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对采场矿山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3)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4)

2.3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5)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5)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5)

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6)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正文

摘要:通过对采场矿山压力呈现规律的研究,总结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6种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开采深度的影响、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采空区处理方式对采场压力产生的影响。掌握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对控制顶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介绍了对采场矿山压力假说的探讨,提出了对软顶板、厚煤层顶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压力控制研究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安全专业主干的课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R/R=S0/L,因此: SR = S0/L×R,SR=1/L×[(kp -kp’)/ (kp -1)]×m×R,令:1/L×[(kp -kp’)/ (kp -1)]=η,则S=ηmR。因此,

回采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决定于采高和控顶距R的大小。采高越小,顶板下沉量越小,顶板也就比较稳定。采高越大,顶板下沉量越大,因而越不稳定。同理,采高越大,煤壁在受支撑压力的影响越不稳定,易于片帮,采高越小,煤壁也越稳定。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通过观察范各庄矿几年来的顶板观测资料,可以得出:当顶板不受工序影响时,下沉速度是缓慢的,一般在5.84~8.1mm/h。割煤、放顶等工序对顶板的下沉及支柱的压力增长相对较快。(1)割煤。由观测资料的统计可知,顶板总下沉量的15%~45%是由于落煤过程造成的,采煤机割煤时大大的加大了暴露面积。因而, 机械接近某点时,该点的顶板下沉速度会逐渐增加, 当机械通过该点时顶板下沉速度最大,通过后下沉速度逐渐变小。如范各庄矿二采区采高为2.2m~2.4m,采用MLD2-170采煤机,滚筒直径1.25m,截深0.6m。单向割煤时顶板下沉情况见图1。

(2)放顶。放顶时产生的动力会促使顶板的下沉速度加快。根据观察统计资料,总下沉量的8%~30%是放顶引起的。这中间距放顶前6m和放顶后15m处对顶板下沉影响最大,但通过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 能大大改善原先摩擦支柱放顶时剧烈下沉的状况。另一方面, 原有落煤、放顶对矿山压力影响也较大。为此,落煤和放顶工作不能在同一地点进行,亦不能和其他工序同时间同地点进行。

2.3 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快慢会对采场矿山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顶板下沉速度相应的也越快,但此时顶板的绝对下沉量和顶板传递给支柱的压力小,从而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此外, 顶板的下沉与时间长短也有关系: 控制顶板时间越短,矿山压力移动越迅速,还能提高煤壁的完整程度以及采场在悬壁下的免压带范围。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顶板压力会逐渐增大,这是一般的推理,但目前生产实践中无规律可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支架的支撑能力根本不可能改变整个上复岩层的挠曲形状,同时也没有必要改变整个上复岩层的挠曲形状,为此支柱必须具备既有支撑而又可缩的性能。其中支撑是基本的,必须保证直接顶的完整和不离层;此外,可缩也是必须的, 但须与上复岩体挠曲度相适应。从十几年来各种支护材料的使用情况看,木柱的纵向可缩性能不适应,HZWA性支柱可缩量过大,HZJA型可缩性适宜,但支撑能力差。目前,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或液压支架是较为普及的方案,自从其普及使用以来, 顶板事故大大减少。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对顶板的维护可以通过支架来调节来实现,顶板维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顶板完整、安全地前提下,支架的支撑力越小越好。采煤工作面的支架阻力并不能阻止顶板下沉,但对顶板下沉能起延缓作用。支架受力的大小是支架与围岩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调压实验可以得出,支架的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成双曲线关系。因此,支架应具备一定的工作阻力和可缩性能与顶板的下沉相适应。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巷道围岩控制即控制巷道围岩的矿山压力和周边位移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巷道围岩应力、围岩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选择合适的巷道布置和保护及支护方式。降低围岩应力,增加围岩强度,改善围岩受

力条件和赋存环境,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破坏。

巷道矿压得控制主要可从巷道卸压﹑提高围岩力学性能﹑改变围岩受力状态三个方面考虑巷道卸压是通过在巷道围岩中钻孔卸压、切槽卸压、宽面掘巷卸压以及在巷旁留专门的卸压空间等方法,使巷道围岩受到某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卸载。

