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试验

一、 静力载荷试验

1.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 确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 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3) 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 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3m 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载荷试验可适用于各种地基土,特适用于各种填土及碎石的土。本节主要介绍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本实验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 )-沉降(s )曲线(即p -s 曲线)。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 -s 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

通过对p -s 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ak

f 、变形模量

E 和基床反力

系数

s

k 。

平板载荷试验所反映的相当于承压板下~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浅层天然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含碎石的土等。也用于复合地

破坏阶段

剪切变形阶段

线变形阶段

基承载力评价。

4.试验仪器及制样工具

仪器设备:载荷试验的设备由承压板、加荷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等部件组合而成。目前,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设备已应用多年。

(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对承压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过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而且其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其形状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5000cm2。对一般土多采用2500~5000cm2。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础相近,但不易做到。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加荷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

1)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由于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

荷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图4-3)。其优点是荷载稳定,在大型工地常用。

图3 载荷台式加压装置

(a)木质或铁质载荷台;(b)低重心载荷台;1—载荷台;

2—钢锭;3—混凝土平台;4—测点;5—承压板

2)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法,即用油压千斤顶加荷,用地锚提供反力。由于此法加荷方

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广泛采用,并有定型产品(图4-4)。采用油压千斤

顶加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①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满足地基沉降要求。②下入

土中的地锚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以避免地锚上拔,试验半途而废。

图4 千斤顶式加压装置

(a)钢桁架式装置;(b)拉杆式装置;1—千斤顶;

2—地锚;3—桁架;4—立柱;5—分立柱;6—拉杆

(3)沉降观测装置,沉降观测仪表有百分表、沉降传感器或水准仪等。只要满足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及线性特性等条件,可任意选用其中一种来观测承压板的沉降。由于载荷试验所需荷载很大,要求一切装置必须牢固可靠、安全稳定。

5.试验步骤

第一部分,设备安装:

(1)、下地锚、安横梁、基准梁、挖试坑等。地锚数量为4个,以试坑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开挖试坑至试验深度。接着安装好横梁、基准梁等。该工作由老师事先完成。

(2)、放置承压板。在试坑的中心位置,根据承压板的大小铺设不超过20mm厚的砂垫层并找平,然后小心放置承压板。

(3)、千斤顶和测力计的安装。以承压板为中心,从下往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测力计、垫片,并注意保持它们在一条垂直直线上。然后调整千斤顶,使整体稳定在承压板和横梁之间,形成完整的反力系统。

(4)、沉降测量元件的安装。把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能准确测量承压板的沉降量。百分表数量为4个,在安装时,注意使其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形成完整的沉降测量系统。

第二部分,加载操作:

(1)、加载前预压,以消除误差。

(2)、加载等级一般分10~12级,并不小于8级,我们取10级。最大加载量200kPa,所以每级20kPa。由于承压板面积为,所以每级荷载为4kN。同时,第一级是各级加压的两倍,即8kN。

(3)、通过事先标定的压力表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出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

(4)、加荷载。按照计算的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加载,并随时观察测力计百分表指针的变动,通过千斤顶不断补压,以保证荷载的相对稳定。

(5)、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每小时沉降量小于时,可以认为沉降已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6)、试验记录。每次读数完,准确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卸载操作:

(1)、卸载时,每级压力是加载时的2倍。

(2)、由于此次实习并未要求记录卸载数据,所以未作详细要求。

(3)、松开油阀,拆卸装置。

6.试验数据

实验原始数据见附表一。

7.试验数据处理

由原始数据统计处理,我们得到以下一个表格,每级荷载作用下,我们通过率定曲线,得出千斤顶的力,由此计算出每级荷载下,承压板对地基土的压力。再由百分表的读数得出每级压力下稳定的沉降量,汇总于下表格。

以上表格数据,帮助我们绘出该地基土的P-S曲线(见附图一),由原始数据我们还得出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见(附图二)。

8.试验成果分析及工程应用

通过载荷试验,我们得到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是载荷试验原始记录。试验过程中不仅记录荷载-时间-沉降,还记录了其它与载荷试验相关的信息,包括载荷板尺寸、载荷点试验深度(或试验桩桩长)、千斤顶量程与型号、沉降观测仪器与型号、天气、气温等等。

