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统计局专家深度分析湖北及武汉发展之不足

湖北统计局专家深度分析湖北及武汉发展之不足

湖北统计局专家深度分析湖北及武汉发展之不足
湖北统计局专家深度分析湖北及武汉发展之不足

湖北统计局专家深度分析湖北及武汉发展之不足,入木三分。不可不读

2008-12-25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

2008年即将过去,湖北经济有点受伤,但是不是很重。全省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即将到来,如果准备充分,趋利避害,湖北经济可能迎来新的艳阳天。预计全省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目前,要深入分析三大推力、三大难题、三大优势。

一、把握三大推力

200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太多的变数,在艰难中前行。每出现一道难题,就采取了相应的应对之策。对湖北经济发展来说,有三大有利因素要注意把握,凝聚发展经济的巨大推力,而且不仅在200年起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在2009、2010年起作用。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重新出台。199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2004年由于各项经济指标好转,于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再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明确到2010年,财政投资11800亿,拉动社会投资38000多,总共扩大投资4万亿。今年底到明年年初先安排4000亿,湖北比较稳妥的有100亿元,已经到账的有100亿,按此比例,在4万亿中可可以争取到1000亿。新积极财政政策富有特点,重点在民生和基础设施,直接扩大生产力的比较少,更多的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湖北也会从中受益。各种投资扩大后,有利于扩大就业。

从30年改革开放来看,财政政策变化比较明显,关键时期的调整,有利于社会经济健康的发展。美国金融危机、中国重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对湖北的影响应该说是利大于弊的。我想到与经济不相关的话题:一是卫星上天,要通过多次点火、调整方向、抛弃废物,才能完成。如果说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是一次“点火修航”、并保持了10年的快速发展的话,那么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也应该是对中国经济新的一次“点火修航”,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不远处。二是妇女生孩子,剖腹产可能母子平安,但是,自然生产是最好的,通过挤压对小孩的发育是有利的。最近长三角地区的学者频繁提出:金融危机给长三角地区带来机遇,是一次结构重组、聚集力量的过程。长三角尚且如此,对中部更是一次机遇。虽然有10万家企业倒闭的代价,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挤压“制造业泡沫”的过程。“制造业的泡沫”就是低端、低利的大量手工生产的出口产品,“三来一补”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失为好的方法,但是现在要尽快改变,或者提高价格,“高质高价”。中国不能简单地说是“世界工厂”,而是“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到美国的大卖场一看,“千元级”的电器,如彩电、照相机等都是日本、韩国的,“百元级”的服装、运动鞋大都是中国、埃及、墨西哥、洪都拉斯、越南等生产的。中国生产的高端产品,又大都是“代工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有尾缀“中国制造”,获得少的可怜的代工费。“8亿件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而8亿件衬衣又需要多少土地、水、能源、人工呢?

第二,进一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中,各地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不足。但是都明确了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因此,有前30年的经验积累,2009年的中部政策肯定会越来越务实,折腾会越来越少。这是湖北发展的机遇。关键是把“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政策用足。安徽的投资超过湖北,就说明我们在把握中部崛起机遇上不如人家。

目前尤其是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放下架子,深挖不足,而不是只谈湖北的成绩。广东去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现了广东的三大不足:人均指标低,自主创新不强(此次金融危机使之暴露无遗),区域发展一种不平衡。相应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十大创新工程”、“产业劳动力双向转移”。如何把外

省经验“本省化”,虚心学习成功经验,是湖北更快进步的关键之举。否则,任何学习都是“严严格格地走过场”。目前的改革开放“18个模式”值得湖北学习。把外省的经验装在脑海里,才能想出本省发展的办法。

湖北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1亿元,到199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2004年起每年增长超过1000亿元,2007年9230.68亿元。反思30年,湖北经济发展的得与失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武汉、武汉城市圈做大之得与中小城市、中西部弱小之失。二是科教大省之得与拉动经济之失。三是国有企业之得与全民创业之失。四是经济总量做大之得与产业集群活力不足之失。五是居中之得与产业转移之失。六是“三农”率先改革之得与农产品加工业之失。

第三,沿海产业转移。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直接打击了沿海出口型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尽管中央政府出台很多财金救市之策,但是根本办法还是“内需立国战略”,有效办法是产业转移。沿海产业转移的速度会加快,而且从“被动”走向“主动”。需要我们加强合作。

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转移。大的产业转移已经到了第三波,一波产业转移要持续10-15年。一是20

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自己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自己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国的廉价制造业、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印度的廉价服务业支撑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沿海正在进行产业再转移。沿海从2005年起大规模转移:一是到中国内陆地区、东北地区。二是到东南亚地区。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大规模的会在2010年,持续到2015年前后,目前最为关键。这种“产业再转移”是可能的。第一,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强调机会均等。第三,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第四,中国日益重视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希望取代外向型经济。第五,从出口依赖战略到内需立国战略。湖北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除了单个项目转移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工业园区――产业链”的之一。

