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培优 专题15 多边形的边与角

八年级数学.培优 专题15 多边形的边与角

八年级数学.培优  专题15 多边形的边与角
八年级数学.培优  专题15 多边形的边与角

专题15 多边形的边与角

阅读与思考

两个几何图形的全等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两个图形的点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边之间、对应角之间的相等关系.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主要工具,是解决有关线段、角等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证明线段相等、线段和差相等、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问题总要直接或间接用到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这种应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全等三角形法.

我们实际遇到的图形,两个全等三角形并不重合在一起,而是处于各种不同的位置,但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而成的.了解全等变换的这几种形式,有助于发现全等三角形、确定对应元素.善于在复杂的图形中发现、分解、构造基本的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应熟悉涉及有关会共边、公共角的以下两类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考查下列命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②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山东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真命题给出证明,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例2】如图,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上,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

求证:(1)AP =AQ ;(2)AP ⊥AQ .

(第十六届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1)证明对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证明∠PAQ =90°.

【例3】如图,已知为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D <1

()2

AB AC .

(陕西省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证明线段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关键是设法将AB ,AC ,AD 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从构造2AD 入手.

Q

A

B

C D

E

O

P

A

B

C

D

【例4】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DBA ,CD 过点E . 求证:AB =AC +BD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例是线段和差问题的证明,截长法(或补短法)是证明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在

AB 上截取AF ,使AF =AC ,以下只要证明FB =BD 即可,于是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

【例5】如图1,CD 是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2,若∠BCA =90°,∠α=90°,则BE ____CF ,EF ____BE AF -(填“>”、“<”或“=”);

②如图3,若0°<∠BCA <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____,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这两个结论;

(2)如图4,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α=∠BCA ,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A B

C

D

E

(台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②,可用①进行逆推,寻找△BCE ≌△CAF 应满足的条件.对于(2)可用归纳类比方法提出猜想.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B =∠BAD =105°,∠ABC =∠ADC =45°. 求证:CD =AB .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已知易得∠CAB =30°,∠GAC =75°,∠DCA =60°,∠ACB +∠DAC =180°,由特殊度数可联想到特殊三角形、共线点等.

能力训练

A

B

C

D

E

F α

α

图1

A

B

C

D

E

F 图2 A

B

C

E F

图3

D A

B

C

D

E

F

图4

A

B C

D

A 级

1.如图,在△ABC 中,∠C =90°,BC =40,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且DC ︰DB =3︰5,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

2.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AC ,分别过B ,C 作经过点A 的直线的垂线BD ,

CE ,若BD =3cm ,CE =4cm ,则DE =____.

3.如图,△ABE 和△ACF 分别是以△ABC 的边AB 、AC 为边的形外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E 和BF 相交于O ,则∠EOB =____.

4.如图,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若AC 平分∠DAB ,且AB =AE ,AC =AD .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 ⊥BD ;②BC =DE ;③∠DBC =

1

2

∠DAB ;④△ABE 是等边三角形.请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天津市中考试题)

5.如图,点E 在△ABC 外部,点D 在BC 边上,DE 交AC 于F ,若∠1=∠2=∠3,AC =AE ,则( ) A .△ABD ≌△AFD B .△AFE ≌△ADC C .△AFE ≌△DFC

D .△ABC ≌△ADE

6.如图,△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若AB =6cm ,则△DEB 的周长为( )

A .5cm

B .6cm

C .7cm

D .8cm

7.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 =B 'C ;②AC =A ′C ;③∠A ′CA =∠B ′CB ;④AB =A ′B ′中,任取

A

B

C

D 第1题

A

D E

第2题

A

B

C E

F

O

第3题

A

B

C

D

E

第4题

第5题

A

B

C

D

E F

3

21

B

C

D

第6题

A B

C

B '

A '

第7题

三个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

8.如图1,在锐角△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交于F ,且BF =AC . (1)求证:ED 平分∠FEC ;

(2)如图2,若△ABC 中,∠C 为钝角,其他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给予证明.

