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讲解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讲解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讲解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讲解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叶文虎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逐步被认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经济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方式的角度去探索消除或缓解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三大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的理论与方法。近十年来,不少国家已在循环型经济的建设上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包括“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供应链管理与逆向物流”、“清洁生产与零排放工艺”、“为环境而设计”、“生态产业园区”、“再制造、再循环与废旧产品资源化”、“减物质化”等体现循环型经济思想的共性技术,在企业内、企业间以及城市和区域内不同层次经济活动以及产业布局、城市规划乃至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同层次规划活动,探索构建物质环状流动的“低负荷、高效能”的循环型经济技术、工艺和管理。

一、对循环型经济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的再认识

环境-社会系统学认为,社会是人类在追求更好生存的过程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一旦形成,就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元”)参与到人与自然的作用中,社会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走向可从“人-自然-社会”这个整体的变化规律中去探寻。

传统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或者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而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主导发展要素的历史演替

经济的类型、结构和走向对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决定其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先从经济发展主导要素的历史演替中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演变的走向。

人类早期,包括奴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健康质量,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劳动力,因此,奴隶主拥有的财富以奴隶来衡量。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成为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取代劳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地主拥有的财富以土地来衡量。工业文明时代初期,资本以其稀缺和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带来规模效应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资本的密集被称为规模化。后来,技术的力量逐渐显现,“资本追逐知本”,使得技术成为工业文明时代中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又叫做知识经济。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已经转变为信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的演变就可以窥见端倪。

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资源的发展、积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仅形成了知识产业,而且导致国际经济分工重组,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新的资源分配格局:以生产、分配和消费知识资源为主的知识经济国家,以依靠装配劳动为主的劳动力经济国家和以生产石油、矿产等为主的资源经济国家。但是,自然资源经济受到资源储量、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将不可能长期保持低成本优势,而且它们的附加值都很低。因此,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

在来自欧美日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和来自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加之传统产业将向海外更低成本地区转移的潜在威胁,依靠传统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都已很难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国家非常关注和重视提高我国的绿色竞争力和“软实力”。也就是在经济系统中,以生态化为核心来整合资源、资本和技术。其中,要特别注意开发生态技术,包括生态型的材料、工艺和管理。今后,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将是生态化与人性化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中,“生态化”和“人性化”将扮演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角色。

(二)“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状况

人类社会是以“三种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经济是社会中全部上层建筑的基础,而物质在环境-社会系统中的流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环境的生产力是经济基础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这种

交换包含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输入指人类社会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自己所需要的原料。输出则是指人类社会将生产废弃物(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资源中提取出符合需要的产品以后的“多余物”)以及消费废弃物(产品消费后所成为的“弃置物”)又送回到自然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这种物质交换对于人类社会系统内部活动的进行与和谐的维系,是至关重要的。“三种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阻碍,人类社会系统的活动及其和谐就要受到威胁,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化就会受到扰动。

当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

(1)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经济发展的追求是无限的,而自然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是一对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永恒的矛盾,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激烈程度不一样而已。上述基本矛盾在20世纪50年以后被严重激化。表现在经济系统活动上的是:经济活动方式使物质在人类社会中的流动呈现出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流动速度。经济活动方式使越来越多的物质退出了物质在“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循环(不能为自然环境所消纳),从而使自然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支撑的能力越来越弱。

(2)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对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追求是无限的,而经济的发展则是把社会财富的配置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而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上层建筑(社会规则)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地区间、行业间以至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直至威胁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安宁。这是另一对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基本矛盾。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必将会走上一条能妥善处理上述两大基本矛盾的道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就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作的判断和方向性的选择。

(三)经济生态化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与传统经济系统相比,新的经济系统多了几个循环的环节,为显示差别,我们称传统经济系统为“直线型经济系统”,新的经济系统为“循环型经济系统”。与循环型经济相比,经济生态化的研究视野与内涵要更加宽广,涵盖了经济系统的整体内容,不仅仅是物质的循环流动。经济生态化核心是经济系统向自然生态

