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06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班级:采矿(1)班

姓名:周万存

指导教师:李新旺

设计日期:2010.01.20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2)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3)

第三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6)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8)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4)

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第七章:采区巷道断面设计 (21)

第八章:采区生产系统及设备 (27)

第九章: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5)

第十章:安全措施 (36)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一、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采煤方法”、“矿井设计”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的教学过程。

通过采区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采区开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1.编写采区设计说明书一份(30~50页);

2.设计图纸部分:

①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平面图1:2000,剖面图1:1000);

②工作面布置图(平面图1:100或1:200,剖面图1:100或1:50),其中附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及工人出勤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加深对采矿工程专业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就业岗位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独立完成教学要求,提高设计工作能力;

3.使学生能熟练采区设计内容级步骤,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一. 采区的位置及开采范围

本采区位于河北某矿4采区(二水平),走向长度2125m,倾向长度1150m/cos13°=1185m。煤层面积2518125m2.

二. 采区地质

1、地质构造:

本井田储量丰富、地质构造中等,井田为单斜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矿井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走向为34 o,倾向向东南倾斜,倾角10o—15o。其特点是断层少,褶曲起伏变化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对矿井开采,尤其是初期开采影响很小。

2、煤层

本井田共有3个煤层,煤层总厚17.44m,含煤系数为8.7%。不稳定的煤层为10、11、12号煤层,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

为砂质泥岩、粉砂岩。

三. 开采技术条件

经地质分析及预测,12#煤瓦斯涌出量小于1m3/t,煤层最大瓦斯涌出量2m3/t,为低瓦斯矿井。经鉴定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12#煤瓦斯绝对涌出量4.0 m3/min。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煤尘无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70个钻孔井温测量结果分析,本井田地温梯度在距地表深度1100m以上为1.49~2.81℃/100m,低于或接近正常地温梯度(3℃/100m);仅在距地表深度1100~1200m之间地温度为3.1℃/100m,略高于正常地温梯度。因此,本井田属于正常地温梯度区。

各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多为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顶板易于冒落,属中等条件的顶板管理方法。

井田内基本无小窑开采,现开采与基建的小井都在井田浅部以外。

本矿井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绝大部分煤层位于奥灰水位以上,仅深部很少部分受奥灰水影响。

本矿井开采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瓦斯涌出量大,需采取抽放措施,对将来开采有一定影响。

四、水文地质特征

(一)、含水层

本矿井自奥陶系灰岩至第四系冲积层共划分为7个含水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卵石层、二迭系石盒子组砂岩、山西组大煤顶板砂岩、太原群野青灰岩、伏青灰岩、大青灰岩及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卵石层含水层

卵石层厚度6.45~94m,一般50~60m,总的趋向南、北厚,中部及西部薄,间夹3~4层粘性土透镜体,卵石层一般为粘土所胶结,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

为1.784~3.883L/m.s。

(2)二迭系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本含水层可分为石盒子组三段砂岩和石盒子组一、二段砂岩两组。

石盒子组三段砂岩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硅质及泥质胶结,底部为粗粒砂岩,含小砾石,厚度较稳定,一般在40m左右,漏水孔多分布在此层。为一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石盒子组一、二段砂岩为灰绿色及深灰色中、细粒砂岩,分布有2~4层。为一富水性弱的含水层。大多为回采塌陷后,下部砂岩将参于矿坑充水。

(3)山西组2号煤顶板砂岩含水层

本含水层为2号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厚0~19m,一般6~8m。为富水性弱的承压裂隙水含水层。

(4)野青灰岩含水层

野青灰岩厚度0~2.78m,一般厚0.8~1.1m。砂岩以浅灰色细、中粒砂岩为主,在井田南北部厚,中部厚度变薄,本层为富水性弱的溶洞裂隙承压含水层。(5)伏青灰岩含水层

本层厚度0~4.49m,一般厚度2.5~3.5m,厚度稳定。该层透水性较差。为一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345L/m.s。

(6)大青灰岩含水层

本层厚度0.6~8.54m,一般厚度5~6m,厚度变化较大,裂隙发育。为一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水含层,单位涌水量为0.0699L/m.s。

(7)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本层钻孔揭露厚度0.4~160.53m,一般厚度5~15m。在钻孔揭露的六、七、八段中,七段富水性强,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均,呈多层状,垂向变化大,水平较稳定。八段岩溶裂隙发育,但多被铝土充填。六段为相对隔水层。本层为富水性强的裂隙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1.65L/m.s。

(二)矿床充水条件

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深,覆盖层厚,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本区初期开采上部煤层时,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坚硬裂隙岩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当开采下三层煤时,则为以裂隙岩溶岩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

(3)矿井涌水量

井田内含水层自下而上有奥灰强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较强;大青灰岩含水层厚度5~6m,为较强含水层;伏青灰岩含水层厚度3.5m左右,为较强含水层;野青灰岩含水层含水性差,一般不含水;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厚7.0m左右,含水性弱到中等;上石盒子组细砂岩以上含水层厚度大于100m,虽含水性不强,但静储量比较大;第四系砂砾石层最厚94m,一般50~60m,富水性较强。矿井正常涌水量200m3/h。最大320m3/h

综合上述分析,本矿井开采技术条件是良好的。

第三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一. 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计算

1. 10#煤采区储量计算

10#煤采区工业储量计算:

Q1 = S1M1r

= 2518125×2.08×1.4

= 733.3(万吨)

式中:Q1 ——地质储量和工业储量

S1 ——采区面积

M1 ——煤层厚度

r ——煤的容重

10#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煤柱损失:

采区边界留设5米边界煤柱,断层靠近采区侧留10米断层保护煤柱。(边界周长为4885米,断层长度为F2=362.5米)

经计算煤柱损失为:4885×5×2.08×1.4+362.5×10×2.08×1.4=81681t Z1 =(Q1-P1)×c

= (733.3-8.2)×0.8

= 580(万吨)

式中:P1——保护工业场地、井筒、井田边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设的永久煤柱损失量;

C ——采区采出率

2、11#煤层储量计算:

11#煤的工业储量计算:Q2=S2 M2 r

=2518125×1.81×1.4

=638(万吨)

11#煤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煤柱损失:

采区边界留设5米边界煤柱,断层靠近采区侧留10米断层保护煤柱。两条上山间留20米煤柱,上山一侧各留20米保护煤柱;(边界周长为4885米,断层长度为F2=362.5米)

经计算煤柱损失为:4885×5×1.81×1.4+72.5×10×1.81×1.4+60×1185×1.81×1.4=243897t

Z2 =(Q2-P2)×c

=(638-24.4)×0.8

=490.88(万吨)

3、12#煤层储量计算

12#煤层工业储量计算:Q3=S3 M3 r

=2518125×3.5×1.4

=1233.8(万吨)

12#煤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煤柱损失:

采区边界留设5米边界煤柱,两条上山间留20米煤柱,上山一侧各留20米保护煤柱;断层靠近采区侧留10米断层保护煤柱。(边界周长为4885米,倾斜长度为1185米;断层长度为F2=362.5米)

经计算煤柱损失为:4885×5×3.5×1.4+1185×60×3.5×1.4+72.5×10×3.5×1.4=471625t

Z3 =(Q3-P3)×c

=(1233.8-47.2)×0.8

=949.3(万吨)

4、采区可采储量

Z=Z1+Z2+Z3

=580+490.9+949.3

=2020.2(万吨)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一、采区设计方案比较

方案一:

煤层群采用采区集中上山的一种联合准备方式,在12#煤层中布置两条中央集中上山,三层煤共用一组上山,但不共用区段集中平巷。

优缺点:

集中轨道与集中运输巷同标高布置,有利于巷道间的联系,有利于掘进施工,有利于设备,材料运送和方便行人。巷道布置系统完善可靠,生产灵活性大,可多工作面同时生产,生产集中,增产潜力大。服务年限长的采区上山及区段集中巷道布置在较稳定坚硬的底板岩石中,较好地克服了矿山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沿空掘巷,跨上山开采,减少了煤层自燃的危险。但是岩巷掘进困难,费用高速度慢。但是由于煤层层间距过大,石门数量多,岩石工程量大,施工慢,耗费高。

方案二:

10#煤层和11#煤层采用煤层群联合布置,12#煤层采用单独布置,即分别在11#煤层和12#煤层底板下采用双岩石区段集中巷(同一标高)采区巷道布置,该采区为联合集中布置的双翼采区,两条岩石上山位于走向中央。

优缺点:

服务年限长的采区上山及区段集中巷道布置在较稳定坚硬的底板岩石中,较好地克服了矿山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沿空掘巷,跨上山开采,减少了煤层自燃的危险。但是岩巷掘进困难,费用高速度慢。

方案三:

采用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10#煤层和11#煤层为B组,两条上山布置在11#煤层中,12#煤层为A组,在12#煤层中单独布置两条煤层上山。采区石门贯穿各煤层。

主要技术经济比较:

由于11#煤层和12#煤层间距较大,所以采用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布置方式(方案三)减少了石门工程量。石门基本上都是布置在岩石中,掘进困难,费用高,速度慢;减少石门掘进费用,减少掘进时间;采区上山沿煤层布置时,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生产系统较简单。通风距离短,管理环节少。其主要问题是煤层上山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生产期间上山的维护比较困难。改进支护,加大煤柱尺寸可以改善上山维护,但会增加一定的煤炭损失。此采区为稳定煤层,瓦斯涌出量小,宜采用煤层上山布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采区的条件,方案三最为合理。

二、采区车场:

1、采区上部车场:

采用逆向平车场的形式。

2、采区中部车场:

采用甩车场。

3、采区下部车场:

根据给定条件,本采区采用大巷装车式采区下部车场。 装车站设计:大巷采用皮带运输。 (2)辅助提升车场设计

本采区采用顶板绕道,绕道车场起坡后跨越大巷,由于煤层倾角为12到15度,为减少下部车场工程量,轨道上山提前下扎△β角,使起坡角达25度。运输大巷距上山落平点较近,围岩条件较好,存车线长,故绕道采用卧式顶板绕道。调车方便,但工程量较大。

下部平车场双道起坡斜面线路计算:

斜面线路采用DC615-3-12道岔,α=18°26’06”, a=2077mm,b=2723mm. 车场双道中心线间距为S=1300mm 。连接半径取R=12000mm 。 对称道岔线路连接长度:

L=a+4tg 2cot 2

ααR S =5973 竖曲线半径为:

RG=15m (高道竖曲线半径); RD=12m (低到竖曲线半径)。 高道坡度iG 取11‰ 低道坡度iD 取9‰

下部平车场双道起坡斜面线路计算图:

A D

双道起坡斜面线路计算图

起坡位置的确定

起坡点位置计算图

1——大巷;2——绕道;3——煤层底板;4——变坡后的轨道上山;5——大巷中心线

大巷中心线至起坡点水平距离:

L1=2tan R sin D

D 2β

θ

+h =38.34m

式中:

h2——运输大巷轨面至轨道上山轨面垂直距离,根据经验,取h2=15m ;

RD ——竖曲线半径,RD=12m ;

θ——上山变坡后的坡度,θ=25°; βD ——竖曲线转角。βD=25°。 轨道上山边坡点段长度:

L2=β)(θβ

ββ-+-sin sin )

2tan sin (

11D D R L h

=49.12m

式中:

h1——运输大巷中心线轨面水平至轨道上山变坡前轨面延长线的垂直距离;h1=18m ;

β——煤层倾角; 其他符号同前。 绕道线路设计: 弯道计算:

如图中:R1、R3取12000,弯道部分轨道中心距仍为1300. 则:R2=13300 α1、α3均为90°。

K1=??

