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喘证验案四则

喘证验案四则

喘证验案四则
喘证验案四则

喘憋验案四则

慢阻肺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动则作喘,甚者不能自主穿衣吃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愚业医六年,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兹录愚验案四则,抛转引玉,望能使同道及患者受益。

案一Mark 男,年过四旬,2014年夏季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

患者哮喘病史多年,本想于医院购买院内制剂“哮喘宁颗粒”(东直门医院武维屏教授方),因药房暂无哮喘宁遂于门诊就诊。患者系德国人,英语一般,本人医学英语也难满足交流需要,观患者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用手机简单查英语后得知患者喘憋,喉间痰鸣,痰多,平素多饮冷,大便溏稀。遂考虑饮食不节,形寒饮冷伤及脾肺,遂于射干麻黄汤原方治疗(颗粒剂)。

射干炙麻黄清半夏生姜

紫苑款冬花五味子细辛

大枣

本未随访,后于办公室同冯淬灵老师(现北大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聊天时,知该患者服中药后喘憋明显好转,于冯老师门诊抄方继服。

案二卓某某,男,74岁,云南人,2015年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

患者平素慢性喘憋,于云南昆明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规律治疗。本次自云南探望女儿,行李甚重,值天炎热,汗大出,至女儿家后冲凉水澡,咳嗽喘憋加重,步行不足50米即需休息,痰多色白质粘多泡沫,身体酸疼沉重,口苦,咽干,口鼻气热,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大便成行,小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弦小数。虑其三阳合病,饮邪内伏,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炙麻黄桂枝白芍清半夏

五味子细辛干姜炙甘草

柴胡黄芩生石膏知母

服药七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去柴胡、黄芩、知母继服。三诊时诉喘憋几无,爬过街天桥亦不觉喘,唯觉北京空气质量远不如昆明,准备回老家,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继续治疗,后未再就诊。

案三白某某,男,76岁,2015年秋于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住院号150236 患者喘憋多年,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素规律使用舒利迭治疗,因喘憋加重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静点激素平喘及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未效,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于2015年9月24日住东直门呼吸科。喘憋,咳嗽,痰多色黄质粘难出,口苦,咽干,时有恶心,纳差,大便干结南下,小便频而量少,下肢浮肿,舌红少苔,脉沉弦滑数,重按无力。考虑患者上焦痰热壅肺,中焦阳明燥结,下焦气化无权,饮邪内停,六经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兼老年精亏,摄钠失司,故治以清上实下,佐以温补。予大柴胡汤、千金苇茎汤、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西医停用激素,抗生素降阶梯为头孢米诺钠继续抗感染治疗。

芦根冬瓜子生薏米桃仁

连翘瓜蒌北柴胡黄芩

清半夏姜厚朴炒枳实大黄

酒苁蓉补骨脂五味子熟地

西洋参生黄芪炒白术当归

干姜泽兰

服药后患者喘憋咳喘明显缓解,一周后出院。

该患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停用西医常用的激素,抗生素也降阶梯,故而认为中药在取效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柴胡剂,尤其是大柴胡剂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常用,乃因住院患者高龄者居多,且多于外感后喘憋加重,感邪后容易出现《伤寒论》98条“血弱气尽”之形,邪入少阳,出现柴胡汤症状,故柴胡剂在呼吸科中常用。又高龄患者收纳失司,责之于肾者亦多。后读叶天士医案,有一案例与此患者颇为相似,记录如下:

脉细尺垂,形瘦食少,身动即气促喘急,大凡气出不爽而喘为肺病,客感居多。今动则阳化,由乎阴弱失纳,乃吸气入而喘,肾病何辞。治法唯以收摄固真,上病当实下焦,总肾气方法意。

熟地萸肉五味补骨脂胡桃肉牛膝茯苓山药车前子蜜丸

案四赵某某84岁2018年春于老家治疗

患者是我的奶奶,平素喘憋,春节放假回家后知奶奶冬天喘憋明显,活动后尤甚,无痰,口苦,咽干,夜间时常渴醒,目眵(眼屎)甚多,大便干燥,咳甚遗尿,下肢略肿,舌暗红多裂少苔,脉沉涩细数。

考虑丁酉年(2017年)冬季少阴君火太盛,戊戌年(2018年)中运火运太过,又年老精亏,肝火上炎,遂予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又虑年老阳亏,不耐攻伐,佐以温补。

柴胡黄芩清半夏赤芍

厚朴生姜酒大黄枳实

大枣当归白芍川芎

茯苓泽泻炒白术熟地

炒芡实萸肉补骨脂黄芪

因虑老家中药质量一般,遂于上医仁家(线上就诊平台)开颗粒剂十四付口服。奶奶年老,恐苦寒伤阳,反复叮嘱观察大便性状,如大便溏稀不成形,则中药剂量减半,同时改用姜枣水冲服。

自正月初七至元宵节,时时电话回访,知喘憋较前缓解,大便成形质软。至正月22日颗粒剂口服完,原方加减继续调理,叮嘱奶奶少挂念儿孙事情,心情舒畅,免肝气郁结太甚,悖于时节。

大柴胡汤中姜枣二味药甚是重要,不可轻易去之,否则有败坏中土之虑。冬季咳喘加重者,多有阳气亏虚,然治疗不可囿于温阳,尤其是老年人,更宜柔阳缓补,不可过于峻烈。附叶天士医案如下:

老年冬季喘嗽,是元海不主收摄,卫阳升举,饮邪上泛,阻遏流行,喘嗽愈甚,阅古都主八味肾气,温阳坎中之阳,收纳散失之真,不主消痰清肺,意谓非因六气所致。奈体质不受桂附,年前议进柔阳通摄。若以建立上中之阳,乃心脾甘温之剂,与下焦不纳无关。

紫衣胡桃肉茯苓补骨脂鹿茸肉苁蓉五味子远志肉青盐柏子仁霜蜜丸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发表者:赵东奇11271人已访问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此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牡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 药理作用 金匮肾气丸中的熟地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以上三药配合能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止熟地之滋腻作用,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并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之功效。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1.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还有抗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延缓衰老、恢复精力。 2.改善脂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抗白内障等功效。 3.降低血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产生良好功效。 4.增加雄性激素,动物实验证明,金匮肾气丸可提高睾酮水平,增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 5.增加免疫功能,金匮肾气丸能有效纠正金匮肾气丸证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新用 1.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应属于鼻鼽的范畴,其病机为肺气亏虚,卫表不固,感受风寒外邪,津液停聚。肾主纳气,为气之根。《景岳全书》中说:"五脏之阳气非肾不能发"。人体内的肾气若发生虚损,其肺气也会受损,从而可引发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金匮肾气丸具有补肾气、温肾化饮的功效,可有效地治疗此病。有医师同时使用金匮肾气丸和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治

曹洪欣治疗疑难病证5则

曹洪欣治疗疑难病证5则 (作者: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曹洪欣;偏头痛;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肾功能不全;咽痛现代医学将病因不清、诊断不清、发病机理不明、无特效治疗药物的一类疾病称为疑难病,此类患者往往经过多种途径治疗后效果仍不甚明显,导致病史较长,病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善于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各种疑难病证,笔者有幸伺诊6 载,现举验案5则,以飨读者。 1顽固性头痛 案例1:患者,女,28岁,2007年6月11日初诊。患偏头痛10余年,每于冬季加剧,近2周头痛频繁发作,多次检查脑电图、脑地形图、头部CT,均未见异常。现左侧头痛连及同侧颈部疼痛拘急,痛甚则肢冷恶寒、恶心、呕吐食物或涎沫,时有下肢青紫,舌淡黯,苔白黄稍厚,脉弱尺伏。辨证属寒凝厥阴,相火妄动。治以暖肝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吴茱萸7 g,党参15 g,茯苓15 g,川芎20 g,当归10 g,桂枝10 g,赤芍15 g,葛根15 g,藁本15 g, 仙茅10 g,黄连5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甘草10 g, 生姜3

片。水煎服,日1剂。 6月18日复诊:服上方7剂,1周内头痛仅发作2次,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数分钟即止,痛甚恶寒、呕吐未作,下肢青紫不显,头痛从左风池穴上窜,伴左侧面部灼热感,心烦,略恶心,久视则目花,偶有腰酸,舌淡红,苔黄白,脉弱。处方:川芎20 g,柴胡15 g,黄芩15 g, 黄连5 g,葛根20 g,蔓荆子15 g,吴茱萸7 g,党参15 g,仙茅10 g, 桑枝10 g,藁本15 g,赤芍15 g,川牛膝15 g,甘草10 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 6月25三诊:服上方7剂后,头痛未作,惟口苦,舌淡红,苔白,脉弦。处方:柴胡15 g,黄芩15 g,清半夏10 g,党参20 g,白芍15 g, 吴茱萸5 g,茯苓15 g,炒麦芽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甘草10 g, 生姜3片。水煎服,日1齐叽服药7剂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本例患者病在厥阴,因寒凝肝脉,相火妄动,循经上冲而发头痛。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则呕吐涎沫;寒凝血脉,阳气受阻,不能温煦四末,故见肢冷恶寒, 甚则下肢青紫;舌脉亦是典型寒凝阳郁之象。故治以暖肝散寒、养血通脉。因病属厥阴经脏同病,故方选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取吴茱萸汤暖肝散寒治其脏寒,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治其经寒。《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方中吴茱萸为君,辛苦大热,暖肝散寒;配伍生姜温中化饮,党参补气健脾。又《伤寒论》第351条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以甘温之当归补血和血,桂枝温通血脉。两方合用,切合本病厥

