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初一科学下册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综合测验.浙教版

【免费】初一科学下册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综合测验.浙教版

【免费】初一科学下册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综合测验.浙教版
【免费】初一科学下册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综合测验.浙教版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

1.(2018山东青岛中考)“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一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

C.牛顿D.托里拆利

2.(2015四川德阳中考)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3-4-1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牛顿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4-1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3.(2017四川绵阳中考)如图3-4-2所示,固定有磁体的小车A、B靠得较近,松手后两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A B

图3-4-2

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都有惯性

B.A对B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效果相同

4.如图3-4-3所示是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做的单摆实验,松手后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此时小球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重力作用。当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形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说明力具有改变物体_____的作用效果。

图3-4-3

5.(2018湖南长沙中考)据统计,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速行驶,因为超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需要行驶更远的距离才能停下来。关于汽车刹车后还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

B.汽车具有惯性

C.刹车后,汽车的惯性减小

D.刹车后,汽车所受的力平衡

6.(2015四川内江中考)如图3-4-4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

地球吸引苹果

图3-4-4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D.不变

7.(2018湖北武汉中考)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8.(2017江苏苏州中考)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3-4-5),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图3-4-5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9.(2018贵州贵阳中考)如图3-4-6所示,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平板小车右端放置一小木块,当使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滑出小车。请你作出:(1)木块滑出小车前受重力的示意图;(2)木块从离开小车到落地这一过程的运动轨迹。

图3-4-6

1.(2016广西钦州中考)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

A.继续做加速运动

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D.做匀速直线运动

2.(2015湖北黄石中考)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3.(2018山东烟台中考)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4.(2017云南昆明中考)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2016山东菏泽中考)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静止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D.突然开动

6.(2018上海青浦二模)如图3-4-7(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和(d)所示。

图3-4-7

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木块和水具有________的性质。

7.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过如图3-4-8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图3-4-8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____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_________。著名的______定律就是这样得出的。1.(2018浙江衢州第二学期期末,11,★★☆)对于惯性,我们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①用力拍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了下来

②对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③将足球射入球门

④人走路被石头绊一下,身体向前倾斜

⑤汽车到站前关闭油门还能前行一段距离

A.①③⑤

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③

2.(2017浙江宁波鄞州联考,10.★★☆)如图3-4-9所示,小球从斜面自由滑下,运动到O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运动路径是( )

图3-4-9

A.沿OA运动B.沿OB运动

C.沿OC运动D.沿OD运动

3.(2017浙江杭州滨江下学期期末,15,★★☆)如图3-4-10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小车足够长),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运动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车上的木块将( )

图3 -4-10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4.(2017湖南长沙自主招生考试,9,★★☆)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前轮先着地

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5.(2016浙江乐清育英寄宿学校联考,14.★★☆)雨滴自高空由静止开始落下,已知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随其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在整个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加速下落,后减速下落

B.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

C.先加速下落,中间匀速下落,最后减速下落

D.开始下落后立即匀速运动,最后加速下落

6.(2018山东青岛黄岛期中,2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跳远时,为什么运动员助跑后起跳会跳得更远?

答:助跑时,运动员的身体处于_________状态,起跳后,身体由于具有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状态.继续向____运动,所以跳得更远。

7.(2018天津滨海新区二模,14,★★☆)如图3 -4 -11所示是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使锤

头紧套在锤柄上的方法,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_会继续_______(选填“向下”或“向上”)运动。

图3 -4-11

1.(2018浙江舟山中考,1,★☆☆)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B

C D

2.(2018浙江杭州中考,11.★★☆)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2016浙江绍兴中考.9,★☆☆)下列现象由惯性造成的是(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

B.紧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D.下落的乒乓球触地反弹

4.(2016浙江台州中考,29,★★☆)如图3-4 -12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图3-4 -12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

5.(2015浙江台州中考.9.★☆☆)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3 -4-13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丙

图3-4-13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2015浙江台州中考,5,★☆☆)取一张轻薄小纸片,沿对角线向下折一个角度顶在针尖上,手掌在纸片上方迅速上移,原来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手拿开,纸片又逐渐静止下来(如图3-4-14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图3 -4-14

A.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只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

