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用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来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它的特征是:

1.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采用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造成系统不安全的事件以及各种不安全后果并定量化,综合反映系统的安全性。

2.体现了安全评价中所追求的“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特性”

该方法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应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可以使安全工程师对复杂系统的特性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可以在系统意义上区分各种不同因素对系统风险影响的重要程度,为风险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定量信息,为实施安全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3、应用比较复杂

这种方法要求数据准确、充分,分析过程完整,判断和假设合理,特别是需要准确地给出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显然这对尾矿库这个复杂的、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难度。

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与评估 一、风险概述 1.风险的定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产和生活中充满了来自自然和人为(技术的风险(Risk)。风险是通过事故现象和损失事件表现出来的。为加深对风险概念的理解,可从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入手。事故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事故的形成过程 所谓危险(Hazard)就是事物所处的一种不安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可能导致某种事故或一系列的损害或损失事件。事故链上的最终事故会引起某些损失(Loss)或损害,包括人员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 危险的出现概率、发生何种事故及其发生概率、导致何种损失及其概率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事故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是广义上的风险,可写为: R=(H,P,L)(1) 式中:R——风险(Risk): H——危险(Hazard); P——危险发生的概率(Probability); L——危险发生导致的损失(Loss)。 在实际的风险分析工作中,人们主要关心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并把这种不确定的损失的期望值叫做风险。这种狭义的风险,可写为: R=E(L)(2) 式中L——危险发生导致的损失(Loss)。 在工业系统,风险是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后果的结合。风险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又称风险度或危险性。风险R具有概率和后果的二重性,风险可用损失程度c和发生概率p的函数来表示: R=f(p,c)(3) 2.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估三者的关系 通过风险分析,得到特定系统中所有危险的风险估计。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相应的风险标准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合称风险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风险评估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

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概率风险分析评价

概率风险分析评价PRA又称为概率安全分析PSA,作为一种核安全评价方法,PSA 近年来发展很快。 作为一项评价技术,概率安全评价(PSA)用于找出复杂工程系统运行中所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估算其发生概率以及确定它们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概率安全评价是由安全性和统计学的概念在工程设计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概率安全评价(PSA)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 代,最早应用于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H.A.Watson发展PSA的故障树 方法,将其应用于“民兵”导弹的发射控制系统的评估中,并 获得成功。1972年,PSA分析第1次应用于核电站设施上, 里程碑式的报告就是发表于1975年的W ASH-1400,分别用于 一个轻水堆和一个压水堆,开创了对于大型设备的安全进行 定量化描述的阶段。PSA用于工业辐照设备的安全分析开 始于90年代初[1-3],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 1吴德强,译.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76号出版物—潜在照射的 防护:对所选择辐射源的应用,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2IAEA.Procedures for conductiong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of nu- clear power plants(Level 1):A safety practice,safety series No.50-P-4, IAEA,Vienna.1992.

3IAEA.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safety series No.50-P-10,IAEA,Vienna.1995. 安全评估分为动态和静态,以上可以放在最后 PRA,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sticRisk Assessment) 自1972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应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成功地对核电站的风险进行了首次综合的评价,以定量 的方式给出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开始使用PRA来支持其管理过程。在“挑战者”事件之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大纲,采用概率评价方法对航天任务进行评价[2],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PRA程序对航天飞机的飞行任务进行评价, ESA(欧空局)的安全评价也从以定性为主转向定量评价,并开发了自己的风险评价程序[3]。PRA正作为许多工程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运行中。 航天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航天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的方法经历了从定量到定性,再到定量的过程。早在50年代,美国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企业风险管理作业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字数:) 学员姓名(中文):dashen 学员识别号:188888888

目录 概论 (3) 一、公司基本情况 (4) 二、公司组织架构及经营 (5) 1、公司控股程度 (6) 2、公司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评价 (7) 3、所属行业及市场背景 (7) 4、经营现状 (8) 5、营销策略 (8) 三、信息(IT)技术的应用(或将要应用)给企业风险管理带来的好处及附带的风险 (9) 四、财务状况分析(2015与前两年实际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 (10) 1、2015年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10) 2、损益表差异分析(对比报表见附件几......) (11) 3、资产负债表差异分析(对比报表见附件几......).. (12) 4、现金流量表差异分析(对比报表见附件几......).. (15) 五、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分析 (16) 六、公司SWOT分析 (17) 七、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状况的总体评价及防控建议 (17) 1、企业战略目标 (17)

