军事援助,以及低息贷款、派遣专家等经济援助,耗费金额达200亿,是建国后花费最大的一次援助。后来随着政策的改变和调整,中国对外援助的地区分布逐渐平衡,涉及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第三,是方式和领域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主,经济援助中的无息、低息贷款,无偿援助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当时战后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巨大浪潮,中国对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在对这些国家进行对外援助时军事援助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朝鲜、越南、柬埔寨等。另外在经济援助上,我国所提供的援助、贷款大都是无偿、无息的。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对 1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1页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2011年4月21日

中国对外援助不应再由商务部主导

中国对外援助不应再由商务部主导 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原本作为“朋友外交”和“兄弟外交”延伸的中国对外援助,日益被人关注。 人们关注的视角,首先是其持续增长的援助规模:2011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称,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提供对外援助金额2562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资金1062亿,无息贷款765亿,优惠贷款735亿,2004-2009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年平均增长29.4%;而如果根据美中经济安全与审议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的对外援助规模则从2002年的5000万美元,膨胀到2007年的250亿美元,总计为4708亿人民币,增长了50倍。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角色,在中国持续增长的海外利益和国际交往扩大中,已经非1970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代可比。中国对外援助活动在大国成长中开始发挥与众不同的独特作用,包括与国际发展委员会成员国(DAC)在同一个领域的激烈模式竞争和同台竞技。

商务部主导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作为非DAC体系的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对外援助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对外援助工作中坚持自身独特风格,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模式,包括对外援助管理机制。但这个机制最奇怪、并经常引发误判的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体承担组织机构不是外交部,而是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它全权负责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与援助活动的实施。 再从更具体的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内除了设置非洲处、亚洲处等区域管理处外,还特别设计了质量监督处,这就似乎说明,工程项目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同时这种设置也反映了中国对外援助的特色,即对外援助在以工程项目开展的同时,还要负责援助项目的进展监督与落地验收,基本沿袭了1970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的风格。 风格的沿袭代表了对传统有效方式的继承。但关键是,如果进行国际社会横向比较的话,中国的对外援助制度相当于创造了国际社会的“第五种”模式,这样的“特立独行”有必要吗?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 北京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对外援助政策 二、对外援助资金 三、对外援助方式 四、对外援助分布 五、对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依然是一个人均水平不高、贫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仍量力而行,尽力开展对外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一、对外援助政策 对外援助历程 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并援建了坦赞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段时期,中国克服自身困难,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奠定了新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中国根据国情适度调整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更加注重提高对外援助

中国援助非洲需要更加讲究战略回报

中国援助非洲需要更加讲究战略回报 美国研究机构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1年,中国共为51个非洲国家援助1673个项目,援助总额约750亿美元。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非洲共有54个国家,这意味着仅有3个非洲国家未接受中国援助。在1673个援助项目中,涉及20多个领域,涵盖非洲社会的方方面面。就项目数量而言,卫生援助、减免债务援助、政府和民间组织援助、教育援助等排名靠前,项目总数均超过100个。就援助金额而言,减免债务所占比重最大,总额超过40亿美元,其次是交通和仓储援助,总额约24亿美元,其他援助金额较多的领域包括农林渔业、政府和民间组织援助、能源援助等。就援助份额而言,南非接受的援助项目最多,其次是加蓬、塞拉利昂、马里、纳米比亚等国,佛得角、突尼斯、莱索托、南苏丹等国接受的援助数量也比较靠前。报告没有给出各国接受援助项目的总额。报告表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非援助几乎遍布非洲大陆,并且今后可能继续增长,与美国对非援助比肩。据估计,2000年至2011年,美国对非援助总额约900亿美元。安邦的智库学者一直跟踪研究中国对非洲的投入,并提出“非洲马歇尔计划”,呼吁中国政府将对非经贸、投资及援助纳入到更大的战略框架之中。目前来看,中国在非洲投资了750亿美元,在金额上已经足够了,但却有些不太讲求战略回报。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投入并没有换来等价的产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没有机制外交与框架外交,只会一个个点、一个个项目地东敲西打,过了这村没这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遗

