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试题重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试题重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试题重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试题重点

1、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分区(p70、182):根据采空区覆岩移动破坏程度,分为“三带”:

(1)跨落带。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跨落,排列也极不整齐,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可达1、3~1、5。但经重新压实后,碎胀系数可降到1、03左右。此区域与所开采的煤层相毗连,很多情况下就是由于直接顶岩层冒落后形成的、

(2)裂缝带。岩层破断后,岩块仍然排列整齐的区域即为裂缝带。它位于冒落带之上,由于排列比较整齐,因此碎胀系数较小。关键层破断块体有可能形成“砌体梁”结构。跨落带与裂隙带合称“两带”,又称为“导水裂缝带”,指上覆层含水层位于“两带”范围内,将会导致岩体水通过岩体破断裂缝流入采空区与回采工作面。

(3)弯曲带。自裂缝带顶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层称为弯曲带。弯曲带内岩层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岩层移动过程的连续与整体性,即裂缝带顶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层移动就是成层地、整体性地发生,在垂直剖面上,其上下各部分的下沉量很小。若存在厚硬的关键层,则可能在弯曲带内出现离层区。

A区域(煤臂支撑影响区):一般在回采工作面前方30~40m处就开始变形。其特点就是水平移动较为剧烈,但垂直移动甚微。甚至出现负位移。

B区域(离层区):回采工作推过钻孔4~8m后,垂直位移急剧增加,各层位移越向上越缓慢,形成离层,易发生顶板事故。

C区域(重新压实区):已断裂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支撑时,邻近煤层岩层的运动速度要缓于其上覆岩层,各岩层又进入互相压合的过程。

2、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P-△L曲线)(p151):顶板条件不同,曲线斜率不同,但都为近似双曲线关系。①支架的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②在一定工作阻力以上,支架工作阻力增加对顶板下沉量影响较低,但低于此值则影响极大。③采场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能改变上覆岩层的总体活动规律。④事实上只能在工作阻力偏低的情况下,提高工作阻力才有可能对顶板下沉有显著的影响。⑤并未给出顶板下沉量与顶板完整情况的关系,事实上,各类岩层的允许下沉量也就是不一样的。

3、采区平巷沿走向的矿压规律(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与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与机理有何不同?)(巷道围岩变形规律)(p204):采区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经历采动造成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过程,围岩变形会持续增长与变化。以受到相邻区段回采影响的工作面回风巷为例,围岩变形要经历五个阶段。

1、巷道掘进影响阶段。煤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出现应力集中,在形成塑性区的过程中,围岩向巷道空间显著位移。随着巷道掘出时间的延长,围岩变形速度逐渐衰减,趋向缓与。巷道的围岩变形量主要取决于巷道埋藏与围岩性质。

2、掘进影响稳定阶段。掘进引起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趋于稳定,由于煤岩一般具有流变性,围岩变形还会随时间而缓慢增长,但其变形速度比掘巷初期要小得多,巷道的围岩变形速度仍取决埋藏深度与围岩性质。

3、采动影响阶段。前影响区时,巷道受上区段工作面(A)的回采影响后,在回采引起的超前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塑性区显著扩大,围岩变形急剧增长。在后影响区时,在工作面(A)后方附近,由巷道上方与采空区一侧顶板弯曲下沉与显著运动使得支承压力与巷道围岩变形速度都达到最大值。远离工作面后方,巷道围岩变形速度逐渐衰减。巷道围岩性质、护巷煤柱宽度或巷旁支护方式、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对此时期围岩变形量影响很大。

4、采动影响稳定阶段。回采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走向稳定后,巷道围岩变形速度再一次显著降低,但仍然高于掘进影响稳定阶段时变形速度,围岩变形量按流变规律不断缓慢地增长。

5、二次采动影响阶段。巷道受本区段回采工作面B影响时,由于上共段残余支承压力,本区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相互叠加,巷道围岩应力急剧增高,引起围岩应力又一次重新分布,塑性区进一步扩大,应力的反复扰动使围岩变形比受一次采动影响进更加强烈。

5、三区、三带的特点(p185):三区,①煤壁支撑影响区:水平移动较为剧烈,垂直位移甚微。

②离层区:回采工作面推过钻孔4-8米后,垂直位移急剧增加,但各位移速度不尽相同,其特点就是越往上越缓慢。③重新压实区:邻近煤层岩层的运动速度要缓于上覆岩层,各岩层进入了相互压合过程。三带,①垮落带: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极不整齐,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可达1、3-1、5,重新压实后可降到1、03左右。②裂隙带:岩层破碎后岩块仍然排

列整齐,碎胀系数较小。③弯曲带:自裂隙带顶至地表的所所岩层称为弯曲带,其特点就是岩层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连续与整体性,在垂直剖面上下各部分下沉差值很小,若有厚硬的关键层,则可能出现离层现象。

6、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规律(p228):①采面前20-40米处煤层上覆岩层开始运动,但下沉速度很小,为岩层起始沉降期。②煤层开采后,垮落带岩层冒落,规则移动带岩层及上覆岩层急剧沉降,在工作面后方10-20米处,上沉速度最大。③在工作面后方约60米以为,规则移动带及上覆岩层沉降速度逐渐衰减,在工作面后100米左右岩层运动基本稳定。④如果直接顶板冒落能够填满采空区,使老顶处于平衡状态,采动期间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与煤层采厚成正比关系,一般采高的10%-20%基本上属于“给定变形”,治空巷道的顶板往往明显地向采空区倾斜,倾角一般为30-60

7、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p131)

支撑式:指在结构上没有掩护梁,对顶板的作用就是支撑的支架;

