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会走路的树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会走路的树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会走路的树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会走路的树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会走路的树2017.2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zǎo chén yǒu qùjī dònɡyǔ zhòu niú lánɡ

()()()()()

二、给带点的词语找意思相近的朋友。

1.小鸟看见了,好奇

..地问那棵金色的小树。()

2.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

..提起的那只小鸟吧!()三、我会添枝加叶。(把句子写具体)

1.驯鹿走来走去。

2.小鸟看见了东西。

四、课文内容我会填。

1.“会走路的树”是指(),因为()。

2.文中()和()都是“会走路的树”。

3.()是我见过的“会走路的树”。

五、大显身手。发挥想象,把故事续编下去。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答案:

一、早晨有趣激动宇宙牛郎

二、1、奇怪 2、经常

三、1、驯鹿焦急地走来走去。2、美丽的小鸟看见了有趣的东西。

四、1、小驯鹿树不会走路

2、老驯鹿小驯鹿

3、小驯鹿

《三顾茅庐》同步配套练习及答案

《三顾茅庐》 一、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拜谒( )纶巾( )末胄( )愧赧( ) 倾tuí( ) 存xù( ) 殆尽( ) 疏lǎn( ) bǐ( )贱如雷guàn( )耳顿开máo( )塞 2.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成语。 (1)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原来心里像 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2)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3)达·芬奇这个名字500多年来,最初是因为他是绘画大师,到19世 纪是因为他是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4)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热情地犒劳他们。(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 3.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千里、华容道义释、过五关、水淹、败走麦城。 4.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 号,人,该小说以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5.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与其对应最恰当的 下联是( ) A. 千古仰威仪 B. 功定属元勋 C. 宁静而致远 D. 一对足千秋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窗外日迟迟迟迟: (2)未审得入览否审: (3)不胜愧赧愧赧: (4)此诚不可与争锋诚: (5)屏人促席促: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宜关系 24?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如图,OO的半径为r? (1)点A在00外,则0A > r:点B在00上,则0B = r:点C在00 内,则0C V r. ⑵若OA>r,则点A在00 外:若0B=『,则点B在00 上:若OC6 cm ? 3.已知OO的半径为7 cm,点A为线段OP的中点,当0P满足下列条件时,分別指出点A与00的位置关系: (l)0P=8 cm: (2)0P = 14cm; (3)0P = 16cm? 解:⑴在圆内(2)在圆上(3)在圆外 知识点2:三角形的外接圆 4.如图,点0 是AABC 的外心,ZBAC = 55° ,则Z BOC= 110°? 5?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的中点—上.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6和& 则该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而积为_ 25 6.—个三角形的外心在瓦内部,则这个三角形是(C ) 4任意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cm.

23三顾茅庐修改版

23三顾茅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本章节中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2.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难点 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这一章节,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我们就可见一斑。 二.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文本链接 1.三顾茅庐。 “茅庐”即草庐。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次亲临拜访,邀请诸葛亮帮助打天下。后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 2.刘备(161~223),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 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著作有《诸葛亮集》。 4.《三国演义》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同步练习(含答案)

23 三顾茅庐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谒(jié) 侥幸(jiǎo) 应诺(nuò) 昼寝(qǐn) B.拱立(gǒng) 傲慢(ào) 侍立(sì) 半晌(shǎng) C.纶巾(lún) 鹤氅(chǎng) 愧赧(nǎn) 鄙贱(bǐ) D.金帛(bó) 箪食(dān) 存恤(xù) 倾颓(tu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昼寝侍立倾颓峨冠搏带如雷贯耳 B.鄙贱傲慢失礼安帮定国经世奇才 C.庸懒拱手诸侯民殷国富箪食壶浆 D.教诲草庐仰卧功盖寰宇思贤如渴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睡不起(推动,移动)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B.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C.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D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B.南阳野人,疏懒性成 C.刘璋非立业之主 D.身未升腾思退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译文: 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从分句间语义关系看,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④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对下列人物的性格归纳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B.诸葛亮才华出众,高瞻远瞩,又骄傲自大。 C.关羽性格稳重,顾全大局。 D.张飞生性耿直、粗鲁、莽撞。 3.下面的故事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无关的是( ) A.“三顾茅庐” B.“舌战群儒” C.“挥泪斩马谡” D.“乐不思蜀” 4.对文章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重点写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 D.本文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如张飞脾气暴躁的特点,可以通过第一段中张飞的话“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看出来。