C.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具有惯性

D.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是因为纸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7.(2014浙江杭州中考.1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8.(2018浙江湖州中考,27,★★☆)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3 -4-15甲所示。

甲乙

图3-4-15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______________.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0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0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表。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____;②____。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1.(2016浙江台州中考)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如图3 -4-16。

甲乙

丙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丁是图甲实验中,发射角度为45o时,5次实验钢球的落地点。小晨用圆规画了一个尽量小的圆,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圆心0点视作发射角度为45°时钢球的落地点。这样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为45°时跳远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晨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45°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过度肥胖的同学要减肥,控制合理的体重;

③____________。

2.(2016浙江金华中考)科学研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下落的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猜想】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②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让小球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探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拓展应用】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_______ m/s。

(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

1.C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总结概括出的。

2.答案(1)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2)木板小(3)匀速直线

解析(1)因为该实验是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所以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他因素都相同,只让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要想让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就应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3)由实验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C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都受到力的作用;A对B的排斥力使B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效果不同。

4.答案不受运动状态

解析因为这是在太空舱中做的实验,松手后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这说明小球不受重力的作用。当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小球开始绕着T形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B刹车后,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相对滑动,有滑动摩擦力,汽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A错误;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它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要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B正确: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C错误;刹车后,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受力不平衡,D错误。

6.D苹果下落过程,速度变快,但质量不变,由于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其惯性不变。本题应选D。

7.D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错误;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B 错误;拍打窗帘,窗帘运动,浮灰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状态,脱离窗帘,是利用浮灰的惯性,

C错误;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时,盆和水都是运动的,当盆受力静止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被泼出,D正确。

8.B司机突然刹车时,杯子停止运动,而杯中水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向前溢出。

9.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从木块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G;木块离开小车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下落。

1.D小车原来是运动的,当撤去外力之后,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

2.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并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A、B项均错误.C项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永远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D项错误。故选C。

3.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A正确;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人的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错误: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D错误。

4.C两滑块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则两滑块到达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等: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相等,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5.C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汽车停止运动,其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故选C。6.答案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或小车向左加速运动保持原来动状态不变

解析当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小车减速,木块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木块向右倾倒:当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小车加速,则木块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木块向右倾倒:当烧杯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小车减速,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向右倾:当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小车加速,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向右倾。由题述现象可知,木块和水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7.答案(1)初速度(2)摩擦力永远运动下去牛顿第一

解析(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运动的距离短: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小,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猜想:如果在无限长的光滑的水平表面上,运动的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

1.A对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人走路被石头绊一下,由于惯性身体向前倾斜,不是利用惯性。

2.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小球运动到0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将保持这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

3.D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所以小车停下来后,木块由于惯性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4.B若前轮先着地,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使前轮的速度减小或静止,而摩托车的后轮及其他部分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易导致翻车。若前后轮同时着地,车轮减速或静止而人由于惯性会向前运动,也会有翻车的危险。故选B。

5.B重力大于阻力时,雨滴加速下落,当阻力与重力相等后,雨滴匀速下落。故选B。6.答案运动惯性运动前

解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运动员起跳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从而跳得更远。

7.答案惯性向下

解析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运动,锤柄因撞击而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下运动,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I.D新司机在驾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随时紧急刹车,后面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车贴中的提示语“新手上路,保持车距”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其余三项与惯性无关。

2.C游轮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落回原处。

3.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它在滚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阻力,不是由惯性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不是由惯性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下落的乒乓球触地反弹,是因为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不是由惯性造成的,D 不符合题意。

4.A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保持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5.B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小车应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A项错误: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项正确;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C项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的,D项错误。故选B。

6.C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项错误;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同时还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B项错误;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具有惯性,C项正确;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纸片受到力的作用,D项错误。本题应选C。

7.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

8.答案(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小钢球转弯的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验证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与骑行的速度有关①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钢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解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转弯时,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要想转弯,必须受力”。(3)要验证猜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实验中需要控制小钢球的质量相同、圆弧形轨道的半径相同,使同一小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来,从而使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不同,根据表格数据知:距压力传感器高度越高,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越大,故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小钢球转弯的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验证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