提高围岩力学性能是通过注浆、锚杆支护、锚索支护、巷道周边喷浆、支架壁后充填、围岩疏干封闭等方法,提高围岩强度,优化围岩受力条件和赋存环境。改变围岩受力状态是通过架设支架对围岩施加径向力,既支撑松动塌落岩石,又能加大巷道的围压,保持围岩三向受力状态,,提高围岩强度,限制塑性变形区和破裂区的发展。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以突然、急剧、猛烈的形式释放煤岩体变形能,煤岩体被抛出,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伤及人员,并产生巨大的声响和岩体震动,震动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冲出的煤岩从几吨到几百吨。

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1)区域性防治。①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②开采保护层;③煤层预注水;④厚层坚硬顶板预处理。(2)局部性防治。①卸压爆破;②钻孔卸压;③诱发卸压。

4 结论

煤炭开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生产条件、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和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知道: (1)不同高度的煤层,应根据顶底板的岩性合理的选择采煤高度和控顶距的大小。(2)控顶距的大小会直接影

响到工作面的顶板管理。(3)根据采煤工作面顶板岩性和煤层厚度,适当提高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缩短每一个循环的间隔时间,减小顶板的下沉速度。(4)煤层倾角的大小,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煤层倾角越大,顶板三量影响越小,煤层倾角越小, 顶板三量影响越大。(5)改变支护形式提高支护强度是遏制顶板下沉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姜福兴,王同旭,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 谭云亮,吴士良,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4] 刘鸿文.材料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赵宏珠.浅埋采动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6(2).

[6] 黄庆享,钱鸣高,石平五.浅埋煤层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 J ] . 煤炭学报, 1999,24(6)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吴锋锋 目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结合某一给定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完成以下内容,并配有必要的图表。 2)依据覆岩岩性特征,采用力学分析计算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3)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4)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5)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3 课程设计资料

工作面地质条件 某综采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为东四辅撤运输巷,北为正在掘进的另一工作面,南为另一工作面采空区,东为矿界,工作面之间留有60m的煤柱。所采煤层为3# 煤层,煤体黑色,条带状结构,中部夹厚泥岩,赋存稳定,变异系数为%,可采 指数为。煤的容重m3,煤质普氏硬度1~2,盖山厚度292~480m。煤层底板标高 488~624m,地面标高 780~1104m。工作面所采煤层厚度~,平均,煤层倾角为 1~14o,平均5°。工业储量,可采储量6246165t。 依据该工作面钻孔数据,煤层上方伪顶为黑色炭质泥岩,层厚为;直接顶为灰黑色层理发育的砂质泥岩,层厚;老顶为浅灰色的坚硬中粒砂岩,成份以石 英,长石为主,层厚;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有斜节理,含云母 碎片,中夹薄层细砂岩,层厚;老底为黑灰色泥岩,有节理,质不坚硬,局部夹 薄层状砂泥岩、粉砂岩,层厚。工作面上覆岩层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覆岩岩层其物理力学参数 岩层序号岩性厚度/m弹性模量/Mpa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体积力(N/m3)C30砂质泥岩27280 C29细粒砂岩27640 C28砂质泥岩27280 C27砂岩层27630 C26砂质泥岩27280 C25细粒砂岩127640 C24泥岩1827420 C23砂质泥岩27280 C22细粒砂岩27640 C21泥岩1827420 C20砂质泥岩27280 C19细粒砂岩27640 C18泥质砂岩327280 C17细粒砂岩27640

矿山压力课后答案

矿山压力与控制课后题参考答案 矿山压力: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控制:为使矿山压力显现不致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和保障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吧矿山压力显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有利于采矿生产的矿山压力也应当合理利用,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撑应力。 老顶:通常吧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跨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随着工作面推进,顶底板处于不断引进的状态。由于在缓斜及倾斜工作面底板鼓起量比较小,因而常常可以忽略不计,为此顶底板移近量简称为顶底板下沉量。 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的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结构的失稳导致了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也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呈周期性出现。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关键层:在直接顶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其中一层至数层厚硬岩层在采场上覆岩层活动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沿空掘巷: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无煤柱(沿空掘进)巷道。 锚固力: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1)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方式定义锚固力可分为托锚力、粘锚力、切向锚固力;(2)根据锚杆的锚固作用阶段定义锚固力可分为初锚力、工作锚固力、残余锚固力。