忘了。陈功建议,中国政府在处理对非关系上,应当更加系统与具有战略眼光些,要有机制与框架的约束,有边界,有比较对象。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今年是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周年。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详细] 回望这60年的对外援助史,我们可以看到,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的对外援助可以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中国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再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折射出一个大国的理性与成熟的进步。 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政治挂帅,远超国力1976年以前,中国已经援助了110多个国家 1950年7月,蒙古国请求支援劳动力,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对外援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而援助的项目也非常的多,现汇、技术、物资、项目,乃至劳动力……不一而足。 50年代,中国援助的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订

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0年1月18日,中 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在越南内战结束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有增无减,提供了巨额的无偿现汇援助、援建了许多工厂、送去了海量的物资,完全把越南当做了兄弟,无所不给,在送去的物资中甚至还包括香烟、中成药、葡萄干和酒等等。…[详细]凡 是“兄弟们”的要求,中国有求必应 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 见字句。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样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一定要尽力满足“兄弟们”的要求。这 些对外援助都被当做是最为严肃的政治活动进行,美其名曰国际主义。 中苏翻脸之后,为了让一些国家不完全倒向苏联,中国更是加大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和力度。而这些国家,也因为支持了中国,得不到苏联的援助了,因此对中国要求颇多且理直气壮,阿尔巴尼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阿第一书记霍查对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说,“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阿总理谢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领域分布中,中国重点关注受援国民生和经济发展,努力使援助更多地惠及当地贫困群体。 一、地区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地理分布比较均衡。受援国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援助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61个国家以及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经常性接受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有123个,其中亚洲30个、非洲5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个、大洋洲12个、东欧12个。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 二、行业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教育和医疗状况。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1、农业:中国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减轻贫困作为对外援助的优先领域。农业援助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农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农机具、农产品加工设备和相关农用物资,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级农业专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提供农业发展咨询,为受援国培训农业人才等。中国援建的农业项目促进了受援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并为发展轻工业提供了原料。援助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开发示范中心(注:此项目执行单位为湖南省农科院)试种34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为每公顷8吨以上,相当于该国水稻平均产量的2倍至3倍。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印度洋海啸和菲律宾台风”海燕”是 21 世纪比较严重的区域性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生命及财产损失难以预估。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对受灾地区施以援手,而中国也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向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两次援助中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提供现汇及物资以帮助受灾国度过难关,但两次援助也有所不同。一是民间援助在两次灾难中展现的态度有所不同,印度洋海啸中国民间全力参与,捐钱捐物,而在菲律宾台风中中国民间基本未开展任何援助活动。二是两次灾难中国人道主义援助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反响不禁相同,印度洋海啸中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而菲律宾台风则产生了对中国的质疑声。分析来看,中国的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受中国外交形势的影响很大,西方部分国家仍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中国援助,使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具有了政治博弈的色彩。 第一节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印度洋海啸 20XX 年 12 月 26 日,格林威治时间(UTC)0 点 58 分,一场巨大的地震伴随着海啸从苏门答腊西海岸开始,以急剧的速度席卷东南亚、南亚、西亚,最终结束于非洲东海岸。此次灾难共波及到 14 个国家,数亿人口。据震后推算,此次地震和海啸释放的能量估计在×1017焦耳,或 2600 万吨 TNT 炸药, 或 15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这是自 20 世纪有记录以来第三大能量规模的地震。 地震引起了对地球表面 20-30 公分的震荡,相当于太阳和月亮导致的潮汐力引起的地球震荡的效果。地震引起的冲击波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连远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也记录到 3 毫米的垂直振动。地震最初被记录为 级,20XX 年初被修改为级,但美国地质调查局至今仍坚持应将地震震级更改为级。 1这场史无前例的地震和海啸给受灾国及当地居民带来了难以估 计的严重后果。灾难造成将近 30 万人死亡(最严重的海啸死亡人数记录),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儿童,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基础设施及房屋大面积损毁,公路及海岸线均遭到严重破坏,数十万艘渔船倾覆海底。地震海啸所过之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表 4-1 为部分受灾国家伤亡失踪情况不完全统计)。经济方面,受灾地区的经济被摧毁殆尽。特别是依靠渔业及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像斯里兰卡主要的经济活动即为渔业,为大约

