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我忘了说了,我习惯简称鲁迅先生为先生,听着亲切,呵呵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首先声明,我在绍兴的时候我不说自己是绍兴人,因为我是绍兴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的,小时候老师说起绍兴,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但走到绍兴外面去,我只能说自己是绍兴人,不是想沾绍兴的光,是因为地方说太小了人家不知道在哪儿。我在绍兴呆了8年,与之始终有一种隔阂,难以融入其中。故而有些问题就看得清楚些,当然也不免有些偏激了。

一、关于先生在绍兴生活的时间问题

先生自18岁(1898年阴历闰三月)离家赴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自此后就未在绍兴呆过很长时间。之后在1906年6月(时在日本留学,26岁)因母亲之命无奈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即返回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后于1909年(时29岁)6月回国,先在杭州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0年8月回绍兴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次年9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到1912年元月民国成立应时任教育总长的绍兴人蔡元培先生邀请任教育部部员。计这一段时间(共16个月左右)是先生自18岁离家后在绍兴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段。此后,先生只在1913年6月(33岁)、1916年12月(36岁)、1919年12月(39岁)三次回家省亲。其中最后一次把母亲及三弟建人接至北京,此后先生就再没回过绍兴。

二、先生对绍兴的印象或是态度

我们先可以以小人之心或自己的感觉来推测一下,也可以从先生的《〈呐喊〉自序》中窥见一二。先生在绍兴是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历经坎坷,倍受旁人冷眼。“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生当时离开绍兴是出于的无奈的,而先生对家乡的人们也是“逃避”的,当然如果从少年的角度来说用“痛恨”也是不为过的。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家庭没落、备受歧视(包括邻里和亲戚)、冷落的环境下,你会对家乡、对家乡的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情吗?此其一。

其二,我们看先生笔下的人(主要指其小说)。先生主要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所写到的背景和人物很多都是以绍兴为背景或干脆就是写绍兴的,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祥林嫂、阿Q、闰土、“狂人”、孔乙己、七斤嫂等等等等,如果大家看过,请问你对绍兴、对绍兴人的感觉如何?进而再看先生对绍兴的感觉如何?按理说,离乡之人该对故乡有所留恋并有着美好的回忆的,然而先生不然,我想很多人也有同感的吧,这是根据个人的不同经历而言的。先生看到更多的是绍兴人的反面,绍兴的弊端。而同样的,你也可以说这是国人的反面,国人的弊端。但你须知,这是先写绍兴再反映国人的,若张口就是写民族,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以为先生对绍兴并没有美好的感情。

三、绍兴或绍兴人对鲁迅的感情或态度

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就是绍兴或绍兴人拿鲁迅作摇钱树,聚宝盆,大把大把地挣钱。先生不知道为绍兴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作了多少贡献。

但这并不说明绍兴人就对先生很是敬重。据我所接触的绍兴人,似乎对先生很不以为然。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他写了多少小说啊?那杂文能算文学成就吗?”或是“他的人品有问题啊,一天到晚地只会骂人!”我晕!这可是几年前王朔百无聊赖无人理睬倍感寂寞的时候拿来骂先生的话,现在被绍兴拿来骂自己的摇钱树,还显得自己很有思想。我真是服了这些人

