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景观设计角度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从景观设计角度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从景观设计角度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从景观设计角度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从景观设计角度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以长沙裕湘纱厂为例

摘要: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明不断冲击着工业社会,新兴产业开始逐渐取代工业社会,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裕湘纱厂为例,从空间意境角度对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内涵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必要性以及工业遗产保护的途径、重新利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工业遗址景观环境的发展不只是单纯的保留厂房、改造建筑,使其成为一个孤立的栽体和符号。保留什么?建什么?怎么建?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项目定位、文脉和场所精神的抉择。透露出我们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关键词:景观环境,工业遗址,改造与再利用

城市中心,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建造一个同样的建筑,所以为了让这座美丽的城市能够留存一点旧时的记忆,我们采取原相封冻法,将珍贵和有趣的痕迹保留下来。作者认为这是最好的设计,是时间的沉淀,是历史的再现,会让这座建筑在现代人眼里看上去依然很美,使用起来也很舒服。这是建筑工作者应该承担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与文化环保责任,而这也是我们进行旧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总体思考。同时本文试从环境空间意境的角度入手,以裕湘纱厂改造设计为例,来探索工业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分析保护和再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工业遗址景观空间意境的建设提供一个理性的依据。将部分工业遗址彻底转化为文化艺术园区,也是这个探索过程中可以选择的一条路。将其建设为真正具有地方空间意境的景观遗址。

1.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即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设备,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

2.工业遗产景观设计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就是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建筑、审美启发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闲置荒废的工业空问进行改造再利用,其空间主要包括场地、建筑、废弃工业没施、废弃材料、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景观要素。其内涵不仅仅是将废弃的工业空间改造再利用,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业遗址的艺术处理,延续场地的工业文化特色。

3.国内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裕湘纱厂

1.背景

裕湘纱厂旧址在2002年被长沙市批准为近现代保护建筑,在2005年该建筑又被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旧址已经被划归为长沙城投的可经营性资产。它位于建设中的潇湘风光带潇湘遗古园中。裕湘门楼是该区段的标志,也是文化主题所在,将通过门楼为核心来反映长沙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在景观设计中,将突出门楼凯旋门式的建筑形式,并在其周边设立广场,使得从潇湘大道穿越门楼,就可直达湘江。同时该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定位为周边城市居民生活配套设施场所与城市景观文化休闲场地,同时也是沿江风光带的一个城市空间节点。

2.场地

潇湘大道北段第一期景观工程南起龙王港,北至银施家港段,南北长约2.7公里,东西宽约40米至120米,。该区域是长沙城区最有条件实施亲水和自然设计的湘江滨水段,并有裕湘纱厂保留建筑,堪称湘江风光带精华聚集段。即将建成的景观带定位为开敞、大气,富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文化气息。以其充分的利用裕湘纱厂周围的场地,满足了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基本的需要,

这样的地段发挥工业遗址裕湘纱厂景观设计上的最大优势,结合风光带,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的

修复后

盛宴。其在商务会所和艺术展览厅的临江面,工程还新修约1000平方米的看台,以便于市民更好地观赏沿江风景和纳凉。

3.建筑

在工业遗址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上面,建筑外型的改造是最难满足景观设计要求。其大体存在这两个问题:①空间利用率低。对于全部保留这种利用形式,虽然能完整地保存原有的建筑风貌.特定的工业文化,空间利用率很低.尤其是那些体量相对较大的建筑.在它精良结构、宽敞空间内只用于陈放一些机器设备。②文脉价值缺失。功能置换的利用形式虽然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但大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对原有工业建筑内部格局做了较大变动,几乎很难唤起人们对曾经厂房的回忆。

然而裕湘纱厂以其独有的古典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赢得了保护与再利用上的成功,同时它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第一批西洋建筑式样。门楼为凯旋门式建筑,古典庄重。办公楼为中西结合建筑,整体颜色为暖黄色。与湘江边周围的景观才形成鲜明的对比,阐述了工业遗产的独特与不朽。金黄色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河岸边一道晶莹剔透的靓丽景观犹如一颗夜明珠镶嵌在河西的湘江边上,从银盆岭大桥上远远望去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看着如此的宏伟的景观人们不难想到它的辉煌和历史,裕