二、破解三大难题

湖北的经济问题还是痛苦地集中在“发展不快”上。到底是什么拖累了湖北经济这条航船?专家学者各有解读,我的观点是如下“三座大山”。

第一,县域经济不强。如果进行纵向比较,湖北之县域经济的成就是惊人的。如果进行横向比较,湖北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一是湖北经济弱就弱在县域经济。2000年经济日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进行百强县的排序。在第一届的百强县名单中,湖北有仙桃、潜江、枣阳、襄阳、宜昌、天门6个县市入选,仙桃市排名42。到了第四届,仅仙桃一市,而且排名在97名,此后至今,湖北一直落空。而在2007年的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江苏省有24个,浙江省有25个,山东省有25个,在中部,河南省有7个,湖南省有2个,山西有2个。到了2008年的第八届百强县评选时,中部有了大的进步,江西有1个,实现了零的突破,湖南有3个,增加了一个,河南、山西不变。目前中部仅安徽、湖北没有。在2008年的中部百强县(市)名单中,山西有15个、安徽有12个、江西有9个、河南有41个、湖北有1 1个、湖南有17个。湖北是仙桃(15位)、潜江(20位)、大冶(27位)、宜都(42位)、天门(49

位)、汉川(55位)、钟祥(72位)、枝江(81位)、赤壁(90位)、当阳(92位)、枣阳(100位)。二是湖北县域经济弱又弱在乡镇经济。全省有966个乡镇,其中747个建制镇平均财政收入904万,1.2万人。2004年、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两届全国“千强镇”的名单,湖北由3个变成空白,而江苏有27 5个入围,名列第一。浙江有266个入围。中部的湖南和河南各有9个,山西有7个,安徽和江西各有2个。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工业实力不强。三是收支分配不匀。四是制约因素不少。如价格制约、市场制约、品牌制约、政策性制约、制度性制约、环境性制约、思想观念制约。

要加快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想法。一是上下结合,上下思考如何发展湖北县域经济。当前各县市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横向纵向比较,认清各自的优势弱势,找出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的方法。省市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二是必须构建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格局。要招商引资与全民创业两手抓,要大力推进富民战略,县域经济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劳务输出、特色输出”。要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门槛、放宽进入领域。三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四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各县市要做大老产业、创造新产业。比如,重庆璧山县有做鞋的传统,通过与奥康集团合作,打造成“西部鞋城”。湖北各县市都有发展农产品加工的空间。湖北农产品加工率45%,低于全国50%的水平。湖北农产品加工值相当于江苏64%、广东51%、山东41%。五是县城经济与乡镇经济要同步发展。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载体。县域经济是典型的“动车组效应”。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如果把县域经济比喻为一个动车组,那么,县城经济是车头,乡镇是有动力的车厢。要实现重点突破与一县两镇的思路,即“强镇――示范效应,弱镇――木桶效应”。

第二,武汉城市圈整体实力不强。武汉在中部是最大的、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除了经济总量最大之外,武汉的大型企业数量、科教实力、区位优势都非常明显。然而,武汉城市圈的还存在难以回避的四大弱势。一是城市圈的总体实力太弱,郑州城市群2002年起GDP超过武汉城市圈,2007年超过武汉城市圈3082亿。二是武汉首位度过高。武汉的经济总量与8个城市的经济差距在扩大。2003年8市经济总量与武汉差不多,2006年只相当于武汉的76%,说明武汉的发展能力强,而拉动、辐射能力有限。三是武汉城市圈的人均指标比较低。1+8的武汉城市圈有3千万的人口、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33个县,其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规模与重庆市差不多。长株潭城市群只有1300万人口,2.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四是没有百强县,起重要桥梁作用的武汉远城区经济短缺。郑州市有7个百强县,长沙市有3个,南昌市都有1个。具体建议:一是武汉城市圈=1+8+3。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经济规律办事。即核心区――武汉,发展区――8市,拓展区――荆州、荆门、随州3个地级市的部分县市(曾都、广水、京山、洪湖)。国家级的北部湾经济区也采用4+2(4个地级市+2个地级市部分县)的方式表述。湖南早已开始尝试拓展区的形式,在2005年就提出“3+5模式”,即长株潭加上外围的岳阳、衡阳、益阳、娄底、常德,以长株潭的创新促进5市的发展,再通过8个城市的发展,拉动全省之发展。二是“十八星旗”型产业布局。环绕武汉中心区的郊区产业带正在建设中,相当于辛亥革命旗帜的内9颗星,如青山钢铁产业、东湖高新产业、沌口汽车产业、汉口北部的物流产业等。外9星主要位于8市的核心工业区。内外星相连,相当于我们要着力打造的产业带。目前,武汉、鄂州、团风、黄石的钢铁生产和钢材加工走廊比较成熟,仙桃、汉川、蔡甸、盘龙、阳逻的纺织服装走廊也已经形成。三是举全省之力发展汉口北市场群与工业园区。

