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硝苯地平的合成

硝苯地平的合成

硝苯地平的合成
硝苯地平的合成

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化学实验

硝苯地平的合成

Syn thesis of nifedipi ne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熟悉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以及Hanstzch 反应在二氢吡啶类心血管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反应的中间控制的方法。

【基本原理】 硝苯地平由乙酰乙酸乙酯、邻硝基苯甲醛、氨水缩合得到。

当R 1

和R 4

, R 和R 3

分别相同时,即同一个酮酸酯,上述中间体 A 和B 不必分离,可一锅法合成得到目

的物。但当R 1

和R 4

,或R 和R 3

有一对不同,或两对都不相同时,中间体

A 和

B 要分别制备,最后缩

合。本过程中的副反应较多,如乙酰乙酸甲酯的分解,中间体(含烯链)的缩合等。

CfCOCfCOOCH + NH 3 +

CHO

"NO 2

硝苯地平在结构上属二氢吡啶衍生物,大多可以通过汉斯反应,由 2分子酮酸酯和1分子醛、1分

子氨缩合成环得到。机理如下:

RCOCH 2COOR 1

+ NH 3 -H2° ■ RCCH 2COOR

1

NH

.RC —CHCOOR 1

I

NH 2

A

R 2CHO + R 3COCH 2COOR 4

HQ _

R 2

CH _C

COR

3

NH

3

_ 'COOR 4

R 2

R 1OOC

R 2HC COOR 4

R 1OOC

He

CH

_O R 3

COOR 4 C

II :

C

R 3

R 1OOC — 一COOR

4

R 3

CH

+

R

o H

H COOR

R 1

OOC

R

R2

4

H

R —J

R 1

OOC —

H

COOR 4

【试剂与规格】

邻硝基苯甲醛CP或AR仝98% 乙酰乙酸甲酯C.P.或AR 97%

氨水C.P或AR 28?30% 甲醇C.P.或AR

【物理常数及化学性质】

邻硝基苯甲醛:分子量151.12,浅黄色针状结晶,熔点44?46C,沸点153C /3.06 kPa, 微溶于

水,溶于醇、醚和苯。

乙酰乙酸甲酯:分子量116.11,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69?171C, n2D01.418, d2401.0785, 无色透明液体,具芳香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压蒸馏时会有部分分解为脱氧乙酸。

硝苯地平

: C17H18N2O6, 化学名称, 2,6-二甲基-3,5-二甲氧羰基-4-(2-硝基苯基) -1 ,4-二氢吡啶。分子量346.34,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71?175C ,无嗅,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

氯仿,略溶于乙醇。

【操作步骤】

100mL 梨型瓶装回流冷凝器,电磁搅拌, 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邻硝基苯甲醛7.7g (0.05 mol) 、乙酰乙酸甲酯13.9g(0.12mol)、甲醇13 mL和氨水(25?28%)5.5 mL (0.08 mol)。搅拌下缓缓加热,0.5h后至回流,反应2?3h后,取少许反应物,以TLC色谱检查反应情况,整个回流过程大约需要3?4h。静置,冷却至5C,析出黄色结晶,布氏漏斗抽滤,少量冰甲醇洗,得粗产品;粗品按7-8倍体积的甲醇重结晶,必要时可趁热过滤,静置,冷却,过滤,少许冰甲醇洗涤,75C下干燥,得到浅黄色结晶10?11.5g,

熔点172?174C。产率60?65%。

1 ) 反应开始时,缓慢加热,避免大量氨气逸出。

2) 注意实验记录规范:起始原料的来源和投料比,使用的仪器、实验过程现象以及操作人员等信息应详细记录。请使用实

验报告纸!

硝苯地平制备工艺

硝苯地平制备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硝苯地平缓释片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模拟设计 08药学(1)班 08515034 吴盈琼 摘要:近年来,硝苯地平缓控释片作为抗高血压药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该药用以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有效地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病人的服药次数从而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发的危险。[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硝苯地平工艺流程与设备选型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模拟出硝苯地平缓控释片车间工艺设计。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工艺设计设备选型 1.处方 硝苯地平 100g 糊精 600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5g 十二烷基硫酸钠 5g 硬脂酸镁 8g 共制10000片 规格:10mg 2.处方分析 硝苯地平作为主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亲水性材料起阻滞剂和稀释剂作用,糊精作为粘合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崩解剂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是一种无毒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硬脂酸镁主要用作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制成的颗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在直接压片中用作助流剂。从而确定了以HPMC 为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的缓释片处方。[3]

