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波动性知识点例题详解

光的波动性知识点例题详解

光的波动性知识点例题详解
光的波动性知识点例题详解

第十六章光的波动性

目的要求:了解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熟悉相干条件,掌握双缝干涉的特征及规律、条纹分布情况及明、暗纹位置特征;熟悉薄膜干涉的特征及其应用。掌握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及条纹特征,熟悉电磁波谱和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基本特征及应用类型。熟悉光电效应现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重点难点:

教具:

过程及内容:

光的波动性

一、光的干涉

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r相同)。

⑴利用激光;⑵将一束光分为两束。

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

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与双缝S1和S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

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

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δ=r2-r1.

由几何关系得r12=L2+(x-

2

d

)2,r22=L2

+(x+

2

d

)2.

考虑到L》d 和L》x,可得δ=

L

dx

.

若光波长为λ,则当δ=±kλ(k=0,1,2,…)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

强;

当δ=±(2k-1)

2

λ

(k=1,2,3,…)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据此不难

推算出

(1)明纹坐标x=±k

d

L

λ(k=0,1,2,…)

(2)暗纹坐标x=±(2k-1)

d

L

·

2

λ

(k=1,2,…)

(3)条纹间距△x=

d

L

λ.

上述条纹间距表达式提供了一种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

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λ,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当到达某点的路程

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1

2(

2

-

n

λ

,该点光互相消弱,出现暗条纹;条纹间距离与单

色光波长成正比.λ

d

l

x=

?∝λ,所以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

两边是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纹。

1课

d

b

【例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0.6μ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5.01014Hz和f2= 7.5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

是()

A.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明条纹

B.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

c.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明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略条纹

D.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暗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解析:如图所示,双缝S1、S2,到光屏上任一点P的路程之差d=S2S2/,当d等于单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由S1和S2发出的光在P点互相加强,P点出现明条纹,当d等于单色光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这样由S1和S2发出的光在P,互相抵消,出现暗条纹

本题中单色光f1的波长为λ1=C/f1=0.6μm,单色光f2的波长为λ2=C/f2=0.4μm 可见d=λ1、d=3λ1/2 答案:C

3.薄膜干涉: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条纹,

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ΔT,等于薄膜厚度d的两倍,即ΔT=2d。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不等。若:

ΔT=2d=nλ(n=1,2,…)则出现明纹。

ΔT=2d=(2n-1)λ/2 (n=1,2,…)则出现暗纹。

应注意: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

【例2】.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平行排列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解析:白光从左侧照射到薄膜上.经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相遇产生干涉现象.这样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故选B弃A.由于薄膜从上到下逐渐变厚,且同一水平线上厚度相同,两列反射光叠加时振幅相同,故彩色条纹是水平的,选C弃D.答案:BC

薄膜干涉应用(1)透镜增透膜: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倍。使薄膜前后两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一半,(ΔT=2d=?λ,得d=?λ),故反射光叠加后减弱,从能量的角度分析E入=E反+E透+E吸。在介质膜吸收能量不变的前提下,若E反=0,则E透最大。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2)“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甲所示;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乙所示。(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

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例3]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

(1)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

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

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

从上往下看到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干涉条纹

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1)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

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

【解析】由薄膜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可知,干涉条纹是由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干涉而形成的,某一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位置就由上、下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决定,且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对应的该路程差是恒定的,而该路程差又决定于条纹下对应膜的厚度差,即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下面对应的膜的厚度差也是恒定的.当抽去一纸片后,劈形空气膜的劈尖角——上、下表面所夹的角变小,相同的厚度差对应的水平间距离变大,所以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变大,即条纹变疏.答案A正确.

【例4】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λ/8

B.λ/4

C.λ/2

D.λ

解析:若使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即让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光叠加作用减弱,为减小反射的热效应显著的红外线,则要求红外线在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叠加作用减弱,即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膜的最小厚度为红外线在该膜中波长的1/4。【答案】B

4.光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f不变,其波长λ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速V成正比.色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频率不变则色光的颜色也不变。

二、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

2.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极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当形成泊松亮斑时,圆板阴影的边缘是模糊的,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3.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4.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或比光的波长小.