九年级(上)《圆》-同步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圆》1 圆的基本性质(1) 学习要求: 理解圆的定义,理解弦、直径、圆弧、半圆、优弧、劣弧等有关概念. 做一做: 填空题: 1.确定一个圆的要素是______和______. 2.平面上,与已知点P的距离为3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是______. 3.A、B是⊙O上不同的两点,⊙O的半径为r,则弦AB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选择题: 4.如图,⊙O中的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不同的两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为( ) (A)2 (B)3 (C)4 (D)5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B)小于半圆的弧是优弧 (C)弦是直径(D)半圆是弧 6.下列说法中:①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②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③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一条是优弧,另一条是劣弧;④顶点在圆心的角是圆心角.其中正确 的是( )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D)②③ 解答题: 7.已知:如图,OA、OB为⊙O的半径,C、D分别为OA、OB上的点,且AC=BD.求证:AD=BC. 8.如图,在△ABC中,∠ACB=90°,AC=12,BC=5,分别以A为圆心,12为半径,以B为圆心,5为半径画弧,分别交斜边AB于M、N两点,求线段MN的长度.

9.如图,在⊙O中,AB,CD为⊙O的两条直径,AE=BF,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10.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点,E、F、C、H分别为OD、OA、OB、OC 的中点.试说明:E、F、G、H四个点在以点O为圆心、OE为半径的同一个圆上. 问题探究: 11.如图,点A、D、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DEOF、HMNO均为矩形,设BC=a,EF=b,NH=c,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b>c(B)a=b=c (C)c>a>b(D)b>c>a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教案

23三顾茅庐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三顾茅庐 ·积累运用· 1. 《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号,(朝代)小说家。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倥偬.()惆.怅()澄.清()斡.旋() 汉胄.()邂.逅()韬.略()悒.怏() 3.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谒()⑵呕() 竭()讴() 碣()怄() (3)诛()(4)谙() 殊()喑() 姝()暗()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 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5.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 刘备在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称诸葛亮为“大贤”自称“谒见”并“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些描写,表明刘备什么样的心态? 7.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文中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8.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9. 刘备第一次去拜见诸葛亮未见时,童子说诸葛亮“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10. 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策略? 11. 文中介绍诸葛亮的几位朋友,以及他的弟弟和岳父,有什么作用? ·拓展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韬晦.()(2)恩庇.()(3)冢.中()(4)匙箸.() 13.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

一封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封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第6课《一封信》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ěxìn jīn tiān yuán zhū bǐ ()() () diàn dēnɡjù zi qǐlái ()()()二、给多音字组词。 cháo()chónɡ() 朝重 zhāo()zhònɡ() 三、照样子,写词语。 又蹦又跳(ABAC)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高高兴兴(AABB)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信一()狗一()灯 一()纸一()笔一()刀 五、数笔画填空。 “圆”共画,第2画是,组词。 “灯”共画,第5画是,组词。

“珠”共画,第2画是,组词。 “今”共画,最后1画是,组词。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一封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书信一般包括哪六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七、我会找反义词。 里——()开——()空——() 好——()哭——()冷清——() 八、阅读。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上小年纪懂得礼让。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表扬——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②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23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 2、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掌握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受刘备的贤明和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教学重点: 梳理情节,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 教学难点: 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掌握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介绍《三国演义》 说起三国,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但英才辈出,众多风云人物令后世追思至今。元明清时期,三国人物的事迹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种民间文学艺术的常见题材。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是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展示课件)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120回,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三国演义》不仅以艺术的笔法演绎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的“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二、一波三折说情节 1、(展示课件)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陈寿《三国志》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关于三顾茅庐,史籍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但作者却把它扩展成了一个洋洋洒洒数千言的丰润的故事。(展示课件)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建安十二年,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第三次拜访,孔明终于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速读课文,说一说刘备在见到孔明之前经历了哪些波折?见面后,欲请孔明出山之事又是否顺利?明确: 见面前: 一折:孔明昼寝未醒 二折:张飞怒欲烧房 三折:孔明翻身又睡 见面后:一拒: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二拒:亮乃一耕夫,安敢谈天下事、 三拒: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事,不能奉命。 2、这样一波三折地叙事有什么好处? 明确: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尺水兴波意味深。如果叙述平铺直叙,见头知尾,则索然寡味。作者罗贯中为使小说情节曲折多姿,引人入胜,叙述时故意制造了很多起伏、变化,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我们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除了惯用的手法如悬念、插叙、欲扬先抑等,也可以像本文这样写出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中国古典小说很强调情节的一波三折:一次打不破情感表层结构,再来第二次,二次打不破,再来第三次,就是为了揭开情感深层结构的奥秘,塑造人物的性格。中国古典小说中经典的一波三折式的故事有《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宋江三败高俅,《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

