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成藏后次生变化

油气成藏后次生变化

油气成藏后次生变化
油气成藏后次生变化

渤海西部海域渤中西洼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第42卷第1期2018年2月JO U RN A L O F NORT HEAS T PET ROL EU M U NIV ERSIT Y Vol .42No .1Feb .2018 收稿日期:20171220;编辑:陆雅玲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 05024-003) 作者简介:徐春强(198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 DOI 10.3969/j .issn .2095-4107.2018.01.008渤海西部海域渤中西洼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模式 徐春强,张 震,张新涛,郭 瑞,张志强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摘 要: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渤中西洼地层展布特征、断裂结构特征、活动强度,明确多期构造演化特征,探讨 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渤中西洼划分为断陷期、断拗期、拗陷期及拗断期4 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渤中西洼强烈伸展控制形成东三段、沙河街组两套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断拗期、拗陷期构造相 对稳定,拗断期渤中西洼构造重新活化,断层大量产生而形成多种类型圈闭,油源断裂及晚期调节断层的强烈活动将深 部油气向浅层运移,促进研究区的晚期成藏作用。该研究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断裂特征;构造演化;油气成藏;渤中凹陷西洼 中图分类号:T E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07(2018)01006809 0 引言 近年来,渤中凹陷西洼油气勘探持续获得突破[1-3] ,在深、浅层获得较好油气发现,成为渤海油田勘探的热点地区。该区应力场复杂,构造特征多样,构造成因机制认识不清。构造活动贯穿盆地形成、地层发 育和输导体系形成的始终,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4-10]。人们研究渤中凹陷断裂的 形成和演化及其控藏作用[11-16]。孙永河等[17]分析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 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将断裂活动期次划分为早期形成伸展断层、中期叠加NNE 向右旋走滑和NW NWW 向左旋走滑伸展断层、晚期NNE 向断裂再次发生右旋走滑活动。在渤中西洼新近系油气分布和油源分析的基础上,徐春强等[18]总结西洼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指出长期活动性油源断裂是新近 系浅层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环洼选区、主断控带”的勘探理念。李慧勇等[19]研究断裂特征、构造 演化史,明确构造变形对圈闭的控制作用,指出沙北中央走滑带古近纪时期北西向和北东向拉张断层控制断裂格局,圈闭类型主要表现为受古构造背景影响的断背斜、断鼻构造;新近纪时期北西向断层左旋走滑、北东向派生走滑断层,圈闭受两组走滑影响,发育挤压背斜、叠瓦状掀斜断块和断鼻构造。针对渤中凹陷西洼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藏模式的精细研究较少,开展该区构造演化及其控藏分析,对寻找油气有利富集区、认识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渤中西洼构造特征和断裂结构解剖,明确多期构造演化特征,探讨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为下一步油藏评价提供参考。1 区域地质概况 渤中西洼位于渤海西部海域,面积约为2000km 2 ,北与石臼坨凸起呈断层接触,西与沙垒田凸起呈超 覆接触,东南与渤中凹陷主体相接[20](见图1)。研究区自下而上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E s )、东营组(E d ), 新近系馆陶组(N g )、明化镇组(N m )及第四系平原组(Q p )。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时期在凸起边缘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区沉积厚度较大的暗色烃源岩,特别是沙河街组烃源岩厚度大、成熟度高、分布 广。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发育河流相、浅水三角洲及滨浅湖相沉积组合[9]。近年来,在渤中西洼发现 渤中84、曹妃甸64和曹妃甸126等油田,油气纵向上分布广泛,从中生界潜山到新近系明化镇组上段有较好的发现。勘探成果证实,研究区构造极其复杂,油气分布差异性明显。·86·万方数据