了。

当然,不可否认,先生不是全人,不是完人,他也有他很多很大的缺点,但我们绝不能以此来否定全部或以偏概全。我们须还先生以平常人平凡人的本来面目。

四、谈点对绍兴人的想法或看法

昨天和一个省城报社来的编辑(她本身是绍兴人)谈起这个问题,此人说鲁迅其实在绍兴呆了没多久,先生不像绍兴人。言语之间甚是以自己为绍兴人而自豪,为先生没长久地呆在绍兴而遗憾。我当时缄口,不想与之争论。须知,凡有所成就者,必不与故乡长相厮守的。此古今皆然。且不说别的地方,仅就绍兴而论,城市广场上的十块墙壁上的十位名人,有谁在绍兴呆了一辈子?(当然,其中把大禹也作为绍兴名人,我不知道大禹地下有知,会不会哑然失笑)算来只有秋女侠在外时间不长,然即使秋女侠一生短短32个春秋,仍能摆脱封建家庭之束缚,毅然决然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途,此一份豪情,即为我辈一般绍兴人所不及。故本人一向以为,凡欲有所成就者,必行万里路,方可言事。为何?久居一地,为井底蛙,不足以成事。而绍兴最大的弊端即在于此。排外之情绪空前强烈,自以为江南渔米之乡,物产富饶,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从来都以为外面的人都很穷,故天生有一种自傲,心胸狭窄,心多芥蒂,难以包容外来(指绍兴之外)文明,故外来人很难在绍兴立足。你看绍兴城市建设,在浙江同类地市里(如杭、宁、台、嘉、金)中,是最为“精巧”的,而其经济也多是中小民营经济,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大企业来。故绍兴人无大气。

又有人说先生不像绍兴人。实在不像的好。记得张承志曾说先生体内流的当是胡人的血,那一种犀利、坚毅、睿智乃至勇猛绝非绍兴人所有。绍兴给世人的印象是什么?精明,吝啬,从来都只为自己考虑,好听点叫“顾家”,属于在一个锅里抢食很厉害的那种,绍兴方言叫“道地霸王”。也因此绍兴在外有名的是“绍兴师爷”,阴,狠,毒,会算计人,但自己做官却不行,不能独当一面,为什么?没有那一份大气啊。我以我为绍兴人而悲,为先生不像绍兴人而喜。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绍兴鲁迅中学高一数学学科2020学年第一学期10月限时训练试卷 考生须知:1、本卷共四大题,19小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已知全集2,{|20},{|1}U R A x x x B x x ==-<=≥,则()U A C B ?= ( ) A .(0,)+∞ B .(1,2) C .(,2)-∞ D .(0,1) 2.设集合{1,2},{|10}A B x ax =-=-=,若A B B ?=,则实数a 的值的集合是( ) A. 1{1,}2- B. 1{1,}2- C. 1{1,,0}2- D.1 {1,,0}2- 3.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2 f x x =,()()21g x x =+ B .() f x =,()2g x = C .()()f x g x x == D .()()f x g x 4.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1) ()1f x g x x +=-的定义域是( ) A .[]0,2 B .[)1,1- C .(1,3] D .[)(]0,11,2? 5.函数2()43,[0,]f x x x x a =-+∈的值域为[1,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2,4] B.(0,4] C.[2,)+∞ D.(0,2] 6.若11,23a b c -<<<<<,则()a b c -的取值范围是( ) A.(4,6)- B. (6,4)-- C.(6,0)- D.(4,0)-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摘要:鲁迅小说除了以深刻地思想见长之外,还常以绍兴为背景,反映了出一个地域、时代浓郁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其间包涵的民俗文化不容忽视,更反映了民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鬼神的信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鲁迅小说;民俗现象;鬼神信仰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1] 民俗和文学有着太多的相同资源、相同想像、相同观念、相同任务,及宗教、仪式和风格上的相同类型,这使它们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变化、生长和消歇。民俗具有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他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等等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浙江绍兴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射出久远的光辉。 一、鲁迅小说反映的民俗现象 (一)祭祀习俗 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灶神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祗,已有很久的历史,《战国策·赵策三》中有“梦见灶君”[2]的话。灶君亦称灶神、灶王。原始人有祭火的习俗,祭灶风习亦历史久远,《论语·八佾》中王孙贾就有“媚奥媚灶”[3]之问。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祝福》中就写了敬神祭祖这个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阶级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那种隆重肃穆的气氛,足以显示出祭祖的重要性了。 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