9.在等腰Rt △AOB 和等腰Rt △DOC 中,∠AOB =∠DOC =90°,连AD ,M 为AD 中点,连OM . (1)如图1,请写出OM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COD 旋转至图2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10.如图,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

A B

C

D

E F

图1

A

B

D E

F

C

图2

A

B

C

D M O

图1

A

B

C

D

M O

图2

求证:∠M =1

()2

ACB B ∠-∠. (天津市竞赛试题)

11.如图,已知△ABC 中,∠A =60°,BE ,CD 分别平分∠ABC ,∠ACB ,P 为BE ,CD 的交点. 求证:BD +CE =BC .

12.如图,已知点D 为等腰直角△ABC 内一点,∠CAD =∠CBD =15°,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A .

(1)求证:DE 平分∠BDC ;

(2)若点M 在DE 上,且DC =DM ,求证:ME =BD .

(日照市中考试题)

A B

C D

E P

A

B

C

D

E

F M

P

2

1

B 级

1.在△ABC 中,高AD 和BE 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

(武汉市竞赛试题)

2.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若AB =5,AC =3,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

(“希望杯”竞赛试题)

3.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角平分线,P 是AD 上任意一点,在AB -AC 与BP -PC 两式中,较大的一个是____.

4.如图,已知AB ∥CD ,AC ∥DB ,AD 与BC 交于O ,AE ⊥BC 于E ,DF ⊥BC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 .5对

B .6对

C .7对

D .8对

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DE ⊥DF ,则( ) A .BE +CF >EF B .BE +CF =EF

C .BE +CF <EF

D .B

E +C

F 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第十五届江苏省竞赛试题)

6.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互余

D.互补或相等

(北京市竞赛试题)

7.如图,在△ABE 和△ACD 中,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AB =AC ;②AD =AE ;③AM =AN ;④AD ⊥DC ,AE ⊥BE .以其中三个论断为题设,填入下面的“已知”栏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的“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第2题

D

A B

C P

D

第3题

A B

C

D E

F

O 第4题

第5题

A B

C

D

E

F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

(荆州市中考试题)

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过C 作CE ⊥AB 于E ,并且AE =1

()2AB AD ,求

∠ABC +∠ADC 的度数. (上海市竞赛试题)

9.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a ,AD =6,且BC =DC ,对角线AC 平分∠BAD ,问a 与b 的大小符合什么条件时,有∠B +∠D =180°,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河北省竞赛试题)

10.如图,在△ABC 中,∠ABC =60°,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

求证:AC =AE +CD .

(武汉市选拔赛试题)

A

B

C D E

M N

A

B

C

D

E

11.如图,在Rt △ABC 中,∠B =90°,AP ,CQ 分别平分∠BAC ,∠BCA .AP 交CQ 于I ,连PQ . 求证:

IAC ACPQ

S S ?四边形为定值.

12.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丄MN 于O ,BE ⊥MN 于

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

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海口市中考试题)

A

B

C

D

E

M

N

图1

A

C

M

N

图3

D

E

A

C

M

N

图2

D

E

Q

A

B C

I

P

A B

C

D

E

O

13.CD 是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BCA =90°,∠α=90°,则BE ____CF ,EF ____BE AF -(填“>”、“<”或“=”);

②如图2,若0°<∠BCA <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____,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这两个结论;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α=∠BCA ,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台州市中考试题)

A B

C

D

E F 图1

A

B

C

E F

图2

D

A

B

C

D

E

F

图3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培优试题(有难度)