记录数据见附表。

资料整理如下:

(1)、绘制p-s曲线(p-s曲线的必要修正:图解法或最小二乘修正法)

根据载荷试验原始沉降观测记录,将(p, s)点绘在厘米坐标纸上。由于p-s曲线的初始直线段延长线不通过原点(0,0),则需对p-s曲线进行修正。此处采用图解法进行修正,

其中

0=0.06

s mm,即将曲线整体向上平移。如附图一所示。

(2)、绘制s-lg t曲线

在单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注意标明坐标名称和单位。同时需要标明每根曲线的荷载等级,荷载单位用kPa。如附图二所示。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k

f

由于p-s关系呈缓变曲线,不宜采用拐点法和极限荷载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故采

取相对沉降法。

其中,b=,s/b 取,即=0.010.4=0.004?s m = 4 mm 所对应的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由p -s 曲线知,当=4s mm 时,=100p kPa

试验在进行到加载为120kpa 时,由于天气原因,下雨了,我们被迫终止试验,因此120kpa 加载并非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所以不能确定当=4s mm 时,=100p kPa 是否小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我们暂取=100ak f kPa

(个人疑问:p -s 曲线绘制时,对试验数据点的拟合有多种作法,拟合曲线并非准确曲线,所以通过曲线查出的ak f 也并非准确值。我们不能控制绘出的曲线误差,那我们怎么去得到最接近真实值的ak f ?)

(4)、地基土的变形模量0E

2

001=(1)E I I K b μ-

其中,承压板边长b =,承压板为圆形,0=0.785I ,承压板埋深=0z m ﹤ b =,故

10.270.270

1-

=1-=11.0

?≈z I b 。

如图,承压板为圆形,直径

对于K ,则-321.6

===1425740.151510

?p K s kN/m 3。 又μ取,

∴ 22

001=(1)=0.7851142574(1-0.35)0.4=39284.12μ-????E I I K b kPa

(5)、基床反力系数s k

基床反力系数取p -s 曲线直线段的斜率,即

-321.6

=

==1425740.151510

p K s kN/m 3 9.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该地基土的承载力为100kpa ,变形模量为0=39284.12E kpa ,基床反力系数

s

k =142572kpa

试验过程中加载在时,沉降过小,可能由于操作问题,造成在未稳定时,直接进行下一级加压,造成数据在p -s 曲线出现严重偏移,因此该组数据为无效数据。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下雨中断试验,此试验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平板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 1.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部土层(包括软岩、极软岩)及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所谓深部一般是指埋深等于或大于3m,且在地下水位以下。 (3)岩基载荷试验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基岩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承载力的确定。 1.1.2基本理论 (1)一般地基土承载力设计的取值接近于比例界限。因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平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表面,由弹性理论可得 E—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无侧限)(kpa); I—刚性承压板形状系数,圆形板取0.785;方形板取0.886; —土的泊松比:碎石土取0.27,砂土取0.30,粉土取0.35,粉质黏土取0.38,黏土取0.42,不排水饱和粘性土取0.50; d—承压板直径或边长(m); p—p—s曲线线性段承压板下单位面积的压力(kpa); s—与p对应的沉降量(mm)。

(2)对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圆形压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内部,由弹性理论可得式 ω—与试验深度和土类有关的系数。 深度载荷试验计算系数ω的取值 1.1.3国内平板载荷试验主要技术标准要点 国内平板载荷试验主要技术标准要点

1.1.4试验仪器设备 (1)承压板 1)承压板状为圆形或方形(圆形板应力条件较方形板简单)。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底面平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3)钢质承压板厚度不小于25mm或采用加肋措施 (2)反力装置 (3)加载与量测设备

