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技术论文目录范例

数控技术论文目录范例

数控技术论文目录范例
数控技术论文目录范例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手摇工作台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手摇工作台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手摇工作台的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手摇工作台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手摇工作台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作台的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使用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及加工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绘图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尺寸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零件各部分的分析与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梯形螺纹牙型和加工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二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2加工工艺及加工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加工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三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3加工工艺及加工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三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三加工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车加工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数铣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一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一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一加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一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二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加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三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三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三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三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四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四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四加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四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铣加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垂直度的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表面粗糙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铣大工件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件一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件二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操作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解决了普通机床难以解决的许多加工难题,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同时也对加工工艺和刀具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 10 年将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最佳时期,随着中国重化工业进程的推进,中国企业规模、产品技术、质量等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国产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逐步替代进口,并加速出口。目前,机械行业中部分子行业如船舶、铁路、集装箱及集装箱起重机制造等已经受益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并将持续受益;电站设备、工程机械、床等将受益于产业转移,加快出口进程关键词:数控机床典型轴类零件 -1- 目录第一张数控机床的分类…………………………41. 1 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41.1. 1 金属切削类数控机 床………………………………41.1. 2 特种加工类数控机 床………………………………41.1. 3 板材加工数控机 床…………………………………41. 2 按控制控制运动轨迹分 类……………………………51.2. 1 点位控制数控机 床…………………………………51.2. 2 直线控制数控机 床…………………………………51.2. 3 轮廓控制数控机 床…………………………………51. 3 按驱动装?玫奶氐惴掷唷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61.3. 2 闭环控制数控机床……………………………71.2. 3 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71.4 混合控制数控机床………………………………8第二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工序…………………………9 -2-2. 1 零件图工艺分析……………………………………………92. 2 选择设

数控专业_毕业论文

数控论文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1 总体战略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数控技术和产业的总体战略。

1.1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才不会被国外牵着鼻子,永远受别人的制约,才有可能用先进、

(完整版)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欧亚技工学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姓名徐海翔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12高级数控 2014年6月9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2012 — 2015学年 数控专业 学生:徐海翔系主任:曾雄 1.设计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2.原始资料:零件图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学生姓名:徐海翔 系专业:数控专业 指导教师:曾雄 2014 年 6 月 9 号

摘要 关键词:汽车,数控机床,模具设计,NC加工,精密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1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要掌握好数控加工工艺与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适合的机床、刀具、夹具、走刀路线及切削用量等,还要有合理的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的设计出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产品的样品。产品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金属材料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各种非金属材料应运而生,特别是工程塑料,其发展特别迅猛。 对此我设计了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的特点,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内容,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的关系,设计方法,对此零件如何工艺分析,程序如何编辑等。利用CADCAM软件及G代码指令进行自动编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数控加工的特点 1.2 数控加工工艺的概念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论文)题目: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特别是各种塑料制品及大型覆盖件等产品形状结构比较复杂,单使用图纸已很难正确和详尽地表达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这就要求模具设计制造者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描述的手段,同时要求模具制造者必须充分掌握产品的各种资料,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原料的特性、精度要求、特殊表面效果等。有些产品还需客户提供实物或模型。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制件质量好,交货期越短越好,模具精度越高越好,模具价格越低越好,由此,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应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及以上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塑料压圈单分型面一模一腔注射模具轮辐式浇口尼龙1010、聚奎二栈奎二胺及纤维

前言: (4) 一、模具的重要意义 (5) 二、现代塑料模具的设计 (6) 1、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 (6) 1、1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 (6) 1、2 模具总体方案设计 (7) 1、3 总体结构设计 (7) 1、4 施工图设计 (7) 2、 CAD/CAE技术的应用 (8) 三、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 (9) 1、 CAD/CAE/CAM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制造一体化 (9) 2、先进设备的作用 (9) 3、手工加工的作用 (10) 4、检测手段 (10) 四、反向工程的应用 (10) 五、快速成型制造的应用 (11) 六、发展方向和前景 (12) 七、模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 八、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要求,机床加工前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数控技术的论文