3.制备工艺设计3.1工艺流程图:

3.2制备工艺: 本次设计采用湿法制粒。[3]将原料硝苯地平过180目粉碎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先进行等量,递升法混合充分混合,然后加粘合剂适量制软材,过20目筛,制湿粒,湿粒于60℃烘干,18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做润滑剂,压片。根据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用法和用量,决定本次设计采用单剂量包装容器,选用泡罩式包装。是用优质铝箔为背景材料,背面上可印上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4.设备选型模拟设计 设备选型说明: 在设备选型方面必须满足《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考虑先进、可靠、节能、便于操作、清洁和维修等因素,以选用国内先进设备为主。[4]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发尘量大的工序,因而在这些工序中选用的设备都具有很好的防尘能力,多为密闭式或半密闭式。 4.1粉碎设备 搅拌超微粉碎机,在分散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研磨介质和液体浆料颗粒冲向容器内壁,产生强烈的剪切、磨擦、冲击和挤压等作用力(主要是剪切力)使浆料颗粒得以粉碎。该机组是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噪音低、耗电省、生产效率高、造型美观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符合GMP要求。 4.2混合设备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例,采取平均对照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压干预,其中,A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B组患者单纯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结果A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患者,且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效果佳、安全性高,可将其作为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物。 标签:硝苯地平;倍他乐克;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血压的有效控制,导致疾病的一再发展,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给患者造成较大的恐惧感。此外,在针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由于选择的治疗药物不科学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未坚持长期治疗等原因,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支出。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燥、疲乏等。后期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患者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患者中76%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的危险性在于突然死亡或致残。 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治疗机制就是通过应用合理的药物降低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降低患者靶器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大量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硝苯地平聯合倍他乐克治疗的方式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因此,在本次研究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对照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4例,其中A组,男8例,女6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2.4±1.2)岁。B组,男5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0.2±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其中,A组患者采用口服硝苯地平联合倍他

硝苯地平合成

硝苯地平的合成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熟悉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Hanstzch 反应在二氢吡啶类心血管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反应的中间控制的方法。 【基本原理】 硝苯地平由乙酰乙酸乙酯、邻硝基苯甲醛、氨水缩合得到。 CH 3COCH 2COOCH 3+NH 3+ CHO COOCH 3NO 2NO 2 3OOC CH 3 H 3C 硝苯地平在结构上属二氢吡啶衍生物,大多可以通过汉斯反应,由2分子酮酸酯和1分子醛、1分子氨缩合成环得到。机理如下: RCOCH 2COOR 1+NH 3RCCH 2COOR 1RC CHCOOR 1 NH NH 2 R 2 CHO +R 3COCH 2COOR 432CH C COR 3 COOR 4 C C C