与骑行的速度有关。若要验证猜想二,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有关,需要控制小钢球的质量相同、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相同,只改变圆弧形轨道的 半径,故对之前的实验需要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让同一小钢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1.答案(1)减小误差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在45o角附近多做几次实验

(3)见解析

解析(1)画一个尽量小的圆,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圆心0点视作发射角度为45°时钢球的落地点,这样处理的作用是减小实验误差;(2)为了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可以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故本实验中想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应该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在45°角附近再做几次实验;(3)若想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可以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增加弹跳的力量、用力蹬地、加强体育锻炼等。

2.答案见解析

解析【建立猜想】由“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猜想,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收尾速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或重力)有关;

【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知,两球的半径相等,质量不同,质量越大收尾速度越大,且收尾速度与质量的比值一定,故可得结论: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空由静止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拓展应用】

(2)分析表中2、3、4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相等,半径不同,收尾速度不同,且收尾速度与小球半径的平方的乘积均为0.1 m3/s ,故可得出结论:在该实验环境下,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空由静止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小球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综上可知,小球的收尾速度可设为

2r m

k v =,把1号小球的数据代入可得2)05.0(2/16m g

k s m ?=,解得s g m k .3

02.0=。则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s m m g s g m r m k v /402)15.0(45.302.02=?==。

(3)因环境相同时,质量相等的小球从高空下落时,半径越大,收尾速度越小,所以,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半径增大,收尾速度减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下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4 B.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B A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 A .10 cm 2 B .12 c 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C 1 A 1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浙江省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D.地核、地幔、地壳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是( ) A.日核、光球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黑子、耀斑、色球层 4、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就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 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5、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三号”登月的其中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 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转 C.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7、下列组合中,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 的右岸冲刷严重。能证明自转现象的组合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日落B.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初一新月十五满月D.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苏教版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期末试 卷含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1 初一期末数学试卷 注:本试卷1—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不准使用计算器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说明: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A 、B 、C 、D 填到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 1.-2的相反数是( ) A . 21 B .-2 1 C .2 D . -2 2.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把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 <-a <a <b B .-a <-b <a <b C .-b <a <-a <b D .-b <b <-a <a 3.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 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 ( ) A .28mn 元 B .11mn 元 C .(7m +4n )元 D .(4m +7n )元 4. 下列各题中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 A .2a 2+3a 2=5a 2 B . 2a 2+3a 2=6a 2 C .4xy -3xy =1 D . 2x 3+3x 3=5x 6 5.如图2,O 是线段AB 的中点,M 是线段AO 的中点, 若2AM cm =,则AB 的长为( ) A .10cm B .8cm C .6cm D .4cm 6.下图中, 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7.一条船在灯塔的北偏东30?方向,那么灯塔在船的什么方向( ) A .南偏西30? B .西偏南40? C .南偏西60? D .北偏东30? M O 图2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5-8节知识点复习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五节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 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特点: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液共存状态 晶体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常见晶体:萘、海波、冰、明矾、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 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蜂蜡等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状态为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度逐渐上升,状态为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80℃,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一般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是的温度); b继续吸收热量。 沸腾过程:沸腾前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小(因为液体温度没有达到沸点, 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沸腾时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大(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液体 变气体进入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汽) 刚烧开水的时候,容器边出现气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温度高,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少)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蒸发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等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精比水蒸发快。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液体蒸发因需要吸收热量而具有致冷作用。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至室温不变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由于热传递回到室温) 6、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也叫凝结)。 同一物质,液化温度和沸点相同。

最新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冰 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1/2倍B.4倍C.1倍D.1/4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2 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辣椒植株是六大器官共存的植物。() 2. (2分)酢浆草的根是直根系。() 3. (2分)沉积岩不包括页岩。() 4. (2分)我们平常吃的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5. (2分)茎上有节、有叶,但花和果实不会生长在茎上。() 6. (2分)白菜花属于完全花。() 7. (2分)白兰的叶脉是平行脉。() 8. (2分)我们平时吃的荔枝属于植物的种子。() 9. (2分)渗入岩石缝隙中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是物理风化。() 10. (2分)观察岩石一般情况下是从颜色、纹理、光泽、颗粒大小和形状这几方面进行观察。() 11. (2分)比岩石更硬的物体不可以在岩石表面留下划痕。() 12. (2分)花岗岩、玄武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掰开、捏碎,不坚固。() 13. (2分)玄武岩花斑状,颗粒较粗,很硬。()

