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景天苷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

红景天苷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 I 摘 要 ................................................... II ABSTRACT ................................................ IV 第一章 红景天苷拮抗缺氧绪论(文献综述) (1)

1.1 高原缺氧研究 (1)

1.2 红景天苷拮抗缺氧作用研究进展 (2)

1.2.1红景天苷拮抗自由基损伤保护机体 (3)

1.2.2红景天苷拮抗缺氧以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定 (3)

1.2.3红景天苷的心肌保护作用 (4)

参考文献 (5)

第二章 高原环境下心肌细胞培养 (7)

2.1 材料 (7)

2.1.1 研究对象 (7)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7)

2.1.3 主要试剂配制 (8)

2.2 方法 (8)

2.2.1 细胞复苏传代 (8)

2.2.2 心肌细胞成活率计算 (9)

2.2.3 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9)

2.2.4 细胞计数和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 (9)

2.3.1 心肌细胞形态 (10)

2.3.2 心肌细胞存活率 (10)

2.3.3 细胞增殖能力 (10)

2.4 讨论 (12)

第三章 高原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14)

3.1 材料方法 (14)

3.1.1 研究对象 (14)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4)

3.1.3 主要试剂配制 (15)

3.2 实验方法 (15)

3.2.1 CCK-8检测红景天苷对高原环境下的H9C2细胞存活的

影响 (15)

3.2.2 LDH试剂盒检测红景天苷在高原环境下对H9C2细胞乳

酸脱氢酶(LDH)的影响 (16)

3.2.3 MDA和SOD试剂盒检测红景天苷在高原环境下对H9C2

细胞丙二醛( MDA)堆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16

3.3 统计学方法 (17)

3.4 结果 (17)

3.4.1 红景天苷对高原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17

3.4.2 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LDH水平的影响 (18)

3.4.3 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MDA水平、SOD活性影响 (18)

第四章 高原环境下红景天苷抗缺氧机制研究 (21)

4.1 材料方法 (21)

4.1.1 研究对象 (21)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

4.1.3 主要试剂配制 (22)

4.2 实验方法 (23)

4.2.1 JC-1试剂盒检测高原环境下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线粒

体膜电位的影响 (23)

4.2.2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内线粒体依赖

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蛋白的影响 (23)

4.3结果 (24)

4.3.1 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4)

4.3.2 红景天苷对H9C2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4.4 讨论 (25)

第五章 结论 (28)

参考文献 (3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4)

致 谢 (35)

第一章红景天苷拮抗缺氧绪论(文献综述)

1.1 高原缺氧研究

缺氧(hypoxia)是指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或无法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机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1]。人在高原、航空、潜水等特殊环境下作业极易受到缺氧损害。青藏高原幅员辽阔有世界屋脊之称。缺氧是高原环境医学中的首要问题。高原地区由于大气氧分压下降,含氧量减少,对急进高原的平原人群会带来严重的身体危害,初期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失眠等急性高原缺氧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从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结构上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最终可诱发心、脑、肺等多器官的缺氧损伤[1]。表现在细胞上则为,缺氧诱发一系列危害细胞的级联反应,包括兴奋性氨基酸中毒、低血糖和酸中毒等,这些反应接着会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神经退行性改变、细胞死亡、细胞内钙稳态失衡等[1-2]。缺氧包括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高原环境下的低压缺氧是缺氧的典型例子。研究[3]的氧化应激结果显示,心肌受损程度随着从平原向高原行进的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强。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口到西藏旅游、工作、生活。这些进入高原的人口在最初几天都会有明显不适感,如憋气、头痛甚至会出现耳鸣等现象。缺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慢性缺氧可诱发机体多系统功能发生暂时或永久的改变,急性缺氧则会使脑组织内生成的能量因子减少(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弱)、肺通气增加及循环系统改变等[4]。

细胞反应是机体缺氧时代谢和功能变化的分子基础,细胞对缺氧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氧感受器、缺氧信号转导、缺氧基因表达和缺氧信号的整合[5]。缺氧信号转导主要通过第二信使活性氧ROS、Ca2+和腺苷进行;缺氧基因表达调控主要有HIF家族介导;缺氧信号整合则是让生物大分子-第二信使,和调控基因一起调控细胞的缺氧适应反应。生物体内的细胞低氧应答存在特异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低氧诱导因子(HIFs)信号通路(氧感受器可以调节HIF-α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内质网应激、NF-κB(nuclear factor-κB)信号等调节机体对缺氧的适应[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