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医疗深度报告:医疗跨界转型,酝酿投资良机

移动医疗深度报告:医疗跨界转型,酝酿投资良机

移动医疗深度报告:医疗跨界转型,酝酿投资良机
移动医疗深度报告:医疗跨界转型,酝酿投资良机

移动医疗深度报告:医疗跨界转型,酝酿投资良机

作者:广发证券惠毓伦、贺菊颖、吴雅春、康健

一、概述

(一)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与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与运用自由和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这与互联网技术架构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互联网环境等因素有关。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理解信息未来——互联网及其他》对“开放的网络”进行了定义。“开放的网络”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对用户开放。用户遵守网络协议,便捷的联入网络,网络可以随时保持对用户的开放。

(2)对信息来源开放。网络是海量信息的环境,对信息服务提供者保持开放能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

(3)对网络提供者开放。互联网对很多局部的、单独的网络也是开放的,只要他们遵守网络协议,如ICP/IP协议等。

(4)对未来的改进开放。互联网是一个成长性的网络,只有对未来实行开放,才能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真正的开放性的网络。

图:开放的网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互联网产业的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二)案例研究--因跨界而实现颠覆性发展

医疗服务融合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的移动医疗是现代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新形态,因跨界而实现现代医疗健康服务颠覆性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美国ESI(Express Scripts Inc.)公司

Express Scripts,Inc1986年成立,是北美最大的药房福利管理公司之一,公司主要提供保健管理和经营服务,服务主要包括健身组织、健康保险、第三方管理者、雇员和由协会资助的福利计划。公司通过健康快线(Express Health Line)分支机构提供全方面的综合性医药福利管理服务,包括网上兑保处理服务、邮件医药保险处理服务、福利计划设计咨询、药品使用复查、处方管理、疾病管理、医疗和药物数据分析服务、医疗信息管理服务、事故评估和决定咨询服务。公司还提供非PBM服务,包括通过其Express Scripts SpecialltyDistribution Services子公司提供的分销服务。

医药福利管理:为政府部门、企业雇主、商业保险公司等提供雇员医药福利管

理服务,包括福利计划设计,费用审核,理赔和支付,药品报销目录管理,临床路

径管理,费用支付模式管理等。

图:医疗标准建设

高科技信息技术服务: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医药福利管理及保险理赔处理和支付交易等服务,包括以受保人利益为导向的医药保健管理技术平台,电子处方系统,多变量费用预测模拟系统等。

药品流通管理:提供药品供应链管理,包括采购、库房管理、配送等,还有邮购和网上药房,病人用药问讯支持,特药批发,特药药房,医生试验样品等。

医疗服务管理和疾病管理:医生评价、医生用药模式分析和比对、药品费用的节省建议、医生简介卡和教育资料等;针对患者的健康管理沟通交流、疾病预防、改变病人习惯行为的教育等;还有面向医生和病人的福利管理问讯服务。

Express Scripts,Inc从1999年开始就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服务领域,近年来全面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公司通过运用跨界的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移动医疗领域后。2010年初被评为美国本世纪十年十大最成功企业,并且是其中唯一的服务性企业,2011、2012和2013年公司在世界五百强中排名第188、213和第74位。

图:公司市场表现(2014年4月29日,股价及相对Nasdaq比较)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娱乐、社交到学习、工作再到商务、旅行、支付等,“对生活的改变几乎是无处不在”,未来将深深的影响医疗领域。产业链各方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必须适应产业环境和自身竞争力的变化,并找到自己在生态体系中的最佳位置。移动医疗有助改善看病难题,新医改启动以来,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深耕医疗卫生行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

图:移动医疗的构成

未来移动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将是建立在药物数字化基础上,通过生理表现、基因组学、生命组学以移动来理解生物学。目前80%的疾病已经在基因组层次上被破解,把传统医疗和移动医疗相结合,例如用手机上一款关于基因类型的APP,作为药物治疗指南。未来我们就可以从所有常见类型判断出谁将会得糖尿玻可以通过遗传基因知道谁会患上乳腺癌等。

从移动医疗的细分领域来看,可以分为远程和慢性病管理。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等,远程医疗包括以下特点:(1)在恰当的场所和家庭医疗保健中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2)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这可以通过将照片传送到关键的医务中心来实现;(3)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和诊断照片,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4)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

慢性疾病管理是一种为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开发设计的慢性疾病管理网络系统,全面导入疾病管理的概念,针对常见慢性病的诊疗与科研,帮助科室快速实现慢性病病历的系统管理,辅助医生护士的日常诊疗护理工作,并为医院向患者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创造条件。根据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公布的数据,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确诊患者2.6亿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四)跨界首先从数据传递开始,再到信息的运用

进入21世纪来,随着人们移动设备的频繁使用和社交网络的出现,每个人都是数据是创造者,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数据暴涨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一般具有四个特征:(1)大体量化,数据量从TB级别上升到ZB级别;(2)多样化,数据类型繁多,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尤其是包含大量非结构化数据;(3)快速化,数据产生速度十分巨大,要求快速处理;(4)商业价值巨大,大量数据通过深度挖掘与分析可以产生无限的商业价值。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医疗大数据搜索病人信息,找寻疾病线索;通过移动APP,市民与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联系;通过物联网技术,病人个体化自我监测变成现实,医疗信息化将加速度医疗行业发展。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内容的移动医疗将会彻底颠覆传统医疗模式。

(1)数据传递的新模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程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整体IT 投资规模上,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每年的实际投入只占医院年收入的0.3%-0.5%,与发达国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内医疗行业信息化是从少数大型综合医院开始发展,逐步向中小型医院市场普及;从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的投入显著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乡镇医院及农村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医疗信息化整体水平差距明显,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根据美国HIMSS协会医院信息化调查的数据,美国医院中具备超过50个信息岗位的比例超过31%,而国内目前尚没有一所医院的全职信息化人员超过50人。如果考虑到国内大型医院床位数、门诊量、收容量远超美国医院,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将更加明显。

当前遇到的医疗困境:医生护士短缺,医疗服务业普遍面临人手不足;时间短缺,培养一名医生需要10至15年,培养一名护士需要8至9年,后续力量难以迅速弥补;资金短缺,使医疗服务软硬件提升陷入窘境。未来结合医疗大数据,挖掘最具有价值的医疗信息,并通过移动端传达公众关注的、权威可信的健康信息。

(2)数据互动,有利于建立医患互信

技术进步是历史的必然,移动计算设备大规模应用。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G时代的通信功能必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传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未能进一步加快时,3G网络渐渐登场,最终形成一股又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该出现的终究会出现。2011年,包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设备出货量首次超过PC出货量。根据移动市场分析公司Flurry对智能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移动设备的增长速度10倍于80年代的PC增速,2倍于90年代的网络爆炸速度,3倍于最近的社交网络增速。互联网催生了用户,更催生了海量数据,目前我国移动数据和桌面应用已超过美国。分析与数据匹配的社会互动关系,研究人类之间的信任建立、互动形成,应成为移动医疗的考虑方向。在美国,医疗诊断类的评价应用已成为建立医患互信的渠道。病人通过对医生信用的评级,公开数据,使移动医疗的潜在价值得到发挥。