露天采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 总论 1.1 课程设计概述 1.1.1 课程设计题目 露天矿开采境界设计 1.1.2 设计初始条件 1. 最终台阶高10m,最终台阶坡面角65°,露天矿采矿场最小底宽16m,最终边帮角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2. 开拓运输道路采用Ⅲ级矿山公路,道路路基宽度8m。 1.1.3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设计任务: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深度,底部位置及周界,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帮结构,并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露天矿开拓运输道路定线,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绘制露天矿开采境界横纵面图,编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相似形开采境界设计横断面图(4#图纸3张),开采境界深度设计计算横断面图、纵断面图(4#图纸3张,3#图纸1张),露天矿开采境界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境界断面图(4#图纸3张),露天矿开采境界纵断面图(3#图纸一张) 1.2 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原则 1.2.1 设计依据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矿床地质资料 a. 地质地形(平面)图1张(3#图纸) b. 地质横断面图3张(4#图纸) 1.2.2 设计技术经济原则 ⑴露天矿开采境界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准则设计 ⑵露天矿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开拓系统路线按Ⅲ级矿用运输公路设计 1.3 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简述

设计方案:矿床拟用露天开采,绘定其1:1000的地址剖面图三张及相应矿区地形图一张,设台阶高度为10m,从+900往上、下划分,露天采场最小底宽16m,采用汽车运输,路基宽8m,最小转弯半径15m,连接平台40m,限制坡度10%,最终的台阶坡面角65°,稳定的最终帮坡角小于等于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设计内容: 1. 用横坡面面积比法计算各水平境界剥采比,绘成曲线,按n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1)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1)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1)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40) 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58) 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65) 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65) 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70) 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98)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

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99) 11、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101) 12、关键层: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174) 13、开采沉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p177) 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未达到充分采动的称为非充分采动。. 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15、岩层移动角称为岩层移动角。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沿空留巷: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17、)(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沿空保留煤体—无煤柱)巷道。(203: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沿空掘巷18 )(煤体—无煤柱)巷道(203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沿空掘进 19、锚固力:为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242)、软岩: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256)20:顶板大面积来压主要是由于坚硬顶板被采空的面积超过一定21、顶板大面积来压的极限值,引起大面积冒落而成的剧烈动压现象。: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对采场矿山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3)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4) 2.3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5)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5)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5) 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6)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正文 摘要:通过对采场矿山压力呈现规律的研究,总结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6种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开采深度的影响、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采空区处理方式对采场压力产生的影响。掌握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对控制顶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介绍了对采场矿山压力假说的探讨,提出了对软顶板、厚煤层顶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压力控制研究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安全专业主干的课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R/R=S0/L,因此: SR = S0/L×R,SR=1/L×[(kp -kp’)/ (kp -1)]×m×R,令:1/L×[(kp -kp’)/ (kp -1)]=η,则S=ηmR。因此,

开采课程设计实例

(如果确实搜集不到资料,可参考这个课程设计,但必须按自己地学号计算,完全照抄不及格)(只有封面可以打印,按这个格式,填上班级、后再打印,其它必须手写)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号煤层十三采区设计水平15二矿390 专业班级:2010(业余)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世登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录

第一章矿井简况与采区地质特征2 第一节矿井简况2 第二节采区地质特征5 第二章采区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7 第一节采区储量7 第二节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7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9 第一节采煤方法地选择9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9 第四章回采工艺设计13 第一节回采工艺过程13 第二节循环工作组织15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第一章矿井简况与采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简况 一、井田位置与境界 二矿井田位于阳泉矿区东南部,东距阳泉市约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17″~113°33′07″,北纬37°46′44″~37°52′19″. 井田东部为大阳泉井田,西部为西上庄井田,南部与五矿井田相邻,北