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

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 第一章概述一、用途 JCQ—503A 型静力载荷测试仪是专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研制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仪器。它配合应变式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油泵流量控制器或油泵开关控制器、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可进行桩基及其它地基基础的静力载荷测试。也可进行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及砌体轴压、抗剪等方面的测试。二、特点本仪器具有一个荷载测试通道和四个位移测试通道,可直接显示各测试通道的荷载值 kN、沉降值 mm,而不需人工换算。荷载通道可以配用小至数十公斤,大至数百吨的各种量程测力传感器和无吨位限制的压力传感器。荷载通道允许测力传感器并联使用。可以进行从楼板、碎石桩、天然地基直至数千吨大桩的静力载荷试验。本仪器有两路各自独立的油泵控制输出,可以对试桩的加载、补载自动控制。其一为开关量输出,用我所提供的油泵开关控制器直接控制高压油泵,适用于要求不太高的荷载试验。其二为 D/A 输出,用来控制我所提供的油泵流量控制器。该控制器的机芯采用的是进口变频器,可以自动调节高压油泵流量,能同时满足小吨位复合地基试验及大吨位桩基测试多台千斤顶并联工作时对流量精细调节的要求。仪器与传感器、油泵间采用电缆连接,测试人员可远距离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大大提高了测试精度。本仪器荷载通道使用的测力传感器,除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分辨率高、长期稳定性好的优点外,还具有优良的抗偏载和抗侧向力性能,可有效避免反力及加载装置倾斜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沉降测试通道使用本所研制的容栅式位移传感器,其具有的高精度、大量程、无时漂、温漂等优点,完全满足了野外昼夜连续观测对时漂、温漂的严格要求。仪器可工作于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独立工作方式或联机工作方式独立工作方式工作时仪器内部带有的不断电时钟及大容量非易失数据存储器可对测试数据实现真正的无纸化记录。仪器内部带有六种不同试

静力载荷测试仪操作规程

静载试验实例: 有一工地,需做静载试验,试验要求及所需的配套设备如下: 最大加载量:2000kN 试验方法:依照JGJ106-2014慢速规范 加卸载分级:依据规范 记录桩沉降量时间:依据规范 稳定标准:依据规范 试桩最大沉降量允许值:40mm 不均匀沉降允许值:10mm 控载方式:自动 油泵控制方式:油泵开关控制器(测控器内嵌) 电动油泵:380V双油路超高压油泵 千斤顶:3200kN双油路油压千斤顶,编号:25687,额定油压:64MPa 荷载传感器:油压传感器:80MPa,灵敏度:V,编号:65536 位移传感器:50mm容栅式位移传感器 检测流水号:080010 桩号:0012 主机和测控器通信方式:无线 GPRS远程传输方式:内部模块发送

GPRS数据发送方式:按规范发送 操作步骤: ★检查供电电源220V(仪器供电电源)、380V(油泵供电电源)是否正确。 ★检查供电电源无误后,用平方四芯电缆将测控器与现场三相380V交流电源连接并可靠接地。 ★选择合适地点放好仪器主机,将测控器放在桩前,固定好主机及测控器的吸盘天线。 ★将主机电源线插入220V插座,准备给主机供电。 ★检查油泵电机应为三相Y型接法。然后用平方四芯电缆将油泵电机与测控器油泵电源插头连接。 ★连接好油路系统(油压传感器应串入油路系统),高压油管应防打折。 移传感器的测杆安装在基桩上,位移传感器安装就位后,将连接位移传感器的电缆插入测控器位移通道1号至4号位移传感器插座上,将连接油压传感器的电缆插入测控器荷载传感器插座上。 ★当现场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并进入JCQ503B静力载荷测试系统,打开测控器电源开关准备测试。 ★一切就绪后仪器可开始一次新的试桩,按试桩参数键进入工程参数设置子界面。按数字键设置检测流水号为080010、按光标前进键定位光标至桩号输入栏,按数字键输入桩号0012,按光标前进键定位光标至桩基类型选择栏,按参数选择键选择桩基类型为单桩,按光标前进键定位光标至位移1开关状态选择栏,按参数选择键选择1号位移为开状态,同样操作设置2号、3号、4号位移传感器开关状态。工程信息参数设置完并检查无误后按确认键输入结束并自动进入传感器设置窗口。系统日期及系统时间的显示应为建立试桩数据文件时的实际日期和实际时间。此时已经建立起一个文件名为800010-0012的新试桩数据文件。

