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的一个重要的转机。

左联作家群的涌现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下几位: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县人。是“五四”以后第二代善于写女性并始终持女性立场的作家。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其母亲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反叛者,她跟随母亲结识了不少女革命家。曾在长沙读书,1921年到上海,进入陈独秀创办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1923年到北京,开始小说创作。1927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处女作《梦珂》。写一个单纯热情的女性在冲出没落的封建家庭,进入社会后与周围现实格格不入,充满那个时代特有的幻灭感。《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了一个时代新女性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深入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是其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这之后,她又创作了《小火轮上》《自杀日记》《阿毛姑娘》《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等一系列表现各类女性不幸生活的小说,大多以大革命失败后女性的精神苦闷为题材,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虚无主义的感伤色彩。1930年,创作了《韦护。《1930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标志着丁玲创作的一次重要转变,但落入了“革命加恋爱”的俗套。1931年发表《水》,接着写了《某夜》《消息》《夜会》等小说。1993年被捕前,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代放开小脚的新型女性,是丁玲思考和研究中国妇女命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湖南湘乡人,是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幼年时随父亲辗转于江浙一带,1924年在杭州读完中学后,曾在上海美专学习绘画,1926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并开始发表一些侦探小说和滑稽小说,一年后因贫困和对课程的失望而退学,在失业的威胁中做过小职员,记者和教师,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1929年在《奔流》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从此步入文坛。他的作品很多,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速写三篇》等12部短篇小说集,《鬼土日记》《一年》《在城市里》《时代的跳动》等4部长篇和《清明时节》等中篇小说,以及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儿童文学作品。

张天翼表现得最多也是最能体现他艺术个性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灰色”小人物,他们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的还曾参加过革命,但是,却没有理想没有灵魂,充满庸俗的市侩气息。《包氏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他的小说的题材十分广泛,农村中的地主,城市里的官僚,都是他讽刺的对象,而且他还善于运用江浙及湖南一带的方言。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京派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有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等等。

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杨振声等。

废名从北大英文系毕业并留校教书。早期乡土作品《竹林的故事》长篇代表作《桥》不仅反映乡村风景、风俗之美、人情之美,而且更透露出一种独有的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1930年创办《骆驼草》,重要长篇《莫须有先生传》及自传性更鲜明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的小说样式比他提供的对于人生的文学性阐释更为重要。他的“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总是尽量地淡化戏剧型的故事,重在简僻的留有涩味的词句,来托出诗境。所以废名的小说可以同散文互换,无严格界限。到了“莫须有先生时代”,小说进一步加入了荒诞和讥刺,到了续写,由于现实的实际影响,他的审美情趣从探求人性的抽象存在又稍稍向社会人生斜偏。他的散文化小说对京派文学的渗透力极大。沈从文等比他稍晚的作家,都

从他那里吸收过养料。

京派小说坛主——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湘西题材的,有反映湘西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人性的。有《柏子》《萧萧》《虎雏》《石子船》等。《柏子》所写的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却又蒙昧无知的水手,和与他相好却显得粗犷的吊角楼下等妓女。作者关注农民、士兵、水手、船工、纤夫、妓女、店伙这些湘西下层人的辛苦劳作。淳朴、讲信义、知天命的性情,以及如自然生命流淌的生活样式,它们正反衬了都市生命的委琐、虚假、无生气,从而否定了现代文明在中国初始阶段所显露的丑陋处,表达出一个文化批判者的立场。第二类湘西题材的是恬静似水的湘西少女故事。《边城》《三三》《长河》就是代表。《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边城》,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一个翠翠以致造成的悲剧结局。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风习描写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与故事、人物的情调合一。翠翠的天真纯洁在小说中都表现为她的毫无心机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而作品写翠翠之爱,是十分含蓄,朦朦胧胧的。她对二老的感情像是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作者细致地写翠翠接触男性不多但在少有的接触中对二老的微妙印象,写她很少婷周围的闲言但也听到了团总欲与有碾坊陪嫁的人家打亲家,而二老偏不要碾坊的传言,写二老为翠翠唱夜歌而歌声径直进入姑娘的梦里,层层入扣。到了祖父死后,她才将事情始末串联起来,方明白自己的不幸。翠翠的不幸,有人的、社会性的各种原因,而沈从文写来平实,把一个生活、侵染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得极有诗意,就是沈从文常说起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那种境界。乡村故事型则有《雪晴》还有对中国党派政治毁灭人间温暖力量的小小的抗争的《菜园》,讥刺乡村军阀的《顾问官》。社会性背景下,表现人的觉醒的。有《丈夫》《贵生》。《丈夫》里种田的男人把年轻的妻子送到大河

码头妓船上去营生,历来视如寻常,可这一次阴差阳错,久失的混合了男性主义的丈夫意识被催醒了。这里也不包含了具体感受到了人的地位的不平等和屈辱。另一类是充满浪漫情调的、用少数民族民间传说铺叙而成的优美湘西小说。有《月下小景》《龙朱》《扇陀》《媚金.豹子.与那羊》这些爱情故事多半是悲剧,或者是男女情人为了反抗风俗在天国结合双双服毒而死,或者为了寻找避邪的白羊发生误会而先后自尽,说明死比生更美,更令人心颤,生死爱情升华到了“神”的极致。

都市题材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一个陪衬物或一个补充而存在的。比如直接反映都市人的爱情和家庭道德面貌的《有学问的人》《或人的太太》。《八骏图》则是这类小说的力作,沈从文在这里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符号来看待,所肯定的是人的自然、和谐、健康的生命,反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某种倒退,反对生命的被残害,变得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形成近于被阉过的宦官观念。

三海派小说

初期的海派小说有一下特点:

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二:过度性地描写都市。

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性爱小说成为海派表现现代人性的试验场,也是归宿。

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初期海派的代表人有张资平、叶灵凤等,而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意识的新感觉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小说。

穆时英(1912——1940)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等。《黑牡丹》写从都市逃离,其中关于动态的舞女的生活段落,表现了穆时英独特的感受。《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好像是五个“声部”的回旋、汇聚。是他创作了心理型小说的流行用语和特殊的修辞,用有色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以及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来表现上海的繁华,表现上海由金钱、性所构成的众生喧哗。

新感觉派的后续作家是黑婴、禾金。

黑婴著有《帝国的女儿》《雷梦娜》《伞·香水·女人》等

禾金著有《副型爱郁症》《造形动力学》《蝶蝶样》等。

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

真正代表左翼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茅盾。

茅盾生平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乳名燕昌,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生于乌镇,一九一零年春,离乡求学

?一九一六年八月,北大预科毕业,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题材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

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

?1946年文艺界为他庆贺五十寿辰。建国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3月26日辞世,

了解茅盾生平特别注意三点:

?第一,他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鲁迅和郭沫若等许多新文学作家不同,在学生时代未曾留过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

?第二,茅盾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在第一个十年时期(或曰"新文学初期"),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第二个十年(或曰"30年代")和第三个十年时期(或曰"40年代"),他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或曰"50年代以后"),他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

?第三,茅盾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十分紧密,1921年,在他登上文坛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位业余的文学家。所以,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可以与中国革命史的学习结合起来。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的曾祖父曾在那里盖了三间平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建筑面积104.92平方米。

