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上九年级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一定错误的是()A.质量50 kg B.身高160 m

C.体温37℃D.1 min心跳75次

2.水结成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体积B.质量C.比热D.密度

3.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B.0.2千克 C.2千克D.5千克

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

B.短跑运动员比赛速度可达到15m/s

C.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体积约0.05m3

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dm

5.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m B.kg C.kg/m3D.s

6.将2.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A.2.5 t=2.5 t×1 000 kg=2 500 kg B.2.5 t=2.5×1000=2 500 kg

C.2.5 t=2.5 t×1 000=2 500 kg D.2.5 t=2.5×1 000 kg=2 500 kg

7.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8.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盒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

A.在左盘中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B.调节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C.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出其质量D.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9.一架托盘天平底座的铭牌上标有“200g”的字样,其表示的含义是()

A.砝码盒内最大砝码的质量是200g B.天平的最大称量值是200g

C.天平自身的质量是200g D.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200g

10.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中B.加减砝码时,可以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C.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用镊子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

11.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1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物质本身一种特性的是()

A.质量B.密度C.压强D.浮力

1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4.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ρ=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

15.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A.B.C.D.

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

乙两种物质密度间的关系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比较

17.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

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30g 0.8g/cm3B.75g lg/cm3

C.75g 0.8g/cm3 D.30g lg/cm3

1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9.实验测量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混合液的密度一定为125g/cm3

B.甲的密度比乙小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0.单位换算:

①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 g,一巨石质量0.6t= kg

②量筒内水的体积是35ml= cm3.

21.一盒中成药的说明书如下:

【用法用量】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成人一天8袋,分2~3次服用;小儿一天15mg/kg(每kg体重的服药量为15mg),分2次服用.

【规格】0.12g/袋×12袋.请你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算算,一个质量是16kg的小孩,每次的用量是袋,天内能将一盒药用完.

22.质量是21.6g的蜡块体积是24cm3,蜡块的密度是kg/m3,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基础训练(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上九年级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一定错误的是()A.质量50 kg B.身高160 m

C.体温37℃D.1 min心跳75次

【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 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B.

2.水结成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体积B.质量C.比热D.密度

【解答】解:

(1)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故B正确;

(2)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因此水结成密度变小,故D错误;

(3)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得V=,质量m不变,密度ρ变小,因此体积V变大,故A 错误.

(4)水的比热4.2×103J/(kg?℃),冰的比热容2.1×103J/(kg?℃),因此水结成冰比热容变小,故C错误;

故选B

3.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B.0.2千克 C.2千克D.5千克

【解答】解: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即0.2kg;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

B.短跑运动员比赛速度可达到15m/s

C.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体积约0.05m3

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dm

【解答】解:A、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g,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0.15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但不可能达到15m/s.故B不符合实际;

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

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D 不符合实际。

故选C。

5.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m B.kg C.kg/m3D.s

【解答】解:

A、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错误;

B、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故B正确;

C、kg/m3是密度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

D、s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6.将2.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A.2.5 t=2.5 t×1 000 kg=2 500 kg

B.2.5 t=2.5×1000=2 500 kg

C.2.5 t=2.5 t×1 000=2 500 kg

D.2.5 t=2.5×1 000 kg=2 500 kg

【解答】解:

A、“2.5t×1000kg”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错误;

B、“2.5×1000”缺少单位,故B错误;

C、“2.5t×1000”=2500t≠2500kg.故C错误;

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7.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解答】解:当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在右盘放入了砝码进行粗调,然后移动游码进行微调,如果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说明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故选B.

8.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盒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

A.在左盘中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B.调节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C.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出其质量

D.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

【解答】解:A、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整数值以下的质量还是无法解决.不符合题意.

B、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C、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能任意调换.不符合题意.

D、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

故选D.

9.一架托盘天平底座的铭牌上标有“200g”的字样,其表示的含义是()

A.砝码盒内最大砝码的质量是200g

B.天平的最大称量值是200g

C.天平自身的质量是200g

D.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200g

【解答】解:“200g”表示的是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故选B.