小结: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但存在明显的区别:单色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明暗相间分布,但衍射条纹中间亮纹最宽,两侧条纹逐渐变窄变暗,干涉条纹则是等间距,明暗亮度相同。白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彩色的。

【例5】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若狭缝与灯泡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B.若狭缝与灯泡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答案】ACD

【例6】平行光通过小孔得到的衍射图样和泊松亮斑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衍射图样的中心都是亮斑

B.泊松亮斑中心亮点周围的暗环较宽

C.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的中心是暗斑,泊松亮斑图样的中心是亮斑

D.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均匀的,泊松亮斑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不均匀的

解:从课本上的图片可以看出:A、B选项是正确的,C、D选项是错误的。

三.光的偏振

(1)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

(2)偏振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

的方向振动,叫偏振光。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适,

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

且它们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多数光都是偏振光。

(3)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各种

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B的方向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4)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将E的振动称

为光振动。

【例7】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

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和

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

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A.光是电磁波

B.光是一种横波

C.光是一种纵波

D.光是概率波

【分析】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光是自然光,它包含有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且沿着各个振动方向的光强相同。当这种光经过偏振片后,就变成了偏振光,即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通过了偏振片P,形成偏振光,这种偏振光传到偏振片Q 时,当偏振片P和Q透振方向平行时,会完全穿过,垂直时不会穿过,透射程度与二偏振片的透振方向间的夹角有关,因此才出现题中所述的现象,该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答案】B

【例8】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

B.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

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

D.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解:机械能中的横波能发生偏振。自然光不一定非要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本题应选BD。

四、光的电磁说.

1、光的干涉与衍射充分地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现象又进一步表明光是横波。麦克斯韦对电磁理论的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得到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理论值3.11×108m/s,这和当时测出的光速3.15×108m/s非常接近,在此基础上麦克斯韦提出了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所谓的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出其波长与频率,进而得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

2.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级、γ射线,除可见光外,相邻波段都有重叠。

3.无线电波是自由电子振荡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光振动垂直于纸面

光振动

在纸面

激发后产生的,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

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λm和物体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λm T = b(常数)。【例9】.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C.γ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D.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波长长,它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

解析:电磁波服从共同的规律,波长较大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电磁波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它们产生的机理的不同,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则是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答案:ABD

五、光谱和光谱分析(可用光谱管和分光镜观察)

由色散形成的,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1.发射光谱

(1)连续光谱:包含一切波长的光,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产生;

(2)明线光谱:又叫原子光谱,只含原子的特征谱线.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发光产生。

2.吸收光谱

连续光通过某一物质被吸收一部分光后形成的光谱,能反映出原子的特征谱线.

3.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根据不同的特征谱线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光谱分析既可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

【例10】.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明线光谱

B .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

C .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明线光谱,不能用连续光谱“

D .我们观察月亮射来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

解析:这类问题首先需要弄清连续光谱,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论的产生机理.太阳光谱是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所以是吸收光谱.月亮反射到地面的光谱是太阳光谱,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属稀薄气体发光,产生明线光谱.答案:B

六..激光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1)激光是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可应用于光纤通信。

(2)平行度非常好。应用于激光测距雷达,可精确测距(s =c ·t/2)、测速等。

(3)亮度高能量大,应用于切割各种物质、打孔和焊接金属。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做外科手术。

七.注意问题

1.知道反映光具有波动性的实验及有关理论.

2.光的干涉只要求定性掌握,要能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凡是光通单孔、单缝或多孔.多缝所产生的现象都属于衍射现象,只有通过双孔、双缝、双面所产生的现象才属于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虽然都是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产生的,但两种条纹有如下区别(以明暗相同的条纹为例):干涉纹间距相等,亮条纹亮度相同.衍射条纹,中央具有宽而明亮的亮条纹,两侧对称地排列着一系列强度较弱.较窄的亮条纹.

理解光的波动性

【例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于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 .屏上无任何光亮

解析:由于双缝前各有一块滤光片,分别都透过红光和绿光,这两种色光不能发生干涉,故在屏上无双缝干涉条纹,但是这两种色光通过每个单缝时发生单缝衍射,故屏上仍有光亮.所以C 选项正确,

【例12】 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解:公式λd

l x =?中l 表示双缝到屏的距离,d 表示双缝之间的距离。因此Δx 与单缝到双缝

间的距离无关,于缝本身的宽度也无关。本题选C 。

【例13】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 =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1014Hz ,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解: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紫外线,应该使入射光分别从该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光叠

加后加强,因此光程差应该是波长的整数倍,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紫外线在膜中波长的1/2。紫外线在真空中的波长是λ=c/ν=3.7×10-7m,在膜中的波长是λ/=λ/n=2.47×10-7m,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1.2×10-7m。

2.理解电磁波的产生机理

【例14】图为X射线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 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且()

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A极发出

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

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

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

解析:X射线管发出X射线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灯丝K要发射电子,所以灯丝K的两端要接低压电源,使灯丝能发射电子;第二,灯丝K发射的电子在K、A之间要加速获得很大的动能打在A上,从A发射出X射线,故K、A之间要加直流高压.基于以上两点,可知A选项正确.