半夏泻心汤验案举隅

临床用半夏泻心汤心得体会 何院生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组成。全方寒热互用以调和阴阳,苦辛并用以复升降,补泻兼施顾其虚实,多用于以心下痞为表现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验案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李某,男,40岁,患者1个月前上腹胀痛,伴有嗳气吞酸、恶心,食欲渐减,稍食则腹胀,每次饮冷和辛辣食物后加重,偶见空腹痛,大便偏稀,舌红、苔薄黄腻,脉滑。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闻,局部糜烂。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方用半夏泻心汤:制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0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嗳气吞酸,前方加旋复花15 g,代赭石15 g,再服药10剂,嗳气亦减。继服上方1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痞满”等范畴,方中黄连、干姜、半夏辛开苦降,清痞散结,和胃降逆;黄芩、黄连,清泄胃热;党参、炙甘草益气健脾。故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调和寒热、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促使脾胃运化正常的方剂。验案2: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返流病 陈某,男,56岁。胃脘灼热胀痛2月余,伴嗳气返酸,每次饮冷加重,口臭,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胃镜检查:食管中、下段狭窄,粘膜见条状发红,糜烂;胃粘膜皱襞潮红,胃窦近幽门部粘膜皱襞明显水肿。病理检查:均排除食管癌。诊断:返流性食管炎。证属上热下寒型。治宜寒热并调,和胃降逆。处方:半夏10 g,黄连10 g,黄芩10 g,党参6 g,炙甘草6 g。水煎服,日l剂。服1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前方加乌贼骨15 g再服药1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复查:食道粘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胃食管返流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中医应归属于“胃脘痛”、“痞证”、“吐酸”、“嘈杂”等病的范畴。其病机为胃失和降,湿中化热,湿热胶结而成寒热错杂之证。治疗上多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法为主治疗,均获良效。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验案3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 王某,女,43岁,患者1个月前上腹部胀痛,呈烧灼性,疼痛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而诱发,吃凉食后加重,伴烧心,吐酸水、嗳气、稍食则腹胀、纳呆、消瘦,偶尔呕吐,大便偏稀,偶黑色或柏油样大便,舌红、苔薄黄腻,脉滑。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胃镜检查示:大弯侧多发溃疡。诊断为胃溃疡。方用半夏泻心汤:制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0g、吴芋2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上方2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半夏泻心汤为仲景治脾胃病而设,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良方,具有开结散痞、并调寒热、清热化湿、调节升降、温中止泻等功效。只要证属中焦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阴阳不调.均可使用。半夏泻心汤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李惠林等【1】以胃溃疡面积、胃液游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等为指标,观察本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显示本方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保护性作用,且对醋酸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

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方剂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与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分析如下: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为进一步治疗肾阳虚水肿,本药还配伍了牛膝、车前子以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引血下行,治疗水肿涨满、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水肿症状。十种药物精当配伍,使其具有温补下元,壮肾益阳,化气利水,消肿止渴,引火归源的功效。 金匮肾气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病症,如腰膝酸冷、咳嗽、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肾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所表现的腰痛腿软、身体怕冷,小腹拘急、小便清长、舌淡体胖、脉细无力等症。 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作用还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 可治疗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腰腿痛,施治6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52例,见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

率为95.1%。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2周为一个疗程。 可治疗前列腺增生: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的范畴。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施治35例,治愈27例,见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该病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使阴道局部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入侵所引起的阴道炎症。有人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此症,施治4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每日服3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后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可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施治36例,经服药3~5个疗程后,治愈28例,见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施治42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治愈35例,见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见效。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一◆可治疗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腰腿痛,施治6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52例,见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2周为一个疗程。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二◆可治疗前列腺增生: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的范畴。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施治35例,治愈27例,见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三◆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该病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使阴道局部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入侵所引起的阴道炎症。有人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此症,施治4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每日服3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后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四◆可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施治36例,经服药3~5个疗程后,治愈28例,见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五◆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施治42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治愈35例,见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见效。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六◆可治疗不孕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女性不孕症,施治27例,经用药3个月后,有12例妊娠,其余15例患者的血清催乳激素水平也降至正常。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两次。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七◆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病史在半年以上,且反复发作的肾阳亏虚型口腔溃疡,施治60例,经用药5日后,所有患者均得到痊愈。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18克,每日服3次。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验案举隅_欧阳卫权