10.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中

B.加减砝码时,可以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C.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用镊子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

【解答】解:A、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因为潮湿或者化学药品容易对天平盘产生腐蚀,故A错误;

B、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用手拿,是因为手上会有汗或者脏东西,一是容易使称量变得不准,另外时间长了,容易把砝码腐蚀,故B错误;

C、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故C错误;

D、称量物体质量时,用镊子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故D正确。

故选D。

11.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解答】解:(1)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B不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篇一:201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 习(全册含答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 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 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 (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 1 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 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 量长度时所能 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 仪器测量; (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 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 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 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 、分min 、秒s 。时间的国际主 单位是s 。 27、1h=60min= 3600s。1min=60s。 28、要会读停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 间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 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 距离改变;(2)距离不变,方位改变;(3)距离和方位都改变。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 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 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4、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研究物体 自己。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所以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 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

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

1、画出A受力分析图。 2、已知:A质量为30kg,受到拉力F=10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支持力。(g=10N/kg) 3、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 4、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 5、若F =50N,G A=10N,物体A匀速下滑,求:墙对A的摩擦力? 6、如图3,木块A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图1 图4

7、如图6,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正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对此时的A、B进行受力分析。 8、画出图中A物体的所受力的示意图,已知A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 9、如图所示: 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 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0、如右上图,一物体m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m受到的力 11、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A A

12、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13、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14、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15、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6、分析下图中物体B受力情况(两物体均静止):

3、物体A重50牛,受浮力30牛,画出力的示意图,求出支持力? 5、已知:A的重力为100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浮力。 6、已知:A的质量为10kg,求:A的重力是多少N?(g=10N/kg) 如果A所受浮力为18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求出绳对A的拉力是多少N? 6、已知: V A=20cm3,ρA=3×103kg/m3 ,求A的质量是多少?重力是多少? 如此时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0.4N,求物体A所受浮力? 7、已知:物体A重30N,所受浮力为20N,求A所受拉力? 7、如图7,三个球A、B、C静止在水中,A漂浮,B悬浮,C沉底,分别对此时的A、B、C进行受力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配套练习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 【基础知识】1、作用,相互,牛顿,N。 2、形状,运动状态。 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4、A 5、D 6、B 7、B 【能力提升】 8、略。 9、桌面,书,书,桌面。 10、D 11、A 12、B 13、D 14、A 【探索研究】 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1)A,B (2)A,C (3)A,D 第2节弹力答案 【基础知识】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 2、1N,20,13.0 。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 4、压缩,拉长,方向。 5、D 6、B 7、C 【能力提升】 8、可以,3.3 9、 10 ,12 10、B 11、B 12、D 【探索研究】 13、C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 基础知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2kg ,19.6N.。 3、C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 9、低 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 11、1,重力 12、60kg,98N 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 【探索研究】 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竖直向下 2、形状,运动状态 3、5;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6、速度越来越大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27、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垂直,就表示被检测的桌面水平。 28、(1)10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他的质量成正比。(3)3.0N 四、计算题 29、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G=mg=5kg×9.8 N/kg = 49 N 。答:略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答案 【基础知识】 1、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5、D 6、C 【能力提升】 7、A 8、D 9、B 10、D 11、C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2020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纳米。2、1mm。0.68。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 11B。水平提升12偏小。13A。14B。15A。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 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第二 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静止。2江岸。竹排。3船。江岸。 4位置。参照物。5A。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24。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 车的速度)。11C.探索研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 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v=s/t。m/s。km/h。3.6。2B。3A。4C。5C。6D。7、4m/s 水 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 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12。 11C。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 知识 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略。3(1)匀速。6。 (2)1.2。(3)小于。水平提升4(1)5min(2)72km/h。5、 80km/h。200km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 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cm。min。s。2、20。18。3、1.2米每秒。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4岸边。静止。5静止。后。后。6、1250。7、闪电。传播时间。停表。S=vt。8、白烟。 提升。12、29。二、9D。10C。11B。12B。13C。14C。15D。16A。17A。18B。19A。三、20、1mm。3.15。21、(1)0.6000。(2)20。(3)