选修1-1椭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椭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 .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B .到定直线c a x 2 = 和定点F(c ,0)的距离之比为a c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C .到定点F(-c ,0)和定直线c a x 2 - =的距离之比为 a c (a >c>0)的点的轨迹 是左半个椭圆 D .到定直线c a x 2 = 和定点F(c ,0)的距离之比为c a (a >c>0)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2.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椭圆过点) 2 3,2 5( - ,则椭圆方程是 ( ) A . 14 8 2 2 =+ x y B . 16 10 2 2 =+ x y C . 18 4 2 2 =+ x y D .16 10 2 2 =+ y x 3.若方程x 2 +ky 2 =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 A .(0,+∞) B .(0,2) C .(1,+∞) D .(0,1) 4.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 0(921 >+ =+a a a PF PF ,则点P 的轨 迹是 ( ) A .椭圆 B .线段 C .不存在 D .椭圆或线段 5.椭圆 12 22 2=+ b y a x 和 k b y a x =+ 2 22 2()0>k 具有 ( ) A .相同的离心率 B .相同的焦点 C .相同的顶点 D .相同的长、短轴 6.若椭圆两准线间的距离等于焦距的4倍,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 4 1 B . 2 2 C . 4 2 D . 2 1 7.已知P 是椭圆 136 1002 2 =+y x 上的一点,若P 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是2 17,则点P 到左焦点 的距离是 ( ) A .5 16 B . 5 66 C . 8 75 D .8 77 8.椭圆 1 4 16 2 2 =+ y x 上的点到直线0 22=- +y x 的最大距离是 ( ) A .3 B . 11 C .2 2 D .10 9.在椭圆 13 4 2 2 =+ y x 内有一点P (1,-1),F 为椭圆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 ,使|MP|+2|MF| 的值最小,则这一最小值是 ( ) A . 2 5 B . 2 7 C .3 D .4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含答 案)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拜谒.(yè)纶.巾(guān)末胄.(zhòu) 愧赧.(nǎn) 倾tuí(颓) 存xù(恤) 殆.尽(dài) 疏lǎn(懒) bǐ(鄙)贱 如雷guàn(贯)耳顿开máo(茅)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窗外日迟迟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2)未审.得入览否审:明白,知道 (3)不胜愧.赧.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4)屏人促.席促:靠近 (5)奸臣窃命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 (7)总揽 ..英雄总览:广为延揽 (8)惟将军图.之图:考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 ....。 B·刘备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 ....,热情地犒劳他们。 (解析:C.“如雷贯耳”形容人名气很大,与语境不符。)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 业。 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6·“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 7·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天下形势的? 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成三足鼎立之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4章《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4章《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圆的直径为13cm,假如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是d,则() A.当d=8 cm,时,直线与圆相交 B.当d=4.5 cm时,直线与圆相离 C.当d=6.5 cm时,直线与圆相切 D.当d=13 cm时,直线与圆相切 2.如图,在⊙O中,AB为直径,点C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C沿弦AC翻折交AB于点D,连接CD.假如∠BAC=20°,则∠BDC=() A.80° B.70° C.60° D.50° 3.如图是一个正八边形,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等于2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102 B.20 C.18 D.202 4.如图,△ABC内接于⊙O,且∠ABC=700,则∠AOC为() (A)1400 (B)1200(C)900 (D)350 5.⊙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 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 D.无法确定6.(3分)在⊙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弦AB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A.30° B.45° C.60° D.90° 7.(3分)(2020?牡丹江)如图,△ABD的三个顶点在⊙O上,AB是直径,点C在⊙O上,且∠ABD=52°,则∠BCD等于().

