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摘要: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因此食品中山梨酸含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分光光度[1-2]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以双氧水-硫酸溶液为山梨酸氧化体系,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在吸收波长530nm处,氧化反应温度60℃,显色剂用量4.0mL,0.15mol/LH2SO4溶液用量1.4mL测定效果最佳。山梨酸浓度在0~1.0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内吸光度与山梨酸浓度(μg/mL)间的关系为:A=0.3715c+0.0047,R2=0.9998,回收率为99.0%~101.1%。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山梨酸;过氧化氢-硫酸;硫代巴比妥酸

1、山梨酸简介

山梨酸及山梨酸钾[3-4](以下简称山梨酸及钾盐)是一种良好的食品防腐剂,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量很大,但在中国国内的应用范围还不广。作为一种公认安全、高效防腐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应用必将会越来越广泛。为白色或微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臭。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我们在选购包装(或罐装)食品时,配料一项中常常看到“山梨酸”的字样,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可能是水果“梨”的成份。其实他们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管他们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明明白白的消费确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有关山梨酸的有关资料仅供参考:

山梨酸(化学名称:2,4~己二烯酸分子式:C6H8O2 〕

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酸,也可用于树脂、香

料和橡胶工业

2、安全性

由于山梨酸(钾)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它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

ADI 0-25mg/kg (以山梨酸计,FAO/WHO 1994),LD50 4920mg/kg (大鼠、经口),GRAS (FDA,182.3640 1994),其毒性仅为食盐的1/2,是苯甲酸钠的1/40。但是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3、稳定性

山梨酸(钾)在密封状态下稳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吸水,氧化而变色。山梨酸钾对热稳定性较好,分解温度高达270℃。

4、使用范围

目前已广泛地用于食品、饮料、酱菜、烟草、医药、化妆品、农产品、饲料等行业中,从发展趋势看,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山梨酸(钾)属酸性防腐剂,在接近中性(pH=6.0~6.5)的食品中仍有较好的防腐作用,而苯甲酸(钠)的防腐效果在pH>4时,效果已明显下降,且有不良味道。

5、用量介绍

山梨酸类有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三类品种。山梨酸不溶于水使用时须先将其溶于乙醇或硫酸氢钾中,使用时不方便且有刺激性,故一般不常用;山梨酸钙FAO/WHO规定其使用范围小,所以也不常使用;山梨酸钾则没有它们的缺点,易溶于水、使用范围广,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饮料、果脯、罐头等食品看到它的身影;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山梨酸钾:它为不饱和六碳酸;一般市

场上出售的山梨酸钾呈白色或浅黄色颗粒,含量在98%~102%;无臭味、或微有臭味,易吸潮、易氧化而变褐色,对光、热稳定,相对密度1.363,熔点在270℃分解,其1%溶液的pH=7~8。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达到3时抑菌达到顶峰,pH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

最底浓度(MIC)不能底于0.2%,实验证明pH=3.2比pH=2.4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渍,未经杀菌处理的食品的保存期短2~4倍。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它们三种的作用机理相同,毒性比苯甲酸类和尼泊金酯要小,日允许量为25mg/Kg ,苯甲酸5倍,尼泊金酯的2.5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等食品。

6、应用实例

(1)山梨酸在酒类和饮料中的应用。

打类饮料:按照0.03%~0.04%的比例添加山梨酸。

鲜橘汁、山楂汁等饮料:按照0.02%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可以将保存期延长到6月。

其他类非酒精饮料:按照0.04%~0.05%的比例添加山梨酸。

(2)山梨酸在酱油、酱制品和腌菜中的应用。

①酱油:按照0.01%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在高温季节放置70天,可以使酱油不发生长霉变质的问题。②酱类制品:由于类品比较黏稠,山梨酸在其中不易均匀分散。可以在产品灌装之前,在加热的情况下,加入相应浓度的山梨酸溶液。

③酱油腌菜:可将山梨酸溶解于冰醋酸之中,然后加入腌菜内,添加量在1.0g/kg 之内,并将pH值控制在4.0~4.5之间。④酒糟腌菜:可以先将山梨酸溶解于乙醇、烧酒或者料酒中,然后加入腌菜内,添加量为0.75~1.00g/kg。⑤醋腌菜:将山梨

酸直接加入到物料之中,添加量为0.5g/kg。⑥腌小黄瓜、甜菜根及其他腌菜:可以在含有食盐的醋中加入适量的山梨酸钾(按照食盐的0.1%的量添加)。为了防止腌菜盐水发生混浊现象,可以先将食盐、香料和山梨酸钾溶解于水中,然后添加醋。