油气成藏名词解释

地研12-4 王景平 S1******* 名词解释: 1、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能否成藏,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烃源岩层、储集层、盖层、运移通道、圈闭和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任何油气藏的形成和产出都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而且缺一不可,归结为4个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就油气藏来说,充足的油气来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有效的圈闭是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 2、油气成藏机理:油气成藏机理是对尤其在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对于特定的沉积盆地, 成藏流体的来源、运移路径、充注过程和充注时间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模式是对油气藏中的油气注入方向、运移通道、运移过程、运移时期、聚集机理及赋存地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同时也研究油气藏形成后的保存与破坏过程,是各种成藏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组类似的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演化历程等要素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概括。一个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是建立在典型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的,需要研究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特征、温度压力特征、储集层特征等因素;明确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相对位置关系、油气运移的方式与通道、油气的注入期次、保存条件等。之后才能准确建立起油气成藏模式。 4、油气成藏规律:油气成藏的规律,一般通过对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后得到成藏规律,具体表现为油气藏的发育和分布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时期和演化等方面。从研究区域内沉积相带的展布分析油气储集空间;研究区域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反演盆地演化形成;对区域输导体系研究找出油气聚集带;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得出控藏的认识,对成藏体系分析,建立输导成藏模式,确定油气藏类型。油气运移既有缓慢的以富力为主的渐进式,也有以高压为主的运移式,圈闭中储层的低势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5、油气成藏特征:“求同存异”,把某一个或某一类油气藏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出来,可以是油源,可以是储层,可以是圈闭,可以是成藏条件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值得突出的特征。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练习 要求:(一)阅读各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写出结果。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 练习题: 图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 A区: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闭合度:h=70m;油柱高度:h o= 40m ;气柱高度:h g= 35m ;B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85m;油柱高度:h o= 40m;气柱高度:h g= 10m ;(??) E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45m;油柱高度:h o=20m;气柱高度:h g=10m;

图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 图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 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透镜体油气藏;闭合度:h=160m;油柱高度:h o=80m;气柱高度:h g= 40m ; 图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

图3—2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 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 图实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5000

成藏分析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分析从油气成藏角度看,该区至少存在早侏罗世(或更早)、早白垩世、新近纪-现今三个主要成藏期。前两次成藏属于早期成藏(印支—燕山期),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及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新近纪-现今成藏属于晚期成藏(喜山晚期),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侏罗系。两期成藏与原油性质关系密切:①成藏期晚,遭到破坏的时间短,油性好;②埋藏深度浅,受到地下水和生物的影响越大,如排203井沙湾组油层浅于950m,有降解,排2井深于950m,为正常轻质油;③早期油和晚期油混合,油性会介于两者之间。 (2)保存(封盖)条件对油藏的影响 车排子凸起区地层埋藏浅,保存条件的好坏对油气能否成藏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塔西河组及沙湾组泥岩的封盖作用对沙湾组岩性体油藏的成藏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另外,泥岩封盖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藏的性质: 根据该区岩心泥质岩盖层分析资料,同是沙湾组上段的泥岩盖层,属于排2油藏的排206井990m泥质岩突破压力为3.0MPa(饱含煤油),渗透率0.017×10-3μm2,具备一定封油能力,封气能力一般;而在其北面的属于排6油藏的排602井520.8m泥质岩突破压力为0.5MPa(饱含煤油),渗透率0.812×10-3μm2,封油能力较弱,不具备封气能力。与此对应的前者油藏为轻质油,平均原油密度0.8059g/cm3,天然气微量,气中缺少甲烷、乙烷等轻烃组分,压力系数为1.024,水型为Cacl2型,平均总矿化度104330.36 mg/L;而后者油藏主要为稠油,原油密度为0.9807 g/cm3,原油粘度214000Pa.s。由此可见深度不同泥岩的封盖能力也不同,而保存条件的好坏对车排子凸起区的油气成藏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油气含量和物性。 气和油的物理化学特性存在差别,气较油而言,对储层要求较油低,而对盖层的要求又比油要高,当上覆盖层无法提供有效的封闭时,即使有大量的气注入也无济于事。虽然沙湾组油藏目前是轻质油藏,但从所处的构造位置看,盖层无法对油提供长期有效的封堵和保护,在经历一个较长的地质时间后,有可能散失和降解,变成和下面的稠油一样,只是由于充注晚、充注快,气大多散失了,而轻质油散失的速度较慢,并可能还在接受源源不断的充注,如同“有洞轮胎”的“边打气边慢撒气”,成藏可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边泄漏一边补充)。因此,车排子地区出现轻质油藏有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即侏罗系烃源岩成熟期晚、高效输导和快速埋藏形成的一定保存条件等几个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3)运移条件对成藏的影响 车排子凸起区在排12与排18井之间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梁子”,该梁子虽然整体幅度不高,但是以石炭系基岩潜山为基础的披覆的鼻状隆起,对油气自东向西的运移有阻隔作用,可能导致油气难以运聚至梁子以西地区,另一方面,东侧运移过来的油气可能沿着该梁子向北部高部位运移,并在该梁子消失部位(排8—排2井区)聚集成藏。 而对排16井及排20井沙湾组岩性体圈闭来说,圈闭落实程度高,储层物性好,砂体上下的泥岩封堵层也存在,但由于缺乏断开沙湾组下部厚层砂岩段这一油气主力输导层的断层,油气难以运移至圈闭中成藏,因而这两个圈闭的钻探相继落空。 综上所述,是否具备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也是车排子凸起区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分析 车排子凸起地层缺失严重,地层埋藏浅,其本身的烃源岩不发育,不具备生烃能力。但该凸起周围与多个生烃凹陷相邻,且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为周围深洼区生成的油气提供了有利“聚油背景”。油源对比已经证实,车排子地区已经发现的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的二叠系及侏罗系烃源岩。另外,盆1井西凹陷的二叠系及四棵树凹陷的