部以石太铁路为界,隔桃河与三矿、四矿相望,井田走向长约8km,倾向长约7.8km,2. 62.4186km面积为二、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按年工作日按300d计算,每天净提升时间14h,确定二矿设计生产能力为4.35Mt/a. 200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5]256号文下发《关于2005年省属煤炭集团公司及地方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地批复》,批准国阳二矿地核定能力为7.2Mt/a. 根据2005年底储量估算结果:保有地质储量821.54 Mt,期末可采储量473.91 Mt.按设计生产能力4.35Mt/a,可采储量473.684Mt,取储量备用系数1.4,矿井服务年限为78年.按核定生产能力7.2Mt/a,储量备用系数采用1.4,矿井服务年限为47a. 三、矿井开拓部署 在井田地北部建立工业广场,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石门大巷开拓方式.现分别为:,个14使用主要井筒. 主斜井(2个):东、西主斜井分别装备钢绳芯胶带提升机、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主提升任务; 副立井(2个):装备落地式多绳磨擦轮提升机,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材料斜井(1个):任液压支架等大型材料地提升任务; 专用进风井(4个):桑掌进风井、南山进风井、龙门进风井、1#进风井; 回风井5个:南山回风立井、桑掌回风立井、大南沟回风井(由一号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矿山压力 2、岩石的孔隙度 3、泊松比 4、流变 5、蠕变 6、原岩应力 7、支承压力 8、回采工作面 9、初次来压 10、砌体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 和 。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3、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 , 和 。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 。 5、初撑力是指 。 三、简答题:(8题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 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 =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 2、某矿取页岩岩样3块,作成直径cm 5,长cm 10的标准试件3块,分别做00065,55,45的抗剪强度试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为kN kN kN 65.9126.17、、,求页岩的内聚力C 和内摩擦角 。 五、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过程。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吴锋锋 目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结合某一给定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完成以下内容,并配有必要的图表。 2)依据覆岩岩性特征,采用力学分析计算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3)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4)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5)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3 课程设计资料

工作面地质条件 某综采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为东四辅撤运输巷,北为正在掘进的另一工作面,南为另一工作面采空区,东为矿界,工作面之间留有60m的煤柱。所采煤层为3#煤层,煤体黑色,条带状结构,中部夹厚泥岩,赋存稳定,变异系数为%,可采指数为。煤的容重m3,煤质普氏硬度1~2,盖山厚度292~480m。煤层底板标高 488~624m,地面标高780~1104m。工作面所采煤层厚度~,平均,煤层倾角为1~14o,平均5°。工业储量,可采储量6246165t。 依据该工作面钻孔数据,煤层上方伪顶为黑色炭质泥岩,层厚为;直接顶为灰黑色层理发育的砂质泥岩,层厚;老顶为浅灰色的坚硬中粒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有斜节理,含云母碎片,中夹薄层细砂岩,层厚;老底为黑灰色泥岩,有节理,质不坚硬,局部夹薄层状砂泥岩、粉砂岩,层厚。工作面上覆岩层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覆岩岩层其物理力学参数 岩层序号岩性厚度/m 弹性模量/Mpa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体积力(N/m3)C30 砂质泥岩27280 C29 细粒砂岩27640 C28 砂质泥岩27280 C27 砂岩层27630 C26 砂质泥岩27280 C25 细粒砂岩 1 27640 C24 泥岩18 27420 C23 砂质泥岩27280 C22 细粒砂岩27640 C21 泥岩18 27420 C20 砂质泥岩27280 C19 细粒砂岩27640 C18 泥质砂岩 3 27280 C17 细粒砂岩27640 C16 泥岩18 27420 C15 砂质泥岩27280 C14 细粒砂岩27640

采煤矿工程培训课程设计

采06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班级:采矿(1)班 姓名:周万存 指导教师:李新旺 设计日期:2010.01.20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2)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3) 第三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6)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8)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4) 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第七章:采区巷道断面设计 (21) 第八章:采区生产系统及设备 (27) 第九章: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5) 第十章:安全措施 (36)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一、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采煤方法”、“矿井设计”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的教学过程。 通过采区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采区开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1.编写采区设计说明书一份(30~50页); 2.设计图纸部分: ①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平面图1:2000,剖面图1:1000); ②工作面布置图(平面图1:100或1:200,剖面图1:100或1:50),其中附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及工人出勤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加深对采矿工程专业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就业岗位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独立完成教学要求,提高设计工作能力; 3.使学生能熟练采区设计内容级步骤,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一. 采区的位置及开采范围 本采区位于河北某矿4采区(二水平),走向长度2125m,倾向长度1150m/cos13°=1185m。煤层面积2518125m2. 二. 采区地质 1、地质构造: 本井田储量丰富、地质构造中等,井田为单斜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矿井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走向为34 o,倾向向东南倾斜,倾角10o—15o。其特点是断层少,褶曲起伏变化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对矿井开采,尤其是初期开采影响很小。 2、煤层 本井田共有3个煤层,煤层总厚17.44m,含煤系数为8.7%。不稳定的煤层为10、11、12号煤层,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 准版)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基本概念 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鼓起、片帮、支架变形和损坏、充填物下沉压缩、煤岩层和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滑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现象,均称之为矿山压力显现。因此,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2.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与老顶压力显现强度分级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