RSM-JC5(A)静载荷测试仪

RSM-JC5(A)静载荷测试仪 用途: 基桩(单桩、群桩)、地基、岩基、孔底抗压静载荷试验 基桩、锚桩、锚杆抗拔静载荷试验 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 符 合: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T38-2009)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6) ◆…… ◆符合国际、国内多种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规程

技术特点: 1.一体化设计,工程塑料机壳,触摸屏操作; 2.采用8.4寸真彩液晶显示屏,背光亮度可调; 3.主机可无线遥数控盒,有效距离大于300m; 4.主机配备可拆卸锂电池,可外接电源供电,单个锂电池可座充,保证试验过程中不断电;数据盒内置高性能锂电池,可直接由现场220V/380V电源供电,无需充电; 5.自动化程度高,全自动加载、卸载、判稳、读数,可实现全程无人值守; 6.具备自动报警功能,可实现对沉降量超值或不均、上拔量过大、位移表超量程、位移传感器故障、油压系统故障、压力不足等多项异常状况的即时报警功能,并可根据不同工地条件自行设定报警警戒值; 7.可通过手机实现现场检测的无线监控; 8.数据自动双备份,确保数据不丢失; 9.独特的日志监督功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0.仪器图表按规范格式显示,现场可同时显示Q-s、s-lgt、s-lgQ等各种数据曲线; 11.兼容调频防水式位移传感器、数字容栅式位移传感器以及电阻式位移传感器; 12.荷载测试可选择压力传感器以及荷重传感器; 13.配备变频流量控制器控制油泵时,可实现单相220V 电源带动三相油泵功能; 14.多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个性自创加卸载方式均适用。性能指标:

503B仪器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用途 JCQ-503B静力载荷测试仪是专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研制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仪器。该仪器由主机和前端测控器组成,主机和测控器之间的通信方式为无线/有线两种方式。该仪器配合压力传感器或力传感器、容栅式位移传感器、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可进行桩基础及其它地基基础的静荷载测试、土木工程试验中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及砌体轴压、抗剪等测试,也可用于其他有关荷载或位移检测试验。 仪器内嵌GPRS模块,可在试验过程中将测试数据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便于桩基检测机构或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实现对测试现场、测试数据的有效监督、管理。 二、功能与特点 1.硬件部分 ●仪器由主机和测控器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均为便携式一体化结构。主机采用便携式 高强度、一体化机箱。内嵌功能强大的32位ARM微处理器并带有大容量非易失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测试数据,可实现真正的无纸化记录。测控器测控一体化设计,可靠性高且功能强大。 ●主机采用4.3寸(480*272)宽温真彩色液晶显示屏,现场可显示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数 据、曲线、测试状态和参数。 ●主机为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全中文界面,仪器采用按键操作,操作简洁方便。 ●主机内嵌GPRS模块,用户需要时可通过GPRS网络将测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为本 单位或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实行远程监管提供方便。 ●测控器荷载测试通道既可连接测力传感器直接测力以适应高精度测试需要,也可连 接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压,通过油压自动换算成荷载值。 ●测控器有4个独立的位移测试通道用于测量试桩的沉降。 ●位移通道使用数字容栅式防水型位移传感器。高精度,大量程,无时漂、温漂影响, 完全满足了野外昼夜连续观测对时漂、温漂的严格要求。 ●测控器内嵌油泵开关控制器,采用测试及控制一体化设计。油泵开关控制器既可控 制220V单相油泵电机,也可控制380V三相油泵电机,能实现全自动加载、补载、卸载。 ●仪器可直接和用户现有的千斤顶、油泵配套使用,无需购置新的液压设备。 ●仪器主机与测控器之间采用无线/有线双通信方式。一般情况下,主机和前端测控器 之间为无线通信,前端测控器直接放在桩前,主机在仪器无线通信的有效范围内可随意放置,测试人员可在数百米范围内远距离操作,避免了长线传输给现场测试人

荷载静力计算

常用结构计算 荷载结构静力计算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项次类别 标准值 (kN/m2) 组合值系数 ψc 频遇值系数 ψf 准永久值系数 ψq 1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 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0.5 0.4

静载荷试验报告模板

(样式一,须另加专用封套) (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 ※※※※※※※※※※工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 复核:(含上岗证号)(盖骑缝章) 审核:(含上岗证号) 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