2、测定方法:

(1)紫外分光光度法[5-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通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食品中山梨酸钾含量的测定。山梨酸为共扼型有机化合物, 在近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吸收。并通过实测证实, 山梨酸在263nm处具有最大吸收。另一方面,山梨酸在水中具有适当的溶解度。山梨酸在20℃时溶解度为0.21g/100mL水, 在30℃时为0.25g/100mL水。因此可将标样和样品处理成水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通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山梨酸钾含量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在以适当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内,利用气体(载气)作为移动相,使试样(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气体状态下展开,在色谱柱内分离后,各种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记录色谱谱图。在对装置进行调试后,按各单体的规定条件调整柱管、检测器、温度和载气流量。进样口温度一般应高于柱温30~50℃。色谱上分析成分的峰的位置,以滞留时间(从注入试样液到出现成分最高峰的时间)和滞留容量(滞留时间×载气流量)来表示。这些在一定条件下,

就能反应出物质所具有特殊值,并据此确定试样成分。此方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和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应用的主要领域有石油工业、环境保护、临床化学、药物学、食品工业。

(3)薄层色谱法[7-8]

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进一步说,它就是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4)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对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的分离检测具有优势. 它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他的优点是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速度。当然HPCE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有些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正在进行与开发。

3、结论

根据GB 2060-2007[9]所测样品山梨酸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所以该测定方法值得信赖,且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灵敏度高、使用仪器简单等特点。

4、参考文献

[1] 谢全彪.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抗坏血酸和山梨酸[J].分析化学,1997,

25(2):247。

[2] 肖义森.硫代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山梨酸的研究叨.江西医学检验,1997,15(3):38-40。

[3] 张乃茹,李晓莉.食品防腐剂山梨酸的研究进展[J].长春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16-19。

[4] 凌关庭,唐述潮,陶民强.食品添加剂手册[M].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曾启牛,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酸性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4):59-60。

[6] GB/T 5009.29—1996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s]。

[7] 吴文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苯甲酸和山梨酸[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0,23(1):12.13。

[8] 谢维平,赖晓红.固相萃取.HPLC测定固体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6):550-551。

[9]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工业分析与检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 X-Ray Fluorescence X射线的产生和特点 特征X射线 L壳层由L1、L2、L3三个子能级构成;M壳层由五个子能级构成;电子跃迁必须服从选择定则N壳层由七个子能级构成; X射线的特点: ?波粒二象性 ?直线传播,折射率约为1 ?具有杀伤力 ?具有光电效应 ?散射现象

–相干散射:散射线能量不变,与入射线相互干涉。 –不相干散射:入射线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散射线波长变长,与入射线不相互干涉。 ?吸收现象 X射线的吸收现象 ?X射线在穿过被照射物体时,因散射、光电效应、热损耗的影响,出现强度衰减的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密度、入射线强度有关。 突变点λ(波长)称为吸收 限 原因:X射线将对应能级的 电子轰出,使光子大量吸收。?X射线吸收现象的应用 ?阳极靶镀层,获得单色X射线 ?X荧光的特点 荧光X射线的最大特点是只发射特征X射线而不产生连续X射线。试样激发态释放能量时还可以被原子内部吸收继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种现象称为俄歇效应。被逐出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俄歇电子的能量也是特征的,但不同于次级X射线。 ?波长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 ?分析原理 当荧光X射线以入射角θ射到已知晶面间距离d的晶体(如LiF)的晶面上时,发生衍射现象。根据晶体衍射的布拉格公式λ∝dsinθ可知,产生衍射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与入射角θ有特定的对应关系。逐渐旋转晶面用以调整荧光X射线的入射角从0°至90°,在2 θ角度的方向上,可依次检测到不同λ的荧光X射线相应的强度,即得到试样中的系列荧光X射线强度与2 θ关系的X射线荧光光谱图 X射线衍射分析 X Ray Diffraction X射线衍射的理论基础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教案资料