采矿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 2013年6月

目录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1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 1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 6 第三节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8 第四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12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21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21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31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33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设计条件和思路: 1、采区生产能力选120万t/a 2、计算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3、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 一、工业储量的计算 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 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 γ? S Z L ? ? =M g 式中 Z——矿井工业储量,万t; g L——采区走向长度,m; S——采区倾斜长度,m; M——煤层厚度,m; γ——煤的容重,t/ m3;取值为1.30 该井田包含两层中厚煤层,由于该煤层稳定,地质条件简单,因此取Z g=Z d 上煤层工业储量:Z g=3600×1100×3.5×1.30=1801.8万t 下煤层工业储量:Z g=3960000×2.5×1.30=1287万t 则矿井工业储量为:Z g=1801.8+1287=3088.8万t

矿井防灭火课程设计

前言 一、矿井防灭火与灌浆系统课程设计概述 1、矿井防灭火与灌浆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 进行《矿井防灭火与灌浆系统》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和其他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绘图和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进行矿井灌浆灭火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2.1 进行矿井灌浆灭火系统设计的目的: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喷洒阻化剂、注阻化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然发火。在矿井设计、延伸、新水平、新采区设计时,应同时设计相应的预防性灌浆系统。 2.2进行矿井灌浆灭火系统设计的作用 预防性灌浆:将水与浆材作适当配合制成浆液,借助输浆设备送到可能发生自燃发火的地点,防止煤炭的自燃。泥浆起到三个作用: ⑴包裹煤体,隔绝煤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氧化; ⑵加强采空区的致密性,防止漏风;

⑶冷却已发热的煤体与围岩,降低温度。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对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矿井进行预防性灌浆防火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说明防火灌浆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确定灌浆系统与灌浆参数 3、防火灌浆设计计算 4、灌浆管道系统设计 5、灌浆泵设计 6、水枪设计 7、灌浆站及主要设施设计 三、设计课题名称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矿井预防性灌浆防火设计

梁家煤矿矿井预防性灌浆防火 课程设计 1 防火灌浆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1煤层赋存条件 1.1.1煤系地层及煤层数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位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县煤田西北隅,井田范围由国土资源部以国地资矿通字20001130号文批复,由1-41号矿界坐标点顺序圈定,西至龙口渤海,北以1-10号矿界坐标点与梁家煤矿相邻,东北以10-17号矿界坐标点与桑园煤矿分界,至20号勘探线,南以F13、F14,F40,F43、F59,断层及煤2-800m等高线为界。井田面积:东西长约9-9.5km,南北宽约3-6.1km,面积约48km。 烟(台)潍(坊)公路横贯井田中部,西南至潍坊167km,东至烟台1l4.5km,分别与胶济铁路、蓝烟铁路相接,可通达全国各地。井田西端龙口港可通烟台、天津、大连等城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内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0~+27m,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地形的自然坡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左右。 梁家煤矿下第三系煤系地层总厚度为1095m,含煤地层平均总厚

矿山压力及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 体中和其中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 2矿压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 力控制(简称为“矿压控制”) 4伪 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至0.5m 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 5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6老 顶:位于直接顶上方厚而坚硬的岩层。 7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8 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两次来压期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9沿空掘巷:在上一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废弃后,待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沿被 废弃的巷道边缘,掘进下一工作面的区段回风平巷称为沿空掘巷。 10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 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作为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采时的回风平巷称为沿空留巷。 11端面破碎度:支架前梁端部到煤壁间顶板破碎的程度。 12冲击地压:也称岩爆,发生在煤矿中一般叫冲击地压,发生在岩层中叫岩爆。它是一种岩 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 二、问答题 1、绘制侧压系数λ=0,71,31,2 1,1时圆孔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图,并叙 述应力分布的特征。 特征: 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 力; 2)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弱; 3)当λ<1/3时,沿最大主应 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切向拉应力;当λ≥1/3时,围岩周边不产生切向拉应 力; 4)当λ=0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径向拉应力。