系统有选择性的学习,通过调整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转变和优化要素利用方式,以最大限度降低经济系统运行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向稳态经济的最终目标迈进的过程。

经济生态化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1)重新定位经济系统,保持经济系统索取和资源环境供给之间协调,经济系统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承载力协调;2)转变经济系统结构,改造已有产业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新增“绿色”产业和创新利用方式;3)转变经济系统功能,从“又多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又省”,从强调最大到强调最可持续,从物质生产到同时进行物质生产和辅助环境生产,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

由此可见,构建循环型经济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或者说是革命性意义的大变革,由于它将导致社会运行规则的改变,因此它是人类理性的回归与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必然选择。

二、对循环型经济本质特点的再探讨

循环型经济的内容和本质特点表现在物质流动、能源消耗、增长模式、经济生态一体化以及建设循环型社会诸方面:

(一)物质流动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物质流动形成闭路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质,而后者却依赖于大量从环境输入资源并排出废物,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最终造成资源环境短缺,使经济发展无可为继。经济生态化的目标之一即完成直线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的转型,着眼于通过增加物质在人类社会中(不仅是经济系统中)的环状流动(不是闭环流动),使在获得同样经济收益情况下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是降低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措施是发展旨在促进资源环境建设的“第零产业”与废弃物再利用的“第四产业”,通过增加“分解者”完成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增加再资源化的物质流减少对新鲜资源的使用;另外,采取创新的经济模式,以提供服务代替提供产品是一种新的趋势,从而在满足经济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物质消耗。

(二)能源消耗

物质在人类社会系统中呈环状流动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消耗能源的。由于能源也是一种自然资源,也在某些种类(如矿石能源)和一定程度上具有有限性,因此发展循环型经济并不意味着循环利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封闭的程度越高越好。从能量角度来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能量交换,其内部各种复杂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是靠不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来推动的。热力学定律制约着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利用能量的限度。由于能量的利用效率有限,其利用梯次也受到限制。在经济系统中追求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能源消耗往往存在着一对矛盾,因为伴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能耗亦会增高,造成更高的成本。所以,有必要权衡利弊,恰当地调节经济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目前的经济系统中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的88%都来自化石能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能源消费量大幅增长,直接造成能源资源存量的枯竭,引发酸雨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如何满足人类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并且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经济系统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发新能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生态化的必然之路。正如赫尔曼·费舍在“阳光经济”中描述的,利用阳光型能源和阳光型原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不可再生能源,使经济系统建立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基础上,完成经济系统能源利用的转型。

(三)增长模式

从反馈机制角度上讲,经济系统是增长型的,其内部的动力是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这种需求呈非线性、指数式的上升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经济系统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从环境中大量输入资源,这又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形成正反馈的增长模式。而生态系统内部是一种内在自我维持性机制,系统内部生态环境资源的更新、种群的增长都受到一系列环境条件的制约,系统达到平衡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系统内资源的增长、消耗之间存在着非线性、负反馈为主导的生态演化关系。相对于经济系统对资源的无限需求来说,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数量是有限的。那种以能够生产多少产品来衡量经济成功与否的增长状态必将面临自然的极限和社会的极限。因此,经济系统必须转变那种扩张型的增长模式,转而走内涵式的增长道路,在动态平衡中

稳定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倍数4”甚至“倍数10”的发展目标,即在经济增长1倍或4倍的情况下物质消耗比现在要减少一半。

(四)生态、经济一体化

虽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者存在着诸多差异,但生态经济一体化却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的经济系统已不可以忽略生态环境而得以发展,在经济系统中,有必要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增长纳入有机的运行机制之中。而这需要从根本上需要承认自然的价值,并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将其价值在经济运行中得以体现,能够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流畅地流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分配。传统的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强调GDP的增加,对GDP的物质消耗和污染负荷缺少同样程度的关注,对于大量消耗物资的经济规模增长也认为是成功的;基于循环型经济的“绿色竞争力”概念,应同时关注GDP的增加和变轻、变绿,即应该认为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物资消耗和减轻污染负荷的发展才是有竞争力的,即产业生态学所提倡的“减物质化”。