一、填空题 1、对同一水泥,如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负压筛法的结果为准。 2、按最新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规定,试件在20+1℃的水中养护,抗压强度试件的受压面积为1600平方毫米。 3、水泥混凝土工作性测定的方法有塌落度和维勃稠度两种。 4、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5、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依次表示沥青的粘稠性、塑性性和热稳定性性。 6、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是依据最大粒径和设计水灰比来确定的。 7、砂子的细度模数反映砂子____全部颗粒_____的粗细程度。 8、硅酸盐水泥最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 9、与连续级配相比较,单级配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拌和物易离析)。 10、试拌混凝土时,如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整(水泥浆用量(W/C不变))。 11、当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大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地减少水泥浆(或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12、配制混凝土时需采用最佳砂率,这样可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塌落度值,或者在塌落度值一定的条件下,水泥用量最少。 13、水泥混凝土用砂依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14、水泥混凝土密度调整只改变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而不改变其配合比例。 15、水泥强度等级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规定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来确定的。 16、砂石含水率是指砂石的所含水分质量与砂的干质量质量的百分比。 17、水泥砼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粘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 18、由于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活性SiO2在潮湿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砼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碱集料反应. 19、按我国现行国标要求,水泥用户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等试验。 20、测定砼稠度的方法有坍落度和维勃稠度2种。 21、砼配合比中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可用体积法,或质量法求得。 二、单项选择题 1、袋装水泥的取样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期到达、同品种、同标号的不超过(200 )吨为一个取样单位,随机从(20 )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样品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12 )kg。 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降低)。 3、普通水泥混凝土用砂,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级配区。 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209.52 )g。 5、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的砂。 6、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28 )d的标准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7、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应适当减小) 8、规范将细度模数为1.6~3.7的普通混凝土用砂,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为3个级配区。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论文 (1)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er,简写为XRD) 原理:根据布拉格公式:2dsinθ=λ可知,对于一定的晶体,面间距d一定,有两种途径可以使晶体面满足衍射条件,即改变波长λ或改变掠射角θ。X射线照射到某矿物晶体的相邻网面上,发生衍射现象。两网面的衍射产生光程差ΔL=2dsinθ,当ΔL等于X射线波长的整数倍nλ(n为1、2、3….,λ为波长)时,即当2dsinθ=nλ时,干涉现象增强,从而反映在矿物的衍射图谱上。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d值。X射线分析法就是利用布拉格公式并根据x射线分析仪器的一些常数和它所照出的晶体结构衍射图谱数据,求出d,再根据d值来鉴定被测物。 主要功能:收集晶体衍射数据以及进一步确定晶体结构,过程主要包括:挑选样品,上机,确定晶胞参数,设定参数进行数据收集,数据还原,结构解析。(2)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简写为OM) 基本原理: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因同一件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所以一般规定像离眼睛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处的放大率为仪器的放大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视角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 显微镜放大原理光路图 显微镜由两个会聚透镜组成,光路图如图所示。物体AB经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A1B1,A1B1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的内侧,经目镜后成放大的虚像A2B2于明视距离处。 主要功能: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3)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SEM)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生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对现代化分析技术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业分析岗位综合职业素养的掌握;推进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检验及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分析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分别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能操作考核。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竞赛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20%∶80%。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1.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竞赛考核为闭卷、机考方式进行(不同机位号试卷相同,但题目顺序号随机产生)。

2.试题内容及分布 (1)试题内容分布比例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①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②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占20%。 3 . 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Ca2+含量的测定。 (2)具体考核内容 用基准碳酸钙标定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再用该EDTA标准溶液对给定Ca2+样品溶液中Ca2+的含量进行测定。 4.仪器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中铁的浓度。 (2)具体内容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课程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液态奶黑白膜包装重点卫生性能检测 商品学专业学生王伊萌学号1221251011 一、导语 液态奶黑白膜主要是以PE类树脂、黑白色母料为主要原料,并根据需要加入阻隔性树脂共挤而成的复合膜,其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油墨表印工艺,因此由制膜过程及印刷过程引入的不溶物等有害成分在酸性、油脂性环境中极易迁移至液态奶中,进而危害消费者健康。所以,需及时采用蒸发残渣等测试设备监测包装接触材料的重点卫生性能。本文介绍了鲜牛奶黑白膜中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重金属、脱色试验这四项重点卫生性能,并详细介绍了蒸发残渣仪的检测原理、试验步骤及应用,可为行业内包装材料蒸发残渣的测试提供参考。 二、检测标准 ·BB/T 0052-2009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 ·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