2011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授权发布:《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对外援助政策 二、对外援助资金 三、对外援助方式 四、对外援助分布 五、对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依然是一个人均水平不高、贫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仍量力而行,尽力开展对外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一、对外援助政策 对外援助历程 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并援建了坦赞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段时期,中国克服自身困难,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奠定了新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中国根据国情适度调整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更加注重提高对外援助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果,援助方式更为灵活。为进一步巩固已建成生产性援助项目成果,中国同部分受援国开展了代管经营、租赁经营和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合作。一些已建成援外生产性项目通过采取上述合作模式,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生产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比传统技术合作更为显著的成效。经过调整巩固,中国对外援助走上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和受援国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始对对外援助进行一系列改革,重点是推动援助资金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1993年,中国政府利用发展中国家已偿还的部分无息贷款资金设立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中小企业与受援国企业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开展合资合作。1995年,中国开始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具有政府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优惠贷款,有效扩大

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周恩来发表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中国网 | 时间: 2009-03-18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周恩来对外宣布《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1963年12月底至1964年1月,周恩来出访非洲10国。1月16日,在访问加纳共和国时,借助答加纳通讯社记者的提问,周恩来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这八项原则包括: 第一,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 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

第三,中国政府以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 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第五,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设的项目,力求投资少,收效快,使受援国政府能够增加收入,积累资金。 第六,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并且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议价。如果中国政府所提供的设备和物资不合乎商定的规格和质量,中国政府保证退换。 第七,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 第八,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帮助进行建设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 这八项原则的核心是平等互利,尊重主权,不搞特权。 《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虽然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的纲领。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自身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财力、物力比较紧张的状况下,支援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了一大批国计民生所迫切需要的项目。坦赞铁路就是对外援助的一个成功范例。坦赞铁路被誉为“自由之路”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亿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60年代初,他再次强调:“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这些论述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经济还十分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援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

国际援助格局演变趋势与中国对外援助的定位

一、国际援助格局走向多元化 当前国际发展援助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24个成员国,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国际多边机构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第二部分是非DAC成员国所提供的符合官方发展援助标准的援助,主要包括尚未加入DAC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如捷克、冰岛、波兰、土耳其等,以及发展中国家中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如中东产油国、以色列等。第三部分是非政府组织(NGOs)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赠与。第四部分是所谓“新兴援助国”,如中国、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实力较强或区域性大国提供的对外援助,由于未公开发表或透露具体的援助金额信息,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国际机构通常未予统计。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国际发展 援助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国际 援助力量正发生变化,援助格局 正逐渐走向多元化。 (一)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所 占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尽管与十年前相比,发达国 家于2008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的官方发展援助增长了1.4倍, 但在已知国际援助中所占比重下 降了10个百分点,为78.57%。而 非DAC成员国和非政府组织援 助的占比则分别上升了4.25和 5.7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发达国 家依然是国际援助的主力军。 (二)发达国家中,美国依然 是最大援助国,但欧盟总体援助 力量越来越强,左右着国际援助 规则和理念。 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保 持着世界最大援助国的地位,在 DAC援助总额中的占比基本恢复 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尽管经济 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依 然加大援助力度,期望能更多地运 用援助手段,维护美国日趋走向衰 弱的全球领导地位。 DAC的统计数据显示,欧盟 15国提供的援助总额不断增长, 在DAC援助总额中所占比重也 持续上升,成为发达国家提供发 展援助最重要的力量。根据DAC 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0年欧 盟15国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将 达到638.77亿美元(按2004年 价格和汇率计算),占DAC援助 总额的59.07%,比1987-1988年 间的占比提高了10.31个百分 点。其中,英国的援助力度不断加 大,预计到2010年在DAC总额 中的占比将达到13.12%,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援助国。而且 主要欧盟国家在援助规则制订和 国际援助格局演变趋势 与中国对外援助的定位 毛小菁 内容摘要对外援助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政治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援助格局正走向多元化,各援助方力量对比发生 新的变化。发达国家总体援助实力渐弱,而“新兴援助国”援助力量增强,受到国际 社会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加强与新兴援助大国的沟通与协调,立足并发 展南南合作型援助。 关键词国际援助援助格局中国对外援助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Aid 58 ·· IEC,NO.9,2010