2、财务目的及目标(2016年目标公司的具体的经营目标) (17) 3、公司经营管理的评价及建议 (18) 八、附件(要编号列表) (18) 九、参考资料(不能少于8项、多样,包括网站查询资料的网址) (28) 概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13至2015年的年度报告,对其做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详解;(1)公司基本情况;(2)公司组织架构与经营;(3)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风险管理带来的好处及附带的风险;(4)财务状况分析(2015与前两年的实际财务报表对比);(5)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分析;(6)公司SWOT分析;(7)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状况的总体评价与防控建议。

LEC法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

LEC法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矩阵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概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头脑风暴法等。LEC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可采取计算每一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其风险值D由三个主要因素L、E、C的指标值的乘积表示,即D=LEC。 三种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为: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 0,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因此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极小的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可 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发生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 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 中间值,如下表: C——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在1-100之间。 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类规定为1,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可能性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下表:

D——风险值。D=L×E×C,确定D值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 期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如下表: LEC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却难以确定各种因素的准确数据。确定各种因素的数据时,需要建立在经验 判断的基础上。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对同一工作过程,不同的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开发的,二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国相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生产设备为主体,逐一分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火灾和爆炸特征以及工艺过程中各种潜在危险因素,从而为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了具体和可靠的依据。但尚未形成一套通用的、完整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一、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安全性评价(SafetyAssessment)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的一种科学方法。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是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有力措施。 二、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的基本内容: (1)危险的辨识主要是查明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的种类,范围及其存在的条件。 (2)危险的测定与分析即通过一定的事故测定和危险分析(包括固有的和潜在的危险)。对系统内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及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生成的危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3)危险的定量化把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定量化处理,对其危险程度及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进行客观的评定,用以划定安全与危险,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 (4)危险的控制与处理为消防危险采取消除、避开、限止和转移等技术措施以及检查、教育、训练等管理措施。

基本定量风险评价法:概率危险评价技术

?基本定量风险评价法:概率危险评价技术 ?来源:安全资讯网编辑:冰雪时间:2009-6-26 14:15:17 1 概述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单个元件(如管路、泵、阀门、压力容器、控制装置、操作人员等)的设计和操作性能来估计整个系统发生事故概率。 2 应用范围 作为危险分析的一部分,定量危险评价包括辨识与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有关的危险并估计危险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概率危险评价方法问世以来,主要应用于下述3个方面: ⑴提供某种技术的危险分析情况,用于制定政策、答复公众咨询、评价环境影响等。 ⑵提供危险定量分析值及减小危险的措施,帮助建立有关法律和操作程序。 ⑶在工厂设计、运行、质量管理、改造及维修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 概率危险评价是评价和改善技术安全性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建造导致不希望后果的事件树或故障树,来分析事故原因。通过估算事件发生概率或事故率以及损失值,可定量表示危险性大小。损失值通常用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设备和财产损失表示,有时也用生态危害来表示。 3 评价步骤 在核工业中,概率法用来替代传统的决定论方法评价工厂的安全性。使用概率危险评价方法便于设计冗余安全系统和高度防护装置。概率危险评价通常由3个步骤组成: ⑴辨识引发事件; ⑵对已辨识事件发生的后果及概率建模; ⑶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 概率危险评价可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核工业中有3种概率危险评价方法:一级评价,仅考虑反应堆芯溶化的概率;二级评价,分析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三级评价,分析事故产生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后者常称作综合性或大规模危险评价。 4 应用分析 概率危险评价为安全评价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它的应用范围。 1)完整性和失效数据