裕湘纱厂夜景图

修复后

湘纱厂——记录了湖南的坎坷历程,成为长沙百年历史沧桑的见证。

4.植物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改良是相辅相成的。为保证工业遗址内植物在塑造景观美学价值的前提下,兼顾存活率与土壤改良.裕湘纱厂在植物配置时采取了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成活率高的植物,增加其绿化值。裕湘纱厂门外种植有四棵桂花树,伴随着花香,人们进入到一个历史遗迹的地方,其两侧的两处植被区,长势茂盛,走进门内,所看到的那片草坪处,左侧有香樟,右侧有银杏,丰富的植物色彩,同时也增添了建筑的生气,据观察知,裕湘纱厂现有的植物种类有香樟、旱柳、桂花树、银杏、构树、珊瑚树、紫薇、杜鹃、红花檵木、龟甲冬青、海桐、黄金槐、火棘、迎春、龙柏、罗汉松、南天竺、女贞、凤尾兰、芭蕉、枸骨、竹子等,这么多种类的植物让其俨然成为了人们散步休闲的聚集点,春天郊游的时候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市民骑自行车来此欣赏湘江风光,体味文化遗址,感受长沙历史风情。

仅管裕湘纱厂已经曾为长沙风光带景观上的一大特色,但是其仍存在很多有待加强的地方,其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环境,工业遗址对环境,以及一个城市对环境的需求。

裕湘纱厂风景图

4.知名专家提出门楼保护构想

潇湘风光带景观设计评审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和湖南本省的设计大师们对裕湘纱厂门楼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设计师魏民提出,

对裕湘纱厂大门及两个纱厂建筑实施

保护性改造,在保护建筑周边划出一定范围作为保护缓冲带,场地内设计独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如象征岳麓山的岩石景墙、波浪形景观飘架、帆形景观灯柱等。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说,可规划在该区域建成星城天地园,逐步打造成长沙时尚文化区,可以涉及演出、艺术创作、展示、出版、精品家具、时装、酒吧等行业。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和湖南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设计师则建议,长沙纱厂等上世纪的近现代保护建筑,既能让人想起当时工业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生产场面,同时也能让人唤起“激情燃烧的岁月”与“老上海时光”的怀旧情调。在潇湘风光带上,规划对工厂原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利用,并通过重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不同空间景观要素规划设计对策

1.因地制宜的场地活力塑造

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场地的利用改造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条件和生产工艺要求并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大地艺术”随着大地艺术的普及.逐渐蔓延到对工业废弃地的重视.也直接触动风景园林师对工业遗址处理时渗透着大地艺术的手法。史密森的‘艺术化地再利用”为风景园林师解决工业废弃地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克斯比公园是加州帕罗·奥托市的海边一块工业垃圾填埋场的改造设计。在覆土层很簿的复台涂层的垃圾山上.形成连续的土丘,营造了个特色鲜明的大地艺术景观特色滨水公园。设计中利用其倾斜的地形.在合理地处理了埋藏在地下的垃圾的同时.设计者还和雕塑家合作,创作了一种电线杆阵列的大地艺术景现。这些电杆顶部是平齐的.与地形形成对比.隐喻了人工与国外某工业废弃地工业设施改制成的雕塑自然的结合。

2.保留与改建并举的建筑再生手法

部分改建部分保留。真正成功的建筑要能达到与景观的和谐融台,相映成趣.在建筑合理利用的同时倡导景观优先。为了兼顾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及文脉价值,在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时可以部分进行保留.延续其传统特色.再现当年的场景,部分进行改建用现代元素赋予其新的功能集老工业结构之美与创新文化之美与一体,以建筑有机体为主体景观.并延续场地文脉的新城市景观形态.这样既提高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又保持了建筑的文脉轨迹。如广州珠江后航道改造中.通过建筑改造和保留.将展览办公酒店和创意工作室等功能与原有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在原有清水红砖墙的基调上.注入钢架混凝土,玻璃等现代元素.与原有建筑的坡顶.山花、拱券等古典元素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文化特色。通过通透的玻璃连廊将一线建筑有机连接起来.巧妙地完成了功能的转换和空间的延伸。