(3)数据支撑,医生病家皆可“升级”

至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其中我国将占到三分之一。个体化监测形成的医疗数据,通过收集、分类和归纳将成为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数据库中发现问题、找寻问题、完善对策,既有权威知识支撑,又有鲜明的应用性,这将成为医生水平“升级”的一种途径。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也在逐渐清晰。可以有向医生/医院收费、向患者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以及向药企收费等多种模式。

二、医疗领域:跨界的机遇与挑战

移动医疗,从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来看,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从定义上看那是一种未来成熟的医疗应用方案,似乎很远很科幻,其实不然,移动医疗就是使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医疗系统集中解决方案。上边的例子就是使用医疗服务平台从而使预约变的更为便捷,是移动医疗初级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一条条互联网编制的平台服务方案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移动医疗之网就将建立。

图:移动医疗四个发展周期,以及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是移动医疗行业逐步成熟后进入发展期的拐点年,2013年以前,资本热捧移动医疗概念,但是发展的商务模式没有成熟,沉淀后市场进入整合期。在2013年后,腾讯、新浪,搜狐等互联网厂商已经颠覆传统行业,广大人群开始接受这些互联模式;5U、春雨、好大夫、丁香园等商务模式已经逐步成熟,各种移动APP层出不穷;终端制造商的血糖血压仪器实现国产替代后业绩亦不断创新高。移动医疗已经不是Google Glass、Galaxy Gear和Nike+FuelBand SE等玄幻组合,而是已经实实在在的来到我们身边。预计移动医疗行业在经过2-3启动期后,将进入快速发展和高速发展阶段。

医疗产品是一种独特的商品,决策者、付费者和使用者三方相互独立而又制约,导致医疗领域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存在着众多根深蒂固的利益相关者,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和纷繁复杂的商业规则。我们认为,一项新的体系,只有满足了利益链条上各方的需求,成熟完善的体系才能建立,而移动医疗在如此复杂的体系中,将有充足的机会提供各色商业解决方案,服务各种未满足的需求,最终构建庞大的产业集群。

图:移动医疗的机遇和挑战

(一)跨界的机遇——有需求,亦有可能

医疗体系的核心是医生和患者,他们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在现行的医疗体系中是否存在对于这两方需求获取的障碍?移动医疗是否能够能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基于医疗体系中利益链条上的复杂性,我们在此抓住核心方:患者和医生,对于他们的需求、需求获取的障碍以及满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此需要明晰的一点是我们并没有认为移动医疗,或者说目前技术下的移动医疗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移动医疗无法直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供给也无法直接降低病人的需求,我们想做的是在现有资源下挖掘移动医疗可以满足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对医疗市场进行帕累托优化。乔布斯说人们不清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并告诉他们是什么,移动医疗也是一样,解决、提供、告诉他们!

图:医疗需求利益方分析

(1)患者方——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需求

患者是医疗体系中核心的核心,所有的医疗服务以及产业均围绕病人而建立,那么患者的需求是什么,是看病,顺利的看病吗?是也不是,其实患者以及所有人想要的都一样,即健康。

所以患者的需求其实是针对已有疾病进行治疗的“已病”和针对健康或亚健康的管理以及类似糖尿病一样防范并发症的管理的“未病”的综合,即患者的需求是疾病治疗的需求和健康管理的需求的结合。

患者最大的需求当然在于医疗体系“供不应求”而产生的矛盾,移动医疗未来的发展也必然可以通过使用视频诊断,专业化的检测、数据的使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解决这一矛盾。但是基于目前的技术,移动医疗还走不了那么远,我们在此主要是分析更为现实的能够通过移动医疗而满足患者的需求。

图:消费者对于医疗医疗相关的需求分析

因此,针对以上需求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阶段,医药消费者对于个人健康管理以及慢性病的管理两方面更为关注,那么,这两方面的问题到底有多大,移动医疗能否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否产生商机,商机有多大?

第一方面,慢性病防治已经占我国医疗费用的80%,我国死亡人口中有80%死于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在今后10年中,中国因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将产生55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到2015年中国慢性病直接医疗费用将超过5000亿美元。当前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这个阶段呈现“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建立健

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90%的冠心病、80%的高血压,35%的糖尿病,移动医疗在健康服务从“治疗为主”的模式向“预防模式”的转变可以大有作为。

另一方面,病人的间断性治疗以及疾病的后续自我管理情况也堪忧,许多只有在症状明显的时候才回去医院治疗,治疗过后,后续的自我管理业存在众多问题。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由于糖尿病本身的无症状,患者大部分都等到有了较多并发症才会去医院诊断,此时往往已经是糖尿病的中后期,而后,血糖的监测患者往往也缺乏规律性的自我管理。这些都带来诊疗费用的上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

图:移动医疗更好的进行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

那么,移动医疗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吗,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其实这一方面在谷歌推出谷歌眼镜点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热情,谷歌在后来开发

的隐形眼镜可以监控眼球中泪水的血糖水平并上传至云端以管理患者的血糖水平,美信公司(Maxim Integrated)试制出了嵌有多种传感器、能够测量生命体征数据的T恤,被称为“Fit衫”。

这些国外的产品看上去很酷,但是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那么,把这些产品分开来,比如通过自我监测血糖仪的测量,然后上传数据到电脑的云端,其结果也是一样的。然后针对患者的疾病后续管理,专业的网站、语音或者智能手机应用服务,这些都是我们所触手可及的。当然我们在此并非是想穷尽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们只是想说,无论是看上去新奇酷炫的谷歌眼镜、Fit衫,还是我们已经在使用的血糖仪、手机应用服务等,其实移动医疗已经在我们身边了。

图:LG提供的一个移动医疗服务

消费者期待移动医疗能够帮助他们进行医疗决策,进行健康管理,消费者也愿意为获取的这些服务支付费用。目前消费者付费意愿最为强烈的是通过自动数据手机管理自己的健康,而未来的付费更多的偏向于将医疗仪器手机的自我病情数据整合并发送给医生。这些费用的支付小于消费者目前进行诊疗而发生的交通、住宿、诊断和治疗等费用的加总。

所以在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和自我健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且移动医疗

可以为其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在此我们亦不做老生常谈的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和机会问题,医疗市场永远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

我们可以略微一窥在这一块市场蛋糕中哪些行业有望得享,市场的规模大致又如何。在这一块市场中,毫无疑问,医疗器械和相关电子行业必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在2012年,自我诊断和医疗电子仪器的市场为24.7亿美元,并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医生方——医院内部沟通、患者沟通

在设想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时候,人们往往只从患者的角度考虑而忽视了医生的利益和想法,这是错误的。无论是在目前还是在将来,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供应者,都将占据一定的支配地位,这是由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所决定的。若移动医疗无法考虑到医生的需求,这一解决方案必然是失败的。

那么医生对于移动医疗的需求是什么,医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医院内部的沟通和患者的沟通,并且其更加倾向于前者。44%的受访医生认为移动医疗能够医院内部流程并使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衔接更加顺畅,和患者沟通方面,26.7%的受访医生认为应该给现有的病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为其提供新服务,最后是服务原来无法服务的病人。