数控技术的论文 数控技巧论文的内容是数控技巧的应用不只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更,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并且跟着数控技巧的赓续成长和应用范畴的扩大年夜,他对国计平易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感化,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设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成长的大年夜趋势。 目次 展开 本科卒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标题: “贵大年夜校徽”CAD/CAM实践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 年 6 月 1 日 诚信义务书 本人慎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卒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力进行研究所完成。卒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揭橥或未揭橥的成果、数据、不雅点等,均已明白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目录 摘要 IV Abstract V 第一章:数控技巧和PRO/E软件技巧 3 1.1数控技巧 3 1.1.1 数控技巧的成长趋势 3 1.2.1坐标系/对刀点/换刀点 5

1.2.2常用根本指令 5 1.2.3编程方法 6 1.2.4对刀 7 1.2.7机床操作面板的简单介绍 8 1.3.1PRO/E3.0软件的介绍及其安装 10 1.4 PRO/NC模块简介 13 1.5 数控主动加工的加工流程 14 1.6校徽在 Pro/NC中的编程实例 14 第二章:加工中间工艺筹划的制订 23 2.1零件的工艺分析 23 2.1.1分析图样 23 2.2加工设备的选用 23 2.3零件的工艺设计和夹具的选择 24 2.3.1加工办法的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平面加工办法 24 2.3.2肯定加工次序和工序 25 2.3.3肯定装夹筹划和选用夹具 26 2.4选择刀具 26 2.5切削用量切实其实定 27 第三章:零件的加工 28 3.1零件加工前机床的根本操作 28 3.1.1开机 28 3.1.2回机床原点 28 3.1.3机床的调试 28 3.2 CIMCO EDIT V5简体中文版介绍 29 3.3法度榜样DNC传输/模仿NC刀具 29 3.4加工法度榜样的履行方法 31 3.5加工法度榜样试运行 31 3.6工件试切 32 3.7测量 32 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申谢 35 “贵大年夜校徽”CAD/CAM实践 关键词: CAD/CAM ,成长,制造 “Guizhou University school insignia” CAD/CAM practice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国内并联机床的发展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并联机床克服了传统串联机床移动部件质量大、系统刚度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并联机床可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多道加工工序,实现并联机床加工的复合化。 并联机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机床。因没用实体坐标轴,固又称为虚拟轴机床。并联机床是空间机构学研究成果在数控机床领域中的创造性应用,它集机构学理论﹑机器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于一体,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物。它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模拟器阶段、并联机器人阶段和并联机床阶段。 并联机床的优点 并联机床是新一代的数控机床。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采用了多杆并行驱动方式。从机床整体来说,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位置求解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于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位置求解复杂。在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中,位置反解比较简单,位置正解却非常复杂,与串联机构截然相反。与串联机构机床相比,并联机床主要有以下优点。 (1)刚度重量比大。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结构,且在准静态情况下,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动态性能好。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而特别适合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机床结构简单,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这使得并联机床结构设计和加工等多方面得以简化。 (4)变换坐标系方便。由于没有实体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非常方便。 (5)技术附加值高。并联机床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设计、控制却很复杂,具有“硬件”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使用寿命长。并联机床由于没有传统机床导轨,避免了导轨磨损、锈蚀、划伤等现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并联机床具有许多传统机床无法替代的优点,弥补了串联机床的不足。虽然不会成为传统机床的替代者,但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并联机床将会在一些专业领域里成为传统机床强有力的补充者。 并联机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并联机床的研究与开发几乎与世界同步。1994年并联机床在国际上首次展出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也纷纷投入力量进行研究。由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并联机床,在1998年的北京机床展览会上展出。在1999年北京CIMT’99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BJ-30型并联机床,该机床还成功地进行了叶轮加工的演示。同时,在这次展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学生姓名:侯江 学号: 0650116 专业班级: 062709 指导教师:高小鹏 2011年04月09日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的要求,机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的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 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数控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为了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控制,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用来实现数字化信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成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 机床)。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控制机床也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因此,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有钻铣镗床类、车削类、磨削类、电加工类、锻压类、激光加工类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数控机床等等,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为NC 机床。带有自动换刀装置ATC(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数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它通过刀具的自动交换,工件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的加工,实现了工序集中和工艺的复合,从而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减少了工件安装、定位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中心是目前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FMC 不仅是现了工序的集中和工艺的复合,而且通过工作台(托盘)的自动交换和较完善的自动监测、监控功能,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无人化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FMC 既是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因此其发展速度较快。在FMC 和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物流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并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格式) 课题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 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2.4 确定加工方法 2.5 确定加工方案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 第6章数控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参考文献