(五)建设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循环型社会”则是循环型经济的制度保障。两个过程是统一的,表现在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观、人群组织方式以及社会的运行方式的转变上,因为经济系统中的加工废物和消费废物都是排入社会的,如果社会没有把这些废物重新输入到经济系统的机制的的话,循环型经济是不可能形成的。而要形成这一机制则要依赖于上述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相关方式的转变。自从循环型经济的概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及其城市已先后把构建循环型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目标,提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成倍地降低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这正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本质所在。

三、对循环型经济构建的再实践

循环型经济构建的关键是要解决谁来构建与如何构建的问题,这有赖于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否则就是空谈、泛论。OECD国家经验表明,生态与环境保护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末端治理→预防与全过程控制→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综合解决方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是孤立的发展的组

成部分,必须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循环型经济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新型的经济系统,因此构建的主体当然只能是社会,而构成社会行为的主要主体有政府(不同国家、不同级别、不同结构、不同部门)、企业和公众。构建循环型经济首先是政府、企业、公众这三大社会行为主体要自觉地转变自己既有的发展观,树立起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将生态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和“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政府

由直线型经济转变为循环型经济是一个大的社会变革,需要政府的推动。我认为:1、政府,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对循环型经济的实质、基本特点和要求能深刻而又深入的把握。最重要的就是废弃物再资源化。2、废弃物再资源化要成为一个经济活动存在,而不仅仅是公众增强了“环境意识”后的公益行为或道德行为。3、从社会层面上看,循环型经济只有在一批从事“废弃物再资源化”为活动对象的企业出现,而且能稳定地发挥作用,才算构建形成。4、循环型经济的形成还需要一系列新技术的支撑。政府如何着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发投入少、费用低、效率高的“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则是新的课题。

(二)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够只看循环不管经济,也不能只顾经济不顾循环。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应该是“经济”,它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旨在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和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驱动力,是它们得以维系的基本保障,也是市场接受循环型经济的根本。如果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循环型经济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从企业方面来说,首先要能够认识到推进循环型经济的构建不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的机遇,必须积极地参与,不能被动地等待;其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地、及时地、灵活地把

“现代服务业”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经营理念中,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品牌,创新自己的经营管理策略,扩大市场和利润空间。

在中央已作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策的条件下,很多企业是愿意搞循环经济的。同时,就理论而言,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可以在两个环节产生效益,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的效益,二是减少废弃和排污费用,对企业自身是有好处的。但在目前资源低价、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情况下,这两方面的效益都难以实现。相反,企业实施循环生产需要新增投入,承担再生资源商品的市场风险,还要承受回收废弃物的附加成本,生产成本提高了很多。这样一来,产品不提价,企业自己消化不了;提价了,在市场竞争中就失去了价格优势。再加之再利用和再生技术发展滞后,种种原因导致企业望而却步。

(三)产业

但是,在现行的经济运行规则下,叶文虎介绍,源自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原料常常不仅性能上不占优势,价格上更不占优势,以致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很难自发推广。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其次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益降低,而对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高,再利用和再生技术发展滞后,规模效益差,由此构成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而在制度方面,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税收体系、财政金融规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和部分宏观产业政策仍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模式,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缺位,管理体制尚没有明确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没有普遍形成。

因此,单纯依靠经济利益驱动,很难促使该行业的迅速成长。叶文虎建议,要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使该行业形成规模化经营,着力培育出一个以废物回收利用、再资源化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产业——第四产业,使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方面也要发挥主导作用,承认第四产业是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发展相关技术。