茅盾自一八九六年诞生至一九0九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

茅盾故居

1983年依照童年时代的面貌进行了整修和复原。1985年陈云题写了“茅盾故居”的匾额,钱君匋先生赠送了由张充仁先生雕塑的茅盾同志铜质半身塑像,1985.7.4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日揭幕开放。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后的茅盾故居,再现了茅盾童年时代的生活环境。1991.7.4,故居东邻的“立志书院”,即“茅盾童年读书处”,经拨款修复,以保持茅盾母校的原有风貌,修复后的“立志书院”以“茅盾走过的道路”为陈列主体,展出了茅盾一生中大量而珍贵的照片、作品手稿、原版书刊、题字、信件及部分遗物,珍藏并陈列了他最早的墨稿-----十三岁时的作文本,和他最后的手迹。系统地介绍了茅盾同志一生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茅盾作品

?长篇小说

蚀三部曲虹子夜腐蚀锻炼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春蚕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烟云有志者自杀

?杂文

青年苦闷的分析欢迎古物“自杀”与“被杀” 读《词的解放运动专号》后恭感谈一件历史公案

?散文集

散文小品: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疲倦严霜下的梦叩门卖豆腐的哨子雾虹红叶速写一速写二樱花

?光明到来的时候冬天雷雨前戽水人造丝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声中谈月亮黄昏沙滩上的脚迹

天窗从半夜到天明炮火的洗礼风景谈白杨礼赞雾中偶记大地山河

?乡镇写真

冥屋故乡杂记香市乡村杂景陌生人大旱桑树旧帐簿

上海面面观

茅盾小说的意义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坛主。

?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具有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

?茅盾代表整整一代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

?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

?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小说创作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

?《幻灭》(发表于1927年9-10月《小说月报》18卷9-10期)重点描写了以女青年章静在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坎坷生活。静女士是上海S大学的学生,她和同学抱素相爱后,发现抱素是一个军阀的"暗探",而且已经有爱人,陷入了悲哀的泥潭。在同学史俊等人的鼓励下,投奔当时革命的圣地汉口,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不久,她又产生"幻灭",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换了三次工作,在医院当护士时,遇到一位斯文温雅的北伐军连长强唯力,再一次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愉快的生活。"可是好景不常在,强连长又要回军队去了。小说不但写到了雄壮的北伐誓师典礼,而且还写到了刚刚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

?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透过未经世故、富于理想的静女士与看透人生、玩世不恭的慧女士对革命的不同感受,来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特别是他们在革命前夕的亢奋情绪和革命到来时的幻灭心理及其变化。在对慧的描写中,作者借助慧的个人身世和性格历史,真实地

展示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把她报复主义的病态心理写得合情合理,具有真实生动的立体感。

《动摇》

?《动摇》“是经过冷静思索,比较有计划写的”,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的目的却“是要借写武汉政府管辖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是要写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心理状态,他们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期)。

《追求》

?《追求》本意写一群青年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和动摇后,重又燃起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但创作中听到了许多朋友在“左倾盲动路线”造成的失败中,莫名其妙地牺牲和被捕,临时改变了计划,写成“个个都在追求,然而都失败了”。

?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女青年章秋柳的形象,她竭力想振作起来,改变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灰色生活,但又陷入了追求享乐和肉欲刺激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干脆以自己以前所厌恶的报复主义作为武器。

《蚀》三部曲

?《蚀》三部曲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 (《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期)

?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

《虹》《路》和《三人行》

?《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创作生涯中具过渡性质。

?《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

?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

?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

?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

《路》和《三人行》

?写于茅盾回国之后,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

?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其中,《三人行》最为典型。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

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

?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概念化的痕迹。

《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茅盾未完全结束《三人行》(写于1931年6月至11月)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写于1931年11月至1932年12月)和随后的《林家铺子》(完成于1932年6月)和“农村三部曲”(第一部《春蚕》完成于1932年11月),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收集到的素材。

社会剖析小说

?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

?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

《子夜》

?《子夜》,原题《夕阳》,1933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其中第2、4两章曾以《火山上》和《骚动》为题在《文学月报》1卷1、2期上发表。《子夜》是把主人公吴荪甫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来塑造的。为突出吴荪甫的阶级特征,特意将他设计为"纱厂老板"。在当时,纺织业是中国最发达最有代表的民族工业。

《子夜》写作意图

?“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有关。当时参加论战者,大致提出了这样三个论点:

?一、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这是革命派。

?二、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这是托派。

?三、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这是当时一些自称为进步的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

?《子夜》通过吴荪甫一伙的终于买办化,强烈地驳斥了后二派的谬论。在这一点上,《子夜》的写作意图和实践,算是比较接近的"(《子夜·新版后记(再来补充几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子夜》创作目的

?《子夜》的创作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吴荪甫雄心勃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而又

在现实迅速地失败,不得不把自己产业卖给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的过程,来揭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命运,说明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实现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吴荪甫的悲剧,也就是他所代表的整个阶级的悲剧。

《子夜》题材特色

?在题材上,现出“史诗性”特色:“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作品重心是描写“都市”,但又不单纯地写都市,而是通过农村与都市的对比,来反映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

?将吴荪甫设计为“丝厂老板”的另一个考虑,就在于丝厂的生产原料都来源于农村。

?《子夜》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春夏,当时,各种矛盾都在迅速激化,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苏区红军也趁机不断壮大,渐成燎原之势。1929年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帝国主义为了转嫁危机,加紧了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破产,工业也摇摇欲坠,劳资双方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升级。当时的吴荪甫就正处于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斗争的中心。

?在作品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是主线,与裕华丝厂工人和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三条火线"相互交织,构成全篇。军阀混战与红军发展也是两条潜在线索,没有得到正面展开,但一直以侧写和暗示的方式,与故事主体联系在一起。

《子夜》结构特色

?在结构上,有张有弛,舒展自如。

?第1章通过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

?第2-3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为“三大火线”埋下了伏笔。

?第4章写双桥镇农民的暴动,由于后来没有得到继续,有游离于全书之嫌。

?第5-8章写吴荪甫三面出击,全线告捷,形成一个小高潮。

?第9-12章写吴赵斗法,第13-16章写吴荪甫因工人运动兴起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第17-19章写吴荪甫的最后挣扎。

?宏大的构思和"蛛网式"布局与题材的"史诗化"特色相呼应与协调,概括地表现了中国30年代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

?

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描写

?在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多样性的描写上,也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

?如吴荪甫从踌躇满志到强颜作欢再到垂头丧气的心理变化;

?周仲伟在资金周转不灵而又“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时自暴自弃的无赖心理;

?冯云卿为了做公债不惜怂恿女儿冯眉卿出卖色相而自己又不敢直言不讳的尴尬心理等,都写得既生动准确又传神逼真,使一部原本很理性的作品变得十分引人入胜。

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开始小说创作前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政治活动,丰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修养,对于他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与深度、艺术结构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文学语言的华美与丰富、劲健与爽利而言,都与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

?茅盾所具有的经营较大规模作品的才情、功力和耐性,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人比肩的。《子夜》在茅盾的文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林家铺子》和《春蚕》也都是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

吴荪甫

?在吴荪甫身上,集中地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具有的“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表现为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压迫时的反抗与斗争。

?在作品中,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有着不同的阶级本质。吴荪甫希望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振兴民族工业,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赵伯韬则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利用金融买办资本来控制民族工业,帮助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吴荪甫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希望结束军阀内战,实现政治民主,当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后,将对政府的希望转而寄托在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身上。