成藏模式总结.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描述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生、储、盖、圈、运、聚、保等基础要素在时空关系上的相互匹配关系,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研究,以期更直观、概括地反映研究区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 目前,国内教科书及各类文献对成藏模式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划分油气成藏模式的主要依据和侧重点迥异。或是从成藏动力学系统出发,或是强调构造背景,或是则侧重油源、生储盖组合关系以及输导网络的组成、或综合油源与运聚机制的多元素复合,或突出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或根据不同成藏时间的成藏特点以及成藏期次来划分成藏模式,或抽析复杂的成藏机制进行成藏模式划分,或以不同的充注方式和油藏特征作为划分依据,也有学者直接用油气成藏过程示意图代指成藏模式,还有学者直接用成藏组合模式、油藏分布模式、运移模式及聚集模式代指成藏模式,也存在一些特殊成藏模式。国外学者对成藏模式研究则较少。 成藏模式兼有描述和预测的作用,即一方面是提供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是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1]。本文综合分析构造背景、成藏动力、各成藏要素的配置、断层控藏、充注方式、成藏机理、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充注方式和油气藏特征等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1.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1.1基于构造背景划分的成藏模式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样式、沉积体系、地层格架及其它复杂成藏要素的相互耦合形成纷繁多样的成藏模式。

1.3基于油源划分的成藏模式 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期及与输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耦合使得成藏过程复杂多样,基于油源组成、烃源岩位置、聚油构造、运移及其它成藏要素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文献综述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专业______地质学_______ 班级__ 资信研10-4班___ 姓名______蔡晓唱_______ 学号_____S1*******_____

试论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气运移、成岩作用、盆地分析研究相互渗透,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将成岩作用、油气的成藏史等纳入到盆地发展演化历史中统一考虑,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趋势所在[1]。本文从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成岩过程中自生石英数量的变化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岩性油气藏中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储层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的关系。 1 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 由有机质转化来的有机流体是整个地壳流体活动的一部分,对成岩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有机质转化形成的有机酸引起了地质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溶解矿物,形成次生孔隙[2]。有机酸主要由干酪根含氧基团的热催化断落、烃类与矿物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油微生物降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转化而来,但就其生成时间而言,尚未有定论。泌阳凹陷碎屑岩储层在碱性-强碱性原始地层水中发现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不但丰富了次生孔 为石英自生加大提供了新的解释。塔中隙的成因理论,而且石英溶解所产生的SiO 2 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后因淡水注入而使烃类被氧化,所产生的有机酸促进了钾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导致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除有机质转化产生有机酸外,油气的产生对成岩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运移成藏的成岩记录是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反演成藏过程的基础,国际上对储层中烃类流体充注与成岩作用关系给予高度重视。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烃类流体侵位与储层成岩作用”领域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早期烃类流体侵位有利于优质储层形成,二是储层成岩纪录有助于重构油气成藏过程[3]。1999年和2000年AAPG年会曾将“成岩作用作为烃类流体运聚记录”作为分会讨论的主题,要使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取得进展,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烃类流体充注与储层成岩作用关系,建立起烃类流体运聚-储层成岩作用-烃类流体包裹体-自生矿物形成关系的解释定量模式,为成岩矿物及其包裹的流体化石作为烃类流体运聚的记录提供理论基础。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一方面,储层胶结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成藏条件(温度、压力、流体成分和相态),另一方面,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