14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报告书

1.1设计依据 1.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井田长7200米,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米。设计年产量60万吨,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年。矿井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煤层底板开围岩平巷,已拟定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两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每个采区共有上层工作面2个,下层工作面2个,工作日产量均为500吨,全矿同时有4个工作面生产即能满足要求。备用工作面2个。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该矿为单一煤层,煤层厚4m,倾角25°,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6m3 /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1.1.2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表 2.1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 2.1.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矿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较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标合理等总原则。具体地说要适应以下基本要求: 1)每个矿井,特别是地震区、多雷区的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个出口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m; 2)进风井口,要有利于防洪,不受粉尘、污风炼焦气体矸石燃烧气体等有毒气体的侵入; 3)采用多台分区主扇通风时,为了保持联合运转的稳定性,总进风道的断面不宜过小,尽可能减少公共风路的风阻;各分区主扇的回风流中央主扇和每一翼的主扇的回风流都必须严格隔开; 4)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主扇和分区扇必须安装在地面; 5)北方矿井,井口要有供暖设备; 6)总回风巷不得作为主要人行道; 7)工业广场不允许受扇风机噪音的干扰; 8)装有皮带机的井筒不允许兼作回风井; 9)装有箕斗的井筒不允许兼作进风井; 10)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采区尽可能独立通风; 11)通风系统要为防瓦斯、火、水、尘及降温创造条件;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深水平延伸或后期通风系统的发展变化; 12)要注意降低通风费用。 2.1.2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矿井主要有五种通风类型(图中主扇工作方法暂且按抽出式):中央并列式(图2—1)、中央分列式(图2—2)、两翼对角式(图2—3)、分区对角式(图2—4)和混合式通风。

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课程英文名称:Mine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归属单位: 制定时间:2013年3月18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 课程设置的性质、任务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是研究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规律,探讨矿山压力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其它井下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煤矿中采场和采区巷道周围煤(岩)体内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控制采场和井下巷道矿山压力的方法和措施。结合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得到有关研究和解决煤矿生产现场矿山压力问题基本技能的训练。 2. 通过教学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有关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巷道围岩变形、应力、破坏的分布规律、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采场顶底板的变形破坏规律、工作面来压规律及确定方法、巷道与采场的围岩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煤矿动压现象、矿山压力测试技术;另一方面使学生达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采场和巷道围岩控制设计、解决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和学时数 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共56学时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⑴ 《煤矿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煤矿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在本课程之前教授; ⑵ 本课程应在《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之前或同时讲授; 5. 教材与参考资料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蒋金泉王国际等编 (2)《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等编 (3)《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姜福兴等编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吴锋锋 目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结合某一给定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完成以下内容,并配有必要的图表。 2)依据覆岩岩性特征,采用力学分析计算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3)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4)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5)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3 课程设计资料

工作面地质条件 某综采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为东四辅撤运输巷,北为正在掘进的另一工作面,南为另一工作面采空区,东为矿界,工作面之间留有60m的煤柱。所采煤层为3#煤层,煤体黑色,条带状结构,中部夹厚泥岩,赋存稳定,变异系数为%,可采指数为。煤的容重m3,煤质普氏硬度1~2,盖山厚度292~480m。煤层底板标高 488~624m,地面标高780~1104m。工作面所采煤层厚度~,平均,煤层倾角为1~14o,平均5°。工业储量,可采储量6246165t。 依据该工作面钻孔数据,煤层上方伪顶为黑色炭质泥岩,层厚为;直接顶为灰黑色层理发育的砂质泥岩,层厚;老顶为浅灰色的坚硬中粒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有斜节理,含云母碎片,中夹薄层细砂岩,层厚;老底为黑灰色泥岩,有节理,质不坚硬,局部夹薄层状砂泥岩、粉砂岩,层厚。工作面上覆岩层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覆岩岩层其物理力学参数 岩层序号岩性厚度/m 弹性模量/Mpa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体积力(N/m3)C30 砂质泥岩27280 C29 细粒砂岩27640 C28 砂质泥岩27280 C27 砂岩层27630 C26 砂质泥岩27280 C25 细粒砂岩 1 27640 C24 泥岩18 27420 C23 砂质泥岩27280 C22 细粒砂岩27640 C21 泥岩18 27420 C20 砂质泥岩27280 C19 细粒砂岩27640 C18 泥质砂岩 3 27280 C17 细粒砂岩27640 C16 泥岩18 27420 C15 砂质泥岩27280 C14 细粒砂岩27640