?其反动性主要表现为对工人和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在作品中,吴荪甫与工人和农民始终处于对立面,他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每失败一次,便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加重一层,一方面延长工时,削减工资,开除工人,一方面收买工贼,镇压工人运动,对工人实行法西斯专制主义

?吴荪甫不是理论的概念,作者采用多种手法突出冷静果断、刚毅坚韧的性格。

?得知厂里的小职员屠维岳为讨好工会,准备将他削减工人工资的消息透露出去时,怒气冲冲地准备解雇他,但当他发现此人从容相对,与手下一贯唯唯诺诺的莫干丞形成了鲜明对比,立即改变了主意,委以重任,后来成为了他对付工人运动的得力帮手。

?茅盾笔下的吴荪甫,不但是上海滩上气度非凡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中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大企业家"魄力和自信的佼佼者。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在吴荪甫身上集中表现并得到有机统一,是吴荪甫形象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吴荪甫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他的两面性和悲剧结局,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无论怎样努力,也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林家铺子》和《春蚕》

?《林家铺子》(发表于1932年7月《申报月刊》1卷1期)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

?店主林老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小商人,既老实厚道又精明能干,他重信誉,懂经营,但面临破产时却不惜牺牲小债主们的利益,体现出商人的本性。

?林家铺子的破产过程是作品的主要情节,而推动这一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官吏欺压以及同行倾轧等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从故事发展中可以看出,林老板资金周转不灵是因为战乱,林家铺子大伤元气是因为官吏借“抵制日货”之名来进行敲诈,生意萧条是因为小店的主要对象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等等,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

?"《林家铺子》是我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春蚕·跋》,开明书店,1933年),同时也是自己"短短的五年的文学生涯的'里程碑'"(《我的回顾》,《茅盾自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

《春蚕》

?《春蚕》(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2卷1期创作增大号)是当时"丰收成灾"作品中最早也最卓越的代表,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为题材的作品(在《春蚕》之前,写过《当铺前》,描写一个农民到镇里去当衣服的景象,也写到河里的小火轮,写到小火轮曾经冲倒过"田横梗",因此引起农民对它的攻击,不过,那只是一幅农民穷苦生活的速写),当年就被夏衍改编成电影。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蚕的空前丰收,却反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描写,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

老通宝

?作品最大的收获,是塑造了老通宝的形象。

?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

?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

多多头

?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

?他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

?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

?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与文学主张

?茅盾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时代“主流思潮”的影响,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早期泰纳的文艺社会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家,任何时候也没敢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

?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

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

?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

《腐蚀》

?《腐蚀》写于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是最早揭露国民党反共卖国罪行的小说。连载于1945年5月17日至9月底的《大众生活》,同年10月华夏书店出版。

?由于政治气候的原故,作品采用了披露一位国民党特务日记的形式,在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内幕,一经面世就引起了一场“政治地震”。

?小说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利用"日记体"的优势,塑造了女特务赵惠明的形象,表现了她的心理变化,较可信地描绘了她从追求个性解放而走向社会,在抗战初期曾参加过抗战工作,因她的个人主义思想误入政治歧途,最后在矛盾与痛苦中终于走上自新之路的过程。

有关茅盾的创作要点

?(1)具有“在事记”和“编年史”特点的作品:写于1927年至1928年,描写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蚀》三部曲;

?写于1929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和思想发展历程的的《虹》;?写于1932年至1933年,描写30年代初中国江浙农村小城镇商人破产和农民“丰收成灾”以及农民觉醒反抗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写于1931年至1932年,描写1930年春夏间发生在上海的政治经济事件的《子夜》;

?写于1941年,描写1940年9月至1941年2月间“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反共卖国的《腐蚀》;?写于1945年,描写当年重庆"黄金案"内幕的话剧《清明前后》等。

?(2)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批评的小说:《蚀》三部曲、《虹》,以及《路》、《三人行》等。

?(3)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

?(4)抗战后的"急就章":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和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锻炼》、《腐蚀》,以及他惟一的剧作《清明前后》等。

?(5)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虹》、《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子夜》等。

?(6)为追求社会功利目的硬写的失败之作:《虹》、《三人行》、《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清明前后》等。

?(7)主要资本家形象: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王和甫、朱吟秋、周仲伟(《子夜》)、唐子嘉(《多角关系》)、林永清、赵自芳夫妇(《清明前后》)、王伯申(《霜叶红于二月花》)、何耀先(《第一阶段的故事》)、严仲平(《锻炼》)等。

?(8)主要"时代新女性"形象:静(即"静女士"《幻灭》)、孙舞阳、方太太(《动摇》)章秋柳(《追求》)、梅行素(即"梅女士",《虹》)、林佩瑶、张素素(《子夜》)、张婉卿(《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赵惠明(《腐蚀》)等。

?(9)主要知识分子形象:方罗兰(《动摇》)、李玉亭、范博文、杜新箨(《子夜》)等。?(10)其他主要形象:屠维岳、莫干丞、唐云山、曾沧海、吴老太爷、冯云卿、冯眉卿、刘玉英、雷鸣(《子夜》)、老通宝、阿多(《春蚕》)、林老板、寿生(《林家铺子》)、钱良材、

张恂如、赵守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

巴金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共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和60多部短篇小说。题材也比较广泛,有写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悲苦生活与抗争的,但更多的是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前期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以《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

处女作《灭亡》是1928年在法国写成。但是巴金对国内革命屡遭摧残倍感失望与悲愤,正拼命翻译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以寻求精神支柱。《灭亡》就是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的心灵表白。小说写了一群青年为反抗军阀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种种社会革命活动,时代背景比较模糊,所着力表现和赞颂的主要人物是从俄国民粹派英雄衍化而来。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地工作,他对自己的个人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倍感绝望,然而他还是要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大都充溢着伤感情调,很少英雄至上的气象,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的英雄,尽管是一个在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爱情三部曲》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如近似雾一样的性格的“多余人”的周如水,势力堕落的洋派青年张小川,不满现实却又找不到出路的病态人物吴仁民,等等。巴金比较注重二三十年代青年复杂变幻的思想情绪,充满了渴望变革的亢奋焦灼的激情;虽然所构思的故事不那么实在,有模仿外国革命党人传奇的痕迹,但其如火一般的艺术情境很容易为当时进步青年引为同调,给他们激励的力量。

《激流三部曲》中《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家》表明了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的阶段。《家》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后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它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族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再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

比起长篇,巴金写起中篇、短篇来,有时似乎更加放手,也更充分发抒其艺术个

性,其结构体式多姿多彩。比如《春天里的秋天》诗意化的中篇,用词的表情性很强,浸透了情感的液汁,其语气轻重、句式长短,乃至章节段行的安排,都充分依循情感表抒的起伏,抑制有致,张驰交错,犹如节奏优美的乐曲。

后期小说创作

40年代中期,是巴金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不过他的创作风格变了,他开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写“血和痰”,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由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

后期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

《憩园》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的过程。因此,《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地揭示封建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激流三部曲》原有的主题。

《寒夜》写成于1946年底,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寒夜》是他在新婚不久仍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之时,纯粹靠想象构思了这个家庭破裂的辛酸故事的。作品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这个寒气萧煞的悲剧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时间是抗战胜利前的一年间。这其实是那个时代人们常见的凡人小事,作者真实地加以揭示,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北京人(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笔名有“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

在老舍的作品中,作者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市民世界”,这个“世界”又是通过三类形象来构成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