伊通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因素 蔡长娥1,2,刘震1,邱楠生1,2,贺君玲3,宋立斌3,张胜斌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项目》(2011ZX05001) 摘要:经过前期勘探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为一油气富集带。由于西北缘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条件差异大,成藏模式具有多变性,油气富集因素认识不清,导致伊通盆地西北缘进一步勘探遇到新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已知油藏解剖,同时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活动期次、油气充注期次、烃源岩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并对比分析已知油气藏和落空井的成藏条件差异性,确定油气的主控因素,进一步明确油气相对富集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伊通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划分为四类成藏模式即(1)具有半花状-近油源-油藏-早期成藏特点的伊59油藏形成模式;(2)具有伸展断块-近油源-油气藏-两期成藏特点的昌43油藏形成模式;(3)具有花状-远油源-油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49油藏形成模式;(4)具有断层-岩性-远油源-油气藏-晚期成藏特点的昌14油藏形成模式。西北缘古近系成藏主控因素被认定为储集相和断层,提出了“优势相油气富集”新观点。油气成藏模式的划分、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的总结对伊通西北缘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目标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伊通西北缘;成藏模式;相-输二元主控;优势相富集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Factor of Paleogene Reservoir in the North w 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Cai Change1,2, Liu Zhen1, Qui Nansheng1,2, He Junling3, Song Libin3, Zhang Shengbi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Basin and Reservoi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Jilin O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Abstract: Early exploration has proven th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Yitong basin is a hydrocarbon enrichment zone. Further exploration has faced with new difficultie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due to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large differences 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variability of accumulation model and the unclearness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factors. By analyzing the known reservoirs and combining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history, the fault activity periods, the inflow periods and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 different types of dynamic accumulation models are buil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第一作者简介:蔡长娥(1986年),女,汉族,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藏形成 机理与分布规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2249。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浊积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