14. (2分)石灰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紧密,很硬。() 15. (2分)大理石和石灰岩都有吸水性,遇盐酸会产生气泡。() 二、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6. (2分)一朵完全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A . 雌蕊、雄蕊、花冠、叶子 B . 雌蕊、雄蕊、花冠、花萼 C . 花冠、花萼、雄蕊、花茎 17. (2分)下面哪种属于果实() A . 苹果 B . 红豆 C . 芝麻仁 18. (2分)甘蔗的食用部分是哪里。() A . 根 B . 茎 C . 花 19. (2分)我们常吃的两瓣花生肉是那个部分?() A . 种皮 B . 子叶 C . 果肉 20. (2分)下面哪种植物属于须根系的?() A . 野苋菜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设甲数为a ,乙数为b ,用代数式表示:甲数的31与乙数的21 的差 。 2. 用四舍五入法,把47.6精确到个位的近似值是 。 3. 单项式5232yz x -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4. 把多项式 322445323y x xy y x -+-按y 的降幂排列后,第二项是 。 5. 最大的负整数与绝对值最小的数的和为 。 6. 在公式at v v +=0中,已知3=a ,17=v ,50=v ,则=t 。 7. 某地下管道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要 天可以铺好。 8. 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0(0≠=+a b ax 的解,则 =-+1b a 。 9. 某商品的进价为200元,原价为300元,折价销售后的利润率为5%,则此商品是按原价的 折销售的。 10. 如图是花圃摆放的一组花盆图案(“○”代表红花花盆,“×”代表黄花花盆) (1) (2) (3) (4) 观察图案并探索:在第n 个图案中,红花有 盆,黄花有 盆。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1.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41 7)417(0=-- B. 3 2)2()3(-=- C.7)13()6(=-++ D. 1800)4(5)9(=?-??- 12. 若室内温度是16℃,室外温度是-5℃,那么室内的温度比室外的温度高( ) A. -21℃ B. 21℃ C. -11℃ D. 11℃ 13. 如果x y 3=,)1(2-=y z ,那么z y x +-等于( ) A. 14-x B. 24-x C. 15-x D. 25-x 1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022=--a a B. y x xy y x 2 22532=+ C. 2 22222613121n m n m n m =+ D. b a ba b a 22265 3121=+ 15. 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x =-95 B. 32-=x y C. 536 =-x D. 012=-x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b a =,则b c c a -=- B. 若2 2b a =,则b a = C. 若b a =,则c b c a = D. 若c b c a = ,则b a = 17. 已知三个有理数m 、n 、p 满足0=+n m ,m n <,0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2 分×22=44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 冰 2、对于公式ρ =m / v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 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 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 2 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 1/2 倍B.4倍C.1倍D.1/4 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的水一定沸腾 B.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 ℃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 2 B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 2 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 2 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 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 克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 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 厘米,的汽油 B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 厘米 3 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 厘米 3 的汽油 D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四年级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科学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 四年科学 一、填空题( 13分) 1. 风向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当箭头指西南,就是 。 2. 我们常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的多少,降水量一般以为单位计量。 3. 常温下,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4. 一杯水放在阳台上,几天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水了。 5. 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时,我们应先小组讨论,制订一份, 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才能使实验获得成功。 6. 我们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是,温度最高的火焰部分是。 7. 炒菜时放盐,洗衣服时放洗衣粉,都是利用了水能一些物质的性质。 8. 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等都是描述现象的。 9. 做实验我们取药品的时候,不能用手直接取,应该用来取。 10.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它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表示的。 二、判断(26 分) 1. 小丹上学前观察到今天云层很厚,猜想可能会下雨,他带上雨伞去上学。……() 2. 为了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一致。………………() 3. 天气预报肯定比我自己观测获得的天气信息更准确。…………………………()4.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5.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消毒和防腐,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拿它。……………() 6.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7. 做过滤实验时,为了加快速度,我们应该直接往漏斗中倒液体,只要漏斗里 的液体不超过滤纸的边缘就可以。………………………………………………() 8.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它有可能会溶解在其它液体中。…………………() 9. 用灯帽把酒精灯熄火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打不开。………() 10. 某些植物和动物的行为为我们察觉天气的变化提供了信息。…………………() 11. 搅拌、切成小块、放进热水都可以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速度。……………()12. 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3. 利用高锰酸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选择题( 42分) 1. 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一诗中,描述天气的一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借问酒家何处有 D.牧童遥指杏花村 2.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A.傍晚 B.上午 C.清晨 D.中午 3. 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中雨 B.大雪 C.冰冻 4. 用雨量器测雨量时,应每()小时记录一次。 A.12 B. 8 C.24 5. 今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早晨将有大雾,封闭高速,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 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 A.旅游 B.交通 C.人们生活 D.农业生产 6. 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有()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 在下列几个不同地方测得的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气温的是() A.在太阳光下测得的温度 B.在教室内测得的温度 C.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 8. 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A.大树底下 B.屋檐下 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叫较开阔的地方 9. 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酱油 B.味精 C.食用油 10. 有关白糖在水中溶解后,正确的说法是()。 A.中间最甜 B.底部最甜 C.各个地方都一样甜