A.“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

这是老舍市民形象系列中表现得最为深刻和成功的形象。这类形象的特点是: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只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乡下人”。这里所说的城里人/乡下人,不是他们的户籍概念,而是表明他们身上的文化符号。城市和乡村,从理论上说代表着现代和保守,所以有的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他的文化本性并没有城市化,也就是说并没有接受城市里的现代观念的影响,而固执地延续着乡土中国的传统观念。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保守而闭塞。

《二马》中的老马,是一个奴才式的人物,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生活得过且过……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了和阿Q相近的品格。(注意和鲁迅的比较:乡村/城市;彻底否定甚至偏激/温和、批判、眷恋;风俗画/全方位)

《离婚》中的张大哥,知足认命,墨守陈规,他小心翼翼地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切的“变”。他的使命和职责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因为他认为离婚就是对既有秩序的破坏,而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这种由婚姻观念而延伸出的人生哲理和文化观念就是封闭和自足。当然最后的失败,实际上也就是“老中国的儿女”因循保守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想顺应天命而不得的悲剧。

《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的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他怯懦地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甚至当日本人打到北京时,他也就是堵上自己家的院门,准备好粮食和咸菜;依然准备过生日;依然不忘“礼节”;(P74)“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没有什么奢望,只要求消消停停地过不愁吃穿的日子,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安度晚年和全家太平。甚至可笑地认为日本侵略是看上了卢沟桥的狮子,因为日本人爱占小便宜。

应该注意的是教材中提到的《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也属于老派市民形象这一点。这个形象跟巴金《家》中间的觉新的形象比较类似,他们虽然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已经和老派的人不同了,但他们由于家庭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长房长孙),承担的家庭的重任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中包容了较多的传统成分,因此往往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尖锐的矛盾,表现出了现代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困扰。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能够意识到为国尽力的责任,但又不得不忍辱偷生,他鼓励和支持弟弟出走,去投入抗日斗争,但自己却不能同行,他得留下来“尽孝”。“他好象是新旧文化中的钟摆,他必须左右摆匀,才能使时刻进行得平稳准确”。祁瑞宣的矛盾和痛苦是在“尽忠”和“尽孝”二者不能兼得,而本质是他内心深处的文化冲突,因而只能在徘徊矛盾中苟且偷生。

对于这些“老派市民”形象,作者主要通过揭示人物的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也写了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进程。

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是体现了对传统文明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表现出对我们民族保守、落后、封闭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批判,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但是老舍的批判态度和鲁迅不同,他没有鲁迅那样偏执和锋芒毕露,不激进,不追赶潮流,同时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抱着一种非常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

B.“新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张天真(《离婚》),兰小山、丁约翰、祁瑞丰、冠招娣(《四世同堂》)等。

对于新派人物的描写,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着对西方文明包括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作者对这类形象的描写,采用的是漫画化,讽刺。因此,对于这类形象作者的讽刺意味十分浓重。

这与作者对老派市民的态度又不同,对于后者,老舍是抱着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态度来写的,尽管有的带有悲剧意味,有的具有强烈的矛盾心理,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十分生动,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而对于前者,作者的鄙视和不屑的态度十分鲜明,传统文明在他们手

中失落了,道德失范、价值混乱,主要体现在他们这些洋派的人物身上,尽管这种批判比较肤浅,也不免类型化的倾向,但中间包含了他对传统文明既是批判,又有失落感和对西方文明反思和愤激的心情。

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赵四(《老张的哲学》),赵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等。

这类形象,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舍往往在对新派市民的描写中表现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分裂,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种理想就表现在他所塑造的理想市民身上。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寻一条中国文化转型的出路,因此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就带上了一定的启蒙主义色彩,这一点也可以跟鲁迅进行比较。

老舍对理想市民的塑造,就文化立场而言,是建立在传统的道德观基础上的。一般表现为“侠客兼实干家”的形象。锄暴安良的侠客(《老张的哲学》中的王德、《四世同堂》中的钱吟秋等),身上带有中国文化的道德力量(如《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的形象。)民族骨气和操守,成为老舍理想的化身。

关于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形象和新派市民形象的用意,其内涵则在于他们寄托着老舍的一种理想,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在对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使作品变得更有思想启发意义。当然,这也正说明了作者思想上的平庸和幼稚。

D.“城市贫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洋车夫祥子、老马、妓女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拳师沙子龙(《断魂枪》),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艺人方宝庆(《鼓书艺人》)等。

这个形象系列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这个形象系列中,同样也贯穿了作者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儿》中表现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生活,是两种文化观念的悲剧。母亲的“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的生活经验与女儿“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的新潮观念的矛盾,是不同文化在同一环境中的演绎。但最终作者表现的结局,是女儿新潮理论的破产,向母亲靠拢。这样,老舍对西方文明中的所谓个性解放做出了他自己的独特的判断。——在没有生存权的社会中,穷人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爱情就只能是买卖。女儿的悲剧表明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的批判。而贫民形象的内涵,一方面贯穿着作者批判和排斥西方文明,甚至包括"五四"以来时兴的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的主题,另一方面更是从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关系这一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认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分析《骆驼祥子》(注重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在过去的一般评论中,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想实现自己并不过分的理想,反映了他淳朴、安分的生活理想,但在社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到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但如果更深入一步进入到文化分析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破产了的农民不断在城市中市民化,进而被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并不断经历精神的毁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城市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样子的命运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青年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经历的道德堕落和心灵腐蚀的悲剧。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中就

明确谈到“祥子被剥夺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小说中重点表现的是他“精神上的毁灭”,是人物身心受到摧残和折磨。这是老舍“批判国民性弱点”总主题的集中表现。

祥子的形象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在不断的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为金钱所腐蚀,因此他才会形成自身固有的缺点: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P79),因此也就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对于祥子来说,他所处的环境是人伦畸形的环境,人和车厂——虎妞;大杂院——二强子;白房子——小福子;构成祥子生活轨迹的每个点,而每个变态的人伦和人性扭曲,都使得祥子不断向地狱靠近,最终他只有沉沦,只有彻底地在放纵和堕落中完成自身的最终命运。

实际上,老舍在作品中是从两个侧面表现他的文化审视的,那就是城市文明中的“欲望”——情欲、财产贪欲;和城市中的人伦关系中的“丑恶”——自私、贪婪、麻木、变态……因而表现了作者对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忧虑。

掌握的要点在于"城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冲突"。在老舍看来,祥子的悲剧在于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伤害,因而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又正是通过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因此,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从道德审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病的病源进行了探讨。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所充溢着的北京味儿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北京长期作为皇都,形成了帝辇之下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追求,迥异于有更浓厚的商业气息的“上海文化”。

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抚幼的老“规矩”;性格的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于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老舍作品处处写到礼仪,礼仪既是北京人的风习,亦是北京人的气质,“连走卒小贩全另有风度”。北京人多礼,《二马》中老马赔本送礼,《离婚》中老李的家眷从乡下来同事们要送礼,张大哥儿子从监狱里放出来更得送礼,《骆驼祥子》中虎妞要祥子讨好刘四爷更需送礼,《四世同堂》则直接详尽描写祁老人“自幼长在北京,耳习目梁的向旗籍人学习了许多规矩礼路”。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表现了一种“文化”、“性格”。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了他的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中的“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对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绘的统一。

老舍性情温厚,其写作姿态也比较平和,常常处于非激情状态,更像是中年的艺术。他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总之,是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些,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幽默看成是生命的润滑剂。这样,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就具有了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说得严重一点,有点类似北京“京油子”的“耍贫嘴”)——这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创作中,老舍曾为此而深深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从《离婚》开始,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谑而不虐,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可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逐渐克服了原有的单纯性质,产生了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的渗透、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使人往往忍俊不禁,又会掩卷深思。