CH C C C C NH 2R 3 COOR 4R 1OOC R 2 N H R 2 COOR 4R R 3R 1OOC H R 2 H COOR 4 R 3 N R 1OOC R 当R1和R4,R 和R3分别相同时,即同一个酮酸酯,上述中间体A 和B 不 必分离,可一锅法合成得到目的物。但当R1和R4,或R 和R3有一对不同,或两对都不相同时,中间体A 和B 要分别制备,最后缩合。本过程中的副反应较多,如乙酰乙酸甲酯的分解,中间体(含烯链)的缩合等。 【试剂与规格】 邻硝基苯甲醛 CP 或AR ≧98% 乙酰乙酸甲酯 C.P. 或AR 97% 氨水 C.P.或AR 28~30% 甲醇 C.P. 或AR 【物理常数及化学性质】 邻硝基苯甲醛: 分子量151.12,浅黄色针状结晶,熔点 44~46℃,沸点153℃/3.06 kPa,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和苯。 乙酰乙酸甲酯: 分子量116.11,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69~171℃,n20 D1.418, d20 41.0785, 无色透明液体,具芳香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压蒸馏时会有部分分解为脱氧乙酸。 硝苯地平: C17H18N2O6, 化学名称, 2,6-二甲基-3,5-二甲氧羰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分子量346.34, 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71~175℃,无嗅,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氯仿,略溶于乙醇。 【操作步骤】 100mL 梨型瓶装回流冷凝器,电磁搅拌, 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邻硝基苯甲醛 7.7g (0.05 mol)、乙酰乙酸甲酯13.9g(0.12mol)、甲醇13 mL 和氨水(25~28%)5.5 mL (0.08 mol)。搅拌下缓缓加热,0.5h 后至回流,反应2~3h 后,取少许反应物,以TLC 色谱检查反应情况,整个回流过程大约需要3~4h 。静置,冷却至5℃,析出黄色结晶,布氏漏斗抽滤,少量冰甲醇洗,得粗产品;粗品按7-8倍体积的甲醇重结晶,必要时可趁热过滤,静置,冷却,过滤,少许冰甲醇洗涤,75℃下干燥,得到浅黄色结晶10~11.5g ,熔点 172~174℃。产率60~65%。 注意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肾病患者86 例,将患者分为: 治疗组( Ⅰ组) 43 例, 对照组( Ⅱ组) 43 例。治疗组同时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一次口服,贝那普利80mg日一次口服; 对照组给予降血压、保护心脏等一般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血压、尿微量白蛋白(UAE)、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血肌酐( SCr) 、血尿素氮( BUN)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尿UAE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尿UAE显著降低( P< 0.01)。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压、BUN、SCr 、TC、TG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与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在良好的控制血压同时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肾病早期的尿蛋白,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Abstract】Objective Our goal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commonly used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amlodipine, and a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Benazepril on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 We selected 86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for microalbuminuria. These 86 patients with microalbuminu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 amlodipine and benazepril,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 the general treatment including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nd protecting the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6-24T15:50:14.1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作者:杨华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成为近年来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杨华 (自贡市荣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荣县 643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例以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54人,分别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和仅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用药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疗效;糖尿病;硝苯地平;高血压;厄贝沙坦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05-02 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成为近年来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这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与衰竭,糖尿病高血压便是其中较为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加速全身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恶化,提高病死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血压是治疗的关键环节。现对我院部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效显著,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8例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所有病例均存在糖尿病史,为2型糖尿病,符合WHO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诊断标准[1],非急进、继发性高血压,无严重心脑血脑管病,无严重肝肾等功能异常,无恶性肿瘤,无精神障碍,无相关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54例一组,其中治疗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60.8±3.5)岁;病程:1.5~12年,平均(4.5±1.6)年。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1.2±3.6)岁;病程:1.8~13年,平均(4.8±1.7)年。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4例口服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硝苯地平(规格:10mg×30s/盒批号:国药准字H11022296),20mg/次,2次/d。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浙江华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厄贝沙坦(规格:75mg×7s/盒批号:国药准字J20030016),0.15g/次,2次/d。持续服用2个月,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期间若有严重不良反应则停药,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3 疗效标准 参照我国高血压疗效标准[2],根据治疗前后血压下降程度分为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或收缩压下降≥10mmHg至正常;有效: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不足10mmHg但至正常;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其中将显效、有效归为临床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间降压效果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6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这种代谢性疾病呈逐年上身趋势。糖尿病又分为1型和2型,前者多见于青少年,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代谢紊乱症状,后者多见于中老年,无明显表现,但能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和能对人心血管系统有极大影响,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高血压成为一种常见合并症,它能加重人体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病变,提高病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减少并治疗其并发症是临床上治疗的关键。临床上一般采取药物维持治疗来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达到缓解病情、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拮抗剂,该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能有效阻断细胞膜上慢钙通道,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与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