(人教版)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5 4D 3E 21C B A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 点P 的坐标是( )A 、(-4,3) B 、(4,-3) C 、(-3,4) D 、(3,-4) 2、通过平移,可将图(1)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 (图1) A B C D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cm cm cm 5,4,3 B. cm cm cm 15,8,7 C .cm cm cm 20,12,3 D. cm cm cm 11,5,5 4、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2)21∠=∠;(3) 43∠=∠;(4) 5∠=∠B . A.1 B.2 C.3 D.4 5、两架编队飞行(即平行飞行)的两架飞机A 、B 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A (-1,2)、 B (-2,3) ,当飞机A 飞到指定位置的坐标是(2,-1)时,飞机B 的坐标是( ) A.(l ,5); B.(-4,5); C .(1,0); D.(-5,6) 6、下列图形中,只用一种作平面镶嵌,这种图形不可能是 ( ) (A)三角形 (B)凸四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 (A) (3,2) (B) (3,1) (C)(2,2) (D)(-2,2) 8、若方程组? ??=-=+a y x y x 224中的x 是y 的2倍,则a 等于( ) A .-9 B .8 C .-7 D .-6 9、点P (2,—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 A .(2,4) B .(2,-4) C .(-2,4) D .(-2,-4) 10、已知点P (a ,a-1),则点p 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猜谜语(打两个数学名词) 从最后一个数起: 两牛相斗: 12、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通常在角上钉一 斜条,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1∶5的多边形是______边形 14、两边分别长4cm 和10cm 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cm 15、五子棋和象棋、围棋一样,深受广大棋友的喜爱,其 规则是:15×15的正方形棋盘中,由黑方先行,轮流弈子,在任一方向上连成五子者为胜。如右图是两个五子棋爱好者甲和乙的对弈图;(甲执黑子先行,乙执白子后走),观察棋盘思考:若A ⊥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全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由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的产生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 4、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B、海口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C、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 D、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5、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 D、纬度 6、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o的夹角 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67o B、北纬80o C、南纬40o D、北纬23o 8、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9、当1o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 A、3月21日前一、二天 B、9月23日前一、二天 C、6月22日前一、二天 D、12月22日前一、二天 10、下面哪一天我国的昼夜长短相差最短的是( ) A、劳动节 B、教师节 C、元旦 D、国庆节 11、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2、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该地震发生时,地球 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大洋板块之间张裂形成海岭和海洋 B、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岛屿、海沟、海岸山脉 C、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巨大山脉 D、板块是针对岩石圈而言的,它在软流层之下 14、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 C、火山活动 D、海洋中潮起潮落

2020-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0-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请将卡纸、铁钉和塑料尺这三种材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下列方框里。 2. (1分)木条、铁片和塑料条比较,一般情况下韧性最好的是________。 3. (1分)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 4. (1分)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________的物体。 5. (1分)水是一种液体,请你再写出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6. (1分)樟树是()植物。 A . 草本 B . 水生 C . 木本 7. (1分)蜗牛用它的()爬行。 A . 腹部 B . 头