浊积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 摘要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分布着多个辫状三角洲体系,且面积较大,与周围的砂岩层一起构成了存储油气的重要场所。随着低渗透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深化,证实了浊积岩也可以存储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在长6、长7油层组发育的浊积岩具有油气成藏条件,其特征与分布规律等尚不明晰,本文就浊积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做一个论述,希望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浊积岩特征;油气成藏 0引言 在晚三叠世的初期,受海扩张与华北地块逆向旋转影响,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南陡北缓、南浅北深的坳陷地貌,地层厚度超过1.4km,呈现不对称形状,在盆地西南部,分布着多个辫状三角洲体系,且面积较大,与周围的砂岩层一起构成了存储油气的重要场所。目前发现的几处油田,都具有上亿吨的储量。随着低渗透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深化,证实了浊积岩也可以存储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在长6、长7油层组发育的浊积岩具有油气成藏条件,其特征与分布规律等尚不明晰,本文就浊积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做一个论述,希望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1 地质情况与浊积岩特征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北临阴山,南抵秦岭,东至吕梁山,西抵腾格里沙漠,面积约为3328平方公里。是该盆地的主要地质变化时期是晚三叠世,经历了“发育一发展一全盛一衰退—消亡”的完整的演化过程。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自上而下分作10个油层组(长1一长10)。湖盆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分别为长7期、长9期、长4+5期,就湖侵范围而言,长7期的最大,因此沉积了优质的中生界烃源岩。其后,盆地断裂活动加剧,基底整体下沉,大量的沉积物随洪水沉入深湖一半深湖中,形成湖泊浊流沉积。经地质勘探得知,该地区的浊积岩厚度达到1m,砂岩厚度平均为10m~20m,最厚的地方达到了50m。沉积构造为泥底构造、粒序递变层构造等,粒度较细,块状结构均匀。 2浊积岩特征 2.1 浊积岩的岩石学特征 浊积岩的岩石类型受物源区成分的影响,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颗粒间多呈点线、线线接触方式,分选中等,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岩屑长石,就整体特性而言,浊积岩具有正粒序性,粒度较细,块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综述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6-09-19;修回日期:2006-12-1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资助.作者简介:张乐(1979-),男,新疆阜康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mail :z han gleu pc @https://www.doczj.com/doc/7f1194825.html,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张 乐1,2,3,姜在兴3,郭振廷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 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4.胜利油田弧岛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231) 摘要: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关键词:构造应力;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油气分布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1-0032-05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水动力以及异常地层压力;毛细管力一般为油气运移的阻力,其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的流体势分布。人们也认识到构造应力对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构造应力在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分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油气运移聚集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1-5] 。构造应力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构造应力产生的热效应对油气生成也有影响。构造应力是各种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不仅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盆地内构造的形成及分布,还影响生、储、盖层的发育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因此,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油气勘探开发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构造应力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构造运动、产生构造形变、形成各种构造形迹的应力。在油田应力场研究中,构造应力常指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的增量[6]。地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 等几种应力耦合而成。 1.1 概述 构造应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已经证实,热量在导致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范畴的烃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壳中最为活跃的能量之一,其产生的能量已为地壳中岩层的各种变形所证实。索洛维耶夫等指出,由构造变形转变而来的机械能是构造变形过程中补充放热的主要原因。机械能可转化成热能,在强烈挤压带,这种热能特别大。其表现形式是: 沿断裂面的摩擦热; 可塑性变形时内部的摩擦热; 应力松驰时的弹性变形热。此外,在构造变形速率极快的情况下,放热发生得更快,并可使围岩的温度大幅度升高,这己被现代地震观测所证实[7-9] 。据钟建华等[3] 对我国湘西沪溪县白沙含油瘤状灰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手标本和室内显微镜薄片中,石油仅分布在剪切破碎带内瘤状灰岩中,而与其相邻的、未受剪切破碎的非瘤状灰岩中却未见石油,从而认为该区剪切作用导致矿物等固体颗粒旋转、位错或断裂,因彼此摩擦或晶格断裂而产生热量,为有机源岩生油提供了附加热能,促使有机质转化为 第18卷1期 2007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 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1Feb. 2007