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 ※年※月※日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加盖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监督电话:联系人:

(样式二) (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正式报告中须去掉本规定格式中的注释红字)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盖骑缝章)检测日期:※年※月※日 报告编号: 合同编号:(可缺省)

(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 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 ※年※月※日

※※※※※※※※※※※※工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 复核:(含上岗证号) 审核:(含上岗证号) 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加盖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监督电话: 联系人:

岩联技术——YL-PLT 静载荷测试仪

岩联技术——YL-PLT 静载荷测试仪 产品用途: ◆基桩、地基、岩基、群桩抗压静载荷试验 ◆基桩、锚桩、锚杆抗拔静载荷试验 ◆基桩水平静载试验 ◆楼板、桥梁、孔底静载荷试验 符合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T738-2009》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产品特点: ◆首创试验环境智能搭建功能,系统自检、数据传输网络搭建、传感器初始化等操作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无需人工繁琐操作,真正做到开机即用。 ◆同时支持有线和无线联机模式,无线联机模式最大支持同时进行4个独立试验。 ◆全标准支持,无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还是自定义标准,均能适用。 ◆全自动智能控制,自动实现加压、恒压、读数、判稳、数据保存,做到无人值守功能。 ◆全面的安全监控报警功能,自动侦测和处理过压、欠压、沉降位移过大、上拔位移过大、不均匀沉降过大、链路故障、油泵故障等,并实时报警。 ◆多种现场监控方式,实时数据表格、数据曲线、试验现场高清图像一应俱全。 ◆远程数据中心实时监控和数据上传。主机和远程数据可通过无线实时联机,同步上传监控现场各测试数据、监控图像。

◆国际首创智能语音提示功能:试验人员可以长时间不看屏幕就能了解试验的正常与否,试测过程更加轻松;数控基站多种灯光提示,从灯光就能了解试验的正常与否,让试验人员在不同的位置也能把控试验的过程,做到心中无忧。 ◆断电自动续测功能,开机即可自动恢复试验,确保试验数据永不丢失。 ◆双数据备份模式,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数据安全有效。 ◆安全日志系统,全程真实详细的记录试验中发生的每一次操作、每一条数据。 ◆12.1”真彩高亮触摸屏,向导式交互界面设计,操作简单,设置灵活。 软件特点: ◆测试数据图表、波形浏览方便、直观,支持曲线反向、平移等操作。 ◆提供完善灵活的浏览编辑功能,支持数据的增加、删除操作。 ◆支持所见即所得的曲线调整操作功能。 ◆提供曲线图、明细表、汇总表等多种打印格式,并提供报表格式的自定义功能。 ◆支持Word、Excel、BMP等多种输出格式。

大底盘框架_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荷载传递特征的试验研究

第32卷 增刊2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2 Supp.2 2010年8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ug. 2010 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荷载传递特征 的试验研究 石金龙,滕延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北京 100013) 摘 要: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鞍形”分布。相同上部荷载作用条件下,大底盘模型主楼中部地基反力值与单体模型中部地基反力值基本相等。地基反力由中部核心筒逐渐向主楼和裙楼的边柱、角柱传递,横轴方向柱下地基反力增速最快。正常工作状态下,大底盘模型裙房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约为核心筒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的1/2。 关键词: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荷载传递 中图分类号:TU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848(2010)S2–0089–04 作者简介:石金龙(1976–),男,河北衡水人,工学博士,从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E-mail: shijinlong207@https://www.doczj.com/doc/7f10456803.html,。 Study on upper load transfer of frame-core walls with large thick raft foundation under high-rise building complex SHI Jin-long, TENG Yan-jing (Institute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model test with a large scale of 1∶6, characteristics of load transferring for single frame-core walls structure (Model 1) and frame-core walls structure with single span and two-storey annex (Model 2) are studied. Tests show that subgrade reaction curves of Model 2 present basin shape, and curves of Model 1 present saddle shape. Under the same upper loads, subgrade reaction at central of main building in Model 2 i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Model 1. Subgrade reaction transfers from core walls to side and corner columns of main and annex building gradually, with a maximum increasing rate at transverse direction. Under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 average subgrade reaction of annex is half of that under core walls. Key words: frame-core walls structure with large thick raft foundation; raft foundation; load transfer 0 引 言 带裙房(或地下室)的大底盘厚筏基础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基础形式。大底盘厚筏基础,顾名思义,就是一幢或多幢高层建筑及其裙房整体连接,位于同一块大厚度的筏板基础上。 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承受的竖向荷载大,导致筏基厚度相应增大。在实际工程中,某些建筑的筏基厚度可达到3 m甚至更大。对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内力及底层核心筒、框架柱在共同作用下的荷载分担比例及工作机理,尤其是在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荷载不断增加过程中的内力重分布是该类结构基础设计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目前大底盘厚筏基础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下,开展上部结构—筏基—地基三者共同作用条件下有关底层核心筒、框架柱内力重分布状态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常规体型、异形体型及其组合的高层框架或框筒下大底盘厚筏基础的地基压力和变形特征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大部分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本文通过1∶6模型试验,对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作为对比,同时进行了1台─────── 收稿日期:2010–04–21