3.艺术与创意引领工业设施新生命

①采用艺术处理手法。将一些不起眼的工业构件通过夸张对比、阵列、变形.历史场景再现等戏剧性的处理以达到新奇幽默的效果.让人流连忘返。如在那些破旧的小构件旁设置几个用现在材料制作的新的构建在材料和款式上和前者形成对比.给游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理查德哈格在设计西雅图油库公园时将场地内的各式压缩机和蒸汽管.刷上红黄.蓝紫等艳丽的颜色竖向上高低错落,原本的垃圾岛重塑成一篇机器雕塑圣地。②“老店新开”工业景观自身的结构很容易转变,看似锈迹斑斑甚至废弃的工业设施稍加改造就有新的用途.每一处都散发着人类的智慧和创意的光芒。如荆州市城南热电厂改造中将传煤带改造为儿童滑梯.增加了地域的趣味性和儿童的可参与性:废弃建筑的桁架改造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

4.多样化、多角度的植物景观设计

工业废弃地是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其接近于裸地的生态环境特点要求我们在植物配置时考虑得更全面。①“杂生”植物。在一些土壤未被严重污染的场地,偶尔来一点百草丛生景象也足够震撼,在草长莺飞中发现另一种美.且这些植物的腐殖质还能促进土壤的改良。如杭州LOFT149内的地形.植被几乎未做任何地更改及移除,具有工业绿化气息的绿地在园内随处可见。对植物基本采用了。“万物皆生灵”的态度听之任之.不做任何人为的干预。②“指示性”植物。针对一些具备酸碱指示性的特殊植物,将其种植于被污染地带.给游客以警醒,起到居安思危的教育作用。③“装配植物”。考虑到工业遗址绿化用地面积的局限性,原有植物的缺乏.以及土质受污染不适合植物生长或者需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达到种植要求,此时.可以尝试用。装配”的方式来进行景观营造.如作为临时性项目的2010世博会江南公园绿化植物采用移动绿植箱以混凝土地坪为基层.在其上铺设地面

材料或采用干上海世博会室内立体绿化展示上海世博会室外立体绿化展示现铺式铺装,保证有足够的场地面积用于绿化.减少造价投资。④“立面”植物。这是解决工业遗址内景观空间不足与土壤污染严重的两全之策。可以选择在建筑的外立面种植攀岩类植物,或者在建筑的“第五立面”设计一些屋顶花园来提高整个遗址内的绿化率.打造多元化的绿化景观体系。

6.结论

工业遗址是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留下的痕迹.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工业遗址内场地,建筑、工业设施等各景观要素的整合与重构既可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又是解决城市问题.延续城市活力与文脉的有效途径。裕湘纱厂以其成功案例展示了景观设计手法在工业遗产上的运用的优势。对工业遗址保护性的再开发,必须认清遗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设计中保留、发展,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其呈现在公众面前,使工业遗址改造成具有艺术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06(9):11-13

[2]陈雨蕉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案例比较浅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3):(9)38-41.

[3]丰燕,彭蓉.浅议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以荆州市城南热电厂改造为例【J】.安徽建筑(9)2009.(6):33-34

[4]姚睿.Loft”有机景观——广州珠江后航道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景观再生途径探(9)讨【J】中外建筑.2009.(8):63-66.

[5]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简圣贤,何志华.我国工业遗址设计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园口].园林,2006(11):14—15.

[7]马庆再现与重生——长沙工业遗址建筑保护及利用(原长沙船舶厂中外建筑2008(8)

及裕湘纱厂改造设计)