汉口北专业市场群是武汉发展的重要步骤。东起武湖,西至岱黄公路,沿巨龙大道长达10公里、纵深2-3公里的带状地带,紧连后湖新区,集小商品、轻纺、家居、医药、农产品、家电、建材、原材料、零配件等十大核心市场群在内的超现代城市综合体。集交易、展示、物流、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市场集合体。形成从单一的买卖商业模式向多元、多品、立体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创新。在半径20公里内覆盖天河航空城、汉口北编组站、汉口北港三大物流基地、汉口火车站、新荣国家一级客运站。30分钟车程可覆盖武汉市区,1小时车程抵达武汉城市圈,4小时车程到相邻省会,当天往返“800公里半径圈”覆盖广州、上海、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特大城市和广阔地域。我谈了几个建议:一是市场群离不开工业园区支撑。二是填补武汉外环经济带的不足。武汉三镇,武昌南有光谷、红钢城、石化城,汉阳西有沌口汽车城,就是汉口北没有经济实力强大的产业群。三是从城市圈角度规划汉口北市场群、工业区。市场群、工业区的规范,要打破行政区划,至少与孝感、黄冈、鄂州要进行密切合作。四是重振湖北、武汉的轻工业生产力。武汉曾经是轻工业大市,不过那已经是过去。汉口北市场群有利于恢复武汉轻工业的生产能力。五是努力成为中部经济的拉动力。郑东新区拉动郑州经济的发展,汉口北市场群也应该起类似的作用。

第三,中西部发展不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武汉超过一半)。湖北的中西部则比较弱,只有三分之一。而一个省的经济要快速发展,离不开整体发展。从2007年数字看,郑州经济总量2500亿,洛阳1500亿,还有好几个过800亿的城市。2008年上半年中部城市GDP排名的前五名是:武汉、郑州、长沙、洛阳、南阳,说明河南全省分布多个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对各自的周边经济发生影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努力思考湖北“两个副中心”――宜昌、襄樊的更快发展问题。

湖北的西部应该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实现湖北的整体发展。各省非常重视省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经验值得湖北借鉴。比如,安徽施行“江河湖海”战略,即发展沿长江经济带、沿淮河经济带、环巢湖经济圈、融入沿海经济圈。湖南2005年提出“3+5+大湘西”战略,3市指长株潭,5市指益阳、岳阳、衡阳、娄底、常德,大湘西指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等地区。河南也是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豫北、黄淮经

济区同步发展,同等重视。辽宁提出分三大区域同步发展,即沿海经济带、辽中沈阳城市圈、大连城市圈。我在四年前提的建议是:三圈(武汉、宜昌、襄樊)三带(长江、汉江、清江经济带)。并建议宜昌、襄樊两地市委书记为副省级。这种情况周边省份早已实行,如九江市委书记是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赣州市委书记是江西省省委常委。去年湖北提出的“一江两线”(长江经济带、汉十高速、荆襄高速)战略,到目前为止没有具体政策。“一主两副(宜昌、襄樊)”也难以成功。现在是“两圈一区”,即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洪新农村试验区。鄂西圈的提法也值得争论。湖北的旅游格局应该是鄂东都市旅游圈、鄂中三国文化旅游圈、鄂西生态旅游圈)。只有实现湖北的整体发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湖北经济。

三、转化三大优势

湖北从古到今都有发展经济的基础与优势。从张之洞主政湖北、大办近代工业科教以来,更是成为中国中部的经济发达之区。抗战时期,唯有“上海”、“武汉”之前能加上“大”。笔者1979年不远千里从老家福建到武汉求学、进而安居乐业,也是看到武汉是集“大名、大江、大湖”于一身的宝地。现在之所以不够“强势”,问题在于潜在经济优势未能转化为显性经济优势。

第一,区位优势。谈到区位,有一种很矛盾的结论:“长利短弊”。湖北一直是位于全国交通枢纽的中心,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长江、京广线在武汉交汇,有“得中独厚、九省通衢”之称,这种地理位置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国务院《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将建立“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4条国际区域运输通道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中,“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涉及湖北的有3条,4条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中涉及湖北的有3条,武汉被列入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但是,由于湖北居于中部的最中心,远离我国的发达地区,并且被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所隔离,这直接导致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快,以及大规模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活动的缓慢。近几年虽然引进了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项目,但是,沿海自发形成、规模小但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大都被安徽、江西所拦截。所以,从去年以来,安徽的投资规模连续超过湖北。所以,笔者认为,近几年是“居中为弱势,居边有优势”。这在短期内也是无法转变的。

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增强产业链、投资环境对外商的吸引力。产业链招商是关键,投资者具有“候鸟效应”,候鸟需要食物链,投资者需要产业链,昆山为了做大手提电脑产业,采取“拆机招商”方式,面对全球招商。2007年7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选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浙江、广东、江苏分别有36、21、17个,而湖北没有一个入选。投资环境对投资者至关重要,“开门招商,关门打狗,锁门宰狗”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建议2009年为“环境投资整治年”,在全国树立湖北人“护商、利商、亲商”

的新形象。切切不可患“红眼病”。

第二,科教优势。武汉科教实力到底有多强,看一组数字就知道了。中部有13所211大学,其中有7所集中在武汉一市。武汉有大学58所、大型研究所106家;武昌地区有30多所大学、90多家研究所;

武昌区有13所大学、48个研究所。武汉有55名两院院士(长沙有44名),这些是中部其他省份非常羡慕的。但是,湖北的科教优势如何与湖北经济对接,是一个大难题。有信息说,最近武大、华工进入葛店太阳能产业园区,无疑是鼓舞人心的。知识分子“隐性下海”――专家教授技术入股、安心科研,值得期待。