平板静力荷载试验

静力载荷试验 平板静力载荷试验(英文缩写PLT),简称载荷试验(图1)。它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起源于30年代的苏、美等国。其方法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2倍承压板宽的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综合性状。 载荷试验的主要优点是对地基土不产生扰动,利用其成果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最可靠、最有代表性,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其成果用于预估建筑物的沉降量效果也很好。因此,在对大型工程、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勘测中,载荷试验一般是不可少的。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比较其他土的原位试验成果的基础。载荷试验按试验深度分为浅层和深层;按承压板形状有平板与螺旋板(图2)之分;按用途可分为一般载荷试验和桩载荷试验;按载荷性质又可分为静力和动力载荷试验。本节主要讨论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试验的仪器设备及试验要点 (一)仪器设备:载荷试验的设备由承压板、加荷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等部件组合而成。目前,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设备已应用多年。 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对承压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过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而且其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其形状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5000cm2。对一般土多采用2500~5000cm2。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础相近,但不易做到。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加荷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由于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荷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图4-3)。其优点是荷载稳定,在大型工地常用。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Word版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FD0600001 第1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年11月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3页共7页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4页共7页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编号:0000007),我公司于2006年11月14日至2006年11月20日,对其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3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2.9%,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28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1。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m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5.0m,桩端持力层为4-1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本工程共有水泥搅拌桩105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2。 表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桩基检测方案模板

建筑工程复合地基 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检测单位: 编制日期:

工程名称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拟建的(项目名称),位于(项目地址),采用××××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详见表1。根据国家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需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试验。 二、检测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设计图纸和委托单位的要求 三、试验检测用仪器设备 静载试验设备 3.1.1 加载设备:超高压电动油泵、液压千斤顶。 3.1.2 荷载与沉降量测仪器仪表:JCQ-503A静力载荷测试仪、容栅式位移传感器和测力传感器。 3.1.3 其它设备:钢梁、基准梁、堆重平台。 低应变反射波法用设备 采用上海瑞欣生产的LPT型桩身完整性测试仪。 四、检测方法、目的和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和目的 (1)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方法检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验CFG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 抽样检测依据及数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验收检测 据GB 50202-2002和JGJ 79-2012的规定,对CFG桩复合地基,检验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应少于3

点。 桩身完整性验收检测 依照JGJ 106-2014和JGJ 79-201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CFG桩的桩身完整性,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抽检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本工程检测拟抽样数量 根据JGJ 79-2012、GB 50007-2011、JGJ 106-2014和GB 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本工程CFG桩的单桩和复合地基测点的抽检数量详见表1。各被检桩位的具体位置应根据国家规范的规定、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情况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 认定。 表1 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及抽检数量 五、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静载试验的反力方式和压板尺寸 采用堆重平台上配置重物的方式提供静载试验所需的反力。根据复合地基的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采用(×)的正方形刚性承压板。 加载和测量方法 通过一台液压千斤顶、一台电动油泵、一台JCQ-503A静力载荷测试仪和测力传感器进行荷载的施加和加荷量大小的控制;采用4个容栅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承压板沉降量的测量,位移传感器安装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基准梁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加载设备布置详见下图。