?经方实验录?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验案举隅 欧阳卫权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关键词:带状疱疹;桂枝加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汤;瓜蒌红花甘草汤;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柴胡桂枝汤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07)07-0008-02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蛇串疮”、“火丹”、“火带疮”、“缠腰火丹”等范畴。古籍记载颇多,多认为本病因心肝风火、或肺脾湿热所致[1]。如《医宗金鉴》:“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干者……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属脾肺二经湿热,。若腰胁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现临床辨证,亦常遵循此观点。笔者在多年临床中,研习《伤寒论》,遵循六经辨证规律,常将经方活用于皮肤疾患的治疗,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带状疱疹的辨证论治,笔者认为,仍不出六经规范。大体而言,如病初起,有寒热,则常在太阳、或转入少阳、或呈三阳合病,麻黄、桂枝、柴胡剂诸方主之;亦有太阳病不解,转入阳明者,热从湿化,湿热相合,则以茵陈蒿汤主之;甚或下焦蓄血、瘀热互结,少腹部疼痛甚,大便难,则可以桃核承气汤攻之,或茵陈蒿汤合桃核承气汤,湿热瘀结一并攻之;虚人常现太阴症候,如脾虚便溏,可用理中;阳虚肢冷,则在少阴,必用四逆汤救之;又或厥阴血寒,则以当归四逆汤,甚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之。以下略举数例,请教于同道。 1 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胡某,女,50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以发热、右腰腹部水疱伴疼痛1天来诊。现发热,测体温38.2℃,伴头痛、颈背痛。右腰腹起带状成簇水疱,疼痛较剧,头汗出。口不干,欲呕,稍咽痛,胃纳减,二便可。舌淡红偏暗,苔薄腻,脉浮细。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尚可。此太阳中风,故先宜汗解。余并处两方。先予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表:桂枝10g ,白芍1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葛根15g ,生姜2片,1剂。嘱当晚水煎温服,覆被以候微汗出。次予瓜蒌红花甘草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味:全瓜蒌30g ,红花7g ,白芍30g ,甘草10g ,桔梗15g ,苍术10g ,茯苓10g ,1剂。嘱次日上午水煎服。外用入地金牛酊调新收稿日期:2007-01-23 作者简介:欧阳卫权(1971-),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学位,主治医师。 癀片外敷。患者当晚7时许服药,10时体温即降至37.3℃,安然入睡。次日恶寒、头痛、颈背痛、欲呕诸症均消,精神转佳,右腰腹部水疱疼痛亦减。继以第二方加量予之:白芍 60g ,甘草15g ,全瓜蒌40g ,红花7g ,苍术15g ,茯苓15g , 桔梗30g ,3剂。后未再复诊。10月份患者携其女前来看痤疮,问及此事,诉前药尽剂而愈,故未再复诊。 按:带状疱疹初起,若伴发寒热,常现太阳表证。邪在表者,宜先解表,表解方可清(攻)里,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青龙汤等方均有适证应用的机会;亦有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者、或者呈现三阳合病者,小柴胡汤正是对的之方。此患者初起发热、恶寒、汗出、头痛、项背强痛不适,正如《伤寒论》第14条所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故予桂枝加葛根汤一剂以解表,表解而热退痛减。 2 芍药甘草汤方证 黄某,男,47岁,2006年8月24日初诊。起病5天,右臀至大腿外侧出现大片带状成簇水疱,疼痛剧烈。外院以西药抗病毒、止痛等治疗,无明显改善。口苦不干,二便可,舌偏暗,苔中白,脉沉细。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史。予芍药甘草汤合瓜红草方加味:瓜蒌60g ,红花10g ,甘草20g ,白芍60g ,全蝎7g ,蜈蚣2条,苍术15g ,茯苓15g ,桔梗30g ,2剂。外用紫金锭醋调外敷,甘马醋剂(作者经验方:炙甘草3g ,制马钱子3g ,白醋50ml 浸泡,2h 后蘸液外搽痛处)外搽。2剂后,疼痛减轻,水疱渐干涸。前方加牛膝 30g ,全蝎加至9g 。再服2剂,疼痛若失,守方3剂而愈。 按:《伤寒论》第29条曰:“伤寒脉浮……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知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或腹挛痛,其效如响,故别名又谓去杖汤,谓药尽即可弃杖而行,盛赞其功也。瓜红草方(瓜蒌、红花、甘草)乃黄古潭氏治胁痛方(见《医旨绪余》胁痛条下)。余临床常此二方合用,酸甘缓急,润燥散结,活血止痛,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收效甚速。临床使用此合方时,宜随症加减,如本病多夹有湿,故苍术、茯苓不可或缺,常加之;热甚者加板蓝根; ? 8?2007年第27卷 7月 第7期 河 南 中 医HENAN TRADITIONAL CHIN ESE MEDICIN E J uly 2007 Vol.27 No.7

痹证.ppt

第一节痹证概述 痹者,闭也。闭者,气血为邪闭于肌表经络也。《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沉重、麻木及关节肿大、活动受限为特征。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素问·痹论篇》云“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 因为致病的因素不同多分为风寒湿痹、热痹及血痹来论治。其风气甚者,因其性善行数变,故痛游走不定,宜祛风止痛;寒气重者,其性凝滞,疼痛常较剧烈,甚则为锥刺刀割,宜温阳蠲痹;湿气重者,其性粘着,疼痛常有固定部位,伴有麻木沉重感,宜燥湿宣痹。 热痹因风湿热侵犯经络所致,发病较急,常关节灼热,游走疼痛,局部红肿,活动受限,伴有全身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临床主要应当辨别是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分类施治。亦有因诸痹迁延不愈,病邪深入经络,以致气血凝滞,瘀滞内阻,关节肿大、变形有瘀斑者,呈顽固疼痛,并伴有全身瘀血内停的症状,宜活血化瘀。 血痹与风寒湿热痹证不同,以肌肉麻痹无痛感为特征,多因气血虚弱,不养肌肉而致,又宜养血 行痹,《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甚为合宜。亦有长期亏耗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症状,此时又宜祛邪扶正,攻补兼施,加一些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品。痹证的治疗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筋活络,久病还要考虑活血及滋养肝肾。 第二节痹证医案 一叶天士医案 二蒲辅周医案 三印会河医案 四施今墨医案 1 医者简介:(同前) 2 验案 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触犯不拘一处,古称周痹,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蜣螂虫,全蝎,地龙,穿山甲,蜂房,川乌,麝香,乳香。 3 评析 本案为叶天士治疗痹证验案之一。痹为《内经》风、痹、痿、厥四大证之一。多由风、寒、湿三者所致,然此案病人邪已人络,与血混处,而成周痹,已非一般散寒祛湿之剂所能奏效。叶氏取虫类药蜣螂虫、全蝎、地龙、穿山甲等搜剔络中宿邪,通络止痛;用川乌之辛热及麝香、乳香之香窜,温阳通脉、行气活血而松动病根,颇有创意。 本案体现了叶氏“初病在气在经,久病血伤人络”的学术思想,也从本案中可得到辛香之品和虫类药物通络的用药经验。对于久患顽固性风寒湿痹,无论行痹、痛痹、着痹而体质较强壮者,每于方中加入穿山甲、全蝎、血竭等通络活血之品,都可收到疼痛减轻、关节得利的显著效果。体会叶氏通络之法,确为治疗慢性病开辟了新的道路。 1 医者简介:(同前) 2 验案 苏某,女性,31岁。1956年3月间难产一孩,6月14日初诊。据说:四日前上街遇大雨,当夜无感觉,次日即不能起床,腰部以上如瘫痪状,两腿疼痛不能移动,只能仰卧,不能翻身。经检查,腰骶关节处不红不肿,亦无压痛。脉象两关弦虚,两寸尺均无力。依据以上症状,显然由于产后气血虚,受风寒,与内湿搏结,合而为痹。治拟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以黄芪桂枝汤和术附汤加减。 处方:黄芪15g,桑寄生15g,桂枝9g,白术9g,生姜9g,附子6g,甘草(炙)6g,薏苡仁(炒)30g,红枣4枚。服后腹内觉热,次日即痛减。两日后月经来潮,小腹有轻微痛,此为产后第一次行经,3剂后能独自来门诊。