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复习(粤教版)

初二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与计算 一、作图题 1.画出图a 、b 两物体受到的重力,画出图c 、d 两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2.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力,并用字母标明。 (1)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 (2)一个物体悬浮在水中。 (3)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右运动。 3.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力的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4. 用滑轮组提起200N 的重物,绳子最多只能承受90N 的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1)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画出示意图. (2)据此设计要匀速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多大? (3)若在此问题中,将物体匀速提高3m,应把绳子拉下多少米? 二、计算题 1.长为80cm 的直杠杆,支点离右端20cm ,左端挂20N 的重物,问: (1)在右端应挂多重的重物杠杆才能平衡? (2)在上述平衡后,如果两端各加10N 的重物,则杠杆将会怎样呢? 2.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m 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3.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桂林北站到南宁之间约437km 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N804次。下面是N801 (1)N801次列车从桂林北到南宁共运行了多长时间? ( 2)N801次列车从桂林北到南宁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一个质量为 200N 、边长为20cm 的正方体放在长为1m 、宽为10cm 的板凳上,求正方体对板凳的压强为多少? 5.有一只亚洲象体重3t ,每只脚掌的面积大约是0.03m 2.(取g ≈10N/kg ),则这只大象四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a b c d (1) (2) (3) (1) (2)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全册)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还可以改变()。力的三要素是()()()它们都影响力的()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先观察它的()和(),并检查指针是否指在()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3、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 公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其作用点叫()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者()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只用实验来验证这一定律。惯性:物体保持()的特性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有关,与速度无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物体的运动()(“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5、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我们就 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的两个力,如果(),( ),并且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 6、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有关,()越 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有关,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增大摩擦力方法:(),()。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7、压力;水平面时,F()G物,压力的方向()。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采用()法,得出其跟()和()的大小有关。实验结论:()相同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固体压强公式()。增大压强方法:()一定时,减小(),或在()一定时,增大()。压强的公式是()单位是()50帕表示()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压强都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和()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连通器的应用例子:(),(),()。 9、()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值;1标准大气压=()ml水银柱=()pa。水泵是利用()工作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越高的地方,气压越()液体沸点越()。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10、浮力的方向总是(),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12、阿基米德原理:侵入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第1 页共2 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6.4密度知识的应用提高训练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提高训练 1.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⑤⑥①D.③④②⑥ 2.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 ②往烧杯中甲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加水到标记取出石片再加水至标记 A.偏大B.偏小 C.无偏差D.无法确定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4.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5.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 A.1.0×103kg/m320g B.1.0×103kg/m310g C.1.4×103kg/m320g D.3.0×103kg/m320g 6.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A.B. C.D. 7.用烧杯盛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的密度为3g/cm3B.由图像可知,该液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该液体体积为50cm3 时,液体的质量为50g D.烧杯的质量为60g 8.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 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A.100ml,5ml B.100ml,10ml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 训练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噪声的界定: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②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作图专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作图专题(训练14) 班别姓名座号 1、沿斜面滚下来的小球,重力为5N,作出重力示意图 2、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重12牛,用力的示意图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 3、用20牛的力将重15牛的物体压在墙壁上,用力的示意图作出墙壁所受的压力。 4、画出四个小球分别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的受力示意图 5、某同学在体育锻炼时,推出一个重为40牛顿的铅球,请在下面左图中作出这个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各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6、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质量为2kg ,它与传送带一起以l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上面右图中画出M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7、下面左图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8、图中,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9、图中,重2N的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水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10、如下面左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2N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它在水平方向上力的示意图。