数控技术论文中英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高新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 应用于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型制造业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业, 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可靠性、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technology controlled to mechanical movement and work process with digital information. I t’s a very rapidly developing technology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is the new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ms to the manufacture industry of the tradition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new develop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amely the so-called digital equi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of high-speed, high-accuracy, reliability, process complex and multi-axis, and presents som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关键词:精度材料市场竞争力 Keywords: accuracy material market competitive I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核心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

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 (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1.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

数控机床操作论文有关数控机床的论文

数控机床操作论文有关数控机床的论文 数控机床的编程技巧及安全操作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设备之上,使得机械加工更加精确和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文通过笔者对数控机床实际应用和教学实践及摸索,提出了数控机床在编程上的技巧和如何进行安全操作。 关键词:数控机床;编程技巧;安全操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发展,功能越来越完善,使用越来越方便。数控机床应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而高性能高效率的数控机床也逐渐成为社会所需,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校购买数控机床,开展数控机床的教学。通过几年的数控机床实际应用和教学实践及摸索,笔者将一些积累的经验和读者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出。 一、数控机床几个常用指令的编程技巧 1.M00、M01、M02和M30的区别与联系 M00为程序暂停指令。程序执行到此,进给停止,主轴停转。重新按启动按钮后,再继续执行后面的程序段。主要用于编程者想在加工中使机床暂停(检验工件、调整、排屑等)。

M01为程序选择性暂停指令。程序执行时控制面板上“选择停止”键处于“ON”状态时此功能才能有效,否则该指令无效。执行后的效果与M00相同,常用于关键尺寸的检验或临时暂停。 M02为主程序结束指令。执行到此指令,进给停止,主轴停转,冷却液关闭。但程序光标停在程序末尾。 M30为主程序结束指令。功能同M02。不同之处是,光标返回程序头位置,不管M30后是否还有其他程序段。 2.刀具补偿参数地址D、H的应用 在部分数控系统(如FAUNC)中,刀具补偿参数D、H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以任意互换,它们都表示数控系统中补偿寄存器的地址名称,但具体补偿值是多少,关键是由它们后面补偿号地址中的数值来决定。所以在数控机床中,为了防止出错,一般人为规定H为刀具长度补偿地址,补偿号从1~20号,D为刀具半径补偿地址,补偿号从21号开始(20把刀的刀库)。 3.G92与G54~G59的应用 G54~G59是调用加工前设定好的坐标系,而G92是在程序中设定的坐标系,用了G54~G59就没有必要再使用G92,否则G54~G59会被替换,应当避免。