硝苯地平片,一个令人痛心的降压药

硝苯地平片,一个令人痛心的降压药 硝苯地平片,也叫心痛定,1969年由德国的拜耳公司研制生产,是第一个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1975年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取得成功,故名心痛定;1980年用于治疗高血压,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心痛定的降压效果好,而且起效迅速,服用后数分钟就发挥降压效果,半小时内疗效达高峰。但是,其降压效果维持时间很短,作用仅持续4~5小时,所以每天需要3次服用。而且服用后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心慌和心动过速,长期服用还会引起牙龈增生、脚踝部水肿等。 更为严重的是,心痛定经常引起低血压,并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意外甚至猝死。 国内有人报道,心痛定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面部潮红12%,眩晕3%,头痛6%,恶心4%,心动过速15%,另有头痛、头晕、步态不稳各10%,乏力5%~10%。一项研究发现,157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连续用心痛定治疗6周后,发现部分病人心肌梗死范围扩大;10位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口服心痛定每次剂量≥80mg时,导致了症状性低血压、心绞痛和可逆性心肌缺血。心痛定还引起冠状动脉缺血,加重心力衰竭,诱发肺水肿。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尿剂或β阻滞剂治疗比较,服心痛定者发生心肌梗死危险性较高,而且剂量越大,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越大。 鉴于此,后来德国的拜耳公司研制生产了第二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为“拜新同”,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使血药浓度恒定,控制了血压忽高忽低的“峰谷”现象,遏制了交感神经兴奋的副作用,大大减少了副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 此后,心痛定作为长期降压药物逐渐退出了“舞台”。不过,由于其降压迅速,舌下含服起效快且简单易行,临床上大多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急重症用药。此外,偏远地区仍有人作为一般降压药长期使用。 但是,由于心痛定可以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着降低,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关于舌下含服心痛定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仍时有发生。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9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年龄≥65岁,既往均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含服硝苯地平(5mg)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心率加快。其中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5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该研究提示含服低剂量的心痛定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另有研究发现,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病病史,在含服硝苯地平(10mg)后发生严重低血压,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具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药物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持续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独服用氨氯地平相比,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标签:氨氯地平;贝那普利;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缺血性心脏病。此病病因尚不明确,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联合冠心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现有的单药治疗效果有限,所以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受到广泛重视[2]。本院特对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开展了专项研究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高血压联合患者中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层为45~85岁,平均76岁,其中男37例,女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对象无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且分组后两组就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可予以客观统计学对比。 1.2方法治疗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血压、血尿、血糖及心电图,记录之后评判比较临床疗效。 1.3评价标准显著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已至正常范围,无缺血现象。有效:舒张压下降0.05表示为无差异性。 2 结果 服用药物12个月后,分别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体比较见表1。 通过1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为83.33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缺血性心脏病。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冠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英文名称:Nifedipine Sustaind-release T ablets(Ⅱ)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硝苯地平。 【适应症】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 2、血管痉挛型心绞痛(Prinzmetals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3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mg,一日2次。极量,一次40mg,一日0.12g。 【不良反应】 1.肝脏:偶尔出现黄疸及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循环系统:偶尔出现胸部疼痛、头痛、脸红、眼花、心悸、血压下降、下肢浮肿等。 3.过敏症:偶尔出现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4.消化系统:偶尔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5.口腔:可能出现牙龈肥厚。 6.代谢异常:偶尔出现高血糖症状。 【禁忌】 1.对硝苯地平过敏者禁用。 2.心源性休克。 【注意事项】 1.中止服用钙拮抗剂时应逐渐减量,没有医生指示,不要中止服药。 2.低血压患者慎用。 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在乳母的临床研究尚不够充分,服用本品者最好不授乳。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硝酸酯类合用,控制心绞痛发作,有较好的耐受性。 2.与?-受体阻滞剂合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本品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个别患者可能诱发和加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和心绞痛。 3.与洋地黄合用,可能增加血地高辛浓度,提示在初次使用、调整剂量或停用本品时应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4.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如双香豆素类、苯妥英钠、奎尼丁、奎宁、华法林等,这些药的游离浓度常发生改变。 5.与西米替丁合用,本品的血浆峰浓度增加,注意调整剂量。 6.葡萄柚汁与本品同服时,本品的Cmax及AUC增加。 【药理作用】 硝苯地平(以下简称NF)通过阻碍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膜转运,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的流入,引起心肌的收缩性降低和血管扩张。动物实验表明,通过降低心肌的收缩性及末梢血管的抵抗性,而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通过冠状血管的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发达,增加心肌缺血部位的氧供给;通过抑制高能量磷酸化合物的消耗,增强抗缺氧能力。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硝苯地平简介

硝苯地平 简述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但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尚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生产企业举例: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功能主治 硝苯地平缓释片 硝苯地平是钙拮抗剂中的一种,其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作用最强,抑制血管痉挛效果显著,是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临床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特别是变异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由于能降低后负荷,对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亦有良好疗效,宜于长期服用。另外,也适用于患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心绞痛病人,其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用法用量 口服: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对慢性心力衰竭,每6小时20mg。咽部喷药:每次1.5~2mg(约喷3~4下)。可配合李氏药贴使用,效果会更好。 药理作用 1.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阻断心肌细胞兴奋- 收缩偶联,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能量及氧的消耗,通过防止钙超负荷直接保护心肌细胞。 2.抑制血管,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扩张全身血管(包括肺、肝、肾、脑、股及肠系膜动脉)和冠脉。其扩张血管平滑肌的机制较复杂。 1)阻止钙内流;2)阻碍细胞壁内钙的释放; 3)阻断血管膜上α-肾上腺能受体;4)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5)与钙调节素相作用;6)激活Na+,K+ -ATP酶;