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

第一章概述 一、用途 JCQ—503A型静力载荷测试仪是专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研制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仪器。它配合应变式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油泵流量控制器或油泵开关控制器、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可进行桩基及其它地基基础的静力载荷测试。也可进行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及砌体轴压、抗剪等方面的测试。 二、特点 本仪器具有一个荷载测试通道和四个位移测试通道,可直接显示各测试通道的荷载值kN、沉降值mm,而不需人工换算。荷载通道可以配用小至数十公斤,大至数百吨的各种量程测力传感器和无吨位限制的压力传感器。荷载通道允许测力传感器并联使用。可以进行从楼板、碎石桩、天然地基直至数千吨大桩的静力载荷试验。本仪器有两路各自独立的油泵控制输出,可以对试桩的加载、补载自动控制。其一为开关量输出,用我所提供的油泵开关控制器直接控制高压油泵,适用于要求不太高的荷载试验。其二为D/A输出,用来控制我所提供的油泵流量控制器。该控制器的机芯采用的是进口变频器,可以自动调节高压油泵流量,能同时满足小吨位复合地基试验及大吨位桩基测试多台千斤顶并联工作时对流量精细调节的要求。仪器与传感器、油泵间采用电缆连接,测试人员可远距离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大大提高了测试精度。 本仪器荷载通道使用的测力传感器,除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分辨率高、长期稳定性好的优点外,还具有优良的抗偏载和抗侧向力性能,可有效避免反力及加载装置倾斜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沉降测试通道使用本所研制的容栅式位移传感器,其具有的高精度、大量程、无时漂、温漂等优点,完全满足了野外昼夜连续观测对时漂、温漂的严格要求。 仪器可工作于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独立工作方式或联机工作方式 独立工作方式工作时仪器内部带有的不断电时钟及大容量非易失数据存储器可对测试数据实现真正的无纸化记录。仪器内部带有六种不同试验规范所对应的判稳标准(用于自动判稳),一种人工判稳标准(用于特殊场合下人工判稳)、两种快速加载方式(不判稳直接加下一级荷载)。用户可以根据试验需要,任意选择一种判稳标准或加载方法。仪器具有油泵强停保护、限制荷载保护、加载时间保护三种加载保护方式。以便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自动或手动停止油泵加载。 仪器具有标准打印机接口,可以根据所选试验规范或快速加载方法所对应的数据采集间隔时间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并打印和存储该条记录,也可不使用打印机直接存储测试数据以实现无纸化记录。待本级载荷作用下稳定后,仪器内设蜂鸣器鸣响30秒,提醒测试人员,然后自动施加下一级载荷。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堆载法实施细则

1.检测目的 确定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和评价桩基础工程的承载质量,作为验收依据。 2.适应范围 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检测依据 3.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4.抽样原则 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 范》DBJ15-60-2008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位。 4.3随机抽样检测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工程 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1试验前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 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 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 5.3应按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 (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 (2)试验桩的设计要求(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 (3)试桩现场施工记录;

(4)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对于每个工程的检测,事先都应制定检测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 5.5.1灌注桩 (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桩帽承压钢筋网; (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砼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 (3)桩帽中心应在原柱的中心线上,顶面抹平,标明中心十字线; (4)桩帽顶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5.2预应力管桩: (1)锯过的桩桩顶必须磨平,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桩顶有法兰盘的 可不用夹具箍着)。 (2)桩顶标高控制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6试验桩因需放置千斤顶而挖开桩四周土坑时,土坑要求稳固、不塌方,保证工 作人员安全。 5.7根据现场试验具体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并配置必要工具和有关 记录表格。 5.8合理安排运输队伍和堆载设备安装人员。 5.9检查试验环境条件:检查场地道路是否能行走吊车和平板车、试验场地是否平 整,检查支承墩地基是否稳固。 5.10检查加载架是否按最大加载量要求配置,加载架的安全性是否满足试桩要求, 检查堆载队伍和运输设备。 6.仪器设备 6.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高压千斤顶、高压油泵、钢平台及压重砼块、基准梁、磁 性表座、垫板、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 JCQ-500FM油泵流量控制器、传感器屏蔽电缆、控载信号线、仪器电源线、 2.5平方二芯(三芯)电力电缆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要求 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操作记录。