优点:①、通风断面大,行人方便。②、结构简单,应用于高瓦斯矿井比较好。

缺点:①、框架结构不能承受大的水平推力。②、顶梁长,易破碎顶板,破碎顶板难适应。使用条件:直接顶较完整,周期来压较强烈的顶板,不适应特别坚硬及破碎顶板。

掩护式:指在结构上有掩护梁,单排立柱连接掩护梁或直接支撑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的支架;

优点:①、缩小了控顶距,减少了托梁与顶板间的反复支撑次数,提高了支架对机道上方顶板的支撑力。

②、局部冒顶,可不勾顶。③、可承受一定水平推力,能承载前移。④、挡矸性好。

缺点:①、工作空间小,通风断面小,行人不便。②、支架重量增加。

使用条件:直接顶破碎,周期来压不明显。

支撑掩护式:指具有双排或多排立柱及掩护梁结构的支架,支柱大部或全部通过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柱就是通过掩护梁对顶板起作用。

使用条件:周期来压较强烈,顶板中等稳定的条件,对于部分来压强烈与部分破碎顶板也能较好适应,就是一种万能式支架。(目前,我国综采面90%以上为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8.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初次垮落与顶板的初次来压有何区别?

答:从开切眼开始,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无支护的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叫做顶板的初次垮落。一般顶板的垮落高度在1~1、5m以上,冒落面积占工作面全长的50%以上。而顶板的初次来压就是指直接顶上方老顶岩层第一次失稳引起的工作面顶板压力异常增大的现象。

直接顶初次垮落时,顶板的矿山压力显现并不大,但工作面使用单体摩擦式支柱时,由于支架支撑力较小,易造成支架失去稳定性而推垮工作面。所以,在顶板初次垮落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支架的稳定性。在顶板初次来压时,除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外,还应增加支架的支撑力,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

9.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试分析厚煤层分层双采时,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特点。

答:当煤层较厚时,常将煤层沿层面划分为若干个中等厚度的分层,分别布置工作面进行回采。采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回采顺序就是从上向下回采。在回采第一分层(顶分层)时,其矿山压力显现与回采单一分层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回采第二分层及以下各分层时,工作面的顶板就是上一分层回采时已冒落的破碎矸石。所以,其特点有如下不同:

1)第二分层及以下各分层工作面的顶板都就是已破碎的岩石,为了回采工作的安全,防止破碎岩石塌落,常在分层间铺设人工假顶,如:木板、竹笆、荆笆、金属网等,这就给回采工艺带来了复杂性。

2)由于分层的顶板就是已压实的破碎岩石,在顶板第二次垮落时,其岩石的破碎膨胀系数就较小,因而第二分层及以下顶板形成的冒落高度比回采第一分层时要高,回采第一分层时的裂隙带,在回采第二分层时,可能部分转为冒落带。

3)老顶岩层经第一次折断、回转,岩块间的咬合点已经历了一次变形与破坏过程,因此在回采第二分层时,周期来压的强度有所减弱。

4)由于第二分层的顶板就是破碎岩石,在煤壁上的应力集中程度要大为减弱。所以,在煤壁上的支承压力区增大,而支承压力值将大为减小。

由于以上不同,导致回采第二分层及以下各分层时的矿山压力显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老顶来压步距减小,来压强度较低。

②支架上承受的载荷降低,动载减小。

③顶板的下沉量变大。

④煤壁上的支撑压力减少,煤壁片帮减弱。

10.试分析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时,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特点。

答: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或特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由于煤层的一次采高增大,使回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煤层一次采高增大,回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1)工作面顶底板之间的移近量增大,移近速度加快,使支架增阻速度加快,给顶板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据统计,从煤壁到支架后方顶底板的移近量可达1m以上。

2)顶板下沉量增大与下沉速度加快,易造成顶板破碎、工作面局部冒顶频繁,特别就是顶梁前端顶板很难控制等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在放顶煤采煤法中显得更为突出。

3)由于一次采高加大,直接顶的冒落高度也增加,支架上的直接顶或顶煤向采空区有较大的水平移动,因而对支架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而使支架失去稳定性。另外,一次采高加大,顶板对支架产生的作用力也要增大。因此,要求支架应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较高的支撑能力。

4)由于一次采高加大,煤壁的支撑能力降低,煤壁片帮严重,更易引起端面顶板破碎与冒落。

5)在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或放顶煤工作面,直接顶以上无坚硬老顶岩层时,也常出现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显现。这主要就是由于上覆岩层挤压使平衡拱达到极限跨距后突然破坏而引起的。在顶板内有坚硬岩层的情况下,工作面初次放顶时也可能产生冲击地压现象。

6)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时回采工作面煤壁中的超前支承压力增大,除易引起煤壁片帮外,上下顺槽也更加难于维护。

11.什么叫端面距(梁端距),端面距的大小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有何影响?

答:在回采工作面,支架顶梁前端至煤壁之间的距离叫做端面距(也称梁端距)。端面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作面顶板的维护状况,端面距愈大,顶板愈易于发生冒落。据统计,在顶板条件比较破碎的情况下,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大约有60%发生在端面距的范围以内。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尽量缩小端面距。工作面顶板的端面距就是为了机采避免采煤机滚筒切割支架顶梁而设置的,它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当煤层采高较小时,端面距可取小值,当煤层采高较大时可取大值。当直接顶比较完整时,端面距可稍大一些。一般工作面顶板的端面距多在0、25~0、40m 之间。

12.分析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特点。

答:1)实体煤巷道。与综采分层工作面相比,综放整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范围扩大,应力高峰位置前移;导致综放整层实体煤回采巷道矿压显现与综采分层实体煤回采巷道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综放巷道各项矿压显现指标参数均高于综采分层巷道。