??=

?180901416.3120001801παR =18850 K2=????=?180901416.3133001802παR =20892

c1——插入直线段,应该大于一个矿车长度(竖曲线低道起坡点至曲线终点),

一般取2∽3m ;这里取3m 。

d=(Le+n ×Lm )-c1-LAB-K1

=(4.5m+30×2m)-3m-0.8m-18.85m=41.85m 绕道线路设计图如下:

N2 道岔设计:

采用单开道岔,选用DK618-4-12道岔,α=14°15’,a=3472,b=3328,联接曲线半径为12m 。

单开道岔平行线路的联接长度:

L5=a+Scot 4Rtg

2

αα+ =9338 C2 值计算,因列车已进入车场,列车速度v 控制为1.5m/s ,R=12000,

C2 ≥SB +(100 ~300)R sgv 2

100 =1675 ~3925

故取c2 =4000

N3道岔连接点轮廓尺寸n 、m 值计算: 选用DK618-4-12道岔,α=14°15’,a=3472,b=3328,联接曲线半径为R4=15000。回转角β=δ-α=90°-α=75°45’。 道岔计算图如下:

O'绕道开口道岔N 3计算图

T=R4tan 2β

=11700

d=bsin α=832;

M=d+R4cos α=15370; H=M-R4cos δ=15370

n=

δsin H

15370

m=a+(b+T)δβ

sin sin =3472+(3328+11700)×0.97=18049

绕道车场开口位置确定: X = LB + m - X1 式中:

X1——运输机上山中心线至轨道上山轨道中心线间距;X1=23000;

LB = Lg+R3+R1+2S =d+l5+c2+ R3+R1+2S

=41850+9338+4000+12000+12000+650 =79838;

故X = 79838+18049-23000=74887 L3值:根据大巷断面得知:e=850

L3=R1+C+L1-e-n-R3=12000+3000+37535-850-15357-12000=24328

按L3≥SB+2(100-300)(100SqV2)条件检查

列车运行速度控制在2m/s,得:L3≥3500~10150

故24382≥10150符合要求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本采区可采煤层共分为三层,结合前述的煤层地质特征,本采区采用单一走向长臂跨落采煤法。

二、采煤工艺:

(1)适于采用综采工艺的条件

就目前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发展趋势看,趋向于综采工艺的发展方向,它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小优点。但是综采设备价格昂贵,综采生产优势的发展有赖于全矿井良好的生产系统,较好的煤层赋存条件以及较高的操作和管理水平。根据我国综采生产的经验和目前的技术水平,综采适用于以下条件:煤层地质条件好,构造少,上综采后能很快获得高产,高效,某些地质条件特殊,但上综采后仍有把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适合普采工艺的条件

普采设备价格便宜,一套普采设备的投资只相当于一套综采设备的四分之一。普采对地质变化的适应性比综采强,工作面搬迁容易。对推进距离短,形状不规则,小断层和褶曲较发育的工作面,综采的优势难以发挥,而采用普采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与综采相比,普采操作技术较易掌握,组织生产比较容易。因此,普采是我国中小型矿井发展采煤机械化的重点。

综上,根据我矿具体情况,地质条件好,煤层倾角小,宜采用综采工艺。

三、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本采区全部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三班制,每班8小时,综采生产割煤和移架平行作业,无须单独回柱放顶时间,因此准备班工作量较小,主要是检修设备、更换易损零部件、前移转载机、缩短输送机胶带、回收运输和回风巷支架、平巷超前支护等工作。在条件差的综采面,加固煤壁、扶正支架、整理工作面端头等工作也在准备班进行。但这些工作量可以平行进行,一般用半个班可以完成,另半个班可以进行采煤作业。

因此本采区采用“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

如下图:

综采面作业循环图示例

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区段参数的确定

根据本采区实际情况,本采区倾斜长度为1185m,区段数目确定为5个,采煤面斜长确定为210m,区段平巷留设保护煤柱宽度为15m,区段平巷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宽2.5m,高2.2m。则区段斜长为:210+15+2*2.5=230m。

二. 采区生产能力计算

采区分东西两翼,两翼实行同采,即两个工作面同时开采。

10#煤层

1、日产量计算

A=2NLSMrC

=2×7×210×0.6×2.08×1.4×0.95

=4833t

式中:N——采煤机日进刀数;

L——工作面长度;

S——截深;

M——采高;

r——煤的容重;

C——煤的采出率。

2、年产量计算

A年= 300 A

=300×4833= 1449900 (吨)

3、生产能力计算

A10=K1K2∑A

=0.95×1.1×1449900

=1515145t

式中:A10——采区生产能力;t/a

K1——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采区内同采两个工作面,取0.95;采区内同采三个工作面,取0.9.