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同时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兩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1%(5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4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标签:高血压糖尿病;氨氯地平;贝那普利 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有5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1]。该病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该病发生后对于患者健康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观察可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老年人本身体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而笔者分析,临床治疗的关键是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对肾功能损害进行逆转。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不甚理想,同时,当前临床上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2-3]。相关研究指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该病效果良好,因而笔者就此展开研究,本研究以12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排除依从性较差者。将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1例患者,男32例,女29例;年龄33~65岁,平均(47.6±3.5)岁;病程2~15年,平均(7.2±1.3)年。对照组61例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33~65岁,平均(47.5±3.4)岁;病程2~15年,平均(7.4±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物、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几种剂型药剂学药动学浅析 (药学一班王耀晨 2009071121) 摘要:硝苯地平(nifedipine)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一类心血管新药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一,具有舒张外周血管、降外周阻力、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血黏度及脑血流量等作用, 血压下降平稳而持久, 无反射性心动过速,还具有防治冠心病与心绞痛的作用。其不足之处是半衰期短,患者用药频繁,血药浓度波动大,产生峰谷现象,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面部潮红、头痛、头胀、高血脂等不良反应[1],为减少服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科研工作者将硝苯地平普通片制成缓释片、缓释微丸、缓释小丸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GITS) 、舌下含服片等剂型。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1. 缓释制剂 硝苯地平普通片在体内代谢较快,约2.6 h左右到达血药浓度顶峰,消除半衰期为4.8 h左右,生物利用度相对比较低,这可能与肝脏的首关效应有关。而硝苯地平缓释片明显改变了硝苯地平的体内代谢行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平缓长久,服用一次能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10μg·L-1)以上时间达28h。消除半衰期为8.6h左右,生物利用度为普通片的1.5倍,明显比普通片具有优势。G. Renwick, J. Le Vie等人[2]用西咪替丁预处理后,抑制细胞色素P-450,峰值、血浆浓度面积硝苯地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平均增加84%。相比之

下,雷尼替丁治疗前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不大,没有显著改变硝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 1.1 硝苯地平长效缓释片 易以木等人[3]采用分散体固体分散法制备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再加入阻滞剂制得缓释片,并以5%乙醇为释放介质, 50r/min-1,浆法,测定释放度。用HPLC法测定犬口服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对照品拜心通30h和12h累计释药分别为68.3%和 64.1%。犬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后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达20 h。 葛文龙等人[4]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普通片主要药动学参 数ρmax分别为(1 247.8±78.4)μg·L-1和(1896.7±109.2)μg·L-1,tmax分别为(4.6 ±0.7)h 和(2.6±0.9)h,t1/2分别为(8.6± 2.8) h 和(4.8±1.5)h,AUC0-∞分别为(5 879.3±176.2)μg·h·L-1和(3 724.9±121.3)μg·h·L-1,AUC0 4 427.8 ±131.7)μg·h·L-1和(2 936.5±75.4)-t分别为( μg·h·L-1。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的tmax、t1/2长于普通片,AUC0-t、AUC0-∞高于普通片,而ρmax低于普通片,说明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赵越平等人[5]研究多剂量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在人体内的药动 学特点和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90%置信区间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1.2 硝苯地平骨架缓释微丸 任君刚等人[6]以聚乙二醇4000为载体材料,利用固体分散技术,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 h血糖值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30.41±10.11)mmHg、舒张压(80.51±1.24)mmHg、空腹血糖值(6.10±0.24)mmol/L、餐后2 h血糖值(9.01±1.11)mmol/L,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缓解患者的血压情况,稳定血糖数值,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一定的致残率,会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危害较大[1],因此,需要对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稳定患者病情。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性,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24±2.6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77±2.46)岁。 将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3次/d,10 mg/次,若病情严重可加至20 mg。 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硝苯地平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之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次/d,0.15 g/次,若患者病情较重,则将计量加至0.3 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 h血糖值的差异性。