图:医生对于移动医疗的期望

那么,在医院内部的沟通和患者的沟通两方面,医生有什么具体的需求,移动医疗又可以为其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

在关于医院内部沟通方面,“远程数据处理和诊断决策”功能列于榜首,49%的受访医生首选了这一功能。“与患者在医院系统上交流”位居第二,42%的受访医生首选此项。

图:医生对于医院内部沟通的需求分析

移动医疗作为对传统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为电子病历系统相关业务提供信息的闭环流转,并且为医院业务流程再造与服务模式创新做出有力的推进。移动医疗已经使得移动护理业务呈现技术手段多元化、作业范围多元化、管理精细化等特征。在目前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下,国内医院移动化程度不断加深。

图:移动医疗在医院的运用

对于能够改善与患者互动的各种移动医疗应用,医生都表示非常欢迎。这些应用包括:视频咨询,沟通管理(如预约提醒),药物服用沟通,患者状况远程监测,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健康数据,患者访问电子病例,通过移动设备端显示治疗条件或方案等。

图:医生对于患者交流的需求分析

移动医疗市场有别于传统的医疗市场,他基于传统的医疗市场,而又具有计算机、网络、电子行业的市场特征,因此他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当市场规模较小的时候杳无声息,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突然爆发,迅速扩张,这一点在互联网金融获得了极大的验证。我们认为2014、2015年左右刚好为这一临界期,移动医疗用户将快速增长,推动市场快速成熟,在2017年将达到130亿左右市场规模。

图: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哪些领域受益

在医生对于医院内部的沟通和患者交流产生的需求上,我们也希望能够单独预

测一下这一块的市场空间,但是医生和医院所构成的市场需求往往和政府对于医院

的监管和改革联系在一起,我们发现这一块市场比起患者的需求市场要复杂的多,

也是影响医疗市场跨界成功的主要因素。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影响移动医

疗发展的因素呢,有的话又是什么?

(二)跨界的挑战——有曙光,顶着风雨前行

关于移动医疗发展的障碍或挑战我们有一点需要明晰就是:移动医疗不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快慢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永远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医疗也永远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发展的快慢取决于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建立。

一个新的行业获得发展需要两方面的支撑:技术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哪一个是限制目前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呢,是技术吗?美国第一次发射火箭时所有的电脑加起来处理器水平还不如目前的一款智能手机高,所以恰当的技术开发的确影响了移动医疗的发展,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成熟商业模式的建立,医药行业是一个专业壁垒厚实的行业,也永远是一个市场和政府博弈的市场,其中的产业链条上附着着或明或暗的各方利益攫取者,所以影响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的因素包括:医学知识的专业壁垒

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法律法规以及最重要的行政监管因素。

(1)医药产业链的国家体制监管

中国医药产业链的各环节受到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由于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医药从上游的原料药及中药材,到终端的零售药店及医疗机构,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进行管制。相应的包括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招投标政策、医疗保障制度以及药品审批等各方面的政策。

图:中国医药产业链管制示意图

这种产业的内生性质决定了医药行业的发展永远是顶着风暴前行,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市场和市场的博弈共同推动者市场的挪动。但,虽艰难,我们亦在两方面看到了移动医疗的曙光。

一方面是医疗本身永远有改革的需求,国家已经把移动医疗纳入了改革体系的通盘考虑,《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部署的移动医疗项目涵盖了远程医疗、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多个试点示范工程,在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智能医疗是九大重点之一,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同时,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的支撑。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本身具有推动改革的力量,这从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可见一斑。

(2)医学知识的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

医学知识包括中医和西医两大系统,相对于其它具体某一门学科,医学包含的信息量无疑是最为庞大的,医学知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到深分为事实性的知识、规律性的知识和原理性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健康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表现,疾病的症状体征,许多波谱图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发现等等,研究这一类

知识的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规律性知识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抗原抗体反应、受体结合、新陈代谢过程等,研究这类知识延伸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等等;原理性知识包括离子通道学说、神经传导学说、基因突变学说、DNA双螺旋结构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化学致癌学说等,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等;这些知识还仅仅是西医学的部分,加上更玄的中医学,构建了目前医学的知识体系,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人们只能依靠专业的医生来解决专业问题。

图:医学知识结构

其次,虽然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先进的仪器探索从宏观的人体系统到微观的分子机构,但是医学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确定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更相信经验丰富老医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无论是吃药打针还是动手术,“平台”都是自己的身体,这也导致人们在选择治疗方式上更为慎重,偏向于选择更好的医院、更好的医生,这也导致医疗服务这种商品基本不存在患者讨价议价的空间。

患者的心理往往比正常人来的脆弱,而移动医疗降低了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移动医疗的主要优点是便捷、实惠,但是当这种便捷和费用的降低无法超过患者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移动医疗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3)法律法规因素带来的准入问题和特殊医患关系

医疗行为本质上具有民事性质,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特点:潜在的危险性、试验性、一定的人身侵害性、公共性等。因此这种特殊的行

为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国家对于医疗行为的行政监管,另一方面是医生和患者存在特殊的民事关系。

医疗的行政监管首先是国家对于医疗执业主体的资格批准,包括医疗机构的资格、执业医师的资格、执业药师的资格、护士的执业资格。其次是对于医疗载体的管制,包括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医疗器械管理法律制度等。

医生和患者之间特殊的民事关系亦需要双方通过一定的法律进行规范,包括医方的诊疗护理义务、转诊义务、病例制作保管义务、保护义务、疗养指导之说明义务和保护患者隐私义务等。患者方则有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和配合义务。但是中国目前特殊时期的医患关系使得这些变医疗行为主体关系及法规为复杂。

图:医疗行为主体关系及法规

在目前众多的手机移动医疗APP中,患者可以问诊,由相关的医生进行解答,亦可以收费提供个性化的治疗需求。但是这些APP,可能并不具备“合法”的行医身份。提供医疗咨询、开具处方等行为属于行医行为,而移动医疗所属公司在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行医行为,系行政违法,应受到卫生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同时,其组织行医的医生也是违法行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承担刑事责任。

(三)跨界需求——医疗需求为核心,互联网需求为媒介

需求归根结底表现为:基于医疗市场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互动运用。

三、医疗跨界:信息标准化传递

(一)POCT监测

POCT英文全称为Point-of-Care Test,指在病人身边快速诊断,因此又被称为即时检验。POCT也常被称为床旁检测、医生诊所检测、实验室外检测、分散测试、现场替代检测、“卫星化”检测、患者自我检测等。其检测具有时间短,患者亲历等优点,因而能快速而恰当地进行诊疗、护理、病程观察,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目前POCT已经广泛应用在ICU、手术、急诊、诊所及患者家中。

图:POCT市场快速发展

POCT已被广泛使用,血气、心脏及肿瘤标志物等是主要增长点。由于仪器便携、操作简便、结果及时准确等一系列优点,POCT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领域包括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心脏标志物、毒品及酒精、妊娠及排卵、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血及尿生化、凝血及溶栓等。