老舍的语言艺术也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这也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曹禺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从《雷雨》到《原野》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周朴园是一个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作者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他血淋淋的发迹史: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将每个工人的抚恤金中扣去300块钱。只要能弄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作为一个阶级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塑造的。他对蘩漪的冷酷,是因为他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是当时社会上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的反映;而对侍萍的翻脸,则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心爱的姑娘重又嫁人生子的现实,最后,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他怀着忏悔的心情,命令周萍前来与自己的生母相认。虽然作者在创作之初,“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蘩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也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曹禺在剧本的“舞台提示”中这样写道,“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

蘩漪形象的成功,主要就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现了她矛盾复杂的“雷雨式”的性格。她对周朴园表面上是屈从的,但内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和反抗。她追求周萍,不惜陷入“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可悲境地,这与其说是爱的爆发,不如说是恨的宣泄。”蘩漪是作者认为“值得赞美”的人物,所以在创作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她因“环境的窒息”而做出的一次“困兽的搏斗”,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生命里所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日出》以3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天津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翠喜所在的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具体地点,展示了“有余”和“不足”两个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实现了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全剧共四幕,其时间分别为:黎明,黄昏,午夜,凌晨。作品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在社会上发生不同变化的青年学生,如堕落为交际花的陈白露、仍然向往光明的方达生;二是"有余者"的代表和附庸,如银行家潘月亭、大丰银行襄理李石清、富孀顾八奶奶、面首胡四、打手黑三、洋奴张乔治、大旅馆茶房王福升以及没出场的恶霸金八等;三是社会底层的“不足者”,如妓女翠喜、被银行抛弃的小职员黄省三、不幸落入黑社会之手的小东西等。

曹禺敢于将《原野》的背景放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并不是要追随时代潮流去表现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而是要借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具有传奇性的复仇故事,挖掘一个人在强烈的爱与恨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充满反抗意识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因此,作品一开始就将从狱中逃出来复仇的仇虎,置于欲复仇不能,而欲放弃又不甘的尴尬境地。仇虎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然而,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焦阎王已经先他而去,剩下的只是瞎眼的焦母、懦弱的焦大星。

从《北京人》到《家》

现实北京人是作者主要批判的对象。作者紧紧抓住“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命题,通过曾皓等形象从“人”蜕变为“生命的空壳”这一悲剧内容,展开了对北京文化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批判。曾皓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他对棺材的珍视来完成的。这位敬德公的后代,曾氏家族的家长,虽然也曾有过盛极一时的辉煌历史,可现在他惟一的挣扎,就是在棺材上刷上百道的油漆。极端地讲究体面与排场,正是北京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作者在这里做足了文章。曾皓的长子曾文清是“染受了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结果”,他能诗会画,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清峻飘逸,淳厚聪颖,风趣不凡,是表妹愫芳心中的偶像。但是,只靠祖传家产的寄生生活,使他成为了一个只会品茶养鸟抽大烟的“废物”。通过曾文清的形象,作者充分揭示了封建文化对人的腐蚀,让人们看到了人的堕落,生命的浪费,人的价值的丧失。江泰与曾文彩夫妇虽各有特点,但都是同样的废物。江泰在“生活的艺术”方面的造诣,与曾文清难分伯仲,他们的区别也仅仅在于,一个静,一个动;一个懒得骂,一个善于骂。正如曾文清所总结的:“我不说话,一辈子没有做什么,他吵得凶,一辈子也没有做什么。”然而,一事无成的江泰,却得到了曾文彩的崇拜。这位封建大家庭中的小姐,不但没有领悟到北京文化的真谛,而且完全被这种文化迷误,成了丈夫的附庸和封建文化的殉葬品。曾文清的妻子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自私狠毒,伪善多疑,充分表现了封建礼教下北京文化的本质特征。虽然她也曾被人们看作是“对社会

不但无用而且有害的废物”(胡风:《论曹禺的〈北京人〉》,《青年文艺》1卷1期,1942年10月),但她与曾文清、江泰、曾文彩有更多的区别,而更接近她的公公曾皓。她和曾皓都竭力维护封建家庭的规矩,只是一个还十分猖狂,一个已经威严扫地;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只是一个为钱,一个为棺材。如果说在曾文清等身上还能看到一点北京文化的优雅外表,那么在曾思懿身上,一切都荡然无存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本质。曾文清和曾思懿的儿子曾霆,作为曾家的第三代,则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特点,犹如曾文清第二,“生得文弱清秀”,长着一双“苍白得几乎透明的手”,“迈着循规蹈矩的步伐”,无疑,又是一个“废物”。

《北京人》是曹禺解放前戏剧创作的高峰,无论它的思想还是艺术都标志着曹禺剧作的最高成就。”

代表着三种不同文化的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同时出现在一个舞台空间里,这是曹禺创造的一个“舞台奇观”。

《北京人》虽然重新回到了封建家庭的旧题材上,但这一“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与《雷雨》主要通过周朴园的专制和周家的乱伦来批判封建秩序和封建道德完全不同,而是通过曾家三代人的自我沉沦,以及远古北京人、未来北京人与以曾家为代表的现实北京人的对比,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挖掘了封建阶级必然走向没落与崩溃的根本原因。

写于1942年的《家》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从巴金的小说《家》到曹禺的《家》,表现的重心转移,不仅从以觉慧的反抗为中心转向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关系为主要发展线索,而且剧作家对他们爱情生活的关注与描写的重点,是努力开掘与发掘内涵的生命力量与美。瑞珏是曹禺塑造的全新的女性形象,她是晶莹剔透的,充溢着“纯真”之气。写觉新时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对鸣凤与觉慧的爱情,更是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剧作家唤出了“杜鹃声声”,让生命中的青春力量彻底释放,青春的诗意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开。

其他戏剧家

田汉著有《我们的自己批判》《梅雨》《洪水》等

洪深著有《走私》《咸鱼主义》等

夏衍著有《小市民》《上海屋檐下》等

诗歌

殷夫与普罗诗派

“普罗诗派”注意选取爆炸性事件和尖端性题材,作为诗歌创作材料,主张诗应直接为无产阶级的事业服务。他们的诗作都愤怒控拆蒋介石反革命政权的罪行,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运动。

殷夫(1909—193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原籍浙江上虞,诞生于浙江象山。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

殷夫早期的抒情诗表现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追求,也带有伤感情绪;后来的鼓动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生前作品结集未能出版,建国后编印了诗集《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主要作品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