2)沿空掘进巷道。

①综放沿空巷道与实体煤巷道矿压显现对比分析:对于中等稳定围岩综放沿空掘巷,超前90m左右就出现采动影响,明显变形出现在工作面前方35m左右,分别比实体煤巷道增加近20m。巷道剧烈变形在工作面前方0~10m。沿空巷道与实体煤巷道相比,顶底板移近量增大10~5倍,两帮相对移近量可高达40~15倍。回采影响期间巷道围岩移近量与掘巷影响期间相比较,沿空巷道前者就是后者的5~10倍;实体煤巷道前者就是后者的1、2~1、5倍。实体煤巷道的顶、底板及两帮变形大体相近;沿空巷道两帮移近量大于顶底板移近量,前者就是后者的2倍左右。

②综放沿空巷道与综采上分层沿空巷道矿压显现对比分析:综放沿空巷道与综采上分层沿空巷道相比较,前者的矿压显现程度较高,各项矿压显现特征参数值均大于后者。综放面沿空巷道超前压力明显区、高峰区分别比综采上分层沿空巷道增加50m、15m,巷道掘进期间,综放沿空巷道与综采上分层沿空巷道顶底板移近速度与顶底板移近量接近;工作面回采期间,综放沿空巷道顶底板移近速度与顶底板移近量分别就是综采上分层沿空巷道的3、3倍与2、2倍。

13.沿空留巷矿压显现的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

答:沿空掘巷的矿压显现

1)沿空掘巷的围岩应力与围岩变形。沿空掘巷之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下煤体的残余支承压

力分布(图8-3(a)中1)。沿空掘巷破坏了原有平衡,图8-3(a)中2。

2)窄煤柱巷道的围岩应力与围岩变形。窄煤柱巷道就是指巷道与采空区之间保留5~8m宽的煤柱。巷道掘进前,采空区附近沿倾斜方向煤体内应力分布(图8-3(b)中1)。窄煤柱巷道掘进位置一般刚好处于残余的支承压力峰值下。巷道掘进后窄煤柱遭到破坏而卸载,引起煤柱向巷道方向强烈移动。巷道另一侧的煤体,由原来承受高压的弹性区,衍变为破裂区、塑性区;随着支承压力向煤体深处转移,煤体也向巷道方向显著位移,最终应力分布状态如图图8-3(b)中2所示。

4.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规律。

答:1)采动时期的受力状况

沿空留巷就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它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由于老顶的剧烈活动,引起沿空巷道巷道煤帮与巷道支护体发生剧烈变形。受力状况与用煤柱维护的巷道有明显的差别。沿空留巷的围岩应力,除与煤帮的支承压力与直接顶的载荷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规则移动带岩层中块体B取得平衡之前,引起的附加载荷。

(a) (b)

2.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规律

①工作面前方20~40m处煤层上覆岩层开始运动,但下沉速度很小,为岩层起始沉降期。②煤层开采后,垮落带岩层冒落,规则移动带岩层及上覆岩层急剧沉降,在工作面后方10~20m处,下沉速度达到最大。在工作面后方0~60m范围内,岩层的下沉量占最终下沉量的80%左右,称为岩层强烈沉降期。③在工作面后方约60m以外,规则移动带及上覆岩层沉降速度日渐衰减,在工作面后方100m左右,岩层运动基本稳定。这个时期内岩层的下沉量占最终下沉量的15%左右,称为岩层沉降衰减期。④如果直接顶板冒落能够填满采空区,使老顶处于平衡状态,采动期间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与煤层采厚呈正比关系,一般为采高的10%~20%,基本上属于“给定变形”。沿空巷道的顶板往往明显地向采空区方向倾斜,倾角一般为3°~6°。

14.巷道“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答:1)巷道“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现有的各种巷道支架,在“支架-围岩”力学平衡系统中,只能承担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载荷,支架在围岩内部应力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微小的,更不能企图依靠支架去改变上覆岩层的运动状态。然而支架的这个微小的支撑力又就是极其重要与必不可少的,支架的工作阻力,尤其就是初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相当有效地抑制直接顶板离层,控制围岩塑性区的再发展与围岩的持续变形,保持围岩的稳定。因此,巷道支架系统必须具有适当的强度与一定的可缩性,才能有效地控制与适应围岩的变形。15.简述综放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

答:放顶煤工作面也具有单一煤层采煤工作面的一般矿压显现规律,如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等。但由于一次采高增大,对直接顶与老顶的扰动范围增大,顶板势必对工作面支架的载荷会成倍增加,为此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与理论研究,基本结论如下。

1)支承压力分布。我国关于综放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许多观测与研究。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就是与单一煤层开采相比,在顶板以及煤层条件、力学性质相同情况下,综放开采的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大,峰值点前移。支承压力集中系数没有显著变化。

2)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不大于顶分层工作面的工作阻力。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规律同样存在,来压强度与顶分层的大体相当,有时甚至小于顶分层的情况。综放采场矿压显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上覆岩层的活动,更主要地取决于顶煤的破碎状况及其刚度大小。支架上方破碎的顶煤,由于进入了塑性状态,具有较小的刚度,岩层活动压力向煤壁前方迁移,同时也可缓冲老顶来压时的动载作用,因此,虽然放顶煤开采的一次采高增大,但工作面矿压显现并不强烈。由于上覆岩层的压力向煤壁前方迁移,所以相对于顶分层工作面而言,煤壁片帮程度轻一些。

3)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大于后柱工作阻力。放顶煤工作面综采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普遍大于后柱,一般为10~15%,最高的可达到37%。具体情况与顶煤的硬度与冒落形态有关。对于软煤而言,顶煤破碎与放出较充分,支架顶梁后部上方的顶煤较少,不利于传递上覆岩层的作用,因此相对硬煤而言,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大于后柱工作阻力这一特点表现的更加明显。

16.矿山压力现场观测及统计法的三个步骤:

1)测前准备:确定观测地点,收集观测地点的地质及技术资料,制定观测计划,组织与培训观测队伍,准备观测仪器。

2)现场观测:根据观测计划进行现场观测,根据观测目的之不同,可分为长期连续观测与短期专题观测两种。

3)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工作:根据现场现测所得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写出观测总结报告。

17回采工作面矿压压观测内容

1)顶底板移近量观测(即顶板下沉量观测);

2)顶底板移近速度观测;

3)分立柱活柱下缩量观察;

4)支架阻力观测(顶板压力观测);

5)顶板破碎度统计观侧;

18.巷道矿山压力观刚内容

1)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与移近速度观测;

2)巷道两帮移近量与移近逮度观测;

3)支架变形量的观测;

4)支架受载情况观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增压区,稳压区。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与裂隙带与缓沉带。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岩层本身的力学性质,直接顶岩层内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层理与裂隙的发育程度。

5、初撑力就是指支柱对顶板的主动作用力

5、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与采高及控顶距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1、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 缓慢下沉法 , 采空区充填法与全部垮落法。

2、节理裂隙分为原生裂隙 , 构造裂隙 ,压裂裂隙。

3、岩石的破坏机理有拉断与剪切两种。。

5、减轻采区巷道受压的重要措施包括: 使巷道处于低压区 , 将巷道布置在性质良好的岩层中 , 对巷道进行卸压

6,、蠕变变形曲线可分为稳定蠕变与不稳定蠕变两类。

4、采区巷道的主要支护形式有基本支护,加强支护, 巷旁支护与巷道围岩加固。

5、无煤柱护巷的基本方式有沿空掘巷与沿空留巷。

3、动压现象的一般成因与机理,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即冲击矿压 , 顶板大面积来压与煤与瓦斯突出。

4、顶板下沉量就是指活柱下缩量、顶梁的压缩量及支柱插入顶、底板量的总与。

5、二次支护就是指开掘巷道以后分先后二次(有时可三次或多次)对巷道进行支护。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

答:1、A区域,即煤壁支撑影响区,这个区域在煤壁前方30~40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岩层有较明显的水平移动,而垂直移动甚小,有时岩层还可能出现上升现象。2、B区域,也称为离层区。这个区域就是在回采工作面推过以后的采空区上方。这个区的岩层移动特点就是:破断岩层的垂直位移急剧增大,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大于上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因而下部岩层与上部岩层发生离层。3、C区域,称为重新压实区。这个区域内裂隙带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的支撑垂直移动减缓,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小于上部岩层,因而使岩层时出现的层间空隙又重新闭合。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答: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答:支架围岩就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有一定影响。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答:1、基本支护,一般包括木支护与金属支护,2、加强支护,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

矿山压力,3、巷旁支护,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4、巷道围岩加固,包括锚杆加固与化学加固。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

答: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这些现象统称为煤矿动压现象

4、直接顶的稳定性对工作面的支护原理有何影响?

答:直接顶式回采工作空间直接维护的对象。直接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作面支护方式与支架架型的选择。对于不稳定的直接顶要求支架有较好的护顶功能,在煤层开采以后,不应使顶板的暴露面积过大,以免发生局部冒顶,采用单体支架要注意采取有效的勾顶措施,防止顶板从架间漏空,影响支架对顶板的支护;在采用液压自移支架时,应选用掩护性能较好的掩护式支架。直接顶的稳定性较好时,对勾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选用支撑式或支撑掩护式支架。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答:支架围岩就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有一定影响。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答:1、基本支护,一般包括木支护与金属支护,2、加强支护,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矿山压力,3、巷旁支护,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4、巷道围岩加固,包括锚杆加固与化学加固。

8、巷道卸压方法目前应用的有哪几种?

答:(一)在巷道周围形成槽孔,常用以下两种方法:钻孔卸压与切槽卸压。(二)在巷旁形成卸压空间,主要方法有:1、宽面掘巷卸压,2、在巷旁留专门的卸压空间。(三)大面积区域性卸载。

3、老顶的稳定性对工作面的支护原理有何影响?

答:老顶的稳定性对直接顶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支架的支护强度、支架可缩量及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都有决定性作用与影响。坚硬的老顶其周期来压步距较长,来压强度较大,要求支架具有较大的支护强度,才能保证工作面安全。在采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的情况下,对于周期来压比较强烈的顶板,其下沉量将会增大,所以,要求支架应有较大的可缩性。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答: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

6、支架选型的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答:根据直接顶分类与老顶分类确定所选择支架的类型,根据煤层的采高与顶板的类型确定支架对顶板的支护强度,再确定支架对顶板的工作阻力以及支架的最大、最小结构高度,割据煤层瓦斯涌出量,核算支架类型。

7、回采工作面矿压现场观测的目的就是什么?

答:其目的在于掌握工作面老顶来压显现、步距与强度;分析回采空间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研制采煤机械与支护设备、合理的安排工序、合理的选择采煤参数、支护方式与顶板管理方法提出要求与提供科学依据。

8、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的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有时还能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

3、液压支架可分为哪几类?各适用于什么条件?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一)支撑式支架,一般适用于顶板比较完整、顶板压力大、周期来压较剧烈的工作面;(二)支撑掩护式支架,一般适用于顶板比较破碎,顶板压力较大的工作面;(三)掩护式支架,适用于顶板破碎,顶板压力较小的工作面。

无煤柱护巷的基本原理就是什么?