数学综合测试题(北师大版·八年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若21 =+x x ,则221x x + =( ) A . 1 B .2 C .3 D .4 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0 320a x a x +>??-≥?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3≤a ≤32 B . 43≤a ≤32 C .43<a ≤32 D .43≤a <3 2 3. 已知a b c d 满足 2003 1 200212001120001+= -=+=-d c b a 则a b c d 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A . a >c >b >d ( B ) b >d >a >c (C ) d >b >a >c (D ) c >a >b >d 4. 已知x 为整数,且分式 1 222-+x x 的值为整数,则x 可取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要使a 5<a 3<a <a 2<a 4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1 B . a >1 C .-1<a <0 D . a <-1 6. 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 A .4x 2–4xy+y 2–1=(2x –y)2–1=(2x –y+1)(2x –y –1) B .4x 2–4xy+y 2–1=(2x –y)2–1=(2x –y+1)(2x+y –1) C .4x 2–4xy+y 2–1=(2x –y)2–1=(2x –y+1)(2x+y+1) D .4x 2–4xy+y 2–1=(2x+y)2–1=(2x+y+1)(2x+y –1) 7. 13. 数据8,10,12,9,1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 .10和2 B .10和2 C .50和2 D .50和2 8. 延长线段AB 到C,使得BC= AB,则AC:AB=( ) A .2:1 B .3:1 C .3:2 D .4:3 9. 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与它相似的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6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cm B .18cm C .24cm D .30cm 10. 如图,已知梯形ABCD ,AD BC ∥,4AD DC ==,8BC =,点N 在BC 上,2CN =,E 是 AB 中点,在AC 上找一点M 使EM MN +的值最小,此时其 最小值一定等于( ) A .6 B .8 C .4 D .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因式分解:x 3–4x= . 2. 若543z y x = =,则x z y x 562-+= . A E B D N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导资料(全册)48359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01)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 一、知识点梳理: 1、二次根式的定义. 一般地,式子 a (a ≥0)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被开方数。两个非负数:(1)a ≥0 ;(2) a ≥0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0≥a a 是一个________ 数 ; (2) () =2 a __________(a ≥0) (3)()() () ?? ? ???=?==0_______0_______ 0_______2a a a a a 3、二次根式的乘除: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0,0(≥≥?=b a b a ab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 __________=?b a (a ≥0,b ≥0)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b a b a =).0,0(>≥b a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0,0(>≥= b a b a b a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4、最简二次根式 2.分母中不含根号; 3.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分母有理化:是指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达到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目的. 二、典型例题: 例1:当x 是怎样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⑴ 2-x ⑵ x x -+2) 1(0 ⑶13-+-x x ⑷12+x (5) 1 2 -+x x

小结: 代数式有意义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分式的分母不为0.(3)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 例2:化简: (1)|21|)22(2-+- (2)|3 254|)3253(2-+- 例3: (1)已知y=x -3+62-x +5,求 x y 的值. (2) 已知01442=-+++-y x y y ,求xy 的值.

八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及措施(孟文元)

八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及措施 武威第九中学孟文元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等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困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学困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补差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补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主要措施: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一少部分能担任班干部且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补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学困生、优等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

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补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7.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10.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材料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分析能力。 11.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题培优练习(含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题培优练习 1、如图,长方体的长BE=15cm,宽AB=10cm,高AD=20cm,点M在CH上,且CM=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M,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2、如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 (1)求证: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 (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不需证明) ①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矩形; ②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菱形; ③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以D.A.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3、如图,在△ABC 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图,直线l1:y1=kx+2(k≠0)与直线l2:y2=4x﹣4交于点P(m,4),直线l1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直线l2交x轴于点C. (1)求k、m的值; (2)写出使得不等式kx+2<4x﹣4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3)在直线l2上找点Q,使得S△QAC=S△BPC,求点Q的坐标. 5、小丽剪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纸片,她取出其中的几张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操作一:如图,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 ⑴如果AC=6cm,BC=8cm,试求△ACD的周长. ⑵如果∠CAD:∠BAD=4:7,求∠B的度数. 操作二:如图,小丽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已知两直角边AC=6cm,BC=8cm,你能求出CD的长吗? 操作三:如图,小丽又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纸片折叠,折痕CD⊥AB。 你能证明:BC2+AD2=AC2+BD2吗?

八年级数学培优作业-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 (1)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 2+b 3=2a 5 B .a 4÷a =a 4 C .a 2·a 4=a 8 D .(-a 2)3=-a 6 2.(x -a )(x 2+ax +a 2)的计算结果是( ). A .x 3+2ax 2-a 3 B .x 3-a 3 C .x 3+2a 2x -a 3 D .x 3+2ax 2+2a 2-a 3 3.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的计算摘录,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3x 3·(-2x 2)=-6x 5;②4a 3b ÷(-2a 2b )=-2a ;③(a 3)2=a 5;④(-a )3÷(-a )=-a 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已知被除式是x 3+2x 2-1,商式是x ,余式是-1,则除式是( ). A .x 2+3x -1 B .x 2+2x C .x 2-1 D .x 2-3x +1 5.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x 2-x +14 B .1+x 2 C .x +xy +1 D .x 2+2x -1 6.把多项式ax 2-ax -2a 分解因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a (x -2)(x +1) B .a (x +2)(x -1) C .a (x -1)2 D .(ax -2)(ax +1) 7.如(x +m )与(x +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3 B .3 C .0 D .1 8.若3x =15,3y =5,则3x -y 等于( ). A .5 B .3 C .15 D .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计算(-3x 2y )·( 213 xy )=__________. 10.计算:22()()33 m n m n -+--=__________. 11.计算:223()32x y --=__________. 12.计算:(-a 2)3+(-a 3)2-a 2·a 4+2a 9÷a 3=__________. 13.当x __________时,(x -4)0=1. 14.若多项式x 2+ax +b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 +1)(x -2),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5.若|a -2|+b 2-2b +1=0,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 16.已知a +1a =3,则a 2+21a 的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本题满分12分)计算: (1)(ab 2)2·(-a 3b )3÷(-5ab );