标准的分析方法》 三、测试意义 液态奶黑白膜是采用LDPE、LLDPE为主要树脂原料,再加入黑、白色母料,采用共挤工艺吹制而成的复合膜,一般为三层或三层以上结构。液态奶黑白膜又分为阻隔类与非阻隔类,非阻隔类即不再添加任何具有较高阻隔性的树脂原料,而阻隔类的黑白膜会另外加入EVOH、PA等阻隔性树脂共挤成膜,高阻隔类的液态奶黑白膜在低温环境下的氧气透过率可达到2.0 cm3/(m2?24h?0.1MPa)。另外,为了获得良好柔韧性及热封口效果,有些种类的液态奶黑白膜会加入mLLDPE树脂。因此,鉴于PE类液态奶黑白膜可具有优异的阻隔性、热封性、 避光性以及柔韧性,是目前液态奶生产行业广为采用的一种包装材料。 液态奶黑白膜多采用表面印刷工艺,即利用专用耐水耐高温的表印油墨印刷在黑白膜包装外表面,因此油墨层是直接暴露在外部。鉴于液态奶黑白膜的制造工艺及印刷工艺,树脂原料及油墨极易出现有害的小分子物质或有机溶剂残留,而这些残留物质采用何种手段进行严格监控,则需要进行相关卫生化学性能指标的检测。BB/T 0052-2009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产品标准中规定了PE类液态奶黑白膜中相关卫生性能参考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 成型品卫生标准》,即严格检测“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这四项重点卫生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可准确反映包装材料中有机小分子成分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有效降低在制膜或印刷过程中因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或油墨成分使用不当而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大程度的减轻因包装材料引起的液态奶污染。 四、检测指标 液态奶黑白膜重点卫生性能指标均按照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规定的相应检测方法,这四项指标在试验前需在特定的温度下在特殊的溶液中浸泡2 h,再按照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各指标的检测。 蒸发残渣:将试样分别经由不同溶液浸泡后,将浸泡液分别放置在水浴上蒸干,于100℃左右的环境下干燥2 h后,冷却称重。该指标即表示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不同浸泡液可分别模拟接触水、酸、酒、油不同性质食品的情况。 高锰酸钾消耗量:将浸泡后的试样,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通过测定其高锰酸钾消耗量,再计算出可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该指标是表征包装材料中小分子有机物及制膜过程中高温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的总含量。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林兆果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林兆果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后期建筑项目顺利实践的奠基石,而建筑工程材料 检测试验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又紧密联系。做好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严格控制材 料质量,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到合格的材料,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就目前的建筑工程相关的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措施, 希望能够对以后材料质量保证工作的研究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与检测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原材料利用先进 的科学技术,判断其质量与性能。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试验检测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对于检验流程严格要求。并适当 提高试验检测的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合理的检测工作还能够提高施工材 料的利用率,将材料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选择最合适的 建筑工程材料。此项工作也对日后一些相似工程的材料选择提供了一些借鉴,避 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工作人 员可以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着手,选择出最适合的材料。节 约了成本的同时,使建筑工程材料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2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技术要点 2.1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建筑市场建材种类的增加,需要进行检测的建材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建 材检测工作的难度提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建材质量不过关, 那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当前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具备三个性质,分别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质,如钢筋、砂砾、砖块、混凝土等,这三种性质决定着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建筑材料的质量 和特性检测也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的这三个性质进行的。使用质量过关的建筑材 料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那将是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可靠性, 必须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出建筑材料的三 个特性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2.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对检测的具体环节了解后,便需要正式进入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环节中,需要 做的就是采集需要检测的建材样本。检测建材样本的选取必须保证其代表性,选 取方式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法即在建材不同位置选取等量的样本,再从多个样本中 选取检测样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样本选取位置必须随机且具有代表性,样本选 取的数量也要适量,根据建材检测需求进行选取数量的限定。加强对建材检测管 理的规范性要求,保障建材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建材样本检测关乎整个工程施工 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现任职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而且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雇佣的门槛,对应聘 人员的相关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具备担任建材检测一职后再录取。在上岗前要 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帮助其熟悉检测程序,积累经验;第二,要保证建材样本 选取的代表性,进行样本选取时要有人监督,建立相应的样本选取见证制度。在 样本传送的过程中要有专人看管样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浑 水摸鱼的行为。 2.3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控制