解答:由于巷道前方分为卸载区、支承压力区与稳压区,卸载区载荷小,并且为了避免支承压力的作用,对巷道进行无煤柱护巷,就就是把巷道布置在卸载区,这样顶板对巷道的压力小,支护也比较容易,主要无煤柱护巷的形式就是沿空掘巷与沿空留巷两种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 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矿山压力课后答案

矿山压力与控制课后题参考答案 矿山压力: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控制:为使矿山压力显现不致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和保障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吧矿山压力显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有利于采矿生产的矿山压力也应当合理利用,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撑应力。 老顶:通常吧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跨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随着工作面推进,顶底板处于不断引进的状态。由于在缓斜及倾斜工作面底板鼓起量比较小,因而常常可以忽略不计,为此顶底板移近量简称为顶底板下沉量。 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的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结构的失稳导致了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也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呈周期性出现。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关键层:在直接顶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其中一层至数层厚硬岩层在采场上覆岩层活动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沿空掘巷: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无煤柱(沿空掘进)巷道。 锚固力: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1)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方式定义锚固力可分为托锚力、粘锚力、切向锚固力;(2)根据锚杆的锚固作用阶段定义锚固力可分为初锚力、工作锚固力、残余锚固力。

矿压观测制度

矿压观测制度 综采矿压监测管理 一、综采队要使用、维护好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地面。 二、、综采队要负责监测系统本安电源(127V)的正常供电, 三、综采队负责压力监测分站高压胶管及通讯电缆的维护工作。当出现高压胶管和通讯电缆损坏时,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四、所有监测设备(包括仪器仪表、通讯线、供电电源)如出现损坏、丢失,按设备原价进行赔偿,并要查明原因,找出责任人。 五、综采队要保证泵站压力达到≧30MP、乳化液浓度达到3%—5%。 六、工作面顶板不能出现台阶下沉,支架顶梁要接顶严实。液压支架初撑力要≧24MP,端面距最大值要≦340mm。 七、单体液压支柱(φ100mm)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 八、工作面采高必须控制在2.9~3.5米之间。 顶板矿压监测管理 一、矿压组负责井下所有巷道的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对收集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要及时将结果报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存档,为后续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认真开展日常性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工作,对采掘队组报送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处理结果报送相关领导

和采掘队组。 三、观测人员对井下分管的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四、监测表格必须在井下现场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严禁井上填写或弄虚作假。 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作面顶板监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并监督、检查采掘工作面在初采(掘) 前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情况。 六、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矿压仪器仪表台帐,队组日常所需仪器仪表等设施,每月进行核实,其它所需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待核实完好,同时不得影响队组生产。 七、对队组不按要求使用、保管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仪器设施,造成损坏或报废的要严格进行考核。 八、矿压组负责采掘头面及其它巷道矿压监测仪器设施的管理工作。 九、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装 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及时地安装在巷道顶板中部,每隔100m安设一组,在巷道开口处、交叉点、过煤柱、特殊地质构造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离层仪数量,安装时距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100m。队组接到技术部的通知后要及时打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孔,并且要保护好顶板离层指示仪。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1)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1)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1)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40) 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58) 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65) 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65) 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70) 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98)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

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99) 11、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101) 12、关键层: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174) 13、开采沉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p177) 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未达到充分采动的称为非充分采动。. 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15、岩层移动角称为岩层移动角。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沿空留巷: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17、)(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沿空保留煤体—无煤柱)巷道。(203: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沿空掘巷18 )(煤体—无煤柱)巷道(203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沿空掘进 19、锚固力:为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242)、软岩: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256)20:顶板大面积来压主要是由于坚硬顶板被采空的面积超过一定21、顶板大面积来压的极限值,引起大面积冒落而成的剧烈动压现象。: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 )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 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 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 2.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B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 3.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 B. 2~8 C. 1~4 D. 1~2 4.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5.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 A.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B.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 C.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0 D.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0 6.( )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 B. 线性流量特性 C. 抛物线流量特性 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7.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 )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 B.偏差 C.扰动 D.给定值 8.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 )。 A.衰减比 B.过渡过程时间 C.最大偏差 D.余差 9.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的方法是( )。 A.阶跃响应曲线法 B.频率特性法 C.比例积分法D.最小二乘法 10.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B.等百分比特性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11.调节具有腐蚀性流体,可选用( )阀。 A.单座阀 B.双座阀 C.蝶阀D.隔膜阀 12.调节阀接受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把( )控制在所要求的围,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A. 操纵变量 B.被控变量 C. 扰动量 D. 偏差 13.串级调节系统主调节输出信号送给( )。 A.调节阀B.副调节器 C. 变送器 D. 主对象 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 )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 A.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衰减振荡过程 D.非振荡发散过程 15.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 A. 先主环,后副环 B.先副环后主环 C.只整定副环 D.没有先后顺序 16. 引起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 )。 A.调节 B.扰动 C.反馈 D.给定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矿山压力 2、岩石的孔隙度 3、泊松比 4、流变 5、蠕变 6、原岩应力 7、支承压力 8、回采工作面 9、初次来压 10、砌体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 和 。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3、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 , 和 。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 。 5、初撑力是指 。 三、简答题:(8题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 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 =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 2、某矿取页岩岩样3块,作成直径cm 5,长cm 10的标准试件3块,分别做00065,55,45的抗剪强度试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为kN kN kN 65.9126.17、、,求页岩的内聚力C 和内摩擦角 。 五、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过程。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