中医治疗咽喉部疑难病验案

中医治疗咽喉部疑难病验案 例一:声带白斑 某男,61岁。声音嘶哑50天,伴咳嗽痰粘、心烦、夜寐不安。检查示双声带慢性充血,略肿,左声带表面及边缘有白色斑点状物。活检报告为“鳞状上皮增生伴中 度不典型增生,限局性间变,”舌质红,苔薄黄根腻,脉细滑。证属真阴亏虚,痰热内蕴,气血不畅,痰瘀互结于声带。治以养阴清热,化痰散结。处方:北沙参、百合、生白芍、丹皮、茯苓、射干、前胡、凤凰衣、桔梗、生甘草,7贴。二诊时,咳减,自觉舒适,于原方中加入天花粉,僵蚕、人中白、黄芪、陈皮等,连服3月,声嘶明显改善。检查见左声带表面白斑消失,惟声带红肿仍甚,遂加川芎、血余炭、知母,继服1月以资巩固。三年后因感冒声嘶加重,检查示披裂尖区白斑复发,在原方中随证加入浙贝母、山慈菇、木馒头、山豆根等,服药至声带白斑消失即自行停药。如是三次,近期随访,病情稳定,未见再发。 例二:咽喉部严重溃疡 某男,27岁。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伴吞咽困难、进食呛咳一月而入院。检查见发音含糊,喉阻塞Ⅱ0,悬壅垂及双扁桃体因溃烂缺失,疤痕挛缩,咽部粘膜充血肿胀,附点状伪膜,双梨状窝溃疡,表面伪膜满布,会厌红肿卷曲,边缘片状伪膜,双声带固定,声门裂仅2mm,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用大剂抗生素静滴,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连续治疗17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咽后壁溃疡活检示:粘膜及肉芽组织慢性炎”。共住院三个月,因进一步已无法可施,试请中医会诊。询知咽喉部溃疡日久,疼痛剧烈,心烦急躁,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光剥,脉细弦。证属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邪毒,火毒囤结肺胃,挟肝火上攻咽喉,灼腐肌膜。治疗急投养阴清热,泻火解毒之剂。处方:玄参、银花、当归、制军、柴胡、生白芍、夏枯草、射干、浙贝母、桔梗、生甘草。5剂后咽痛即减轻,溃疡创面明显缩小,再进5剂,咽部溃疡基本平复,会厌红肿好转左梨状窝及披裂处灰白色伪膜,右声带恢复正常活动,左声带微动。舌脉如前。原方加天花粉、牡蛎,继服5剂,咽喉溃疡十愈其九,左声带活动继续好转,舌仍花剥,再加南北沙参,5剂,溃疡愈合,双声带恢复活动,声门裂约7mm,遂带气管套管出院。回乡后间断服中药年余,来复诊,呼吸平稳,吞咽如常,溃疡未复发。检查见口咽后壁及侧壁、喉咽侧壁均为白色疤痕,会厌及双披裂轻度充血,表面光,双声带轻度充血,活动好,声门裂大小正常,舌红,苔薄,脉细。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例三:慢性喉炎伴声带接触性肉芽。 某男,51岁。喉插管术后反复声音嘶哑2年,伴咳嗽痰血,曾行3次直接喉镜下左声带后部肉芽样新生物

冯志荣应用五味消毒饮验案举隅

冯志荣应用五味消毒饮验案举隅 O作者:汪明,谢席胜。编辑:杏林君冯志荣为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第2 届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 余年,学识渊博,广采博览,精研医理,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医疗经验极为丰富。五味消毒饮,亦称“消毒饮”,是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能。冯志荣主任医师在临床喜用本方,他认为凡辨证系火毒内蕴之候,均可使用本方进行加减治疗。现将冯老使用本方治疗毒蛇咬伤、肾盂肾炎、丹毒及肛周脓肿的验案介绍如下。 1 毒蛇咬伤 患者,女,56 岁,农民。因毒蛇咬伤左足背部15h 于2013 年8 月就诊。查见其足背部有齿痕2个,从齿痕口可见有渗血,齿痕口周围有大小不等水疱数10 个、局部皮温高、有瘀斑、整个伤肢肿胀明显、红肿蔓延至大腿根部,疼痛剧烈,触之更甚。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毒蛇咬伤。冯老认为系蛇毒伤及血脉,火毒内功之候。对于此病冯老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除给予常规积极西医方法处理外,冯老给予患者泻火解毒、活血消肿的治疗。内服五味消毒饮,处方如下:银花藤、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g ,野菊花15g ,紫背天葵15g,红藤30g,大黄5g ,丹参30g,防己10g,山药30g ,加水煎熬取汁反复3次,每次煎熬20min ,3 次药液混合后作为分3