C . 壳 8. (1分)液体体积单位常用()来表示。 A . 厘米 B . 克 C . 升或毫升 9. (1分)物品可以循环利用的标志是()。 A . B . C . 10. (1分)蜗牛有()触角。 A . 1对 B . 2对 C . 3对 11. (1分)秋天,狗尾草的叶片()。 A . 变绿了 B . 变黄了 C . 没有变化 12. (1分)下列流得最快的是()。 A . 食用油 B . 洗洁精 C . 水

13. (1分)下列材料,吸水性最差的是()。 A . 木条 B . 塑料条 C . 纸片 14. (1分)观察完蚂蚁后,我们要把蚂蚁()。 A . 丢进垃圾箱 B . 弄死 C . 送回它的家 15. (1分)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 A . 草本植物 B . 水生植物 C . 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 (共9题;共9分) 16. (1分)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和升来表示。 17. (1分)观察一棵大树的树皮时,可以把树皮削下来。 18. (1分)物品的弯曲程度越大,说明构成物品材料的韧性越好。 19. (1分)水和石头都有重量,但空气没有重量。 20. (1分)纸片、金属片、塑料片这三种材料,纸片最容易吸水。 21. (1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2. (1分)用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可以比较叶片的形状。 23. (1分)蜗牛用触角呼吸。

(完整)初一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提高篇)

初一练习——提高篇 一、选择题: 1.二元一次方程10 +y x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3= A、1 B、2 C、3 D、4 2.如图1,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 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A.150°B.130°C.120°D.100° 图1 3.已知:│m-n+2│与(2m+n+4)2 互为相反数,则m+n 的值是( ) A.-2 B.0 C.–1 D. 1 4.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5. 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 a-b | = 6,则| b-1|的值为() A.2 B.2或3 C.4 D.2或4 6.若2x+3y-z=0且x-2y+z=0,则x : z=() A、1: 3 B、-1 : 1 C、1 : 2 D、-1 : 7 7. 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①a m+1·a=a m+1 ②b n+1·b n-1= ③4x2n+2·[-x n-2]=-3x3n ④[-(-a2)]2=-a4

⑤ (x 4)4=x 16 ⑥ a 5·a 6÷(a 5)2÷a=a ⑦ (-a)( -a)2+a 3+2a 2·(-a)=0 ⑧(x 5)2+x 2·x 3+(-x 2)5=x 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 关于x 的方程2ax=(a+1)x+6的根是正数,则a 的值为( ) A 、a>0 B 、a ≤0 C 、不确定 D 、a>1 二、填空题: 9.把84623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近似数2.4×105有 ____ 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 ___ 位 10.如图2,A 、O 、B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点,OC 、OD 、OE 是从O 点引出的三条射线,且∠1∶∠2∶∠3∶∠4=1∶2∶3∶4,则∠5=_________. 5 4321A B O C D E 图2 图3 图4 11. 不等式 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 12.(27°12′7″-17°13′55″)×2=_____________. 13. 如图3,∠1=∠2,∠3=∠4,∠A=1100,则X=_________。 x 0 4 32 1 C A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案浙教版.docx

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并从中分析得出升华过程要吸热, 凝华过程要放热; (2)在教学活动能识别出在生活小常见的物态变化小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们运用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展示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为基础,得岀升华与凝华,的现象的存在及其原理,同时,学生们能正确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口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揭示物理学道理; (2)通过介绍一些利用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已学到一些物态变化的知识,同时,在前两节已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四种现象有了系统的学习和学握,但对于实际生活屮并不罕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却没有直观的认识与理解。他们总以为固态和气态Z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结构的特点,我将以大量形象直观的讲解展示过程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原理。 3重点难点 重点:棠握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并对物态变化有系统的理解。 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 1. 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引入 出示四句短句: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 师:同学们能用前两节学过的知识,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物质变化的过程,是放热还吸热?生:”凝固,融化,汽化,液化 师:那请大家一起回答下这些现象的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回答,如什么态变为什么态是凝固的过程?设计如下图) 活「动2【活动】碘升华和凝华的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 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 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 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 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 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