工业分析检验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竞赛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分析检验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中等职业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过程设臵竞赛项目。通过竞赛,考核各参赛选手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技能项目的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展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检验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果,推动职院校紧贴行业需求,培养适应我国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竞赛采取团体竞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男女不限)、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组成。竞赛分别计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30%:70%。理论知识竞赛采用计算机软件现场考核,内容包括大型设备仿真考核和必要的知识点与安全考核。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计算机直接报出成绩,由现场裁判员确认。技能操作竞赛考核由现场裁判员执裁,根据竞赛专家设计的评分表给出现场操作成绩;经赛场外阅卷裁判员把选手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评判的成绩综合后给出得分。 (三)理论竞赛考核内容及分布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1)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2)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标记为1)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标记为2)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标记为3)占20%。(难度标记只出现在题库内,不出现在考卷上)。 (3)试题出题范围 试题库原题占85%,另有15%的题目在不超过原试题库的范围内重新修改或设计。 3.理论试卷形成方式 理论试卷形成方式为:从题库和重新修改或设计的题库中按知识点分配比例分别抽取85%和15%的题目形成出卷题库。竞赛前再安排专人在大赛执委会的监督下采用按知识点比例由该出卷题库抽题形成A、B、C三份试卷,考试前由执委会抽一份进行考核。 4.理论题库 本次竞赛采用的理论和操作题库以《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为依据。 (四)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项目,要求各参赛队一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Ni2+含量的测定。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郑家明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郑家明 发表时间:2019-08-23T16:29:05.16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作者:郑家明 [导读] 笔者从事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多年,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简要阐述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意义,剖析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并就此提出一些质量控制对策措施。 惠州市惠阳顺景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223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今大多数建筑企业保障项目质量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参与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建筑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笔者从事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多年,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简要阐述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意义,剖析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并就此提出一些质量控制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引言 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完工的重要物质,也是建筑物中投入最大的部分。不同规格、质量和品种的建筑材料,其施工方法也不同,且影响着项目的结构形式,决定着其经济性、美观性、适用性和耐久坚固性。建筑材料若承受长时间的腐蚀、日晒和风吹,其性能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影响建筑物的适用功能和安全性。为此,应在施工前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及应用的各个环节。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最基本的元素。牵涉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就不可能有合格的建筑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可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有效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过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推进新材料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新工艺因为具有成本低、性能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为建筑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对建筑工程中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以用真实的数据直观的展示新型材料的强力等性能指标,用数据说话让人们直观地了解新材料的优势,便于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3)优化工艺优化配置通过对材料按不同的配比进行试验检测,可以掌握不同配比下材料的性能,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工艺配比,从而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而这些不同的配置可以根据需要用到建筑过程中。总之通过检测可以为优化工艺、技术创新提供材料相关性能的直观的数据参考依据。 2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2.1水泥检测方法分析 水泥的检测过程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水泥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先进行相关的验收程序,检测人员要对水泥的出厂日期以及品种等相关的数据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检测水泥的相关性能是否符合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标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水泥的颜色出现了异常,或者是有的水泥已经超出出厂日期三个月以上,就要对其进行复检,如果进行复检之后结果仍然符合标准,就能够继续使用。如果复检结果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对相关的材料进行调整与替换,重新购进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水泥。在验收水泥的数量过程中,通常是根据同一个厂家、同一批次、同一品种的水泥进行检查与验收,袋装水泥一批的数量最多为200t,每一批的水泥至少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抽样检查。 2.2就砂石方面 砂石是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对砂石进行取样过程中,砂石的取样方法主要是料堆取样法,在此过程中,要求能够在料堆各个部位进行随机、均匀的进行样品采集。取样时应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16份,混合均匀,各自组合成一组样品。除筛分析外,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项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验。其中,砂石材料进行相应试验前,应对样品进行四分法缩分,直至缩分到材料量稍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样品数量为止。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进行搅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cm的圆饼状(石子堆成锥形),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将圆饼分为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和均匀,再堆成圆饼状,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把样品缩分到稍多于所需试验数量为止。对于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期间还需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可进行不定期多次检验检查工作,相应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采取抽样、平行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2.3钢筋试验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的脊梁,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强有力支撑。钢筋进场验收工作是保证钢筋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应该执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行业标准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查看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查看钢筋外观质量,有误损伤,直径是否达标等问题(2)按批次进行强力检测工作。每批次小于50吨。取样分别进行冷弯检测和烤拉检测。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试件的长度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冷拉检测样品的长度600mm左右,特殊情况根据施工用途要求进行设计,冷弯检测样品长度的大小则为300mm左右。(3)对于重量偏差的测量,为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必须从几卷钢筋上分别截取,样品长度600mm以上,样品数不低于5根,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取样时应尽量将钢筋调直,同时避免对钢筋造成损伤,影响检测结果。 2.4墙体材料检测方法分析 对于墙体材料的检测,一般通过对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墙体的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进行检测来得出。蒸压灰砂砖的抽样检测,通常是1批次的数量为10万块,如果1个批次不够10万块,也可以按照1批次进行检测。但是最低不能少于两万块,蒸压灰砂砖的样品检测可以从尺寸偏差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如果其偏差程度符合相关的要求,就需要随机对样品砖抽取15块左右,其中10块砂砖用来检测抗折与抗压的强度,另外的五块则作为备用。而烧结多孔砖的抽样检测则要保证一批次为5万块,如果不足5万块也可以按照1个批次来进行检测。对于烧结多孔砖来说,主要需要测试其强度,首先可以从尺寸偏差以及外观等方面着手,如果这两项都符合要求,之后就需抽取15块样品进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毕业作品相关要求及评分细则 一、毕业作品类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作品包括以下5类: 1.分析测试报告 ①样品来源、样品名称和分析检验的目的; ②检验的项目; ③分析方法(尽量用国家标准)和原理; ④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如果不是带有工作站的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项目一律要有手写的原始记录为准,有图表的不可缺少图表; ⑤检测结果及评价; ⑥实习后的体会与收获。重点写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2.分析检验方法的改进报告 ①原来分析方法及原理; 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完成技术工作的具体过程; ④解决时具体写出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⑤改进方法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改进前后都要有数据对比加以说明; 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3.实验室质量管理报告 ①质量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调研;