[8]刘晔.Liu Ye 浅析老建筑"修复"与"改造"之异同——以裕湘纱厂和湖南交通医院修复改造工程为例[期刊论文]-中外建筑2011(5)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一、工业历史资源的现状 基于武汉市志工业志、以及各区区志记载,从1860年代至1990年代选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371家企业(解放前132家、解放后239家)作为本次规划的调研对象。通过对371处企业的全面调查,目前全市还存有实物的工业企业为95处。 二、工业遗产的评判标准 一是在相应时期内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在全国或武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工业企业;二是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或先进性,同一时期内开办最早,产量最多,质量最高,品牌影响最大,工艺先进,商标、商号全国著名的工业企业;三是建筑格局完整或建筑技术先进,并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业风貌特色的工业企业;四是其他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存。 三、工业遗产推荐名单 在95处工业遗存中确定29处作为武汉市推荐工业遗产名单。该29处工业遗产从发展阶段上涵盖了6个时期、13个行业。其中,具有稀缺性、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等具有“最”字特点的遗产13处,已被列为国家、湖北省、武汉市文保单位的遗产15处(其中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6处);从建筑形式上则包含了建筑群11处,单体建筑16处,附属建构筑物2处。(详见附表1) 四、工业遗产的分级保护 《规划》分为三个保护级别进行保护,其中一级工业遗产1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二级工业遗产6处,三级工业遗产8处:一级工业遗产: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实施管理。此类工业遗产以保护为主,充分尊重历史特征,对建筑原状、结构、式样进行整体保留,不得随意拆除,应在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遗产;开发利用;资源破坏;遗产保护;遗产管理 针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任务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遗产保护及抢救工作开始启动并逐步深入。 一、我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却很快,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3项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l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数目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近百个项目正在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涉及我国的22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分布有12项世界遗产;中部地区的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有9项世界遗产;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有11项世界遗产;此外澳门有1项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资源在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 开发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到目前中国已有48处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就目前来说,一些文化遗产是及其脆弱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一些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及原因保护与开发开发转变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 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至2015年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8。名列第二,仅在意大利之后。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纵观中国所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如此丰富,如何对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最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促使人民去了解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对策考察研究 一、背景解读——德国鲁尔区的衰退与复兴 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具有发达的内河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条件。鲁尔区工业历史悠久,在德国的近代工业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德国工业的引擎”之称。鲁尔以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为基础,逐渐发展成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电力等重工业的在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作为重要的资源生产和加工制造工业区为德国战争机器的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在战争后期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经过重建该地区仍为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击,鲁尔区传统的采煤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危机。针对这种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地区复兴。在鲁尔区复兴的各项对策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物化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彰显工业文化特质以及塑造独特的地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内容与模式 鲁尔区的煤钢生产企业在地区结构性危机影响下逐渐走向衰退,相继停产关闭,其中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最初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当时保护工业遗产的观念尚未形成,能将这些废弃的工业设施和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德国最早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是对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发动机房”的保护。此后的30年间,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鲁尔区有更多的煤钢及其相关企业陆续衰