文献综述-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绪论 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数控机床业。一个国家数控机床业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及战略地位。在文章中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度、高精度化、高柔性化、复合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造型宜人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1 网络化 数控系统的网络化,主要指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使数控机床具有双向、高速的联网通讯功能,以保证信息流在车间各个部门间畅通无阻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又可实现数控机床的远程监视、控制、培训、教学、管理,还可实现数控装备的数字服务。数控系统的网络化技术还可以提供大容量存储器,实现资源共享。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数控系统内存较小,没有网络功能(仅有速度较低的DNC接口),没有大容量存储设备(如硬盘)。而大型复杂模具加工程序量非常大,一般以1MB为计量单位。应用网络数控系统即可在高速局域网上满足CAD/CAM 系统与数控系统进行大容量信息的通信与交换的要求。 1.2 高柔性化 柔性是指机床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即当加工对象变化时只需要通过修改而无需更换或只做极少量快速调整即可满足加工要求的能力。数控机床对满足加工对象对变换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提高数控机床的柔性化正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提高数控机床的单机柔性化,另一方面向单元柔性化和系统柔性化发展。实践证明,采用柔性自动化设备或系统,是提高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和供货周期、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数控车床学生学号:03 学生: 专业班级:0706班指导老师:董燕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以及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引起出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出现和发展,数控铣床的主体设计及应用说明。数控编程中代码的应用,及相应代码的格式,数控程序的编制、程序的格式。 对一个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主要包括: 1 绘制零件图; 2 利用数控软件对零件进行实体造型; 3 对零件造型进行分析; 4 编制数控程序; 5 进行数控加工。 通过对课题任务的分析,先用Aotu CAD把零件图画出来,对零件图进行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画出的零件图编写程序,对程序进行检验校核,对确定准确后的程序进行试切和零件加工。 关键词: Aotu CAD 实体造型数控加工

Abstract CNC machine tool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other high-tech product. Its appearance, as well as the enormous benefits, arising out of countrie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ty and industry in general importa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is a mechanical measure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CNC machine tools is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only way is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of factory autom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mergence of CNC machine t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body of CNC milling machin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notes. NC code programming applic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de format, the preparation of NC program, the program format. Parts of a process of NC programming, including: 1 Drawing Parts; 2 The use of CNC parts modeling software; 3 Modeling analysis of the parts; 4 The prepar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cedures; 5 CNC Machining . The task of subject analysis, the first AutoCAD drawing out parts of the parts diagram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machining process. Draw the parts in accordance with plans prepared by the procedure of verification test procedures, to determine the exact test procedure after the cutting and processing parts Key words :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而且随着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美国,国,英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科技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发展中期,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从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由于受到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经过“六五"(81----85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一-95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当时通过国家攻关验收和鉴定的产品包括珠峰公司的中华I型,华中数控公司的华中I型和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I型,以及其他通过“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测试合格的国产数控系统如四开公司的产品。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50%,库存超过4个月。从1 9 9 5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1 9 9 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自动化参考文献

l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 罗福午.土木工程(专业)概论.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 (日)相良节夫.基础自动制御.东京:森北出版株式会社,1978 5 万百五.中国古代自动装置.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1991 6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7 Needham,J.,Clerks and Craftsmen in China and the bridge: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70 8 万百五,凌维侯.自动化技术史.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1991 9 吴蕴章.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l0 蔡自兴.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1l Lauer,H.,Lesnick,R and Matson,L.E.,Servomechanism Fundamentals.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Inc.,1947 12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3 [英]M.G.辛,[法)A.铁托里,周赋等译.大系统的最优化及控制工业出版社,1983 14钱学森,刘再复.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6 15 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6 王平洋.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17 汪应洛,陶谦坎.系统工程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8汤兵勇等环境系统工程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9施仁,刘文江.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20冯纯伯.自动化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l戴绪愚,张开逊等.现代高技术丛书——自动化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2杨嘉墀.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23陈士橹.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北京:宇航出版社,1998 24邵惠鹤.工业过程高级控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25 丁飚,章以均,刘新良.人类手、脚,脑的延伸——自动化新技术(构造未来的高技术丛书10).北京:金盾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8 26金以慧,郭仲伟.过程系统控制与管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27蒋慰孙,俞金寿.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28孙自强.生产过程自动比及仪表.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