图:POCT主要应用领域

知乎运营规范深度研究

李雪含:知乎运营规范深度研究 知乎丨知乎运营规范 本文主要讲述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运营知乎 知乎运营要坚持友善 知乎回答引流规范 知乎怎么做阶梯性处罚 知乎如何申诉 简单总结一下知乎运营规范,看到了了知乎被封号(永久禁言)的案例,这证明了只写运营,不写规范是不足的,本来想写研究知乎社区运营对做社区论坛的借鉴之处的,考虑到多数人不会做社区ugc平台,就改为知乎运营规范了。 为什么要运营知乎?看两张图。 再看一个知乎回答: 进入正文:

知乎和其他产品不同,已经拥有2.2亿用户。 知乎是一个UGC产品,即依靠用户输出内容的社区产品,如果要比喻,就像一个城市,围观的阅读者是这个城市的过客,内容创作者是这个城市的公民,知乎官方则是城管。 专业,认真,友善,这是知乎这个产品的价值观。 知乎的起步则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在封闭内测期通过邀请机制进行邀请创作,能够加入进来的一般是某个领域的权威,这也是知乎很多人答题里出现的带“参考文献”,带“利益相关”的一个原因。 知乎在鼓励认真专业的内容输出。 但实际上: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今年26,刚实现年入百万”,“99年的,通过投稿月入过万”这样的略带浮夸的夸张内容才是摘要吸睛的关键。 知乎有一个戏称叫做“13乎”,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所以开场的60字摘要一定是略带浮夸傲慢的长者教育姿态,才有人看(强调短期回报)。 不说回答的事情了,回正题,运营规范,想要看账号运营的内容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李雪含”,看知乎怎么运营爆款答案。 正题: 知乎致力于营造一个友善的社群氛围,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无论是前大V出走,又或者是其他社区的经验都说明了“存在舆论攻击”会流失用户,尤其是创作者。 所以:

2018-2019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8—2019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 究分析报告 一、2018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年度动态 1、政府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

继2014年国家卫计委、药监局相继出台“多点执业”、“线上处方药”、“远程诊疗”等政策方案后,2018年《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2、移动医疗健康投融资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相关资料显示,截止至2018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个百分点。2018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11月30日微医集团完成由国开金融、复星医药、高瓴资本、腾讯等共同投资的高达3亿美元的E轮融资,移动医疗领域所获资源和关注又获得了量级的提升。 3、移动互联网下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加速产业链布局。 医生作为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是移动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一环。继万峰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杏香园医生集团、大家医联、中康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医生集团后,2018年6月,作为中国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且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移动医生集团——三甲医生集团成立,通过移动健康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科室的医护协同合作。 4、分级诊疗催生巨大需求,推高医联体智慧平台的搭建浪潮。 2018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8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

2016年美国移动医疗案例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Practice Fusion:美国最大的云平台电子病历企业 3 1、公司概况3 2、服务方式4 3、用户数据5 4、核心价值6 5、盈利模式6 二、Castlight Health:医疗价格与质量第三方比较平台7 1、公司概况7 2、盈利模式9 3、服务方式10 4、收入规模10 5、利益相关方态度11 三、Health Tap:美式医患问答平台12 1、公司概况12 2、盈利模式14

3、早期质疑15 一、Practice Fusion:美国最大的云平台电子病历企业 1、公司概况 2008年成立,使命是:连接医生、患者和数据,趋向一个更好的医疗并拯救生命。 公司最初以300 美元/月向医生推广其电子病历系统,由于竞争激励,尽管降价到50 美元/月,依旧毫无起色。2009 年,为推进医疗改革,美国政府颁布法案,规定2015 年前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诊所医生,将会获得44 万到64 万美元的医疗保险奖金,反之,将要接受罚款。当时,电子病历系统在美国价格不菲,几年使用费往往需要数万美元。

同年,Practice Fusion 顺势推出免费系统——医生仅需同意将系统生成病历的所有权让渡给该公司。 2009年4 月,Practice Fusion 推出了在线免费预约服务。通过网站,公司向患者提供了全美超过27 万个认证医生的信息,还包括150 万个对医生的认证评价(每个医生平均有14 个评价)。开通当月就提供了300 万个预约渠道。这些数据目前均有大幅增长。这一业务虽然与为患者提供预约服务的行业巨头ZocDoc 业务重合,但ZocDoc 每月向每位医生收取250 美元的花费,Practice Fusion 无论是向患者还是向医生,都是完全免费的。 目前,Practice Fusion 是美国最大的云电子病历平台。美国每年有12 亿的就诊量,其中83%(近10 亿)是在医院外的医生办公室发生的,这其中6000万(6%)的就诊量是在Practice Fusion 上完成的。 2、服务方式 医生、患者在在诊前、诊中、诊后都会用到Practice Fusion 的服务:

2018-2019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 —2019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 究分析报告 、2018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年度动态 1、政府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 医疗高速发展 继2014 年国家卫计委、药监局相继出台“多点执业”、“线上处方药”、“远程

诊疗”等政策方案后,2018 年《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2、移动医疗健康投融资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相关资料显示,截止至2018 年12 月28 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 起,比2014 年增长45.4 个百分点。2018 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 亿美元,已超过2014 年全年总额。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8 年11 月30 日微医集团完成由国开金融、复星医药、高瓴资本、腾讯等共同投资的高达3 亿美元的E 轮融资,移动医疗领域所获资源和关注又获得了量级的提升。 3、移动互联网下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加速产业链布局。 医生作为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是移动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一环。继万峰医生 集团、张强医生集团、杏香园医生集团、大家医联、中康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 等医生集团后,2018 年6 月,作为中国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且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移 动医生集团——三甲医生集团成立,通过移动健康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 科室的医护协同合作。 4、分级诊疗催生巨大需求,推高医联体智慧平台的搭建浪潮。 2018 年9月12 日,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 2020 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8 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 明确目标。2018 年9 月25 日,微医集团在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上宣布将投资3 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助力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分级诊疗体系。 5、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开启移动医疗“线上+ 线下”的全新探索模式。 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于2018 年12 月7 日正式揭牌,并于同 日上线乌镇互联网医院官网与“乌镇医院”APP,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

移动医疗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

移动医疗平台 可行性分析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

移动医疗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 1.项目概要 目前,公知的救护车功能是接送伤病者和在车上对其进行简单的治疗抢救,车上由于技术的原因没有手术室,不能做手术,特别是无菌手术。而危重急需做手术的军人,特别在离医院远、山区、偏远的边疆、哨所,患者也得送到医院的固定手术室做手术,经过途中的颠簸,上下车的搬动,才能到达医院,再进入手术室做手术。这其中,一是耽误时间,如危重军人就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其二是途中的颠簸,上下车的搬动,不利于心脏、脑血管、骨折、大出血、战斗伤员等怕振动、颠簸、移动的病人。因此,如有一个能就近及时、快速的给需要做手术的人马上动手术,有一个可移动的手术室,特别是军队战时能在火线及时、快速、机动抢救危重伤员,并予以及时做手术是非常重要的。 与医院相比,此医疗平台规模虽小,功能却很齐全。每台车上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配备各种医疗设计,包括配装了X光机、超声机、观片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产科检查床、冰柜、空调和紫外线消毒灯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此医疗平台可在发病现场、军队火线,及时给危重病人做手术,也可以做无菌手术,使病员在第一时间得以救治。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不只为一名需要伤员时行手术,可以同时进行多台手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动医院。由于本发明轻便、可移动,可以说是一个移动小型医院,特别适合做为军队野战医院伤员救治、无菌手术和机动、快速、搬迁的需要,并对控制术后感染,减少抗菌素用量,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都有其积极作用,是现代野战医院必备的尖端设备。本专利对增强军队后勤保障能力,提高战斗力,使军队装备的现代化都有其深远的进步意义。同时,此医疗平台在民用推广方面也有其优势所在。特别是边远的贫困山区以及地震、洪水、干旱等重灾区,此医疗平台所形成的流动医院能起到重要作用。 1.1国内军用医疗专用车类型 现代战争对救护医疗车要求更高了。例如,要求它既能在前线的枪林弹雨中进行救护,又能随时渡过江河将伤员迅速送到后方。这样,救护医疗车就必须具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深度运营策划