第六章 第二节 油气成藏模式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模式 溱潼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自南向北划分为断阶带、深凹带、斜坡带三个构造带。其中斜坡带又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外斜坡带(图1-2)。由于不同构造单元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导致油气聚集、分布特征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一、断阶带油气藏形成模式 (一)断阶带构造特征 溱潼凹陷断阶带西南起姜小庄,东北至小凡庄,全长约60公里。溱潼凹陷是在新 生代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箕状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发育。边界大断层断距1000~2000m, 剖面上表现为同沉积断层,边界大断层的持续活动派生了一系列同向北掉的次级正断层, 形成二阶或三阶结构,次级正断层断距小于500m。断裂走向大都以北东东向为主,少部 分为北东向。在纵向上断开阜三段或阜一段,甚至泰一段,其侧向就自然被阜四段、阜 二段、泰二段界岩,这类断层可以较好地控制油气的分区、侧向运移和聚集,亦称为控 油断层。 根据阶状结构的发育特征,可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目前已发现的油田主要分布于断阶带中段,纵向上包含了泰州组、阜一段、阜三段、戴一段、戴二段、垛一段等凹陷内主要储集层段。断阶带东段次级断层不甚发育,主要为一阶结构。主干断层下降盘发育有次一级羽状断裂,组成数个墙角状断块构造。在此段已发现溪南庄油田、红庄油(气)田。中段是断阶带最复杂的断块,因次级断层的发育造成二阶~三阶的阶状结构,沿次级断裂派生出来的断层极为发育,由此形成多个局部构造,目前已发现草舍、陶思庄、角墩子、储家楼、洲城、祝庄、淤溪等7个油田。西段是断阶带上工作程度最底的段,主要为三阶结构。 边界大断层及一系列次级断层的发育是控制断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由于边界断裂的持续活动,产生了储家楼、时堰、俞垛、大凡庄、港口等一系列生油次凹,这些次凹是提供油源的主要场所;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边界大断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层(特别是Ⅰ、Ⅱ号大断层后期活动),给深凹中生成的油气及压力封闭层的异常高压一个良好的排泄通道,因此这些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在二阶结构断阶中,由于Ⅱ号断层后期(一般与生油运距关键时间吻合)断距加大活动性增加,更接近生油深凹,因此,其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更加明显。 断阶带的阶状结构使地层间具有良好的整体界岩条件,油气的复合成藏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溱潼凹陷断阶带已发现的圈闭基本上由一或二阶断层所形成的断鼻型和断块型。目前已在二阶结构的断阶带发现了有草舍油田复合油气藏、祝庄-洲城油田复合油气藏及红 311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圈闭的成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是指在侧压应力挤压作 用下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 气藏。这类油气藏多见于褶 皱区。 其背斜圈闭的特点是: 两翼地层倾角较大,不对称, 靠近褶皱山区一侧较另一侧 平缓;闭合高度较大,闭合 面积较小,且常伴有断层发 育;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 造线平行。从区域上看,这 类背斜油气藏分布在褶皱区 的山前和山间坳陷内,常成 排成带出现。我国酒泉盆地 南部山前褶皱带中的油气藏 可作为其中的代表(图)。 在国外的褶皱区内,也分布有很多著名的这类背斜油气藏。例如在波斯湾盆地的扎格洛斯山前坳陷内分布有拉里、阿贾加里、加奇萨兰等世界著名的大油田。在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前坳陷以及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前坳陷内,也都分布有很多这种类型背斜油气藏。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地台区,广泛分 布着一种与基底活动有 关的背斜油气藏。这类背 斜油气藏主要是由于基 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 隆起,形成背斜圈闭而产 生的。 其背斜圈闭的主要 特点是:外形一般与其 下基底隆起相符,两翼地 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 小,闭合面积较大。直接 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

曲较明显,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消失。当这种背斜圈闭成组成带分布时,则称为背斜带或长垣。由于这类背斜圈闭一般形成时间早,面积大,若与油气生成及运移配合良好时,常可成为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例如我国的大庆油田(图),世界上最大的加瓦尔油田(图)等,它们的油气藏都属于这种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沙特阿拉伯加瓦尔油田综合图 图中1ft = 0.3.48m (据У.Груяенд等,1968引自潘钟祥,1986)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60年代后期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国内外不少地区(特别是三角洲沉积发育地区)都发现了许多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其油气藏。所谓逆牵引背斜是指同生断层上盘的沉积岩层在向下滑移过程中,因逆牵引作用而形成的滚卷背斜。这类背斜的形成主要是沉积过程中同生断层作用的结果,而与构造运动无关。