(四)公众

从公众方面来说,应该认识到发展循环型经济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所在。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所形成的财富观就是拥有产品的所有权,于是,相应地就拥有社会地位、权力和一切。于是扩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成为拥有财富的唯一途径,向自然无度索取引发前述的三大危机就成为必然。由于产品是因其具有可被享用的功能才具有价值,而在工业文明时代,产品的使用功能被淹没在产品就是财富的汪洋大海之中。由于大部分居民还没有按照资源属性对废弃物分类,再生资源企业要付出很大一部分成本进行分类/处理,影响到企业从事第四产业的积极性。为了能维系“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的自然环境,为了能创造出具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享受更高层次服务的社会环境,公众应自觉地支持、参与、推动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总之,为构建循环型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出力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循环型经济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转变过程,要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把政府支持和企业行为、公众行为结合起来,促进循环经济健康、有效地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不可能仿效西方无节制消费的模式,必须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以适度的人均物质消耗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循环型经济取代线性型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转折、文明演进的标志。被工业文明激化的三大危机的凸显使人类警醒,人们将从迷恋产品拥有权的误区中走出来,重新重视产品使用功能的公平享用权,重新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处。这是即将到来的环境文明时代的主要理念。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将为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经典习题及解析

┃知识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注意] 一元二次方程判定的条件是:(1)必须是整式方程;(2)二次项系数不为零;(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法、法、法和法. [注意] 公式法其实质是配方法,只不过省去了配方的过程,但用公式时应注意:(1)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先确定a、b、c的值;(2)牢记使用公式的前提是b2-4ac≥0.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b2-4ac (1)Δ>0?ax2+bx+c=0(a≠0)有的实数根; (2)Δ=0?ax2+bx+c=0(a≠0)有的实数根; (3)Δ<0?ax2+bx+c=0(a≠0) 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x1+x2=,x1·x2=. [注意] 它成立的条件:①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方程根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 四大解法 一、开平方法 方程的左边是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即形如x2=a(a≥0)

二、配方法 “配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化、二移、三配、四化、五解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变形:化成 5.开平方,求解 三、公式法 1.必需是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2.b2-4ac≥0. 四、因式分解法 1.用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能够分解,而右边等于零; 2.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移-----方程的右边=0; 二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 三化-----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四解-----写出方程两个解; 解题技巧: 先考虑开平方法,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有关循环经济的一些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问题,并通过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秀案例,结合本国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 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

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教学难点: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阅读讨论:课本内容,明确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二、口语训练: 演讲爱国主义诗歌. 三、导学读标: 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四、释疑解难: 针对疑惑,提出解决方法。 五、精读探究: 1、创设情境,点燃热情 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2、演讲竞赛,学生点评 演讲要求:脱稿,重点介绍当地爱国人士的事迹; 点评要求:从选材内容、个人的感悟、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价 六、拓展延伸: 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2、反思感悟:联系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1.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 ?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OH AB== B n — ” n+ 进水进一步电离. 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2— 3 — H 『3PQ H 2PQ HPO 4 PQ 4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NaHS NmHPG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CONH 碱性 中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呈碱性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F 酸性 则呈酸性(如 NaHSC ) 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v 水解程度,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HB (n -1)—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 ) A(OH Hr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岀的 川或0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由此可知, 水解 .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考试-87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 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 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 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 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 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 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2.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 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 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3.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4.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5.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6.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共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应用于()。 A.治理污染

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解析

龙文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2013. 星期: 时段: 学情分析 课 题 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及典型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例题、自身错题的整理,抓住本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通过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四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熟练根据方程特征找出最优解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 考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 回顾梳理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必须牢牢掌握)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②NH4Cl ③Na2CO3④CH3COONa ⑤AlCl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2)制备Fe(OH)3胶体:Fe3++3H2O错误!Fe(OH)3(胶体)+3H+。 (3)制泡沫灭火剂:Al3++3HCO错误!===Al(OH)3↓+3CO2↑。 (4)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错误!+CO错误!+H2O NH3·H2O+HCO - 。 3 网络构建

适合连云港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考试题库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完整版 一、单选题 (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二氧化碳增多对气候变化将有怎样的影响? C、长期 2、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列为一个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地区? D、亚洲 3、大气里面二氧化碳平均会存留多少年? B、二百年 4、中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对平均气温升高的报道数字是? C、0.5-0.8 5、____年6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A、2009 6、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A、四万亿 7、2007年,日本提《美丽星球50》计划,目标于____年日本要进入低碳社会? A、2050 8、2006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它提出来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石油供应量要从50%降到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从现在100%降到80%。 C、2030 9、哪一个国家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政策方案? A、中国 10、什么能源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骨干能源? C、核能 11、中国哪一个省市利用太阳能最好? C、西藏 12、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___? 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13、低碳发展要求经济系统___。 A、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率走向高效率 14、胡主席联合国发言的关键是?