次服用的剂量。前3 天每日2 剂(每4h 服用1次,6次/d),以后每日1剂。服中药的同时局部运用中草药外敷,具体外用药物有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半边莲、芙蓉叶、蚤休、栀子、生大黄、红藤、银花藤、地龙、川芎、牛膝、红花、丹参、泽兰、三七等。上药共研细末,用适量蜂蜜调成稀糊状,涂于肿胀之处,保持湿润,视情况8~12h 换药1次。患者住院7d,共内服中药10剂,每天外敷中药2 次。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伤肢肿胀消退,伤口逐渐愈合,于住院半月好转出院。按语:毒蛇咬伤属临床季节性常见疾病,病情较重,延误治疗后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民间有“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之说,强调治疗毒蛇咬伤应该以解毒、利尿、通便为原则。冯老的内服处方充分体现了这一个原则;再配合外用药用,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内外兼治,故疗效显著。 2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患者,女,45 岁。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史 3 年、肾功能轻度异常1 年,突然再次发作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体温 38.9 C)、腰痛4d,于2010年10月就诊。尿检:白细胞1976/卩L,白细胞酯酶(+++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左肾区叩痛明显,时寒战,尿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因患者青霉素类、头孢类过敏,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3d 后上述症状未明显缓解,仍发烧。请冯老给予会诊。冯老认为先治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法,予以五味消毒饮加味。具体方药为: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 功增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桂附地黄丸的作用: 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以下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慢性肾炎: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 注意事项: 1、孕妇忌服。 2、不宜和外感药同时服用。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 4、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或进食同时服。 7、服药二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食欲不振、头痛、胃脘不适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金匮肾气丸就是桂附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其实又叫八味地黄丸或者桂附地黄丸,方剂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的。而桂附地黄丸来源于汉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肾气丸方,所以本品即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具有焕趋阳火,壮肾益阳的功效。 是由六味地黄丸加了两味药配伍组成的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二味药组成的。附子和桂枝这两味药都是入心、肾、脾经的热性药物,能祛风通络、温补肾阳,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加上桂枝、附子而组成的金匮肾气丸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作用,而且还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使之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因此,金匮肾气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至的腰膝酸痛、肢冷、浮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痰饮喘咳、舌淡、脉细无力等症。 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以下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慢性肾炎: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 除桂附地黄丸主症外,对因肾虚阳衰引起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哮证、喘证、神经衰弱、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

薯蓣丸临证验案三则

?临证心得? 薯蓣丸临证验案三则 王志刚 钱 真 (天津南开中医院 300191) 中图分类号:R 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145(2001)0120038201 薯蓣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用以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仲景故为虚劳诸不足而带风气百疾立比薯蓣之法。方中以薯蓣为主,专理脾胃上损下损,至此可以撑持,以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神曲、甘草助之,除湿益气,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当归、芎 艹 穷、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以柴胡、桂枝、防风升提 散热;以杏仁、桔梗、白敛下气开郁,惟恐虚而有热之人,滋补之药,上拒不受,故为散其邪热,开其逆郁,而气血平顺,补益得纳,亦至当不易之妙术也。勿以其迂缓而舍之。 笔者临证多年,临床每遇虚劳之证,多用薯蓣丸治之,每收奇效,下面录取三例病案,共与同道探讨。 1 肺痨 患者赵某,男,41岁,1998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平素身体状况欠佳,不耐体力活动,易于感冒,有吸烟史,现已戒断。2年前因出现低热持续不解,经常规治疗后非但未愈,反而加重,出现咳血症状,经其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经过抗痨治疗后基本痊愈。三个月前又复出现低热不解,午后加剧,盗汗等症状,被确诊为“肺结核”,遂于某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约 1个月后病情初步控制后,患者请求兼服中药治疗。初诊时 症见:面色白光白无华,神疲乏力,咳声低微,不喜言语,稍动即喘,睡眠多梦、易醒,痰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不思饮食,形体消瘦。脉浮大,舌淡苔白,边有齿痕。经辨证分析,患者确属气血阴阳俱虚之虚劳证。故用薯蓣丸治疗,嘱患者每日2次,每次1丸,1个月后诸症减轻,且肌肉渐平,三个月后经胸片检查肺结核已基本痊愈,诸证悉平,已基本恢复工作。为巩固疗效,嘱患者继续服药半年以上,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 2 休息痢 患者李某,男,50岁,1998年3月初诊。患者1年前因患痢疾,自恃身体强壮,仅口服“痢特灵”3日,腹泄及里急后重消失后即停服药。但随后即稍有饮食不慎即出现腹泻,且时好时坏,日渐加重,体质每况愈下,遍服各种药物,也无法根治。某大医院曾考虑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磺胺类药及激素治疗未效。初诊时患者形峭骨立,面色萎黄,神倦乏力,不耐劳作,头晕目眩,腰膝酸冷,尤畏风寒,四肢不 温,不思饮食。发作时腹满疼痛,腹中肠鸣而泻,时有里急后重,挟有白色粘液,经化验为白细胞(+++),舌质淡,苔白微腻,给予薯蓣丸大补虚赢,每日2次,每次1丸,服药未及 10日,腹泄即止,四肢亦温,饮食渐复,再继服1个月,诸症 消失,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患者体质渐复,饮食如常,虽有不慎饮食及感受风寒,亦无腹痛腹泄发作,肌肉渐见丰满。嘱患者继续服药1~2月,以求巩固疗效。 3 心悸 患者刘某,女,43岁,患者自幼体弱多病,半年前因外感风寒而过服寒凉之药,病延20余日之时,并有心悸、心慌之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性早搏”,曾服心律平等各种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未得根除,稍遇劳累或心情不畅,即出现心慌心悸,如是反复半年有余,心中烦恼异常。初诊时症见心悸不安,睡眠欠安,多梦,严重健忘,消瘦憔悴,易激动,头晕目眩,耳鸣,畏寒肢冷,食少纳呆,稍感寒凉即大便溏薄,易患外感且缠绵难愈。舌淡胖,水苔滑,脉沉且无力而结,综其脉证,属气血阴阳俱虚,用薯蓣丸治之。服如上法。服药 2个月后,体虚渐复,诸症俱消失。 薯蓣丸一方,近人很少用以治疗虚损不足之证,各类期刊亦少报道,恐因其少有狗肾、鹿茸滋补之品而疑其扶正之效,故弃之不用。但细分析其方药之组成,结合临床疗效,其对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证,效如桴鼓,与其他所谓大补之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前病案中刘某,曾服“补品”无数,亦于病无补,而服本方数月,诸证若失。足见本方之妙处在于寓祛邪扶正之中,且不过于滋腻而致恋邪,阴阳易于平复。今使用是方,得验于临床,足见仲圣立方法度森严,诚不我欺也。故报之同道,以期共同挖掘优秀的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并使其明彰于世。 (收稿日期:2000211211) 汗法为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 高连战 王庆成 (宝坻县中医医院301800) 中图分类号:R 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145(2001)0120038203 1996年2月~1999年7月期间,我们采用以汗法为主 8 3天津中医学院学报:Jou rnal of T ian jin Co llege of T raditi onal Ch inese M edicine 第20卷第1期2001年3月V o l .20N o .1M arch .2001