访鲁迅故里,悟绍兴文化2

访鲁迅故里,悟绍兴文化 为了更贴近绍兴文化,我们三人组展开了鲁迅故里之访。大清早踏着青石板路,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尽显古镇魅力。 慢慢走进,一阵阵浓厚的历史感和怀旧感涌上心头,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进入故居参观。古朴肃然的鲁迅故居,人文风情的旧摆设以及闻名遐尔的三味书屋,这里留下了我们探询的脚步,景墙前,我们的笑容如此明朗。 在这里我们解读鲁迅的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情人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从鲁迅故居到鲁迅祖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到处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塔子桥、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铺等,都在我们面前历历在目。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学习的课堂,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踏入鲁迅故居,这里的陈设按当年的原物摆放,物品大多是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连陈设物上的雕花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走进鲁迅纪念馆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对鲁迅一生真实写照。这里记录着鲁迅的生平事迹,这里有鲁迅的著作,译作,书信等是珍贵的文化资料。而今鲁迅故里现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一个标志,是绍兴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活动我们从鲁迅文化的角度深入了解。不仅感受到了属于绍兴的水乡风情,更感受到了浓郁的绍兴乡土文化。 返校后我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就是未来和希望。我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视。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华使命的群体,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用科学技术武装头脑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勤奋好学,争创佳绩;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二: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绍兴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绍兴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绍兴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帮大家的绍兴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来宾: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观绍兴鲁迅故里。我们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周家大院。他儿时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家道中落。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 ___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今天,非常荣幸能做大家的导游陪您一同参观。我是这次带大 家游玩鲁迅故里的导游,叫潘星言,大家可以叫我小潘。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大家能度过愉快的一天。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儿时乐园,希望这里能给你留下美好的记忆。现在,展现在你面前的一幅巨幅壁画,画中那位慈眉清目的老人就是鲁迅先生,只见他身穿长袍,手执一根烟悠然地抽着,给人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壁画塑着几个小孩嬉戏玩耍的`造型,一下子让我们回想起鲁迅先生笔下 那些栩栩如生的童年画卷来。 鲁迅故里是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 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往前走,一阵阵香味迎面而来,原来是臭豆腐、霉干菜、香糕等绍兴特产香味四溢……靠左侧走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了。走进细看,迎面中堂上方悬挂着一块横匾,上书"三味书屋"四个大字,下面则是一副松鹿图。小屋角落是鲁迅先生儿时读书曾用过的桌子,桌子右上角清晰的刻着一个"早"字。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有一天先生有事,上学迟到了,被老师用戒尺批评。后来先生就刻了这个"早"字,时刻提醒着自己。 走出三味书屋,穿过对面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 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

鲁迅与先秦诸子(易中天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坛演讲视频)