各地大学大所与经济合作的模式有两大类。一是湖南模式――单干模式。2001年有在湘院士说:“以前觉得办公司不好意思,现在觉得不办公司不好意思”。据当时统计,湖南已创办或领办企业的院士有10多名,占38名在湘院士的三分之一强,中南大学14名院士中就有9名院士在2000年相继下海。打算以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名字为企业冠名之时,就曾遭到本人的强烈反对。但是袁院士有两个夙愿未了――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把超级杂交稻研制成功。实现这两个宏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懂得经营的专家向他不断灌输融资的观念,他终于同意了。2000年3月,新组建的中南大学率先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两个70%”引人注目:把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时作价总额70%的股份给予对无形资产形成的直接贡献者;结余横向科研经费入股科技型公司时课题组成员持股70%。湖南因此产生了有高市场占有率的上市公司,海利化工、中联重科。

二是湖州模式――集团模式。2006年3月,浙江大学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套系列方案,“要举全校之力,参与新农村建设”。得知这一消息,湖州市主动“接轨”。2006年5月,“市校合作”正式出炉。双方共同承诺:举全市、全校之力,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形成以“1381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区建设框架。包括:“一个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湖北也有仙洪新农村建设实验区,但是是政府主导,大学不参与);“三个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和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八大工程”:实施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城乡综合改革等八个工程,几乎大学的所有教授都可以参与其中;“百项以上重大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的百项重点项目。

笔者在三年前也建议开展“校市合作计划”,即除了自由组合之外,一所部委属大学对口支持一个武汉城市圈内一个大市。同时,开辟百家争鸣平台――电视论坛和发展论坛等,集中高校大所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不可多得的优势。省委省政府要对有效拉动产业发展的如何大学大所的专家团队予以重奖,比如湖北高校水泥专业与湖北水泥产业的合作就很典型。这种奖项可以称为“金桥奖”。

第三,大企业优势。湖北的大企业通过改制、改组、联合兼并、收买、托管等形式,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7年大型企业达86家,比2003年增加20家,实现增加值、利税1281.81亿元和711.0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9.3%和57.8%,所占比重分别上升6.1个和10.3个百分点,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为6622.74亿元和4186.98亿元,分别占54.7%和44.6%,所占比重分别上升1个和5.3个百分点。比如,武烟与十几家企业整合为“一厂两牌”,企业利税大幅攀升,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20多亿上升到2007年的120多亿元。

但是,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大企业数量偏少。全省大型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实力、影响力,与周边省市及沿海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2006年全省大型企业数仅占全国3.1%,在中部省份中比河南、山西少,只有广东、江苏的24.5%和26.7%。与结构相似的辽宁省相比,湖北大型企业少34家,低28.8%。2006年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仅有东风汽车公司、武钢(东风、武钢均进入前50名)、神龙汽车、武烟、新冶钢、宜化集团、大冶有色等7家,而同期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分别达86家、64家、63家、40家和32家。二是中小企业数量少。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一般在40-55个。日本每千人拥有近53个企业,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近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分布与经济总量分布相一致,东、中、西部地区中小工业企业的数量比约为9∶3∶1。与2002年相比,湖北企业单位数增长46.5%,增幅低于全国3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6位。在中部省份中,企业数增幅分别慢于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福建、浙江企业单位数增幅远远高于湖北,而同期辽宁企业单位数增幅居全国第1位。三是产业集群缺乏活力。典型的产业集群显示“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业大规模”的特征。

思考发挥大企业优势问题的关键,是依托大企业形成产业链,依靠武汉、鄂州、黄石的钢铁产业链,黄冈的团风县形成了钢构产业链、成为权威部门命名的“中部钢构之都”,就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希望依托东风,做大做强汽车配件产业链。

武汉市统计年鉴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

从业人员数 406.12 407.3 412 417.5 421.8 429.6 #职工人数 180.39 171.67 169.04 173.06 169.78 165.78 宏观经济 国民核算 生产总值(亿元) 1335.4 1467.8 1622.18 1882.2 4 2238.23 2590.75 第一产业 85 90.4 95.13 102.23 109.57 115.91 第二产业 582.4 635.5 701.87 825.78 1019.26 1195.74 工 业 472.6 514 567.89 680.13 852.53 1000.74 建筑业 109.8 121.5 133.98 145.65 166.73 195 第三产业 668 741.9 825.18 954.23 1109.4 1279.1 物价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96 97.7 100.4 101 100.9 100.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5 98.6 102.3 103.3 102.7 101.4 工 业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11.76 1769.93 1994.9 2402.3 4 2674.41 3162.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纱 (吨) 80302 90250 96694 96385 92893 89697 布(万米) 18852 27694 31472.6 5 3346 6 33625 50563 原油加工量(万吨) 256 274.48 285.41 370.85 396.2 403.66 合成洗涤剂 (吨) 15224 17888 7179 317 化学原料药 (吨) 3956 6145 6378 4846 5395 5183 中成药 (吨) 7487 8756 8208 7710 11852 10022 通讯电缆(万对公里) 330.52 74.37 48.26 78.83 68.93 47.79 家用洗衣机 (台) 26.39 28.27 22.93 12.22 6.43 房间空调器 (万台) 96.99 74.22 97.32 177.91 239.94 342.08 手 机 (部) 17.22 33.97 163.83 182.6 248.49 107.63 钢 (万吨) 713.11 761.14 850.3 925.71 1062.89 1125.33 生 铁 (万吨) 675.06 725.77 802.13 886.11 1015.49 1100.25 成品钢材 (万吨) 593.97 613.94 699.84 850.7 963.91 1010.8 汽 车 (辆) 58884 90303 112322 103258 167853 268056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 固定资产原价 (亿元) 1117.5 1 1146.5 1207.58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719.74 712.91 722.11 786.5 1156.16 1168.75 利润总额 (亿元) 66.97 64.79 77.13 115.91 128.1 149.11 农 业 年末耕地面积 (千公顷) 216.1 214.95 205.78 206.06 207.74 210.4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万人) 78.06 77.78 73.2 71.73 70.08 69.87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省、市统计部门对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扎实抓好统计信息工作建设与应用,不断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信息网络化发展。针对信息网络化发展要求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计算工作在整改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将本年度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统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廖英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何登富兼任办公室主任,设在局办公室内,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统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化管理进程