辩证论治疑难病验案三则

辩证论治疑难病验案三则 发表时间:2009-02-19T13:53:00.37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供稿作者:柴会立 [导读] 柴会立 涿州市中医院(河北涿州072750) 【关键词】辩证论治疑难病临床医案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11-0085-02 在临床治疗疑难病离不开辩证,它是有规律可循,祛邪而不伤正,便脾胃生机常存。笔者就中医药选择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兹就其治疗特点,略陈管见,庶同赐教。 案一: 患者张××,女45岁,病历04161号,2005年3月6日来院求治,自去年5月就诊肝区胀痛不适,呈阵发性加剧,伴有呕吐、消瘦。曾在当地作CT等检查诊为“多发性肝癌”,但因考虑经济和病灶广泛,终止治疗,求中医治疗。来院体检:形体消瘦,肝区叩击痛明显,肝大肋下3厘米,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紧。实验室检查;麝浊8单位,麝絮(+++),锌浊18单位,澳抗1:620。B超:肝右叶上下斜径14.5厘米,右叶大小101×45厘米,右后叶见色块,大小9.8×9.3厘米,边缘不整。四医诊断: 1、多发性肝癌: 2、乙型肝炎。中医诊断:症瘕,证属瘀15g、川贝10g、蛰虫6g、水蛭6g、干漆6g、桃仁10g、大黄10g、杏仁10g、黄芩10g、二地各12g、白芍10g、甘草6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并辅以养肝护肝中西药。 服用1个多月后,肝区疼痛基本消失,停服元胡止痛片。消瘦乏力、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肝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麝浊4单位,麝絮(+),锌浊16单位,谷丙转氨酶正常,澳抗1:68。 B超:肝右上下斜径11.2厘米,右叶9.4×7.2厘米,病情好转后,继续服中药一个月后复查稳定,追访一年病情稳定。 按:本案肝癌病人服用消瘰丸合大黄蛰虫丸加减,效果明显,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肝脏和肝癌缩小肝功能明显好转。由于肝微循环的改善,可改变肝细胞营养和供养不良,减少肝细胞坏死,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复有良好的作用,本方具有软坚散结,破血消瘀,逐瘀通络之功效。 案二: 患者王××,男43岁,病历04196号,患者亲自慢性肝炎病史10多年,2006年5月7日因发热,腹泻、呕吐,谷丙转氨酶升高而住某传染病院,5月16日B超检查报告:肝色膜欠光整,肝区光点密集,分布欠均匀,肝左后叶见,8.7×8.9厘米实质不均质肿块,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5月27日行CT检查报告:肝右叶后段有—11×10×0.2厘米大小圆形低密度影,境界较清晰,印象,肝右叶癌。6月2日来院求治,患者肝区胀痛,左肋膨隆,饱满、触痛明显,舌质紫暗,苔花剥,脉弦紧。中医诊断: 1、症瘕: 2、虚劳。证属血瘀兼湿热,治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情热利湿。用消瘦丸和大黄蛰虫丸及二金汤加减,内金10g、郁金10g、金钱草20g、元参12g、牡蛎12g、川贝10g、大黄6g、蛰血6g、桃仁10g、干漆6g、杏仁10g,黄芪10g,白芍10g、甘草6g,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并辅以养肝护肝中西药,治疗1个月后,患者诉上腹痛减轻,胃纳增加,不再发热,体重由47kg增至58kg,能室外活动。连续治疗三个多月后,诸症消失。2006年10月7日B超提示:肝脏大小正常,形态规则,内部光点分布均匀。且能从事轻体力活动。按:该病属于原发性肝癌,病期日不属早期,却获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重点在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然也离不开辩证论治。舌暗淡,苔花剥,脉弦紧,向肝区膨隆胀痛,往往是气滞血瘀之变,故用一般养肝清热药无效。根据中医辩证要点,可分为肝郁、湿热、痰凝、脾虚等不同症型,在化瘀消肿的同时分别辅以运肿利水、理气,解郁、清理湿热,活血软坚散结之品,提高了疗效。案三: 史XX,女49岁,病例由门诊治疗。2006年3月6日初诊,患乙型肝炎5年余,因肝硬化腹水1周,自觉不适而来就诊。即见:慢性病容,面色暗晦,神疲乏力,胁肋胀痫,纳食呆滞,腰膝酸软,小便短赤,大便溏泄,面浮肢肿,皮肤巩膜无黄染,浅淋巴结不肿大,腹部膨隆、胀大如斗、坚实拒按,腹水征阳性,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2厘米,舌紫暗、苔白厚腻,脉弦细涩。实验室检查:麝浊8单位,麝絮(+++),锌浊20单位,澳抗1:680。 黄疸指数正常,B超及CT检查示;肝硬化,脾肿大,大量腹水。中医诊断膨胀。肝郁脾虚,血瘀水停。治疗健脾软肝散结,逐瘀利水。用消瘰丸合大黄蛰虫丸加减及利水消肿药:元参20g、牡蛎15g、川贝10g、大黄10g、白术15g、淮牛夕20g、冬瓜皮1.5g、大腹皮15g、木通6g、黄芪30g、丹参10g、滑石10g、蛰虫6g、水蛭6g、甘草6g。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患者服药5剂后复诊,小便次数增多,便溏泻量中,日行2次,胁胀痛缓解,腹满胀,减去1:2,肢肿减退,精神转佳,纳食稍增,依上方再进6剂。