硝苯地平制备以及合成

硝苯地平 一、简介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 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 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 但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尚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二、基本资料 通用名:硝苯地平 化学名称: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1甲酸二甲酯 英文名:NIFEDIPINE 分子式:C17H18N2O6 结构式: 分子量:346.34 主要成分:心痛定nifedipine 性状:片剂,喷雾剂。 药品类别:抗心绞痛药 作用类别:降血压药 质量指标:注册标准。 三、合成路线 3.1基本原理 硝苯地平由乙酰乙酸乙酯、邻硝基苯甲醛、氨水缩合得到。 CH3COCH2COOCH3+NH3+CHO NO2N NO2 CH3 COOCH3 H3C CH3OOC 硝苯地平在结构上属二氢吡啶衍生物,大多可以通过汉斯反应,由2分子酮酸酯和1分子醛、1分子氨缩合成环得到。机理如下:

RCOCH 2COOR 1 H 2O +NH 3 RCCH 2COOR 1NH RC CHCOOR 1NH 2 R 2CHO +R 3COCH 2COOR 4 H 2O 3 R 2CH C COR 3COOR 4 R 1OOC CH C NH 2 R + C C O COOR 4R 3 R 2HC R 1OOC C NH R C C O COOR 4 R 3R 2 H C C H R 1 OOC C NH 2R C C O COOR 4 R 3 R 2 C C N COOR 4R 1OOC R R 3 H R 2 H N COOR 4R 1OOC R R 3 H R 2 H H H A B H 当R 1和R 4,R 和R 3分别相同时,即同一个酮酸酯,上述中间体A 和B 不必分离,可一锅法合成得到目的物。但当R 1和R 4,或R 和R 3有一对不同,或两对都不相同时,中间体A 和B 要分别制备,最后缩合。本过程中的副反应较多,如乙酰乙酸甲酯的分解,中间体(含烯链)的缩合等。 3.2试剂与规格 邻硝基苯甲醛 CP 或AR ≧98% 乙酰乙酸甲酯 C.P. 或AR 97% 氨水 C.P.或AR 28~30% 甲醇 C.P. 或AR 3.3物理常数及化学性质 邻硝基苯甲醛: 分子量151.12,浅黄色针状结晶,熔点 44~46℃,沸点153℃/3.06 kPa,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和苯。 乙酰乙酸甲酯: 分子量116.11,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69~171℃,n 20 D 1.418, d 20 41.0785, 无色透明液体,具芳香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压蒸馏时会有部分分解为脱氧乙酸。 硝苯地平: C 17H 18N 2O 6, 化学名称, 2,6-二甲基-3,5-二甲氧羰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分子量346.34, 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71~175℃,无嗅,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氯仿,略溶于乙醇。 3.4操作步骤 100mL 梨型瓶装回流冷凝器,电磁搅拌, 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邻硝基苯甲醛7.7g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28T17:25:02.1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梁卫芳 [导读] 进一步增强了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江苏省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邮编226121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到我科就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贝那普利组(A组)、氨氯地平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贝那普利组(A组)18例患者,氨氯地平组(B组)18例患者,联合用药组(C组19例患者。贝那普利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氨氯地平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贝那普利组(A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氨氯地平组(B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联合用药组(C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关键词贝那普利;氨氯地平;高血压 高血压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可引发多种器官发生器质性、功能性病变。高血压患者的大脑、心脏及肾脏常常受累而发生损伤,增加了患者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的几率,是致残致死的高危因素之一[1]。目前,高血压临床治疗以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升高为主,通过平稳降低血压,减少肾功能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和重点[2]。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到我科就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A组)18例患者,氨氯地平组(B组)18例患者,联合用药组(C组19例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1.3±4.8)岁;疾病分级:1级28例,2级例13级14例;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入选标准: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值,140 mmHg ≤收缩压≤180 mmHg,90 mmHg ≤舒张压≤110 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精神障碍疾病;就诊前2周内服用过降压药物及含钾类药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有禁忌者、药物过敏体质、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1.2.1 贝那普利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每日清晨服用10mg,若疗效不理想,可增至20mg/d,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2.2 氨氯地平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日清晨服用5mg,若疗效不理想,可增至,10mg/d,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2.3 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具体服药剂量、给药方式及疗程与贝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相同。 所有患者每天监测血压、心率,密切关注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3观察指标[4] 测量并记录3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显效: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幅度≥20mmHg,收缩压下降幅度≥ 30mmHg。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得到改善,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收缩压下降幅度≥ 30mmHg。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贝那普利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4例,占比为22.22%;有效例数10例,占比为55.56%;无效例数4例,占比为22.22%;治疗总有效例数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氨氯地平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5例,占比为27.78%;有效例数10例,占比为55.56%;无效例数3例,占比为16.67%;治疗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12例,占比为63.16%;有效例数6例,占比为31.58%;无效例数1例,占比为5.26%;治疗总有效例数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贝那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可引发多种器官发生器质性、功能性病变。高血压患者的大脑、心脏及肾脏常常受累而发生损伤,增加了患者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的几率,是致残致死的高危因素