鲁迅与先秦诸子(易中天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坛演讲视频) “绍兴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这块不平凡的土地上注定会产生很多的伟人,而我自己最崇敬的就是鲁迅先生。”昨天下午2点,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在绍兴图书馆正式开讲《鲁迅与先秦诸子》,一上台易中天就对鲁迅大加赞赏:鲁迅先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懂中国人的人,而且直到现在其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判断还没有过时。 这样的言语一下就拉近了易中天和台下市民的距离,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收视率最高的演讲者,顶着“学术超男”名头的明星学者易中天在绍兴的人气十分,他在图书馆讲座的门票更是早早被市民一抢而空。 昨天下午1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讲座现场时,偌大的演讲厅里已经坐满了市民,一些来晚了的市民只能站着听完整个讲座。而一些没有领到门票的市民则选择通过网络直播收看讲座。 在2小时左右的讲座中,易中天用其特有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和绍兴市民一起分享了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墨子等人的思想和典故,整个讲座氛围十分轻松。一位姓朱的市民告诉记者,对于先秦文化和历史他一直都很感兴趣,但是现有的一些文史资料都过于深奥,理解起来十分费劲,可是听易中天这么一说就觉得特别容易理解了。 一向注重互动的易中天昨天依然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市民们进行交流,对市民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而在回答一位市民提出的“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很小就让孩子读《四书五经》的做法”时,易中天“语出惊人”,他表示自己是坚决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不要因为对孩子有过多的苛求而扼杀孩子快乐的童年,不要单纯的“望子成龙”,而是应该“望子成人”。易中天说他对于下一代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人,成长为善良、有爱心、真实、快乐的人。 易中天绍兴“品鲁迅” 年过六十的易中天曾经以学术著作和“品读中国系列”而知名,而在2005年以来凭借在《百家讲坛》中“品汉代风云人物”,特别是“三国”成大众讲坛和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此次易中天绍兴开讲,主办方免费发放给市民的300张讲座票短短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全部领完,一票难求的场景可见其在绍兴的受欢迎程度。昨天晚上8时许,到绍兴没多久的易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关于绍兴,关于鲁迅 时隔5年,这是易中天教授第二次踏上绍兴的土地,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但他对自己崇敬的鲁迅先生的家乡绍兴不可谓不了解,表示自己非常看好绍兴:“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0日上午10时许,我们慕名来到鲁迅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含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朱家台门)、三味书屋等全部建筑,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鲁迅故里景区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临近故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门口的巨大壁画,壁画上书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鲁迅的半身画像,壁画前还有几个小孩正围成一个圈的铜像,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活灵活现。远远望去,好像在谈论对鲁迅先生的无限赞扬。此刻,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方印着“民族脊梁”四个烫金大字。这块石碑是人们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丰功伟绩专门建造的。 我们踏着石板路,看着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和雕花的古木窗,会给人一种时空交替的错觉。这老房子呀,是周家的台门,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沿着石板路,看到以前的书房、天井、古井、灶间,都显得十分古朴,大家会感到自我也在鲁迅那时候。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德寿堂”系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夏天,小鲁迅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看那铜像人物表情十分丰富,我情不自禁地在旁边坐下,感觉到祖母讲得活灵活现,鲁迅听得如痴如醉。这些民间文学故事,为鲁迅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10时37分,我们沿着长廊,向后走去,豁然开朗,看到一个很大的院子,那就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园。虽然那里没有奇花异草,但是它是鲁迅小时候童年的乐园。 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捉蟋蟀、找蜈蚣、摘覆盆子、拔何首乌藤等,几乎每一天都玩得开开心心,不亦乐乎。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此刻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百草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似乎还能找寻到鲁迅的童年身影。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书屋正中

绍兴,关于鲁迅的地方

绍兴,关于鲁迅的地方 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纪念馆外部为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我曾读过一篇对鲁迅纪念馆的描述的说明文,让我这个还未一领其风采的懒人也蠢蠢欲动,想去一探究竟,但听说这纪念馆格外宏大,值得一游。 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从黑色的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其中轿杠系鲁迅家的原物。我曾有幸一览鲁迅故居,是十分宽敞又别致的大院。想着,曾有位万分闻名又伟大的人物居住于此,便心生敬意,走的每步路都似乎格外缓慢、格外轻快。 三味书屋——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寿镜吾,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紧接着故居的,就是书屋了。不大,却明显有《朝花夕拾》中所述的气氛,让我有些羡慕、又有些感慨。 鲁迅祖居——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展示着主人的身份。 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 土谷祠——土谷祠即土地庙,"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塔子桥南堍也有一座土谷祠,它座落在长庆寺的斜对面,祠前有跨街台亭。在飞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上原有许多匾额,其中一块有"恩沛东陶坊民寿怀鉴敬立"的字样。 长庆寺——长庆寺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距离鲁迅故居不到二百米,