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专题及答案 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专题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阅读与思考 0) a≥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运算、化简求值的基础,主要有: 1 ≥ a、a2一样都是非负数. 2 . 2 =a(a≥0).解二次根式问题的基本途径——通过平方,去掉根号有理化. 3 () () a a a a a ≥ ?? ==? -≤ ?? 揭示了与绝对值的内在一致性. 4 a b =(a≥0,b≥0). 5 =(a≥0,b>0).给出了二次根式乘除法运算的法则. 6.若a>b>0 >0,反之亦然,这是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基础. 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解题应注意: (1)每一性质成立的条件,即等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要学会性质的“正用”与“逆用”,既能够从等式的左边变形到等式的右边,也能够从等式的右边变形到等式的左边. 例题与求解 【例1】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 11 40 2332 x y ππ π ???? +++--= ? ? ???? ,那么x y -的值是 _______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将等式整理成有理数、无理数两部分,运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解题. 【例2】当1≤x≤2 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a≥0的隐含制约.

【例3】若a>0,b>0=+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对已知条件变形,求a,b的值或探求a,b的关系. 【例4】若实数x,y,m满足关系式: 199 y x =--m的值. (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观察发现(x-199+y)与(199-x-y)互为相反数,由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探索解题的突破口. 【例5】已知 1 5 2 a b c +-=-,求a+b+c的值. (山东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题设条件是一个含三个未知量的等式,三个未知量,一个等式才能确定未知量的值呢?考虑从配方的角度试一试. 【例6】在△ABC中,AB,BC,AC 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 (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作构图法.若△ABC, (a>0),请利用图2中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 (3)若△ABC(m>0,n>0,且m≠n) 试运用构图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咸宁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求得.

四下数学培优补差记录表

小学四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记录表 数学四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每周二下午第三节) 2.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

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四. 培优辅差对象 1、培优对象:XXX XXX 2、辅差对象:XXX XXX XXXX 2012年2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精选难题)

北京四中八年级培优班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题集 1.如图1,已知在等边△ABC 中,BD=CE,AD 与BE 相交于P ,则∠APE 的度数是 。 图1 图2 B A 图 3 2.如图2,点E 在A B上,AC=AD,BC =BD ,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3.如图3,OA=OB,OC =OD,∠O =60°,∠C=25°,则∠BED 等于 度。 4.如图4所示的2×2方格中,连接AB 、A C,则∠1+∠2= 度。 图4 B 图5 A B D 图6 C 5.如图5,下面四个条件中,请你以其中两个为已知条件,第三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①AE=AD;②AB =AC;③OB=OC;④∠B=∠C 。 6.如图6,在△ABC 中,∠BAC=90°,延长BA 到点D,使A D= 2 1 AB ,点E 、F 分别为边BC 、AC 的中点。 (1)求证:D F=BE ; (2)过点A 作A G∥B C,交DF 于点G,求证:AG =DG 。 7.如图7,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 AD ,AB>A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B-AD >CB-CD B. AB -AD=CB-CD

C. AB-ADC E B. AD<CE C. AD =CE D. indefin ite (英汉小词典:equilate ra l等边的;inte rsect ion 交点;i ndefinit e不确定的;magn itude 大小,量) 9.如图9,在△ABC 中,A C=BC =5,∠A CB=80°,O 为△A BC中一点,∠OAB=10°,∠O BA=30°,则线段AO 的长是 。 图9 A B 图10 B 10.如图10,已知BD 、CE 分别是△AB C的边A C和AB 上的高,点P在BD 的延长线上,BP=AC ,点Q 在CE上,CQ=AB 。求证: (1)AP=AQ; (2)AP⊥AQ 。 11.如图11,在△AB C中,∠C=60°,AC >B C,又△AB C′、△B CA′、△CAB ′都是△ABC 形外的等边三角形,而点D 在AC 上,且BC=DC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中专题培优复习

期中复习专题 期中专题(一) 二次根式 1.计算: (1) (9) (10) 202π-+( (12)+ (13) 2 2.已知,a =b = (1)22a b -; (2)11a b +; (3)22a ab b -+ . 3.已知22446100x y x y +--+=,求(5y - 的值.