各种地黄丸的功效

各种地黄丸的功效 地黄丸分很多种,如果选用错误,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详细教你如何正确选用此类药物。 六味地黄丸 治肾阴亏损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方而成。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湿热。本方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知柏地黄丸 治肝肾阴虚火旺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本方具有滋阴清热的功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 桂附地黄丸(又名金匮肾气丸) 治肾阳虚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应该注意的是,肉桂属温热药,不适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躁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亦不宜和外感药、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孕妇也应忌服。 杞菊地黄丸 治肝肾阴虚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本方具有补精、清肝、明目功效,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 归芍地黄丸 填精养血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具有填精养血之功,对血虚头晕、崩漏等疗效显着。 麦味地黄丸 治肺肾阴虚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王付经方辨治中风验案_晁利芹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本病起病急、变化迅速,发病率、病死率、残率都很高。笔者随王付教授膝下学习多年,现介绍其运用经方巧治中风的 验案3则,与同道共享。 1风引汤 患者,65岁,男,初诊。平素血压偏高,时感头晕耳鸣。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肢麻,口眼歪斜,言语艰涩,左侧肢体活动不便。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入院予以抗凝溶栓配服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病情稍有改善,后转门诊治疗。症见: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心烦不安,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证属肝阳上亢、痰火阻络之中风。治宜平肝熄风、泻火通络。予以风引汤加减:大黄10g(后下),桂枝15g,干姜10g,生龙、牡蛎各30g,寒水石20g,紫石英30g,赤石脂15g,石决明15g,夏枯草15g,丹皮15g,生石膏30g。服药15剂,生活基本自理。 按:《金匮要略语释》曰:“汤名风引,重在镇风,汇集六种石药清热镇降以镇风,佐以龙骨、牡蛎介类潜纳,使以大黄导热下行。”冉雪峰亦在《中风临证效方选注》中说:“风淫于内,狂飈莫测,非汇集大队石药镇降,兼佐鳞介潜纳,不克有济。”风引汤总的辨证要点:肝阳上亢或热盛动风或肝火上扰等。2侯氏黑散 患者,男,55岁,平素肝火旺盛,气血不足。7天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左侧肢体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恶风寒。经CT诊断为脑梗死。遂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现症:左侧肢体功能受限,口唇色淡,神疲乏力,舌淡、苔黄腻,脉弦而虚。诊为气血亏虚,肝火旺盛之中风后遗症。治宜养血益气,清泻肝火,祛风散寒通络。投以侯氏黑散加味:菊花20g,细辛1 3 患者,男,素体键,60岁,初诊。1个月前出现左侧半身不遂,经CT诊断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遂住院治疗月余,病情稳定。现症见:左侧肢体刺疼,有麻木感,活动受限,食可,便调。舌质暗、有瘀点,脉涩。此属瘀血阻络生风之中风恢复期。宜破瘀行血,搜风通络。投以抵当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伸筋草15g,水蛭6g,虻虫6g,酒大黄3g,炙甘草10g。6剂,水煎温服。二诊:疼麻感减轻,继服上药。据病情加减,又服15剂。三诊:左侧肢体功能基本正常,可独立行走。将上药改汤为散,开水冲服,每次3g,日3次。续服2个月。1年后随访,左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按:此证属瘀血阻络而生风,因患者平素体尚健,故投用破瘀峻剂之抵当汤加味。若体质稍差之此型患者,宜桂枝茯苓丸加味。 (收稿日期:2012-08-03) 王付经方辨治中风验案 ★晁利芹(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关键词:王付;中风;经方;验案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 ·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