硝苯地平的讨论

1、为什么要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有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 藻糖,为什么选择海藻糖,试分析一下。 虽然脂质体可以利用其独有的特性将毒副作用大、在血液中稳定性差、降解快的药物粉末或溶液包埋在直径为纳米级的脂质体中,这种微粒与人体细胞有相似成分而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影响着它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是混悬液、易受pH值、温度、环境中的物质以及包封的药物性质影响。在存期间易发生聚集、沉降、融合及药物渗漏,且主要脂质材料易氧化、水解、难以满足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冻干干燥法提高脂质体的存稳定性。制成冻干脂质体可显著降低脂质和药物的水解和氧化速度。制成冻干剂也保持了脂质体膜结构的完整性,克服脂质体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等不稳定因素,显著提高储存稳定性。 LI Bao-guo等在以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的脂质体悬浮液的冻结和冷冻干燥过程中发现,以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最小,以葡萄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粒径变化最大。还对脂质体包封水溶性药物喃氟啶和脂溶性药物维生素A冻干后脂质体包封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海藻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率较高,泄露少,而以葡萄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品的包封率较低,泄露多。采用冻干保护剂后加的方式制备,冻干重建的脂质体包封率高 2、为什么要加入十八胺(SA) ?

显著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但对实验中样品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3、用此法制的的脂质体带正点荷、还是中性、负电荷? 含碱性脂质18胺脂质体带正电荷。由于细胞膜带负电荷,用正电荷脂质体制备的脂质体比中性和带负电荷脂质体更容易与之吸附、融合。 5、实验中选择pH 为6.5 的磷酸盐缓冲液? 在制备脂质体时, 由于卵磷脂、饱和大豆磷脂等的水解受pH 值的影响, 其在pH6. 5 时最稳定, 水解速度常数最小[5] , 故实验中选择pH 为6.5 的磷酸盐缓冲液。另外亦有实验表明, 在pH 为6 的溶液中硝苯地平最稳定[6] 。 6、薄膜蒸发—超声法制备脂质体? 为了提高制剂的质量, 在脂质体制备工艺中,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 所得脂质体粒径(1-5微米)均匀, 分散均匀, 粒度小, 且多为单室, 包封率高。再者将药物与脂质体混合后一起成膜可以将药物更好的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 从而达到较高的包封率。在利用超声处理方法,得到较小粒径且分布均匀的脂质体。 7、为什么用乙醚而不用二氯甲烷? 乙醚的沸点:34.5℃ 二氯甲烷:39.8℃ 在常温下,乙醚比二氯甲烷更易挥发。 8、羧甲基纤维素钠、三梨醇、苯甲酸钠在各种剂型中的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无臭、无味、无毒、易吸潮的白色或微黄色颗粒及纤维状粉末,其具有优良的水溶性、粘胶性、乳合性、扩散性、抗酶性及稳定性。所以可以做上浆剂、乳化剂、稳定剂、粘合剂、悬浮剂、增稠剂、助洗剂、上光剂、结晶生产防止剂、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印染、石油、造纸、皮革、油墨、陶瓷、人造毛皮、合成洗涤、腻子粉、仿瓷涂料、建筑用胶、卷烟、腻子膏、陶瓷、食品医药等行业。 苯甲酸钠是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根据GB2760—1996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在肉制食中不得使用苯甲酸钠。比苯甲酸更易溶于水,而且在空气中稳定,抑制酵母菌和细菌的作用强,因此比苯甲酸更常用。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9、西药口服液,PH5-6,加何种防腐剂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