K2——采区内掘进出煤系数;取1.1

∑A——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之和。

11#煤层

1、日产量计算

A=2NLSMrC

=2×7×210×0.6×1.81×1.4×0.95

=4246t

式中:N——采煤机日进刀数;

L——工作面长度;

S——截深;

M——采高;

r——煤的容重;

C——煤的采出率。

2、年产量计算

A年= 300 A

=300×4246= 1273800(吨)

3、生产能力计算

A11=K1K2∑A

=0.95×1.1×1273800

=1331121t

式中:A11——采区生产能力;t/a

K1——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采区内同采两个工作面,取0.95;采区

内同采三个工作面,取0.9.

K2——采区内掘进出煤系数;取1.1

∑A ——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之和。 12#煤层

1、日产量计算 A=2NLSMrC

=2×7×210×0.6×3.5×1.4×0.95 =8211t

式中:N ——采煤机日进刀数; L ——工作面长度; S ——截深; M ——采高; r ——煤的容重; C ——煤的采出率。 2、年产量计算 A 年= 300 A

=300×8211= 2463300 (吨) 3、生产能力计算 A12=K1K2∑A

=0.95×1.1×2463300 =2574148t

式中:A12——采区生产能力;t/a

K1——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采区内同采两个工作面,取0.95;采区内同采三个工作面,取0.9.

K2——采区内掘进出煤系数;取1.1

∑A ——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之和。 三、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t A 142313321331121

15151452A 1110=+=+

四、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服务年限=采区可采储量×采区回采率

采区生产能力

=142313385.020202000?

=12年

第七章 采区巷道断面设计 一、巷道断面选择原则

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断面形状,按其构成的轮廓可分为折线形和曲线形两大类,前者如矩形、梯形、不规则型;后者如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马蹄形、

椭圆形和圆形等。

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巷道所处的位置及穿过围岩性质;巷道的用途及其服务年限;选用的支架材料和支护方式;巷道的掘进方法和采用的掘进设备因素。

一般情况下,作用在巷道上的地压大小和方向,在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时起主要作用。当顶压和测压均不大时,可选用梯形或矩形断面;当顶压较大,侧压较小时,则应选用诸如马蹄形、椭圆形或者圆形等断面。

巷道的用途及所需的服务年限也是考虑选择巷道断面形状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服务年限长达几十年的开拓巷道,采用砖石混凝土和锚喷支护的各种拱形断面较为有利;服务年限十几年的准备巷道以往多采用梯形断面,现在采用锚喷支护和拱形断面日益增多;服务年限短的回采巷道因受采动影响,须采用具有可缩性金属支架的梯形断面。

二、A组煤巷道断面设计

根据巷道断面选择原则,由于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各煤层相差不大,煤层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属于中等稳定顶板(Ⅱ类顶板)。本采区两条采区上山均沿煤层布置,巷道两边均留有保护煤柱护巷,因此受才动影响不大,服务年限长,故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区段平巷布置在煤层中,所受顶压和侧压都不大,且服务年限短,采用梯形断面,支护方式采用锚梁网支护。石门都是布置在岩石中,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支护方式均采用锚喷支护。各巷道断面设计参数及断面图如下:

1、采区输送机上山巷道断面图及参数:

三、B组煤巷道断面设计

根据巷道断面选择原则,由于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各煤层相差不大,煤层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属于中等稳定顶板(Ⅱ类顶板)。本采区两条采区上山均沿煤层布置,巷道两边均留有保护煤柱护巷,因此受才动影响不大,服务年限长,故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区段平巷布置在煤层中,所受顶压和侧压都不大,且服务年限短,采用梯形断面,支护方式采用锚梁网支护。石门都是布置在岩石中,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支护方式均采用锚喷支护。

1、采区胶带机上山和轨道上山断面同A组煤。

2、区段平巷断面图及参数:

第八章采区生产系统及设备

一、采区生产系统:

由于各煤层均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系统基本相同,因此根据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系统的要求,各系统运作方式如下:

(一)、运煤系统

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经刮板输送机输送到区段运输平巷,在运输平巷里通过胶带输送机输送至(10#煤层至区段运输石门,然后通过溜煤眼进入运输上山)运输上山,然后通过运输上山输送至采区煤仓,然后机车通过运输大巷运至井底车场煤仓,最后通过箕斗运送至地面。

(二)、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的新鲜风流,从采区运输石门进入,经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车场,分成两翼经平巷、联络眼、运输巷到达工作面。从工作面出来的污风,经回风巷,右翼直接进入采区回风石门,左翼侧需经车场绕道进入采区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所需的风流,从轨道上山经中部车场分两翼送至平巷。在平巷内由局部通风机送往掘进工作面,污风流则从运输巷经运输上山回入采区回风石门。采区绞车房和变电所所需的新鲜风流是由轨道上山直接供给的。

(三)、运料和排矸系统

运料排矸采用600mm规矩的矿车和平板车。物料至下部车场经轨道上山到上部车场,然后经回风巷送至采煤工作面,区段回风巷和运输巷所需物料,自轨道上山经中部车场送入。

掘进巷道时所出的煤和矸石,利用矿车从各平巷运出,经轨道上山运至下部车场。(四)、供电系统

高压电缆由井底中央变电所,经大巷、采区运输石门、下部车场、运输上山至采区变电所。经降压后的低压电,由低压电缆分别引向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的附近的配电点以及上山输送机、绞车房等用电地点。

(五)、压气和安全用水用电

掘进岩巷时所用的压气,采掘工作面、平巷以及上山输送机转载点所需的防尘喷雾用水,分别由地面或井下压气机房和地面储水池以专用管路送至采区用气用水地点。

二、采区设备:

(一)10#煤层和11#煤层厚度及地质条件差不多,故选用相同设备。

由于10#和11#煤层厚度在1.6~2.49m范围内,要求采煤机最大采高必须大于2.49m,最小采高必须小于1.6m;本采区煤层倾角在12°~15°,煤质硬度中等,因此采煤机选用MG300AW1。

主要技术参数:

小时产量为360t/h,因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选用SGD-630/180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面液压支架选用ZY2400/10/26

技术参数如下:

KSGZY-630/6;乳化液泵站MRB125/31.5;水泵ZBA-6.