1、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的电磁能加热食物的新型炊具,微波的电磁作用使食物内的分子高频率地运动而产生热,并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内的维生素。关于微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微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是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激发

B. 微波的频率小于红外线的频率

C. 对于相同功率的微波和光波来说,微波每秒发出的“光子”数较少

D. 实验中,微波比光波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如图所示,一细光束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a、b、c三束单

色光,则这三种单色光()

A、频率关系是fa

B、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关系是va

C、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da

D、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da>db>dc

3、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由v=λf可知,波长越长,波传播得越快

D.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

4、右图是伦琴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电源E给灯丝K加热,从而发射出热电子,热电子在K、A间的强电场作用下高速向对阴极A飞去。电子流打到A极表面,激发出高频电磁波,这就是X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P、Q间应接高压直流电,且Q接正极

B、P、Q间应接高压交流电

C、K、A间是高速电子流即阴极射线,从A发出的是X射线即一种高频电磁波

D、从A发出的X射线的频率和P、Q间的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5、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时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

A.这主要是光的干涉现象

B.这主要是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装置中用红光和紫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后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前者B.在同一装置中用红光和紫光做衍射实验时,后者的中央亮纹要宽些

C.将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θ(θ≠0°)射向平行玻璃砖,在出射光线中,后者的侧移距离大于前者

D.在水下同一深度放置红色和紫色两点光源,当从水面上看时,后者照亮水面的面积大于前者

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x=1.8×10-6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Hz和f2=7.5×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亮暗条纹的情况是()A、用频率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亮条纹 B、用频率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C、用频率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亮条纹 D、用频率f1的单色光照射进,出现暗条纹

8、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K,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可见光波段;人体的温度约为310K,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红外线波段;宇宙空间内的电磁辐射相当于温度为3K的物体发出的,这种辐射称为“3K背景辐射”若要对“3K背景辐射”进行观测研究,则应选择的观测波段为()

A.无线电波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

9、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

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

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A.光是电磁波B.光是一种横波

C.光是一种纵波D.光是概率波

10、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

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

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干

涉条纹有如下特点:⑴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

等;⑵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1装置

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

的干涉条纹 ( )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B. 用X 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

C. 光导纤维舆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D.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1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13.(4分,单选题)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 )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 )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 )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 )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 )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14、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

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

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毛玻璃屏A 、双缝B 、白光光源C 、单缝D 和

透红光的滤光片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

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

波长。

⑴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

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

顺序应为C 、_________、A 。

⑵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

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 ,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 为__________mm 。

⑷已知双缝间距d 为2.0×10-4m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 为0.700m ,由计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nm 。

16、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 为单色光源,M 为一

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答题卡上画出S 经平面镜

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 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

a 和L ,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

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 的表达式.

17、(12分)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v ”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v 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Δv (也称频率宽度).让图2

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甲、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Δt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Δt 的最大值Δt max 与Δv 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满足:Δt max ·Δv ≈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激光频率v =4.32×1014Hz ,它的频率宽度Δv =8.0×199Hz ,让这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为n =2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45°角,如图1—43—3所示.

图1—43—3

(1)求从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度

.

(2)估算在图中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d m .

参考答案:

1BD 2AD 3 AD 4AC 5BD 6C 7AB 8A 9D 10A

11A 解析:用X 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X 光的穿透性;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12 BD 解析:白光作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A 错;用红光作光源,屏上将呈现红色两条纹与暗条纹(即黑条纹)相间,B 对;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条纹,C 错;紫光作光源,遮住一条狭缝,屏上出现单缝衍射条纹,即间距不等的条纹,D 对。