期末考试过程控制判断题

判断题 1.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是被控制的物理装置或物理过程。(Y ) 2.设计串级控制系统时应该把所有干扰包括在副环中。(N ) 3. 开环控制是一种没有反馈的简单控制。( Y ) 4. 等幅振荡是过渡过程基本形式之一,如果系统出现等幅振荡,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N ) 5. 对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大则越有利于调节。( Y ) 6. 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都是先整定主环再整定副环(N )。 7. 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Y )。 8. 机理分析法是被控对象建模的唯一方法(N )。 9. 测温仪表测量温度时,可以与被测介质成顺流安装(N )。 10.热电偶温度计必须作冷端温度补偿(Y )。 11.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Y ) 12.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N)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Y ) 14.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Y) 15.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N) 16. 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δK 和临界周期TK,然 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器各参数值。(Y) 17.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N ) 18. 串级调节系统要求对主参数和副参数均应保证实现无差控制。(N) 19. 前馈控制是按照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的,如控制作用恰到好处,一般比反馈控制要及时。( Y) 20. 串级控制系统对进入主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强的克服能力。(N)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0的增加,控制作用 ,克服干扰的能力 , 系统的余差 ,最大偏差 。 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 系统的控制质量。 3.建立过程对象模型的方法有 和 。 4.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 和 。 5. 控制阀的选择包括 、 、 和 。 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 、 和 。 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f K 增加,扰动作用 ,系统的余差 , 最大偏差 。 8.在离心泵的控制方案中,机械效率最差的是 。 9.DDZ-Ⅱ型仪表由220V 交流电压单独供电,DDZ-Ⅲ型仪表由 统一供电。 10.对PID 调节器而言,当积分时间I T →∞,微分时间0D T =时,调节器呈 调节特 性。 11.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仪表对某一工艺参数进行正反行程的测量,相同的被测量值得 到的正反行程测量值的最大差值称为 。 12.由于系统中物料或者能量的传递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而产生的滞后被称为___________。 13.在被控对象的输入中,_______________应该比干扰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大。 14.按照给定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如果给定值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变化,则控制系统为_______________。 15.当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与最大偏差相等时,系统的余差值等于___________。 16.确定调节阀气开气关型式主要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 17.常用的抗积分饱和措施有限幅法和____________。 18与反馈控制能够克服所有干扰不同,前馈控制能够克服_________种干扰。 二、 单选题 1. 下列( )不是测量仪表的技术性能指标。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 准版)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基本概念 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鼓起、片帮、支架变形和损坏、充填物下沉压缩、煤岩层和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滑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现象,均称之为矿山压力显现。因此,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2.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与老顶压力显现强度分级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对采场矿山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3)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4) 2.3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5)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5)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5) 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6)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正文 摘要:通过对采场矿山压力呈现规律的研究,总结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6种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开采深度的影响、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采空区处理方式对采场压力产生的影响。掌握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对控制顶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介绍了对采场矿山压力假说的探讨,提出了对软顶板、厚煤层顶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压力控制研究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安全专业主干的课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R/R=S0/L,因此: SR = S0/L×R,SR=1/L×[(kp -kp’)/ (kp -1)]×m×R,令:1/L×[(kp -kp’)/ (kp -1)]=η,则S=ηmR。因此,

最新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预测) 编辑:郭长龙河南工业大学 一:填空题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 ?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 )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精品文档

矿山压力及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 体中和其中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 2矿压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 力控制(简称为“矿压控制”) 4伪 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至0.5m 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 5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6老 顶:位于直接顶上方厚而坚硬的岩层。 7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8 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两次来压期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9沿空掘巷:在上一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废弃后,待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沿被 废弃的巷道边缘,掘进下一工作面的区段回风平巷称为沿空掘巷。 10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 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作为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采时的回风平巷称为沿空留巷。 11端面破碎度:支架前梁端部到煤壁间顶板破碎的程度。 12冲击地压:也称岩爆,发生在煤矿中一般叫冲击地压,发生在岩层中叫岩爆。它是一种岩 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 二、问答题 1、绘制侧压系数λ=0,71,31,2 1,1时圆孔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图,并叙 述应力分布的特征。 特征: 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 力; 2)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弱; 3)当λ<1/3时,沿最大主应 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切向拉应力;当λ≥1/3时,围岩周边不产生切向拉应 力; 4)当λ=0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径向拉应力。

矿山压力复习资料(六长班)

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复习题 1.从力学角度看,岩体与岩石有许多区别,其中较为明显的基本特征有:(岩体 的非均质性)、(岩体的各向异性)和(岩体的非连续性)。 2.(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是原岩应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有:(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下沉量急剧增大)、 (支柱载荷增大)、(煤壁片帮)、(支柱折损)和(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 4.常见的矿压观测仪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振弦式)、 (电阻应变式)和(声波法)等。 5.采煤工作面“三量”观测是指顶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和(支柱 载荷量观测)。 6.巷道围岩应力的测定方法有(应力解除法)和(应力恢复法)。 7岩石单轴受压条件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一般可分为原始空隙压密阶段,(线弹性阶段),(弹性过度阶段),(塑性阶段),(破坏阶段)等五个阶段。 8常见采空区处理方法有(全部垮落法),(刀柱法),(缓慢下沉法),(充填法)。9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按其破断的程度不同,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裂隙带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可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 10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有(采高、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和(煤层倾角)等。 12面哪种不是常用的测点布置方式(D)。 A.垂直布置 B.十字布置 C.网格布置 D.一字布置 13.把测量结果中可靠的几位数字加上可疑的(A)数字,统称为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 14.用声波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工作方式有双孔法和(B)两种。 A多孔B.单孔C.三孔D.四孔 15.采煤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与采高及控顶距成(B)关系。 A倍数B.正比C.反比D.非比例 16.目前所采用的巷道矿山压力控制的方法有抗压、让压、躲压和(D)几种。 A支护B.沿空掘巷C.沿空留巷D.卸压 17.岩石的碎胀性:指岩石破碎后的体积比破碎前的体积增大的性质。 18.矿山压力控制:所有的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19.基本顶的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性折断或垮落前后工作面内的矿压显现称为基本顶的周期来压。 20.无煤柱护巷:是取消了上下区段之间的护巷煤柱,沿采空区掘进或维护巷道(沿空巷道)。 21.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而反映出来的力称为支柱的工作阻力。 22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 23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岩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中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压显现。 24基本顶的初次来压:通常把基本顶第一次破断失稳而产生的工作面顶板来压称为基本顶的初次来压。