游鲁迅故里

游鲁迅故里 ———张子倩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来了,一年一度的“研学之旅”活动也如约而至了。“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暮春四月,我们湖光小学的莘莘学子们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一路欢歌笑语,开开心心去旅行。 我们来到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鲁迅故里。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占地50公顷。是由早先的鲁迅纪念馆演化而来,现包含: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纪念馆等。要想全方位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大思想家、大政治家鲁迅的话,就请务必来“鲁迅故里”看看,从中寻找伟人昔日玩乐与成长的足迹。 我们到达景区时,天空正飘着雨。我撑起雨伞,跟随导游缓缓地穿过那条窄窄的青石板路,细细欣赏两旁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走着走着,鲁迅故居便映入眼帘。其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它是一大型的台门建筑,也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此。他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故居度过的。故居记录了鲁迅近20年的喜怒哀乐。 我一边聆听导游讲解一边继续往里走。不一会儿便看到一大片碧绿的菜畦。是百草园到了。它占地2千平方米,原是十几户周姓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子。平时有人去种些瓜菜,秋后用来晒晒谷物。它虽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雄伟建筑,也没有什么奇花异宝。但是,你可千万别小看它!因为它可是鲁迅童年时代的大乐园,年少时的鲁迅常来此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可口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他来纳凉,冬日他在雪地上撒食捕鸟雀……童年无穷无尽的趣事在鲁迅心里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如今的“百

草园”基本上保持了他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模样: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矮矮的泥墙根,我看着低矮的墙根迎来送往一群群和鲁迅当年一样年少的少年们,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这些少年们当中也有如鲁迅般文思气节的人存在?会是你我吗?忖后,我抬头忽见一只云雀从草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不着边际的遐想之后,我再次跟随导游去观赏著名景点------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有名的私塾,原是熟师寿镜吾寿家书房。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希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鲁迅12------17岁六年时间都在此求学。他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一张泛着陈旧的红褐色硬木书桌就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就在书桌右上角刻个“早”字用以自勉,从此再也没迟到过。私塾老师寿镜吾是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了鲁迅,我们可以从鲁迅振臂高呼出正义的呐喊声里,从他一生毫无修饰的穿戴举止里,从他一本本文思泉涌的著作里感受得到鲁迅和他的师尊一样:方正、质朴、博学。真是名师出高徒!鲁迅曾获誉无数,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我眼前这古朴的三味书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为三味书屋是培育他成材的最早摇篮。 接下来,我们还游览了“鲁迅纪念馆”,“风情园”等景点。一路走来,我们对文化领袖鲁迅先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对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傍晚时分,吴越大地依然是春雨潇潇。我们湖光小学师生圆满结束了对鲁迅故里的瞻仰。再见了,百草园。再见了,三味书屋。再见了,我们心中的文豪英雄。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鲁迅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总分10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吟哦.(é)汲.(jī)水掳.(lǔ)掠通衢.(qú)大道 B. 缱绻.(quǎn)马厩.(jiù)夙.愿(sù)残羹.(gēn)冷炙 C. 给.予(jǐ)绯.闻(fēi)肇造.(zhào)槛.菊愁烟(jiàn) D. 蹙.眉(cù)迄.今(qì)沉湎.(mián)有史可稽.(jī) 2. 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英国人优雅大气的言谈举止,风度翩翩的行为方式,傲然物外的闲适品位,彬彬有礼的待人礼仪,无不给人一种温文而雅的感觉。 B. 韩寒近日首度赴台访问,并与马英九进行正式会晤。马英九看到韩寒后连称“久仰”,两人并握手寒喧,气氛轻松愉快。 C. 一个普通人要想出类拔萃,就必须与众不同,即对未来有自己明确的规划,对事务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做事情有非常执著的态度。 D. 在企业还没有绝对竞争实力的情况下,暂且屈居人后,韬光养晦,以逸代劳,积累实力,充当一位有头脑的“跟跑者”又何尝不可呢?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微博篇幅简短、互动频繁、交流方便快捷,与《论语》在形式及功用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戏称孔子是微博的始作俑者 ....。 B.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旗帜,民族骄傲!他是集美学村的创始人,一生培养无数栋梁之 材。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者络绎不绝,真是桃李不言 ....啊! ....,下自成蹊 C. 据媒体披露,湖南一些上访者被抓去黑砖窑做苦力,一些老人因无力干活,经常遭 到毒打,浑身遍体鳞伤 ....,瘦弱的少年人也多有此遭遇。 D. 《滕王阁序》虽然是传世名篇,但是用典太多,晦涩难懂,所以老师一开始就提醒 同学们上课时一定要洗耳恭听 ....,否则很难理解名篇的妙处。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随着国民教育普及面的不断扩展,民众的文化素质也明显提高,精英文化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经过去粗取精,也上升为精英文化。 B. 这所千年高龄的学府完整地见证了唐宋后中国学术尤其是儒学,由习俗礼仪的儒学而到思辨超越的儒学,由理学而到心学,再延伸到实践的领域。 C. 诗人的本色是真性情。性情因人而异,或男或女,或南或北,或刚或柔。但只要真,则阳刚与阴柔均为美,豪放与婉约都是诗。 D. 如果教育的最终使命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壮大充实人的生命,而非戕害人的本性,那么,不仅岳麓书院的教育在过去是彪炳千秋的,在未来也有着永恒的价值。 5.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摇摆”下定义。(3分) ①摇摆是小说的运行过程。