按照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统计工作实际,完善了各项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制度,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统计信息化管理,保障网络安全,我局专门制订了《xx县统计局信息化规章制度》《xx县统计局网络安全保障制度》《xx县统计局病毒检测和网络漏洞检测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机房管理、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内容管理、网站维护责任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实现了全县57个乡镇的统计网络互通,同时,针对部分条件不足的乡镇,我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备的统计专用电脑,有效保障了乡镇基层人员的统计管理工作条件。 三、加强对统计业务数据的处理,强化计算机维护管理 1.认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数据和各类公文的计算机处理工作。 2.按照全市正版化软件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杀毒软件,有效保障我局统计信息工作的安全。 3.为保证计算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我局始终坚持统一管理,分配使用的原则,与各股室签订《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责任书》,并要求各股室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上报统计报表流程-浙江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一、企业填报必备资料 (一)企业材料复印件 1.组织结构代码证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二)开发项目材料复印件 1.土地转让及招拍挂合同 2.建设项目施工计划申报表 3.建设项目立项批复 4.规划许可证 5.国有土地使用证 6.施工许可证 7.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8.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9.商品房销售合同 10.工程进度单 11.开发成本明细账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指标填写规则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部分填报 1.指标填报说明 (1)本年完成投资(107) ①本指标为当年累计数,不得填写以前年度发生的数值,本指标计量单位为“万元”。 ②本指标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部分构成。由企业的工程及财务部门负责,数据来源于企业工程部门的实际工程形象进度及财务部门的项目实际财务费用支付。 ③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一般以形成工程实体为准,只发生财务收支或没有用于工程实体的材料和需要安装而未安装的设备,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其他费用以实际支付为依据计算投资完成额。 ④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人员应在建立好统计网络基础上,建立工程、财务等部门统计台账,定期分别向工程、财务等涉及部门收集资料;其次,工程部门应依据施工单位上报的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和土地开发工程的形象进度或工程监理部门上报的形象进度,计算投资完成数额并填写工程部门统计台账上报给企业统计人员;同时,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成

本核算资料,将项目全过程的实际费用支付情况填写财务部门统计台账上报给企业统计人员;最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人员应依据工程部门和财务部门统计台账汇总到本年完成投资及其分组当中,填报本年完成投资情况。 (2)土地购置费(114) ①本指标应取自财务部门的财务账,以支付凭证为依据,是财务实际支付的价款,本指标计量单位为“万元”。 ②土地购置费随房地产开发项目填报。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起填报投资完成额,只购买土地、尚未开工建设时,不能填报土地购置费;项目开工后,只计入与本项目有关的已经支付的土地购置费。土地购置费为分期付款的,应分期计入房地产开发投资。 ③用于支付土地购置费的资金也应在项目开工后填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和土地情况》(X104-2、X204-2表),若土地购置费在项目开工前就已经支付完成,用于支付土地购置费的资金应填入“上年末结余资金”内。 (3)房屋施工面积(601) ①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如果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指标可取自《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工程预算报告或房屋设计图纸等的面积数。 ③施工房屋面积以整栋房屋计算,一栋房屋只要正式开工,即计算整栋房屋的施工面积。不包括上年已经完成的整栋房屋面积及未开始施工的整栋房屋面积。 ④施工面积为跨年度累计指标,包括上年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以及上期已停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建缓建的房屋面积也包括在施工面积中。 (4)房屋新开工面积(602) ①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如果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指标可取自《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工程预算报告或房屋设计图纸等的面积数。 ③房屋新开工面积以整栋房屋计算,一栋房屋只要正式开工,即计算整栋房屋的新开工面积。不包括尚未开工的整栋房屋面积。 ④房屋新开工面积是年度内累计指标,以年度为报告期,当年开始破土刨槽施工的房屋面积,即为房屋新开工面积,下年度不再作为新开工填报。 (5)房屋竣工面积(603) ①本指标在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时就应填报,本指标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②本指标应取自企业工程部门掌握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③如果尚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指标可取自项目的甲方、乙方、监理、设计四方“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单”。 ④特殊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定时期内未获得竣工验收报告,但房屋已交付使用,

武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04 04:26:00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有0人参与 武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努力稳中求进,突出工业倍增计划,不断扩大内需,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跨越。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2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869.56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833.05亿元,增长10.0%。一、二、三产业比重3.8:48.3:47.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1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83.92亿元,增长1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企业数18.82万户,本年新登记3.02户。其中,私营企业数16.29万户,新登记2.86万户。个体工商户40.08万户,新登记8.14万户。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09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1397.74亿元,增长1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8.58亿元,增长23.1%。其中,税收收入666.74亿元,增长21.7%;非税收入161.84亿元,增长28.9%。