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课程英文名称:Mine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归属单位: 制定时间:2013年3月18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 课程设置的性质、任务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是研究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规律,探讨矿山压力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其它井下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煤矿中采场和采区巷道周围煤(岩)体内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控制采场和井下巷道矿山压力的方法和措施。结合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得到有关研究和解决煤矿生产现场矿山压力问题基本技能的训练。 2. 通过教学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有关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巷道围岩变形、应力、破坏的分布规律、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采场顶底板的变形破坏规律、工作面来压规律及确定方法、巷道与采场的围岩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煤矿动压现象、矿山压力测试技术;另一方面使学生达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采场和巷道围岩控制设计、解决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和学时数 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共56学时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⑴ 《煤矿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煤矿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在本课程之前教授; ⑵ 本课程应在《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之前或同时讲授; 5. 教材与参考资料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蒋金泉王国际等编 (2)《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等编 (3)《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姜福兴等编

第五章第六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五章-第六章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中得控制阀,可分为()控制阀()控制阀与() 控制阀。 2、方向控制阀就是利用()与()间相对位置得改变来实现阀内某些油路得通与闭,以满足液压系统中各换向功能要求。(阀心、阀体) 3.采用带()得液控单向阀可以减小反向开启最小控制压力。(卸荷阀心) 4.汽车起重机得支腿锁紧机构常采用()来实现整个起重机得支撑,在系统停止供油时支腿仍能保持锁紧。(双液控单向阀)。 5.三位换向阀得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各通口间得不同接通方式称为换向阀得()。(中位机能) 6.溢流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得泄漏油与阀得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得泄漏油必须( )。 (进口;闭;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 7.直动式溢流阀利用作用于阀心上得液压力直接与()相平衡得原理来控制溢流压力。直动式溢流阀只能用于()压系统。(弹簧力、低) 8.压力控制阀按用途与功能可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9.节流阀主要起()、()、()作用。(节流调速、负载阻尼、压力缓冲) 10.调速阀就是由( )与节流阀(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就是由( )与节流阀( )而成。 (定差减压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 11.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 ),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得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 (截止阀;单向阀) 12.选用过滤器应考虑( )、( )、( )与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 )、()、( )与单独得过滤系统中。 (过滤精度、允许压力降、纳垢容量、过滤能力与工作压力;泵得吸油口、泵得压油口、系统得回油路上) 油箱用于储存油液,以保证供给液压系统充分得工作油液,同时还具有(散发油液中得热量)、释放(混在油液中得气体)与(沉淀在油液中得污物)等作用。 13、调速阀比节流阀得调速性能好,就是因为无论调速阀进出口_________ 如何变化,节流口前后得______基本稳定,从而使______ 基本保持恒定。 14、溢流阀得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得性能称为( ),性能得好坏用( )或( )、( )评价。显然(p s—p k)、(p s—p B)小好,n k与n b大好。(压力流量特性;调压偏差;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 15、三位换向阀得阀芯未受操纵时,其所处位置上各油口得连通情况称为换向阀得 ______ 。 16.流量控制阀就是通过改变节流口得大小(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得( )来改变局部阻力得大小,从而实现对流量进行控制得。 17.对换向阀得主要性能要求就是:油路导通时,( )损失要小:油路断开时,泄漏量要小;阀芯换位时,操纵力要小以及换向平稳。 18.压力阀得共同特点就是利用()与()相平衡得原理来进行工作得。

过程控制系统选择题

选择题 1. 工业控制中常用PID 控制,这里的P 指(A)。 A 比例 B 比例度 C 积分时间 D 微分时间 2. 工业控制中常用PID控制,这里的I 指(B)。 A 比例系数 B 积分 C 微分 D 积分时间 3. 工业控制中常用PID 控制,这里的D 指(C)。 A 比例系数 B 积分 C 微分 D 积分时间 4.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里,通常当采样周期T 增大时,系统的稳定性将(B)。 A 变好 B 变坏 C 不受影响 D 不确定 5、控制阀的流量随着开度的增大迅速上升,很快地接近最大值的是(C)。 A、直线流量特性 B、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C、快开流量特性 D、抛物线流量特性 6、控制器的反作用是指(D)。 A.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输出增大 B.给定值增大,输出减小 C.测量值增大,输出增大 D. 测量值增大,输出减小 7、在自控系统中,确定控制器、控制阀、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必须按步骤进行,其先后排列次序为(D)。 A、控制器、控制阀、被控对象 B、控制阀、被控对象、控制器 C、被控对象、控制器、控制阀 D、被控对象、控制阀、控制器 8、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的确定依据是(B) A、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 B、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 C、系统放大系数恰到好处 D、生产的安全性 9、DDZ-Ⅲ控制器(C)的切换为有扰动的切换。 A、从"硬手动"向"软手动"; B、从"硬手动"向"自动"; C、从"自动"向"硬手动"; D、从"自动''向"软手动"。 10、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D)。 A、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 B、控制器是根据设定值和测量值的偏差进行PID、运算的; C、控制器设有自动和手动控制功能; D、数字控制器可以接收4~20mA、电流输入信号。 11、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正确说法是(B)。 A、比例度越大,比例作用越强; B、积分时间越小,积分作用越强; C、比例度越大,比例作用越弱,积分时间越大,积分作用越强; D、比例度越小,比例作用越弱,积分时间越小,积分作用越弱。 12、选择操纵变量应尽量使控制通道的(B )。 A、功率比较大; B、放大系数适当大; C、时间常数适当大; D、偏差信号尽量大。 13、选择被控变量应尽量使干扰通道(B)。 A、放大系数适当大、时间常数适当小、功率比较大 B、放大系数小、时间常数大 C、时间常数适当小、滞后时间尽量小、偏差信号尽量小 D、滞后时间尽量小、偏差信号尽量小、功率比较大 14、PID 控制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C)。 A、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B、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吴锋锋