A、确保资金技术 15、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参与发展___有关规则的制定。 A、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 16、IEA预测,2030年,中国每1000人拥有的车辆数将由现在的20辆增加到多少辆? D、140 17、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的关键点是? A、确保资金技术 18、中国在什么时候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年对策》? A、1992年 19、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什么会议? A、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20、1994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批准,我国制定颁发了哪个跨世纪的环境保护法案? B、《中国21世纪议程》 一、单选题 (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何年何月,中国正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B、2007年6月 2、山东济南实现了多少层楼房的太阳能设备和建筑一体化? A、24 3、江苏的什么大学,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节约型生态低碳校园,并通过了教育部的鉴定? C、江南大学 4、联合国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发布过几次评估报告? C、四次 5、中国现在的发电效率是多少 C、超过30% 6、发电效率的世界先进水平是多少? C、45% 7、国家能源局说,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争取要达到多少千瓦? B、1亿 8、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到,197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每一瓦特价格在25美元以上,但2001年降到了多少美元? C、3 9、2007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多少吨? C、4.5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直接开平方法—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要点诠释: 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 数项. 要点诠释: (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 (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2)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x=0,则c=0;反之也成立,若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为0. 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有关循环经济的一些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问题,并通过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秀案例,结合本国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 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

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消费者报废电器时应支付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废旧电器经过商家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2018年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考试答案(最全)

1.当全球的平均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多少摄氏度的时候生态灾难将会一触即发 A.2摄氏度 B.3摄氏度 C.4摄氏度 D.5摄氏度 2.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3.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1.6公斤 B.1.9公斤 C.2.3公斤 D.2.6公斤 4.中国碳汇能力下降,从37%到2007年下降为10%—15%,据预测,2030年还将下降至 A.8%—9% B.7%—8% C.6%—8% D.6%—7% 5.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6.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其中仅哪一个国家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7.哪些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上升比例较快,已占到了全世界的42% A.欧美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亚洲国家 D.发达国家 8.2007年中国什么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 A.煤炭 B.天然气 C.水 D.森林 9.到07年底,中国农村沼气用户2650多万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多少吨 A.4300万吨 B.4350万吨 C.4400万吨 D.4450万吨 10.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

A.495亿吨 B.500亿吨 C.505亿吨 D.510亿吨 1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的未来100年碳排放情景的分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呈上升趋势,而且主要源于哪些国家的碳排放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亚洲国家 D.欧洲国家 12.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他所用的能源就是 A.风能 B.地热能 C.水能 D.核能 13.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的行业是 A.商业 B.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14.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每分钟节省10公升的水,还能够把3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A.30% B.40%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 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基本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要点诠释: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法,再考虑用公式法. 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 那么a b x x -=+21,a c x x =21.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 要点诠释: 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 (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 (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 (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 (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 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