第五章第六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五章-第六章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中得控制阀,可分为()控制阀()控制阀与() 控制阀。 2、方向控制阀就是利用()与()间相对位置得改变来实现阀内某些油路得通与闭,以满足液压系统中各换向功能要求。(阀心、阀体) 3.采用带()得液控单向阀可以减小反向开启最小控制压力。(卸荷阀心) 4.汽车起重机得支腿锁紧机构常采用()来实现整个起重机得支撑,在系统停止供油时支腿仍能保持锁紧。(双液控单向阀)。 5.三位换向阀得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各通口间得不同接通方式称为换向阀得()。(中位机能) 6.溢流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得泄漏油与阀得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得泄漏油必须( )。 (进口;闭;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 7.直动式溢流阀利用作用于阀心上得液压力直接与()相平衡得原理来控制溢流压力。直动式溢流阀只能用于()压系统。(弹簧力、低) 8.压力控制阀按用途与功能可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9.节流阀主要起()、()、()作用。(节流调速、负载阻尼、压力缓冲) 10.调速阀就是由( )与节流阀(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就是由( )与节流阀( )而成。 (定差减压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 11.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 ),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得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 (截止阀;单向阀) 12.选用过滤器应考虑( )、( )、( )与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 )、()、( )与单独得过滤系统中。 (过滤精度、允许压力降、纳垢容量、过滤能力与工作压力;泵得吸油口、泵得压油口、系统得回油路上) 油箱用于储存油液,以保证供给液压系统充分得工作油液,同时还具有(散发油液中得热量)、释放(混在油液中得气体)与(沉淀在油液中得污物)等作用。 13、调速阀比节流阀得调速性能好,就是因为无论调速阀进出口_________ 如何变化,节流口前后得______基本稳定,从而使______ 基本保持恒定。 14、溢流阀得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得性能称为( ),性能得好坏用( )或( )、( )评价。显然(p s—p k)、(p s—p B)小好,n k与n b大好。(压力流量特性;调压偏差;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 15、三位换向阀得阀芯未受操纵时,其所处位置上各油口得连通情况称为换向阀得 ______ 。 16.流量控制阀就是通过改变节流口得大小(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得( )来改变局部阻力得大小,从而实现对流量进行控制得。 17.对换向阀得主要性能要求就是:油路导通时,( )损失要小:油路断开时,泄漏量要小;阀芯换位时,操纵力要小以及换向平稳。 18.压力阀得共同特点就是利用()与()相平衡得原理来进行工作得。

矿山压力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吴锋锋

2015.6.22 目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3) 3 课程设计资料 (3) 3.1 工作面地质条件 (3) 3.2 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5) 3.3 其它参数 (5) 一.依据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确定主、亚关键层位置; (6) 二.计算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11) 2.1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 (11) 2.2老顶初次断裂步距如下: (12) 2.3老顶初次断裂步距如下: (14) 三: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15) (15) 1:什么是三铰拱平衡理论? 四: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2.5m)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16) 1 液压支架的基本形式 (16) 2.1 顶底板性质 (16) 2.2 煤层条件 (18) 2.3 经济成本 (19) 五: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22)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专业主干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结合某一给定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完成以下内容,并配有必要的图表。 2)依据覆岩岩性特征,采用力学分析计算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断裂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3)结合三铰拱平衡理论,计算上覆岩层“三带”中垮落带高度; 4)依据液压支架选型原则及步骤,考虑大采高综采、综采放顶煤(采煤机割煤高度2.5m)开采2种条件,分别计算顶板压力大小,进行液压支架工作的合理选型,画出支架简图; 5)假定回采巷道选用锚网支护,理论计算确定锚杆的型号、间排距及支护方案简图。 3 课程设计资料 3.1 工作面地质条件 某综采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为东四辅撤运输巷,北为正在掘进的另一工作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