(二)对12#煤层:

由于12#煤层厚度在2.8~4.23m范围内,要求采煤机最大采高必须大于4.23m,最小采高必须小于2.8m;本采区煤层倾角在12°~15°,煤质硬度中等,

因此采煤机选用MXA-300/4.5

具体参数如下:

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斜沟煤矿8号煤层13采区设计学生姓名:史晨飞 学号:1179202105 专业:采矿工程 班级:采矿2011-4班 指导教师:郭灵飞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1) 1.1矿井地形、地貌、地物及其对开采的影响 (1) 1.1.1 矿井地形 (1) 1.1.2 矿井地貌 (1) 1.1.3 矿井地物 (1) 1.1.4 矿井水系 (1) 1.1.5 气象及地震 (2) 1.2矿井开拓方式及主要井巷的布置形式 (2) 1.3矿井通风方法、主扇工作方式及通风系统情况 (3) 1.4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及主要设备配备情况 (4) 1.5矿井工作制度 (4) 第二章开采技术条件 (5) 2.1采区的位置及与相邻采区的关系 (5) 2.2构造形态 (5) 2.2.1区域地层与地质构造 (5) 2.3煤层厚度、倾角、稳定性、结构 (6) 2.4顶底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性及坚固性 (7) 2.5其它开采条件 (7) 2.5.1瓦斯含量 (7) 2.5.2自燃发火性 (7) 2.5.3煤尘 (7) 2.5.4水文地质条件 (8) 第三章采煤方法的选择 (9) 3.1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9) 3.2采煤方法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9)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13) 4.1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 (13) 4.2采准巷道布置 (13) 4.3采区主要设备配备情况 (16) 4.5采区生产系统 (17) 4.6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图 (17) 第五章回采工艺设计 (18) 5.1回采工作面参数选择 (18)

5.1.1工作面长度 (18) 5.1.3作面产量 (19) 5.1.5作面回采率 (21) 5.1.6作业面煤柱尺寸 (21) 5.2回采巷道布置 (21) 5.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21) 5.2.2断面形状及断面积 (22) 5.2.3支护方式 (22) 5.2.4巷道断面图 (22) 5.3回采工作面设备选择 (24) 5.4回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过程 (30) 5.4.1回采工作面的作业形式 (30) 5.4.2回采工作面劳动组织形式 (30) 5.4.3工作面循环方式、昼夜循环数、循环进度 (30) 5.4.4回采工作面工艺 (31) 5.4.5绘制回采工作面布置图 (31) 5.4.6绘制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31) 第六章安全 (34) 6.1.1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34) 6.1.2防尘降尘措施 (34) 6.1.3防灭火措施 (35) 6.1.4防治水措施 (36) 6.1.5预防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37) 6.2安全操作规程 (38) 6.2.1液压支架工操作规程 (38) 6.2.2掘进机司机操作规程 (39) 6.2.3采煤机司机操作规程 (39) 参考文献 (41)

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车间 姓名:韩满满学号:0811111157 院系: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08土本一班 指导老师:刘百国(老师)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14日 一:工程概况 某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车间,该车间共三跨(即12米、18米、24米),厂房轴线尺寸和剖面图如图2、3所示。 二:施工条件 1.场地条件:东边有空地,可为施工使用,厂内门路于城市地区门路相通。 2.预制条件:屋架,柱现场预制,剩下构件工厂预制按进度供给。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选择起重机类型、型号。 2.主要结构构件的吊装工艺。 3.确定厂房吊装方案,起重机的开行路线。 4.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图设计: (1)柱、屋架预制阶段布置图; (2)吊装阶段构件平面布置图。 5.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必须有起重机类型、型号,构件的吊装工艺,厂房吊装方案确定的理由,分析计算过程,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布置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简图。 (2)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图各一张。 四:课程设计步骤和方法 1:选择构件预制及安装及施工方法,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2:起重机的选择验算。 3:绘制施工最简单的面图: 4:设计计算书 五:设计计算书方法 1:厂房布局安装方案的选择 由工程大概情况可知构件数量较多且相差较大,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起重机种类更换频繁,吊索更换也很平凡,造成耗费功夫消耗时间现象。而分件吊装法每次吊装不异的构件,索具不需经常更换,操作方法简单且基本不异,中间有距离时间,能为后续工作供给工作面和时