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研究

襍2010Vol.3.No.10襊 RENEWABLERESOURCESANDCIRCULARECONOMY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运行的,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就是研究其客观运行规律。 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大体分物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区域科学理论等4个方面,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依据;客观规律中图分类号:F0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12(2010)10-0018-03 作者简介:欧阳培(1942-),男,湖南平江县人,教授,国际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1]。它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 应该说,这“四个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运行的,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就是研究其客观运行规律。 1循环经济的物理学理论 1.1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称作质量守恒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什么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任何过程包括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或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物质都不会消失,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循环经济中“原料”和“废物”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废物”也可能重新变成为“原料”,再次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形成新的物质循环。一个部门单位的废料成为另一个部门单位的原料。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利用城市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 包括各类墙体用砖、地面彩砖、实心配套砖、八孔盲孔砖等规格标砖和再生骨料混凝土、预伴砂浆及各类水泥制品等[2];又如,利用稻谷加工厂的废弃物米糠,可直接用来生产香料、 营养和保健食品,也可用来制造饮料和饴糖,在医药上可用于生产抗肿瘤剂及核黄素等。 1990年,英国皮尔斯和图奈出版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对循环经济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从质量守恒定律角度来分析循环经济:一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结构不同,但物质并没有消失,其总量是不变的;二是循环经济的任务是在物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不同表现形态或结构的物质进行转化。废物转化为原材料, 污染物转化为清洁物,实现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变废为宝,化害为利。”1.2熵量守恒定律1.2.1熵量增加原理 1950年,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先提出熵的概念。 熵就是温比热量,是热量的变化除以绝对温度所得的商。 也就是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的状态函数,即能量均匀分布的程度,分布得越均匀熵值就越高。熵量则是无序程度的量度。 克劳修斯提出熵的概念后,从热量传递的方向性角度,提出了热力学等二定律,这个定律表述为: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不花任何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表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亦称熵量增加原理。在这种系统中, 各物体是排斥性的,是一种热力扩散性的结构。克劳修斯认为,在一切自然现象中,各种系统都不断地趋向于平衡,趋向于无序,趋向于对称。就循环经济而言, 熵增过程共分三个要点:一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能量对外做功就是熵增过程;二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熵增把有序能量分子变成无序的能量分子;三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熵增使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 上述这个过程,一般引起18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知识讲解

滨湖镇望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题。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现将我校本学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做好爱国主义长期教育的相关文件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世界观、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同。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三、措施及要求 1、严格遵守升旗制度,将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认真开展每周升国旗活动,安排值周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 (1)开展每周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唱国歌,准确理解国旗、国歌、国徽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 (2)班级布置,要求所有教室内都要悬挂中国国旗,张贴中国

地图。 (3)学校领导利用升旗仪式对师生进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教育,让爱国主义旋律唱响校园。 2、在唱红歌、看爱国电影过程中贯穿革命传统教育。 (1)音乐教师利用课堂每月教唱一首革命歌曲,并要求学生每天用心、用情唱国歌。 (2)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红色经典电影,并要求认真写好观后感,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要记住党的恩情和关怀。 3、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相关纪念日,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利用手抄报、黑板报、橱窗专栏、校园广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 5、搞好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各任课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渗透到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根据有关内容,渗透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6、注意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创建德育示范学校结合起来,狠抓校风建设;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推行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银行”创建和德育之星评比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结合起来,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 四、活动安排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浅论循环经济研究发展

浅论循环经济研究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有关循环经济的一些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问题,并通过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秀案例,结合本国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题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题 1. 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绩的(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3. 我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 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5.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新疆的省会是(乌鲁木齐)。 6. 在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无数的中华民族的伟人,请你至少说出四个(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 7. 我国最有名的两条大河是(长江和黄河)。 8. 我国的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

一、填空题。(三四年级做1-10题,五、六年级要全部完成)(60分) 1.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绩的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3.我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5.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新疆的省会是(乌鲁木齐)。 6.在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无数的中华民族的伟人,请你至少说出四个(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 7.我国最有名的两条大河是(长江和黄河)。 8. 我国的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9. 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叫。 ~ 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11.我国最高的山脉是;我国最高的山峰是。

12.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13. 请你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名字。 14. 台湾的陆地面积有千米。 15. 在1894年中日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于1895年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二、填空题。(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四年级完成1-10题,五六年级全部完成。)(30分) ~ 1. 台湾第一大城市是()。 A、高雄 B、台北 C、基隆 D、新竹 2. 我国的国旗上有五颗星,大五星代表的是()。 A、农民 B、工人 C、解放军 D、中国共产党 3.我国的国徽上有国徽上天安门、绶带、五星、齿轮,还有()。 A、镰刀 B、锤子 C、天安门 D、光环 4.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 A、50个 B、30个 C、6个 D、56个 5、我国一共有多少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