静载试验计算单

精心整理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T 梁预制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 梁 QJYP32Z-0001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 编制: 1(1的计算(22201-(3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 梁(直线边梁)静载试验。 3、试验梁基本情况 本试验梁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 梁,梁号:QJYP32Z-0001,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日期为2014年1月7日,终张拉日期为2014年3月7日,静载试验日期2014年4月9日,终张拉龄期为33天;试件28天抗压强度62.4MPa ,弹性模量4.13×104MPa ,静活载设计挠度12.389mm 。 二、详细计算单:

A.1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如图A1 X i P 1P 2 P 3 P 4 P R A R B 图A1 A.1.1 式中:R L—— P i —— X i —— P—— A.2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 Δσs=(1-η1)σL6+(1-η2)σL5 =(1-0.409)×146.55+(1-0.90789)×12.77 =87.787MPa 式中:σL6σL5——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值,MPa; η 1、η 2 ——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完成率,MPa。 S σ ?——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MPa。

A.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ΔM S ΔMs=Δσs×(A y+A g)(W0/A0+e0)×103 =88.787×(0.0119+0)×(0.977438/1.47041+1.1821)×103 =1929.328(kN·m) 式中:A y——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截面积,m2; A g ——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全预应力梁取A g =0),m2 W ——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对后张梁为扣孔换算截面抵抗矩),m3 A —— e M ? ? A.4 M Ka=M d M d = M S =α =5.6 =5.6 = 得出:M *) M S ——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其中:g 1 为加载千斤顶的重量;132kg/个,共5个 g 2 为加载千斤顶钢板垫块的重量; 每个垫块重量:30.9kg,共5个 加载油泵放置在梁下地面 A.5计算基数级荷载值 P Ka=M Ka /α=8732.916/5.6=1559.449(kN) A.6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

一静力载荷试验

静力载荷试验 1.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 确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 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3) 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 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 3m 和地 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载荷试 验可适用于各种地基土, 特适用于各种填土及碎石的土。 本节主要介绍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 验。 本实验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 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 平板载荷试验所反映的相当于承压板下?倍承压板直径 的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浅层天然地基土, 包括各种填土、含碎石的土等。也用于复合地 基承载力评价。 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 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 得到荷载(p )—沉降(S )曲线(即P-S 曲线)。 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 P-S 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 段,如右图所示。 通过对P-S 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 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 ak 、变形模量 E 。和基床反力 系数k s 。 直 线 变 形 阶 段 剪切变形阶段 破 坏 阶 段 (或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

4. 试验仪器及制样工具 仪器设备:载荷试验的设备由承压板、加荷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等部件组合而成。目 前,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设备已应用多年。 (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对承压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过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而且其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其形状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 5000cm2。对一般土多采用2500?5000cm2。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础相近,但不易做到。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加荷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 1)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由于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 荷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图4 —3)。其优点是荷载稳定,在大型工地常用。 图3载荷台式加压装置 (a)木质或铁质载荷台;(b )低重心载荷台;1 —载荷台; 2—钢锭;3—混凝土平台;4 —测点;5—承压板 2)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法,即用油压千斤顶加荷,用地锚提供反力。由于此法加荷方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广泛采用,并有定型产品(图4-4)。采用油压千斤 顶加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①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满足地基沉降要求。②下入 土中的地锚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以避免地锚上拔,试验半途而废。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 -FD0600001 第1页共7 页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 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 址: 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 年11 月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编写:审核:审批: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检测资质号:检测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 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 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 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第 4 页 共 7 页 报告编号: FD0600001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 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委托(委托书编号: 0000007),我公司于 2006年11月14日至 2006年 11月20日,对其 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 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抽检 3 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 2.9%, 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 28 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 1。 表 1 场地土层分布简况表 2.2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 m 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 500mm ,设计有效桩长为 15.0m ,桩端持 力层为 4-1 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 15MPa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 ,本工 程共有水泥搅拌桩 105 根, 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 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 2。 表 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