产品风险分析及评估表

****有限公司 产品风险分析及评估表 ***公司坐落于*****工业园内,由******投资组建。主要产品:**生产、坚果(油炸、烘烤等)、饮料生产及糖果、罐头、调味品、米面制品的分装和包装。公司有多年糖粒、礼品包装类产品经验,客户遍布世界各地,销售网络完善、稳定。 一、产品原材料风险分析及控制 公司坚果主要原料是国外进口腰果、国内有CIQ认证企业生产的花生等;饮料主要原料是白砂糖、糖浆、进口香精、色素等;其他食品类以进口预包装产品为主,主要是调料、糖果(糖果、巧克力、彩糖)、固体饮料(咖啡、可可粉、茶)、米面制品(饼干、蛋糕粉、面条、大米)、彩盐、风味油醋、橄榄、脱水蔬菜、果酱、酱类等小包装食品。公司产品首先从原料的来源和使用上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其次原料主要来自国内及国外有资质的合格供应商和国外客供原料。而且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是很谨慎的,所有供应商都

要有正规的生产资质和正规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我们也不定期的通过不同方式来评估我们的供应商,以确保我们采购的原料是安全的,从原料上杜绝引入风险的因素。并且我们有严格的进料检测程序,保证我们的使用的原辅材料全部合格。 二、加工产品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1.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挑选(固体筛分)→配料→***→灌装→包膜→包装→装箱→储存→发货。 2.公司坚果的生产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油炸或烘烤→调味→抽真空包装→装箱→储存→发货。 3.公司饮料生产及糖果、罐头、调味品面制品分装包装的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挑选(包括筛分等)→(杀菌)→过金探(液体通过过滤网)→分装→组装→成品→储藏→运输。 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是外来异物风险和微生物增长,我们通过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

风险分析方法评

风险分析方法评 刘韬蔡淑琴王铬 [摘要]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比较了它们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了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风险分析方法评述 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记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近年来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风险评估阶段。风险评估即要对风险进行分析量测,确定出风险大小,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提供可用于指导操作的信息。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第一,根据风险辨识的结果,构建起合适的数学模型。第二,通过专家调查、历史记录、外推法等,获得所需的、基本的可用信息或数据,然后选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将信息量化。第三,选用适当的模型与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视具体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第四,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判断风险大小。在风险评估中为了获取一些最基本的数据或信息,常常会运用外推法(Extrapolation),主观估计法、概率分布分析法等方法获得了基本的数据或信息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处理常采用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与方法:层次分析法,模枷逻辑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法,故障树分析法,贝叶斯理论,影响图法和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等。 当前,存在很多风险分析的理论,这些分析方法遵循了基本的风险评估流程,但在具体实施手段和风险的计算方法方面各有不同。本文从计算的角度,按定性、定量和综合的方法对风险分析方法进行评

述。 一、定性分析 1.故障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可以用于风险的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其定量分析。它主要用于大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是复杂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等可能造成系统故障的分析,由总体至部分,按树状结构,逐层细化,画出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和其发生概率。故障树分析采用树形图的形式,把系统的故障与组成系统的部件的故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故障树分析首先以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作为目标(称为顶事件),从顶事件逐级向下分析各自的直接原因事件(称为底事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连接上下事件,直至所要求的深度,得出分析结果。 2.事件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又称决策树分析,是风险分析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在给定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分析该事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结果,从而评价系统的可能性。 事件树给出初始事件一切可能的发展方式与途径,事件树的每个环节事件(除顶事件外)均执行一定的功能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且均具有二元性结果(成功或失败)。事件树虽然列举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事故序列组,通过各种事故序列组的中间步骤可以整理初始事件与减少系统风险概率措施之问的复杂关系,并识别事故序列组,从而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参考文本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 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 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 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 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 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 (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 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 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

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 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 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 3)所有评价定量化。 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的物理过程和安全壳的行为,计算不同事故释放类型的放射性源项;三级,后果评价;进行释出放射性物质特性、大气扩散程度和剂量评价。PSA评价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1.2 初因的确定 首先要分析风险评价历史报告、反应堆运行历史的文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最新版

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④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S,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式版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

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 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 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 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 3)所有评价定量化。 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