神狐隆起WC15-1构造油气成藏模式探讨

收稿日期:20150103;改回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富烃凹陷资源潜力再评价和新区、新领域勘探方向(二期)”(2011ZX05023-001) 作者简介:陈少平(1978-),男,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勘察专业,2007年毕业于该校能源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3.003 神狐隆起WC15-1构造 油气成藏模式探讨 陈少平,刘丽芳,黄胜兵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 摘要:从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原油类型和烃源岩演化过程等方面,对神狐隆起WC15-1油 气藏原有的3种油气运聚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前人研究所得出的3种模式均存在一定 的缺陷。在对珠三坳陷的充填演化、凹陷结构及珠三南断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WC15-1构 造油气成藏的新模式。研究认为,WC15-1油气藏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C 凹陷文昌组。该构 造油气成藏模式的准确建立对文昌C 凹陷本身及类似的边缘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成藏模式;断裂;WC15-1构造;珠江口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5)03-0014-04 引 言 从源岩到圈闭,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核心问 题,也是近年来油气地质研究的重点、热点问 题[1-5]。前人认为神狐隆起WC15-1油气藏有3 种成藏模式[6-9]:①WC15-1油气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C 凹陷恩平组烃源岩;②WC15-1油气藏 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B 凹陷,主要烃源岩是文 昌组,也有文昌A 凹陷的油气贡献;③WC15-1油 气藏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A 凹陷。总之关于 WC15-1油气藏油气来源问题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定论。因此,明确WC15-1的油气来源, 建立正确的油气成藏模式对文昌C 凹陷油气勘探具 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珠江口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10-11]。珠三 坳陷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WC15-1构造位于珠三 坳陷南侧、神狐隆起的北部(图1),为披覆背斜构 造。神狐隆起本身无下第三系沉积,珠江组一段直 接与前第三系底层相接,没有下第三系烃源岩分 布。WC15-1油气藏的油源只能来自周围的生烃凹陷。神狐隆起南北两侧分别为珠二、珠三坳陷,这2个坳陷均发育有烃源岩,但珠二坳陷距WC15-1构造较远,油气不能有效地运聚至WC15-1构造。前人研究认为WC15-1构造临近文昌A 凹陷,可能是其主要的烃源,研究发现,文昌C 凹陷向东一直可以延伸到X2井区附近(图1),因此,WC15- 1 图1 WC15-1构造位置构造临近的是文昌C 凹陷,而并非以前所认为的文昌A 凹陷。构造研究表明,WC15-1构造在珠江组一段沉积期就开始发育,圈闭形成于粤海期。储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摘要 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个阶段;来源;运移;进展 1、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 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 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 (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2)研究了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第28卷 第2期 O I L &G AS GE OLOGY 2007年4月  收稿日期:2007-01-09 作者简介:陈红汉(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盆地含烃流体地质、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68)资助 文章编号:0253-9985(2007)02-0143-08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陈红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做出了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龄确定已由过去的地质间接确定方法为主,发展到今天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配备电子倍增器和UV 激光纯化系统的高灵敏度质谱仪上,开展流体包裹体与自生钾长石A r 2A r 定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微区、微量和多期次油气充注精确定年,对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建模和次生油气藏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需要发展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成岩矿物定年和多种定年结果相互验证,为正确揭示不同盆地油气成藏年龄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油气成藏年代学;流体包裹体;自生钾长石;A r 2A r 定年中图分类号:TE11213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i n geochronology of hydrocarbon accum ul a ti on Chen Honghan (Depart m ent of Petroleu m Geology,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 uhan,Hubei Province,430074) Abstract:Thr ough su mmarizing the dat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commonly e mp l oyed in geochr onol ogy of hy 2dr ocarbon accu mulati on and evaluat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direct dat 2ing of hydr ocarbon accu mulati on thr ough geol ogical methods be rep laced by direct deter m inati on of hydr ocarbon charging ages thr ough radi oactive is ot ope app r oaches .By using highly sensitive mass s pectr ometer equi pped with electr on multi p lier and UV laser p r obe syste m ,an integrated method of fluid inclusi on with A r/A r dating of au 2thigenic K 2felds par overgr owt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 lied in p recise dating of multi p le 2phase hydr ocarbon charging of s mall a mount in s mall areas,bear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kinetic modeling of hydr ocarbon m igrati on and accumulati on and the exp l orati on of secondary reservoirs in superi m posed basins . It is als o worthy of note that the geochr onol ogy study of hydr ocarbon accumulati on needs not only the intersecti on and inter penetrati on of multi p le disci p lines,but als o the devel opment of more rep resentative diagenetic m ineral dating methods that could be validated by the results of many other dating techniques,thus p r oviding reliable bases f or hydr ocarbon accu mulati on dating in different sedi m entary basins . Key words:geochr onol ogy of hydr ocarbon accumulati on;fluid inclusi on;A r/A r dating of authigenic K 2felds par overgr owth 1 概述 地质流体演化是一种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的动力学过程;要“动态”地分析这个过程,就必须研 究流体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过去,学者利用各种 方法确定流体流动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相对 时序,或运用本构模拟的方法正演其过程,都存在确定过程随时间的变化速率问题。只有能够测定出其流体流动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时间,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