间。基于以上分析,将施工方案定位分件吊装。柱子及抗风柱的吊装采用旋转法,屋架的堆放采用斜向堆放。 2:布局安装方法的确定: 柱和屋架采用现场预制。采用同时预制,先吊装柱,然后吊装吊车梁,最后是屋盖系统,包括屋架、连系梁和屋面板,一次安装完毕。 3:起重机型号的选择确定及吊装方案: 由主要构件一览表,构件重量均小于15吨,安装高度均小于19米,因此暂时将起重机型号定为W1-100 起重机型号的确定和工作参数的计算: a、吊装柱子的起重机选择: 边柱最重为6.9吨,长度为11.8米,要求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分别为: 要求起重量:Q=Q1+Q2=6.9+0.2=7.1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94+0.2=9.44m 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11m,当Q=7.1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8.0m,起重高度H=11m 9.44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由此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13m,其中半径不大于9.44m处吊柱子。 b、吊装屋架时起重机的选择: 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安装,安装所要求的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不统一,屋架分为低跨屋架和高跨屋架,在此以高跨屋架的计算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7.15+0.2=7.35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8+0.3+3.2+4=19.3m 现初选用W1-100型链轨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查表得当起重量Q=7.8t时,起重半径R=6.7m,其中高度H=19m 19.4m,故不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需要加一个3m的鸟嘴架。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100型链轨式起重机外加3m鸟嘴架,起重机臂长为26m 在起重半径4.3m范围内。 c、吊装屋面板时起重机的选择: 对于屋面板一样以安装高跨屋面板的计算成果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1.02+0.2=1.22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d=15.0+0.3+0.5+1+6.0=22.8m 起重机吊装跨中屋面板时,起重钩需伸过已安装的屋架3m,且起重臂轴线与已安装屋架上弦中线最小程度距离g=1m,故起重机所需的最小起臂长度及相应的仰角为: α=arctg=arctg≈55.9° 代入公式Lmin=h/sinα+(f+g)/cosα可求出最前臂长: Lmin=15.0-2.1/sin55.9°+3+1/cos55.9° =22.06m 根据以上数据和实际工程环境可选用W1-100链轨式起重机,臂长30m,仰角α=55.9°,吊装屋面板时的起重半径为: R=F+Lcosα=1.6+30cos55.9°=18.4m 当臂长L=30m,起重仰角α=55.9°,起重机实际起重高度为: H=Lsin56°+E-d=30sin55.9°+2.1-3=25.2m>22.8m 小计:综合安装各构件的工作参数要求,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30m长起重臂。并查起重机性能曲线,安装厂房各构件时起重机的起重参数如次表所示:确定原料跨及出坯跨构件吊装时起重机的工作参数。 4、柱的最简单的面布置及开行路线:

采矿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0°,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 m3/t,二氧化碳涌出量很小,煤尘有爆炸危险,涌水量不大。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540m,走向长度5110m,双翼对开,每翼长1555m,倾向长度2000m。 3、矿井生产能力:设计年产量为120万/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9年。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开拓,全矿井共划分4个采区,共40个工作面,上山部分24个,下山部分16个。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9年,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0年,在底板开围岩平巷。拟采用采区式通风,在两采区中央上部开回风井。在采区巷道布置中,全矿井有一个采区生产,工作面机采,分上、下山开采,共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2条煤巷掘进,采用2台11Kw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有大型火药库一个,独立回风。 5、井下同时最多人数为200人,回采工作面的最多人数为30人,温度t=18℃;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为15人,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 m3/min,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8kg 。选择任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较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等总原则。具体地说,要适应以下基本要求: 1)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进风井口要有利于防洪,不受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 3)北方矿井,冬季井口需装供暖设备; 4)总回风巷不得作为主要行人道; 5)工业广场不得受扇风机的噪音干扰; 6)装有皮带机的井筒不得兼作回风井; 7)装有箕斗的井筒不得作为主要进风井; 8)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盘区尽可能独立通风; 9)通风系统要为防瓦斯、火、尘、水及高温创造条件; 10)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深水平式或后期通风系统的发展变化。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采矿工程系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序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4)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4)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5)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7)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 (11)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8)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8)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22)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3) 小结 (25) 参考文献 (26)

序论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 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 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南以F4断层为界,北以相邻采区煤柱为界,上部标高-50m以上为风化带煤柱,下部边界为水平煤柱。 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平均长度960m,倾角平均为12°。采区共有两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运输和回风石门标高分别是-250m和-50m。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2.煤层特征 本采区内赋存4,5号两层煤,4号煤层和5号煤层均为中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岩爆炸指数为34-70%。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特征表

工程识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识图课程设计题目名称识读和绘制XX建筑施工图专业班级2015级工程管理学生姓名耿国庆 学号51504031035 指导教师张尧 二○一六年十二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背景介绍 (4) 1.1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4)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4)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4) 2 住宅建筑物概况 (5) 3 绘制住宅建筑物施工图的步骤、方法 (5) 3.1底层平面图 (5) 3.2标准层平面图 (8) 3.3立面图 (11) 3.4剖面图 (16) 4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摘要:×××××(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每行与冒号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2磅)主要介绍下识图绘制的背景知识,已经本篇文章所做的事×××××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识图方法;绘制

1 背景介绍 1.1 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建筑工程制图的理论知识,提高识读和绘制图纸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的设计软件和文字处理工具,熟悉文献资料检索查阅的一般方法,熟悉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程序和方法,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工程识图绘图既强调了视图绘制和识读,又强调尺寸的标注和识读,还强调了零件工作状态与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的关系,采用了小标签形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些注释、重点的提示或小结和如何学习的提示。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测试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随后并创新出更有意义的建筑结构构造。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煤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 加深对《采煤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 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 图纸打基础。 设计题目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版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长度1000m,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平均倾角12度,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较松软,k2和k3属于中硬煤层,是简单结构,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m 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下方25 m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的不同中由同学自行决定.