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为配合《2011年赤峰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大力推进我旗统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统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我局统计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局拥有计算机21台,打印机13台,添置了复印机、数码设备、视频音响设备、辅助外设,拥有笔记本电脑4台,同时,在市局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添置了1台服务器,硬件设施上到新的水平。2011年,会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信息化硬件的更新和购置,争取达到每个专业人员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为数据的移动处理和内外网的双向运行提供方便。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为全区统计四级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及开展本单位及乡镇人员的微机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年内除争取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外,至少做到有两人能进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统计报表软件的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设备做到设备档案健全,有维护管理制度。各个专业人员要做到对上级下发的程序会备份,有备份。 三、借助“四级网络”,完善专业程序下发乡镇工作 今年,统计“三级网络”要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形成从自治区到苏木乡镇的四级统计专用网络。“四级网络”建设工作的组织主要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市和旗县区统计局主要做好本地区工程实施的协调配合工作。我局要搭乘“四级网络”建设的东风,除指定专人负责上下沟通,协助乡镇做好“四级网络”接入条件的准备工作,帮助落实设备(计算机、电话)、环境、场地、人员等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

统计局网上直报软件使用手册(国家版本)

企业一套表项目 网上直报软件使用手册 文档编号:NBS-YTB-01-02 编制单位:北京京云万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本:V1.0

目录 第一章登录系统 (1) 1.1登录系统 (1) 1.2CA认证环境登录 (2) 1.2.1证书申请 (2) 1.2.2登录CA系统 (11) 1.3首页 (11) 第二章子用户管理 (12) 第三章报表报送 (15) 3.1报表选择 (15) 3.2报表录入 (17) 3.2.1 数据表的录入 (17) 3.2.1.1 导出 (18) 3.2.1.2 导入 (19) 3.2.1.3 暂存 (19) 3.2.1.4 审核 (20) 3.2.1.5 上报 (21) 3.2.1.6 帮助 (24) 3.2.1.7 关闭 (24) 3.2.1.8审核 (25) 3.2.2子调查对象表的录入 (27) 3.2.3子调查对象表数据表的录入 (30) 3.2.4套表录入 (30) 3.3报表审核 (31) 第四章数据查询 (32) 4.1报表选择 (32) 4.2打印预览 (33) 第五章打印空表 (40)

第六章消息管理 (41) 6.1发送新消息 (41) 6.2已接收消息 (44) 6.3已发送消息 (47) 第七章填表说明 (48) 第八章联系电话 (49) 第九章辅助功能 (49) 9.1个人设置 (49) 9.2返回首页 (52) 9.3退出系统 (52) 第十章ADMIN用户系统管理 (53) 10.1密码设置 (53) 10.2在线用户列表 (54) 10.2.1查询用户 (54) 10.2.2踢出用户 (59) 10.3文档管理 (60) 10.3.1添加 (61) 10.3.2已发布/未发布 (63) 10.3.3修改 (64) 10.3.4删除 (65) 10.4系统设置 (66) 10.5版本信息 (67) 10.6返回首页 (68) 10.7注销 (68) 附录 (69) 最低运行环境要求 (69)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广东(第1号)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广东(第1号)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41 (广东省统计局2001年4月8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60多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全部普查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省普查总人口为8642万人(注3)。 其中:本省户籍人口7473万人(注4)。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227万人,增长19.64%;平均每年增加11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75%。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普查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1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068万人,占总人口的81.79%;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9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2人减少了0.73人。 三、总人口性别构成 全省普查人口中,男性为4402万人,占50.94%;女性为4240万人,占49.0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82。

四、年龄构成 全省普查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89万人,占24.17%;15—64岁的人口为6030万人,占69.7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3万人,占6.05%。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12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普查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519万人,占98.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万人,占1.4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普查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308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113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3171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286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38人上升为356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928人上升为1288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041人上升为366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0451人下降为33145人。 全省普查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332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0.45%下降为3.84%,下降了6.61个百分点。 七、城乡人口 全省普查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752万人,占总人口的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890万人,占

2015年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2015年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赔偿指数: 1级(100%)、2级(90%)、3级(80%)、4级(70%)、5级(60%)、 6级(50%)、7级(40%)、8级(30%)、9级(20%)、10级(10%)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公报,江苏省相关赔偿费用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如下: 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6元 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者支出23476元 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58元 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20元 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及赔偿计算公式 1、医疗费赔偿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18元×住院天数 3、营养费赔偿计算公式 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365日)×误工天数 5、陪护费赔偿计算公式 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标准×陪护时间 6、交通费赔偿计算公式 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凭票) 7、住宿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宿费赔偿金额=一般公职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天数 8、残疾赔偿金计算公式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上年度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 9、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计算公式 残疾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10、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计算公式 (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上年度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上年度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受害人死亡的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湖北省各州市人口数据统计