从殷夫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曲线:当他投身于战斗,生活在革命组织中,他就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诗歌的格调也显得高昂;当他被隔断了和革命的联系,脱离了集体,他的思想就陷入苦闷,诗歌的情调也就低沉下去。他的喜怒哀乐无不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与革命共同着生命的诗人。他的思想和诗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运用国家贷款筹集资金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军事工业,这种经济模式极易使日本走上战争之路。同时,为摆脱危机,日本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在全世界进行商品倾销,挤占了英美等国的市场,引起英美的抵制。倾销失败后,日本逐渐走上对外战争之路。 标签:日本;军事工业;商品倾销;贸易摩擦 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由于“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只着眼于维护本国或特定经济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对立,经济上的摩擦引发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火苗。 一、日本的国内经济 在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日本经济上呈现繁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1932年底时,日本的预算亏空和通货膨胀现象并存,农业出现困境,物价上涨,经济危机并未结束。财政赤字包括公共贷款(为筹集资金所发放的债券集资),在不断上升。日本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工业和贸易同时在发展,商业银行运用闲置的资金来购买政府债券,日本政府提供了工业和贸易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部分工业,如交通化学工业和钢铁生产存在新问题,与军事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与东北问题和侵华战争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其他产业在这一阶段处于缩减状态。日本的资本仍然没有完全市场化,债务在不断增加,财政面临困难。在1932年工业和贸易开始萧条时,银行持有巨大的闲置资金,日本政府开始运用通货膨胀和自由花费政策来解决危机。日本政府推行贷款型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退去时,出口贸易变得繁荣时,物价保持稳定。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日本经济也存在很大问题,尽管工业产量不断增加,但各个工业部门生产差别很大,因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赖于军火制造业的发展。军火制造严重依赖于日本政府的支持。尽管没有反常的失业,但是在许多农业地区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和不充分就业的征兆。尽管工人们的群体收入增加了,资本和工人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换句话说,日本的繁荣只有一部分人受益,农业阶层没有享受到,大部分工人(除了那些特别支持的贸易,特别是军火业)也是仅仅不失业,却没有增加收入。农业阶层构成了近一半的人口,他们在国内市场的消费依然很低。如果我们将小生产者和国内的小商人统计在内,至少一半的人群处于低收入或接近失业状态。 从日本的经济状况,可见,日本当时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军火工业,这种特点

浅谈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下的和平与战争

浅谈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下的和平与战争 姓名:农颖露学号:200902411101 专业:历史文化旅游09 摘要:进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与20年代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和平的局面不同的是30年代的国际关系更为复杂:日德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危机;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未被危机波及的苏联则企图置身事外;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但终因力量薄弱与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而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帝国主义们致力于维护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宣告解体。总的来说: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特点是德日法西斯势力的兴起、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逐步形成。 关键词:经济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西斯;反法西斯斗争 一、产生和平下隐藏战争因子的背景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929—1933年这一场大危机是由美国爆发再波及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危机的爆发让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失业率不断增加,法西斯分子开始走上台面,社会动荡不安。而危机不仅影响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而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缓和和摆脱危机进行了非常激烈的经济斗争,提高进口税率,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保护国内市场,同时实行货币贬值,廉价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以加紧争夺国外市场。这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之间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① 帝国主义之间这一场以争夺市场为核心的经济战争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谁拥有广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谁就有比较稳定的销售市场。由于英国拥有比较庞大的殖民地,又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所以在这场经济战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美国则丧失了20年代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英国又重新摘取了世界贸易的王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始终保持着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由此可得出结论: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必然加剧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希特勒公开叫嚣:德国的“生存空间”问题,要“用剑来解决”。日本法西斯则声称:日本在国际上“处于无产者之地位”,应该用战争去夺取世界的富源。从此,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和平、非战的美妙言辞黯然失色,国际关系揭开了一个暴风雨的时代。② 随后企图缓和紧张的国际经济关系,恢复世界贸易正常秩序,64个国家代表在1933年6月举行了世界经济会议,但这次会议各国都是怀着利己的目的,转嫁危机的立场始终不变,最后会议毫无结果而散。这次会议的失败说明了帝国主义各国不能解决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那国际政治关系恶化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成为不可逆转 20世纪30年的世界各国,正处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新的国际格局还未建立的变动时期。在各国都在为自身利益而不断斗争的情况下,要建立起各国都能获利的新的国际关系只好通过战争来重新构筑,30年代世界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但国家利益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最核心的原则。 ①《国际关系史》现代卷,第1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②《国际关系史》现代卷,第1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2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2、参与者北京大学、蔡元培、《新青年》、陈独秀胡适、周氏兄弟等 3、提倡 抨击旧文化(传统文化)输入新文明(西方文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打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思想文化采取猛烈攻击的态度, 在批判封建旧文化的同时,新文化运动广泛引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人权,平等,自由,“人道主义”“,科学民主”的思想。 4、历史评价 中国的文艺复兴、价值重估、中国现代化助推器全盘西化、传统断裂、激进主义等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1916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至北京。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立下首倡之功,成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3、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打出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 4、钱玄同、刘半农(双簧戏) 刘半农:提出打破对旧文体的迷信,破旧韵造新韵,运用新式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钱玄同:猛烈抨击旧文学,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为五四时期抨击旧文学的流行用语。 5、周作人1918年12月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的“人的文学”的观念。 6、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 1919年1月创办了《新潮》月刊,致力于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同时也翻译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 7、1918年初,《新青年》编辑部扩大,钱玄同,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刘半农民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1918年底,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新文学阵营。影响遍及全国。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的比较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的比较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指1929年~1939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全球工业国家无一幸免,可以说是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经济衰退。世界各国深受影响,分析其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可以发现: 在背景方面的共同点是: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相同,面临的政治危机相仿,面临的自由放任理论危机相似。不同点在于: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和谷底时间不同,政治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在反危机措施和方法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政策,各国都力图转嫁危机到国外。不同点是:(1)干预的方法和重点不同:如失业问题,美国通过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险;德日则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和扩军备战。(2)干预的程度不同:美国为全面干预型,重在获得经济效果,带有试验性;德日则是强制性的强化干预型,重在取得政治效果。(3)干预的道路不同:美英法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国家干预,是一种正常的干预道路;而德、日、意国家的干预,都走上了不正常的法西斯统制经济的轨道。 在反危机的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方面,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都是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干预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说相吻合。他们的不同点在于:有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和维护法西斯主义制度之别;代表利益集团的重点有别,前者主要代表垄断资本主义集团中的民主派,后者则主要代表垄断资本集团中的极右翼。 在反危机的后果方面,美德影响最大,英国影响较小;就政治和社会影响而言,新政开了非法西斯式的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先河;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则表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相连。 用心爱心专心

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边缘地位的理解 【本文摘要】在三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忙于为解脱经济危机而奔忙,但是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显得中国好像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是面临危险的,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众联教育下面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到20世纪30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危机的出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或者是军国主义道路,或者是进行平稳的改革,而当时的中国,却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波动。今天众联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却安然渡过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做为一个以白银为法币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的影响,那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中国其实在在美英等国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一如既往的坚持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量在1929-1930年间保持稳定,在1930-1931年间,出现了20%的增长,并且1929年由于新的海关税则的出台,使中国的海关税收增长了一倍,此外,1930年后由于政府用黄金替代白银征收进口税,这样,就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中解救出来,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使中国以外国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感。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维持了各国的相对稳定,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对于战后的国际合作体系出现了不信任的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出现了改革派,也就是说如在德国,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德国人不满,强烈要求修约,这部人叫改革派,而日本在中国发展有欣欣向荣之感时,日本觉得,应该把国家的发展和某种程度的控制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出现于19世纪末,日本的几代人都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另一方面,在地理和经济考虑,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做为日本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市场他有必要控制。第三个因到是日本人认为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作为一个成功的改革者有义务也有必要来领导其邻国,特别是中国,来走向相似的道路。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因素,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国内的与国外的事务,强硬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国内政治的反映。 当此之时,中国在加大力度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在东北也是如此,于是中日在满洲的冲突就成了一场恢复并维护国家主权的农业为主的社会之间的力量的抗衡。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也就是说在3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比欧洲要好,在外国资本主义疲于应付之时,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而政治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场危机就要到来了。众联教育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 开丝厂的吴荪甫带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碍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仁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几项企业。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 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当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乘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几个回合较量下来,益中亏损八万元栽了跟头而停下来。此时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他开始盘剥工人的劳动和克扣工钱。新一轮的罢工到来,受到牵制的屠维岳分化瓦解工人组织的伎俩被识破,吴荪甫陷入内外交迫的困境。 赵伯韬欲向吴荪甫的银行投资控股。吴决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丝厂和公馆都抵押出去作公债,以背水一战。他终于知道在中国发展民族工业是何等困难。个人利害的顾虑,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来。 公债的情势危急,赵伯韬操纵交易所的管理机构为难卖空方吴荪甫。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竹斋倒戈转向赵伯韬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