退、关闭,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工业场地和设施很多都被作为工业遗产得以保护。例如,哈姆市的马克西米连煤矿在1979年受到保护并建设成公园(图1);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是由废弃的旧水塔在1982年得到保护后改建而成的(图2);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1986年12月停产后得到保护;北杜伊斯堡蒂森钢铁厂1985年关闭,1989年在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开始计划建设景观公园;波鸿市的世纪大厅在1990年被保护更新;瓦尔特罗普的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在1992年得到保护并整修为博物馆(图3);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在九十年代被保护;“关税同盟”炼焦厂1995年被纳入保护框架等等。 图1 图2 图3 1.哈姆市马克西米连公园 2.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 3.瓦尔特罗普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 2001年,继矿业城镇格斯拉尔(Goslar)和弗尔克林根炼铁厂(V oelklingen Iron Works)分别在1992年和1994年被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Site)之后,鲁尔区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成为德国第三个(鲁尔区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 1.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工业遗产保护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关注的课题。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留下千古遗憾。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城市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大量工业企业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拆毁,大量珍贵实物档案消失,所以,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非常重要。 工业遗产的基本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目前我国尚无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条例,世界各国现基本依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制定的相关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审美启智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根据这个定义,青岛工业遗产的基本类型应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及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机械设备、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废旧物、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青岛的工业遗产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青岛社会发展的信息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还要大。所以,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像重视古代文物那样重视工业遗产。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重新引入的功能大致有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几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和融合。 (一)城市开放空间模式。中山市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原为粤中造船厂,属地方性中小规模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掺插以现代景观环境小品,运用景观设计学的处理手法,展现了产业美学特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 (二)旅游度假地。对中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小波、祁黄雄的对古盐业遗产的个案研究,他们具体分析了古盐业遗址的旅游价值,论述了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还有李林和肖洪根以湖北十堰工业遗产资源为对象的研究。上述两个案例一个是古代手工业生产时期的遗迹,另一个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物,而在两者之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发掘。 (三)博览馆与会展中心。福州马尾船厂部分保留旧有的厂房和设备形态,展示造船工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船政绘事院(即船舶设计所,1867 年建成)目前已作为厂史陈列馆。厂史陈列分为近代部分(船政)与现代部分(造船厂),陈列沙盘、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南大学编制的《南京城外秦淮河规划》中,把晚清的工业厂房建筑辟作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而民国时期的厂房建筑则继续其现在的功能,用于民用工业生产,便于开放参观。 (四)创意产业园。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_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66 专题报道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 长兼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非常欢迎各位专家参加这 个会议。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是 一个重大课题,又是一个现实话题,也是很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需要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怎么解决传统工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更新改造问题,不仅仅是遗产的物质空间环境问题,更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并且因此会牵涉到社会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工业企业搬迁,带来的产业工人重新就业、新的职住分离问题等,需要大家研究和探讨。全国各地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相对而言,技术、资金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尖锐,现在更突出的是立法、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跟不上。我觉得归纳起来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如何看待工业遗产的价值,到底是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建筑价值、土地价值,还是其他的?要从规划、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把工业遗产放到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里看,要把特定的工业建筑放到土地利用、环境质量、就业平衡的环境里考察。二是政府、企业、市民在这个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城市规划应该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三是具体操作问题,如何对待保护和利用两方面的要求,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核心的问题在哪里,保护和利用有哪些具体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等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我们希望各位专家能够贡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引起规划行业和社会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对于全国规划行业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过去十多年,国外在谈工业遗产保护,我们在埋头搞建设。真正的文物早被列入保护对象,也还面临着破坏,更不用说没有列入文物的东西,我觉得现在来谈工业 遗产保护和利用正是时候,再晚就来不及了。 讲到价值问题,大家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 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首先要找出工业文 化遗产和其他遗产不同的地方,要强调的是产业 本身的历史价值,包括文化的、技术的。工业遗产 的价值在于工业生产特殊的工艺,以及工艺所反 映的时代工业文明,这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我 们不能带着过去固有的审美标准,也不能带着现 在审美选择去看待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一个时 代的标志。第二,工业建筑往往占地大,空间很 大,抗震能力和结构强度比一般的民用建筑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不能轻易认为工业时 代过去了,所以工业时代依赖的文化载体也没有 那么重要了。即便只从物质空间角度来看,也不 要轻易把工业厂房成片拆掉,加以利用会得到很 大价值。简单地把它们列入文物也未必好,不是说 它们没有文物价值,而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情况 下,列入文物就意味着死掉了。第三,工业遗产意 味着土地资源,意味着更小的拆迁成本。如果没有 看清楚,如果这片土地不是直接改用于公共活动设 施的话,宁愿暂时保留为工业用地,把这些资源暂 时放一放。假如现在很仓促地把它变成商业用地, 很快下一轮中国建设高潮就会把它拆掉。 在搞清楚保护的对象、保护的目的、保护的 思想的前提下,一定要把保护的内容纳入同一个 规划,不能让保护规划游离在规划体系外面,这 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做了一个历史风貌区保护规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卜华烨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指导老师:汤国华 一、概说 1.概念 1.1建筑遗产 1)法定保护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例如: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防汛,加之它具有居住功能,所以成为中国乡土建筑一种特殊的类型。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在竞标时即要求需要由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出符合中方文化的纪念建筑,所以,吕彦直所设计的饱含中国建筑精粹的宫殿式建筑在竞赛时脱颖而出,虽外观上呈现中国传统建筑形态,建筑内部采用钢结构、剪力墙、现浇混凝土屋顶等结构形式,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保护的文物建筑 例如:广州市基督教锡安堂 广州市基督教锡安堂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一批旅美爱国爱教华侨捐资建成,绿色的瓦面与红色的砖墙,内部庭院楼阁,是中西方建筑的融合建筑,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文革之后,被损毁的锡安堂得到了修复,被保存至今。 历史建筑:指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未列入文物建筑和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定保护建筑物。 广州市近年来一直进行着历史建筑的评定与保护,其评价标准即为:1)地方历史价值、2)建筑艺术、科学价值、3)历史事件载体与名人纪念价值、4)代表性、标志性价值、5)其他历史文化价值。 2)目前非法定保护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未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物,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 1.2.保护