期中专题(二) 勾股定理 1.在△ABC 中,∠C =90°,∠A =60°,BC =3+,BD 平分∠ABC 交AC 于D .求AD 的长. 2.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6,AD ⊥AC 交BC 于D ,求DB 的长. 3.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AC 于D ,BD =4,CB =5,求AB 的长.

4.如图,在△ABC 中,∠B =45°,∠ A =15°,BC 1,求AC ,A B 的长.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60°,∠B =∠D =90°,AB =2,CD =1,求BC 和AD 的长. 6.如图,点E ,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一点,且AE 平分∠BEF ,连AF . (1)求证:∠EAF =45°; (2)若点E 为BC 的中点,AB =6,求AEF S .

期中专题(三)特殊四边形的简单证明 1.如图,在ABCD中,点E,F在AC上,且AE=CF. (1)求证: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 (2)若需四边形BEDF为菱形,则原四边形对角线之间需添加什么条件? 2.如图,AD为△ABC的平分线,DE∥AB交AC于E,DF∥AC交AB于F,判断四边形AEDF 的形状并证明. 3. (2013乌鲁木齐)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E平分∠BAC,分别与BC,CD交于点E,F,EH⊥AB于点H,连接FH.求证:四边形CFHE是菱形.

六年级数学培优辅差记录

五年级数学培优辅差计划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生”是每一个教师的共同愿望,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优转差”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扶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培辅对象: 培优:朱亚茹朱俊杰张文涵卢千惠杨成展孙润康

辅差:杨慧怡卢新君纪宏展王怡然朱恩泽 四、“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譬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

2018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差计划

2018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差计划 石牌镇初级中学张光柱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辅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班级情况分析: 133班共有学生45人,少数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二、辅导内容 对优等生主要进行技能技巧、逻辑思维、综合题解答的训练;对学困生主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的辅导。 三、培优辅差目标: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除了对优等生提高要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教会他们灵活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外。重点对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进行帮扶。学困生的教育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耐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困生,不对他们进行挖苦、讽刺,并尽力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他们找到不断进步的动力。 四、培优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田玉瑶、方月姣、罗早早、李师友 补差对象:彭毅、张国超、陈蕊芳、李兆

- 1 - 五、培优辅差时间: 每周星期三中午、晚饭后 六、培优辅差地点: 八年级办公室 七、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4.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5.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7.积极利用家长这一重要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联系,孩子有了进步,向家长报告好的消息,孩子有了错误,积极和家长寻找好的教育方法,争取每个孩子都成为性格健全的健康人。 2018年2月

数学培优补差记录杨晓静

数学培优补差记录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数学教学工作,学生的基础较好,基础差的学生较少,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补差"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 首先,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差生,现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我的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化,家长的热心配合。 在工作过程中,教师的理观念能积极转化,由以前看分数,注重优生的辅导,对潜能生耐心不足,"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的心态转变为能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家长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潜能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2、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变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3、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本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做到精讲精练。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在培优补差的过程中,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补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成立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优生给学困生布置作业,练习非常有针对性,学困生做后,优生还可及时讲解,对学优生及学困生的帮助都非常大。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下册

第十六章 分式 测试1 从分数到分式 学习要求 掌握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为1的条件.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该分式的分式. 2.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 (1)5÷为. (2)(3x +2y )÷(x -3y )为. 3.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4.n 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 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可用式子表示成吨. 5.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 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6.当x =时,分式 1 3-x x 没有意义. 7.当x =时,分式1 1 2--x x 的值为0. 8.分式 y x ,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 二、选择题 9.使得分式 1 +a a 有意义的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1 C .a ≠-1 D .a +1>0 10.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A .当32 =/x 时,分式2 31-+x x 有意义 B .当a ≠b 时,分式2 2b a ab -有意义 C .当2 1- =x 时,分式x x 41 2+值为0 D .当x ≠y 时,分式x y y x --2 2有意义 11.使分式 5 +x x 值为0的x 值是( ) A .0 B .5 C .-5 D .x ≠-5 12.当x <0时, x x |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不确定 13.x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x x 12+ B . 1 1 2--x x C . 1 1 +-x x D . 1 1 2+-x x