13 D 解析:金属丝圈的转动,改变不了肥皂液膜的上薄下厚的形状,由干涉原理可知干涉条纹与金属丝圈在该竖直平面内的转动无关,仍然是水平的干涉条纹,D 对。

14微波; 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

15⑴E D B ⑵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⑶13.870 2.310 ⑷ x l

d ?,6.6×102 16(1)如右图所示

(2)L x d

λ?= 因为2d a =,所以2L x a λ?=

S /

17、(1)设从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i =n sin r ,,故得r =arcsin(

n i sin )=arcsin(245sin ?)=arcsin 21=30

光在薄膜中传播的速率为v =c /n =2.12×108 m/s

(2)乙光通过薄膜经过的路程s =

r d cos 2

乙光通过薄膜所用的时间:Δt =

r v d v s cos 2= 当Δt 取最大值Δt m 时,对应薄膜的厚度最大,又因为Δt m ·Δv =1,

v

r v d m ?≈1cos 2

所以d m ≈

v r v ?2cos =1.15×10-2 m

高中物理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中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的知识点,可见其是很重要的,下面为同学们详细的介绍了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光的电磁说等知识点。 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2.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 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

δ= (n=0,1,2,……) 页 1 第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3.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 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4、光的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光的电磁说5.⑴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赫兹用实验证 明了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及γ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讲解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 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 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 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有增加;另—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 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E叫做能量子。 2.大小:E=h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x10—34J·s(—般h=6.63x10—34J·s)。四:拓展: 1、对热辐射的理解 (1).在任何温度下,任何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0C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 多,大约在1 5000C时变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最大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越高。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将钢加热到约800℃时,就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光,但在同一温度下,熔化的水晶却不辐射可见光。 (3)热辐射不需要高温,任何温度下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2、2.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做黑体(1).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如图所示,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个很小的孔,那么射人 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 射出。这个空腔近似看成一个绝对黑体。 注意: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色的,有些可看做黑体的物体由于 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 3、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1).如图所示,假设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 图中小圆点表示实验值,曲线是根据普朗克公式作出的。 (2).能量子假说的意义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 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普朗 克常量h 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常量之一,它体现了微观世界的 基本特征,架起了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桥梁。 注意: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 二、光电效应现象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3.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4.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5.光的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6.光的电磁说 ⑴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赫兹用实验证明了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7.光电效应 ⑴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单元光的性质 一、知识结构 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及 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光的传播及其本性

光的传播及其本性

卓尔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学员编号:年级:高三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第 6 课时 课题 高中部分第十七讲:光的传播及其本性 教学目标1光的反射定律 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3凸、凹透镜 4透镜成像公式 4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5波粒二象性及物质波 重 点、难点 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一、 光源和光的直线性 光的直线传播 1、几个概念 ①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②点光源:忽略发光体的大小和形状,保留它的发光性。(力学中的质点,理想化) ③光能:光是一种能量,光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使被照物体温度升高,使底片感光、热水器电灯、蜡烛、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电池) ④光线:用来表示光束的有向直线叫做光线,直线的方向表示光束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上不存在,它是细光束的抽象说法。(类比:磁感线 电场线) ⑤实像和虚像 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点.实像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肉眼观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前提条件:在同一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 l h x v

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二、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返回原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 1θθ=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光路图作法——根据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画光路图。 4.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 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 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5.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范围 三、折射与折射率 折射定律 (荷兰 斯涅尔)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从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折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 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常数,即n =2 1 sin sin θθ S S M P i r

高中物理光的波动性知识点总结参考

高中物理光的波动性知识点总结参考 高中物理光的波动性知识点总结参考 一.教学内容: 光的波动性 二.要点扫描: (一)光的干涉 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r相同)。⑴利用激光;⑵将一束光分为两束。 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 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与双缝S1和S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δ=r2-r1。条纹间距△x=λ。 上述条纹间距表达式提供了一种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kδ=∝d。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不等。若: ΔT=2d=nλ(n=1,2,?)则出现明纹。 ΔT=2d=(2n-1)λ/2(n=1,2,?)则出现暗纹。 应注意: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 薄膜干涉应用(1)透镜增透膜: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倍。使薄膜前后两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一半,(ΔT=2d=λ,得d=λ),故反射光叠加后减弱,从能

量的角度分析E入=E反+E透+E吸。在介质膜吸收能量不变的前提下,若E反=0,则E透最大。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2)“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甲所示;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乙所示。(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4.光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f不变,其波长λ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速V成正比。色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频率不变则色光的颜色也不变。 (二)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 2.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极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当形成泊松亮斑时,圆板阴影的边缘是模糊的,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3.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4.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或比光的波长小。 小结: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但存在明显的区别:单色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明暗相间分布,但衍射条纹中间亮纹最宽,两侧条纹逐渐变窄变暗,干涉条纹则是等间距,明暗亮度相同。白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彩色的。 (三)光的偏振 (1)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 E的方向、磁场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全总结 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及 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光的传播(几何光学)规律

/ 光的传播(几何光学)规律 课题: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