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③改进的方法; ④在某些方法有什么提高; ⑤自己和收获和体会。 4.生产工艺的调研和改进报告 ①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存在的问题; ④改进的建议和创新点; ⑤改进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 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类作品 二、毕业作品要求 1. 学生毕业前,均应完成毕业作品一件; 2. 学生毕业作品的主题,须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相关,不能用原有的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代替毕业作品,作品最后需附有相关原始记录; 3. 毕业作品的制作,需个人独立完成; 4. 学生毕业作品均需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按系部的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一般为实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5.指导教师在2015年3月31日前依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确定学生的毕业作品选题范围,与所指导学生沟通后确定最终毕业作品选题,并制定毕业作品指导工作任务书。 6.学生需在确定选题后的半个月内(2015年4月17日前)向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 (第01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共10分) 1、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最小边长为280mm,设计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的中心距离为60mm,则粗骨料最大粒径应为______mm。 2、某I型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在空气中称其干燥质量为M,在水中称其质量为M,则该沥21青混合料试件的视密度为________。 3、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荷载与变形曲线图,请在图上标出马歇尔稳定度Ms与流值Fx取值。 5、石料的磨光值越高,表示其_______愈好;石料的磨耗值愈高,表示其耐磨性______。 6、对同一水泥,如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__________为准。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进行。 8、按最新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规定,试件在____ ____________的水中养护,抗压强度试件的受压面积为______平方毫米。 9、水泥混凝土工作性测定的方法有_________ 和________两种。它们分别适用于________混凝土和_________混凝土。 10、残留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合料_____________的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袋装水泥的取样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期到达、同品种、同标号的不超过()吨为一个取样单位,随机从()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样品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kg。 ①300,10,20;②100,10,12;③200,20,12;④200,30,12 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 ①保持不变;②升高;③降低;④前面三种情况可能都有 3、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游离()。 ①NaO;②CaO;③MgO;④SO 324、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 ①高温稳定性;②低温抗裂性;③耐久性;④抗滑性 5、普通水泥混凝土用砂,按()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级配区。 ①2.5mm;②1.25mm;③0.63mm;④0.315mm 6、含水率为5%的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g。 ①209;②209.52;③210;④210.95 7、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中裂解出的油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 ①乙醇;②乙醚;③石油醚;④乙醚和石油醚 8、测定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为()。 ①水中重法;②表干法;③蜡封法;④体积法 9、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的砂。 ①空隙率小;②总表面积小;③总表面积大;④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1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d的标准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①3,7,28;②3,28;③7,28;④28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砂子的细度模数计算式中,分子上减去5A解释完整的是()。5A.大于5mm颗粒为粗骨料,应扣5A;5B.大于5mm为粗骨料,小于5mm筛孔有5级,A被累计了5次;5C.大