20世纪前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前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主要内容:一、历史背景简介二、文学发展状况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背景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充满着战争与革命、压迫与反抗,交织着死亡与新生的时代。欧美各帝国主义经济的垄断和殖民扩张政策,导致了各国内部及外部矛盾的尖锐,一时间,战争频发。帝国主义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之时,也冲击了欧洲传统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意识形态领域: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除了上一世纪流传下来的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较大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索绪尔、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等。 二、文学发展状况 (一)20世纪前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持续发展,但已不同于19世纪; (二)在苏联诞生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文学; (三)现代主义文学诞生。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①除了继续揭露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之外,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 ②在表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开掘; ③在技巧上力求创新,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在新时期得到了更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也随之消失。这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较为浓重的传统色彩。 代表作家:乔治·肖伯纳、约翰·高尔斯华绥、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格林、莱辛等。 约翰·高尔斯华绥: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赛特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福赛特家族”系列小说:《福赛特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尾声》三部曲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异域风情 成名作《人性的枷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菲利普从残疾孤儿到成人的经历,表明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月亮和六便士》(1919)《刀锋》(1944)毛姆的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他一生旅行的足迹遍布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中国、南太平洋的英属和法属岛屿,俄国和南美洲也留下了他的身影。长篇小说《彩色面纱》以中国为背景,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记述了他的中国之旅。 德语现实主义文学: 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选择典型事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反法西斯内容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的两大主题。代表作家:托马斯·曼、亨利希·曼、雷马克、斯蒂芬·茨威格、君特·格拉斯、布莱希特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臣仆》、《穷人》和《首脑》 《臣仆》是作者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它描写主人公狄德利希·赫斯林在首都获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势,他耍弄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伎俩,不惜使自己“变成坏蛋”,这部小说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一副既卑鄙可笑

罗布泊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就已干涸 - 湖泊科学

罗布泊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就已干涸。这一震撼学界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科学通报》2008年第3期上。 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距今已有百万年的历史,作为整个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历史时期湖泊面积曾达2万平方公里,史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近2000年来,罗布泊所在地区气候、环境变化剧烈,成为干旱区环境演变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历史、地理、环境演变的缩影。 罗布泊什么样?它是如何消失的?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国内外探险家、科学家分别从地理、地质、气候、历史、考古等不同专业角度在罗布泊及其临近地区开展考察、测绘和发掘,提出了种种见解和假设,引发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学术争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保国和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蒋平安带领的课题组,在罗布泊地区进行了5年的科学考察和实地测量。日前,在综合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航测资料、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对近代罗布泊不同时期湖泊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指出1963年地形图在罗布泊“大耳朵”湖区标注地物特征不正确,并绘制出了罗布泊“大耳朵”湖盆典型断面相对高程变化图。课题组推断,罗布泊“大耳朵”湖心区域干涸时间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这比目前国内其他研究人员最近得出的干涸时间还向前推移了20年。 高程测量 揭示“大耳朵”湖盆地形特征 目前凭借遥感及空间定位技术,罗布泊位置与周边洼地的相邻关系都已十分明了,但罗布泊的地形特征仍然模糊。由于罗布泊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对于湖泊系统基本参数之一的湖盆地形特征现在仍缺少系统的研究。 为获取罗布泊“大耳朵”地区湖盆地形特征,2004年~2006年的每年9月,课题组在罗布泊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实地高程测量工作。2004年9月和2005年9月,课题组分别采用水准仪、全站仪对研究区典型地段进行了高程测量,但测量结果重复性较差,在3~4公里范围内,重复误差能达几倍。李保国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地处极端干旱区,天气晴朗时气温上升较快,近地面2~3米内空气密度变化剧烈,影响光线的直线传播,从而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 2006年,在总结前两年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第3次来到罗布泊,带来了高精度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其测量精度可达厘米。此次考察的结果印证了那句老话——事不过三。课题组在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选取了3条典型断面,并应用DGPS进行了实地高精度高程测量,神秘的罗布泊终于向他们撩开了面纱,真实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测量结果表明,罗布泊“大耳朵”湖盆深约5.2米,形态不对称,西南陡,东北缓,为一偏心的浅水湖盆,湖盆的最低处位于湖心(90.455 N,40.186 E),从湖盆外缘到湖心,高程依次降低,并没有发现湖心高岛的存在。

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浅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浅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美国的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 200402035 于金辉 关税是一个国家外贸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然不是实施外贸政策的最佳工具,却是设置贸易保障、贯彻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运用关税手段,会对一国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眼美国的关税演变,大体上经历一个关税率先由低到高,后由高到低的走势。对于关税史的分期,史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划分。①但无论哪种划分方式,都会把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断限来分析,因为这一时期是美国关税史上施行高关税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阶段。本文拟以此阶段的关税保护为论题展开论述。 一 关税问题历来是美国政坛上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并且与地域之争等争端结合到一起而更加复杂。南北战争以前,随着南方农业集团和北方工商业集团力量的消长,关税率也上下起伏不定。但就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在美国历史上,不带保护性的关税是不存在的”,虽然有明显的起伏,但关税率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 内战的爆发,也带来了关税的飙升。1861年,共和党人执政,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关税法”(Morrill Tariff Act),使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最低的18.8%猛增至36.2%,一年之间几乎提高了一倍。1864年、1865年、1866年平均税率连续提高到48.3%。战争其间的这些保护主义立法的目的是筹措战争经费,然而关税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降低,而是作为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被沿用下来了。 战争结束后,美国工业资产阶级确立了在中央的领导权,共和党也开始了他的长期执政阶段。他吸纳了原买办商业集团、金融集团,并利用西部的广大土地团结了西部的小农场主,利用黑人牵制了南部社会的种植园主,开创了一个向工业大进军的黄金时代。到19世纪末,历届美国政府变本加厉,基本上都实行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没有一次国会会议不把税率提高的”。②到80年代高关税使联邦国库充裕。1889年的大选中,共和党人提出了“毫不妥协地赞同美国保护关税制度”的政纲,赢得了大企业家数百万美元的资助,本杰明·哈里森由此入主白宫,这成为美国工业将要得到比过去的立法更多保护的信号。1890年,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了“麦金利关税法”(Mckinley Tariff Act),把平均税率提高到49%创纪录的高水平。许多个别项目比平均数还要高的多,如棉纺织品的进口税率由35%提高到50%,棉线进口税率从35%提高到60%,亚麻税率从30%增加到60%。③ 1894年民主党人克里夫兰重新上台,他反对高关税,要求降低税率。但迫①一种分期将关税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1792——1816年的财政关税时期;(2)1816——1934年的保 护关税时期;(3)1937——1973年的双边互惠关税时期;(4)1973年至今的非关税保护时期;还有一种分发认为:(1)1789——1861年关税率上下起伏、飘忽不定的阶段;(2)1861——1934年高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阶段;(3)1934年以后关税逐步走低、实行自由贸易的阶段 ②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第457页 ③吉尔伯特·C·菲特《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41页