2017年湖北省各州市人口数据统计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6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85万人,比上年增加3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数量为3419.19万人,占总人口的58.1%,乡村人口2465.81万人,占2016年常住人口总数的41.9%。乡村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差距为16.2%,同2015年差距13.7%有所扩大。相对2015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6.9%,2016年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10-2016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来看,整体上湖北省人口处于平缓增长状态. 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地区来看,湖北省各省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地区是武汉市、黄冈市以及荆州市,2016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1076.62万人、632.10万人、569.79万人。襄阳市和孝感市人口紧随其后,2016年底襄阳市常住人口数量为563.9万人,户籍人口为594.25万人。孝感市常住人口490.43万人,户籍人口数量523.21万人。 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国家二胎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湖北省人口出生人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16年出生人数达70.65万人,为近六年间首次超过7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2.77%。死亡人数40.9万人,比上一年提高20.26%。整体看来,2010-2016年湖北省自然增长数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

武汉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

武汉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一览表 历年武汉市社会平均工资一览表 起始年月社会平均工资(月) 1994年01月294.4 1995年01月382.4 1996年07月445.8 1997年07月498.4 1998年07月533.8 1999年07月562.2 2000年07月590.9 2001年07月635.8 2002年07月756.7 2003年07月836.6 2004年07月976.6 2005年07月1151.5 2006年07月1354.6 2007年07月1646.6 2008年07月1916.58 2008年07月2094.7 2009年07月2369.3 2010年07月2776.7 2011年07月3275.3 根据2010年统计结果,现将全市有关统计数据公告如下: 经湖北省统计局核定,2010年武汉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9303元。 201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6.32元。 201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90.07元。 2010年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94.81元。 2010年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30.98元。 特此公告 武汉市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武汉中心城区最新社保基数 2010-06-08 根据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险局武劳社养函〔2010〕号文件精神,2009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3320元,从2010年7月1日起,2010年度市本级统筹范围内参保职工个人缴费标准作如下调整,详见下表:

2009年社会工资情况: 2009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320元 (月平均工资为2776.7元); 全市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429元 (月平均工资为2702.4元); 2009年度中心城区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1666元,300%为8330.1元; 中心城区单位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1621.4元,300%为8107.2元。 最低标准个人188.92,单位490.49,合计679.41 我省发布今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省政府要求: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工资涨幅要达到13% 陈小敏尚贤军靳彤彤 本报讯(记者陈小敏通讯员尚贤军靳彤彤)物价上涨,工资也要跟着涨。昨日,省政府发布2010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基准线13%,增长上限21%,增长下限6%。对连续两年经济效益增长,但职工工资未涨的企业,相关部门将重点监控。 据悉,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根据我省2009年度社会经济发展、2010年度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指数(CPI)、居民收入、就业状况等因素计算出来的。 企业经营效益不同,工资涨幅也不一样。省政府要求,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工资涨幅要达到13%;企业效益一般,工资涨幅可在6%~13%之间确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其工资涨幅不得超过21%,其中,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低于2009年当地岗平工资的,可按21%增加工资。连续两年赢利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当

某新建统计局信息化大数据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某新建统计局智能信息化建设电子云政务、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设计方案 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8年X月X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要求 (9) 1.3需求分析 (10) 第二章设计方案 (14) 2.1项目综述 (14) 2.2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5) 2.2.1园区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5) 2.2.2网络监控系统 (19) 2.2.3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23) 2.2.4访客管理子系统 (35) 2.2.5园区智能广播系统 (38) 2.3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39) 2.3.1办公楼LED条屏 (39) 2.3.2门厅LED全彩屏 (40) 2.4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42) 2.4.1监控值班室 (42) 2.4.2大会议室 (44) 2.4.3党委会议室 (45) 2.4.5网络中心机房 (47) 2.4.6 指挥大厅 (49) 2.5基础支撑系统 (50) 2.5.1计算机网络系统 (50) 2.5.2视频会议系统 (57) 2.5.3图像接入系统 (65) 2.5.4主机与存储系统 (79) 2.5.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81) 2.5.6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84) 2.5.7机房工程 (88)

2.6统计局电子云政务系统 (91) 1.内容框架 (91) 2.云中心设计方案 (92) 3.计算资源池建设 (95) 4.存储资源池建设 (99) 5.云管理平台建设 (104) 6.网络系统设计 (109) 7.局域网络设计 (113) 8.云安全管理建设 (118) 9.云备份系统建设 (126) 10.灾备中心设计 (128) 2.7统计局办事大厅 (130) 1.办事大厅信息发布系统 (130) 2.排队叫号系统 (163)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 (186) (1)设计概述 (186) (2)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186) (3)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187) (4)施工进度计划 (190) (5)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195) (6)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199) (7)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03)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10) (9)消防保障措施 (222) (10)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235) (11)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247) (12)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249) (13)抢工措施 (251) (14)文明施工的管理 (258) (15)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262) (16)施工应急预案 (270) (17)系统测试验收 (281) (18)人员培训计划 (291) (19)质量控制体系 (292)

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现状及趋势。 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数据专题报告深度解读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核心指标从专利授权数总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广东省三种专利授权数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专利授权数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占全国专利授权数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专利授权数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专利授权数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广东省专利授权数总数量同全国专利授权数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分析 (7) 一、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中共江苏省统计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中共江苏省统计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江苏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6.07.19 【实施日期】2016.07.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江苏省统计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16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对省统计局党组进行了巡视。5月12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向省统计局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从严从实整改的政治自觉 省统计局党组紧紧围绕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和具体体现,全面认领反馈问题,聚精会神组织整改,推动整改积极有序进行。 (一)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整改自觉。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局党组5月13日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委、省纪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部署要求,逐条研读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进一步认识这次专项