工业分析绪论思考题答案

工业分析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工业分析就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三废”进行测定,从而达到评定原料,产品的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指导和促进生产,改善环境。 作用:通过工业分析,可以评定其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判断工艺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从而正确地组织生产,如原料的合理利用,新配方的研制,工艺条件的调整,产品质量的严格定级等。具体表现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仲裁作用,参谋作用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组成不均匀。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3)分析任务广 (4)分析试样的处理复杂 (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强 (6)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3.工业分析方法按照完成时间和所起作用是如何分类的?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前者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后者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但是对其准确度要求较低 4.什么是允许差? 分析结果可以允许的误差值,它是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 5.标准物质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特点:组成均匀,性质稳定,化学成分已经被准确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 作用: 作为参照物质 用于定标仪器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作为已知试样用以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和新的仪器 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考查审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 采用标准试剂消除基体效应 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用艾氏卡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当硫含量为1%-4%时,允许误差为±0.1%,实验测得的数据,第一组为2.56%,2.80%,第二组为2.56%,2.74%,请用允差来判断哪一组为有效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之差为0.24 %,第二组为0.18 %,按照规定,结果不能大于0.2%,故第二组为有效数据。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指产生1%吸收时水溶液中某种元素的浓度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3.荧光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6.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7.红外光谱、如果将透过物质的光辐射用单色器加以色散,使光的波长按大小依次排列,同时测量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强度,即得到物质的吸收光谱。如果用的是光源是红外辐射就得到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 8.拉曼散射,但也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9.瑞利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10.连续X射线: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击靶时,电子穿过靶材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时被减速。电子所减少的能量(△E)转为所发射X 射线光子能量(hν),即hν=△E。 这种过程是一种量子过程。由于击靶的电子数目极多,击靶时间不同、穿透的深浅不同、损失的动能不等,因此,由电子动能转换为X 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多有少,产生的X 射线频率也有高有低,从而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X 射线,构成了连续谱 11.特征X射线、原子内部的电子按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分布于各个能级。在电子轰击阳极的过程中,当某个具有足够能量的电子将阳极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击出时,于是在低能级上出现空位,系统能量升高,处于不稳定激发态。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标识X 射线 13.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时,X射线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电子摆脱束缚,电子的散射线波长与入射线波长相同,有确定的相位关系。这种散射称相干散射或汤姆逊(Thomson)散射。 14.非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弱的电子(如外层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光子消耗一部分能量作为电子的动能,于是电子被撞出原子之外,同时发出波长变长、能量降低的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Compton)散射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1、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检验 2、化工企业水质调查 3、煤的发热量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合肥钾含量 5、水溶液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6、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7、酸性腐蚀液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8、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铜镍含量 9、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0、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1、氨氧化率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 12、低温煤焦油分析检测 13、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14、电解铝生产的分析检测 15、煤的分析与检验 16、氯乙烯的成分分析 17、水泥强度新检验方法探讨 18、胡萝卜籽的抗氧化性研究 19、尿素总氨含量的测定分析 20、电厂水质量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21、油脂酸价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氯乙烯成分的分析 23、石油产品的分析检测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Fe(II)的初步研究 25、论乙酸乙脂合成实验及工业分析 2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27、奶酪的加工工艺与三聚氰胺的测定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含量 29、炉水磷酸盐–PH协调控制对锅炉的影响和深远意义的研究 30、不同种类甘薯中Ca、Fe、Zn、Se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31、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2、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油品质量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