11、在上面中间的图中,电灯静止不动,画出电灯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斜面上有一物体M,它受到的重力为60牛,它对斜面的压力为40牛,请在下面右图中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12、请分别画出下列各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3、下面两图,杠杆在力F 1 F 2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 2 是F 2 的力臂.在图36中 画出力F 1的力臂L 1 以及阻力F 2 , 1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你在图乙中画出此时“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15、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需在A点加一个力F,要使这个力最小,请在图上画出F的示意图,并标明它的力臂。 16、下面右图中杠杆B点挂着重物G,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平衡在图中的位置,请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17、用羊角锤拔木板上的钉子,请画出最省力的动力作用线和对应的动力臂。 18、如图所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 2的方向,以及动力F 1 的力 臂,在图中补全F 2的力臂以及动力F 1 。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含答案)

屏边县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检测 时间:120min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公式3分) 1、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它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是 N ,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是 0.5 N 。 2、力的作用效果: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3、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段表示出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通常用字母 G 表示。 7、重力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 N ,质量的单位是 kg ,比值g 的大小g=9.8N/kg ,在粗略计算时g 可以取 10N/kg 。 8、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 9、10N/kg 的物理意义: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10N 。 10、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1、物体受到几个作用时,如果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 于 平衡 状态。 12、作用在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在 同一条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 摩擦力 力。 1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5、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 在国际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N ,面积的单位是 ,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 2 m 用名称叫做 帕斯卡 ,简称 帕 ,符号是 Pa 。 16、由于液体具有 流动性 ,液体内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的 同一 深度,向 各个方向 的压 强都相等。 17、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在公式中P 的单位是 Pa ,g 取10N/kg ,h 是指液体的深度,单位是 m 。 18、第一次测出大气压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 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P 0=1.013 Pa ,在粗略计算中,标 5 10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Pa 。 5 1.010 19、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越小 。20、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 21、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 液体的密度 ②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2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 公式表示就是: F 浮 = G 排 23、浮力的计算公式: 24、物体的沉浮条件:①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 ②悬浮 浮力等于重力 。 ③上浮 浮力大于重力 ④下沉 浮力小于重力 。 2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距离 。26、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的计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 ,距离的单位是 m ,则功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 焦耳 ,简称 焦 ,符号是 J 。27、用功率表示做功的 快慢 。28、功率的计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J ,时间的单位是 S ,则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它有一个专 门的名称叫做 瓦特 ,简称 瓦 ,符号是 W 。

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归类复习

一.简答题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人和车原来都是沿某个方向运动的,当车突然向左急转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向左急转,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感觉被向右甩出. 2. 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 答:干冰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防止腐烂变质的作用;冰熔化时,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冰块周围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 3. 第3题图 阅读上述小资料,请你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给小组其他同学解释“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答: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板凳时受到阻力,运动状态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反复几次,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4.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参观铁路工地时看到的场景.请用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第4题图 (1) 铁轨为什么要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2) 出发前,老师通常会嘱咐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不要太快,也不能骑车带人,为什么? 答:(1)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2)骑自行车太快或者骑车带人,当遇到障碍物时,车轮遇到障碍物停止下来,而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造成摔伤. 5.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客车车窗旁的王桦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急速后退.当她推开车窗玻璃时,长长的披肩秀发被“吸”到了窗外,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两种现象. 答:(1)因为王桦是以自己所乘坐的客车(包括车内的乘客、司机、座椅等)为参照物,道路两旁的树木相对所乘坐的客车(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感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向后运动.(2)由于客车极速行驶,客车外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大,压强较小,车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小,压强较大,车内的气体压强大于车外的气体压强,所以她的头发被“吸”到了窗外. 6.如图所示,商场中,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一位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请你用科学术语说明“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的原因. 第6题图 答:售货员是从加热时间角度来说的,售货员认为微波炉很省电,是说用微波炉虽然功率大,但加热食物用时很短,消耗的电能并不多,所以不“费电”;顾客是从电功率角度考虑的,因为微波炉属于大功率用电器,工作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烧断保险丝,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认为很“费电”.之所以一开微波炉保险丝就会熔断,是因为微波炉的功率大,根据错误!未指定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基础知识点梳理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基础知识点梳理练习题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第七章力1.什么是力:力是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举两个事例: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物体的。4.力的单位是:,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6.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伸长就的原理制成的。 7.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10.弹力:物体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重力跟质量成。图像为: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