风险评价方法

1.1 风险评价 1.1.1 风险评价方法 工贸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C.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参见附录C.2、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参见附录C.3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1.1.2 风险评价准则 工贸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投诉。 1.1.3 风险评价与分级 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着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 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1.1.4 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1.1.5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概率安全评价报告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面试提交材料清单及相关样本 1、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2、报考职位所需的学历、学位(职位条件未要求学位的无需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报名登记表》(样本附后)一份,附近期照片。 4、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或《失(待)业证明》(样本附后,社会在职、失业、待业人员提供)原件。开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可在考察前提供,逾期不提供,视为自动放弃。 5、满足所报考职位要求的各类证明材料:如户口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等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6、要求两年基层以上工作经历或相关工作经验职位的,提供有关劳动合同或相关证明材料。 7.参加“大学生村官”项目的,要提供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原件和复印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 凡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或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和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面试或录用资格,并上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后果自负。

相关样本: 1.考试报名登记表 2.同意报考证明 3.失(待)业证明 4.放弃面试声明书 5. 资格审查确认书

届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待业人员、其他人员 考试报名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昭 八'、 片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学位 籍贯 户籍所在地 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单位所在地 单位性质 工作单位 职务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限 所学专业 外语水平 计算机水平 考生身份 婚姻状况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相关基层工作经验 “三支一扶”大学生 西部志愿者 大学生村官 特岗计划教师 报考部门 部门代码 用人司局 职务名称 及代码 考试所在地 是否服从调剂 报名序号: 考试类别: 学习经历 社会工作经历 奖惩情况 学科成绩 姓名 关系 所在单位 家庭成员情况 职务 注:"工作单位、职务"一栏为社会在职人员必填。-学科成绩-为应届毕业生填写。-考生身份-从以下类别中择一填写:工人、农 民、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人员、三资企业人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应

LEC法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

L E C法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矩阵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概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头脑风暴法等。LEC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可采取计算每一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其风险值D由三个主要因素L、E、C的指标值的乘积表示,即D=LEC。 三种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为: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因此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极小的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可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发生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C——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在1-100之间。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类规定为1,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可能性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下表:

D——风险值。D=L×E×C,确定D值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如下表: LEC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却难以确定各种因素的准确数据。确定各种因素的数据时,需要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对同一工作过程,不同的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安全技术》之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研究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1 PSA评价方法 1.1 概率论(PSA)方法引入风险(risk)概论是为了比较和度量危险的大小和它们发生的可能性。PSA方法就是定量对核电厂作出其对环境造成各种风险的计算。PSA具有如下特点:1)对所有事故谱(初因)进行评介;2)对所有事故序列进行评价;3)所有评价定量化。核电厂PSA分成3个级别。一级,堆芯损坏分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的概率方法,对设计和运行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序列及其发生频率;二级,源项分析:在一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事故的物理过程和安全壳的行为,计算不同事故释放类型的放射性源项;三级,后果评价;进行释出放射性物质特性、大气扩散程度和剂量评价。PSA评价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1.2 初因的确定首先要分析风险评价历史报告、反应堆运行历史的文件资料以及作为PSA分析对象的核电厂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判断,从中编制出初因事件的清单。在选择初因的过程中,要确定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需要安全系统的投入以减缓后果并将反应堆带入安全状态。然后对事件进行分类,分类的准则是所需的系统响应和成功准则是否一致。图1 PSA 评价流程图初因事件的选择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核电厂的个体情况;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4142概率评价法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 早在十九世纪年代初期,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先后开展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这一工作。日本引进风险管理已有30 多年的历史,开展安全评价的工作也有20 多年了。但是日本人有时避讳“风险”这个词,所以有的日本安全工学学者建议在安全工作中把风险评价改称为安全评价。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最早来自保险行业,后来才逐渐推广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因此对于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含义大致有两种理解: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员和研究保险工作的学者,认为风险管理的中心是保险,而把预防灾害事故作为补充内容,风险管理是为了减小风险而减少支付保险金;安全工作者则是把安全评价当作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因为安全评价既分析评定系统中存在的静态危险,也评估分析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动态事故隐患,开展安全评价能够预防和减少事故,所以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4.1安全评价概述 4.1.1 风险的定义 在当前,不管是从事工农业生产,还是承包某项工程,人们都会遇到并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做这样的工作将要冒多大的风险,可能会受到多大意想不到的损失,对于安全评价也就是要测算某个系统潜在的风险率是否超过了允许的限度。为此,首先要搞清楚风险的含义和风险大小用什么量值来表示。 对于风险要同时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一)受害程度或损失大小。 有无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可能造成多大损失。 (二)造成某种损失或损害的难易程度。