34、无汞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实验研究 35、尿素成品分析 36、紫菜中锶含量的测定 37、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38、微量元素肥料的分析 39、甲基橙—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铁矿渣铁含量 40、检测焦炭中煤的含量及构造分析 41、全铁不同测定方法的不同比较 42、从废旧干电池回收锰并制备MnCO3 43、天然硝酸钠的制取及分析实验 44、低温煤焦油的研究 45、PITC法测定常见二十种氨基酸的方法研究 46、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47、ICP-AES法测土壤中铜和铁含量 48、糖的高郊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 4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银含量 50、冻干脑膜炎球菌多糖参比品含量标定 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条件研究 52、离子色谱法茶叶中氟离子含量测定 53、工业用丁二烯产品中烃类杂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54、ICP法测定多种饮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55、邻菲啰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离子 56、EDTA法测定矿石中的铅 57、矿泉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58、水硬度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59、HPLC测婴幼儿奶瓶中的双酚A残留量 60、常见肉类脂肪含量的测定 61、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62、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检测 63、离子色谱法测定面条及面粉制品中的溴酸盐 64、人体头发中锌含量分析研究 65、丙烯酸乙酯反应液组成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66、X射线衍射仪在全岩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7、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马艳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马艳 发表时间:2019-07-15T17:06:42.17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作者:马艳[导读] 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是非常关键的,而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检测。阜康市天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新疆阜康 8315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是非常关键的,而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检测。为此本文就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引言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与检测工作尤为重要。建筑工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从建设工程的源头做起抓好建设工程质量。本文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1.1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最基本的元素。牵涉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就不可能有合格的建筑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可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有效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过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促进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实践和普及 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相关技术越来越多,为建筑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促进建筑的多功能使用,推动建筑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中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以使更多的现代化材料和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等的各大优点提供给建筑企业,进一步将这些新型材料、工艺、设备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且这些新的材料、工艺因为节约成本的原因,可以得到大面积推广,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们,进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取得高效、快速的发展。除此之外,对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还能够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比例配置,人们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并由此分析出基于不同的施工要求、不同的施工部位、不同的施工规范来配置不同的材料方案,进而可以科学合理地找出更理想、性价比更高的方案来进行施工。 2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2.1水泥检测技术 关于水泥检测技术,结合现代理论得知以下方法:在水泥进场之前,必须先对所有批次水泥进行验收,验收标准需要依照施工要求、国家规范来进行设定,一切不满足验收标准的水泥,都应当退回要求厂商更换,同时在验收当中还要重视水泥的生产日期、种类、参数类型等问题;在验收通过之后,应当采用抽样法抽取水泥样品来进行检测,检测时可以模拟实际施工环境,再将样品放入其中,查看样品是否出现异常表现。例如某水泥样品出现了颜色异常,那么就说明该水泥存在问题,对此应当进行复检确认具体原因,如果因非外力影响导致,说明水泥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对应批次水泥可能无法应用。此外,因为建筑工程水泥用量通常较大,所以抽样法应用需要定期重复开展,以保障检测结果可靠性,一般同批次水泥至少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抽样检查。 2.2砂石检测技术 砂石是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对砂石进行取样过程中,砂石的取样方法主要是料堆取样法,在此过程中,要求能够在料堆各个部位进行随机、均匀的进行样品采集。取样时应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16份,混合均匀,各自组合成一组样品。除筛分析外,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项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验。其中,砂石材料进行相应试验前,应对样品进行四分法缩分,直至缩分到材料量稍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样品数量为止。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进行搅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cm的圆饼状(石子堆成锥形),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将圆饼分为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和均匀,再堆成圆饼状,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把样品缩分到稍多于所需试验数量为止。对于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期间还需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可进行不定期多次检验检查工作,相应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采取抽样、平行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2.3钢筋试验检测技术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的脊梁,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强有力支撑。钢筋进场验收工作是保证钢筋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应该执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行业标准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查看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查看钢筋外观质量,有误损伤,直径是否达标等问题(2)按批次进行强力检测工作。每批次小于60吨。取样分别进行冷弯检测和烤拉检测。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试件的长度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冷拉检测样品的长度400mm左右,特殊情况根据施工用途要求进行设计,冷弯检测样品长度的大小则为500mm左右。(3)对于重量偏差的测量,为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必须从几卷钢筋上分别截取,样品长度500mm以上,样品数不低于5根,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取样时应尽量将钢筋调直,同时避免对钢筋造成损伤,影响检测结果。 2.4墙体材料检测 建筑工程实际建设当中,需要做好墙体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因其有着承重、分隔等功能,材质通常为砖块、砌块以及板材等,墙体重量占比达到了建筑总重量的50%。墙体材质选择中,运用到最多的是砖和砌块,如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等。对于墙体材料试验检测管理,应当结合材料外观及强度等等因素进行。对蒸压灰砂砖做试验检测时,通常以每十万块为一个批次,就其强度、尺寸、外观等方面是否符合项目设计标准,采取随机抽取样品的方式,其中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的取样数量是50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取样数量是5块。 3建筑工程试验检测误差处理方法 3.1设定材料检测程序 人工因素在检测当中的的表现,通常体现在检测程序上,例如检测人员错漏某项检测程序,对此,应当在检测之前设定材料检测程序。在检测程序设定的前提下,检测人员可以参照设定要求来展开工作,避免出现检测步骤错漏的问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检测人员重视设定好的程序,还需要加强人工管理力度,例如通过处罚机制来约束检测人员工作行为。 3.2重视数据采集与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