1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 (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和压力;(2)用 代替滑动;(3)加;(4)利用。 第八章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只与有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利用惯性的事例: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并且在。 5.物体在或受到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九章压强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上受到的叫压强。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 3.(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 4.秒表 5.避免错误错误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x109(2)250 2.5x108(3)75 4500 (4)150 2.5 2.15.31cm 18.22cm 3.对准物体的边缘0~6cm 1cm 3.4 4.C 5.D 提高练习 6.1mm 3.66cm 3.6cm 0.06cm 7.C 8.B 9.B 10.B 11.B 12.C 13.18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自主导学 1.配合法累积法替代法 2.取平均值 基础练习 1.1﹕107695km 2.85 累积法 3.400m 4.D 5.D 提高练习 7.6m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C 4.B 5.D 提高练习 6.人山7.B 8.D 9.A 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5 72 2.30 3.B 4.C 5.C 提高练习 6.A 7.C 8.D 9.C 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自主导学

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 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 7.C 8.B 9.B 10.C 11.24 12.229.5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秒表 基础练习 1.0.75 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 提高练习 3.(1)60.00 (2)20 (3)s/t0.9 4.(1)质量(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专题强化卷:压强(含答案)

压强 1.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 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小D.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2.下列现象不能 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表示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图丙表示地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所示表示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4如图所示的三幅图是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这三幅图不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①②③全正确 5.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6xl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3:2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6.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基础知识点梳理练习题

第七章 力 1. 什么是力:力是 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力)。举两个事例: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4. 力的单位是: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6.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的原理制成的。 7.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 的 。 10.弹力:物体 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 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在粗略计算时 也可取g= );重力跟质量成 。图像为: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 力)。滑动摩擦的大小跟 和 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 1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 ;(2) 。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 和 压力;(2)用 代替滑 动;(3)加 ;(4)利用 。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为: 。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 证明这一定律)。 2. 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惯性是物 体的一种 。只与 有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利用惯性的事 例: 3.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我们 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 、 、 并且 在 。 5. 物体在 或受到 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九章 压强 1. 压力: 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3. 压强公式: ,式中p 单位是: ,1帕=1 ,表示是物理意义 是 4. S F p F= ;S= 5. 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 ;(2)F 不变,S (3)同时把F ↑,S ↓。而减小压 强方法则相反。 6.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 ,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 铁路 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 ,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 了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 恐龙的质量可达50 t,则它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____ N ,相当于___________ 个质量为50kg的 同学的体重. 2 .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 _______________ ,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3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比. 公式G= 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 ______ 之 比,约等于_____ 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 10 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 之比是10: 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________ N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坝流下的水能冲击水轮机发电,正在工作的打桩机能将桩打人地下。表明被举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__________ .它的大小与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关。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__. 5.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题型二)A?—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50N B. —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6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重力的单位是kg 7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题型一)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 大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8. 2002年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 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 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9 .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 88.2N .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综合提高训练1.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 , 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 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 数为_______ 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 变小” ?) 2 .一座限重为4.9X10 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k g. 3. 如图8-7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 在右方,此时桌面的_________ 高。 4?我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637N,则他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 空中飞行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kg.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一一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 木古郎牧场上.则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将 ________ (选填不变” 变大”或变小” ?)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 斜面向下的B.「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C.物体的重心 一定是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 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d《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自主导学 1.作用,F,牛顿,牛, N 2.形状,运动状态 3.大小,方向,作用点 基础练习 1.球拍,球 2.A 3.(1)受到力的作用,向前,(2)麦秆对刀刃 4.A =20N 提高练习

11.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或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3.地球,(或 10),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7.(1)G =mg = kg×10N/kg = 5N (2)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 G=5(4)不能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N (3)图略(提示:先标出最大值,再按比例标)(4)N 四、画图题 F支 24. 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