附表1:设计采区综合柱状图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的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 2、计算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采区工业储量 由公式Z g=H*S*(m1+m3)*r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1000m S------- 采区走向长度,2100m r-------- 煤的容重,1.30t/m3 m i------ 第i层煤的厚度,6.9+3.0+2.2=12.1m Z g=1000*2100*12.1*1.3 =3303.3(万t) 2.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Z k=(Z g-p)*C (公式1-2) 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 第一节矿区概述 (2)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3) 第三节煤层特征 (6) 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井田境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矿井工业储量 (10) 第三节矿井可采储量 (11)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4)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第四章井田开拓 (15)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 1.1矿区概述 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004煤矿位于山东枣庄市腾南煤田中部,地 岗头 大坞 休城矿 北徐楼矿 望冢 赵坡矿 武所屯矿 留庄矿 王晁矿 庄里矿 级索矿泉上矿 曹庄矿鲍沟 郭庄矿 西岗柴里矿 蔡园矿 蒋庄矿 官柴专线 崔庄矿 岱庄矿 田陈矿 欢城姜屯 滕州市 留庄 姚桥矿 徐庄矿 高庄矿付村矿三河口矿 微山县 郝寨孔庄矿 沛县 薛城区 欢城煤矿 图 例 张汪 官桥 去枣庄 京沪 铁路10 4国 道北 七五矿 欢城矿 微山二号井 大屯 煤电公司京 杭 运 河 384437520523125 389562520523125 389562520486875 384437520486875 级索 河 荆 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井田内地形为—自东向西南缓慢下降的滨湖冲积平原,地面标高+39—+43m。 1.1.3河流及水系 由于靠近南四湖,几乎承受鲁西南地表主要水系的来水,历史上多次泛滥成灾,如1957年遭遇百年特大洪水,导致郭河决堤和湖水泛滥,湖水水位由常年的+33m上涨到+37.01m。但本井田未受洪水淹没。 1.1.4矿区气象地震 本区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5°C,最高气温+40.9°C,最低气温-21.8°C。最大冻土深度0.28m,年平均降雨量804.3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可达20m/s。 根据山东省地震局(77)鲁震发第83号文“关于腾南矿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意见”,本区地震烈度为七度。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井田地形以及井田的勘探程度 腾南煤田发现于1957年底,1959年12月提出《山东省腾南煤田综合普查报告》。1968年10月提出《山东省腾南煤田综合详查报告》。1981年11月提交《腾南煤田(北区)详查地质报告》。1986年9月提出《腾南煤田许厂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报经全国储委审查批准 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井田内地层包括:第四系、上侏罗统蒙阴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中奥陶统及下奥陶统。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厚122.34~282.74m,平均196.77m,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砂及砂砾层组成,属河、湖泊相沉积。 2、上侏罗统蒙阴组(J3m) 井田内最大残厚为225.20m,大部分地区剥蚀殆尽,只在井田南部,小屯向斜的轴部少有残留。主要由砖红色粘土质细粒及中粒砂岩组成,铁、泥质胶结,结构较松散,底部常有一层不稳定的细砾岩。 3、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P12) 井田内最大残厚为286.00m,主要保存于孙氏店支2断层以西,小屯向斜的轴部。本组主要由灰绿色砂岩及灰绿、紫红等杂色粘土岩组成。 4、下二迭统下盒子组(P21) 厚31.05~69.80m,平均48.69m,主要由黄绿、灰、紫等杂色粘土岩、粉砂岩、灰绿色砂岩组成,属温湿、干热条件下的河流、湖泊相沉积。 5、下二迭统下山西组(P11) 厚59.90~99.35m,平均83.67m,主要由浅灰、灰白及灰绿色砂岩,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组内岩性变化较大,但以砂岩为主,砂岩比率高,以过渡相沉积为主。 、3号),以3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大,埋藏浅,储量丰本组共含煤3层(2、3 上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采矿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一节采区储量 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 第一节井筒 第二节大巷 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 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 第二节采区车场与硐室 第五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系统和回采巷道布置 第二节采煤工艺 (含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结与分析

第一章前言 一、设计的目的 1、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奠定基础。 二、矿井开采条件 1、二 1 煤层 二 1 煤层位于组下部,矿区围标高为-600~+300m,埋深约179~1080m。上 距砂锅窑砂岩一般为65.02m,下距L 9 石灰岩7.2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0~16.26m,平均5.74m,为薄~特厚煤层。 二 1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分别为0.14~0.05m,岩性为炭质泥岩。 二 1 煤层顶底板特征: 1)顶板:二 1 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0~7.35m,平均1.93m,抗压强度58.5Mpa;老顶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厚 1.03~28.52m,平均14.82m,抗压强度44.6~103.5Mpa、抗拉强度4.83~5.23Mpa。二1煤层顶板受滑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不稳定,不易管理。 2)底板: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砂岩,平均厚7.42m;局部直接底板为粉细砂岩、炭质泥岩及泥岩,采煤过程中,泥岩易遇水膨胀发生地鼓现象。 大部分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有时可成为直接顶板,厚1.03~28.52m,平均14.82m。大部分直接底板为砂质泥 岩或条带状细粒岩,平均7.24m;间接底板为组L 7~8 石灰岩。 2、煤质 (1)、物理性质 二 1煤层物理性质:二 1 煤层以粉煤为主,为黑~灰黑色,玻璃光泽,粉状、 鳞片状产出,强度很低,手捻即成为煤粉,易污手。煤层中下部常有碎粒或块状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助学院校: 自考助学专业: 姓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O 年月日