据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保护”的内涵包括“鉴定、防护、保存、修缮、再生”。 维持传统地区及环境并使其重新获得活力。 这一内涵对“保护”的含义作了更为确切的表述,从鉴定开始,排除不利的因素,对建筑遗产进行保存,对破旧部分进行修缮,此外,要使得存封的建筑遗产获得新的活力。 1.3.利用 国家文物法指出“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法则》指出:利用主要是指服务于当前的实用功能,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具体功能有“科学研究、纪念场所、教育场所、观光场所、休闲场所、宗教场所”。 保护文物古迹,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谈合理利用,让文物古迹发挥他的休闲、观光、纪念、教育、宗教等价值。也可以为文物古迹带来新的生命力。 2.硕士研究生应如何研究与实践 1)学习文献,关注媒体报道 研究生在掌握了文献资料后,对文物古迹有了认识与学习,了解古迹的历史与发展,时刻关注媒体的报道,实现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 2)调查、勘查、测绘,如有可能参与修缮工作。 对文物古迹有了认识与了解之后,对古迹进行调研与测绘会帮助形成对古迹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参与修缮工作会丰富自己对古迹的了解。 二.关于建筑遗产认定标准的认识 1.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人文、科技、绿色”的发展理念,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进一步将工业促进局、市规划委员会和市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规化推进,特制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见附件)。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第一章概念与对象 第一条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经济再利用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遗产是极具风貌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有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工业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物质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有关的厂房、仓库、码头、桥梁、办公建筑、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遗存;还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历史档案、商标徽章及文献、手稿、影像录音、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非物质遗产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相关的容。 第三条市工业遗产的重点为: (1)解放前的民族工业企业、官商合营、中外合办企业等遗存; (2)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一五”及“二五”期间建设的重要工业企业; (3)文革期间建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4)改革开放以后建设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第二章调查与登录 第四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详实的调查,制作登记表格,绘制现状图。同时要将调查的工业资源

工业遗产保护与规划

工业遗产保护方法初探

摘要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大多数工厂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正急速地从城市中消失。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利用工业遗产;如何既妥善地保护工业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本文以工业遗产保护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以及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措施、开发模式、改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探讨, 为解决工业遗产如何在现代化中实现有机的延续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利用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这些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留下了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这些旧工业区一般具有良好的土地区位,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使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逐渐演变成为城市中心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地段,由于土地价值的潜力巨大,土地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往往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首要选择。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工业旧址正急速地从城市空间中消失,面临不可逆的拆毁。然而,正是这些古老厚重的厂房、高大的烟囱、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见证了一段城市历史,承载着工业文明。 二、研究的原因和目的 我国从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的兴衰,到建国后辉煌的工业史,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拆毁。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巨大变化,城市的发展建筑,城区内的旧工业区日渐废置。如何对待这些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安排工业遗产的存废,既妥善地保护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正确解决新区域的开发与工业遗产利用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三、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3.1历史价值 早期的或者是开创性的遗产资源拥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资源都记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工业活动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人类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工业文化等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遗存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的载体。通过工业遗产的保留和保护实现解释和印证历史事件,传递历史信息的目的。 3.2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既体现自我价值获得其应有的收入,又对社会作了贡献。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这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 3.3 科学价值 工业遗产与其他的文化遗产不同,工业遗产见证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旅游学院国旅2班吴琼莉(20093558)众所周知, 世界遗产已成为我国旅游吸引物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批自然和文化遗产而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对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有不同的观点与做法,给遗产保护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遗产,在既遵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时, 又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 它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总结各类说法,构成旅游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游览价值, 即自然地或经开发后可作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其二, 对旅游业来说要有经济价值。无论何种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如果对旅游业没有经济价值,则难以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其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独特性,必须具有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是其生命力所在, 它不仅能使人产生旅游动机,而且能使人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二是区域性, 即旅游资源植根于一定的区域背景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促使旅游者进行区际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原因。不过,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的国际性特征表现得日益突出。三是可持续性,通常旅游资源不能向旅游者出售, 也不能转让。正是其可持续性,所以加强保护和管理, 能得到长期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发挥其潜在价值。 世界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部分。文化遗产包括:(1)文物,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 具有考古性质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 即从历史科学角度看, 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 即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自然遗产包括: (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成为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性质和自然地理,以及科学明确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活环境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遗产都是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存在。保护好世界遗产, 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 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 一个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产业。世界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遗产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需, 也是现在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需。 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世界遗产保护的目标为: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永久地流传下去。因为它不仅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它不仅属于当代, 更属于子孙后代,其次,要保证在任何遗产利用方式下, 相关的国家和全民利益不致受损。遗产事业是大环境事业的一部分,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如果因开发不当或保护不力, 让遗产严重受损或发生严重蜕变, 将被列入濒危遗产, 这还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我国有许多世界遗产,带动了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 如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等。但是, 20 多年旅游业的发展, 得力于世界遗产,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有些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或不当开发,出现短视,盲目追求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等。港口岛公园面积约9公顷,接近市中心。二战时期这里的煤炭运输码头遭到了破坏,除了一些装载设备保留了下来,码头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瓦砾。直到一座高速公路桥计划在附近穿过,港口岛做为桥北端桥墩的落脚点,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到了这块野草蔓生的地区。拉茨采取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他考虑了码头废墟城市结