四下数学培优作业

一、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018,已知减数是735,被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二、小马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08看成了708,结果商增加了40,而余数正好相同,这道算式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和 求出和各代表多少。 ÷=12……15 +=353 =()=()

一、小刚今年16岁,爸爸今年48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5倍?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可以使用括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4 4 4 4=0 4 4 4 4=64 4 4 4 4=8 4 4 4 4=2 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师有34人,学生有856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培优作业三 一、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2+4+6+8+……98+100 2.1000-1-2-3-4-5-6-7-8-9-91-92-93-94-95-96-97-98-99 2.王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本作业的数学题被墨水弄张了,题 目变成了820-126-50=624。你能帮助王老师算一算被弄脏的这个数是多少吗?

培优作业四 1、用简便方法计算 97+997+9997+3×3 87×125×32×25 2、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30×(+3 )错写成了+3 ,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3. 在 (1)369×3+369×4+369×6+369×7=369× (2)35×345-345×7-345×8-345×10= ×345 (3)124×27+124×9-6××124

培优作业五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 1.28×11111+99999×8 2. 99998+9998+998+98+8 二、李叔叔家有一块菜地,求这块菜地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二、用3、4、7和小数点你能组成哪些不同的小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培优提高习题

八年级下“勇攀高峰”第1期(2015年3月)命题人:张志欣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2)x>a+2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0 C.a>﹣2 D.a<﹣2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 3.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5,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5 B.m≥5 C.m<5 D.m≤5 4.已知点M(1﹣2m,m﹣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5.阅读理解:我们把称作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例如 =1×4﹣2×3=﹣2,如果>0,则x的解集是() A.x>1 B.x<﹣1 C.x>3 D.x<﹣3 6.如图,直线y=﹣x+2与y=ax+b(a≠0且a,b为常数) 的交点坐标为(3,﹣1),则关于x的不等式 ﹣x+2≥ax+b的解集为() A.x≥﹣1 B.x≥3 C.x≤﹣1 D.x≤3 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1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 B.0≤a<1 C.0<a≤1 D.a≤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9.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则a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不等式3x﹣a≤0的解集为x≤5,则a的值为. 11.如果1<x<2,则(x﹣1)(x﹣2)0.(填写“>”、“<”或“=”)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2.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求x的取值范围. 13.解不等式组:14.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15. 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 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 (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

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讲义(人教版)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考点·方法·破译 1.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方数,只有当是一 个非负数时, 才有意义. 非负性:a a ()≥0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 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 )a aa 20 =≥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 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a a a =≥() ()20 3. a a a a a a 200==≥-3 B 、x ≥3 C 、 x>4 D 、x ≥3且x ≠4 2x 的取值范围是 -4 3 --x x

3、如果代数式mn m 1+ -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的位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3】若y=++2009,则x+y= 解题思路:式子(a ≥0), ,y=2009,则x+y=2014 【变式题组】 1、 ,则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2、若x 、y 都是实数,且y=4x 233x 2+-+-,求xy 的值 3、当a 1+取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4、已知a b 是1 2 a b + +的值 。 5、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3 。 6、若17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 2+ 的值 . 【例4】若则 . 【变式题组】 1、若0)1(32 =++-n m ,则m n +的值为 。 2、已知y x ,为实数,且()02312 =-+-y x ,则y x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 1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x 2 -4|+652+-y y =0,则第三边长 为 . 4、若 1 a b -+() 2005 _____________ a b -=。 【例5】 化简: 的结果为( )A 、4—2a B 、0 C 、2a —4 D 、4 【变式题组】 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2 3x -= ;4244m m -+= 429__________,2__________x x -=-+= 2、 1-= 5-x x -5a 50 ,50x x -≥??-≥? 5x =2 ()x y =+()2 240a c --=,= +-c b a 21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