《单摆》教学设计绍兴县鲁迅中学312000何尧荣

《单摆》教学设计 绍兴县鲁迅中学(312000) 何尧荣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单摆的构造 2、掌握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3、掌握单摆在偏角很小时可以近似地做简谐运动 4、掌握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周期公式 〔能力目标〕:1、掌握力的分解原则――按作用效果分解 2、初步掌握近似处理方法 3、初步掌握因素分析法,能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4、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索性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德育目标〕:1、初步掌握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2、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熏陶 ● 【重点难点】: 〔重点〕: 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 2、单摆的偏解很小时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 3、通过定性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单摆周期公式 〔难点〕:单摆振动的回复力 ● 【任务分析】:

●【教具准备】:摆长、摆球大小和质量不一样的单摆四只,砂摆一只,CIA 课件一个等等。 ●【教学过程】: 一、告知教学目标 师:看新标题 板书:单摆 公布目标:多媒体打出 二、回顾原有相关知识,引入新课 师:问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生:答 师:日常生活中那些现象属于机械振动? 生:答(秋千,钟摆,鼓,地震等等) 师:1、打出动画:秋千的摆动,钟摆的摆动 2、问:秋千和钟摆的摆动有哪些共同点? 生:答 师:秋千和钟摆最终为什么一定会停下来呢? 生:有空气阻力存在 师:我们能不能由秋千和单摆摆动的共性及忽略空气阻力,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呢? 生:学生相互讨论的后让几个同学回答 三、呈现新知识 (一)单摆模型解说 师:1、由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单摆的构造: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下 面悬挂一个密度大的小球就组成了单摆。 2、单摆的特征:摆线不可伸长,质量可忽略;小球要小,质 量要大。 (二)单摆振动的回复力分析 1、实验演示单摆的振动 2、回复力分析 师:(问)单摆做什么运动? 生:答 师:(问)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力作用? 生:答 师:教师由学生的回答板书单摆受力分析图并打出单摆振 动的动画。 师: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谁? 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回答。(可能有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拉 力水平方向的分力,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等) 师:单摆振动时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重力和拉

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 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骨(fǔ)▲ (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ng B.hèng (3(▲) A.融 B.熔 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10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州西涧》) (2)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

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饮酒》其五) 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 三、阅读(57分) (一)名著阅读(7分) 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1)▲》一书中去,理由是(2)▲。(3分) 5.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小说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4分) 鲁达(《水浒》)翠翠(《边城》)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香菱(《红楼梦》):“香”昭示了她的美丽温柔,诗心才情;“菱”是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惨。她的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寄寓了这位女子悲惨的人生际遇,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怜惜。 我选(▲):▲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 3鲁迅祖屋 鲁迅祖屋 (1月24日上午,壬辰年初二,小雨) 走进鲁迅故里景区,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了起来。 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始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这意味着周家从此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屋,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 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注1),这就是鲁迅祖居。它位于新建的鲁迅纪念馆