损害发生的难易性一般是用某种损害发生的概率大小来描述。 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下面象征性的式子来表示风险:Risk = Uncertainty×Damage (4.1) 风险不可靠性损害 上式说明,在没有危险的地方就没有风险; 另外,在没有不可靠性的地方也没有风险。 例如当人们知道明天那座房子肯定是要塌了的情况下,在那座房子的地方就不存在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风险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定义: Risk = Hazard / safeguards (4.2) 风险危险源(安全防护) 例如船在大海中航行,危险源就是大海。但是在航海中要冒多大的风险要看安全防护的措施和设备。如果采用小帆船航海,风险就大,若用有导航设备的大型船只,风险就小。 一方面,随安全防护的增大,风险会减小,另一方面,只要危险源不为零,风险就客观存在,这就是安全评价过程是个动态过程的道理。我们所希望的当然是尽量地减少危险源,通常讲的本质安全正是从这概念引申出来的。本质安全就是危险源趋近于零的理想状态。 从上述风险的两个定义可以看出,风险的定量计算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再来看式(4.1)。 右边的第一项“不可靠性”,表示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危险源能够引起的事故不可靠性。对于这个不可靠性,目前多做为概率事件来处理,引入概率计算方法来解决。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 3.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内容十分丰富,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同。目前,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根据安全评价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3.1.1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安全评价对象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过程简单。目前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在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但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评价结果有时因参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同时由于安全评价结果不能给出量化的危险度,所以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事故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的,因此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较高,由于能够直接给出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因此便于各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在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诸多措施中,定量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所谓风险评价就是首先要识别潜在危险,对潜在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再根据评价的准则判断这些潜在的危险是否能被接受,进而提出减少、消除危险应该采取的措施。在重大危险源与风险评价方面,英国、美国、欧共体、世界银行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及我国均十分重视,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在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定量危险分析技术已成为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定量风险评价包括辨识与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有关的危险,并估计危险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度。目前,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所危险、有害物质运输、环境中有毒物质浓度以及评价发生概率小而后果严重的事故隐患。 目前,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及易燃、易爆、有毒等工业设施的安全评价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世界银行的《工业危险评估方法》、《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挪威DNV 公司SAFETI、LEAK 软件以及概率危险评价技术等风险评估方法。此外,预测发生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时对周围人员、环境及建(构)筑物等的影响的事故后果分析的计算机模型软件有:美国ENSR 咨询公司的AIRTOX、美国海岸防卫队的DEGADIS、英国和加拿大联合开发的GAS-SAR、美国Technica 公司的PHAST 以及我国原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的HL Y 等软件。 (一)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1FC)对其资助的工业新装置进行评估和监督,需要对这一新装置可能给其界外的人群和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还需要对为控制危害所采取的措施评估其是否恰当和有效。为协助这种评估,世界银行环境和科学事务室制定了“世界银行对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危害装置进行鉴别、分析和控制的指导方针”。为了实施这一方针,需要对涉及的新装置进行危害分析以确定从该装置中意外释放出的有毒、易燃或爆炸物料可能造成的损害。该危害分析将鉴别有潜在危险的物料和可能造成释放的意外事件。如果任何此类意外事件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危害,必须采取措施以降低意外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加工工艺进行更改或更换别的加工工艺,减少危险物料的存量,提供坚固的辅助容器,更改现场的配置,迁至不同的地址或改进控制和管理技术。 如果采用以上措施不能降低潜在的损害,则可以进行风险分析。该风险分析要计算意外危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测定是否可以通过更改诸如加工工艺、安全体系或培训、测试或维修程序等方面来降低这一概率。若这种危害和风险分析表明所涉及的工艺和厂址的结合会给临近的社区带来不可接受的威胁,则必须另找新的厂址。 世界银行工业危害和风险评估的方法适用于现有生产企业,也适用于改建或扩建项日的设计。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提供了在化学工业巾使用的最新技术以评估释放有毒、易燃或爆炸物料至大气所造成的后果。尽管该计估方法首先是供世界银行和IFC 工程项目所使用,但它提供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在化学工业中也有广泛的使用。 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程序见图9—19,释放故障形态说明见图9—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