目录 一、 活动背景 (2) 二、 活动目标 (3) 三、 活动对象 (3) 四、活动时间 (3) 五、整体营销策划 (3) 1、策略分析 (3) 2、目标客户分析 (4) 3、营销推广 (5) 六、活动方案 (5) 七、进度计划 (11) 八、传播方案 (12) 九、达成目标的渠道方案 (13) 十、承办公司、移动公司及涉及到的外单位的沟通协调方案 (14) 十一、具体执行方案 (15)

手机阅读深度运营策划 一、活动背景 手机阅读是中国移动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向用户提供各类电子书内容,以在线和下载为主要阅读方式的自有增值业务。它基于用户对各类题材内容的阅读需求,整合具备内容出版或发行资质的机构提供的各类内容,提供以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手持阅读终端)为主要阅读载体。 手机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类电子书内容,包括图书、杂志、漫画等;用户可以在前端上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线阅读,也可请 求下载之后离线阅读。用户可以通过按次点播、包月两种方式订购业务。用户在使用WAP、客户端、手持阅读终端和WWW四种方 式所提供的内容保持一致,做到一点接入多元展现,同时共享同一个人空间信息,最大可能达到无缝阅读体验。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研显示:国内使用手机进行各类阅读的用户已经超过8000万。从年龄来看,18至70岁国民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间为平均每天4.47分钟,平均花费是17.04元人民币;“手机阅读”在14至70岁的国民中所占的比例则已超过10.0%。从学历和收入来看,“手机阅读”者中,低学历、中低收入者的使用数量普遍要高于高学历、高收入的使用者数量。从城乡划分来看,农村中手机阅读者的绝对量要高于城市。 手机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读者享受到随身

一道深度的用户运营面试题

一道深度的用户运营面试题 昨天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了一道非常专业的“用户运营面试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让我也燃起了解答这道问题的极大兴趣是关于用户等级的设置。 该面试题如下: 为了使你在阅读本文完毕后收获良多,我衷心建议你先用5~10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再继续往下阅读。 好,时间到。 客观的来说,这道面试题提问的非常专业,也非常具有穿透力。可以通过一道题,清晰直观的了解应聘者是否具有用户运营的基本素养和经验,以及在用户运营层面思考的深度。 为此,接下来我将通过我做用户运营这几年的丰富经验,完整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回答之前我要特别说一下: 首先这道面试题其实很难,没有回答好这道题的朋友也不要气馁,很正常。 我认为即使是一个有过多年经验的运营老司机,在面试这种紧张,急智,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景下,也不一定能给予这道题较为全面和完美的回答。 另外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本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道题重在考验应聘者的能力素养,比如临场反应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能否快速看透用户运营的本质,有着多高的思维层次等等。 抛开答案来说,应聘者所展示的职业素养和思维层次,才是面试官真正想考察的内容。

所以关于这道题的解答策略,我认为可以用: 规范标准+点,线,面 这个策略来进行总结。而我本文也将按照这个逻辑为大家进行阐述,我是如何思考和推理这个问题的。 首先来说“规范标准”。 这道题其实有一个最大陷阱,就是在于对“用户等级”这四个字的理解。 如果不能迅速的给自己和面试官规范“用户等级”的标准,很有可能在后续阐述“可进可退”和“只进不退”的观点上陷入混淆,从而把面试官和自己都绕晕。 那到底什么是用户等级?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运营同学都并不一定能搞清楚。 比如下面哪几项算用户等级? 1.京东钻石会员 2.京东京享值 3.王者荣耀等级 4.王者荣耀排位 5.滴滴会员 6.招商银行贵宾权益 7.招商银行卡积分 8.传奇游戏战士40级 9.汽车之家版主 10.虎扑社区40级懂球达人 11.QQ会员5级 我个人认为: 1.京东钻石会员

九安医疗研究报告

篇一: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医疗app报告) 龙文价值管理研究中心 2015年1月14日 第一章移动医疗行业概况 1.1行业定义 1.2行业分类 第二章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特性 2.1移动医疗是趋势不是主题 2.2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老龄化加剧监测市场扩容 2.3产业链焦点在移动app和可穿戴设备2.4 盈利模式日渐清晰:药企付费市场比个人付费市场空间大 2.5 线上竞争注重用户体验,线下竞争重医疗资源整合 2.6 商业模式为王,细分领域深耕垂直整合模式优势更明显 2.7 移动医疗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移动医疗app公司竞争格局分析 3.1 移动医疗app需求与供给分析 1)移动医疗app主要分为四大类 2)保健养生类app为用户第一诉求 3)综合类、保健类、药品信息类app下载最多 4)行业先发优势效应明显,投资正当时 3.2移动app行业先发优势竞争者分析 3.3 移动医疗app估值方法 1)市盈率价值法 2)app活跃用户估值法 3)apptopia估值工具 3.4 互联网大佬来势汹汹涌入移动医疗第四章移动医疗风投正劲 4.1 移动医疗一级市场风投偏好 4.2 上市公司移动医疗布局第一章移动医疗行业概况 1.1行业定义 移动医疗(mhealth,mobile health):通过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无线植入式器械、检测器以及可穿戴医疗设备等和卫星通讯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 图:移动医疗示意图 数据来源:互联网,龙文金融 1.2行业分类 目前,移动医疗服务主要是针对于周边医疗服务所开展的,不具备“硬实力”,未来想要实现核心医疗服务的移动化还需要包括智能设备和移动交互等技术的长久发展。硬件、软件、数据构成了移动医疗的闭环,行业的核心是数据,入口可以是软件方案,也可以是硬件方案。图:移动医疗不同入口与优劣势和细分类资料来源:龙文金融 软件方案主要包括:信息化系统和个人用户平台。 信息化系统: 目前,医院管理系统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发展空间受限,不过未来基于医院获得的大数据优势会使得相关公司在数据服务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如东软集团、卫宁软件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巩固。个人用户平台: 该类平台中多为app为载体的创业公司,盈利模式是首先将产品在用户中进行推广,获得用户粘性之后,对其提供的资讯以及连接服务、数据衍生的服务进行收费。主要分为连接型用户平台和自用型用户平台。连接型用户平台:为连接医患的平台,这类软件目前还没有与数据对接的服务,主要是针对连接服务进行收费,同样可以做成社群商业模式。自用型用户平台:为医生以及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的平台,不需要在多方之间构成连接,这类软件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多为广告),而这类非连接型的软件平台未来的出路在于构建“社群商业”。 硬件方案:

产品运营之中的深度和广度

产品应该是以运营为导向的,而运营应该是以数据为导向的。数据分析是任何方向运营都必备的能力,而做好分析更多的需要对业务和行业的深入了解,我们抛开第六项。第七项是我们统筹以上全部能力,也抛开不谈。接下去来看剩下一到五的运营能力来具体分析做深度和广度运营。 一、用户运营——客服能力(深度推广运营) 最好的深度运营客户的利器。纵向能力中最关键的用户运营。 虽然很多产品都口口声声说重视用户反馈,但其实对待客服都不太重视,比如百度统计,百度站长平台,百度云加速等产品的客户工作做得很不好,经常是1,2个月之后才答复反馈,大公司尚且如此,更别提哪些苦苦挣扎的小公司了。 用户运营其实是最苦逼的工作,但这项工作非常基础又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好可以说对产品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从初期一款产品上线选定目标用户开始,我们要划定精准的用户群体。怎么获取用户?如果是大公司,有渠道多找几个渠道推推,如果没渠道就从知乎,贴吧,豆瓣,天涯等等各种兴趣组获取你的用户。 随着初期产品的发展,我们可以把用户被划分成163模型(10%初期用户,60%成长期用户,30%衰退期用户)。而10%的初期用户是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群。而从那些精准的兴趣小组获得用户通常质量很高,能为深度运营的基础。 最近流行一种推广方式是这样的: 在微信群分享一篇你公众号的文章(特别分享在互联网运营群,这类人群非常能接受新鲜 事物),然后在群里发一个大红包。求大家来分享。这些推广方式非常不可取。首先,群里的人并不是你的深度用户。第二,即使帮他们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你文章质量不是特别高,最后只是后台数据上的自我满足罢了,不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推广不是在微信群丢篇文章,然后发发红包,求爷爷告奶奶给转发下,用户运营也不是弄个微信群和大家聊天就行,这些简单粗暴的运营手段没什么用。如果想从微信这个平台做用户运营,先加上200个用户的微信,看看用户在朋友圈喜欢分享什么内容,然后结合微信公众号后台的数据,给自己的用户画像,他是不是我们的产品所定位的人群。如果朋友圈和微信后台满足不了你的调研需求,和用户简单交流,成为朋友。等彼此熟络了之后,推荐自己的产品让用户进行尝试。然后跟用户深入探讨产品体验感觉和他觉得不足之处,并赞同他的说法,让用户引起共鸣了。哪怕一个很大的错误,这样的共鸣还是能引起用户持续尝试的。

国内外移动医疗现状及前景

国内外移动医疗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移动医疗;医疗模式;移动互联网;医疗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电子科技融 入到医疗领域,电子医疗的雏形开始逐渐形成。顾名思义,电子医疗 就是在借助信息通讯技术及电子科技通过网络、语音、视频等远程方 式来交换患者的医疗临床资料及专家意见的一种远程治疗模式。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及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慧电子产品的 出现,作为电子医疗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移动医疗逐渐进入了 大众的视野。借助手机完成疾病资料的管理、对话医务人员获取信息 咨询等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移动医疗的优势得到更加彰显,例如在一些慢性疾病的监测、临床信 息的收录、健康咨询的管理等方面开始崭露头角。移动医疗的意义不 但仅是医院内部借助智能电子产品协助医生、护士等展开临床作业, 更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了远距离医疗信息传递、远距 离健康情况监测、远距离医患辅导等非普通型医疗服务。医院、医生、患者都能够从中获取便利,使在中国本就不富裕的医疗资源能得到充 分利用。2013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水平建设 规划》,明确提出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这标志着移动医疗健康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1]。 1移动医疗概述

20世纪50年代末,远程医疗这个词汇便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美国学者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用于医疗,远程医疗的出现给落后地区 的医院带来希望和曙光,形成了以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相帮互助 为基础的服务模式[2]。设施先进、人才雄厚的大型医院借助电话、电视视频交流等通讯方式给偏远地区医院提供临床、影像诊断服务, 以实现患者能够在就近医院享受到与大型医院一样的诊断治疗服务, 从而大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治率。既节约了患者就诊的时间与花销,也增强了各个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能接触更 多的病例,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医生的执业水平。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 迅速崛起及智能通讯设备的异军突起,远程医疗也逐渐摆脱了最初的 单一服务模式,众多交流方式的拓展、应用软件的诞生使远程医疗获 得了新的发展之春,移动医疗的概念也随之诞生。移动医疗作为一个 新兴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远程医疗协会及欧洲远程健康信息协 会等权威远程医疗组织尚未对其有固定权威的定义,衡量其相关信息 也未形成统一标准[3]。当前采用最广、认知度最高的定义是国际 医疗卫生组织对移动医疗的定义,即借助移动通信工具提供医疗服务 和信息,包括远程患者监测、视频会议、在线咨询、个人医疗护理等[4]。2007年,苹果之父乔布斯发布智能手机Iphone, 手机不再局限于短信和电话功能,移动化新纪元由此诞生。一部小小 的手机将通讯、网络、计算机等功能整合,大众消费者能借助手机随 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及通过其与他人实行交流。随后,三星、华为等 多个知名企业开始了智能手机的研发与推广。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不 但是通讯领域的里程碑,更是给众多科技领域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 智能移动设备、移动通信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三者结合,将医疗健康 服务由单一地点化模式转化成为随时、随地、随身的服务模式,开启 了移动智慧医疗的发展,实现了医患服务新模式[5]。

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解读

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深度分析。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 Glass,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Glass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而根据BCC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

深度干预型集团运作模式

深度干预型集团运作模式 深度干预型集团运作模式主要针对各个子公司业务等高度分散化的运作特征,集团层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平均化管理、节点型干预、高效化运作,实现对各个子公司从权利资源、制度体系、运营流程等全方位的深度干预。母公司发出命令与指挥、进行干预与调节、创造主要价值;子公司主要进行从属性运作。同时,深度干预往往意味着集团标准化运作,对重大价值的产生、战略、商业模式等重大变数、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图:深度干预模式下的集团管控具体来看,深度干预型集团运作模式下的集团管控是以个性化的设计适应子公司业务分布分散化、组织体系不完善的特点;对于各个子公司实行平均化的管理,促进子公司的集团运作模式化、体系化、标准化,使子公司戴着镣铐跳舞,获取高度收益;重点对关键风险点等进行节点型的干预;实现运营过程的精细化管控;集团总部的核心能力建设,既是大的战略设计中心、运营体系设计中心、运营体系变革中心,又是资源配置中心、经营计划滚动调节中心。 一、深度干预型集团运作模式五维度分析一是模式定位。集团总部定位于顶层设计,主要是对该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发展路径、模式价值、模式进化等过程进行强势构建。子公司则定位于基层执行,主要负责在集团总部制定的集团运作模式下,进行具体事务的推进。二是模式路径。母公司通过全盘考虑和设计,对集团内部的资源和权利在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主动配置,同时通过对子公司的强制性深度干预,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升运行效率。三是模式价值。在该集团运作模式下,集团以精准的节点管控有效降低子公司在分散经营状况下的相关风险,主要产生风险价值,同时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价值和运营价值。四是模式进化。在该集团运作模式下,随着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协同性的不断加强,集团集团运作模式将主要向专业及产业链型、横向组织型等集团运作模式进化。如果集团以更加强势的思维进行构建,则也可能向极化组合型、对冲平衡型、基金经理型等更高阶形式的集团运作模式进化。五是模式利润。在该模式下,主要通过子公司的经营产生产品服务层面的利润,包括产品服务利润、营销品牌利润等;同时产生一定程度的产业层面和集团层面的利润,包括产业控制力利润、调控红利等。 二、典型企业案例案例一:富士康的运作模式富士康集团业务和组织结构比较简单,采用深度干预型的集团运作模式。集团针对主要子公司业务比较简单和分布分散的特点,设计共性化的集团运作模式,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通过对每个子公司建立相似的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统一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化以及统一工厂和车间布局,对子公司进行平均化的管理。同时将很多关键职能,如营销、研发和财务等,都上移到总部进行管理,对关键风险点进行节点型的干预。在集团运营过程中,凭借其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生产任务能够快速传递到基层,并通过对基层员工的“军事化”管理,高效高质量的完成生产任务,整个集团高效率运转。富士康强化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制度输出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实现对子公司深度、有效的管控。一是模式定位。富士康集团强化集团总部能力,对集团的运作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对模式路径、价值和进化进行整体设计。随着关键职能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 研究报告 2014年12月版