陈列大厅的东首,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 第一进俗称“台门斗”,现在是入门检票的地方,就是仪门,也就是门厅。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我们在第一进“台门斗”前合影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注2),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二进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即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三进的香火堂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

鲁迅与绍兴

鲁迅与绍兴 这次春游活动,说是“揣着课本游绍兴”,自然是要把课本中的鲁迅先生和绍兴古镇联系在一起。 大巴驶进绍兴时,嗅到的并非浓郁的江南古镇的气息,一路上的风光更像是上海的郊区,有着前卫而又高耸的楼宇,合理的城市规划。 去宾馆吃过午饭,便驱车前往古镇。 一下车,一眼就望见景区入口那一面显眼的鲁迅先生的半身像浮雕。毋庸置疑,鲁迅先生就是这一大片江南传统民居的主题。 讲解员带我们游览了周家的老宅和新宅,给我们讲述了鲁迅在这里的童年时光,和周家百年的兴衰,一部分我们以前有所耳闻,但大部分,我们还是从未听说过的,这里就不在一一叙述。 自由活动时间,我和我们小组的组员一起在古镇的大街上信步,观赏沿途的古镇风光,看到有意思的小店就进去看看。我们顺便问了那些商店里的雇员一些有关鲁迅的简单问题,只有少数人知道鲁迅写过些什么作品,其余至多也只是知道有那么一个叫周树人的人罢了。 之后,大部队来到了咸亨酒店,据说就是《孔乙己》里的那一家。酒店门口一座孔乙己吃茴香豆的塑像立在那里,栩栩如生。酒店门口柜台旁的墙壁上,还象征性地挂了一块木牌:“孔乙己还欠十九钱”。 我在酒店里坐了片刻,忽然兴起,便出了酒店,顺着来酒店的方向继续向前走去。走了不过二三百米,便走出了古镇,回到了城市的喧嚣中。 一路上,我一直在寻思———鲁迅先生除了是绍兴人,与这绍兴还有什么联系?在古镇里,一路上的见闻也无法解开这谜团,反倒又将这谜团笼上一层清雾。这个古镇处处闪现着鲁迅先生的身影,而在当地人心中,鲁迅和常人一样,只是大绍兴城里一个匆匆的过客罢了。没有鲁迅,绍兴城依然可以如此繁华,古镇依然可以被打造成旅游胜地,人们还是会照旧过自己的日子。照此看来,难道鲁迅只是当地人的一块招揽生意的招牌而已? 无论如何,鲁迅先生影响了那个峥嵘岁月里几乎所有的人,那个时代,需要这么一个鲁迅,他是时代的先锋,唤醒了无数人愚昧的心灵,指引人们人间的正道。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也一定要有一个鲁迅,而这个鲁迅也只属于那个时代,无可否认,他无法像影响那一时代的人一样,去影响爱你下一个时代。