浅谈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浅谈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发表时间:2019-04-29T14:22:00.2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郑益鹏[导读] 摘要: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最终产物。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北京 101100 摘要: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最终产物。城市更新有着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而工业遗产正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资产资源,是工业文明的代表,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与探索的价值,蕴藏着深奥的工业文明,其空间结构、建筑风格等的都与现代的工业与众不同,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就目前的形式而言,伴随着城市的更新换代,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重 视程度远远不足,破坏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更好的保护工业遗产并充分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变成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更新 一、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加强工业遗产的法定地位 中国是一个文化强国,有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等,都极具历史探索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在城市更新的快速发展下,文化遗产破环现象也较为严重。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条令,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条例,用来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但在这些保护条例中却没法准确的找到对于工业遗产的相关规定,因此相关法规条令的缺失相当于工业遗产在法定地位上的缺失,这就造成了工业遗产的保护缺乏有效的依据。对于这个问题,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条令,加强工业遗产的法定地位 [1]。 二、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明确工业遗产的功能定位 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较少的城市将工业遗产的利用放在社会经济类别的规划之下,因此使得工业遗产的利用缺乏相关政策的保障与强大资金背景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有明确的工业遗产功能定位,合理的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之中去,通过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的考虑及应用,解决当地的就业难现象,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拉动人们消费,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及减少对工业遗产的破坏等,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三、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编制工业遗产的专项规划,加强保护观念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能还不够重视,在很多城市的项目保护规划方案较为随意,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就要注重对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力度,编制相关的专项规划并制定相关的标准规定,努力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与相关法定法规的衔接规划工作。从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观念。 下面以哈尔滨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东北地区的工业遗产来讲,大多是以沙俄最早在此处修建的中东铁路为工业开端的,之后又经历了沙俄、日本、苏联、中国不同的国家时期的发展过程,使得工业遗产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对于东北地区乃至中国都有着很深的蕴意[2]。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哈尔滨地区的工业遗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价值也经常被人们忽略,工业遗产的精神文明与历史记忆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淡,因此,在这种危机的形式下,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迫在眉睫,要与社会各界相联系沟通,通过以媒体、报刊、书籍或新闻等的形式来呼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工业遗产,从而稳定工业遗产的重要地位 四、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要注意工业遗产保护的系统性原则 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而言,应从整体进行考虑和采取措施,具体的保护对象可以是工业遗产所在的土地、工业建筑物、工业设施或工业遗产周围环境等,工业遗产的管理者应具有整体意识和观念,将所有要素都充分考虑到并将其应用在规划设计中,将各要素完全展现在人们眼前,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或许在此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等的因素,无法保留某些工业设备,但倘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工业设备作为工业遗产的修饰艺术或遗产景观来装饰及保护,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工业印记,使得遗产文化保存更完整,以致于人们感受更真实。 五、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重视工业遗产的安全性 伴随着城市的更新与进步,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如开展旅游项目,引领人们参观体验工业遗产的文化韵味与历史价值,还可以充分利用工业遗产来开发建设公共休闲空间,或建设工业遗产相关的特色园区等,都是有效利用工业遗产的方式[3]。但就我国而言,现阶段被称为工业遗产项目的大多是早期的一些重金属冶炼或装备生产厂等高污染工业,为了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如,制定相关的工业遗产环境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进入的门槛,并就污染治理这一环节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等,做到先治理工业遗产本身存在的污染问题再充分利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工业遗产的绿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六、以大连为例,对工业遗产进行分析 大连作为东北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带的工业遗产也都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国家历史的变化,它们不仅特征鲜明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研究价值,很多的工业遗产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珍贵印记,见证了大连的历史发展过程[4]。在大连的工业遗产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工业遗产认识不足,观念有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房林立,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为了改建经济建筑,有些工业遗产建筑已被拆除或正在被拆,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人们对工业遗产认识不足,观念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媒体、报刊、书籍或新闻等多种形式,呼吁人们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二)各机构协作有待提高对于本地来讲,与工业遗产保护相关的机构协作有待提高,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信息的传递或决策产生失误等,因此要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分工,做到任务明确,各负其责。 总结: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也变得越来越迅速,在这种背景下,要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力度,将工业遗产与城市相结合,对工业遗产自身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其重要的法定地位。在处理好他自身的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科学合理的利用,发挥其经济价值,让人们更好的体会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印记。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工业遗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要深刻的认识到工业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工业遗产能够更好的持续发展。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最新资料(最新整理)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建设部和国家XX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主要针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内容。200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走上了法治轨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的保护与开发也受益于这个时期。2009 年以后,青城镇相继申请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兰州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修缮项目和古民居、博物馆保护与建设项目等。经过这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工程,青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与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 青城古镇文化遗产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三类:一是文物类,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