中国对非援助成果

中国对非援助成果 中国对非援助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指导原则,直接表现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其实质是尊重受援国政府的独立自主权,尊重受援国百姓的生存发展权。因而中国的援助能够贴近非洲发展的实际需求,广受非洲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从1956年至今的近55年间,中国对非援助的成果主要包括: ——援建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较大的项目包括:全长1860多公里长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以及目前正在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等一大批项目。 ——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截至2009年底,中国提供援助在非洲建成107所学校,向29465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个领域。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非洲派出青年志愿者312名,提供了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提供非洲发展急需的金融扶持和减轻债务负担。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0年至

2012年,中国计划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优惠性质贷款支持的在建大型项目,包括毛里求斯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住宅、加纳布维水电站等。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 ——改善非洲医疗卫生条件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4所医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35个非洲国家提供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抗疟药品。自1963年起,中国持续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向46个非洲国家派出过1.8万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累计治疗患者2亿多人次,并为非洲培训数万名医疗技术人员。目前,有1000多名中国医疗队队员在41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服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为非洲援建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等农业项目142个,启动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并向非洲国家提供大批农用物资、农业设备。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开展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地震,中国迅速向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派遣国际救援队,救灾援助总计536万美元。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援助行动更加快捷有效。近年来,中国向苏丹、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坦桑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了食品、帐篷等紧急物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增强抵御灾害以及灾

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

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

中国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 前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对非援助作为中非关系中一部分,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外援助作为一种有助于经济发展与满足贫穷国家基本人道主义需要的手段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启动并不断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重在援助非洲的民族解放事业;80年代以来,则着眼于非洲社会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发展经验交流、人道主义援助的迅速发展。这种调整变化,其实是与中非双方这50年历史发展主题的阶段性嬗递、并与中非当代文明和复兴进程相适应的。 一、援助目标 (1)改善非洲贫困地区的一些温饱问题 (2)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 (3)促进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援助措施 (1)温饱: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严峻。非洲营养不良人口的比例最高,消除饥饿的进展最缓慢.缺粮现象遍布整个大陆。非洲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而且改善的进展十分缓慢。解决温饱一定要从当地农业入手,要使当地农业能够解决当地的基本需求。可以试一下大量种面包树,其果实淀粉含量很高,一些热带地方会用来做主食,我以前了解过,有适合非洲干旱地区的品种。但这些树一般的栽种五年后才会有收成,不能解决眼前问题。非洲非常需要

生物技术,因为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非洲粮食的产量和营养成分,从而解决非洲人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2)医疗:我国在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派有援非医疗队(其他国家的也有)这对他们的医疗状况(提供药品和先进的设备、人员技术培训、治疗疑难杂症、大病的手术及援建医疗设施等)为扩大防疫、免疫项目的覆盖面,非洲国家纷纷筹措资金,建立疫苗接种体系,加大对各类疫苗的推广宣传。中国为非洲医疗卫生做出贡献。 (3)经济:提高认识,实现思想转变战后,非洲经济发展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既有西方的也有东方的,自调整改革、尤其是结束冷战以来,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严重影响着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清除这些思想错误,一成为非洲能否实现社会经济课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非洲国家必须清除“非资本主义道路”思想的残余,重新认识“非洲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经济独立”,并纠正“外资是新殖民主义手段,吸引外资就是新殖民主义服务”的错误认识。同时非洲非洲人民必须批判“非洲人口高速增长无害论”,消除对资源的依赖思想,树立忧患意识以及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互谅互让的精神。 二、步骤程序: (1)农业:政府倡导调整农业政策,采取自由销售,市场定价制;要开始看到农业的作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采用高产农作物等;争取国际援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