巡视是对省统计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执行政治纪律的一次全面体检,体现了省委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统计干部的关心爱护。要求全局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要求上来,切实把巡视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迎难而上、真抓严改,使整改真正收到促进思想政治建设和统计改革发展齐头并进的实际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及时部署推动。省委专项巡视以来,局党组以扎实有力举措、强大工作合力推进整改落实,先后召开2次党组(扩大)会议、3次工作例会、1次局常务会议、4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推动整改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后,迅速成立由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整改重大事项,推动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小组,负责完成领导小组确立的任务事项,具体协调督促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巡视整改领导小组明确,省统计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整改落实的第一责任人,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全力以赴整改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纵横连贯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在认真学习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认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迅即出台《省统计局党组省委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坚持严格要求主动“领”、逐条对照全面“排”、举一反三深入“挖”,认真制定《省统计局党组关于省委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措施》,将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两大类4项问题,细化为六类27个具体问题,提出六个方面74项整改措施,明确了主要问题、整改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时间,做到明确清单、倒排进度、逐项销号,确保压力逐级传导、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层层落实,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四)坚持立行立改,健全制度机制。局党组以雷厉风行、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的态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在市局的关心支持和业务科室的精心指导下,县统计局始终坚持 把统计信息化建设列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高质高 效地完成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 高度重视,明确责任。随着信息化建设制度日趋完善,信息化建 设和信息安全工作在统计工作中日益凸显重要,我局历年来高度重视 信息化建设工作,局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各专业统计人员履行具体 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成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为保障信息化建设高效运行,局制定《县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县统计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我局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 制度,各专业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制度。局内电脑均配备了防 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严防病毒攻击,确保网络安全,同时加强办公室 日常防盗管理,配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路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规范信息发布。为了满足现代办公要求,我局台 式计算机人手一台,各专业配备一台打印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供外出 学习和培训使用,这些基础硬件的配置,进一步改善了工作环境,提 高工作效率。我局所有计算机均配备了防病毒软件,明确了网络安全 工作,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等管理、维修 和销毁工作。 加强平台维护,优化信息化服务。积极为专业统计报表数据处理 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做好网络设备和单机的维护,保证各专业统计数 据处理正常运转,做到上报市局的数据文件无毒上传;同时要求各专 业定期将专业数据资料和各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备份,确保全局统计 数据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统计联网直报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统计联网直报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统计人员请加大城县规上企业统计QQ群: 加入时请注明企业名称,进入后在群文件中下载电子台账 一、联网报送平台地址: 联通为 电信为 1. 2. 文件, 4. 5 6. 7. 点击“证书下载”,即可下载证书,下载至指定文件夹。下载成功后会转入证书查看页面,显示证书序列号等信息。(由于系统配置不同,部分电脑在这一步骤点击“证书下载”后,即提示“证书安装成功”)。 8.双击运行指定文件夹下的证书文件(后缀为.pfx文件),按提示逐步安装,密码为123456。(若所下载用户证书为zip压缩文件,需要手动将文件后缀改为.pfx文

件,否则无法安装,可能提示文件损坏)。 9.打开联网直报平台网址,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选择证书,进入平台。在“报表报送”下报送数据,在“数据查询”下可查询历史上报数据,在“联系电话”下可查找相关统计专业科室电话。 10.企业应建立相关台账(如产值电子台账),报表完成上报后应通过 1. ( 360( ( (4)原因:计算机IE浏览器损坏; 解决方法:修复或者重新下载安装好IE浏览器,再参照前面前面解决方法设置。 2.企业登录出现400错误,证书有效期错误,网页无法打开。 (1)原因:浏览器启用了ssl2.0安全协议; 解决方法:浏览器取消ssl2.0协议。具体操作:浏览器菜单“工具”中,“internet

选项”——“高级”——“安全”选项中,去掉ssl2.0协议勾选。 (2)原因:①企业未安装证书,②企业未安装根证书,直接安装的用户证书,③根证书安装方法不正确,未把根证书下载保存在本地后再运行安装,而是选择的在线直接安装; 解决方法:按照正确的证书安装流程下载安装证书。具体步骤:下载根证书保 ( ( ( HECA,( 3.” ( 计算机缓存默认还是提取原来的证书; 解决方法:点击浏览器菜单“工具”中,“internet选项”—“内容”—“证书”下的“清除SSL状态(S)”。 (2)原因:直报用户用户名填写错误,或者本机上下载了多个企业证书,选择证书时选择错误,与证书不匹配;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及趋势。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核心指标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

武汉市产业能效指南(2011版)2011.12.23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11版)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武汉市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编制说明 (1) 一、规上企业37个大类行业2010年产值能耗 (6) 二、规上企业160个中类行业2010年产值能耗.11 三、我市部分行业2010年能效指标 (30) 四、推荐使用高能效节能节水设备目录 (51) 五、设备经济运行标准目录 (53) 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54) 七、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56)

编制说明 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资源节约确定为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19.1%,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国务院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 ~ 1 ~

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1.85%,超额完成下降20%的目标,取得了很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需求基本依靠外购,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的节能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因此,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我市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引导各产业提高用能水平,我们通过多方收集数据,进行多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在《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了《武汉产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