A.32° B.38° C.52° D.66° 8.已知一块圆心角为300°的扇形铁皮,用它做一个圆锥形的烟囱帽(接缝忽略不计),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是80cm,则这块扇形铁皮的半径是() A.24cm B.48cm C.96cm D.192cm 二、填空题 9.用半径为6cm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 cm.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依照图示的数据运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结果保留π) 11.假如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那么该扇形的弧长是.12.如图,在⊙O中,∠OAB=45°,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E=2cm,则弦AB的长为 cm. 13.(3分)用一个圆心角为90°,半径为4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14.(3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 15.(3分)(2020?郴州)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cm,母线长为3cm,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cm2. 16.(4分)如图,AD是⊙O的直径,弦BC⊥AD于E,AB=BC=12,则OC= .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教案

23《三顾茅庐》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23.三顾茅庐教案

23.三顾茅庐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近五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 二、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拜谒. yè纶.巾 guān 鹤氅. chǎng 愧赧. nǎn 沔. miǎn 存恤. xù箪.食 dān鄙.贱 bǐ 2.作者与作品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含答案)

23*三顾茅庐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hòu) 愧赧.(nǎn) 倾tuí(颓) 存ù(恤) 殆.尽(dài) 疏lǎn(懒) bǐ(鄙)贱 如雷guàn(贯)耳顿开máo(茅)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1)窗外日迟迟 .. (2)未审.得入览否审:明白,知道 (3)不胜愧赧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 (4)屏人促.席促:靠近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5)奸臣窃命 .. (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 .. 英雄总览:广为延揽 (7)总揽 .. (8)惟将军图.之图:考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 ....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B.刘备思贤若渴 .... 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 ,热情地犒劳他们。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 .... (解析:C.“如雷贯耳”形容人名气很大,与语境不符。)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4.1圆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24.1 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OB=60°,AB=AC=2,则弦BC的长为() A.B.3 C.2D.4 2.如图,⊙O的半径为1,△ABC是⊙O的内接等边三角形,点D、E在圆上,四边形BCDE为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A.2 B.C.D. 3.如图,△ABC内接于半径为5的⊙O,圆心O到弦BC的距离等于3,则∠A的正切值等于() A.B.C.D. 4.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 A.2 B.4 C.6 D.8

5.如图,CD是⊙O的直径,弦AB⊥CD于E,连接BC、BD,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E=BE B.=C.OE=DE D.∠DBC=90° 6.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OE=BE B.= C.△BOC是等边三角形D.四边形ODBC是菱形 7.如图,B,C,D是半径为6的⊙O上的三点,已知的长为2π,且OD∥BC,则BD的长为() A.3 B.6 C.6D.12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是(3,a)(a>3),半径为3,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 A.4 B.C. D.

9.如图,在半径为6cm的⊙O中,点A是劣弧的中点,点D是优弧上一点,且∠D=30°,下列四个结论: ①OA⊥BC;②BC=6;③sin∠AOB=;④四边形ABOC是菱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如图,以AB为直径的⊙O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CE=1.则的长是() A.B.C.D.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1.如图,圆O的直径CD=10cm,AB是圆O的弦,且AB⊥CD,垂足为P,AB=8cm,则sin∠OAP=______. 12.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弦,点E是的中点,OE交BC于点D.连接AC,若BC=6,DE=1,则AC的长为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

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教案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3三顾茅庐基础训练

23三顾茅庐基础训练 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倥.偬(kōng)荷.锄(hè)勒.马(lè)高冈.(gǎng) B. 踪.迹(jì)惆.怅(chóu)松篁.(huáng)轩.昂(xuān) C. 熟谙.(ān)吟.咏(yǐn)云笺.(jiān)苗裔.(yī) D. 纶.巾(lún)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x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峨冠搏带邂逅愕然逍遥 B. 安帮定国斡旋乾坤匡扶 C. 民殷国富凛凛霏霏庸懒 D. 功盖寰宇社稷悒怏侥幸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对光阴荏苒 ....,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 B. 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 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 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 ....,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4.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__,水不深而__;地不广而__,林不大而__;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A. 秀丽清澈坦荡茂密 B. 秀雅澄澈坦荡茂密 C. 秀丽清澈平坦茂盛 D. 秀雅澄澈平坦茂盛 5. 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州平笑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①________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②________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③________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④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