2015.6.22 目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3) 3 课程设计资料 (3) 3.1 工作面地质条件 (3) 3.2 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5) 3.3 其它参数 (5) 一.依据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确定主、亚关键层位置; (6) 二.计算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11) 2.1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 (11) 2.2老顶初次断裂步距如下: (12) 2.3老顶初次断裂步距如下: (14) 三: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15) (15) 1:什么是三铰拱平衡理论? 四: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2.5m)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16) 1 液压支架的基本形式 (16) 2.1 顶底板性质 (16) 2.2 煤层条件 (18) 2.3 经济成本 (19) 五: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22)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结合某一给定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完成以下内容,并配有必要的图表。 2)依据覆岩岩性特征,采用力学分析计算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3)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4)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2.5m)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5)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3 课程设计资料 3.1 工作面地质条件 某综采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为东四辅撤运输巷,北为正在掘进的另一工作面,

18秋【贵州电大】[矿压观测与控制(省)]矿压观测与控制4阶段性测验

【贵州电大】[矿压观测与控制(省)]矿压观测与控制4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进行采场来压和顶板情况变化的预测,可及时了解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和基本项岩层的运动状况及发展趋势。 底板 直接顶 两帮 巷道围岩 第2题,采取留小煤柱的沿空掘巷时,下列对小煤柱尺寸描述正确的是() 0.8米 3.5米 4米 3米 第3题,单体支柱柱帽多用木板制成,厚度一般为()mm 20~40 40~60 50~100 100~150 第4题,将液压支架按对顶板的支撑面积与掩护面积的比值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 支撑式 反撑式 支撑掩护式 掩护支撑式 第5题,下列不属于岩体应力解除法的是() 支护应力解除法 孔底应力解除法 岩体表面应力解除法 钻孔应力解除法

第6题,下列对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结构式样描述不正确的是() 五节式 四节式 三节式 两节式 第7题,我们一般将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小于()米的顶板称为不稳定顶板。 5 6 7 8 第8题,关于初次来压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工作面顶板急剧发生下沉 煤壁内支承压力减小 老顶初次来压较缓慢 过程中顶板没有任何异常 第9题,综采工作面支架的监测不包括下面那一项内容() 前后立柱阻力监测 平衡千斤顶阻力监测 前梁千斤顶阻力监测 立柱压强监测 第10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采场上授岩层中关键层的特征() 岩性特征 破断特征 承载特征 突变特征 第11题,我国将直接顶按照其稳定性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坚硬四类。√ ×

第12题,支撑式液压支架较适合用于直接顶比较完整的工作面。 √ × 第13题,常用的液压支架形式有支撑式支架和掩护式支架两种 √ × 第14题,外注式液压支柱适用于薄煤层或行人困难的采煤工作面。 √ × 第15题,采动覆岩中岩层所受的载荷除其自重外,一般还受上覆临近岩层的相互作用。 √ × 第16题,矿山压力研究的主要意义有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减少地下资源的损失、改善地下开采技术和提高采煤经济效果 √ × 第17题,开采深度越深,冲击矿压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 × 第18题,断壁体系采煤方法较容易引发冲击矿压。 √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总结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总结 一、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实验室实验,现场测试等不同形式的研究。 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解析方法主要通过力学模型,利用平衡条件、本构方程、变形条件,破坏判据和边界条件求解其应力,变形和破坏条件。 3、矿山压力检测中采场主要检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和顶板破碎度。 4、矿山压力检测中,巷道主要检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变形、围岩应力分布和岩层内部移动规律。 5、岩石密度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6、岩石变形指标一般有:泊松比、弹性模量、体积变形量。 7、原岩应力场主要由:重力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组成。 8、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孔叠加时,大孔对小孔的应力影响较大,而小孔对大孔的影响较小。 9、支撑压力指采场周围或巷道两侧的全部切向应力(或者竖直应力) 10、早期采场上覆盖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有: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 11、砌体梁结构模型中:A 块为煤壁支撑区,B 块为离层区,C 块为重新压实区;Ⅰ为垮落带,Ⅱ为裂缝带,Ⅲ为弯曲下沉带。 12、按直接顶稳定性分类:直接顶可分为:破碎顶板,中等稳定顶板,完整顶板。 13、目前所使用的支柱的工作特性有以下几种:急增阻式,微増阻式,恒阻式。 14、液压支柱单独与顶梁配合支护顶板称为单体液压支架,与顶梁,底座,移架千斤顶组合液压自移支架。 15、岩层与地表移动会导致其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前者称为下沉,后者称为水平位移。 16、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破坏程度,可分为三带:垮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垮落带和裂缝带合两带,又称为导水裂缝带。 17、两带(冒落带与裂隙带)与煤层采高有关,对于软弱岩层,两带高度为采高的9至12倍,中硬岩层为采高的12至18倍,坚硬岩层为采高的18至28倍。 18、圆形巷道按切向应力分,可分为A 破裂区,B 塑性区,C 弹性区,D 原始应力区 19、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四周形成支撑压力带,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形成超前支撑力,它随着工作面掘进而向前移动,又称为移动性支撑压力或者临时支撑压力,工作面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一侧煤体上形成的支撑压力称为固定支撑压力或者残余支撑压力,采空区后方的支撑压力称为采空区支撑压力。 20、巷道围岩变形量包括: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量,行帮接近量,深部围岩移近量以及巷道剩余断面积。 21、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围岩变形量要经历5个阶段,巷道掘进影响阶段,掘进影响稳定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二、基本概念。 1、矿山压力 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叫做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 由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现象 3、矿山压力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