目录 简介 (1) 一、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二、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 (5) 2.1丁香园——医生社区 (5) 2.2春雨医生——轻问诊 (6) 2.3好大夫——重问诊 (8) 2.4华康全景——挂号/院内外 (9) 2.5掌上药店——导药/购药 (10) 2.6益体康——穿戴硬件 (11) 三、Q&A (13) 四、投资建议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对比 (5) 图表2 丁香园-商业模式画布 (6) 图表3 春雨医生-商业模式画布 (7) 图表4 好大夫-商业模式画布 (8) 图表5 华康全景-商业模式画布 (10) 图表6 掌上用药-商业模式画布 (11) 图表7 益体康-商业模式画布 (12)

简介 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无论从美国还是欧洲来讲,全世界放松移动医疗监管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的主要条件是,第一是促进创新,提高效率,也是根本,第二是事后监管,根据依法治国的精神,移动医疗应该比照医疗器械,由CFDA 来监管。 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一是要控费,第二是全覆盖。移动医疗重要价值在于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 六家移动医疗代表性企业,都是第一梯队的,各个商业模式都不一样,分别代表所处的子行业。 丁香园——医生社区 丁香园具有环形商业体系,商业模式非常复杂,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为医生提供免费文献/学术工具/交流平台,以医生社区为核心导向;二是医药观察数据;三是医药人才招聘平台;四是生物科研试剂类的企业宣传平台;五是专业媒体。丁香园是国内移动医疗里面唯一完成虚拟货币发行的企业,即丁当。丁香园真正的变现点是为药企做e-marketing,有中国真正的、最多的、重度活跃的医生用户,大概10 万。未来发展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发展用药助手的核心内容,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丁香医生的线下诊所,实现医患线上和线下的O2O闭合链条。 春雨医生——轻问诊

2015年移动医疗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2015年移动医疗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 二、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 (3) 1、丁香园:医生社区 (3) 2、春雨医生:轻问诊 (5) 3、好大夫:重问诊 (6) 4、华康全景:挂号/院内外 (8) 5、掌上药店:导药/购药 (9) 6、益体康:穿戴硬件 (10) 三、移动医疗模式相关问题 (11) 1、移动医疗的模式,海外有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对标 (11) 2、华康全景和阿里健康做的好像是一样的事情,华康是怎么定位的 (12) 3、社区医生培训想往互联网方向转,有无做成移动医疗的可能 (12) 4、医药电商网售的处方药的处方会有哪些来源 (13) 5、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在转型时有哪些过往的优势可以凭借 (13) 四、投资策略 (14)

一、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无论从美国还是欧洲来讲,全世界放松移动医疗监管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的主要条件是,第一是促进创新,提高效率,也是根本,第二是事后监管,根据依法治国的精神,移动医疗应该比照医疗器械,由CFDA 来监管。 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一是要控费,第二是全覆盖。移动医疗的重要价值在于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二、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 六家移动医疗代表性企业,都是第一梯队的,各个商业模式都不一样,分别代表所处的子行业。 1、丁香园:医生社区 丁香园具有环形商业体系,商业模式非常复杂,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为医生提供免费文献/学术工具/交流平台,以医生社区为核心导向;二是医药观察数据,可以作为药企的技术后台,具有非常强的粘性;三是医药人才招聘平台(丁香人才)类似医药专业的51job,对找工作者是免费,收后端的钱;四是生物科研试剂类的企

2015年医改和移动医疗分析报告

2015年医改和移动医疗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医改核心是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1、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 (3) 2、发挥市场在医疗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 (3) 3、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医患均受益 (4) 二、医改的思路和步骤 (5) 1、医药分开 (5) 2、医生自由执业 (5) 3、限制公立医院扩张,发展社会办医,需方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6) 4、分级诊疗 (6) 三、移动医疗发挥先锋作用 (7) 四、移动医疗发展现状 (7) 1、移动医疗技术发展 (7) 2、移动医疗的价值观 (7) 3、移动医疗产业链架构 (8) 五移动医疗应用案例 (9) 1、移动医药电商 (9) 2、自由执业:个体医生如何给看病、管理病人 (10) 3、移动医疗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12)

一、医改核心是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 可及性、可负担性、医疗质量是医疗体系的重要评价指标。可及性是指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支付性是指可负担得起医疗服务,还有是医疗服务质量。如果这三个指标都做好,可以方便、便宜的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就是很好的医疗体系。当前的政策注重可及性、可支付性,质量相对淡化。国外发展历程,基本都是三阶段完成。首先解决可及性,实现广覆盖,平等享受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第二阶段是可支付性,实现了医疗服务广覆盖后也能够负担得起,提高效率,使医疗体系具有经济性,美国从上世纪末开始控费,国内现阶段也开始重视医疗控费。第三阶段注重质量,部分人群需要差异化的医疗需求。 2、发挥市场在医疗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 2009 年中国新医改方案出台,直至2014 年新医改历经五年进入深水区。不少人坚持认为医改应由政府主导,医疗卫生的属性是公益性质。但绝对的政府主导,将导致行政系统过于庞大,运行缓慢效率低下。 医改必须以“发挥市场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改革理念。能够让“卖方”各企业充分有序合法竞争的市场,就是一个