前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应根据设计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目录 1 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 (1) 1.1 井田地质特征 (1) 1.1.1地层 (1) 1.1.2 构造 (2) 1.2 井田范围及储量 (3) 1.2.1 井田境界 (3) 1.2.2 井田储量 (4) 1.2.3 矿井的工业储量 (4) 1.2.4 矿井设计储量 (5) 1.2.5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6) 1.3 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 (8) 1.3.1矿井工业制度 (8) 1.3.2矿井服务年限 (8) 2 井田开拓 (9) 2.1 井田内划分 (9) 2.2 开拓方案的选定 (9) 2.3方案经济比较 (10) 确定方案 (13) 3 采煤方法 (15) 3.1 选择确定采煤方法 (15) 3.2 采区巷道布置 (15) 3.2.1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 (15) 3.2.2煤柱尺寸 (15) 3.2.3采区上下山的布置 (16) 3.2.4回采巷道的布置 (16) 3.2.5联络巷的布置 (16) 3.2.6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 (16) 3.2.7采区硐室 (18) 3.2.8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18) 3.3 回采工艺 (19) 3.1.1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20) 3.2.2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1) 参考文献 (24)

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园林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洛阳工会苑小区中心绿地园林工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图的制作基本原则、制图方法和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能综合运用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技能,完成相应园林绿地的设计图纸、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说明。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设计、制图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园林工程设计概念、编写完善的设计说明以及学习规范化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制作技能。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 1. 完成给定CAD图纸的设计范围内绿地的设计平面图、竖向与排水设计图、园路与场地的铺装设计和结构设计、绿化种植施工图、以及该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中含工程概算部分)。 2. 所有图纸内容在四张A3的CAD图纸上完成,图纸比例为1:250(园路与场地设计图比例自定)。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制作参照毕业论文格式,由指导老师给定。 3. 图样中文字用HZTXT细线体,字高3mm;图样名用宋体,字高6mm。二)技术条件和要求: 1. 设计要体现较好的平面构图,各种园林要素布局合理,地被植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可以简洁明了,乔灌木行列式配置或自然式配置均可。经济技术指标用

标准的三线表完成,绿地率大于30%。 2. 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应具有合理的常绿、落叶树种比例(3:7左右),考虑规划合适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材料,对各种绿化材料的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苗木规格安排合理;园路与铺装场地的结构设计图纸符合园林制图标准规范。 3. 绿地的竖向与排水设计一般考虑由中心绿地排向小区内车行道,铺装场地排水坡度要求在0.5%——1%。 4. 种植施工图要求表明植物学名、株高、胸径、冠径等指标,正确统计数量,备注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植物图例表要符合园林施工的相关要求。 5. 设计图纸加统一的封面装订成一份,设计任务书加封面(含概算部分)统一装订成一份。 6.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如有抄袭现象,一律重做。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11-17 课程设计动员,明确目的要求和设计任务; 2010-11-18——2010-11-20 完成设计草稿,并由指导教师初步审查; 2010-11-21——2010-11-24 完成CAD图纸,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5——2010-11-27 完成施工设计说明,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8——2010-11-29 图纸、设计说明整改并打印装订; 2010-11-30 课程设计统一讲评。 四、主要参考文献 孟兆侦毛培琳黄庆喜.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 指导教师签字:苏维2011年11 月16 日

《采矿学》教学大纲

《采矿学》(Mining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 88学时 5.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采矿学》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讲授现代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对采矿原理、煤矿井下生产系统、环节和开采技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现代煤矿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矿井采掘施工、组织生产的能力,及采煤工艺、采区(盘区或带区)及矿井开采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开采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二、适用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 煤矿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不同采煤工艺方式的装备、装备配套原则、工艺过程、工艺技术管理及参数确定方法、适用条件、选择采煤工艺方式的依据;掌握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了解采煤方法的发展趋势。 2.掌握单一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厚煤层大采高采煤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工艺过程。 4.掌握放顶煤采煤法的基本理论、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和适用条件。 5.掌握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基本理论、不同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及适用条件。 6.掌握准备方式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7.掌握准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采区(盘区或带区)设计及技术参数确定方法;了解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8.掌握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的型式、设计方法和轨道线路设计的基本知识。 9.了解煤田划分井田的方法;掌握矿井储量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原则、井田开拓方式分类和井田开拓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依据。 10.掌握立井、斜井、平硐及综合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 土木教研室 2012年5 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 (1)本工程的建设主管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本工程的建设主管单位与土木工程教研室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 (4)本工程的建设主管单位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及有关方案修改往来的一般性函。 (5)现行有关的国家规范、规定、规程。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S0007—2002)。 (9)房屋建筑图纸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5326-2001)。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t1一2001)。 (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 (1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2003)。 2、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参照房屋建筑学,现行国家标准,针对工程特点,重点从科学的施工管理、最佳的组织部署、全面质量控制、先进的施工工艺等各方面作出规划,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消耗、节约成本。 二、工程概况 1、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某省××公司的办公楼,位于××市郊××公路边,建筑总面积为6262㎡,平面形式为L型,南北方向长61.77m,东西方向总长39.44m。该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层,高18.95m,局部六层,高22.45m,附楼(F~L轴)带地下室,在⑾轴线处有一道温度缝,在F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其总平面、立面、平面如附图所示。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外,皆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埋深1.9 m,在C15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实心砖墙承重,每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板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试验室、厕所、后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他皆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106涂料,室外装修以涂料为主。窗间墙为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二毡三油防水层,铺绿豆砂。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