第一章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第一章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一、西方文化、文学思想、作品影响下的现代文学出现 1、语言(文言文→白话文) 2、文学观念(文心载道→反映现实) 3、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二、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 2、1927——1937年三十年代文学:革命(左翼)文学、民族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3、1937——1947 年四十年代文学:抗战(国防文学) 4、1949——1966年社会主义文学:红色文学(理想激情) 5、1966——1977年文革文学: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夜袭白虎山》《红色娘子军》等) 6、1977——1989年重新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学 7、1989——当下 篇目一:《阿Q正传》鲁迅 一、情节内容: 1、交代阿Q的经历,刻画性格特征。(1——3) 2、叙述经历,刻画性格特征。(4——7) 3、高潮(8——9)结束。 二、阿Q的典型形象:一个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落后农民形象。 1、典型环境:未庄。 2、句子的分析: (1)“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表现了阿Q的妄自尊大,一厢情愿的自尊,其实是一种愚昧保守)(P29) (2)“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未庄的落后封闭)(P29) (3)“你还不配…”(表现了阿Q讳疾忌医,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人)(P30) (4)“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刺刺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就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的得胜躺下了”。(表现阿Q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P31)(5)“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封建礼教思想的圣贤地位)(P35) (6)“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典型环境:冷漠、麻木、残酷)(P37) (7)P39写阿Q偷萝卜、拧女人大腿(狡猾、刁钻、无赖) (8)P40“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人民对革命的不了解,以至于深恶痛绝,革命的宣传不彻底) (9)P44“造反?有趣,………………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革命狂想曲:对革命表示欢迎。但民众普遍以为革命乃旧式革命,旧式革命:占地称王,成为一个有钱有权有势的统治阶级) (10)P51“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的悲剧(悲喜剧),,名族和文化的悲剧(奴性)) 鲁迅对阿Q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艺术特征:1、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的典型。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优秀毕 业论文) 【字号大中小】【打印】【返回】【上一篇】【下一篇】发布时间: 2009-9-27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 张乐 [摘要]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 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的启示。 [关键词] 大萧条; 成因; 启示 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发展至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扩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惨重,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有人更直接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喻为“21世纪的大萧条”。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特别是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期间,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数千万人失业,成千上万家庭无家可归,全国上下处于一派萧条和动荡之中。从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 , 国民生产总值从1044亿美元降到410亿美元,进口贸易由45亿美元降到13亿美元,出口贸易从53亿美元降为17亿美元。到了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黄金外流接近2.5亿美元,黄金储备已低于支付通货所需的最低数量;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 [1]发生在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之大,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在美国, 大萧条造成了将近12年之久的大规模失业与资源利用不足。在随后的几年中, 大萧条像一种恶性瘟疫迅速席卷了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从1929年10月下旬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 以上,失业率高达30%-50% ,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比1929年缩小了2/3,[2] 回到1919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人们众说纷纭, 不少人将所发生的一切归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经济背后起着作用。经济学家则引发了一场现代宏观经济学革命,对大萧条的成因看法不一,争论激烈,但相同的是,大萧条无情地撕碎了蒙在古典经济学身上的面纱, 使人们看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局限性。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假设和条件的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经济的原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古典经济学核心观点,被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置于难堪境地,使人们开始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反思。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两种观点,“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货币主义都对大萧条的成因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首次从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税收和开支来影响整个经济的政策的角度, 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20世纪60年代, 货币主义者从货币政策, 即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贴现率、买卖债券等手段, 调节货币供应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20世纪30年代国家经济状况

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者:贺水金(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7-4 22:48:05发布) 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辑,第91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整顿币制,币制紊乱的状况一如北洋政府时期。无怪乎当时外人在对中国的货币状况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币制是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注: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今人要想从当时的紊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绝非易事。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就当时货币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出归纳性的描述,以企对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状况获得一整体性认识。 一、货币紊乱的特征 所谓货币本位,最基本的条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强制使用,具有形式的划一性、法律的权威性和通行全国的统一性。而近代中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是银两、银元、纸币并行,发行权散落在地方和民间;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只是各种货币中的一种,并不具有唯一性;还有

随贸易而输入的各种外国货币,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发行的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无本位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货币制度。而一个没有本位和制度的货币状况,其紊乱的情形可想而知。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货币的演变是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即从按重量交易的贵金属(称量货币),发展为用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再发展为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最后发展为不可兑现的纸币。称量货币主要是以本身的重量即作为商品的价值,其铸造是由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是小生产方式的产物。铸币则与近代先进的工业生产相联系,机器的铸造保证了铸币无论是器形还是成色重量,都规整统一,符号性大大加强。银元是从称量货币发展为符号货币的关键环节。可兑现纸币和不可兑现纸币都是一种符号货币,区别只是前者还没有彻底割断与金属货币的联系,而后者则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威和自身的信用。很显然,称量货币是与传统社会相联系的传统性货币,而铸币和纸币都是与近代社会相联系的近代性货币。近代中国在1933年前除了不可兑现纸币尚未出现外,前三种形态的货币都同时流通。 近代中国的称量货币是银两。银两虽然不同于银块,具有了一定的形状,如元宝形、圆形、腰形等,上面还刻有铭文,但它器形多样,成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在“文协”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等一系列提案。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光潜、王平陵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之后,又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这是当时中国文艺界规模最大的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除汉奸以外的各抗日阶级、阶层,各种流派的文艺工作者,而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又是其中的主体。她的诞生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文协”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办了各种会刊。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是《抗战文艺》。它于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之后移往重庆,共出版印行了十卷七十一期,直至抗战胜利。它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与文艺相关的其它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它自己也成了抗战时期一颗璀璨的文艺明珠。 其二,团结了最广大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联”时期的关门主义偏向。同时,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座谈会”等,培养了许多青年文艺工作者。 二、1940年,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1940年,当一个特别的文艺派别“战国策”派出现以后,围绕这一派别,又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这一派别的骨干成员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是聚集在昆明的教授和文人,其主要活动阵地有《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副刊《战国》。这一派别虽主要从事文艺活动,但却有明确的政治倾向。 2他们的政治观是“争于力”,他们认为,“科学发达的国家,随时可以用科学的力来支配其他落后国家的生命”,战争,“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标准,只有力,力就是正义。”中国昔日的“战国时代”,“也就是现在(抗战时期——引者注)的整个局势的特点”。 同时,他们认为:“抗战以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切合实际的口号,莫过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第一个就是…战?,第二个就是…国?,第三个就是…策?。” “战国策”派的名称由此而来。“战国策”派的宗旨是,“以…大政治?为…力母题?(Leitmotif),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其“大政治”一脉相承,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三大母题。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提倡,而且,还有一批作品实践其主张,如《野玫瑰》、《金指环》、《间谍夫人》等。这些作品多表现“曲线救国”的主题,甚至直接歌颂特务和汉奸。 针对“战国策”所作所为,《新华日报》、《文化杂志》、《野草》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汉夫的《…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了谁》,李心清的《…战国?不应做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欧阳凡海的《什么是…战国?文艺》,洪钟的《…战国?派文艺的改装》,刘念渠《读〈野玫瑰〉》等文章,对战国策派的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