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二是建筑群类,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三是遗址类,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四类:一是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二是民间游艺类,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三是民间音乐类,主要指青城小调;四是民俗活动类,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这些文化遗产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 对于青城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各方争论不一。有人强烈反对开发利用,认为其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大过保护。也有人支持开发利用,认为可以依靠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各有利弊。文化遗产是各历史时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人们通过这些遗产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也要分享利用它的价值。因此,保护和利用并不绝对对立。但也要看到,现实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开发利用确实威胁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反对不科

(完整版)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2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进一步将北京工业促进局、市规划委员会和市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规范化推进,特制定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见附件)。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第一章概念与对象 第一条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经济再利用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遗产是极具风貌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有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工业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物质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有关的厂房、仓库、码头、桥梁、办公建筑、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遗存;还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历史档案、商标徽章及文献、手稿、影像录音、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非物质遗产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相关的内容。 第三条北京市工业遗产的重点为: (1)解放前的民族工业企业、官商合营、中外合办企业等遗存;(2)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一五”及“二五”期间建设的重要工业企业; (3)文革期间建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4)改革开放以后建设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第二章调查与登录 第四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详实的调查,制作登记表格,绘制现状图。同时要将调查的工业资源 完备的外观特征和场址情况进行梳理并登记、建档。记录应包括对物质、非物质遗产的描述、绘图、照片、影像等资料。

浅谈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浅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寸带兴 保山学院中文系09级文秘班(090120124)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定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1】王晓玲: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4月 【2】路君:岂能让文化遗产成快餐—破解文化遗产管理与经营的难题 【3】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上)北京规划建设68、69. 【4】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下)北京规划建设107、108. 【5】马自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M】中国文化遗产.2005:第六期.6 中文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主题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保护 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世界文化遗产则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缔约国,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各种遗产的定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2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进一步将北京工业促进局、市规划委员会和市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规范化推进,特制定《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见附件)。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第一章概念与对象 第一条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经济再利用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遗产是极具风貌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有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工业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物质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有关的厂房、仓库、码头、桥梁、办公建筑、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遗存;还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历史档案、商标徽章及文献、手稿、影像录音、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非物质遗产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相关的内容。 第三条北京市工业遗产的重点为: (1)解放前的民族工业企业、官商合营、中外合办企业等遗存; (2)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一五”及“二五”期间建设的重要工业企业; (3)文革期间建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4)改革开放以后建设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第二章调查与登录 第四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详实的调查,制作登记表格,绘制现状图。同时要将调查的工业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