具有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名单公示

2009年具有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名单公示序号姓名县别工作单位从事专业 1 宣方军市直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2 朱水军市直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3 尤焕婷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4 楼春燕市直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高中语文 5 杨佩琼市直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 6 张贤樑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数学 7 沈建红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数学 8 金辉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数学 9 冯永华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10 周夏君市直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高中数学 11 孙国海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英语 12 张文平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英语 13 陶海芳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英语 14 陈静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英语 15 陈玉平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英语 16 张晓华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历史 17 孙洪亮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历史 18 李时平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19 冯高娟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20 徐烨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21 鲍农农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化学 22 朱红燕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化学 23 李国红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计算机 24 郑长兴市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通用技术 25 冯建丽市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26 单慧芳市直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高中餐旅 27 肖满香市直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高中财会 28 孙慧珍市直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高中财会 29 凌珠兰市直绍兴市商业学校高中体育 30 金朝霞市直绍兴一中分校高中音乐 31 史滢滢市直绍兴市稽山中学高中音乐 32 茹慧娟市直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初中语文 33 吴菲菲市直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初中语文 34 钟珺红市直文理学院附中初中语文 35 戴国萍市直文理学院附中初中语文 36 周江市直昌安实验学校初中语文 37 沈五二市直绍兴市建功中学初中数学 38 俞菊妃市直文理学院附中初中数学 39 冯菊美市直绍兴市树人中学初中数学 40 汤文霞市直昌安实验学校初中数学 41 何晓燕市直绍兴一中初中部初中英语 42 金萍市直绍兴一中初中部初中英语 1 / 15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8篇完整版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一):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之后,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那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那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我忘了说了,我习惯简称鲁迅先生为先生,听着亲切,呵呵 鲁迅先生、绍兴人及我的的几点想法 首先声明,我在绍兴的时候我不说自己是绍兴人,因为我是绍兴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的,小时候老师说起绍兴,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但走到绍兴外面去,我只能说自己是绍兴人,不是想沾绍兴的光,是因为地方说太小了人家不知道在哪儿。我在绍兴呆了8年,与之始终有一种隔阂,难以融入其中。故而有些问题就看得清楚些,当然也不免有些偏激了。 一、关于先生在绍兴生活的时间问题 先生自18岁(1898年阴历闰三月)离家赴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自此后就未在绍兴呆过很长时间。之后在1906年6月(时在日本留学,26岁)因母亲之命无奈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即返回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后于1909年(时29岁)6月回国,先在杭州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0年8月回绍兴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次年9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到1912年元月民国成立应时任教育总长的绍兴人蔡元培先生邀请任教育部部员。计这一段时间(共16个月左右)是先生自18岁离家后在绍兴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段。此后,先生只在1913年6月(33岁)、1916年12月(36岁)、1919年12月(39岁)三次回家省亲。其中最后一次把母亲及三弟建人接至北京,此后先生就再没回过绍兴。 二、先生对绍兴的印象或是态度 我们先可以以小人之心或自己的感觉来推测一下,也可以从先生的《〈呐喊〉自序》中窥见一二。先生在绍兴是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历经坎坷,倍受旁人冷眼。“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生当时离开绍兴是出于的无奈的,而先生对家乡的人们也是“逃避”的,当然如果从少年的角度来说用“痛恨”也是不为过的。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家庭没落、备受歧视(包括邻里和亲戚)、冷落的环境下,你会对家乡、对家乡的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情吗?此其一。 其二,我们看先生笔下的人(主要指其小说)。先生主要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所写到的背景和人物很多都是以绍兴为背景或干脆就是写绍兴的,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祥林嫂、阿Q、闰土、“狂人”、孔乙己、七斤嫂等等等等,如果大家看过,请问你对绍兴、对绍兴人的感觉如何?进而再看先生对绍兴的感觉如何?按理说,离乡之人该对故乡有所留恋并有着美好的回忆的,然而先生不然,我想很多人也有同感的吧,这是根据个人的不同经历而言的。先生看到更多的是绍兴人的反面,绍兴的弊端。而同样的,你也可以说这是国人的反面,国人的弊端。但你须知,这是先写绍兴再反映国人的,若张口就是写民族,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以为先生对绍兴并没有美好的感情。 三、绍兴或绍兴人对鲁迅的感情或态度 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就是绍兴或绍兴人拿鲁迅作摇钱树,聚宝盆,大把大把地挣钱。先生不知道为绍兴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作了多少贡献。 但这并不说明绍兴人就对先生很是敬重。据我所接触的绍兴人,似乎对先生很不以为然。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他写了多少小说啊?那杂文能算文学成就吗?”或是“他的人品有问题啊,一天到晚地只会骂人!”我晕!这可是几年前王朔百无聊赖无人理睬倍感寂寞的时候拿来骂先生的话,现在被绍兴拿来骂自己的摇钱树,还显得自己很有思想。我真是服了这些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