(运营管理)中国移动数据业务深度运营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版本号:1.3.0

本规范在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相关规范基础上制定,完全吻合原有规范。在原有集团规范的技术上,广西公司修改的地方有: 1、各业务报表的具体修订 2、客户画像具体修订 3、精细化营销模型增加 4、增加了店员积分需求 5、增加了闭环管理模型 6、增加了区市公司营销问题反馈流程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业务监控6 1.1短信业务6 1.2彩信9 1.3彩铃10 1.4MO手机上网11 1.5语音杂志(IVR)12 1.6飞信13 1.7手机报15 1.8无线音乐俱乐部17 1.9中央音乐平台18 1.1012580信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随E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WLAN业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号簿管家(PIM)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呼叫转移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来电提醒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短信回执错误!未定义书签。 2SP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SP业务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2.2SP稽核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2.3SP恶意欠费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2.4SP及自有业务投诉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数据业务营销套餐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数据业务总体套餐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3.2数据业务套餐沉默用户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4客户管理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功能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客户统一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彩铃客户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手机上网客户的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彩信客户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手机报客户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4.7飞信客户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4.8IVR客户的画像错误!未定义书签。 5营销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数据业务常规营销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5.2数据业务精确营销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5.3与其他系统互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市公司问题收集和反馈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6门户运营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目标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门户定义与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一、2015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年度动态 1、政府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 继2014年国家卫计委、药监局相继出台“多点执业”、“线上处方药”、“远程诊疗”等政策方案后,2015年《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2、移动医疗健康投融资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相关资料显示,截止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个百分点。2015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 年全年总额。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11月30日微医集团完成由国开金融、复星医药、高瓴资本、腾讯等共同投资的高达3亿美元的E轮融资,移动医疗领域所获资源和关注又获得了量级的提升。 3、移动互联网下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加速产业链布局。 医生作为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是移动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一环。继万峰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杏香园医生集团、大家医联、中康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医生集团后,2015年6

月,作为中国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且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移动医生集团——三甲医生集团成立,通过移动健康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科室的医护协同合作。 4、分级诊疗催生巨大需求,推高医联体智慧平台的搭建浪潮。 2015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明确目标。2015年9月25日,微医集团在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上宣布将投资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助力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分级诊疗体系。 5、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开启移动医疗“线上+线下”的全新探索模式。 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于2015年12月7日正式揭牌,并于同日上线乌镇互联网医院官网与“乌镇医院”APP,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服务。这无疑是“互联网+”医疗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的同时,开创了在线诊疗、电子病历共享、电子处方等改革举措的先河。 6、商业健康保险税收政策试水,探索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 “谁来买单”一直是许多从业人员心中制约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了《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

2015年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移动医疗App 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2月

目录 一、移动医疗APP井喷式发展 (4) 1、医疗互联网化三步走的时代背景 (4) 2、国内外移动医疗A PP现状及用户需求 (5) 3、移动医疗A PP作为首选用户终端将大有作为 (8) 二、从移动医疗APP 的角度切入智慧医疗服务链 (11) 1、诊疗前环节移动医疗A PP分析 (12) (1)健康管理环节 (12) (2)自诊环节 (12) (3)问诊环节 (12) (4)寻诊环节 (13) (5)候诊环节 (13) 2、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A PP分析 (14) (1)诊疗环节 (14) (2)用药环节 (15) (3)院内康复环节 (15) 3、诊疗后环节移动医疗A PP分析 (15) (1)支付环节 (15) (2)后续用药环节 (16) (3)健康管理环节 (17) 三、APP角度看移动医疗市场存在问题 (17) 1、诊疗前环节APP多为轻问诊,隔空看病存隐患 (17) 2、健康管理APP同质化严重,用户粘度低 (18) 3、涉及诊疗中环节的APP欠缺,无法满足专业人士需求 (19) 4、我国移动医疗APP监管机制空白,各环节成员责任不明 (20) 四、解决方案 (21)

1、建立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突破在线诊疗空间瓶颈 (21) 2、健康管理与可穿戴设备紧密结合,重度垂直抓牢用户 (23) 3、医院牵头做院墙内的移动医疗,并与政府、药企、信息化公司加强合作 (25) 4、明确监管职责,建立行业标准 (26) 五、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28) 六、主要风险 (31) 1、关键技术风险 (31) 2、商业模式和产业链风险 (31) 3、医疗纠纷的风险 (32)

深度剖析爱鲜蜂运营模式的核心与前景

深度剖析爱鲜蜂运营模式的核心与前景 社区店作为线下实体天然的流量入口,却遭遇着生意不温不火的局面,顺丰嘿客的失败就是很好的案例,不过爱鲜蜂却通过分析制约社区店发展的各种因素,正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慢慢打开了社区店的发展僵局。 社区店的流量虽然天然存在,但绝非不请自来。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用户粘性。目前人们对社区小店的理解还停留在商品不全、保质期堪忧的层面上,爱鲜蜂就是通过探索和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来实现与社区店的互利共赢。 爱鲜蜂在经过两年的摸索后,将统一印有小蜜蜂的亮黄色招牌,挂到了全国1.2万个社区店的门头。而这些经过改造的社区店,开始卖上水果和卤味等特色产品,同时还提供30-60分钟送货上门服务。 如果说饿了么、社区001等企业还停留在“搬运工”的层次,那么爱鲜蜂俨然已经成为一家全方位的零售管理公司。剖开它的内核,就是“供应链+电商+零售管理公司”三重功能的集合。爱鲜蜂创始人张赢为社区店主做了三件事:供货、打造电商平台、标准化。 爱鲜蜂是如何升级这些落后社区店的? 将社区店作为前置仓 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爱鲜蜂改造社区店的初衷是什么?在爱鲜蜂成立之前,张赢团队做了一款卤味鸭脖,由于缺乏资金,开加盟店或者直营店已经行不通,他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这款鸭脖铺到北京的部分社区店,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其间,张赢开始试着不仅让社区店销售这款卤味鸭脖,并且还能利用他们的闲置冰箱、闲置人员来做仓储配送。正如Uber和Airbnb通过共享经济的方式解决车辆和住房供给一样,张赢试图通过改造社区店,来实现前置仓供给的冲突。这是爱鲜蜂诞生的雏形。 但是,社区店的功能绝不是简单的配送,而是爱鲜蜂具有战略意义的“前置仓”。这些前置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而是有线下人流的前置仓,即能够送货,又能够卖货,即分享了小店的库存、空间、闲置劳动力,同时又能够帮助爱鲜蜂销售产品,且能够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基于这样的规划,爱鲜蜂最早提出30-60分钟送货上门,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配送切中了消费者即时消费的需求。“如果消费者在手机上看到一箱啤酒,希望马上喝到,就不会等到第二天。爱鲜蜂的模式更适合于随时随地、即时性需求的场景。”张赢对《中外管理》说。 用零售方式做O2O社区店 从张赢对社区店的定义就可以看出,爱鲜蜂本质上是一家零售公司,因此爱鲜蜂最终目的还是卖货,不管是卖自己的货,还是帮助社区店卖出更多的货。 对于上游品牌商来说,爱鲜蜂是分销公司;对于线下社区店来说,爱鲜蜂又是连锁公司。爱鲜蜂和全国1.2万多家社区店合作,将统一的电商系统开放给社区店,社区店门头的装修、产品定价、陈列,甚至地推的模式都遵循零售的方式来做。 爱鲜蜂看似传统的模式,却创造性地为上下游拓展了新的商业空间。 对于上游供应商,爱鲜蜂带来了最及时的广告数据收集和反馈渠道。去年,君乐宝将新品牌“纯享”酸奶的首发,放在了爱鲜蜂平台上。而纯享看重的就是爱鲜蜂对消费者的“即时触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